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010105819
作者:钟华
页数:268页

章节摘录

  对此,海德格尔认为,在这个时代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形成了那些为后世一切追问艺术的活动划定视界的概念。其中首要的一对概念就是“质料一形式”。借助与“形式”相关的表征外观显现的“相”,艺术作品得以被设置人美的标识中。其次是与“质料一形式”这一区分结合在一起的“(技艺)”概念。“技艺”生产原本包括器具生产和艺术生产等广泛的人类活动,但“质料”与“形式”的区分使它获得了特定方向上的解释并失去了其源初的和宽泛的意义力量,“技艺”因此而被狭义化为与对“美”的事物及其观念的制造相联系的“艺术”;而且,“对艺术的沉思”也借助于“美”的途径进入了“美学领域”。但事实上,“质料与形式”的区分,乃源起于器具制作领域,而非源始地赢获于狭义的艺术领域。所以,这些概念对于艺术或艺术作品的把握能力深可怀疑。①  C.有关艺术的知识史,亦即现在所谓的美学的起源和形成,并非直接出自艺术本身和对艺术的沉思,而毋宁说,它关系到整个历史的一种转变。  对此,海德格尔指出,近代美学的开端始于人和人的知识成为决定因素,决定存在者如何被经验、如何被规定和如何被赋形。人类的自由态度、感受和感觉事物的方式,质言之,人类的“趣味”,成为了存在者的法庭;对艺术之美的沉思明显地、甚至唯一地被置入了与人类感情状态的关联中,感性和感情领域里的“美学”,被认为一如思维领域里的“逻辑学”而被叫做“感性逻辑学”。然而,与“美学”的产生及其对艺术的审美关系的支配地位的形成同步的,却是“伟大的艺术在现代的沉沦”。②  D.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亦即在美学获得其发展的最大可能的高度、广度和严格性之际,伟大的艺术走向终结了。  对此,海德格尔认为,“美学”的完成有其“伟大性”,其“伟大性”就在于它认识并且表达了“伟大的艺术”本身的这种“终结”。西方传统中“最后和最伟大的美学”是黑格尔美学。   ……

内容概要

  钟华,男,1964年生于重庆永川市,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在西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求学,迄今已在高校从事文艺理论,美学教学和研究24年,在《文艺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近70万字),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接触海德格尔哲学、诗学思想,最近10年全力从事相关研究,已在《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研究》等期刊发表专题论文20余篇,200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该书已于2006年1月两次重印,2008年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书籍目录

