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散文全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周作人散文全集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
ISBN:9787563382958
作者:周作人
页数:8848页

章节摘录

返观我国,现象何如?以今日生计之艰,人口之众,水旱频仍,饥馑涛至,已有岌岌不可终日之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力有限,生齿日增,今而后之米珠薪桂,奚待蓍蔡而知。恃赈恤以为后盾,遍地哀鸿,嗷嗷待哺,亦不胜其赈恤。况乎赈恤有时,斯饥靡已,一年之内,幸而得数日之粮,外此三百馀日之中,仍不免夫枵腹之虞,斯亦抱饥溺之怀者之无可如何者也。他弗遑论,在越言越,就山会两邑而观,百馀万人口之中,贫不能自给者已十馀万,妇①人孺子居其一,衰老残疾居其一,其他固皆在强而壮者之年。使出其劳力,虽佣值所得或不足以养事父母,俯畜妻子,而视今日之家无升斗之藏,要自有间。所不能者,或以素无营业,无以谋生,或有其营业,而已为社会之所废弃,虽欲谋生而不可得,其平日固未尝不掩泪忍饥仰屋而愁叹矣。幸以父老之惠,于无可救济之中,济以平粜,大旱云霓,其忻慰之状,可想而知之。然竭两邑之力,人给几何?杯水车薪,于事无补,章章明矣。过此以往,人日见其增,贫日见其甚,博施济众,尧舜犹病,况今日经济困难之际耶。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为将来计,惟振兴工艺,次第而扩充之,使各遂其生,俾免人满之患,庶乎有豸。否则生利者少,分利者多,饿殍载道之虞,其不免矣。

前言

人归人,文归文。——1986年撰广告语一九九八年春节之前,《文汇读书周报》上登了我的一则小文《辞年》,里面说:我还有什么好辞呢?……离休后已经辞谢了要我在原单位“发挥馀热”的好意,决心从此只读自己想读的书,只说自己想说的话,只写自己想写的文章,当然也许还会要编几本自己想编的书。……这想编的书,首先便是周作人的散文全集,而“人归人,文归文”六个字,便是我做这件事情的最初的宣言。八十年代初重操旧业,即有心辑印周作人的文章。因为从八九岁时起,看了兄姊的“复兴初中国文教科书”,我便喜欢上了《故乡的野菜》和《卖汽水的人》的文字。反右派后流落长沙市上,白天拉板车,晚上在暗淡的十五支光下,用红格子“材料纸”给八道湾十一号写信,意外地很快便得到回信和题赠的书,后来又收到过写在宣纸上的一首诗:半生写文字,计数近千万,强半灾梨枣,重叠堆几案。不会诗下酒,岂是文作饭,读书苦积食,聊以代行散。本不薄功利,亦自有誓愿,诚心期法施,一偈或及半。但得有人看,投石非所憾,饲虎恐未能,遇狼亦已惯。出入新潮中,意思终一贯,只恨欠精进,回顾增感叹。乃是周氏作于老虎桥的旧作,我却把它看成前辈文人给予的一点信任。七十老翁何所求,一位在五四运动中“出入新潮”的老作家,居然认为我这个板车夫还能懂得他的文章,我又怎能不怀着知己之感,努力去理解他的“誓愿”,让“诚心期法施”的气力不至于东风吹马耳般白白地浪费掉呢?

