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经典常谈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200050905
作者:朱自清
页数:139页

内容概要

朱自清(1898—1948)生于江苏东海。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此书写于1942年,1946年由文光书店刊行,1980年三联书店重刊。作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书籍目录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编辑推荐

  《经典常谈》真不愧是一部治乱理烦、深理浅说的好书,读它就像夏日里喝一杯冰茶,将昏热驱除以尽,只觉清爽凉适,余香绕舌。中国数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经这本小书提纲挈领,娓娓道来,令人如闻朱先生謦颏,不觉仰首伸眉,困倦顿消。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一本入门书。一部小书,历经数年而成,可见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作者简介

本书是“大家小书(第三辑)”丛书之一。本书作者、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朱自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在书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图书封面


 经典常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这本书是了解中国古文化的最佳途径。代表中国文化最高成就的典籍是哪些,它们的内容是什么,它们的来历和时代背景怎么样?本书都给出了高屋建瓴的展示。最重要的是,无论是智力,学识,还是真诚度方面,朱自清先生都是值得信任的。从小学到高中,课本里也讲了那么多古文,但我还是混混沌沌,只记住了几个易于传诵的句子,别的一无所获。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更缺乏整体的认识。如果早看到这本书,对古典文化的认识肯定能上升一个高度。
  •       较为全面而简短的国学经典导读. 若想让国学大师在百页纸内带你畅游一遍祖国文化源流,这本书当为首推. 佩弦的清新诗意袅袅行间,令人再次怀念.
  •     看过《经典常谈》,好书。是朱自清为学生写的一本国学入门,那么简短的篇幅包含了如许容量,了不起。昨天阅报,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苦于无教材,真奇怪这么好的一本教科书为什么不直接拿去用?我若有子,当以此启蒙国学。

精彩短评 (总计87条)

  •       大师眼中的国学经典
      评《经典常谈》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许我们都对《背影》中的父亲、《春》中的一丝丝轻快印象深刻;这是第一次看朱先生谈国学,先生对国学的见解有独到之处,娓娓道来,如沐春风。同时也给诸多的国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读书建议。
      
      《说文解字》第一,因为识字是教育的第一步,有了文字,思想才有承载的物体。《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从文字上认识古典作为起步,也是不错的阅读选择。
      《周易》第二,用于推演天象和占卜未来的奇书,后来被赋予了儒家的思想而成为一门哲学。
      《尚书》第三,尚书乃上书,君臣告天下之言。历史几经波折,《尚书》几乎失传,幸亏多贤人补注,至今仍有所留。
      《诗经》第四,从此看来,诗原为歌,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种形式。《诗经》被孔子断章取义,进入了政治的教化,也同时得到了智慧的集中。
      三礼第五,天地、亲、君师,《礼记》教化后人。
      《春秋》三传第六,《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历史记事,以戒后人。其中《左传》亦文学亦历史,为三传之首。
      四书第七,四书源于孔孟,成于朱熹,进入了儒家的殿堂,成为了科举的必用知识。
      《战国策》第八,战国时说客之理论,纵横家的权谋,国家的治理有关理论。
      《史记》、《汉书》第九,一声惊叹,两部史书;一样精彩,两种经典。
      诸子第十,春秋战国之百花齐放,思想自由之文艺中兴。从不同的学术观点去探寻政治、历史和生活,都是经典。
      辞赋第十一,楚辞汉赋,从屈原开始。
      诗第十二,诗起于宋,盛于唐。唐诗璀璨,照耀中国古文坛。
      文第十三,文以辞赋出,应世实之变。
      从第十开始,作者并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经典书目,但诸子、辞赋、诗、文等均为集体的力量,实在不好具体区分,且各人会有各人欣赏的篇章,无法统一标注,是为解释。
      
  •     中学时读不进去是正常的吧,我当时完全无感,只因为要应对考试从心底里讨厌这些文字,后来工作之后偶尔一读,发现真是好文,小孩子是理解不了的,某D的教育部门真是误人至深那
  •     朱先生的介绍让人对提及的书籍极感兴趣
  •     温温润润的,君子如玉啊…
  •     全书一共十三篇,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文学的脉络基本可以理清。
  •     浩浩荡荡就讲了两千余年
  •     我就说一句,“母鸡下的鸡蛋好吃,但我们并不需要为此特意去拜会一下这只母鸡”楼主写的这句话已经不是原句了,但大意相同。原句是钱钟书先生说的,是在他的《围城》出版后,一位美国老太太打电话希望见他,他说出的,杨绛先生在后来也谈起过这段往事。
  •     白话文的国学简介书,看起来不费力。让我了解了好多史书的作者,原来春秋与左传齐名,吕不韦写的是吕氏春秋吖
  •     一般吧。
  •     其清如水,平直质朴,举重若轻。
  •     最终只记住了杜甫
  •     2015年8月重读毕。
  •     通往经典古籍的路子。
  •       我一直觉得若只读一本《经典常谈》就想要分析出个条条框框,实在是一件艰难而又不可行的事情。先不说其中涉及到了多少古书,又有多少书已经失传或是异文遍天飞,只说这一本《经典常谈》,正如序言中所说,乃是朱自清先生「给准备接触这些文化遗产的人当个向导,先在洞外讲说一番,让他们心中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感到迷糊」。其实再说得明白一点,朱自清先生在做的一件事情不外乎类似于当今在林林总总的现代图书中扉页——甚至于是封面所能看到的那些归纳——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朱自清先生的归纳,其水准当然是不能与如今那些拿着大红大黑字体称赞着该书「无与伦比」「感动了千千万万人」的看似总结实则广告的归纳并称的。
      然而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却渐渐有这样一种感觉——纯粹是一己之见罢了——正如同我个人比较喜欢在参观某些博物馆之前做一个整体的资料后,带着资料亲临现场,一边比对着展出的物件,从中获得个人的感受之后,再细细品读资料,听听前人的看法,而非先做个大观,让人家把东西说了不少,进去之后走马观花,没了兴趣也没了意义。《经典常谈》,是的,我在读的过程中了解了很多,譬如单单说这《说文解字第一》,其中不乏简单易懂的例子帮助了解「六书」,也不乏上古神话众说纷纭,林林总总看着好不繁冗,我想肯定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既然已经看过了大概,那么其实总体来讲这本书将什么我也大概知道了嘛!何必再去死磕,咬文嚼字好不别扭!也不能否认,曾经的我也是有过这样的想法的,而据我自己了解,周围这样的人自然也是不占少数,时间、压力、古书本身的难懂……再辅以后人较之不知多少倍简单易懂的归纳——我想,当今社会越来越浮躁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古文观止》,这是一本不得不提的经典之作,类似于《战国策》这种集合编纂的经典古书,在我看来,它——仅仅说这本书而非里面具体的内容——最值得后世人们所学习的地方在于,它在辑录了原文的过程中,并未增添过多的个人感情,而是简简单单的注释。「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快乐的,在阅读中得到个人的感悟是快乐的,因为这是属于自己的一笔财富;阅读古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以史为鉴,以人为鉴」的快乐,然而我们也越来越被前人所束缚了,读史书之前先去看一看这本书的大概内容,看一看这本书的中心思想,看一看它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看一看前人的评价……这种束缚是无形的,却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当然,这是一本解读经典的经典佳作,我们并不能否认这一点。我想每个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都了解了很多阅读古文——尤其是朱自清先生提及的这些经典之作的相关知识,读起来也会更加轻松,不会被其中太多的疑问所绊倒。
      而从内容上来说,我从本书中看到了当年百家争鸣的风采,先是《说文解字第一》中有关于文字出现的不同观点,接着又有《周易第二》令人唏嘘的伪古文——更令人感叹的是这伪古文竟顶替正主之位被奉为经典几个朝代,直到明清才渐渐揭开面纱。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方面看到了……国人造假历史之久,源远流长并青出于蓝哪!而「断章取义」「断字取义」之悠久,倒也不只是该讶然还是该轻叹,只好淡淡说一句:「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哪!」《春秋三传第六》三本《春秋》传各有所长,又看到了传的不同精彩。这些历史在朱自清笔下变得灵动起来,读久却不觉乏闷,反倒是越来越有意思,与原文、更甚者与课上同学的讨论老师的点播相结合,颇有一番感觉。可能我是喜欢先秦文化胜过之后的——大约是因为先秦的文化至今还存在着抹不掉的神秘感,八卦未解,古文也是半懂不懂,却也更激发了向其探求的好奇心,因此读之前的篇章会更觉有趣:伏羲造字之谜,几家争论推崇圣人,秦始皇统一汉字,连其中的例子与历史故事都让我流连,反倒是之后变得中规中矩起来,叙述一下大观,再讲讲颠簸历程,几家仿来几家评,看过了,留下了些许印象,但并不能有一种忘返之感。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很多……可能是错字的字。如《谷梁传》之「谷」,这一点着实让我不解,也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以得到答案。
      谁都不能否认这是一本多么值得潜心阅读的好书,但是同样的,正如古时有注有疏,这也是一本对于古书的大概评论罢了,而品评之书过多,每本书都点上几笔,虽是有妙笔生花,倒也坐实了一个「谈」字。
      我想,在读古书的过程中,个人有个人的方法,我怕是更喜欢在读过原文之后再继续比对,正如同在读完《达芬奇密码》之后才拿出一本《达芬奇解密》。
  •     深入浅出,通俗流畅,简洁精辟;不愧是白话文大师!
  •     印象常把朱自清与散文联系在一起,其实其国学功底极深,这篇国学经典提纲挈领式的小书委实惊艳
  •     不是應為《穀梁傳》麼,穀梁赤,人名也。
  •     对于喜爱历史的人,大抵是不错的。
  •       薄薄的册子,却将诸多经典的面貌勾勒得清晰明了,哪怕对这些典籍毫无了解的人,也可以读得饶有兴味,真是大师的功力。书中的态度是极平实的,论断未必对,但都有所凭据,观点也都合于情理,力求不偏不倚。作为一本国学的入门书,这实在比太炎先生的那几本要好。书里吸收了当时学界的一些新成果,其中有些在今天看来已经证明是不对的了。栗强先生在疏释中多有补充,这自然是好的,唯其文风轻薄,并不足为全书增色,又与宗平先生一道,论道谈玄,有伤全书气脉,功不抵过,委实多此一举。
  •     朱导游领着大家逛国学园
  •       十三经 古书 朱自清 栗强 这样一些看来不相干的文字 竟然在这本书里相应地那么好 真是不容易
      