序一 一种重新解读海德格尔诗学思想的方式序二 “我思故我在”与“我在故我思”本书主要观点第一章 引论:目前海德格尔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缺失  第一节 目前海德格尔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缺失  第二节 造成这一理论研究缺失的原因第二章 “文艺的超越性品格”:海德格尔的终生诉求  第一节 起点:1927年《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的在世存在”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  第二节 突破:1930年《论真理的本质》中对“真理”与“自由”之内在关联的探讨  第三节 展开:1935-1946年对“艺术一存在”问题的沉思    一、1935年《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对“艺术的本质之源”的追问    二、,1936-1946年《尼采》中对“伟大的艺术”的吁请和对于传统“美学“艺术哲学”观念及其研究范式的批判    三、1936-1968年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中对“诗”、“诗人”、“诗意地栖居”、“荷尔德林的特出意义”等问题的阐发    四、1946年《诗人何为?》中对“世界黑夜(贫困)时代里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的天职与天命”的进一步追问  第四节 深化(上):1946一1959年对“语言一存在”问题的沉思    一、1946年《关于人本主义的书信》中对“语言是存在之家,人居住在语言之家中,思者和诗人是这个家的守护者”这一思想的阐发    二、1950-1959年《在通向语言的途中》里对“在语言之说中栖居”、“思与诗是近邻”、“思与诗的对话”等问题的沉思和对特拉克尔、格奥尔格诗歌的阐发  第五节 深化(下):1946~1954年对“技术-存在”问题的沉思    一、海德格尔的“技术一存在之思    二、海德格尔的“技术一存在之思”与“文艺的超越性品格  第六节 终点:“伟大的诗”伴着“伟大的思者”偕入永恒    一、几近耳顺之年亲自提笔写作长诗《出自思的经验》    二、1966年《(明镜周刊)访谈录》中对现时代艺术的担忧    三、临终前亲笔写下遗嘱要求儿子在他的葬礼上诵读自己亲自选定的荷尔德林的五段诗句  第七节 对具有“超越性品格”的伟大作品的终生热爱第三章 海德格尔诗学中“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的内在系统  第一节 “文艺的超越性品格”:海德格尔沉思一切文艺的元问题和总动因  第二节 生存论一存在论立场:从此在的“非本己本真存在”到人的“诗意地栖居”    一、从“非本己本真存在”到“诗意地栖居”    二、生存论一存在论立场  第三节 对“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三大基本维度的揭示    一、关于文艺的“形上之维”    二、关于文艺的“神性之维”    三、关于文艺的“源初道德之维”  第四节 对一系列美学、艺术哲学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    一、“美”:存在之闪亮显现    二、“艺术”: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人类依本源而居的一个本源    三、“诗”:神圣存在的词语性创建    四、“语言”:自行道说  第五节 对一系列美学、艺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第四章 坚守“文艺的超越性品格”在现时代的特殊意义结语:珍视海德格尔诗学思想资源坚守“文艺的超越性品格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海德格尔诗学新探》稿以“文艺的超越性品格”问题为核心,系统清理、重新审视和解读了海德格尔的诗学思想系统。《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海德格尔诗学新探》稿通过对《存在与时间》、《论真理的本质》、《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诗人何为?》、《关于人本主义的书信》、《在通向语言的途中》等作品中的诗学思想发展脉络的分析,归纳总结了海德格尔诗学中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的内在系统,指出海德格尔不仅给我们“敞亮”了“文艺的超越性品格”的三个基本维度:文艺的“形上之维”、文艺的“神性之维”和文艺的“源初道德之维”,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文艺的超越性品格”的有着内在逻辑钩连的较为完整的思想系统,也为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指示了一条“道路”,展示出对“文艺的超越性品格”的诉求与坚守在现时代的特殊意义。
伟大的思者都出于一个“独一的思”来运思。海德格尔所有的思都源于“存在之思”。“独一的思”源自“独一的问题”。从《存在与时间》开始,这个“独一的问题”便是:首先和通常处于“非本己本真存在状态的”日常此在“如何向“本己本真存在”状态超越7海氏的全部诗学思想都植根于此这便从根本上规定了其一切文艺之思无不围绕“文艺的超越性品格”来运思。与其他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不同.海氏从不去对一般文艺进行普适性的思考.他只关注和思考“伟大艺术”及其在近代以后的“沉沦”;他也从不去批评阐释一般文艺作品,而只与“伟大的诗”、伟大的艺术作品“进行”思与诗的对话。对他来说:“伟大艺术”乃是作为“真理发生和进入存在之突出方式”的艺术,“伟大的诗”、“伟大的艺术作品”乃是具有“超越性品格”的诗和艺术作品。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主要体现在“形上之维”、“神性之维”和“源初道德之维”三大基本维度。唯有具备这些“超越性品格”的“伟大艺术”方能成为“日常此在”超越“非本己本真存在”、实现“诗意地栖居”的本源之路,《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海德格尔诗学新探》首次以“文艺的超越性品格”问题为核心,系统清理和重新解读了海德格尔的思想历程和诗学系统。