书籍目录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册
1898
戊戌在杭日记抄(2,20)
1899
绍兴家居日记抄(1,9)
1900
庚子扫墓日记(4,15)
1901
逍遥处士小传(3.30)
清虚先生小传(4,1)
1902
南京学堂日记抄(2,13)
《林和靖先生诗集》题记(2,23)
江南杂记(4,11)
薏川荫仙小传(6,14)
1903
汽船之窘况及苦热(9,13)
江南考先生之一斑(9,13)
1904
说死生(5,15)
论不宜以花字为女子之代名词(5,15)
1905
《秋草园日记》序(1,6)
好花枝(1,15)
女猎人(1,15)
《玉虫缘》绪言(2,—)
《玉虫缘》例言(2,—)
《玉虫缘》一节[译文](2,—)
《玉虫缘》译者附识(2,18)
《荒矶》译记(3,15)
乙巳日记附记一则(3,30)
《侠女奴》说明(5,3)
附录:题《侠女奴》原本
《造人术》跋语(5,15)
1906
《秋草闲吟》序(2—4)
《孤儿记》缘起(3,—)
《孤儿记》凡例(3,—)
1907
《红星佚史》序(3,—)
女祸传(5,15)
妇女选举权问题(7,25)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2册
1918
陀思妥也夫斯奇之小说[译文](1,15)
古诗今译Apologia(2,15)
Theokritos牧歌第十[译文](2,15)
废娼问题之中心人物[译文](2,15)
读武者小路君所作《一个青年
的梦》(5,15)
贞操论[译文](5,15)
与刘半农(5,15)
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5,20)
安得森的《十之九》(9,15)
《爱的成年》(10,15)
庚子歌谣(10,15)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3册
1923
妇女运动与常识(1,1)
评《译日文法》(1,6)
读《草堂》(1,13)
关于薛乃纳女士的一句话(1,14)
昼梦(1,15)
见了《不敢盲从》的感想(1,16)
爱罗先珂君的失明(1,17)
对于“心潮”问题的公正话(1,20)
意表之中的事(1,23)
【绿洲】
[o]小引(1,25)
[一]《镡百姿》(1,25)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4册
1925
奴气(1,4)
滑稽似不多(1,5)
介绍日本人的怪论(1,6)
元旦试笔(1,12)
《(古事记>中的恋爱故事》译后记(1,12)
日本人的怪论书后(1,13)
奴性与人格(1,13)
改名的通信(1,17)
情书与骂信(1,18)
《婢仆须知》抄[译文](1,19)
鬼的叫卖(1,19)
希腊陶器画两幅说明(1,19)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册
1927
【闲话集成】
[二七]国旗颂(1,1)
[二八]上海气(1,1)
[三二]请教历史家(1,1)
[三四]妙文(1,8)
[三五]国旗之拥护(1,8)
(三六]又是“索隐”?(1,8)
(三七]研究系之功(1,15)
[三九]论无报可看(1,15)
[四十]孰为苦辛?(1,15)
[四一]“南北”释义(1,15)
(四二]老人的苦运(1,22)
……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6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7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8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9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0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1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2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3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4册

编辑推荐

《周作人散文全集(共14册)(精)》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十四卷,近七百万字,收录周作人全部散文及部分日记、诗歌、书信、序跋、译文,涵括了此前出版的主要周作人文集——《周作人文类编》及《周作人自编文集》的全部内容,还有集外文及未刊稿。多文为首次面世。
