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5
ISBN:9787530206744
作者:戴思杰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戴思杰,生于1954年,1971至1974年作为知青在四川省插队落户,后考入南开大学学习艺术。1984年去法国深造,成为一名电影导演。现居法国。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落户天凤山�
1. 莫扎特想念毛主席
2.我和好朋友阿罗
3.插队天凤山
4.彻底丧失了时间
5.口述电影
6.国王般的老裁缝
7.认识小裁缝
8。煤窑炼狱
9.阿罗得了疟疾
10.小裁缝的偏方

第二章 千方百计为看书�
11.四眼的神秘箱子
12.怀念文学
13.与四眼的借书交易
14.文字的力量
15.四眼的调动计划
16.假扮革命干部
17.老磨工的小曲
18.依然与书无缘
19.到镇上看电影
20.遇到四眼母亲
21.决定偷书
22.谋杀了一头牛
23.开始偷书行动
24.意外受阻
25.不顾一切

第三章 文学的影响�
26.文学的魅力
27.艰险之旅
28.红喙乌鸦
29.老裁缝的到来
30.午夜说书
31.天凤山的现实
32.给村长补牙
33.老磨工讲的故事
34.阿罗讲的故事
35.小裁缝讲的故事
36.阿罗暂离
37.替代阿罗的陪伴
38.情欲初萌
39.小裁缝怀孕了
40.侦察妇产科
41.想方设法
42.用巴尔扎克找到医生
43.故事的最后
44.焚书
45.远走高飞

作者简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和阿罗被下放到偏远闭塞的天凤山接受再教育。在那儿,我们遭遇到一只神秘的皮箱和一位美丽的乡村裁缝女,一出由知识与美、青春与激情导演的情节剧由此上演,中间穿插着那个文化缺席而人性未泯的时代特有的滑稽与黑色幽默……
小说由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图书出版社伽利出版社(Gallimard)于2000年出版,一夜成名,畅销一时,并先后5次获奖。它的外文版权已售到二十多个国家,其中英文版现已销售30万册。同名电影由作者自编自导,由周迅、刘烨、陈坤饰演三位主角,已经拍摄完成并在世界各地陆续上演。电影代表法国获得了2003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读这本小说之前,脑子里的知青爱情小说的模式这样:一个阶级敌人的儿子被下放到农村劳动,认识一个村里一枝花或者美丽女知青(后一种的情况较多,好像知识分子爱上农民女儿的几率比较少),痴男怨女,情谊缠绵,由于缺乏安全措施(荒野农村哪来套套),女孩怀孕。在她急急忙忙跑到邻村寻找自己爱人商量对策时,却被告知爱人刚刚得到那个千分之一的机会返回城里。于是,两人失去联系。在几十年后,当年女知青肚中的孩子长大成人,偶然遇到自己的亲生父亲......读到我们偷来禁书,些许失望,很多知青作家在半自传体小说里,都会提到自己在农村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读到天凤山有个美人——小裁缝时,很失望,惋惜这个故事又要落入男欢女爱俗套;到阿罗回城,我充当保镖,又一次失望,这个故事不是要落入另一个三角恋的俗套吧?读到小裁缝堕胎,更加失望,她不是又一次被角色,被意外吧?还好,作者给了一个法国式的结局——小裁缝离家出走,奔向大都市。最后留给爱人一句话:巴尔扎克让我明白,一个女人的美是无价之宝。想起一句话,一生要走两次冲动,一个奋不顾生的爱情,一是不得不走的旅行。奋不顾生地追求爱情对于一个中国女人来说尚是壮举,想象古代的浸猪笼,文革时的批斗和现在的舆论谴责。那么放弃奋不顾身追求到的爱情,毅然独自踏上旅途,一个女性主义者的潇洒倾向啊。小裁缝这叫为了自由放弃了爱情啊,在小裁缝回头说最后一句话时,我真恍惚觉得小说的背景应该在法国或者是80年代的中国,那么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被震撼到。原来作者是在唱一首浪漫主义赞歌。