      这年头还有人这么读书 这么写字
      
      感动一下下吧
  •     大一时就因为老师的推荐,全班掀起了读这本书的狂潮,我从来没有借到过,时至今日才读到
  •     2016-42 一本介绍经典的小书~
  •     一篇一篇读下去,一部一部接触古典的经典巨著。然而,读完这本书,更需要做的就是一本一本拿着这些经典慢慢品读!
  •       
      
      
      
        1942年,朱自清执教西南联大,针对时人习读经典古书的困难,借“避战闲暇”,写了本后世奉为经典的《经典常谈》。散文家朱自清以精辟通俗的文字概括且系统地讲析了诸如《说文解字》《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诸子百家》《楚辞》《汉赋》等经史典籍,可以称得上“包囊百万字,涵盖三千年”。
        朱自清说,他的《经典常谈》旨在启发读者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本来就够通俗了,那为何还要北大学者再解读——“心裁”呢?由栗强“疏释”的《经典常谈心裁》,是朱自清原作的“升级版”,因为六十年过去了,连繁体字都不会写了的现代人,和经典的隔阂更深了,另外,这六十年中,有很多文献发现,像1973年在长沙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帛书,就被栗强用作《战国策》中张仪与苏秦合纵连横的新解。
      
        《经典常谈心裁》是一本包含了新解、补漏,甚至“花边”的经典导读,可能更适合现在读者的口味。(刀文)
      
      
  •     挺好的,前面没意思,后面没看懂。
  •       
       起初买这本书还是因为它的价格比较便宜。对于内容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洞察和事前的了解。卷罢,才发现自己重温了一遍中学语文课本。同时也重温了当年作为一个有风骨的学者的气节。
      
       朱先生在中国文学界的贡献,我实在不敢妄加评论。至少《荷塘月色》是我印象中少有的几篇需要背诵的现代文之一。从根本上讲:朱先生是个文人,不是个政客,也不是历史学家。因此,他的文章更多是阐释文字、行文、文法、及编排,因此书卷气更浓。
      
       从开篇讲述《说文解字》开始,朱先生就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了,从文字的形成、发展及其演进过程。再到成篇的《尚书》、《春秋》、《国语》、《史记》、《汉书》等历史典籍的行文风格,进而《楚词》、《诗经》、诗、乐府、文等的文法变迁,娓娓道来而又旁征博引。充分的体现了朱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国学,并不是百家讲坛。经典也不是四书五经。虽然朱先生的“经典”不能代表所有中华文明的全部,但是,至少可以给现代所谓“国学热”泼上一盆冷书。以现代视角解读古典文明,当然不是错,错就错在将古典文化片面的认为是现代视角解读的那样。
      
       本书中最能代表这中观点的是对《史记》、《汉书》的论述。一般谈到这两本书的时候,更多人会想到其中描写的故事和历史事件,但是朱先生在论述这两本书的时候却更多的从文学角度去阐释书中的一些现象,比如史记中各篇的数目,其实是受当时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而暗合方术之说的。
      
       再有,向对《史记》中《游侠》、《货雉》两篇中反映的司马迁的身世之痛,在一般的历史书籍中很少提到。而朱先生作为一名文学家才能更多的去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就文学层次和创作意图上的)。
      
       书中最华彩的部分要数对于诗文方面的整体论述。虽然我现在也不能解释清楚古文和今文的区别,也不能说明白古诗、律诗、乐府之间的继承关系,但是对于这些东西的常识性认识还是有的。当年中学语文老师基本都在胡说八道,有的虽然明白却能把这些知识讲得叫人昏昏欲睡。朱先生讲得虽然只是提纲锲领,但已经十分受用了。
      
       书中虽然亮点很多,但是也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比方讲诸子处,完全跟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样。这就未免有点那个啥了…毕竟当年冯先生还活着,而且也在西南联大教书啊…
      
       总体来说,这本书就是在文学层次上浏览了一遍中国古代典籍,研究对象的范围算是客观。而朱先生也本着客观的精神去论述它们。这点就和现代“国学大师”有很大区别。这里的“国学大师”以百家讲坛为首。他妈的基本就是在以史立论啊~!这不欺负广大文盲吗~!
      
       立论可以,但是立论的基础是允许他人与你争论,百家讲坛基本就是在独霸民众的视听啊。这还谈什么学术自由?还谈什么弘扬我国文化?我们现在不用每天唱红歌了,这是我们的幸福。但是,当我们打开电视机、在书店翻开一本本图书,我就不难发现,在自由下更多的学者(这里主要指人文学科从业人员)基本就是在挂着羊头买狗肉。用自己了解的仅有的专业知识去迎合“消费者”的心态。
      
       学术摆脱了政治,什么时候能摆脱金钱?一些所谓“学者”(主要指人学学科从业人员)什么时候能以独立的人格,客观的态度去对自己专业?
      
       还是奉劝那些“学者”,好好学习之后,再出来“教化”民众吧……
      
  •       看到封面上三个人的名字并列时,我忽然觉得自己很没文化,因为光看这个封面我根本不能理解“疏释”和“编按”是什么意思。朱自清在我印象中一向以流畅的白话文著称的,难道这本书是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一样的文言文,还需要多于一个注解家来作注?
      
      翻开之后才明白,原来疏释和编按其实都是读后感。栗强的疏释类似于评论,乐于对朱自清评头论足。宗平的编按类似于读书笔记,可以对任何一句话发表见解。
      
      通篇读完,感觉这三人的关系十分有意思。他们都是很有文化的人,但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朱自清先生是这本书的主角。取了“常谈”这种有些含混的书名,用意大概就是为了不落窠臼地表达自己对经典作品的研究和看法。
      根据重排的顺序,印象中前半部分以考据、说史为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先生的基础知识多么渊博,慢悠且从容地叙述一本经典的来龙去脉,毫不费力。后半部分的经典多为文学领域的作品,于是朱先生也从考据专家变为文学评论家。没想到的是这本几十年前的书里竟有我未曾听过的新奇观点,而且言之有理,读时常常令人莞尔。
      栗强和宗平我都不认识,但我能肯定他们是一伙的(笑)。比起“温柔敦厚”的朱自清,这两位就充当起反对派了。其中做疏释的栗强,其任务是在朱文每一段后写写自己的评论。前半部分主要整点朱自清没见过的史料、文物来驳斥他的观点,有时还直接讽刺朱自清的理论。虽然偶尔他也介绍一些对我而言挺有趣的东西,但是这种疏释方法,基本上是欺负古人。宗平则补充更多的语录进来,而且已经显出了唯心的范儿。后半部分到了文学这种更加扯不清的领域,栗强和宗平显出了另一副面目,成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和客观冷静作出评价的朱自清形成明显反差的,是不时冒出来赞美先秦古人的“明澈”“清明”“灵动”(以及诸如此类不知所云的形容词),或者痛惜后人(自汉以降至今)的文人之“僵化”“糊涂”。他们俩有时简直是在比谁更玄乎。作为听马哲长大的同志,我基本不能理解他们……
      后记完全是两位栗强和宗平的地盘了,看到高高在上谈论“人心”“情命”“思维心”“动思”“我执”的他俩,我一点都感受不到“想将这些书与读者间的心灵距离也是这拉近一些”的念头。
      
