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乡年鉴》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沙乡年鉴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1
ISBN:9787206028120
作者:(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页数:256页

土地的悲歌

我希望每个看到这个书评的人都来读一读。看看美国在一个世纪以前,为了发展经济,为了房地产,都做了些什么。看看那时候的人,都是怎么样对待土地的,怎么样认识土地的。再想想今天的我们,都正在做些什么。我不知道这本小册子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感到的是欲哭无泪。那里是万里之遥的美国,亚利桑那、威斯康星、新墨西哥……我很偏爱《绿色的泻湖》。科罗拉多河的三角洲,那时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因为无法开发。而作者的描写,则给予了它极大的活力:“在每个拐弯的地方,我们都看见许多白鹭站在前面的池塘里,有如一动不动的白色雕像,恰与其水中的倒影相对称。一群鸬鹚开动他们黑色的船头,去搜寻掠过水面的养育。红胸反嘴鹬、半蹼白翅鹬和小黄脚鹬,正用一只脚立着做假寐状……所有这些珍贵的鸟和鱼都不单是为我们消遣的。我们常常会碰到一只美洲山猫趴在一根漂浮在水面上的圆木上,爪子随时准备去捕捉养育。浣熊家族跋涉在浅滩上,用力的嚼着水里的甲虫。郊狼从水中小洲的土墩上望着我们,等着重新吃它们的造反:牧豆树豆角,以及各种各样的——我猜想——偶尔失去活动能力的鸟、野鸭和鹌鹑。在每个可涉足渡过的浅滩上,都有黑尾鹿的踪迹。我们总要仔细地查看这些鹿迹,希望能发现那个三角洲的霸主——美洲豹。”在文章的后面,作者写道:“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为非常遥远,和很久以前的事了。人们告诉我,现在绿色的泻湖上正种植着甜瓜。如果真是如此,它们将是淡而无味的。”利奥波德在他思想的基石——《土地伦理》一文中这样写道:“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处理人和土地,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伦理观。土地……只是一种财富。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人们只需要特权,而无需尽任何义务。……这听起来很简单:我们不是早就在高唱我们对自由土地和美丽家园的热爱和责任了吗?是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过,我们所爱的究竟是何人何物?当然不是土壤,我们正在急急忙忙地把它冲到河的下游;当然不是谁,在我们看来,它除了转动涡轮、浮运驳船和排除污水外,是没有功能的;当然也不是植物,我们正在漫不经心地毁灭它的整个共同体;当然也不是动物,我们已经灭绝了它们中间最大和最美丽的品种。”我们是否应该想想,我们的现在的土地,是个什么样子?

人与自然

大自然这个进化的生态系统,在其从古至今的进化过程中,创造了成千上万的物种,滋养着生长在其中的无数生命。这其中包括我们人类。大自然不是为人类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不是因为人的判断才有了价值,相反,它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着并且创造了人类,人类历史只是自然历史的很小一部分,只是大自然进化过程中一个产物。我们不能只利用大自然为我们服务,把大自然的价值当作它对于人类的义务而忽略、损害其固有的、客观的权利,特别是其健康、有序、自然运转、循环、进化发展的权利。一旦大自然丧失了这种权利,人类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存权、各种经济政治权利等将随之丧失,将变得毫无意义。而让我们痛心的是,现阶段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通过放弃或改变现有那些错误的发展方式拯救地球家园,人类遭到的报应将不堪设想。

人与自然

大自然这个进化的生态系统,在其从古至今的进化过程中,创造了成千上万的物种,滋养着生长在其中的无数生命。这其中包括我们人类。大自然不是为人类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不是因为人的判断才有了价值,相反,它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着并且创造了人类,人类历史只是自然历史的很小一部分,只是大自然进化过程中一个产物。我们不能只利用大自然为我们服务,把大自然的价值当作它对于人类的义务而忽略、损害其固有的、客观的权利,特别是其健康、有序、自然运转、循环、进化发展的权利。一旦大自然丧失了这种权利,人类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存权、各种经济政治权利等将随之丧失,将变得毫无意义。而让我们痛心的是,现阶段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通过放弃或改变现有那些错误的发展方式拯救地球家园,人类遭到的报应将不堪设想。

每个现代人都值得一读的作品

“野生的东西在开始被摈弃之前,一直和风吹日落一样,是极其平常而自然的。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无束的东西为代价。对我们少数人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比看电视更为重要,能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就如同言论自由一样,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每天行走在大都市的路上,我的心里就在流泪,我们是否在繁华的沙漠中生活与麻木了很久,与土地脱离太远了?这样一部自然主义保护者的书,优美而宁静,书中所述的森林、寒冬、松鼠、大雁、鹿、小动物、春天、嫩芽与风是理想主义者最美好归宿。与当下时代是多么的不同,而倍显珍贵啊。

