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39930190
作者:洪治纲
页数:292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启蒙的缺席——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成长背景毕飞宇曾说:"我们这一代人很有意思,我们在嗷嗷待哺的时候,迎来了'文革';我们接受'知识'的时候,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我们逐步建立世界观的时候,迎来了'思想解放';我们走向'社会'的时候,却又要面对世界观的破碎和重建;到了我们养家糊口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金钱尖利有力的牙齿;在我们最具创造力的时候,我们真正地迎来了世界,谢天谢地,中国已经加入WTO了,我突然觉得我们的身边有了许多人,我们安全了。我们这一代人有点累,世界变得太快,最大的累是不停地调整我们的世界观。但我们不饿(相对于我们的兄姐),我们不孤独(相对于我们'独生'的弟妹)。我们丰富,我们多彩。这是注定的。"这是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可以说,出生于1964年的毕飞宇,其实道出了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所承受的极为特殊的文化经历——喧嚣,破碎,矛盾,变幻不定,难以适从。如果我们换一种更为明确的说法,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成长经历还可以简述为:在童年时期,他们基本上是在"文革"动乱的狂欢化语境中度过的;进入小学阶段,他们基本上处于心灵的放纵和文化的虚无之中。而当他们真正地步人少年启蒙时期,又恰恰遇上了批判浪潮的频繁更迭,包括"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批判"四人帮"、"清除精神污染"……在他们开始步人社会、成家立业之时,又适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市场化的经济秩序迫使他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实利化,现实中的物质利益。世纪之交,他们由青年逐渐转向中年,信息时代开始以全新的文化面孔使他们陷入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之中。如果暂时撇开成年后的经历,仅就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来看,我们会发现,正是中国极"左"思潮的意识形态化历史,导致了启蒙价值在他们的心中不断被颠覆、被篡改,从而使他们的成长和启蒙始终处于一种"无根"的状态。无疑,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成长背景。它构成了这一代人最为隐秘的内心经验,也为他们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某种特殊的精神视角。因为"童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的知识积累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童年,更因为童年经验是一个人心理发展不可逾越的开端,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的事实表明:一个人的童年经验常常为他的整个人生定下基调,并规范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宿因,在个体发展史上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不仅如此,"童年的痛苦体验对艺术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内在的,它造就了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意向结构,艺术家一生的体验都要经过这个结构的过滤和折光,因此即使不是直接表现,也常常会作为一种基调渗透在作品中。"正因如此,在全面考察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创作时,我们首先不能忽略的便是他们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对他们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童年记忆。一战栗的世界与狂欢的图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颠覆性的年代,也是被众多学者称之为"历史转折"的时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出现了波及整个社会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或"革命风暴"。在西方,六十年代爆发了一系列席卷欧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抗议风潮。那些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丰裕、最富足的年轻人,开始对资本主义社会、科技官僚社会和父权社会的礼法、成规与价值深感不满,并进而以各种激进的行动要求参与民主,高举反叛的大旗,甚至追求反价值的另类生活。他们一方面反对战争,反抗意识形态,频繁地举行游行或罢工;另一方面崇尚个性解放,冒充嬉皮士,乐于成为"垮掉的一代"。