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史(下)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510040467
作者:龚鹏程
页数:47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格法之学齐梁到唐中叶,是个诗文立法的时代,故诗格诗例大行。王昌龄、皎然以后,格法之学依然甚盛,但已渐由法生出了对意的关注。不过嗣后并没有只论意不论法,格法之学仍弥漫于晚唐五代宋初,因为立法的活动还没结束。前一段,摸索出了诗文的格律,创立了新体裁;现在,经过长期试验,亦将做些归纳,确立些新法则。当时论诗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句图、一是格法。所谓句图,《四库提要》说始于张为《诗人主客图》,因它“排比联贯、事同谱牒,故以图名”。实则它的图是什么样,现在搞不清楚,只知当时流行这么命名,其内容均是摘选秀句以供鉴赏。如李洞集贾岛诗句五十联及其他人警句五十联、惠崇集自己作品一百联为诗句图,以及宋太宗《御选句图》、《林和靖摘句图》、黄鉴《杨氏笔苑句图》、《续句图》、《孔中丞句图》、《杂句图》等,大抵均辑入北宋末年蔡传编的《吟窗杂录》卷三十四至五十。摘句吟赏,起于南朝,《梁书·柳恽传》:“诏问读何书对曰《尚书》。又曰:有何美句?”足见当时论文之习惯已然,刘勰、锺嵘论诗文亦然。唐初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则是专以秀句为标目的选集,后来如杜甫论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王维“最传秀句寰宇满”(同上)、李白“李侯有佳句”(《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依然强调秀句。中晚唐此风更炽,许多人均因某一二佳句得名。句图就出现于这样的风气中,且成为一种正式的评诗体制。但句图亦仅盛于中晚唐北宋,此后便渐无这类评诗专著了。原因之一,是尔后诗话与选本几乎完全吸收了这种摘句评选之法,许多选集除了选整首作品外,也选佳句,如晚唐韦庄《又玄集》就已经是如此了。句图渐无单独再作之必要。另一原因,是句法的讨论,已由摘选秀句进而要比较优劣、讨论句中命意,认为诗人不能仅是贪得好句便罢。例如《能改斋漫录》卷八说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许彦周诗话》说王元之“身后声名文集草,眼前衣食簿书堆”等语好,因为语迫切而意雍容。《对床夜语》卷三说白居易“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太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等,都是既吸收了句图之法而又超越了它。诗格方面,首先应提白居易《金针诗格》《文苑诗格》。白氏是中晚唐声名最大的诗人,据《因话录》卷三载“李相国程、王仆射起、白少傅居易兄弟、张舍人仲素为场中词赋之最。言程式者,宗此五人”,谓其词赋被人效法,奉为程式。他们自己似乎也有意金针度化,把作文心得总结为一些规则来教人,故王起有《大中新行诗格》、白居易有《金针诗格》、白行简有《赋要》、张仲素有《赋枢》。徐衍的《风骚要式》还引了白氏两句诗,谓:“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可是他们实际的行动显然相反,都是老婆心切,要倾囊相授的。

前言