本书由钟叔河编订。钟先生90年代曾整理出版十卷本《周作人文类编》,更出版过多种周作人选集和单行本。
本书采用编年体形式辑录周作人1898~1966年的文章,所有文章(集内、集外)均考订注明:①初次发表的时间;②发表的出版物名称;③所用的署名。集内文注明收入何集,集外文注明“未收入自编文集”,未曾发表者注明“未刊稿”。每篇文章均有与“索引卷”相对应的编号,十分便于读者及研究者查阅。
本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专家审校,编校历时五年,根据第一手资料校对,并根据周作人手稿核对过部分内容,改正了以往周作人作品集中的许多讹误。装帧设计及印制力求精美。
除14卷正文外,另配索引卷(单独成书),近六十万字。与《鲁迅全集》“索引”以注释内容为主不同,本索引卷有全集篇目索引、主题分类索引、人名索引、书名索引、篇名及报刊名索引、自编文集篇目索引等。

图书封面


 周作人散文全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周作人一九四五年在《谈文章》一文中说道:“做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其一便是作态,犯时文章就坏了。我看有些文章本来并不坏的,他有意思要说,有词句足用,原可以好好的写出来,不过这里却有一个难关。文章是个人所写,对手却是多数人,所以这与演说相近,而演说更与做戏相差不远。演说者有话想说服大众,然而也容易反为大家所支配,有一句话或一举动被听众所赏识,常不免无意识的重演,如拍桌说大家应当冲锋,得到鼓掌与喝彩,下面便怒吼说大家不可不冲锋,拍桌使玻璃杯都蹦跳了。这样,引导听众的演说与娱乐观众的做戏实在已没有多大区别。……我读古今文章,往往看出破绽,这便是说同演说家一样,仿佛听他榨扁了嗓子在吼叫了,在拍桌子,在怒目厉齿了,种种怪相都从纸上露出来,……在这里只抽象的说,我却见过好些实例,触目惊心,深觉文章不好写,一不小心便会现出丑态来,……”。此处, “触目惊心”的“好些实例”,即因“作态”而现出丑态的文章,照舒芜的见解,肯定有现实的所指,那就是其兄鲁迅之文。自打1923年兄弟失和以后,周作人便多次映射攻击鲁迅,到了鲁迅死了快十年的一九四五年,还是不能放过。可见周作人的气量之小和对鲁迅的成见与怨恨之深!鲁迅虽长周作人四岁,不过自小就长兄为父,对周作人慈父般关爱的同时,也免不了有封建家长的专制处,如强改其弟文章使后者不快却不能言即是。古语有云大恩如大仇,一旦弟弟摆脱了兄长,反噬起来毒且深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以知堂的知与智,所说不能不有些道理。周氏兄弟俩的文章公认是新文学的top2,但是正如这篇文章中所言,“文章不好写”,容易失在“作态”,尤其是文坛领袖(虽然钱理群老师多次分析说鲁迅不是主将,且自觉不愿当导师,但实际上他在青年人的眼中是光环里的人物),提笔写作,不免有些装腔作势,如我至今不喜的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多少有些“作”的。不过周作人自己虽常说“不佞”“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境地”,也不能幸免,如名篇《喝茶》中,“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这就多少有些名士的作派,一为名士,不免露出表演的痕迹了!所以,张中行说,苦雨斋作文追求“用平实的自然的话把合于物理人情的意思原样写出来”,这标准“像是不高,其实不然”。
  •     这套书确实不便宜。以前俺也买了自编文集(止庵编的那套)和钟叔河先生早年编辑的《周作人文类编》,如果纯粹为了阅读,这套书完全没有买的必要。可是从收藏的角度考虑,俺觉得这套还是不错的,买个中档的手机、羽绒服都差不多要这个价钱了。
  •     “中国讲艺术,每每牵联到道德上去,仿佛艺术的价值须得用道德,——而且是最偏隘的旧道德的标准去判定才对。……罗素说,‘教育的目的在使心地宽广,不在使心地狭隘。’……人只为心地狭隘,才有这些谬误;……”(卷3/p26,《镡百姿》,1923年)“我对于文法书有一种特殊的趣味。有一时曾拿了文法消遣,仿佛是小说一样,并不想得到什么实益,不过觉得有趣罢了。亚历山大培因曾说,文法是名学的一部分,于学者极有好处,能使他头脑清晰,理解明敏,这很足以说明文法在教育上的价值。变化与结构的两部,养成分析综合的能力,声义变迁的叙说又可以引起考证的兴趣,倘若附会一点,说是学问艺术的始基也未为过,因此我觉得欧洲古时教育之重古典文法不是无意义的。”(卷3/p71,《日本语典》,1923年)“我以为真的文艺批评,本身便应是一篇文艺,写出著者对于某一作品的印象与鉴赏,决不是偏于理智的论断。现在的批评的缺点大抵就在这一点上。其一,批评的人以为批评这一个字就是吹求,至少也是含着负的意思,所以文章里必要说些非难轻蔑的话,仿佛是不如此便不成其为批评似的。