      总之,你买这本书,要读的是朱自清或读经典,都算找对了门路。要学会如何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体现你的“境界”,这也是一本不错的教科书。
  •     这是一本述而不作的书,朱自清先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了中国文化的精华。然而,此书无甚新意,大约只是编一通而已,无醍醐灌顶、当头一棒之感,但却是中学生必读。尤其是其论诗、文的两篇,诚如吴小如所说,抵得上一部简明中国文学史。
  •     朱夫子真不仅仅是诗文才子而已,学问也做的非常扎实。又有学问又有才情的学者,可惜寿命短了点
  •     这本书适合初中生入学的时候看一看,大体了解下国学经典的主要特点。再大一点,很多人就不能静心看这些经典了,早一点看为好。
  •     谈了很多经典国学的流传过程,受益匪浅。
  •       经典、人心与佛典
      
        读这本书,首先要明白,书名里的“经典”和今天流行语中的“经典”不是一个意思。不信?时代发达,资讯也发达。我们可以到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先用百度,就在0.328秒时间搜出了约“28100000篇”里面有含“经典”一词的网页。Google呢?更厉害!只用了0.12秒,“76000000项”。不用看内容,只要看标题“蓝色经典”、“经典XP”……眼花缭乱。跟在《经典常谈》里的意义不同自不用说,就是相互间的用法也不一致。但是大家用起来并不困难。彼此都能理解,至少,可以“领会精神”。真是混乱而有序,模糊又清晰。人人心中有数,没谁说得明白。这是为什么?是不是西学东渐,classic一词把“经典”赶下了宝座,自己又坐不牢,于是空出了一个谁想上就能上的位子?
        但“classic”和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毕竟不同。唐朝的《经典释文》,大概是比较早地提到“经典”又专以“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部书了。里面的“经典”,是历来的“十三经”减去《孟子》加上《老》、《庄》。这是以儒学为主的路数。后来虽也多次有人认为只有儒家的才算经典,别人都不行,想除掉《老》、《庄》而增加《孟子》搞“纯儒”,但终归都不太成功。反倒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不光孔门有典,墨名法道也都有籍。于是“经典”越来越多。到了《经典常谈》这里,基本上已经涉及了“经、史、子、集”四库全书的主要门类。只是对“子学”比较严厉,只许战汉以前的几家进门,资历再轻一些的,就“默摈之”而当他们不存在,更别说在历史上也曾经起过大作用、大影响的佛道典籍了。那是“外道”,不能碰的。不知这算不算得上是在潜意识里受了要“代圣人立言”说法的影响。反正在“文化大革命”前,这种看法堪称“主流”是不假的。就是今天,倘翻开了《辞源》与《辞海》,对“经典”一词的解释,也大约是这一路,只是都特别提到了宗教典籍也是经典的话,以示时代进步、人心开放。
        看来,在对待“经典”这个词上,从《经典释文》到《经典常谈》再到《辞源》、《辞海》用的是同一套语言。一千多年,虽有差别,倒也还有迹可寻。但要是看看《现代汉语词典》和《新现代汉语词典》,差别就大了去了。最根本的,“经典”不是特指,成了泛指,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可以无限扩大。这显然是另外一路,用的是另一套语言。顺藤摸瓜,根根就是前面提过的“classic”。
        什么是classic?再到互联网上搜去。成果当然比“经典”丰富得多。说法大同小异,抄一篇比较流行的,作者是意大利人,叫卡尔维诺。文章不长,共14条:
      
      1.经典是我们常听人说,“我在重读”而不是“我在阅读”的那类书。
      2.我们将人们读了爱不释手,加以珍藏的书冠之以经典;但并非只是那些有幸初次阅读它们的人,才精心珍藏它们,欣赏它们。
      3.经典具有特异的影响力,它们不可能从头脑中清除,它们潜藏在大脑的记忆层中,披上了集体或个体无意识的伪装。
      4.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
      5.每一次阅读经典实际上都是一种重读。
      6.经典从来不会说,它当说的已说完了。
      7.经典带着以往的阅读痕迹传承给我们,并且带着它们本身留给文化,更明白地说,语言和习俗的痕迹。
      8.经典不一定教给我们以前不懂的东西。在经典中,我们有时发现的是某种自己已经知道(或者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但不知道是该作者率先提出的,或者至少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与其联系在一起。这同样是一种带给我们莫大欢愉的惊喜,就像我们总能从对血统、亲属关系和姻亲关系的发现中获益。
      9.通过阅读经典,我们感到它们远比传闻中所想象的更新鲜、更出乎意料、更不可思议。
      10.我们冠之以经典的书具有一种类似总体的形式,可与古代的法宝相提并论。根据这一界定,我们正在趋近马拉美所构想的“全书”的境界。
      11.经典作家是那类你不可能置之不理的作家,他有助于界定你与他的关系,即使你与他有分歧。
      12.经典只有与其他经典相权衡才能确定;但任何人都是先读了其他经典,然后才读它的,因而立刻就能在族谱上确认其地位。
      13.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但同时我们又无法离开这种背景噪音。
      14.经典是随背景噪音而存在的,哪怕在截然对立的兴趣控制着局面时,也是如此。
      
        这和传统意义的“经典”不是一回事,但又好像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一些翻译家和不少人就想在classic和经典之间画个等号。不是一回事的两个东西被画了等号,麻烦也就随之而来(近现代这种麻烦事儿好像不少)。最大的麻烦就是空下了漂亮的位子谁都想坐。“classic坐得,我就坐不得?”于是才有了百度的二千八百万和Google的七千六百万这两个耸人听闻的大数目。
        这么多的大数目里面,当然绝不只有《经典释文》和classic两条路,而是纵横千万,气象万千,路道颇多。这问题解决不了,也不用解决。许多问题本就是只需端出来而不必解决的——条条大路虽未必通罗马而必定通人心,真正的“经典”,从来都是看似在脑实存于心的。
      
        于是,我们当说人心了。
        经典存在是依于我们心中有要求经典的愿望的,但这一愿望却并不就等同于我们的心。就是再加上其他所有的愿望也还不能等同于我们的心。产生愿望只是心的功能之一。我们的心更有感受、冲动、分析、记忆……不知多少精微而复杂的功能。要是说“经典”这个词已经是人人都好像知道却又谁也说不清楚,那么“心”岂非更加如此?
        那么,心是什么?
        常说的,心与身对言,是人体里无形而能动的生命力。但仅言及此似乎还不足够,于是便有所谓理性与感性——这又是受了西学东渐的影响弄出来的名辞,若更用朴实的话讲,则当代心学的老师徐梵澄先生在作品中每每译为“心思”与“情命”。他指出:
      
      人,在生命之外,还有思想,即思维心,还有情感,即情感心或情命体。……但在最内中深处,还有一核心,通常称之曰心灵或性灵。……就人生而说,它虽觉似是抽象,然是一真实体,在形而上学中,应当说精神是超乎宇宙,为至上,为不可思议,又在宇宙内为最基本而可证会的一存在。……这一核心,是万善万德具备的,譬如千丈大树,其发端初生,只是一极微细的种子,核心中之一基因(gene),果壳中之仁。孔子千言万语解说人道中之“仁”,原亦取义于此。孔学是心学,但不是今之心理学……虽摄理性,然又大于且超于理性。
      
        这是强调说国学里真正的精粹是“变化气质”之学,是着重人心的“转化”的。但“变化气质”与“转化”的第一步,仍是要认清晰了自己的“心”,什么是思维心,什么是情感心,什么是“觉似是抽象然是一真实体”的“最内中深处”的心灵以及心怎么就发生着许多作用。这在中国人原是强项的,这些年来却微弱下去了。所以在笺注的时候,便有多一点的精力不放到了这上面来。
      