赞歌的首章讲的是我和阿罗,我们从城市带来了浪漫主义元素:小提琴,《莫扎特赞美毛主席》,公鸡打鸣闹钟,我们的行为也带着浪漫主义:拨完时钟为了贪睡,给村里人讲故事,村长让我们去看电影而免于劳动。那个第一次看到我们就大叫“volin”的老裁缝显然也是一个怀着浪漫主义的人,他会整夜整夜地听着我说《基督山伯爵》。三个人浪漫到极致的一个场景是我们三一起帮村长拔牙,活脱脱一出滑稽剧。还有住在山崖深处溪水上的民歌手,他可以把盐水泡石子当成待客的美酒,将石头在嘴里嚼来嚼去后吐出一个抛物线,他唱歌的时候肚子不断起伏......我们可以和老人玩的很开心,而四眼——书中最大的现实主义者,做不到,他欣赏不到老人的生活乐趣。小裁缝无疑是赞歌的高潮,我一直觉得女人比男人要更浪漫,作者兴许也是这样认为。小裁缝和阿罗在水里玩钥匙嬉戏的那一段像是童话,那么美。阿罗每次去见小裁缝都要翻过一段悬崖峭壁,每天都呆在那里看着这一切的红嘴乌鸦无疑可以一个浪漫主义元素,还有我在梦中对小裁缝坠下山崖的想象......还有一个有突兀的浪漫主义者——男妇科大夫,他因为巴尔扎克的书因为对傅雷的喜爱,为小裁缝做了场手术。因为作者本身是导演的缘故,小说中充斥着各种象征意义强烈的符号,比起其他知青小说对那个时代和人性的刻画,小说更像一部法国文艺电影,作者讲述了一个不入中国爱情俗套的浪漫故事,诠释出裴多菲的那一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这一切中,现实没有我们想象的强大,他来得恰如其分。也许,这是作者在知青时的一个梦吧。
  •     典型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是一部写给外国人看的小说。虽然他的作者是中国人,虽然讲述的是文革时期的知青故事,虽然最后由另外一个中国人把它从法文译成了中文,虽然最后是中国的导演和中国的演员把它拍成电影。(出于懒惰,出于对周迅的暗自抵制,我还没有看过同名的电影。不知道是不是同样的是一部拍给外国人看的中国故事?据子容说很好看。)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如果我是法国人,也会喜欢这本书。一个遥远的偏僻的中国乡村,一个疯狂的冷漠的年代,两个不幸的聪明的城市年轻人,爱上了一位天真的漂亮的乡村姑娘,通过法兰西小说的魅力,他们在灰暗的泥土中擦拭爱情,在峭壁绝崖的天险中努力成长。巴尔扎克笔下的爱情,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坚韧,基督山伯爵的曲折命运,和“我”的小提琴奏鸣曲《莫扎特想念毛主席》一起,在知青下放、偷看禁书、村长革命、巫师做法、还有隐士一般的民歌手的大背景之下,成为改变三位年轻人世界观的主线。我是法国人,当然会为法兰西文化如此的化力感到骄傲和不可思议。可惜,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虽然只是在其他人的文字中经历过文革,但当我读到到妇产科医生会为了得到两本巴尔扎克的小说,而甘愿冒着极大地风险为小裁缝做引产手术的时候,会觉得作者太过浪漫主义,太过法兰西。就像巴尔扎克和小裁缝这对很少放在一起的词组,天然的不匹配不期然地相遇了,反而有种顺口而醒目的效果。小说本身也给人这种见离的阅读效果。除了这个医生的例子之外,还有作者在行文中自觉地淡化的一些时代背景(也许是因为给外国人只能解释到这份上),自觉地强化以民谣巫师为代表的异国情调,以及自觉地用西方人的文化符号来解释的中国东西,就像小提琴可以拉出“莫扎特想念毛主席”,毕竟,这是一部用法文写成的给法国人看的小说。感谢便宜的盗版书,我打算再去买一张盗版碟,看看本身就是被一个导演写出来的戏剧性很强、对话也很精彩的小说,会被改编成怎样的一部电影。(直觉演员选反了,娘娘腔的陈坤更适合那个文艺色彩浓郁、脆弱而敏感的叙述者“我”,而面部线条更刚硬的刘烨,更适合那个聪明的敢爱敢恨的阿罗。)看了几张插画,红色系的小裁缝和阿罗,蓝色系的“我”,颜色那么鲜艳,就像他们的戏剧性的青春一样,那么强烈地漂浮在那个灰暗的乡村世界之上