……其二,批评的人以为批评是下法律的判决,正如司法官一般;这个判决一下,作品的运命便注定了。……这两种批评的缺点,在于相信世间有一种超绝的客观的真理,足为万世之准则,而他们自己恰正了解遵守着这个真理,因此被赋裁判的权威,为他们的批评的根据。……真的文艺批评应该是一篇文艺作品,里边所表现的与其说是对象的真相,无宁说是自己的反应。”(卷3/p87,《文艺批评杂话》,1923年)“浙江的风土……仔细看来却自有一种特殊性。近来三百年的文艺界里可以看出有两种潮流,虽然别处也有,总是以浙江为最明显,我们姑且称作飘逸与深刻。第一种如名士清谈,庄谐杂出,或清丽,或幽玄,或奔放,不必定含妙理而自觉可喜。第二种如老吏断狱,下笔辛辣,其特色不在词华,在其着眼的洞彻与措语的犀利。” (卷3/p102,《地方与文艺》,1923年)“我们所希望的,便是摆脱了一切的束缚,任情地歌唱,……现在的人太喜欢凌空的生活,生活在美丽而空虚的理论里,正如以前在道学古文里一般,这是极可惜的,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卷3/p102,《地方与文艺》,1923年)“今年冬天特别的多雨,因为是冬天了,究竟不好意思倾盆的下,只是蜘蛛丝似的一缕缕的洒下来。雨虽然细得望去都看不见,天色却非常阴沉,使人十分气闷。在这样的时候,常引起一种空想,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着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时颇愉快的事。不过这空想当然没有实现的希望,再看天色,也就愈觉得阴沉。想要做点正经的工作,心思散漫,好像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只好随便写一两行,并无别的意思,聊以对付这雨天的气闷光阴罢了。冬雨是不常有的,日后不晴也将变成雪霰了。但是在晴雪明朗的时候,人们的心里也会有雨天,而且阴沉的期间或者更长久些,因此我这雨天的随笔也就常有续写的机会了。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五日,在北京。”(卷3/p242,《雨天的书》序,1923年)“我平素最讨厌的是道学家,……岂知这正因为自己是一个道德家的缘故;我想破坏他们的伪道德不道德的道德,其实却同时非意识地想建设起自己所信的新的道德来。” “我的浙东人的气质终于没有脱去。我们一族住在绍兴只有十四世,……这四百年间越中风土的影响大约很深,成就了我的不可拔除的浙东性,这就是世人所通称的‘师爷气’。……他那法家的苛刻的态度,并不限于职业,却弥漫及于乡间,仿佛成为一种潮流,清朝的章实斋李越缦即是这派的代表,他们都有一种喜骂人的脾气。……我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但是看古代或外国文学才有此种作品,……像我这样褊急的脾气的人,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够从容镇静地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的大愿望。……我的心真是已经太荒芜了。……”(《雨天的书》序二,1925年)“近来所写只是感想小篇,但使能够表得出我自己的一部分,便已满足,绝无载道或传法的意思。……自己觉得比较地中意,能够表出一点当时的情思与趣味的,也还有三五篇” “戈尔特堡(Issac Goldberg)批评蔼理斯(Havelock Ellis)说,在他里面有一个叛徒和隐士,这句话说得妙:并不是我想援蔼理斯以自重,我希望在我的趣味之文里也还有叛徒活着。我毫不踌躇地将这册小集同样地荐于中国现代的叛徒与隐士们之前。”(卷5/1927年,《泽泻集》序)“……事实上中国有‘有产’与‘无产’这两类,而其思想感情实无差别,有产者在升官发财中而希望更升更发者也,无产者希望将来升官发财者也,故生活上有两阶级,思想上只一阶级,即为升官发财之思想。有产者可以穷而降于舆台,无产者可以达而升为王侯,而思想不发生一点变动,……故中国民族实是统一的,生活不平等而思想则平等,即统一于‘第三阶级’之升官发财的浑帐思想。不打破这个障害,只生吞活剥地号叫‘第四阶级’,即使是真心地运动,结果民众政治还就是资产阶级专政,革命文学亦无异于无聊文士的应制,更不必说投机家的运动了。” (卷5/1928年,《爆竹》)“在这个年头儿大家都在检举反革命之际,说起风致以及趣味之类恐怕很有点违碍,因为这都与‘有闲’相近。可是,这也没有什么法儿,我要说诚实话,便不得不这么说。我觉得还应该加添一句:这风致是属于中国文学的,是那样地旧而又这样地新。……唐宋文人也作过些性灵流露的散文,只是大都自认为文章游戏,到了要做‘正经’文章时便又照着规矩去做古文;明清时代也是如此,但是明代的文艺美术比较地稍有活气,文学上颇有革新的气象,公安派的人能够无视古文的正统,以抒情的态度作一切的文章,虽然后代批评家贬斥它为浅率空疏,实际却是真实的个性的表现,其价值在竟陵派之上。