在那个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杀,南美革命领袖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遇害,古巴出现导弹危机,苏联的赫鲁晓夫倒台,"布拉格之春"事件突发,法国则掀起了规模盛大的"五月风暴"……整个西方社会,呈现出越来越多并且难以调和的尖锐矛盾:"美国面临着越战问题;法国是因为阿尔及利亚和戴高乐而闹得不可开交;资本主义的没落;共产主义的兴起;毒品的影响;二次大战的后果,它在德国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一代人;富裕程度的提高以及美国民权运动的启示录式的希望的幻灭而产生的沮丧情绪。"这些矛盾不仅集中在六十年代的青年身上爆发,而且对整个西方现代社会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后现代主义的消解策略开始大行其道。在中国,则出现了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在这场被人们称为"浩劫"的政治运动中,年轻的一代自觉地扮演着"红卫兵"的崇高角色,满怀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革命激情,以"砸烂旧世界,建设新中国"的壮志豪情,积极地反对封、资、修,举行全国性的大串联,高唱毛主席的语录歌,甚至以捍卫革命的名义进行武斗;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去"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而他们的父辈。则大多数进入"五七干校"接受改造,甚至成为"牛鬼蛇神"遭受大大小小的批斗。在那个年代,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商店、宿舍,还是农村的院墙,到处都贴着红色的标语,中国仿佛成了红色的海洋。四川老作家马识途在《沧桑十年》里曾这样描述道:"街上的景象和我原来看到的简直是两个世界,开始出现在我眼前的是'红海洋'。这就是在所有墙壁和门板上,都刷上红油漆,到处是红彤彤的,这样就造成了'红色的世界'。然后在红色油漆上用黑色或黄色油漆写上《毛主席语录》上的毛主席的话。这些话都是毛主席的理想接班人林彪极力鼓吹的'绝对真理',一句可以顶万句用的。这样自然就能把全国变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了。"红色是那个年代最为炫目的色彩,也是那个年代最典型的精神隐喻。 与此同时,六十年代的中国经济依然处于落后与贫困之中。经历了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以及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六十年代初期虽然有所恢复,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美英帝国主义的封锁,加上集体主义的体制弊端,整个中国社会的平民生活仍然困难重重,以至于不得不实行物质匮乏的配给制。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烟票……几乎所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都需要相应的票证才能购买。麦克法夸尔和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中就这样写道:"由于毛对中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使得他个人的这一悲剧同时也成了国家的悲剧。……虽然其经济破坏程壤还没有达到长征时的艰难境地,虽然其死亡不如太平天国起义、中日战争和中国革命本身的牺牲惨重,但从'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发展进程被打断、思想混乱、生灵涂炭的事实看,其结果的确是灾难性的。在这场运动中所产生的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冲突可能使它最终丧失了几十年的时间。"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群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旅。如果说人生的最初几年对他们还没有太多的记忆,那么,历时十年的"文革"对于他们来说,则无疑构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生记忆。这是他们的童年,是他们最初的人生。不是他们选择了这段历史,而是历史无可避免地选择了他们。在这个人生的初始阶段,世界首先带给他们的强烈感受,或许就是物质生活的贫乏。不错,这一代人基本上没有忍受过饥饿的折磨,但他们也不可能享受到物质上的丰裕。苏童曾经说过:"在漫长的童年时光里,我不记得童话、糖果、游戏和来自大人的过分的溺爱,我记得的是清苦,记得一盏十五瓦的黯淡的灯泡照耀着我们的家。潮湿的未浇水泥的砖地,简陋的散发着霉味的家具,四个孩子围坐在方桌前吃一锅白菜肉丝汤。两个姐姐把肉丝让给两个弟弟吃,但因为肉丝本来就很少,挑几筷子就没有了。"有一位叫"布衣依旧"的六十年代生人也曾经回忆道:"童年的晚饭,经常是两个蔬菜一个汤,米饭是洋籼米,也照样吃得心满意足。那个年代,看到红烧肉,眼睛是会发出凶残绿光的。吃洋籼米的年代,还常常需要在星期天排一上午的队,买到每月按人头配给的一点点大米,还经常是发黄的。大米买回来依然舍不得吃,要等到过年过节有客人来的时候才能享用。那样的大米,在孩子的眼睛里,依然是美味,不吃菜都可以满满吃掉一大碗饭。"格非也说:"我生活的那个年代里基本上没有电灯,所以我记得用油灯的历史特别长。"出生于广西农村的东西更是艰苦,他说:"现在他把自己的身高归结于儿时艰难的生活,不要说喝牛奶,就是读到高三,他都没能吃上早餐。"经济的拮据,物资的贫乏,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艰苦,还有简朴到近乎落寞的现实记忆。在《最初的岁月》中,余华曾经这样描述他的童年——我的记忆是从"连一辆自行车都看不到"的海盐开始的,我想起了石板铺成的大街,一条比胡同还要窄的大街,两旁是木头的电线杆,里面发出嗡嗡的声响。我父母所在的医院被一条河隔成了两半,住院部在河的南岸,门诊部和食堂在北岸,一座很窄的木桥将它们连接起来,如果有五六个人同时在上面走,木桥就会摇晃,而且桥面是用木板铺成的,中间有很大的缝隙,我的一只脚掉下去是不会有困难,下面的河水使我很害怕。