  •     两个被发配到山里去劳动改造的青年:马剑铃和阿罗。背景是文化大革命。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是出身不好的人碰巧赶上了一个狗屁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用不着分什么放狗屁、放屁狗、狗放屁……因为所有人都是一样,即使是人,也和狗以及某中氮氢化合物没什么区别。被搜出来的一把四旧乐器,名字叫做小提琴。当马剑铃在犹豫是不是应该当着乡亲的面摆弄自己早就习惯的靡靡之音的时候,他明白:生存和死亡……一瞬间,确实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我在问你你要演奏的歌叫啥子名字!!”村长嚷道。他并不懂得正在经历的革命究竟是什么一种性质,但是,像他这种人确实是有毁灭一切的天分。“《莫扎特……》”马剑铃结巴了。“《莫扎特》,还有啥子!?”“《莫扎特想念毛主席》。”阿罗继续替马剑铃回答道。胆子不小,不过,这么说的确有效。村长眯缝着眼睛差点笑出声来。“莫扎特永远想念毛主席。”村长说。“是的,永远想念。”阿罗保证道。《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这本书本不在我的阅读计划内,不过……才翻了五页,上述的情节便让我哑然失笑。捂住嘴巴,然后忍俊不禁地给自己倒了杯水。人在最艰苦的时候也应该为自己创造快乐。人在最受压迫的时候也必须为自己寻找幸福。《莫扎特想念毛主席》……虽然是夹缝中的一点点自由,但那也是一个人在逆境中拼命为自己保留的宝贵的希望。你可以夺走我的财产,击垮我的身体,离间我的朋友,损毁我的名誉,但你绝不可能限制我心灵的自由。当我的灵魂在无尽的想象中穿行时,你大可以吼叫,可你永远也无法褫夺我内心的满足!!我想,那个年代的人最明白这种感觉了。两个下放的文学青年,一个淳朴的裁缝的女儿,一箱子他们偷偷阅读着、隐藏着并且为之陶醉着的巴尔扎克以及许许多多带给人希望和幻想的文学名著。“雪夜读书无人问”或许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吧,至少现在的人听起来好像是这样。可这意境的背后又包含有多少无奈,多少坚强,和多少不屈服呢?书看完了,我掩卷闭上眼睛。秋天到了。我仿佛听见了莫扎特的奏鸣曲在虚无的夜空中向我频频微笑,仿佛看见巴尔扎克文字中堆砌出的的人物在梦里向我招手。同一个空间的年轻人,在不同的时间里聚首。时间能够淘汰一切,唯一不能使之消失的,是所有人追求自由、追求独立、追求尊严的永恒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戴思杰用法语写了个给法国人看的中国知青上山下乡的小故事。
  •     “傻了吧”的感覺
  •     补记
  •     记忆中的中国乡土味,那么真切。
  •     我不知道巴尔扎克是谁,我好奇他用什么去改变了小裁缝。在我认为应该是给她念巴尔扎克的人,或者是爱情~~显然她的勇气超出我想象。一如既往的像所有周迅演的电影,一个骨子里就有力量的天使
  •     一般般啊,法国人品味怎么那么奇怪啊,难怪解放军要占领巴黎。
  •     德国房东推荐我的一本小说,小说的确比电影更加吸引人
  •     巴尔扎克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个女人的美是一件无价之宝
  •     被电影炸出反看书
  •     高中时期看得
  •     主题没太明白啊,不过下乡那些描写挺写实的,
  •     写给外国人看的小说,有夸张,但从中也可以了解那个年代的一些事情。
  •     真的很喜欢小裁缝
  •     对文革和小裁缝对变化反差有点大吧,文革的环境不是看几部外国文学就会把人改变成那样。
  •     这是一本写给外国人看的关于中国的书,充满了外国人很熟悉而我们并不熟悉的腔调
  •      2013-09-02
  •     两个从城市来的少年为了接受贫下中农教育来到农村,却在不经意间“教育”(启智)了农村少女小裁缝,认识西方文学,了解两性体验。最后少年还留在农村,小裁缝却出走了。多么讽刺的结局。
  •     看書覺得更加感動,大家都需要聽故事,閱讀,它的力量讓人自己都難以想象,我們常常需要不同的思想衝擊,挖掘出內心潛在的力量!