以前的文人对于著作的态度,可以说是二元的,而他们则是一元的,在这一点上与现代写文章的人正是一致。……现代的文学——现在只就散文说——与明代的有些相像,正是不足为怪的,……又因时代的关系在文字上有很欧化的地方,思想上也自然要必四百年前有了明显的改变。现代的散文好像是一条湮没在沙土下的河水,多少年后又在下流被掘了出来;这是一条古河,却又是新的。” (卷5/1928年,《杂拌儿》跋)“我想(按:散文或小品文)必须有涩味与简单味,这才耐读,所以他的文词还得变化一点。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平伯的文章便多有这些雅致,这又就是他近于明朝人的地方。不过我们要知道,明朝的名士的文艺诚然时多有隐遁的色彩,但根本却是反抗的,……中国新散文的源流我看是公安派与英国的小品文两者所合成,而现在中国情形又似乎正是明季的样子,手拿不动竹竿的文人只好避难到艺术世界里去,这原是无足怪的。” (卷5/1928年,《燕知草》跋)“小品文是文学发达的极致,它的兴盛必须在王纲解纽的时代。” “在朝廷强盛,政教统一的时代,载道主义一定占势力,文学大盛,统是平伯所谓‘大的高的正的’,可是又就‘差不多总是一堆垃圾,读之昏昏欲睡’的东西。一到了颓废时代,皇帝祖师等等要人没有多大力量了,处士横议,百家争鸣,正统家大叹其人心不古,可是我们觉得有许多新思想好文章都在这个时代发生。” (卷5/1930年,《冰雪小品选》序)“……很多文学家起始都是学医或学工程的。……大家也最好不要以创作为专门的事业,应该于创作之外,另有技能,另有职业,这样对文学将更有好处。在很早以前,章太炎先生便作这样的主张,他总是劝人不要依赖学问吃饭,那时是为了反对满清,假如专依学问为生,则只有为满清做官,而那样则必失去研究学问的自由。到现在我觉得这种主张还可适用。单依文学为谋生之具,这样的人如加多起来,势必造成文学的堕落。”(卷6/1932年,《关于文学之诸问题》)“胡适之、冰心和徐志摩的作品,很像公安派的,清新透明而味道不甚深厚。好像一个水晶球样,虽是晶莹好看,但仔细地看多时就觉得没有多少意思了。和竟陵派相似的是俞平伯和废名两人,他们的作品有时很难懂,而这难懂却正是他们的好处。同样用白话写文章,他们所写出来的,却另是一样,不像透明的水晶球,要看懂必须费些功夫才行。” (卷6/1932年,《中国文学的变迁》)“我常想,一个人做文章,要时刻注意,这是给自己的子女去看去做的,这样写出来的无论平和或激烈,那才够得上算诚实,说话负责任。” “《颜氏家训》成于隋初,是六朝名著之一,其见识情趣皆深厚,文章亦佳”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其文章实乃虚骄粗犷,正与质雅相反” (卷6/1936年,《关于家训》)“普通提起方言似乎多只注重那特殊的声音,我所觉得有兴趣的乃在其词与句,即名物云谓以及表现方式。我尝猜想一个人的文章往往暗中受他方言的支配,假如他不去模拟而真是诚实的表现自己。” “向来还有一种误解,以为写古文难,写白话容易。据我的经验说却不如是:写古文较之写白话容易得多,而写白话则有时实是自讨苦吃。……白话文的难处,是必须有感情或思想作内容,古文中可以没有这东西,而白话文缺少了内容便作不成。……大抵在无话可讲而又非讲不可时,古文是最有用的。”(卷6/1932年,《文学革命运动》)“尺牍即此所谓信,原是不拟发表的私书,文章也只是寥寥数句,或通情愫,或叙事实,而片言只语中反有足以窥见性情之处,此其特色也。但此种本领也只有东坡山谷才能完备,孙内简便已流于修饰,……大约自尺牍刊行以后,作者即未必预定将来石印,或者于无意中难免作意矜持,这样一来便失了天然之趣,也就损伤了尺牍的命根。”(卷6/1933年,《周作人书信》序信)、“南北朝人的有些著作我颇喜欢。……其中特别又是《颜氏家训》最为我所珍重,因为这在文章之外还有作者的思想与态度都很可佩服。”“不但意思佳,文字亦至可喜,其自然大雅处或反比韩柳为胜”。“《家训》末后《终制》一篇是古今难得的好文章,看彻生死,故其意思平实,而文词亦简要和易,其无甚新奇处正是最不可及处,陶渊明的《自祭文》与《拟挽歌辞》可与相比,或高旷过之。陶公无论矣,颜君或居其次,然而第三人却难找得出了。”(卷6/1934年,《颜氏家训》)“关于家兄最近在上海的情形,我是不大清楚的,因为我们平常没有事,是很少通信的。……说起他这肺病来,本来在十年前,就已经隐伏着了,医生劝他少生气,多静养,可是他的个性偏偏很强,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和人家冲突起来,动不动就生气,静养更是没有那回事……说到他的思想方面,最起初可以说是受了尼采的影响很深,就是树立个人主义,希望超人的实现。可是最近又有点转到虚无主义上去了,因此,他对一切事,仿佛都很悲观,譬如我们看他的《阿Q正传》,里面对于各种人物的描写,固是深刻极了,可是对于中国人的前途,却看得一点希望都没有。