        其实,极绚烂多姿,可堪珍宝却不幸没有被朱先生写这本书时看中选上的佛教经典和陆象山、王阳明一系的学问,正是集中反映这“心学”的代表。陆王之学,已有最优秀的作品述之甚详了。这里便对佛教经典叨唠上几句,只当是为大寺庙里的藏经楼掸去些灰尘。
        这一大堆从印度翻译来的“天书”,看上去吓人,其实却不多。把重复翻译的除去,只有不到五千万字,比四库全书里收的经、史、子、集任何一部都少得多。毕竟佛教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印度都只是一家之言,而且是不敢称主流的一家之言。真正印度文化,比这丰富得多。就这五千万字,怎么个分类法,内行和外行一直说法不一。我总觉得要优先考虑外行的需求。内行各有各的说法,或“辩经”或“判教”,每家都有自己祖师的分法。就不劳神去考虑了。只说对自己觉得从没入门的外行讲,一类是先可以扔到一边去的,另一类是先可以捡起来看的。又靠每个人自己的“心”来干活了,喜欢的就看,不喜欢就先不看。这种分类,既简单又直接,而且基本上可以说是符合实际。但是说了等于没说,只好另外再分。再分就是我的“心”干的活。不一定合适别人,但也只好如此。
        第一组,释迦牟尼和他那些门徒的传记(或者说是传说、故事),类似《圣经》里的“福音书”和“使徒行传”,代表性的有四部《阿含经》和戒律(戒律一般说不让在家人读,但也有大度的“内行”表示无所谓)里讲制戒缘由的部分。故事一般都很短,有的有趣有的无聊。这一类建议先看,总得对开山祖师的事儿有些了解才谈得上其他。
        第二组特别多,是佛教的广告招贴,对外宣传用的。既不让人懂也不让人“会”,只要“信”就行。千言万语、神奇鬼怪,但说到底就一个字——“好”。佛“好”,法“好”,僧更“好”,信了,才是真的“好”。都“好”了还不信?这里面宝贝很多,但陷阱也不少,如果不是兴趣极浓,也许可以先绕一绕。
        第三组是理论体系,有经也有论,代表是《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这是要人“知”的,是修行地图,目的是让人不落入陷阱。读起来要动思(Mind),却不一定动心(Heart)(动思不动心?M•H?能分那么清吗?)学术界最喜欢这一类,可以用来研究,分析,写论文,作报告,但也有不少内行里的高手是从这里面脱出来的。读得下去就读,可以少入陷阱。但是别把地图当大地,虽然不像“纸上谈兵”当了真会误国误民,“纸上谈修行”也能误了自己。
        第四组,修行方法。佛教是重修行讲实际的,但狭义的修行手册并不多。有《禅经》(不是《坛经》,这里以翻译来的为主谈佛典,先不涉及中国人写的东西)、《安般守意经》、《治禅病秘要经》。这是让人“会”的,不一定先“知”。有胆子拿自己身心当实验室,就可以先看这一组。一般认为没老师自己修,那叫盲修瞎炼,容易“走火入魔”。最典型的病态表现是越来越狂妄自大,看谁都不顺眼,觉得别人“妖气凛然”。出了这种情况就停下来,想点俗事,例如怎么挣钱、发财,一般能好。(那也不见得管事儿,还是时常退回原点,归零,在心里照照镜子,问问自己:“你以为你是谁?”别忘了,佛教修的是“无我”,如果修成“我执”、“我慢”越来越坚固,那一准是出问题了。心经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还是回到光脚者的心态,做个赤脚医生。)
        最后是杂类。包括术语汇集、教团组织、教派历史、宗教文学(和第一类不同,前者还有点像传记或故事,这些纯是神话)、秘密经典和秘密仪轨(比神话还神话,没内行引导别想和自己发生关系,行里也都禁止私自看的)。这些占的部头不小,对初级不太合宜,要是但没有特别的兴趣和需要,先不必看。
        翻译的佛典里还有一种,以《法句经》为代表,是行里人教授门徒时为了便于记忆的口诀,本来配有故事和讲解,过去没翻译成中文,所以容易误解。现在会外语的佛教徒多了,译了不少过来,情形可能好些了吧?
        这是以外国经典而言的,但中国人自己写的东西,大多数也放得进去。只有禅宗祖师和西藏喇嘛的密法著作是例外。例外偏偏流行,不管是禅宗故事还是西藏密法,现在都有不少白话翻译,看的人也挺多。建议两条:第一还是先看看佛传故事,有可能再了解点理论体系或修行方法,免得误会丛生,盲目信自或是盲目信他。第二最好找个自己喜欢跟他学、他也愿意教,俩人还能沟通得了的老师,在指导下看这类书。要不然,开卷未必有益。甚至可以借了理论物理界的名言“什么时候懂,什么时候错”。实在不应再谈了。想起金克木先生标在佛教文献大门上的铭句:
      
      
        这里必须拒绝一切犹豫;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说句实话,朱自清先生苦心编撰的这本《经典常谈》,与读者的距离,是很有些远的。说它远,不是时间的远——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家,他的文字,虽已过去六十多年了,今天读起来还是那样的流畅与亲切,不能不让人佩服——而是与心灵的距离远。
        若我们读单独任一本经典的原著,见到的必然是作者心灵的直接流露,那是最为贴近不过的。可惜不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前辈文人们从成千上万的古籍里抽选若干部,按一定的顺序列出来,名之曰“经典”,这已是第二番选择,添加了一道心灵加工了。到了朱先生这里,综采各家,独抒己意,再把这些“经典”简介、普及上一番,就成了第三次选择,又一道的心灵加工。这才是我们看到的《经典常谈》。如此,还不是很有些远了吗?
        先生自然是知道此中道理的人。但他看到我国经典“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的现实,所以才苦心孤诣地写下了文章。且他同时又谆谆地说,“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看来,先生的工作是想把经典与读者间的文字距离拉近些。于此,我们更加见了先生用心之深,令人钦敬。而在钦敬之余,我便想将这些书与读者间的心灵距离也试着拉近一些,于是就有了疏释的念头。
      
         栗 强 2006年,北京
      
      
      
  •       中学时代,学过朱自清的几篇散文,譬如说是《背影》、《荷塘月色》,我就想我再也不会再去读他的文字了。感觉他这人甚虚伪,甚迂酸,且名不副实。
      
      现在居然又要读他的书了,但是这次感觉却是,也许、可能他是个顶有趣的老头儿。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朱老师的语言。
      
      记得在《春秋三传》,写到孔子见麟而泣的故事:
      
      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将它扔了。这个新闻传到了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啊。为谁来的呢!干什么来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说着流下泪来,赶忙将袖子去擦,泪点儿却已滴到衣襟上。原来麟是个仁兽,是个祥瑞的东西;圣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会来,不然是不会来的。可是那时代那有圣帝、明王?天下正乱纷纷的,麟来的真不是时候,所以让猎户打死;它算是倒了运了。
      
      可是原文是只有短短几句话: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薪者获麟,击之,伤其左足。将以示孔子。孔子道与相逢见,俯而泣,抱麟曰:“尔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这时候一个可感可触的孔子在我面前了,而另一个有趣的、带点幻想感的、还有点romantic的老头子——朱老师也就跃然纸上了。
      
      其次,《经典常读》让我对古典文集充满了兴趣。就像以前只读得懂现代诗歌的我,开窍了之后,读起古诗,也能渐渐体会得到个中意旨了。
      
      有几点感触在这里谈谈。
      
      古籍像是载在独木舟上一般,漂流于历史的洪流之中。路途之中可能有春秋争霸,可能有始皇坑儒,还有三国烽火不绝,这些无不在啃噬着它。散佚了,断代了,后人冒充更改了……这些都会让最初的经典逐渐斑驳如旧墙纸,一屑一屑地褪去,只剩泛黄的墙壁。所以,现今还遗存下来的古籍,应该是宛若敦煌的佛像一般。譬如说《尚书》。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它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由下面的图可见一斑:
      
      (居然看不见~我也没有办法叻)
      
      
      这过程之中,更不乏精彩的细节,譬如有伏生抱《书》私授于齐鲁的故事,有汉文帝派晃错请师于伏生的典故,有《尚书》的29篇讹说为取法天象,有鲁恭王因《尚书》而不敢继续拆孔宅,还有西汉经学一大史迹——今古文之争,更有张霸、王肃做伪作的荒唐等等,不胜枚举。可见,一件稀世珍宝必然会引来稀世的瑰丽奇异的历程。
      
      
      
      再者,读《经典常读》,我发现了以前没有发现过的美。譬如《诗经》、譬如《礼》。
      
      且先看朱老师阐释的《诗》,与我之前接触的虚幻的美不一样,那是一种质朴的歌: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吗别人回肠荡气。……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个人的记忆里。有了现在的歌儿,就可惜他人酒怀,浇自己块垒……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知慧’了。”
      
      这个时候的“诗”仿佛是婴儿的呓语,朴野而纯净。
      
      后来到了“诗言志”的时代,古代所謂“言志”和现在所謂“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这是一个在诗的历史里,我不愿多说的。
      
      而后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果说第一个属于诞生的时代,像是松树的眼泪,还透着盛夏森林的芬香;那么这个时候诗就像是松树眼泪凝结后的琥珀,充满岁月的质感。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是治玉,将玉比执行。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是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地没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
      
      
      也许是因为下里巴人不尚礼节,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从小也甚厌恶所谓的礼数。但是读完朱自清介绍的《礼》之后,感觉便大不同了。
      
      试想,当人们从阴面走向阳处,从深山走向平原,从散居再到群居,各人都有各人的欲望,于是纷争难免。于是作《礼》,可谓是群居的智慧,生活的艺术。
      
      怎样叫做礼治呢?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你争我争,社会就乱起来了。那时的君师们看了这种情形,就渐渐给定出礼来,让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幼的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分儿……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界限和分际……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至于对人,事君,事父母,待兄弟姊妹,待子女,以及夫妇朋友之间,也都自有一番道理。按着尊卑的分际,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朋友互相敬爱,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
      