  出版后记  时隔两年,龚鹏程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下册终于要和读者见面了,读者从中可以再次体验到阅读上册时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而对中国近一千年的文学发展态势,以及文学史写作范式的流变,将会有一种全新的认知。  得窥先生这本划时代著作的全貌,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来看一看,先生这部百万字计的文学史到底“破”了什么旧,又“立”了哪些新。  从1983年写作《试论文学史之研究:以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为例》一文起,先生就开始孜孜以求新文学史的写作方式。他不满于传统文学史如“录鬼簿”、“马二先生湖上选文”一般,按时代罗列作家作品,却忽略文学“这门艺术如何兴起、如何精进、如何变通,又有哪些人哪些事促成了它的变化”。为了纠偏,他的文学史写作“仅及于文学观念文学现象而止”,“而且只说大势,并不处理个别人与事等小细节”。在这种只关注文学本身发展的理念下,文学的主角就不再是一般文学史撰述者以为的作家和作品,而是观念。按照这个逻辑,这本文学史著从汉朝讲起就不足为怪了,因为我们常见文学史述开篇所讲的先秦《诗经》、《楚辞》,其实只是到了汉代才被视为独立的文学文本。  在先生的文学史观念视野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宛若一条湍急而下的长河,如何切入描述这股洪流而不流于汗漫,端赖于先生认为文学发展除了历时性的大势还有共时性的“内在结构”。总体说来,重要的有文质代变、文学与艺术的分合、“文”之意义广狭的变化、文士身份的变化等结构部件。依时间顺序描述这些结构部件的形态演变,就形成了这部文学史著经纬交错、恢弘扩大的气势,头绪纷杂却又井井有条的品格。  先生另一极力批驳的文学史写作观念,是机械性二元对立的论证模式。过多地强调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革命与反动、新生与腐朽,将使文学史沦为意识形态的工具。只有摘除这些宏大叙事的有色眼镜,才有可能逼近真实的文学历史。  关于是否能够客观描述历史真相的问题,先生也有足够的警醒。先生在“后记”中的一段话,足以代表先生的历史观:“历史存在于诠释中,因此写史不是用科学方法去找出真相,也不是考察一件客观史实或文本在后世的流传史与接受史,乃是在诸诠释中探寻诠释与诠释者、诠释与时代、诠释与文本的关联,以逼显文本史实。”这段凝炼精辟的总结,是我们面对任何史述都应该抱持的态度,足供我们品味咀嚼。  先生书中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观点,由于篇幅所限或宗旨所规,并未铺展论述,希望有心的读者能够给予阐幽发微,这是对先生以一己之力重述中国文学史的努力最好的回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有关文学史的思考,朋辈中龚鹏程兄可说是先导者。我在阅读龚著文学史时,文学历史之鲜活生猛,如在目前。读文学史至此,夫复何求?  ——陈国球,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主任我觉得这本书是让老师准备文学史更深更好的材料来源之一。上研究所文学史研讨课时,是很好的补充教材。  ——蔡英俊,台湾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

内容概要

龚鹏程,祖籍江西吉安,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台湾学生书局总编辑等职。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杰出研究奖等奖项及台湾校园十大名师、台湾十大金榜专栏作家称号。2004年起,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为北京大学教授。
龚鹏程先生自幼才华横溢,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等,博古通今,著作等身,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美誉,是当代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知名学者。至今正式出版专著70余种,其中在内地出版的有:《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中国文人阶层史论》、《文化符号学导论》、《文学散步》、《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国学入门》、《侠的精神文化史论》、《中国小说史论》等。