……在文学方面,他对于旧的东西,很用过一番功夫,……有人批评他说:他的长处是在整理这一方面,我以为这话是不错的。他的个性不但很强,而且多疑,旁人说一句话,他总要想一想这话对于他是不是有不利的地方。……至于他身后的一切事,就由舍弟建人就近办理了,本来家嫂是要去的,可是因为家母还需要陪伴,暂时恐怕也不能成行。……”(卷7/p365,1936年,《谈鲁迅》)“日本的上层思想界容纳有中国的儒家与印度的佛教,近来又加上西洋的哲学科学,然其民族的根本信仰还是似从南洋来的神道教,他一直支配着国民的思想感情,少数的贤哲有时能够脱离了,或把他醇化些,可是不能动得他分毫,……不懂得日本神道教信徒的精神状态便决不能明白日本的许多事情,……日本如要为右倾运动找一个灵魂,这就是的,亦无妨称之曰国粹。”(卷7/p737,1937年,《日本管窥之四》)“六朝时佛经翻译极盛,文亦多佳胜。汉末译文模仿诸子,别无新意味,唐代又以求信故,质胜于文,唯六朝所译,能运用当时文调,加以变化,于普通骈体散文外,造出一种新体制,其影响于后来文章者亦非浅鲜。”(卷7/p786,1937年,《佛经文学》)“我以为我们现在写文章重要的还要努力减少那腔调病,与制艺策论愈远愈好,至于骈偶倒不妨设法利用,因为白话文的语汇少欠丰富,句法也易陷于单调,从汉字的特质上去找出一点妆饰性来,如能用得适合,或者能使营养不良的文章增点血色,亦未可知。……假如能够将骈文的精华应用一点到白话文里去,我们一定可以写出比现在更好的文章来。”(卷9/p413,1940年,《汉文学的传统》)“中国过去思想上的毛病是定于一尊,一尊以外的固是倒霉,而这定为正宗的思想也自就萎缩,失去其固有的生命,成为泥塑木雕的偶像。……我想思想怕乱不怕杂,因为中国国民思想自有其轨道,在这范围内的杂正是丰富,由杂多的分子组成起来,变化很不少,而其方向根本无二,比单调的统一更是有意思。……我自己是喜欢杂学的,……归结起来说,写杂文的要点第一思想宜杂,即不可执一,所说或极细小,而所见须大,反过来说时,假如思想不够杂,则还不如写正宗文章,庶几事半而功倍也。”(卷9/p424,1945年,《杂文的路》)“说到文章,实在不行得很,我自己觉得处处还有技巧,这即是做作,平常反对韩愈方苞,却还是在小时候中了毒,到老年未能除尽,不会写自然本色得文章,实是一件恨事。”(卷9/p459)“《水浒》的人物中间,我始终最喜欢鲁智深,他是一个纯乎赤子之心的人,一生好打不平,都是事不干己的,对于女人毫无兴趣,却为了她们一再闹出事来,到处闯祸,而很少杀人,算来只有郑屠一人,也是因为他自己禁不起而打死的。……李逵我却不喜欢,虽然与宋江对比的时候也觉得痛快,他就只是好胡乱杀人,……武松与石秀都是可怕的人,两人自然也分个上下,武松的可怕是煞辣,而石秀则是凶险,可怕已至可憎了。武松杀嫂以及飞云楼的一场,都是为报仇,石秀的逼杨雄杀潘巧云,为的要自己表白,完全是假公济私,这些情形向来都瞒不过看官们的眼,……事实上根本相同的则是两处都惨杀女人,在这上面作者似乎无意中露出了一点羊脚,即是他的女人憎恶的程度。《水浒》中杀人的事情也不少,而写杀潘金莲杀潘巧云迎儿处却是特别细致残忍,或有点欣赏的意思,在这里又显出淫虐狂的痕迹来了。……一夫多妻的东方古国,最容易有此变态,……”(卷9/492,1945年,《小说的回忆》)“在鸡犬豕,马牛羊这六畜之中,猪要算最是堕落的了。……鸡犬马牛羊五者虽然改变,究竟与野生的同族还相去不很远,唯有他却特别发福了,这一来绿林里的精悍之气完全消灭,成了一个富翁的样子。……”(卷10/p222,1950年,《养猪》)“五味之中只有辣并非必要,可是我所最喜欢的却正是辣,……火一般的烧灼你一下,不惯的人觉得这味觉真是已经进了痛的区域了。而且辣的花样也很繁多,……生姜辣得平和,青椒(乡下称为辣茄)很凶猛,胡椒芥末往鼻子里去,青椒则冲向喉咙,而且辣得顽固,不是一会儿就过去,却尽在那里辣着……辣酱、辣子鸡、青椒炒肉丝,固然也好,我却喜欢以青椒为主体的,乡下用肉片豆腐干片炒整个小青椒是其一,又一种是在南京学堂时常吃的腌红青椒入麻油,以长方的侉饼蘸吃,实是珍味,至今不曾忘记,但北京似乎没有那么厚实的红辣椒,想起来真真可惜也。”(卷10/p263,1950年,《吃青椒》)“身边琐事我自己最不会写,却很喜欢看这一类的文章,可是又难得看见好的,因为大抵都不够琐。……所难的是写,又要细又要好。……既无遗漏,又不枯燥,这就着实有点为难了。……假如能够跳过这困难,写出来时自有客观,不但不会再有文人自夸的习气,而且也可以成为民间生活的好资料了。”(卷10/p366,1950年,《琐事难写》)“翻译外国的韵文,在我个人看来总觉得是一件大难事。六朝以来,佛经里有好些韵文作品都译成了中文,如《佛所行赞经》,还有某一种的本行经,全部是韵文,译成了‘偈’的形式,这里显示出译师们苦心与独创的地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他们造出了一种无韵的非散文,沿用‘偈他’(gatha或译伽陀)的名称,是专为译述印度原诗用的新文体,至今读了还觉得很有意思。”(卷11/p32,1951年)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差不多160一本,现在的出版社都明火执仗地抢钱