后记

自从踏人文学研究领域,对中国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群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一直是我内心里挥之不去的一个目标。原因有二:我也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和他们一样,我们都是“红旗下的蛋”,有着相同的成长经历和文化记忆;我的文学研究和他们的创作几乎同步,都是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至今还记得,我的第一篇论文就是探讨余华的创作,它发表在1990年第1期的《百家》杂志上。差不多二十年了,我一直在密切地跟踪这一创作群体,对他们的创作进行着持续性的研究,并发表了近百万字的评论。不为别的,只是因为热爱。是的,我爱他们。作为一个代际意义上的写作群体,他们丰富,他们多元,他们感伤,他们焦虑,但他们一直充满执着的专业精神和鲜明的个人化立场。当然,他们有时也会做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譬如1998年的“断裂”事件。早在新世纪伊始,我曾打算完成这项任务,甚至连相关的出版社都联系好了。然而,在具体的构思过程中,我感到对这一代人进行盘点的时机还不太成熟,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三十多岁,尚未进入创作的成熟期和稳定期,过早地进行所谓“系统化”的整体研究,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今,七八年过去了,这一代人已渐至中年,沙场秋点兵,我们是应该进行盘点的时候了。于是,我将这一课题重新提到案头。我的心愿是,为这一代人,也为我自己,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精神回顾、清理和省察。人到中年,我相信,这一代作家已深深地体会到,往日的“未来”已经来了,并且正在成为过去。一切世俗世界里的功名利禄,他们能够获得的,或许已经获得;而那些渴望已久却迟迟未到的,或许已成为“手上的星光”。少安毋躁,在这一代人的创作中,骚动、浮躁乃至放纵,都已成为远逝的风景,岁月留给他们的,是越来越沉稳的心态,越来越成熟的文字。

内容概要

作为一个代际意义上的写作群体,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群或被称为“晚生代作家群”,或被称为“新生代作家群”,因为他们的创作不仅与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而且与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也颇不相同。可以说,他们是极为特殊的一代,也是非常值得进行整体研究的一代。《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一书针对这一作家群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后将其定义为“崛起的一代”。

书籍目录

引论 崛起的一代  一 叙事内蕴:代际差别的精神向度  二 叙事形态:代际差别的审美标尺  三 文化记忆:代际差别的潜在根源  四 崛起的一代第一章 启蒙的缺席——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成长背景  一 战栗的世界与狂欢的图景  二 虚无的文化与放纵的心灵  三 批判语境中的价值颠覆  四 无根的启蒙第二章 多元文化的迎纳与融会——一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艺术背景  一 多元时代的文化参照  二 走向本体的文学启蒙  三 历史主体的突围与引鉴第三章 历史背后的精神追问——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创作特点之一  一 诗意:对抗历史的残酷  二 窥探:解开历史的真相  三 漫游:穿越历史的哀歌  四 另一种承诺第四章 个体至上的生命体验——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创作特点之二  一 性别体验的迷恋性表达  二 欲望本能的极致化演绎  三 历史深处的主体性回归  四 生命末日的理性化拷问第五章 生存之痛与心灵之痛的双向演绎——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创作特点之三  一 幽暗人性的深度探寻  二 心灵错位的尴尬与荒谬  三 生存伦理的智性祛魅  四 理想生命的执着寻求  五 现实之外,寓言之中  六 解构的踪迹第六章 先锋叙事与话语整合——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创作特点之四  一 先锋的挺进与开拓  二 现代叙事的自由整合  三 多重文本的有机融会  四 语言:从个性到智性第七章 民间化的焦灼与喧哗——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局限之一  一 断裂:无法告别的喧哗  二 市场与经典的双重焦虑  三 被劫持的主体第八章 叙事的褊狭与重复——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局限之二  一 停滞的广度与深度  二 单调与逼仄的叙事资源  三 想象的慵懒与匮乏余论 承诺与抗争——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创作前景分析  一 割不断的历史承诺  二 穿越代际的迁徙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当代作家阵营里,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已经成为、一支最为活跃的生力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一直缺乏对这一群体的整体创作进行系统性、理论化、深层次的研究。针对这一现状,《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通过对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成长经历、创作特征以及内在精神走向的动态性考察,并借助于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在大量的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这一代作家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记忆与代际特征,阐释了他们在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重要特点,也分析了他们所存在的种种局限与不足,全面展示了这一代作家的创作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意义。同时,《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还从代际差别的角度,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图书封面


 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书内容写得赞啊
  •     内容相当好,作为作家群研究,可以借鉴。本人就是奔着借鉴来的。
  •     不错 很好看的书
  •     洪老师的行文语言非常学术化,可以一语中的。对于一个有志于文学研究的学生来说,很有参考意义。
  •     六零后作家圈大了去了,本书所选部分只是冰山一角。值得继续发掘。会有后起之秀大器晚成。
  •     角度很新颖~写得也很凝练,说是六十年代其实对比了前后十年。
  •     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 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