图书封面


 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钟华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39.00元近读钟华教授新著《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海德格尔诗学新探》(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收获了一些零散感想,录以成篇,与大家分享。海德格尔思想之于现代哲学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1980年代以来,专治海氏学说的中国学者固不乏其人,受其影响者则更难以胜数。钟华兄专注海德格尔研究十余年,通晓德文,对海氏重要文献均有细读原文之积累。本书之中,凡有征引,莫不参对,其严谨精审,由此可见一斑。众所周知,海氏著述涉及议题极宽广,运用概念、命题极繁复。要从中遴选出“诗学”命题,又要兼顾其与海氏哲学的关联,还要在反映其概貌的基础上呈现出其“内在系统”,个中甘苦,非亲身经历,实难体味。笔者以为,该书架构的确立,怕是作者曾经最费心思的地方。至于其对海氏相关思想材料的述评,则每每能透过海氏不无斑驳、繁杂的文字,直达其主旨,且能以浅近、明晰道说其艰深、晦涩,令人不时击节而赞。对海氏著作,笔者虽也下过点功夫;对钟著,虽也激赏其视角之独特、结构之大气,然而对其于海氏思想的发明、拓展之功的评骘,实无置喙之力,便也就及时打住,留待专门家去开掘、评说了。该书的另一个关键词“文艺的超越性品格”,更是笔者深感兴趣的话题。虽然“超越”一词于古籍中出现甚早,如刘邵《人物志·体别》中有“休动之人,志慕超越”;谢榛《四溟诗话》中有“熟读太白长篇,则胸次含宏,神思超越,下笔殊有气也”。但“超越性”概念的提出,或迟至近代。就笔者所见,当以1943年出版的李长之《德国的古典精神》中为较早。书中论及席勒,即以“精神之崇高性与超越性”为题。19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学界对“超越性”问题的关注急速升温。1985年,俞吾金《哲学的超越性新解》,从“对现实的超越”、“对传统观念的超越”和“对时代的超越”等方面论证了“哲学的超越性”;1986年,在海口召开的“全国高校第一届文艺学研讨会”上,“超越性”成为了会议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同主体、实践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同主体性哲学、超越性哲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广泛讨论;1988年,王一川出版了博士论文《意义的瞬间生成:西方体验美学的超越性结构》;1994年,王岳川在《艺术本体论》中辟专章从“时间”、“空间”、“审美生成”、“生成活感性”四个维度探究了“艺术超越”;同年,在同实践美学的论争中,杨春时提出了“超越美学”的构想。1997年,周宪出版了《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同时,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超越性”资源的发掘,也得到了知识界的关注。1991年,汤一介出版了《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随着存在主义热、海德格尔热以及现象学研究热的兴起,海德格尔的“超越性”概念也得到了不少阐发,如李光程《现象学本体论中的几个重要范畴:海德格尔和萨特论事实性、时间性和超越性》,陈立胜《从胡塞尔的“意向性”到海德格尔的“超越性”》等等。可以说,“超越性”构成了新时期文艺学、美学研究的重点议题,同关于“人性论”、“主体论”的讨论一道,成为了学界走出艺术、审美的“政治决定论”、“工具论”的重要切入点和表征。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对“超越性”问题的研究虽然还在继续,但诚如钟著所指出的那样,在“科学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思潮肆虐的当下,“超越性”概念的重要性已急剧式微。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是,人们由于缺乏“超越性”追求,生活格调和社会风气出现了诸多问题;文艺由于缺乏“超越性”品格,创作和批评步入了诸多误区。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语境下,钟著对海氏关于“文艺的超越性品格”问题方面思想资源的发掘,彰显出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特殊的现实意义。该书不仅对“文艺的超越性品格”这一概念自身做出了明确界定,而且还从海德格尔的相关著述中寻绎出了其三大基本维度:“形上之维”、“神性之维”和“源初道德之维”,并将其视作“伟大的文艺作品”必须具备的根本特征。我个人认为,这不仅是对海氏诗学-艺术哲学中的“超越性”概念的完美释读,更是对文艺作品的“伟大”质素的绝好解析。在当下的文坛艺林中,“文艺的超越性品格”的缺失,“伟大作品”的难觅,已是不争的事实。钟著中专辟了一章来讨论“‘文艺的超越品格’在现时代的特殊意义”,实有化不开的现实承担寄予其间。若将该书置于1980年代以来学界对于“超越性”问题的关注的系统之中来做整体观照,我们似可从中窥见,当消费主义时代降临之后,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未来文化发展的一种执着的坚持与守候!(栗永清)http://www.ccdy.cn/dushu/shuping/201303/t20130313_593937.htm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钟华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39.00元
      
      近读钟华教授新著《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海德格尔诗学新探》(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收获了一些零散感想,录以成篇,与大家分享。
      