  •     书是好书,特别是未刊稿部分。只是价格上让人咋舌!才14册,定价2280,平均每册163元。果然是中国特色:收入与非洲接轨,物价与日本接轨。这样的价格,除了图书馆,一般读者谁敢买!出版社真是发疯了。至于卓越的折扣嘛,都懒得说了。反正我不买了
  •     生活的智慧。
  •     翻看先生的书,像《故乡的野菜》一类,舒服极了。只是对于先生部分偏知识性的文字,读起来十分吃力。先生的博杂知识,相信没有全用进文章中,但于我来说,读先生的书也到底算是不小的考验。
  •     看过大半,小周先生的散文也有自己的精妙,静美。
  •     补录。
  •     周作人——高中时我的思维影响者之一
  •     电几书110225 — 130121 艾玛,看了2年
  •     花鸟虫鱼,即使鲁迅说弟弟的文采超过他,那又怎样,不务正业而已。
  •     很有味道的散文
  •     其实他写东西不错啊
  •     有些人没素质,一看就是网站或者出版社的托儿。看了坚决不会买
  •     对民俗文化的把玩,相当耐人寻味的集子。
  •     时间节点很重要
  •     的确蛮日系的,喜欢
  •     梁实秋说,有钱人多半不买书,买书的人多半没有多少钱。那些永远不知道读书人大多是些手头拮据和还未参加工作的学生的人,是永远不能体会一套好而价格昂贵的书他们能看却偏买不起时内心的矛盾和苦楚。 这套书的质量没话说,价格就叫人咋舌了,和《胡适全集》4000多的定价相比,按单本价格还要贵得多,与《鲁迅全集》相比就要贵很多,与20多卷本的《朱光潜全集》相比是它的五倍多。从含金量上来说,我并不认为它就值朱先生的五倍。 所谓《周作人散文全集》,想想真正写得好的,值得你多次回味的能有多少篇?我怕数不出200篇来,买了全集只能做做学术研究,假如是纯粹的欣赏学习,这样的丛书不买也罢,我们可以买比较好的选本。 这里推荐几个好的选本: 1、舒芜主编《生活的况味》《苦雨斋谈》《看云随笔》《流年感忆》,天津教育出版社,4本书选得很好,凑成一套,简约实惠,质量和排版都不错。 2、《周作人自选文集》:可选择以下几个单行本:《知堂文集》《谈虎集》《谈龙集》《风雨谈》《看云集》《瓜豆集》《夜读抄》《苦竹杂记》《苦口甘口》《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0本书。卓越脱销,可去博库书城购买。
  •      和他哥哥并非不像 只是性子温吞罢了 20/200
  •     我这个年纪的人居然喜欢看他的书
  •     时间轴倒着读的这部书,最后一本配合止庵作《周作人传》读,乃知何为人生况味;倒数第二本收有周作人自传《药堂随想》。
  •     我喜欢先生对生活的挚爱 和对困难和打击的坦然处之
  •     古朴、细致、旷达,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气度,也不乏趣味,有古风,作家的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     我对于这套书的质量并不怀疑。 价格我不想表达太多,谁喜欢谁就买,反正花的是他自己的钱。 我看了几位两个月前读者发的评论。也说一些。 为了观点不同,却造出某些词语来辱骂泄愤,大概真的只属于那类附庸风雅,实则容不得他人说话的“君子”。 言语似乎在他们看来可以作为一种施行暴力的工具,于是有了他所谓的“读书也有贱民,高贵之分”。 好在这个世界并不因为这些自视高贵的人而改变什么,原来读书要有如他所说的“别人不懂,应该看垃圾。”言下之意,他已经超越常人了,他就应该摆出一副“高贵”的样子。 这个逻辑,让人觉得很有意思。书房里本来就炮制出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何况尚有那些自认为“流着"blueblood"的人。 阅世和读书同样重要;宽容和理解是人最难以达到的境界。 买和不买只是一个市场消费的问题,当面对“挂着读书牌子,却肆意辱骂他人或者贬低他人”的“君子”时,我们或许要告诉一声自己“思考和懂得尊重是阅读过程中的副产品,这个起码的前提如果没有,随便说到”贱“字的时候,可曾想到了镜子中的自己。
  •     以价格做评价标准,最起码会误导购书人。
  •     这个价格就是脑子有病的才能搞出来的
  •     其实还没读完,被王姐拿走了.散文是源自生活的
  •     他兄长的看得太多 便想看看弟弟的 果然不同 个人更偏向后者
  •     很喜欢的一个作家,涉猎广泛,为人谦逊。
  •     难得,非常难得。
  •     就是,出版社真是疯掉了,这么贵,学生谁能买的起!