书籍目录

第 51章 句图与格例 001
格法之学 002
句意关系 004
言意之辨 005
第 52章 文学的崇拜 009
僧徒文士化 010
宗教性崇拜 012
文学的社会 014
第 53章 诗客曲子词 021
拟代创作 022
美人心事 025
第54章 伤春的情怀 029
女声代言 030
舞女唱叹 031
博奥之美 033
第55章 平淡的滋味 037
上追诗骚 038
一切皆诗 040
第56章 志道的追求 045
平淡造理 046
中和美学 048
人文化成 050
第57章 典范的塑造 053
型塑典范 054
以《诗》统《骚》 058
第58章 诗教的精神 061
道尊于势 062
士人典范 064
第59章 文士的风采 071
文与道俱的新文人 072
文艺联结 076
第60章 文雅的趋向 079
化俗为雅 080
诗化之趋势 082
审音辨律 084
第61章 文体的规范 087
体裁分辨 088
当行本色 090
工力与妙悟 093
第62章 风格的建立 097
古今体制之变 098
五律七律之争 100
无意浑成之境 102
第63章 江西宗派诗 105
江西诗社宗派图 106
用功在内不在外 109
第64章 文道的分合 113
复古尊唐之风 114
诗与道渐分 116
第65章 诗词的分合 119
词本艳科说 120
词法即诗法 123
第66章 骈散的分合 127
文道双彰 128
体兼骈散 130
第67章 经文的分合 137
经典的文学性 138
托古改制 142
第68章 艺文的分合 147
文主乐从 148
言说艺术 151
第69章 新文坛的形成 155
辽金汉化 156
南北综益 158
第70章 新风格的出现 163
遗民作家 164
道释作家 168
第71章 元文学之面貌 171
诗趋唐调 172
文人结社 175
第72章 明初的承与变 179
诗文的典范 180
盛唐的概念 183
第73章 明文学之主干 187
明代绝艺 188
代圣立言 191
第74章 分裂中的文坛 195
文道渐分 196
古诗声调 198
第75章 文章评点之盛 203
抹笔、圈点 204
评点、文话、体则文格 207
第76章 复古论法之风 211
拟议成变 212
才与情 214
第77章 明人的元杂剧 219
南北曲争霸 220
原本为标榜 223
第78章 古史的通俗化 229
通俗推广的史述 230
以史为鉴的教化 233
第79章 稗史传统复兴 239
文士炫才 240
出版情境 243
第80章 文人才子的表现 247
才子佳人 248
审美偏执 251
第81章 化民成俗 255
全面文人化 256
历史性的道德判断 260
第82章 转俗为雅 263
名教之利器 264
文雅的世界 268
第83章 审美观照 271
杂 272
隔 274
第84章 文人结社 279
话语霸权 280
党社之争 283
第85章 清初的风气 287
历史断裂观 288
文人意识之沿续 291
第86章 天下之兴亡 295
隐逸传统 296
时代哀感 298
经世思想 300
第87章 历史之意识 305
文人山林气 306
文学史意识勃发 311
第88章 博学的趋向 317
博学于文 318
“士”的变化 321
第89章 谐俗的气息 325
世俗化的文人 326
文学的世俗化 329
第90章 文字的技艺 335
文人娱乐 336
创作旺盛 341
第91章 文学的观点 345
聊斋志异 346
四库提要 352
第92章 文风与学风 357
合经 358
通史 360
主文 362
第93章 情性的生命 369
才情 370
性情 373
狭邪文学 376
第94章 儿 女 379
《红楼梦》与“红学” 380
历史或文学 383
情书或悟书 385
刚性或柔性 386
第95章 英 雄 391
侠义小说的系统 392
推崇侠客的时代 394
第96章 人 心 401
世道人心的关怀 402
戏曲与宗教 406