  •     虽然戴思杰还是中国人,但他住法国,用法文写作,这本小说里头还弥漫着作者媚法的心理,所以我就贴个法国文学的标签吧。
  •     不觉得有多崇洋媚外。文革中发生的事对80后来讲和对八千公里以外的法国人有什么不同的?我简直要为远走高飞的女人拍手叫好!也许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吧。无所谓背叛,作者也明白的。
  •     给老美们看吧。
  •     个人而言,还是愿意理解成两个男人想要驯化一个女人的故事。结果爱情走了,小裁缝也走了,小裁缝确实有些巴尔扎克笔下的女人的味道。
  •     用法语读的
  •     又偷懒先读了译本。虽然想到能见余中先本人的可能性还是挺高兴,但仍然要说一句,他的翻译质量真是一如既往的不怎么样。我还是老老实实读原文去吧。
  •     一个女人的美是一件无价之宝。
  •     光看电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原著是走搞笑路线的
  •     那个时代,那些人。。
  •     最美的文学在最艰苦的环境下书写。。。。
  •     不算好,某种程度上还在迎合法国人
  •     巴尔扎克让她明白,这两个男人对她的爱慕,她无需逆来顺受。
  •     前面看着以为是一步婉婉铺开的好书,然后在还没高潮的时候就结束了,可惜。
  •     因为电影
  •     H3ML6 当时集中阅读了几本非母语写作的小说,因为已经是译作难以从语言比较,只是从故事本身入手看如何糅合不同语境。最有趣的一点是,非母语写作的作品翻译回母语,不会有一点翻译腔,叙述栩栩如生放佛亲生。
  •     #2015067#
  •     读在最后的结局,我久久不会回神。“一个女人的美是一件无价之宝。”这本书跟我以前读的书安排的情节有一些跳脱,我以为它是一篇长篇文学故事,但它却是按照章节来贯穿整个故事,刚开始你可能会有些不理解,当你看了章节的名字后,你就有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     蛮好看的小说。读完之后觉得傅雷真不容易,虽然这不是给他的故事。但里面的禁书都是他翻译的,没有他的翻译,主角们也感受不到“法兰西文学之光”。此外我很同意外国批评家说的,这就是个男的试图控制女的,最后反被女的超越的故事。所以结局焚什么书呐,真忧伤。
  •     一本由中国人用法文写又翻译成母语的中国文学。一旦让她了解世界的缤纷那样的女孩是留不住的,毕竟女人的美是最宝贵的。
  •     用法式优雅撰写中国文革的惨烈以及一个麻雀被调教成小凤凰的故事 当小裁缝终于成为一个阿罗心心念念的女子模样时她却再也不是他的小裁缝了
  •     留你三声,若你不再回头,我就不再期待。
  •     所以小裁缝只是被罗和马稍微感动。她爱的是那个大作家----巴尔扎克
  •     讲故事的人
  •     A fairy tale from an age of innocence and insanity
  •     回来的飞机上看的。莫扎特想念毛主席,多好的名字!小裁缝在我脑海中完完全全就是迅哥儿的样子,聪慧,野性,桀骜。瓦要去看电影版的噜。
  •     小裁缝走后怎样?
  •     莫扎特想念毛主席……
  •     曾听人说此书男主人公的原型是老教授,怀着好奇读了一下,发现作者是职业小说家,就算有原型,也不会是直接对应了……
  •     一个悲哀的时代 一个意外的故事
  •     就像是法式口吻写的边城。
  •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     书比电影更精彩!巴尔扎克终于让大山深处的小裁缝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女人的美是一件无价之宝。她走了,留下了空荡荡的大山,和曾经带给她快乐与巴尔扎克的两个男孩。文明,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而是一个人终于发觉了自己的追求,并坚信自己拥有追求的权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