  •     不算完全看完。为了找专业相关内容翻了一遍。
  •     44444444444444444444448
  •     130420
  •     最爱周老先生的温雅恬淡。
  •     该怎么说才能表达我有多爱周作人!
  •     内容收集较全,装帧印装质量不错。
  •     我的书。
  •     而且是专门宰读书人!
  •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     双峰并峙二水分流。
  •     看完人生都升华了~最感慨的是那句“余一生文字,无足道也”。亲,你知道你养活了多少后来的小朋友么?>3<
  •     买得起我也不买,因为我看不懂。
  •     都是很美的文字,很喜欢
  •     周作人最讲人情物理了,但是现在的出版社却不讲人情物理了,按每页一毛钱定价,出版社包赚不赔,看在周作人的份上,评五星,若看出版社,无星。
  •     周氏兄弟一冷一热,周作人冷若冰霜,周树人热似火焰。 汉不汉奸,无所谓了。
  •     周作人的散文是好的;这套书印制的也非常不错。但是价格贵得离谱,难免有圈钱之嫌了。试比较:中华书局四大箱的简体精装版廿四史多少钱?两者几乎差不多,但是周作人的书再有价值可以和廿四史等值?粗俗地说,就算是称重都不是一个等级的!
  •     凌乱
  •     读了很小的一部分,很喜欢周作人的笔风,闲致淡雅,又不乏趣味。
  •     陆陆续续看了两年
  •     囫囵吞枣。
  •     周作人的散文文风非常日系。淡泊与有趣兼而有之。(说实话我觉得他哥的杂文也很日系)。有一篇《龟凤麟龙》勘破中国人文化的几个特征,太犀利。
  •     这套书价高,也不说了,原本是愿打愿挨。心血来潮,在卓越订一套,拿来打开,14册书,3册封面和内页脱胶,有的已经露出纱布。一套定价2000多的书,这样装订,也真是无语了。好在卓越服务不错,同意调换。我本来担心卓越会要求退货,再订购。今天书已送到,表扬卓越一下。不过,其中一册,还是有一点点脱。
  •     这个价格比房价还贵,是读书人的悲哀,一个把好书定位在富人的购买力上,是出版社的悲哀,更是读书人的悲哀,我买了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那套《周作人人类编》才240元
  •     五块钱在旧书摊上买的 这年头 书真是比草纸还便宜啊
  •     人格和作品有时要分开看
  •     太他妈深奥了
  •     仔细翻了其中的几本。
  •     这是一套略近于《周作人全集》的书,但仍有不少问题。目前,已初步排摸完这二十余年来对周氏佚文的发掘整理情况,开始修订工作。编者希望能集结众人之力,努力做出一个校勘精当、收录全面的周氏集吧(虽然有关部门的表态言犹在耳,对周作人,可以出不叫“全集”的“全集”)。请有料的朋友与我联系,先谢谢了!
  •     忍过事堪喜
  •     比《鲁迅全集》贵1倍,简直荒唐,这是广西师大出版社的无知与堕落,这个出版社近几年在走下坡路,不管怎么重写文学史,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鲁迅的文学成就整体上大大高于周作人,更不用说作为学者与思想文化巨人的鲁迅岂是周作人所能比肩的。鲁迅的综合实力是周作人无法超越的,如果说周作人是一流散文家,鲁迅则是超一流文学家。没法比。单论散文,鲁迅散文成就绝不在周作人之下,《野草... 阅读更多
  •     周作人的散文值得一读。但这套书太贵了。而喜欢读书的人往往囊中羞涩。大家可以去当地图书馆借。
  •     我爱着这个清淡自持的南方老头子,文人总是逃离不了政治风波,查到文革时,他的遭遇,实在痛心不已。人类社会从来不会宽容个体的自由。
  •     qiezi先生很会算账。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认为,买了对路的书是可以升值的,所以他举了73年版鲁迅全集的例子。但是,买书是集邮?是炒股?是买古董?买了等着升值?买书是为了看的,当然不希望价高。和目前市场上的书平齐就可以了。以能升值为理由,给超高价辩护,是脑子进水了。
  •     人到中年,再文雅试图与时代保持距离,终归有欲语还休的膈应。像是去文人家做客,礼数周全,宾主尽欢,却始终拘谨地紧。出了大门都各自暗暗长舒口气。
  •     曾经高中翻过几遍,大学后又翻了几遍,书能凉夏,就是这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