第97章 世 变 411
文学化的消融 412
游士 415
第98章 复 古 423
本乎心、本乎经、本乎古 424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426
第99章 通 俗 435
传播差异 436
以文为戏 439
第100章 革 命 445
文学史框架 446
中国文学之消亡 450
历史中的审美活动 455
后 记458
出版后记461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史(下册)》:纵横恣肆、议论酣畅、叙事快利,一洗教科书呆板枯涩之气。取材既博又精于剪裁,鄙弃堆垛知识、铺排材料、抄来抄去。新见迭出、奇锐精敏、大破俗说,极力拓展文学史讨论空间。仿马迁班固,笔含性灵不掩才情,非编纂排比之文学史能及。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国球,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主任。蔡英俊,台湾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陈平原,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主任 陈国球,台湾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 蔡英俊  联合推荐
最具史才、史学、史识的《中国文学史》
文采 纵横恣肆、议论酣畅、叙事快利,一洗教科书呆板枯涩之气。
学问 取材既博又精于剪裁,鄙弃堆垛知识、铺排材料、抄来抄去。
见地 新见迭出、奇锐精敏、大破俗说,极力拓展文学史讨论空间。
性情 仿马迁班固,笔含性灵不掩才情,非编纂排比之文学史能及。
有关文学史的思考,朋辈中龚鹏程兄可说是先导者。我在阅读龚著文学史时,文学历史之鲜活生猛,如在目前。读文学史至此,夫复何求?——陈国球
我觉得这本书是让老师准备文学史更深更好的材料来源之一。上研究所文学史研讨课时,是很好的补充教材。——蔡英俊
本书接续上册,起于晚唐,迄于20世纪初,全景展现了中国近一千余年文学历史的发展变迁。
作者秉承自己独特的文学史观,通过剖析对文学历史的各种诠释之间共时性的互动与抗衡、历时性的累积与变奏,上推历史本身,下探对后世的影响。书中具体论述了晚唐的格法之学如何展开“宋诗的基本风貌 ”、唐宋文人阶层如何扩大、文人的性质如何衍变、文学如何成为社会文化的基调,兼论屈原、陶渊明、杜甫、李商隐等人如何成为文学史的重要人物、形塑后世的创作观点;文与道、骈与散、诗与词、经与文之间的辩证,以及说唱、音乐的文学化;明清之际精致的八股文写作、文学创作的通俗化,以及文学史写作的出现。
作者于两册文学史的写作中展现了“文字─文学─文化”的体系观,即以文字为基础的文学世界逐渐扩大,文学自两汉文人阶层的形成发展到唐宋文学崇拜的社会,最终走向明清之际的通俗化,文人阶层的内部结构在历史中不断变动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要脉络。

图书封面


 中国文学史(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此书非极大自负者不能为也。何以见得?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写作,几乎是一项impossible mission。仅仅从“文学史”的观念看,这一名词的关键点究竟在文学还是在史就值得深思。如果说是文学,那么重心必定放在文本的审美与批评,但这又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情,没有任何评价标准是永恒的;如果说是历史,那么重心必定放在历时线索的勾勒与评价,但这又难以从历史学的学术框架中独立出来,诸如文学文本的考证、作家的生平等等,都属于史学的范畴。在我看来,所谓“文学史”,根本上就是文学批评史,并没有一种脱离批评的、纯客观的文学史存在,换言之,由于历朝历代的读者对过去及当时的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历史地位等评价迥异和矛盾,甚至会不断重构过往文学的历史价值,这就导致了文学史本质上其实是批评史的状况。