      音乐也是礼的一部分。
      
      人有情感淤积在心了,便会歌之,丝竹之,管乐之。而乐声的绵延与融合也象征着天地万物都“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这便是乐本。乐,越发地让人的群居生活变得更有智慧: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教人联合起来,成为一体。
      
      当然礼也有不健康的一面。表达真情实意的少,踵事增华的多,演变成为所谓的繁文缛节了。
      
      不过,倘若人只是生活在《礼》之中,那么生命岂不是太过无趣。林语堂说过,人最大的精彩便在他的错误。于是便诞生精彩绝伦的《史记》、《汉书》来记录了。
      
      不论是“文直而事核”的《史记》,还是“文赡而事详”的《汉书》,其精彩绝伦的背后是作者不平凡的人生历程,甚至是坎坷艰辛。作为一个读书人,流离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当你选择要坚守历史的时候,你就要被迫放弃功名利禄;当你选择要获得真理的时候,你就好比戴上了荆棘皇冠;当你选择皓首穷经,你就不能平步青云……其实大雨过后,我们才发现并不是我们选择了生活,而是生活选择了我们。流离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是哉书生。于斯有此感想。
      美国哈佛的校训里,曾经希望该校的学子:“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经典作品就是人们心灵的故乡,当我们要与真理为友时,除了摩挲经典,尚友古人,皓首穷经外,也许也就别无他图了。历史的烟尘与风霜,会消蚀一切生命。时代空茫与动荡,徒然带来无限悲凉,但在这其中所遗留下来的人物典型与知识典范,却永远在历史中发光,指引我们迈向真理之门。
      
      (编辑系的小学妹 不要抄这个东东哦 this is mine)
      
      
  •       
       出门之前,在书架上挑了本小开本的书,一来随身背的小包装不下太多东西,二来便于携带也便于阅读。于是,拿了这本《经典常谈》,朱自清先生写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
       旅途中的习惯,是不聊天,不吃零食,除了喝水,只有一书在手。从南到北,多少次寂寞的旅程,幸而,总有书香陪伴,自得其乐。尽管车轮滚滚,人声嘈杂,专注于文字的空间,在喧闹中构筑一方自己的领地,交流,只在我与作者之间进行。一般,到达终点之前,薄薄的一册小书刚好看完,感觉简单的行囊里仿佛又增添了几许馈赠。
       这是一本真正堪称深入浅出的好书,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阅读,仍然觉得受益匪浅。导读的标题——“如饮醇醪 齿颊流芳”,形象生动且言之有理,导读中概括了这本书的三个特点:(一)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二)史笔卓越、客观持平,(三)博采众长、见解精辟。
       作者的序中,开篇第一句是:“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当年,朱自清与叶圣陶先生诸君致力于语文教育,编写教材,传授经典,其心之诚,令人感佩。比如这本被誉为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的小册子,搜抉爬梳,条理分明,言简意赅,脉络清晰,虽然作者自谦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但其中亦时时可见作者的真知灼见,单说将浩如烟海的典籍如此要言不繁、明白晓畅地介绍出来,就足见先生的学识素养与文章功力。
       反观如今的应试教育,有多少这样既能启迪心智又传播文化的好书可以让人一读再读,反复咀嚼?恐怕不是做学生的都一心向着“实用”奔去,而在在是现实逼迫得他们不得不如此死记硬背考完扔掉。见识过不少高学历的年轻人,英语倍儿溜,中文却莫名其妙;电脑技术绝对娴熟,可写张便条却提笔忘字或错字连篇,更别提那鬼画符般的“天书”了。其实,连自己也差不多,设若不是入了这以文字为生的行当,大约念书时背过的那些篇章也早就还给当年的老师了。着实觉得有些悲哀啊,尤其再度展读先生这本写于半个世纪之前的著作,字里行间,愧对先生的良苦用心,唯有勉力而行。
       这本书的意义不仅在其文字的简明浅显,更在于其学术价值。时下,“国学”重新被推入大众视野,可又有多少像这样值得推荐的书籍,在真正行着传播经典传承文化的职责?当历史、文化亦成为消费中的一环,很难想象,若干年后,还有多少人记得我们曾经有过那么多货真价实的真正的经典!
       如果,你只知道《背影》、《荷塘月色》,只知道《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么,建议一定要读读这本《经典常谈》。也许,读过之后,会更加愿意亲近原文;也或许,只是了解了何为“四书”何为“诸子”,那也是相当值得的收获。
      
      
  •     看完对经典有了整体的认识,感叹于朱自清先生对经典的梳理,从他笔下看经典脉络清晰,特点鲜明。
  •       
       不想写太多,因为并没有收获太多。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介绍传统文化中的那些经典著作,从诗经开始、直到白话文。经典是需要介绍的,需要浅显的入门级的书籍,这能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从而接触、熟知、深入。有时候我觉得这种通读性的书籍还是挺好的,让你对一些需要艰辛的时间投入才能弄明白的书,从结构上让自己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所以有时候我会买一些名著的编译本或者是简缩本,以求囫囵吞枣地了解一下。我对国学的兴趣不浓,更多可能倾向于诸子百家的人生哲学,对史记、四书、战国策等东西缺乏热情,所以阅读此书,纯粹是了解,然后增加见闻,扩充常识,度过无聊的旅程时间。现在的旅途,我总喜欢那些常识性、通识性的书来看,就是那种自己感兴趣,能看的津津有味的书。必须是小,不厚,便于携带,用来度过我无聊的旅程时间,或是在飞机,或是在高铁,有空装装13,也是不错的。
      
  •     亲,你怎么写在这里,让我好找
  •     记得初一的时候期中考试,一个同学把朱自清的字写成了玄德。还是他的背影最感动人。作为入门的书籍,这本书算初中读物了
  •     孔子的那段,故事讲得生动活泼有趣,最后却说了一句“这个故事虽然够感伤的,但我们从种种方面知道,它却不是真的。”,陡然一盆冷水...
  •     所以我比較不解啊……
  •     元旦重读的书,这次才读出要义,就像贾宝玉说的,什么四书经典,杜撰的多了去了!
  •     超级超级棒的入门书,可惜自己年轻时没看到,以前的大家真是太牛了,没有好好研究过这些古代经典,根本写不出这么通俗易懂,文笔流畅的经典介绍。
  •     评论见书评小文
  •     很多看法太“简单粗暴”了,可能定位是入门读物的缘故吧。
  •       《中庸》章句卷頭引語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0)
      
      “《中庸》章句”當作“《中庸章句》”
      
      
      
      它的“名”是“ㄐ一”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
      
      現行注音字母作“ㄐㄧ”
      
      
      
      大約是重要的腳色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1)
      
      “腳色”當作“角色”
      
      
      
      可以唯所欲爲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9)
      
      “唯所欲爲”當作“爲所欲爲”
      
      
      
      便不愿上下文穿鑿傅會起來了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7)
      
      “愿”字有誤,疑當作“免”
      
      
      
      倒底不能太詳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2)
      
      “倒底”當作“到底”
      
      
      
      困此《詩》、《書》、《禮》、《樂》等便成爲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7)
      
      “困此”當作“因此”
      
      
      
      播弄著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77)
      
      “播弄”似當作“撥弄”
      
      
      
      句逗以參差不齊爲主
      
      句逗參差
      
      句逗由短而長
      
      句逗的發展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79)
      
      “句逗”皆當作“句讀”
      
      
      
      全力刻劃山水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8)
      
      “刻劃”似當作“刻畫”
      
      
      
      辨而不華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00)
      
      “辨”當作“辯”
      
      
      
      曲從華語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02)
      
      “曲從”似當作“屈從”
      
      
      
      孔子的距楊、墨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04)
      
      “距”似當作“拒”
      
      
      
      句逗總弄得參參差差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04)
      
      “句逗”當作“句讀”
      
      
      
      傅傅年《戰國文籍中之篇式書體》(《中央研究院語言歷史研究所集刊》)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12)
      
      “傅傅年”當作“傅斯年”
      
      “語言歷史研究所”當作“歷史語言研究所”
      
      
      
      盤石之固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19)
      
      “盤石”似當作“磐石”
      
      
      
      (1)-(6)【聲注:“(1)”、“(6)”爲上標】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20)
      
      “-”當作上標
      
      
      
      何能理(治)乎?”(7)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21)
      
      “(7)”當作上標
      
      
      
      國爲已土,衆皆我民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22)
      
      “已”當作“己”
      
      
      
      又有“世大夫,”
      
      (朱自清著. 錢伯城導讀. 經典常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23)
      
      “‘世大夫,’”當作“‘世大夫’,”
      
