《论雅俗共赏》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研究 > 论雅俗共赏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01
ISBN:9787200057737
作者:朱自清
页数:145页

雅俗是兄弟

这本书应该是带有很强学术味的随笔集。一共有十几篇文章。我一篇一篇说一下我的感受。1,论雅俗共赏。这一篇的趣味在于,从中国文学历史的演变中, 分辨出雅与俗的主客关系。其中雅为主, 俗为客, 占主位的雅从排俗、融俗、改俗到同俗, 与俗共舞。这种雅俗、正奇的有机演变, 既让我们看到了俗的是如何一点一点变成雅的, 又让我们看到了雅的又如何一点一点接纳俗的。雅与俗,真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真可谓雅离俗不活,俗离雅不化。是有趣的辩证的文艺现象。2,论百读不厌。这一篇提到, 诗歌之所以百读不厌, 是因为可歌可咏。3,论逼真与如画。朱自清先生在这篇里细辨了这两个看起来有点矛盾的形容词。有点咯嗦。4,论书生的酸气。这一篇朱先生极详细的考据了「酸」字的来历。看得出, 朱先生在思想上的一些变化的痕迹。5,论朗诵诗。这一篇对诗歌来说是极重要的。尤其是中国诗。中国诗(包括旧体诗和新诗)的好坏评价标准, 应该在音调声韵上。可是这一点渐渐的被人遗忘了。6,美国的朗诵诗。略。7,常识的诗。略。8,诗与话。这一篇里, 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位努力尝试用白话写诗的学者, 写出来的新诗却谁也看不懂, 甚至还需要写注脚。倒不是他用的白话还不够白, 在我看来, 他用的白话已经十足的大白话了。他的白话诗之所以意象晦涩, 是因为他的思想感情、他的修辞与白话南辕北辙, 搭不到一起。由此可见, 白话不仅仅是符号系统的变化, 而且是生活内涵(思想感情和修辞)的变化, 这样才能真正写出字人人认得、意思也人人认得的白话诗出来。9,歌摇里的重叠。这一篇让我觉得, 其实诗歌主要的技巧就是重叠。10,中国文的三种型。这一篇是对另一位老先生的书稿的评论。让我没想到的是, 这位老先生在书稿中提出的观点对我来说很新鲜很有启发。比如, 他就提出, 中国的文章, 从远古到如今, 经历了三种类型。开始是说什么就写什么, 后来演变成以某种程式为准的说什么与写什么两分, 再后来, 就是老先生写书的时候了, 又回到了说什么就写什么的类型。这实际上是中国文章的演变史。书稿中看来还有很多新鲜的有启发的观点。我要找来读一读这本书。11,禅家的语言。我同意这一篇里总结的, 禅家能灵活地运用中国的语言。但是, 朱先生似乎把禅家的这种本领归因于禅家对语言的某种层面的否定。我却不以为然。我倒觉得, 禅家对汉语灵活的运用, 源于他们对佛理的较深刻的理解。佛家的意理是某个侧面的辩证法。这一点我读了黑格尔之后很能确信了。12,论老实话。略。13,鲁迅先生的杂感。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动情。14,闻一多先生怎么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这一篇也是纪念的文章。情感的深切自不必说了。文中提到的闻一多先生给中国文学史分为唐以前为诗的阶段, 宋以后为小说戏剧的阶段的两分法, 很有意思。要找来相关的书读一读。这本书中「中国文的三种型」和「闻一多先生怎么走中国文学的道路」这两篇给我的启发最大。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他也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

读摘

这本小书是朱自清仙去之前所撰写的几篇文章的汇总。其中大多是文艺性的论文,其中《论逼真与如画》一篇最见朱先生的旧学功底。不过我所关心并不在文艺而是能对语文教学有所启发上。因此只摘录几段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在《论百读不厌》一文中,朱先生说“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所谓‘意自见’,‘子自知’,着重自然而然,这是不能着急的。”,“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浏览阅读小说更只是为了消遣,他们要求的是趣味,是快感。这个诵读经典不一样。诵读经典是为了知识,为了教训,得认真、严肃,正襟危坐地读,不像诗文和小说可以马马虎虎的,随随便便的,在床上,在火车轮船上都成。”在这里朱先生提出了经典的教育意义,并且指出了怎样来阅读经典,其实如果能做到保持一颗怀有敬意的心,以什么样子和在哪里读并不重要了。这里让我关注的是,朱先生对经典的态度与在《经典常谈》中有了一些变化,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朱先生开篇谈到“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在这里我们看到朱先生介绍经典时使用了“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并赞同“教人见识经典一番”的说法,这种看法有可能是朱先生早期对待经典的态度,而在晚期明显地认识到了对经典的阅读并不是“不在实用”的。此外,在本文中,朱先生还强调了感觉在阅读中的作用“感觉的享乐似乎是直接的、本能的,即使是字面儿的影响所引起的感觉,也好多少有这种情形,至于小调和吟诵,更显然直接诉诸听觉,难怪容易唤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至于意义的欣赏,得靠综合诸感觉的想象力,这个得长期的教养才成。然而就像教养很深的梁启超先生,有时也是让感觉领着走,足见感觉的力量之大。”这其实指出了直接诉诸听觉的声音对理解力帮助是很大的。在《论朗诵诗》一文中,朱先生回忆了听闻一多先生朗诵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感受,然后谈到了对朗诵诗的认识:“似乎适于朗诵的诗或专供朗诵的诗,大多数是在朗诵里才能见出完整来的。这种朗诵的诗大多数只活在听觉里,群众听觉里;独自看起来或在沙龙里念起来,就觉得不是过火,就是散漫、平淡、没味儿。对的,看起来不是诗,至少不像诗,可是在集会的群众立朗诵出来,就确乎是诗。这是一种听的诗,是新诗的新诗。”“朗诵诗可不伺候谁,只是沉着痛快地说出大家要说的话,听的诗有话要说的一群人。”“不过朗诵的确得注重声调和表情,朗诵诗的确得是戏剧化的诗。”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在诗歌朗诵教学上不注重听觉再现的弊病。在《中国文的三种型》一文中,“郭先生特别强调‘中国文学的音乐’,同意一般人的见解,以为欧化的白话文是‘哑巴文学’,他对中国文字的音乐性是确有所见的。”“古人作文不知道标点分段,所以只有在音节上求得句读和段落的分明。”在这里,文字的音乐性被提出来了。在教学中,我们总是让学生读懂字音,但并没有主意从音节上求得什么,而只是看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晰上了。


 论雅俗共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