龚氏《中国文学史》乍看上去不像“文学史”而更像“批评史”,也是因为如此。所以,文学史的写作确如龚鹏程自己所说:“文学史是以文学为对象的历史研究,因此,他所要建立的知识,就是一种关于文学的历史知识。但同时,文学史又是充满了历史意识和观念的文学研究。”(第14页)这句话固然拗口,却是作者必须在“文学”和“历史”之间寻找那块既非“历史”又有一定批评标准的领域的努力。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学术为天下裂,“经史子集”被“文史哲”取代,前者不必多说,后者则纯粹是学科建制。所以,文学史学科的诞生就意味着传统学术中关乎文学的那些方法、观念等的死亡。龚鹏程说:“中国文学,卒于《中国文学史》开始写作之时”(第446页),此言极当。作者在第100章中透彻的看到的文学史教材最大的几个弊端:分期法、历史进化论、现代意识和以西方文学为模板的文体分类。其实这几项都可以纳入到“古今之变”中来。古代文学史的写作首先是出于近代学科中“文学”这一科目教育的目的而产生的,从林传甲《中国文学史》、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到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再到中共建政后先后出现的游国恩、章培恒、袁行霈版文学史,包括同一时期港台出现的文学史,他们固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同,但其共同点皆是“合古今之变,泯众家之言”,也就是写一本基础性的教材,尽量消除一己之见解,尽量吸取最新的成果,尽量把古往今来庞大的内容整合到一种叙述中。不然,就无法起到对现代人进行迅速且基本的文学审美和教育的目的。在这个框架下,文学史教育基本上是两大块,一块为文学史,一块是文学作品,后者即中文本专科教育中比比皆是的“作品选”。在实际情况下,作为基础课的古代文学史就是按照一个清楚但未必准确的线索,引导初学者欣赏名著名篇。一个好的中文系老师会特别强调学生去阅读作品,而不必太计较文学史。所以,龚鹏程指出这类文学史本质上就是马二先生选文,虽刻薄却不错。但龚鹏程却由此认为这类教科书从此可以休矣,却未必然。因为在实际情况下,对一些只是想对文学史略知一二的读者而言,文学史越简明清楚越好;而对那些有志于文学研究的读者来说,谁读大三大四还捧着本文学史教材读呢。所以,龚鹏程有心另起炉灶,倒不必和教材过不去。但既然要写一本全新的文学史,成一家之言,龚鹏程就必须抛弃“教材”的写法。也就必须对“文学”“史”两个观念进行新的整合。用他自己话说:“写史不是用科学方法去找出真相,也不是考察一件客观史实或文本在后世的流传史与接受史,乃是在诸诠释中探寻诠释与诠释者、诠释与时代、诠释与文本的关联,以逼显文本史实。”(第459页)宏观上看,龚氏的文学史力图在观念的层面写出新意,他要克服文学史写作在“审美”和“实证”两个维度非此即彼的矛盾。在相当意义上说,他的确成功的实现了这一点。在《中国文学史》中,作者既没有孜孜探求一种史学意义的客观真实,也没有停留在诗话词话层面的一己之审美评判。他的理论不是一以贯之的,甚至说他并没有什么理论。他的各个章节虽然按照历史时间线性排列,但并没有按时间刻意安排起承转合的逻辑,各个章节更像是古代山水画所谓的“散点透视”。他所要达成的目标是求得文学在某时某刻的当下“真实”。所以,在他的论述中,他对很多在过去的文学史里反复提及的事件不置一词,却又对曾罕有提及的现象详细阐述,而章节之间又藕断丝连,这绝不是对旧有文学史进行补充,而是一种全新的写法,有种四面出击,各个击破的感觉。不过,同样从宏观看,这本书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即:尽管本书成功的突破了教材式文学史的局限,但并未达成作者所自称“我的写法才是真谛”(第459页)的效果。何出此言?一种文学史如果要颠覆前作,关键在于其写史观念背后有思想的巨变。“文学史”之所以能“取代”四库的“诗文评”,当然是因为古今变革之下关于文学的观念俱已改变。