远山的呼唤

本科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沙乡年鉴》,时隔不长,印象却模糊...只记得老师是从“动物福利”的立场出发,呼唤物种间的相对平等。后来,选修了一门关于自然资源的课程,授课的老师刚刚从Yale回来,对于美国的资源管理与开发颇感深触,她呼吁人类应当更加公平的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仅是自然之友,更是自然之子...这时,我才回想起有一本文笔优美的自然主义散文,来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迫不及待的从第三极书店购得此书,简单翻阅,才发现作者并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保护主义者,更像是一个美学家,他不仅酷爱自然,热爱一个美丽而又和平的世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个包容的心,不会去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周围发生的点点滴滴,他追求的是一种美,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和谐”...一切的一切,都能让人暂时的摆脱这个污浊的环境,想到我们曾经有过那样一个美好的伊甸园。有意思的的是,不仅人——一个物种,是乐于享受这种完美环境的,就是自然要素,哪怕一座远山,也在追求着美,追求着和谐,从这点上来讲,人与山的爱好没有什么区别。远方的山是沉寂的,那是因为人类听不到他的呼唤...

我的朋友力荐此书!!!!!!!

我并没有读过此书,但是天籁论坛里的朋友对我力荐此书,我是相信他们的!你们看过简介就会觉得这是本好书!所以不用我对此书多说什么。我很喜欢书中的观点:"一个事物趋向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人只是大地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而不是土地的统治者,我们需要尊重土地。你们的观点呢?????希望大家都来关注环保!!