      
  •        朱自清的散文是浑圆的,因此生来有一种亲近我等愚昧之人的气质。可惜因了太圆滑,我一直不甚喜欢他的散文。但撇开文艺方面的问题不谈,朱先生的人文情怀和知识分子责任感却值得所有人钦佩。
       就这本《经典常谈》而言,篇幅短小,通晓明白地从说文解字一直到诗书文赋,无不深入浅出,语气亲和,绝少文人特有的“高高在上”的气质。
       这本书写得好,但就当今而言,意义已经不甚大了,因为我相信绝少有人能有耐性读这些无用的书,哪怕写得那么好,而且篇幅那么短。也许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学者可以如何府下身子,去诚心诚意地做一些真正有益的“小学教育”。
  •     作为一本给中学生读的书,不够客观。
  •     这本小书,虽只是佩弦先生一家之言,不能说没有纰漏、亦不能尽信,但作为一本国学导读,还是相当经典的。细细品味这十三篇文章,愈发感到羞愧。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国学的了解竟然只在皮毛!谢谢佩弦先生的启迪,知耻而后勇吧~
  •     第一遍讀 沒有完全細心讀 有些地方沒懂。但寫的實在是好 很細 入門經典必讀。
  •     术业有专攻。对文学经典的点评甚是中切,对思想史意义上著作的评论有隔靴搔痒之感。
  •     介绍了很多背景,有所增益
  •       看他们斗嘴——《〈经典常谈〉心裁》心裁
      
      
      我一口气看完的书,不多;尤其是有营养的书。这本《〈经典常谈〉心裁》真可算个例外。
      
      
      
      这本书,是“ 朱自清先生编写……栗强先生、宗平同学作疏作评”的(“宗平同学”代前言中语)。
      
      朱自清先生是老相识,早便“久仰久仰”了。小学时候因了语文老师的误导,买了伊的一本散文集子《荷塘月色》,一看之下全不合我胃口,大呼上当;这笔旧帐尚未算清,偏又买了这本《经典常谈》。
      
      栗强先生,却是面生得紧。百度了一下,出来9000多篇。耐着性子翻了十几页,忽然想到萧老先生伯纳的教诲——“母鸡下的鸡蛋好吃,但我们并不需要为此特意去拜会一下这只母鸡”,顿时心头一颤,暗叹好险好险,险些落了下乘。
      
      宗平同学,同样面生,只是有了前边栗强先生的教训,便不再一心去探此君的庐山真面目了。
      
      
      
      人物介绍完毕,锣鼓点子渐紧,好戏开场。
      
      朱自清先生所写的这本《经典常谈》,在当时其实原也是今天易中天、于丹们所做的事情,搞搞文化普及。因此,用语按理也算是极浅白流畅的,甚至许多地方还是颇幽默的。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当时活泼流畅的文字到了今天,居然变成严肃耐读了,以至于竟需要别人来做疏释了。再想想也不奇怪,《三国志》需要裴注,注完了又劳烦民间艺人编成平话,平话又渐落伍,再劳动罗贯中先生写成演义——原只以为演义是极浅显极生动的了,到了后世居然又要麻烦易中天先生来品上一品。如此还不罢休,还有柏杨之品,何满子之品,甚至再有大话三国问世,正品歪说恶搞之作层出不穷,真不知是每下愈况还是每况愈下。
      
      扯得远了,花开两朵单表一枝。话说活泼和蔼的朱先生因为时间的魔力变成了严肃而苦口婆心的朱先生,应着如今的潮流,自然是大需要几位网络写手来给他老人家好好打扮打扮,做做整容手术的。只不过朱先生还不算古,并不入写手们的法眼,于是栗强先生和宗平同学来也。我早年因为《荷塘月色》一书对朱先生怀恨在心,正幸灾乐祸地等着看栗宗二君如何将他的文章改头换面,果然,二君开始下毒手了。
      
      第一步,栗强先生在第三篇《三礼》导言中,主动招供他将原作的篇目文序作了“一番不大不小的调整”。原作,以《说文解字》为第一篇,之后是儒家诸经,再是史部、子部、集部的经典。栗强先生对朱先生的排序不以为然。他说这是“儒家历来只许自己好、不让别人行的路数”,于是将原先篇目如积木一般拆了,把儒家动摇不得的经典动摇了一下,春秋三传便作了经、子与史部的过渡,诗经则老老实实入了集部。而《说文解字》,则放在最末。
      
      朱先生吃了这个闷亏,我心中自然大是畅快,并觉得栗强先生所言大是有理。再看下去便发现一些不大公平之处了:每段朱先生恭正温和的正文之后,便有栗强先生跳将出来,唱唱反调,如《诸子》一篇,朱先生说到孟子、荀子的人性观时,栗强先生便先是假惺惺叹息“朱先生没有见到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所以不能明白荀卿与孟轲‘所谓性,实非一事’”;接着便仗自己晚生好几十年的优势,援引了张岱年的理论,以长读者见识之余反驳了朱先生的理论。有时,则插科打诨,如《史记汉书》一节,在朱先生一本正经述说司马迁被处宫刑之时,栗强先生却“来点花边”,大谈对女子处宫刑的技术手段问题。
      
      朱先生早已作古,自然无法还击,只好看着栗强先生自由发挥。正自哭笑不得之际,宗平同学从斜刺里杀出。
      
      
      
      朱先生占了正席,侃侃而谈;栗强先生每于字里行间插入一段,抖点包袱唱点反调;而宗平同学却利用此书正文侧首的一列空白,大发议论。
      
      如《春秋三传》导言,栗强先生对朱先生《春秋》一书定名缘由的解释大约不是很满意,正自大谈自己的理由:春、秋相对于冬夏而言,气候较为引而不发,这是东方文化中重隐胜过重显的体现,因此春秋一书,光题目二字便有微言大义存焉。
      
      栗强先生正自得意,宗平同学如匕首一般袭来,道:春、秋二季阴阳消长、变化倏忽,所以变化相更显;而冬夏则变化相更隐。所以栗强先生的论证大是“不通不通”,而朱先生的“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方是正解。
      
      宗平同学除了再反驳而外,有时亦对栗强先生的宏论只是一笑,如《诗经》一节,栗强先生正对《毛诗》的本事大发感叹,激情饱满之际,宗平同学忽然从旁掠出,只留下“嘿嘿!”二字外加感叹号一个,便又隐入云雾中去了。想必栗强先生当被此笑笑毛了手脚,不知到底这“嘿嘿!”是赞同,是反对,还是揶揄?
      
      
      
      全部行文皆是如此,朱先生只是正襟危坐,以冲淡夷旷的笔墨,苦心孤诣地负着文化普及的重任,将上下数千年的经典著作、前人观点信手拈来,取精用宏,叫人信服;栗强先生则时时出来诘难,一是借着朱先生之后文化界、考古界的新发现,推倒前人,一是凭着自己的机智迸言发语无不令人叫绝。但此君也并非一味诘难,疏释、赞同之处也占了半数以上。朱先生的言语未及之处,经他一提点,顿时叫人开悟,也更钦服朱先生意旨之远。有时读到兴头上,此君对朱先生正文的疏释只是三个字:“说得好!”,叫人一惊:我怎没读出好来?于是惊惶不已,匆匆回过重读细品。至于《文》一篇,栗强先生则放下“凡事要疑上一疑”的态度,正色道:“此一部分,先生写得真是精彩。……所以,没有任何笺注可写。呈现给大家的,是先生的原文……”。
      
      而宗平同学,则不时从旁下点按语,或助朱先生与栗强斗嘴,或为栗强之妙语击节叫好,或是越俎代庖绕开栗强直接对朱先生的原文予以疏释。多处洋洋近千语,少处仅只一个妙字。有时连着数页不见此君踪影,正疑心他睡午觉去了,翻过一页却见他陡然间出现,正自指点江山,叫人好不欣喜。
      
      
      
      三君斗嘴,纵横捭阖。或两两相联,或以二敌一,或各自为战,或虽各人有各人的言论,却表出同一个意思,广人思路,大有裨益。然而这样一本书,如果光看作三人斗嘴,则未免价值小了。我辈虽学力不逮,但也须时时地“疑上一疑”,加入他们的斗嘴;同时对三君的不同观点,也不必非得甄个高劣真假来,大可全收之,化为己用。信者取之,疑者存之。栗强先生疏释得好:“若不存了这分宽容、开放的心态去读书,可能还不如不读。”
      
      
      
      行文至此,已掀到封底。这里,朱自清先生、栗强先生、宗平同学的笔战,已被合在书中。所有的,只是已故哲学大师徐梵澄《希腊古典重温》中的一段文字,权摘来做结:
      
      
      
      在学术上,多闻阙疑的态度异常重要,那些纪录中不是无理可寻,但不是一本据学理而衍成的书;许多我们不懂的,只好存而不论,即算为我们所懂到,却又有不应解释或不应那么解释的,因为原本往往是一活生生的事物,或者一落入我辈的解释便死了。倘若我们懂到,又明觉不至于将一橛活真理弄死,那么始可试行解释;然重在得到明确的主观。这里所说的主观,不是凭观者为主的主观,而是以对象为主的主观。譬如读三百篇,便当以三百篇的立场、见解,去了解三百篇,不是以近思录而读三百篇。推而至于估价、比较,以至于批评,所重亦复在此。
      来自http://blog.sina.com.cn/u/49fed84a010008jm
      