或者说,是诸如“整理国故”这样的启蒙观念决定了五四之后文学史写作的形态。而龚鹏程此书仍然没有突破这一影响。前文已述,古代文学史本质是批评史,在古代,决定着批评史形态的主要是背后的儒道释观念。当这些传统观念发生变革,文学认知也随之变化,才导致作为现代学科的“文学史”的出现。过去一百年的文学史和龚氏的文学史之间是否发生过巨大如古今之变的变革呢?没有。当然这不能苛责作者。中国古代只有文学批评以及背后的儒道释“理论”,与西方现代文艺理论那种摇曳多姿的风貌迥然不同。自现代以来,汉语原创的文学理论成就微乎其微,因其恰恰受制于中国传统思想尚未走出古今之变的困境。换言之,在中国传统思想在现代中国真正找到出路之前,任何文学史的写作都难以取得宏观上的根本进展。从微观方面,我们则不得不对龚鹏程在书中纵横恣肆的才气所折服。他在尽可能沿着时间叙述文学陈迹的同时,凡有特成问题、或自成体系、或别有说法、或前人舛误之处,即宕开一笔细细阐发、“批驳弹正”。这的确克服了教材式文学史的弊端。让全书颇显摇曳多姿,而非平庸直白。更对很多陈陈相因的说法毫不留情地批驳,例如说陆机的《文赋》重点不是“缘情说”而是“绮靡说”;再如批驳当代人普遍喜欢用“抒情传统”来臆测古人作品,把很多代言体都说成是实有其事;再如论宋人整理杜甫诗“不只建立了杜诗学,也建立了整个文学作家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下册第56页);再如认为元杂剧在文学史中的光环其实并不可靠等。有人觉得这本书“好看”,大抵主要集中在这一部分。龚氏却对此自陈:“我欲拨乱反正,反而使文章如曳泥水而行,甚不清畅。实则此乃本书之疵疣,是不得已的。”(后记)看来他对自己这些才华横溢之处并不看重,这倒不是他谦虚,因为这些或唱反调、或立新说之处,有一些虽然在教科书上还言之凿凿,但早已经被学界扬弃,如论屈原和古文运动皆出于后人追认、八股文之正面性等。还有一些观点,若你勤关注海内外期刊论文和新著,必定会觉得也不新鲜,如龚氏从传播角度讨论唐诗的流布(第300页)等。大家习惯了对学界论文多是垃圾的指摘,其实并不见得。很多论文也有真知灼见,只是要经过一番披沙拣金的功夫罢了。还有一些观点,看似颇新,其实和旧说并无本质不同,例如龚氏反驳“文人向民间学习,将其文人化”的模式,认为是“民间向上流靠拢,被文人收编改造”(论南朝文风、论宋词),乍闻耳目一新,实则二说并无区别。还有些细节错了,如误信明初“徐一夔作贺表遭斩”(第180页)事,即为一例。但不管怎么说,《中国文学史》令人痛快之处,正是作者激扬文字之时。龚氏的本事是博闻强识,但更长于目光敏锐,读者可学习其“旧材料翻出新观点”的长处,必当受益匪浅。当然,这本书在宏观上并非完美,在细节上也多有武断臆测之语,更不会有作者认为的“此书一出,他书皆废”的效果,但这些都不足以令人释卷。有读者愤愤于作者在书中口气太大,近乎狂妄,例如对道家不同于道教这类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也得意的卖弄一番(第144页),论清代文学涉及朴学之处谬论迭出等,这些地方固然颇显奇崛,但读书不是斗气,书中自负之语完全可以忽视。而剩下的文字,还是值得一读。原刊于《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03月31日期,此为原文。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政治课必读教材
  •     如果能够把自己的观点更系统的表述一下,对内容再精加工,会很经典
  •     下册终于出来了
  •     盼之已久。
  •     包装很烂'''封面有破损'''不知道是运输的问题还是什么''很像二手的''''
  •     龚鹏程作品
  •     第一次拿到的书,内页有十几页有折损,提交了换货申请后,两天内当当派人来换货了,非常顺利。冲着这服务,给个五分,也作为当当以后改进送书质量,不至于让顾客换货的鼓励吧。
  •     撥反強調斷裂性的史觀。可惜篇幅太小。
  •     龚氏绝妙好书
  •     一本真正的中国文学史,立足于文学本身。
  •     多读多喜欢
  •     大作
  •     和大陆很多专家的角度还是不同的!