读后感

自然辩证法布置的读书作业,顺手传上来吧Part 1 从地球公民说起在读《沙乡年鉴》之前,我恰好看了一个叫做《地球公民》(<Earthlings>)的片子,它描述了人类是如何为利用动物而制定出工业化的标准,去饲养、屠杀这些于我们同为“地球公民”的生物们,以及用它们去做科学实验。片子里面充斥了血腥和悲惨的场景,动物们狭小的生存环境、濒死的哀号、被烧焦的皮肤……这部片子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其残忍,因为残忍在影像世界里并不少见,而是我自己对于这些事情的无知:我对于餐桌上肉的来源,只能够追溯到它在超市里的形态。还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在乡下见到猪的惊奇和兴奋;至于杀猪,就只有大学时在安徽的村落里写生的时候,远远听到过它的哀号——死亡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媒体上的符号。我们和自己的食物是如此之遥远,乃至于我几乎认为肉和会动的生物是两种意义上的东西,之间只被某种“传说中”的联系牵在一起。《沙乡年鉴》中写道:“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情况下,会有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个是因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则认为热量来自火炉。” 我毫无疑问已经深陷于危险之中,如今的危险甚至已经不是来自杂货铺和火炉,因为这两件事物也不多见了。食物来自餐桌和食堂,热量则源于空调和暖气。“我们迷恋工业供给我们的需求,却忘记了是什么在供给工业。”可是工业给我们带来的舒适,是否让人的生活更加愉快?这种只知盘中餐的生活,这种和自然充分隔绝的生活,是不是比另一种森林里与野兽作伴的生活更为幸福?我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沙乡年鉴》所描绘的世界,和《地球公民》中的那一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的第一和第二部分里,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和优美的笔触,来描写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在这些文字中,字字句句都充溢着宁静与快乐。这些快乐又是如此轻而易举地沁人心脾,让我产生共鸣。这种快乐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只是在一旁静静观察,而正是因为这种无知,快乐才会更为特别和巨大。而当观察带来知识和规律的时候,当知识从无到有、由内而外从天而降的时候,它又远比那些不得不记住的知识美好。然而一个奇怪的事实是:我们并没有在这条更为幸福的路上行进。人的心中似乎同时住着天使和魔鬼,在爱自然的同时,更乐于去征服它。随着征服和满足到来的是更大的空虚,人在实现自己所有梦想的时候,恰恰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没有什么值得憧憬了。——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尽管我们并不知道这条总在“向上”的世界会走向何方,依然坚定不移地超越着自己。Part 2工业化的自然,工业化的人在读《沙乡年鉴》的时候,常常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作者的智慧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像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极端的动物保护主义者那样,以一个彻底的保护者视角去看世界的发展,做出尖刻和极端的评价;而是很冷静地对未来作出了判断与分析。“如果我们把户外狩猎看做是一个战场,即一个在巨大的、生气勃勃的机械化过程与一个整个来说是出于静态的传统观之间进行格斗的战场,那么,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前景确实是黯淡的。”正是这种冷静加强了我心中的悲伤。作者已经看到了这条道路的必然失败,他在某一个边缘挣扎着,他一遍又一遍地探寻着该如何给这些美好的东西一线生机,试图以一种更为合理的方式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模式。但是,“合理”以及“真理”往往不被大众所接受,或者被滥用,成为与其本意相悖的东西。最为可悲的是,作者甚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声音是微弱的,他曾经对工业化的思路深信不疑,但是当他发现这件事情的错误,却不知道该怎样让别人也明白这件事情。“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两种变化正在逼近。一个是在地球上,更多的适于居住的地区的荒野正在消失。另一个是由现代交通和工业化而产生的世界性的文化上的混杂。这两种变化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可能被防止,而且大概也是不应当被防止的。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即通过某种轻微的对所濒临的变化的改善,是否可以使将要丧失的一定的价值观保留下来。”但是从今天的结果开看,这种抗争是徒劳的。工业化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彻底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自然则彻彻底底沦为一种遥远的、可消费的、新奇的事物,是需要人们排着队去“围观”的。作者早已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休闲的价值并不是一个阿拉伯数字问题。休闲在价值上,是与其经验的程度及其不同于和与工作生活相反的程度成正比的。”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消费着自然,把自然的一切归结到“现代”生活的体系之中——即便这种生活并不一定让我们更加幸福。在《地球公民》的世界里,奶牛终其一生被关在和它们身体大小几乎相同的笼子里,每天从早到晚被机器挤奶,一头母牛的生命可以达到二十年,但是奶牛通常在四年内死去。奶牛的命运听起来似乎很遥远,但这不也是工业化时代人类生存的写照么?我们生活的生活被拘禁在一个小格子里,从早到晚面对电脑绞尽脑汁,只不过我们还有医疗来确保寿命罢了。科学总源于怀疑,但其结果却是绝对化的。建立在科学之上的现代工业与商业,是一种绝对化的单一思维,即便它的多样性也会在更微小的层面上保持其绝对性质。这种“现代主义”带有强烈的扩张能力,会以压倒一切的态势把其他东西吞噬,动物也好,植物也罢,即便是人自己,也逃不过这种绝对的吞噬。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现代主义”对于建筑以及城市的吞噬能力,它从一开始便是大张旗鼓地打着真理的名号展开,张开血盆大口,毫不客气地把一切不论美丑的历史吞掉,在消化的过程中,又慢慢消亡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直到把所有的物质和思维都统一成某一种标准化、可量产并且经济的模式之中。“土地,就如同俄底修斯的女奴一样,只是一种财富。任何土地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人们只需要特权,而无需尽任何义务。”在工业化的模式之下,成为女奴的不只是自然的土地,城市的土地也是一样的;甚至它可以包含这种模式之中的一切弱者,最终的结果是:上位者只需要特权,而无需尽任何义务。Part 3少数派的真理真理总是在少数人手中。书的结论部分,作者做出这样的总结:“简言之,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我深信很多人在读到真理之后,都会对其表示同意,点点头,心满意足地把书合上,之后就该干嘛干嘛去了。当工业化的进程已经到了这一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难逃脱其桎梏。有多少人能够有利奥波德那样的经历?又有多少人能够放弃城市里的舒适,住到乡间的木屋里去?有多少人能够放弃超市里的肉,去狩猎自然里平等的食物?至少我做不到。我没办法放弃科学和现代化带给我的舒适,即便我知道作者说的是对的:“科学绝不,或不应该,只是为获取更舒适生活的杠杆。科学的发现是对我们好奇心的满足,是一种比更肥的牛排或更大的澡盆重要得多的事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肥的牛排和更大的澡盆似乎更多地关系到自己的利益,是更为直接的诱惑。在面对这种诱惑的时候,我把自然抛诸脑后。反过来讲,我生于城市,我只知道如何在城市中生存,把我放到荒野之中,就好像把动物园里的老虎放回野外一样——是需要从头训练的。而且我只会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会一面说小汽车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麻烦,一面琢磨该买哪款车。在这个巨大的洪流之中,弱者只有被吞噬,强者只有继续吞噬。大概相比于利奥波德,我是个更加悲观的人吧。