      
      
      
      
  •       
      最喜欢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时代: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民国,都是思想开放,能人辈出的时代,民国时期的那一辈把西方的思想引进,而他们同时自身也受过传统的教育;春秋战国则真正引领了中国文化,经典的作品大多产生于这个时代,随后将近二千年的时间都是在这基础上折腾,一代一代的聪明人都把才智耗费在钻研,注释这些作品了,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我本人古文学得不怎么样,不过有机会还是想读一下其中的几部作品,特别是史记和汉书。
      
      这本书是一本很浅显易懂的介绍,对国学感兴趣的还是值得读一下的。
      第一次知道“尚书”是“记言”的史书。
      
      中国人的传统是厚古薄今,有时候为了发表对时事的看法还需要借助古事,这个传统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连孔子都尊崇古人。
      
      文中提到孟子好辩,尊为“亚圣”,而孔子比较温润,才是“圣人”风范,这大概也是传统中国对人性格的尊崇?是否按照西方人的眼光,孟子才比较有个性,擅长表达自己?这种态度是否也影响了后世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性格相对还是含蓄内敛,不似某些西方文化孕育出来的热情奔放。
  •     确实精彩,能够普及到大众,语言更不用说了,不愧是大家。
  •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4166.entry
      
      
      2008/6/26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
      诚如叶圣陶先生在序言中所说,中国经典不计其数,初学之下难窥门径,而朱先生是个识得经典的人,由他先解说一二,再读经典便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这本书读完,有些学术观点我不大明白,还有一些则是与我已知的有些出入,就比如对于诗人和作品的理解,比方说,李白到底是不是彻底的淡薄。不知是我所学有了偏差,还是学术问题上的歧见,又或者是朱先生这本成于几十年前的书需要与时俱进,姑且不去管它,但关于诗歌的问题,朱先生从诗歌的历史和发展沿革讲起,有几点和我的想法接近,而与很多民间“诗人”之说大相径庭,此外,还有一些说法很好玩,就选几个来说说吧:
      压韵方式改变,先秦一直到两汉的汉语和唐宋时期的汉语在读音上变化很大,所以唐宋的诗歌虽然是和先秦两汉一脉相承,但是至少在压韵方式上是完全不同的。先秦两汉很可能是按当时的读音压韵,又或者根本就不压韵,而唐宋则只是压当时的韵。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即使模仿古人写诗,无论古诗还是近体,也都不必勉强去压什么平水韵之类,大可就按现在的白话文普通话来压韵。而且古人写诗,最早只压最后一字的韵,后来竟然是要字字应和,这也是一种过于约束人的东西了——不过呢,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就说,要是有了好句子,韵是可以不要的
      对于古诗:李白得形,杜甫得志。先秦两汉时期,诗歌的一大作用是用来了解民间情况的,所以对词句其实要求的不高,连江南可采莲那样的东西都收集来了,可见一斑。说李白的形,是因为他在语言上不是很变态的雕琢,而说杜甫得志,是因为杜甫的诗歌确实是扎根在民间,故有诗史一称
      典故问题:唐朝早中期用的还比较正常,到后期就开始变态了,直接影响宋朝,用典故一定是要能让人看不懂的不知道的,那才叫好
      曹植的地位:三曹各有各的妙处,曹操的诗恢弘大气,武将本色,曹丕有理论著作,而曹植,不但赋写的铺陈宏伟,而且诗歌另有一味。我们熟悉的曹植诗,大抵是煮豆子的七步诗。我没考证过这个诗到底是不是见与正史,但是这个故事起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曹植才华过人,二是曹丕对弟弟确实很欺负。所以呢,于公与私,曹植都是很压抑的,也是因此,他的诗里比较多的出现了“我”的问题,这使得他的地位尤其突出
      总结起来一句话:朱先生关于使用技巧的态度,与我暗合
      哈哈0:04:46 | 添加评论 | 发送消息 | 固定链接 | 查看引用通告 (0) | 写入日志 | 文化
  •     好,有见地!
  •          从许慎的《说文》到明清八股,朱先生用了十三章的篇幅介绍了《周易》,四书,楚辞唐诗等中国文学史学的经典。文章的受众是大中学生或具有相当程度的民众,著书的目的是是读者对这些经典的来历,价值和基本内容有一个概略而又准确的了解。本书行文流畅,笔法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和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给予我们的浪漫自由的感受不同,本书给人的印象却是相当严谨的,没有证据的话,不论是多么的符合逻辑,也不会说的言之凿凿。但这绝不是说本书的语言死板,正相反,作者高超的文学素养在这本书里体现的十分充分,不论是语言和句式都很吸引人。每一篇都是谈论日常似的开始,而最后的评价性结论往往又是明确有力的。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本书最可贵的是对经典的定位应该说是比较准确的,至少是相当客观的,既不把中华经典斥之为“孔家店里的糟粕”,也不回任意拔高,说成是什么根治东方乃至世界文明的“疾病”的仙丹妙药。在评价这些文史精华的时候,字里行间都透露者作者的谨慎态度。很多人评价这本书都会说是不愧为“大家写小文章”,而在孤陋寡闻的我看来,不是每一个大家都写得出这样的小文章。
        
        
        
        ==================书评和废话之间的分割线====================
        
        
        
         之所以我说“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是因为说实话,这本书如果是放在当时,它的价值主要是体现在他的文笔上而不是认识水平上。换句话说,至少在当时的知识界,人们对客观的评价中国古代的典籍的文化价值和现世意义已经或多或少达成了共识。中国古代许多典籍(真书或伪书)在明清之前,几千年的文明历程里逐渐被披上了神秘而神圣的面纱,经学博士们说是为圣人传道,说实话不过是为今上立言,尤其程朱理学粉墨登场后,这种风气更是占据了统治性地位。然而晚明以来直到清末的学者却对一些典籍的真实性提出了怀疑,这其中的杰出者用了相当科学而细致的方法,证明了许多所谓的“先圣之言”不过是后世伪书。即使是那些确为先秦之人所做,三代之王所言的,其最初的意义也和那些卫道士们对它们的解释大相径庭。换句话说,那些腐儒所鼓吹的“微言大义”很多不过是无中生有罢了。这些明清学者可以说是为中华新文化的开拓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二十世纪以来,新的研究方法(西方的或是中国人后来创造的方法)开始为中国知识界所认同和掌握,尽管还有很多所谓的“顽固派”依然存在,然而也已经只是日薄西山的残兵寡将了(说实话他们对传统的执着也有其积极的意义)。虽然我还没有特别有说服力的证据,但我还是妄自揣测般的相信,到了朱自清先生著书的四十年代初期,不仅是那些先进分子,而是中国知识阶层中的大部分都能较为严谨客观的看待我们的文化典籍了。
        
         然而(嗯嗯,必然会有这个然而),紧接着而来的是号称“史书万卷脚下踩”(贺敬之语)的伟大光荣正确。他们将大部分古代文化典籍称为“毒草麻药”(之所以说“大部分”是因为大救星本人还是对三李诗,《红楼梦》等有所称赞,虽然别人要是称赞这些非被挂牌游街不可),而宣称需要对其进行彻底的批判继而扫灭一空。既然大救星的自我定位是“马克思加秦始皇”,当然得学始皇帝的样子来个“以今非古”,并坚决防止“以古非今”不可。
        
         不知是幸或不幸,万岁万岁万万岁本人终究没这些险些被他彻底埋葬的典籍活得久,接着而来的是所谓的“拨乱反正”。然而八十年代是怎么样的我不敢妄说,至少如今的中国的经典传播是弄得我一头雾水。对传统文献的庸俗化和神圣化令人不解地似乎是同时涌来的。一方面,《论语》《庄子》成了“心灵鸡汤”和成功学一类的东西,“百家”们又把二十四史说的像单口相声;另一方面,四书,老庄乃至“三百千”又被披上了“深不可测”的外衣,动辄被说成“XX之谜”,更有甚者,这些著作被吹捧为“东方文明”领先世界的证明,甚至或者说它们是新世纪全世界人民行为的真正正确的指导方针。各种西方人热衷学习“汉学”的言论令中国学界和民间兴奋不已(我听过一次关于《道德经》在西方如何如何NB讲座,囧……)。尤其在后一点上,官方(我认为这个用词还是比较符合事实的)和许多国人陷入了相当矛盾可笑的境地,一面声称“西方的”价值观不值得我们效仿,一方面又用西方人的称赞证明我们的东西是多么有价值。在行事上,简直就像一个高喊怀有祖传神药可以百病非诚勿扰而却又急不可待的把这药方逢人就送的大夫。
        
         事情是如何变得如此的我是不得而知的,就算有些诛心之论又怎敢胡言乱语呢?但明乎其然的事实是,他们不喜欢说“世界的,中国的”而喜欢说“中国的,世界的”,然而他们的货色是不是“世界的”我不知道,但他们所鼓吹的“中国的”不过是“他们的”。
        