  •     此后读旁人评点、史论,至如看小儿弄狗
  •     一天一章地啃下去,待啃完,有一种满级了的感觉。。。。。
  •     龚鹏程的中国文学史独具特色,学术个性极其鲜明。他不满于旧有的、把文学史写成政治史和社会史的做法,重新标举“文学史”的大旗,这种大气度不得不由衷感佩!……
  •     这本书叫所有文学史研究失去光彩
  •     很好,推荐,有启发,开卷有益。
  •     封面不同
  •     一如既往的好书 精品
  •     读讫上下两册,方法论的超越最能让人耳目一新,大感畅怀
  •     龚鹏程有才子型学者之称,在台湾,他的文史类著作已有四五十种出版,且大多是涉猎异常广博的厚重专著。在这部《中国文学史》中,他指出了自鲁迅、胡适以来的中国文学史进入的歧途,那就是不合理地套用西方体例,且后又严重受到进步史观的影响,导致重“史”而不重“文学”,无视历史中的文学审美。龚鹏程此书可以“洋洋洒洒”来形容,虽为教学之用,但在每一章节中他从不给一时一派一个文学... 阅读更多
  •     书不错,发货快,正品,值得一读。
  •     下册始自晚唐,终于民初,中华文脉断绝于斯,似是而非的西方文学传统李代桃僵;词本婉转以代言而言,志道之追求实乃求古塑造其典范,从文学至于文化形成特殊的文士阶层,高相标举亦成社会之风向;文士的文学批评意识使得宋代诸多文体欲立规范,常与变之间,文道、诗词、骈散、艺文皆有分合;元趋唐调,清承明制,古史的通俗化与传奇稗文合流,雅俗相生,世道变坏游士寒切,转向内心之探索;复古是晚清文学发展主轴,西方文化却已悄然而至,近代文学史的研究便由模仿后一路向渐行渐远了……
  •     龚鹏程是才子,也是高产者,前人所谓“著作等身”,对他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其著作堆砌起来应该超过他两倍身高。但也毋庸讳言,诸多著作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而且重收现象严重,改头换面就粉墨登场。本书还算不错,尽管不少内容和之前的著述有交叉,但整体框架还是自成一格。但也仅限才子本色,臧否人物,任意挥洒。有其慧眼独具之处,但也有英雄欺人之处。说是文学史,其实多半是以论带史,甚或以论代史。对于前人文学史著作如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等肆为批判,对于自己的缺点却轻描淡写,甚至大言不惭地自以为是。平情而论,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学史其实都不可或缺。一者供人了解史事,一者令人增长史识。史事缺少史识的提升,只是散乱的一些人物、事件和作品;史识缺少史事的铺垫,则易流入空泛而不切实际。所以本书值得看,但不值得信奉。
  •     翻過,多有頗異前人之說者,雖不必盡確,要皆有所思者,可詳味之。
  •     如果我的中国文学史学问历程不中断于明年春天的话,以下几年的学习基点大概就在于这部文学史了吧······大开眼界!
  •     只能说作者太有魄力了!我要一遍一遍反反复复的读。但是,也不能全信作者所言,有的问题,最好有自己的想法。
  •     作者是台湾人视角不同
  •     不引今人一字的文學史
  •     比上册好一点,常识性的错误减少了。讲元代文学那几章较精到。但比上册暴露出更多的问题是,许多章节的内容不宜放在“文学史”里讲,“聱牙戟囗,不能终篇”,东讲一块西讲一块,全书没有贯穿。龚氏总说别人的文学史不好,其实台湾有几位学者所著的《中国文学史》就很棒,不是没有榜样。
  •     orz... 其实是我看的第一本文学史 真是大手笔呀
  •     总算读完了。最后一章倒是印象深刻。
  •     今天到货,还没有读,就感觉很不舒服:1,两本书看上去不象一套书,一套书封面设计不能是两种风格两种样子,封面差别太大。2,上册的扉页有明显错误,“上册”两个字应该紧跟着书名,却排在了作者名字的下面。3,依我的浅见,书名不准确,虽然属于另外的学术问题,或者与大陆方法与习惯不同造成我这样的感觉,根据内容应该叫史论更恰当些,创新当然无疑,跟大陆学者确实不一样,但这种体例也不算很新意,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也象是专题性结构,但遵循年代是很明显的,还有,剑桥的插图各种史著,不少也是一个个专题结构。一个12年出版一个是09年,有同时出版的版本吗?
  •     这是我在亚马逊网店购物,帮朋友买的书,是正版的,价格也挺实惠的,而且快递超给力。
  •     虽然这类书已有多种,但还是喜欢有特色的、高质量的。
  •     文学史应该展现历史中的审美活动,而不是后人构拟的文化想象。
  •     略读过,太深,但是有收获,值得一读。
  •     比上冊更具個人觀點。
  •     于无数文本间勾连纵横,灵光四溢,方为才子。
    寻章摘句的文学史看多了,缓口气吧!
  •     经典作品,作史作教材均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