我们与土地

亚当斯密说,所有的金钱都是一种信念。这话也同他的《国富论》一道被人们奉为圭臬。金钱,这大概是人类在工业革命后的信条。人们不顾一切地掠夺、扩张,城市文明的触手正爬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渴望征服脚下的土地。而在这疯狂冒进的浪潮中,有两位美国人清醒地注视着这一切,他们中一位是梭罗,另一人则是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就是利奥波德在目睹这一切时的所思所想。“有些人可以在没有野生动物的情况下过活,而有些人则不行。我写下这些文字,便是对后者所饱含的偏爱之情与两难境遇的阐释。”在这部作品中,他不仅先知先觉地明白人类将永远无法征服大自然,同时提出了土地伦理这个理论。“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伦理”,利奥波德这样认为,相比水泥森林与夜晚的霓虹灯火,更需要得到重视的是“对产生生命的大地所固有的内在趋势的尊重和调节的知识”。然而被现代科技过度武装的人们却不以为然。面对无声的土地,雄心勃勃的人们所表现出的更多是贪婪。利奥波德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时代。南北战争后的和平,内燃机的使用,飞机的发明,亨利福特的汽车生产线,迅速膨胀的生产力需要更多的资源。人们加紧从荒野中攫取矿产与土地,充斥着贪欲的城市继续扩展开来,公路的修筑割裂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然而利奥波德是温厚的。他希望重塑人与土地的关系——不再是僵硬的主体与客体、取得与压榨。他总是用最天然的笔触写作,将自然界所告诉他的转述给读者,细致地观察并表达着他所接触的事物,大雁、红鳟鱼和绝迹了的旅鸽,挺拔的橡树与红桦,以及加维兰的河流之歌。我很喜爱《绿色的泻湖》。“在河流的每个转弯处,我们都能看见白鹭立在前方的水湾中,影子倒映在水面,宛如一尊尊白色的雕像;鸬鹚舰队驾驭者它们黑色的船首,正掠过水面搜寻胭脂鱼;红脯反嘴鹬、北美鹬和黄足鹬单腿站在沙洲上打着瞌睡;绿头鸭、赤颈鸭和短颈野鸭惊慌地飞向天空,或者重新折返到我们身后。当成群的白鹭落在远方的一棵绿色柳树时,它们看起来简直像是一团过早降落的暴雪。”“所有这一切,都是很久远的记忆了。”在此后,利奥波德淡淡地写道“当有人跟我说,现在的绿色泻湖盛产甜瓜,若果真如此,它们应该是味道十足的。”很不幸,我生于一个夜晚看不到星光的城市。城郊的制药厂,钢铁厂与发电厂日夜不停地运转,排放着巨量的污染物。我不敢想象这里在几十年前竟然是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空气中弥漫着清凉的水气,青石板路下能够踩的出泉水的清秀小城。因为这里已经是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然而这座城市依旧在发展、扩张。街道仍是车水马龙,每当入夜商业街依旧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尽管灯光照射下的空气显得十分污浊,但每个人都熟视无睹,沉迷于生活。利奥波德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安全、繁荣、舒适、长寿,以及单调的生活,这一点不错,现代都市体系中的一切愈发的程式化,仿佛一切都是流水线生产一般的规划整齐,从市中心鸽笼一般的高层住宅,到城市中整齐划一的柏油马路,再到郊区的现代化农场,甚至我们每天看到的着装无差的面孔。然而我们甘愿成为一颗螺丝钉,毕竟相比从前的自然经济,城市中的生活更为安全,富足,稳定。也许每个人都知道这就是城市的病态,但更多的人仍然在涌入这种程式化的组织,令它扩张,再扩张。利奥波德的生活,不仅表达了同破坏环境的行径的决裂,也是超脱于现代化体系之外的一次尝试。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大概没有多少人认识到利奥波德的价值,二十多年之后的蕾切尔卡森因为持有相似的观点一度成为众矢之的。但我们脚下土地的颤抖,将会让每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震撼。从上世纪日本的水俣病到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厄尔尼诺现象,以及我们头顶上的雾霾天,无不证实着利奥波德们的预言。“我喜欢一棵年轻的北美白杨,因为有一天它会老去。”他总是这样温柔的看待自然界的一切——从人,到动物、草木、山川河流乃至每一寸土地。利奥波德是幸运的,至少他所推崇的自然保护主义在数十年后成为了当今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理念。而我们也是幸运的,利奥波德超前而忧心忡忡的眼睛在七十多年前为我们看到了问题所在。我们应当反思人类在过去的过去的数百年间所犯下的错误,从此将自己同自然界的所有生命放在同一天平上考量,意识到郊野的勃勃生机比城市的繁荣更为重要,就像利奥波德所说,“看到白头翁花绽放是我们的权利,就像言论自由是我们的权利一样”。

陈词滥调乎?

这本书的伟大在于它出现的年代。而利奥波德也是因此被称为美国的先知。如果这本书出现在今天,肯定被当作陈词滥调无人关注了。可见只要是谈及环境保护,那么什么时候谈都不晚,都是先知!

一部自然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A thing is right when it tends to preserve the integrity, stability, and beauty of the biotic community. It is wrong when it tends otherwise."顺便推荐台湾的一个环境信息中心:http://e-info.org.tw/


 沙乡年鉴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