         当然,说他们的工作是“去粗取精”而非“去实言虚”也无不可,毕竟古典文化也不都是理所应当被接受的。不然,诸如地震、日食、大旱、“屋自坏”等所谓“灾像”,按传统观点都是统治不德的征兆,却在今年纷纷发生在我们和谐盛世的祖国,这种错误落后的观念,不正是需要上面发文加以“妥善应对”的吗?
  •       现代人的读书时间好像越来越少了,因为高节奏的工作生活压力,但是书不可不读,因此,有限的阅读时间只能用来读最经典的图书。朱自清先生的这本《经典常谈》有好多个版本,线装书局的这个版本就是比较理想的,除了作者的原著,还加入了许多现代学者的注释,非常通俗易懂。很适合最初了解古文化的读者学习。
  •     “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辑者的本心了。”——序(這是作者整本書想要表達的東西)「在地鐵上看完 真好」
  •       提纲挈领,百余页便把中国数千年重要典籍囊括进来,而且字字珠玑,没有废话赘言,信手拈来,一代大家
      我看的是上古的本子。已读3遍.
  •     读朱自清自序可以想见其为人,也可以知道他写此文的用心。蜻蜓点水,长点记性。
  •     行文明白晓畅,观点融合各家,还是比较公允,讲评相得益彰,非常耐读,也解决了不少过去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     好长的文,看来确实很有感触啊,推荐我的学生也去读读看
  •     这才是真正的大家小书,薄薄的一本却把问题解释的十分透彻。
  •     真是细致
  •     恰当合适,这是朱自清一贯的水准。
  •     看到朱自清先生的名字,第一印象就是背影和背影,平实的言语,真挚的情感。如朱自清先生前言所说,要做一个好向导,作为后辈游览了景之后方能说此向导是否名副其实。毋庸置疑,朱自清先生这样的向导的令人无比信服。看了这本书,确定了2016年的书单。感谢那个年代的那些人。
  •       也许你已有一些古典知识,你向往了解国学。你尝试着去读大本的国学经典。你发现你有点迷糊。你该去都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
  •     应该多读经典著作:)
  •     孟子比较无理取闹了
  •       记得曾经读过一本马汉麟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其中是栗强做的笺注,很有特色,因此看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这本《经典常谈心裁》,也是栗强做的疏释,想想也不会错,就买回来,一读,果然不错。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生于江苏省东海县(江浙一带出了非常多的中国文化名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苏、浙江多所中学教书。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开始创作散文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1932年回国,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兼任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任西南联大教授(个人感觉所有西南联大出来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狠)。1946年回北京清华大学旧居,1948年8月12日病逝。
      
      这本书与朱先生原著一个不同的地方是由栗强先生做了疏释,并且由宗平做了序和编按,这也是这本心裁与原著最大的不同,让我们可以在读原著的时候能够看到栗强的充满诙谐的注释。看了一下,好像栗强先生的文章不多,而且都是给一些书籍做注释(包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常谈心裁》、《论语故事心解》、《千家诗》四本书),这恐怕也是栗强先生的强项。
      
      言归正传。
      
      朱先生在这本小册子里,力图通过简介的语言让我们能够对中国的传统经典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期望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掌握阅读经典的窍门和钥匙。
      
      本书编者将原来的目录次序做了一些调整。全书分别对周易、尚书、三礼、四书、诸子、春秋三传、战国策、史记汉书、文、诗经、辞赋、诗、说文解字等几部分做了诠释,站在作者的角度对中国的经典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分析中又不乏作者的真知灼见,也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中国经典的熟悉和热爱程度。
      
      栗强先生的疏释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疏释中有补充说明、有对原文的质疑、有阐述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让我们收获颇多。
      
      比如谈到《周易》的时候,栗强疏释中有这样的文字:曾有人说《易经》是世界上最难读的两本经典质疑。另一部,据传是和《易经》同一时期的著作——印度的古籍《波尼尼》。的确如此,就我了解,我身边的很多朋友读《易经》也是觉得非常的困难,比如对我国经典和儒释道都有研究的猪之尚兄,看《易经》还觉得有困难,不得不求助于傅佩荣教授等其他对《易经》有更深刻了解的人来理解《易经》。
      
      在谈到《诸子》的时候,第一个要谈的必然是孔子,有这样一段疏释:到了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礼乐社会确已如同一座千疮百孔的古代大厦,行将倾覆了。孔子走进这大厦,或许最初也有过修茸一番的想法。旋尔,却发现倾覆不可避免,修补无所用。于是他在赞叹昔日的宏伟壮丽的同事便不再去添砖加瓦,只是尽量地把风格与结构这些大厦最核心的内容保存成蓝图,供后人有条件时再去设计建设新的大厦。说的真好。
      
      《文》这一章是朱先生最为精彩的一部分,以至于栗强说:“没有任何的签注可写”,读来感觉是一部中国古汉语简史一般。
      
      读到最后对朱先生的才学赞叹之余感觉还是不太过瘾,正如朱先生在自序中所言:“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本书也仅仅是一把钥匙,能够引导读者阅读经典,或者在阅读经典的时候可以减少一些困惑,但是绝对不能代替经典。任何精美的钥匙也代替不了门内的世界。因此还是要找机会研读这些经典,这才是正路。
      
      朱自清《经典常谈》电子版下载:
      
      http://zzj0016.qupan.com/3951080.html
      
  •     内容不乏考究却又深入浅出,散文风格不自觉间能引人入胜,虽说之前对诗四书五经战国策楚辞史记汉书汉赋乐府诗明清八股也有极为浅显固执的印象,但通读此书,才对所谈国学经典的背景、发展和内容以及各自间的演化有几分了然感觉,特别是柳宗元的《封建论》豁然开朗将之前谈及的鬼治主义、德治主义、礼治主义、法治主义彻底串联,楚辞汉赋乐府诗唐诗宋诗的演化将诗联接起来,文又将经史子合并讨论,诸多经典就在这社会变革间真伪相存详略相间。一部文化史真是社会史...ps:一般还是要经过冗余性的阅读,反复验证加深印象方得书中点滴精华,融入自我生命的感观;pps:大部分没读过%>_<%
  •       这本书是了解中国古文化的最佳途径。代表中国文化最高成就的典籍是哪些,它们的内容是什么,它们的来历和时代背景怎么样?本书都给出了高屋建瓴的展示。最重要的是,无论是智力,学识,还是真诚度方面,朱自清先生都是值得信任的。从小学到高中,课本里也讲了那么多古文,但我还是混混沌沌,只记住了几个易于传诵的句子,别的一无所获。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更缺乏整体的认识。如果早看到这本书,对古典文化的认识肯定能上升一个高度。
  •     入门的经典略说书籍。3.5
  •     这本书中亚居然免费!又读了一遍,炒鸡好的书。其实也算简要的文学史了,但朱自清的文笔用他评价十九首的话正是合适【平平说出,曲曲说出,只像对朋友说家常话,并不在字面上用工夫,而自然达意,委婉尽情】评价经典虽然都点到为止,但都切中要害,还一点也不掉书袋,实在难得。
  •     指望一本书说尽古代经典是不可能的,老朱也算尽力了
  •     比较悲哀的一点就是,哪怕是这样一个概括性的读本,我都未必能全读懂。可见古文功底之差,羞愧!
  •     这《常谈》也是可以常读的。
  •        这本书怎么样,以前看朱自清的那篇收录进中学语文教材的散文,看起来平淡无奇,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那些散文后面的文史底子之厚不是我们那时候中学生看得出来的。全书从文史的各个单个角度,根据历史的脉络一一阐明,其中文字产生的因果孽缘道德性,易的简复变化过程,《尚书》《诗经》的真真假假注疏考据过程,礼仪在政治生活机制中的作用,春秋等几部著作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受到的礼遇,诸子之间的区别因果分析,集中文学形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
       全书对我影响比较深的是文字的孽缘,沉溺山水之清幽即贪清静是不对的,不同阶段佛教翻译水平的进步,以及文最后所作出的语言现代化发展趋势之第二次翻译大时代。
       我读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看看文字组成结构方面的问题,虽然这本书涉入也不深,不过全书对我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         较为全面而简短的国学经典导读. 若想让国学大师在百页纸内带你畅游一遍祖国文化源流,这本书当为首推. 佩弦的清新诗意袅袅行间,令人再次怀念.
  •     大致啃完第一遍了 有些细节还没有记住 大概会看两三遍
  •     恩,朱自清的这本书真的非常赞,把大部头经典,用通俗的话介绍给大众。而且持中客观,对各家的评价都很谨慎、准确。
  •     四星。大家小书这套书就是阅读的时候不费力。
  •     喜欢,读来有趣~
  •     帮助我形成了对古籍最初的感觉
  •     写的真好!我要也能写这么好就好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