      海德格尔思想之于现代哲学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1980年代以来,专治海氏学说的中国学者固不乏其人,受其影响者则更难以胜数。钟华兄专注海德格尔研究十余年,通晓德文,对海氏重要文献均有细读原文之积累。本书之中,凡有征引,莫不参对,其严谨精审,由此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海氏著述涉及议题极宽广,运用概念、命题极繁复。要从中遴选出“诗学”命题,又要兼顾其与海氏哲学的关联,还要在反映其概貌的基础上呈现出其“内在系统”,个中甘苦,非亲身经历,实难体味。笔者以为,该书架构的确立,怕是作者曾经最费心思的地方。至于其对海氏相关思想材料的述评,则每每能透过海氏不无斑驳、繁杂的文字,直达其主旨,且能以浅近、明晰道说其艰深、晦涩,令人不时击节而赞。
      
      对海氏著作,笔者虽也下过点功夫;对钟著,虽也激赏其视角之独特、结构之大气,然而对其于海氏思想的发明、拓展之功的评骘,实无置喙之力,便也就及时打住,留待专门家去开掘、评说了。
      
      该书的另一个关键词“文艺的超越性品格”,更是笔者深感兴趣的话题。
      
      虽然“超越”一词于古籍中出现甚早,如刘邵《人物志·体别》中有“休动之人,志慕超越”;谢榛《四溟诗话》中有“熟读太白长篇,则胸次含宏,神思超越,下笔殊有气也”。但“超越性”概念的提出,或迟至近代。就笔者所见,当以1943年出版的李长之《德国的古典精神》中为较早。书中论及席勒,即以“精神之崇高性与超越性”为题。
      
      19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学界对“超越性”问题的关注急速升温。1985年,俞吾金《哲学的超越性新解》,从“对现实的超越”、“对传统观念的超越”和“对时代的超越”等方面论证了“哲学的超越性”;1986年,在海口召开的“全国高校第一届文艺学研讨会”上,“超越性”成为了会议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同主体、实践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同主体性哲学、超越性哲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广泛讨论;1988年,王一川出版了博士论文《意义的瞬间生成:西方体验美学的超越性结构》;1994年,王岳川在《艺术本体论》中辟专章从“时间”、“空间”、“审美生成”、“生成活感性”四个维度探究了“艺术超越”;同年,在同实践美学的论争中,杨春时提出了“超越美学”的构想。1997年,周宪出版了《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同时,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超越性”资源的发掘,也得到了知识界的关注。1991年,汤一介出版了《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随着存在主义热、海德格尔热以及现象学研究热的兴起,海德格尔的“超越性”概念也得到了不少阐发,如李光程《现象学本体论中的几个重要范畴:海德格尔和萨特论事实性、时间性和超越性》,陈立胜《从胡塞尔的“意向性”到海德格尔的“超越性”》等等。可以说,“超越性”构成了新时期文艺学、美学研究的重点议题,同关于“人性论”、“主体论”的讨论一道,成为了学界走出艺术、审美的“政治决定论”、“工具论”的重要切入点和表征。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对“超越性”问题的研究虽然还在继续,但诚如钟著所指出的那样,在“科学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思潮肆虐的当下,“超越性”概念的重要性已急剧式微。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是,人们由于缺乏“超越性”追求,生活格调和社会风气出现了诸多问题;文艺由于缺乏“超越性”品格,创作和批评步入了诸多误区。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语境下,钟著对海氏关于“文艺的超越性品格”问题方面思想资源的发掘,彰显出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特殊的现实意义。该书不仅对“文艺的超越性品格”这一概念自身做出了明确界定,而且还从海德格尔的相关著述中寻绎出了其三大基本维度:“形上之维”、“神性之维”和“源初道德之维”,并将其视作“伟大的文艺作品”必须具备的根本特征。我个人认为,这不仅是对海氏诗学-艺术哲学中的“超越性”概念的完美释读,更是对文艺作品的“伟大”质素的绝好解析。
      
      在当下的文坛艺林中,“文艺的超越性品格”的缺失,“伟大作品”的难觅,已是不争的事实。钟著中专辟了一章来讨论“‘文艺的超越品格’在现时代的特殊意义”,实有化不开的现实承担寄予其间。若将该书置于1980年代以来学界对于“超越性”问题的关注的系统之中来做整体观照,我们似可从中窥见,当消费主义时代降临之后,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未来文化发展的一种执着的坚持与守候!(栗永清)
      http://www.ccdy.cn/dushu/shuping/201303/t20130313_593937.htm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