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非中》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无处非中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9
ISBN:9787806037508
作者:王铭铭
页数:207页

无处是中

前些日子读完了王铭铭先生的《无处非中》,一本新出的“旧作”。所谓新出者,这本书是去年9月份出版,算得上是新书;而其中收录的皆是02年之前王先生在国外的游历散记,故可谓之旧作。收录的文章完成于1998至2002年期间,正是先生关注古代中国的“天下观”期间,因此尽管书中描写的地点从伦敦的“席明纳”到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城,从法国的安德烈山的小山村到撒哈拉非洲举办的“学术会议”,从意大利的早期文化到颇具特色的芝加哥城,无论所写的是哪种风土人情,何样特色人物,作者的笔端流露出来的文字无不指向文化人类学的核心价值——对“他者”的包容与理解,这种包容与理解,正是作者对中国古代“天下观”的体悟。“无处非中”语出传教士艾儒略《职方外纪》:“地既圆形,则无处非中;所谓东西南北之分,不过就人所居立名,初无定准。”“大地是球面”这个概念,对各个文明的心理冲击都是相当巨大的,在古代世界,无论中国、西欧还是阿拉伯,无不将自己文明所居之地定义为“中”,而一旦“地球”的概念被接受,人们发现这种心理优越感的根基动摇了,不能不深感恐慌。然而这种优越感并非简单的来源于“中”的定义,更多的是对己文明的文化模式的优越性的天然的和根深蒂固的信仰。当然,由于文化模式的不同,这种优越感的外显方式也不同。西方人给“我”与“他者”之间划了一道明确的鸿沟,毋庸讳言,对自己种族的崇拜与“上帝选民”的信仰,使得他们很难去包容“他者”,不仅文化的交流难以达成,甚至民族的共处也颇为困难。而在作者看来,中国的“天下观”虽然也将自己定义为“中”,但却通过一道又一道界线模糊的同心圆,将“他者”纳入自己的体系。“夷狄”和“华夏”的冲突,从来没有达到过不可调和的仇恨和相互灭绝的程度。而在中国古代,对异文化的包容、接纳和吸收,其时间之持久和内涵之深刻,大大超过了文明或民族之间的对立,在中华帝国最为强盛的汉唐两代,尤为如此。从这一点说开,文化人类学所提倡的“多元共存”与中国的“天下观”很有几分神似,我处是中,“他者”也是中,这就是所谓“多元”;而彼此之间何妨模糊一下界线,用包容和接纳的态度彼此交流,“各美其美”的同时也“美人所美”。长期以来,尽管文化人类学以左派的面目出现,以文明之间的“平等”的提倡者自许,但西方的人类学家总不免流露出固有的优越感。他们一方面反对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对异文化的破坏,一方面却也总希望那些“原始”的文明原地踏步,好作为人类学动物园中的展品,供后人参观。而王先生提出的却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传统的人类学所研究的对象,那些尚未进入“文明”的原始部落,已经所剩无几,而人类学也不能满足于对这些原始部落甚至比如中国的传统村落的猎奇式的研究。在书中,王先生对西班牙圣城圣地亚哥的发生学探索,对法国山区村落的观察,甚至在芝加哥对这座现代文明都市的遐思,都展现出与西方人类学迥异的另一种视角——为什么不能从东方的眼光来研究西方呢?对这个所谓“先进”文明就不能进行人类学的考究了吗?“无处非中”也即“无处是中”。当人们的思维冲破“一个中”而达于“无处非中”的境界,那么最后,我们总能抛弃各种“中”的束缚,无处是中。

书摘

同与不同在我们的宗族村落里,对于祖先的祭祀活动,与民间信仰中的神和鬼一起,构成了村社仪式活动的核心,也构成了村社群体认同的基本内涵。我们的村社祖先祭祀仪式,一般分为“家祭”、“祠祭”和“墓祭”三类。家祭是以户为单位的,它祭祀的祖先,一般而论是还没有经过超度并进入祠堂的祖先的牌位。祠祭以村社整个家族为单位,一般于春秋二季举行,属于全村社的公共仪式。墓祭于清明或其他节日举行,作为家族集体的祭祀活动,一般在家族的公共先祖的坟前展开。……p180

人类学的视野与洞察——《无处非中》

人类学家注定是位浪漫制造者,他们总是舟车劳顿的到远方去寻找异邦,从事着似乎神秘的事业。对于这种旅程,人们大都将它想作优美的事情,而忽略了其中的琐碎与烦顿。可是,旅行就是人类学家的宿命,即使如此的“忧郁”,也不得不将其进行到底。《无处非中》记叙了王铭铭历次访学历程,其中人类学家的洞察是他力图表现给读者的主要内容。什么是“无处非中”?它是王铭铭以人类学的视野去体察他所观察到的世界。在这个集子中,他以人类学家的视角去阐释他在访学过程中的体验,分别叙述了7则主题。现将其梳理出并归纳为几个关键词。一、 伦敦大学的席明纳王铭铭讲述了他在留学期间所经历的“席明纳”制度。“席明纳”英文写作“seminars”,大意相当于中文的“讨论会”。这种制度源于人类学巨匠马林诺斯基所开创的教学方式。以王铭铭的观点,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在席明纳中,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互相分享各自的知识经验。教师则通过讨论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则通过席明纳学开拓知识视野。据说,王铭铭就在北大、民大等高校中以身作则与学生们共同参与到席明纳中。在这篇有关留学经历的叙述中,他还论及了英国人类学的传统与在不同高校中的差异,以及费孝通当年的足迹与中英间文化的交流等。二、 圣地亚哥的灵魂西方的城市总喜欢为自己创造一些关于城市的故事。故事中,这些城市或与神话关联,或与宗教关联。在圣地亚哥,与后者相联。宗教是圣地亚哥的灵魂。相比起来,中国的城市似乎更多的与风水以及其他的一些民间信仰相关。归结原因,在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王铭铭在此中讲述了圣地亚哥的历史与传说,并以宗教为切入点,阐明了他的思考,比较了中西方城市及信仰上的差异。三 、波伦亚的“他者”今次王铭铭去了意大利。他先从埃柯谈起,从他的小说及电影开始切进他的思考。然后他又谈起了康有为。我以为,王铭铭力图驱除所谓的“西方中心主义”,希望能从国人的角度去看世界。“他者”是王铭铭探求的脉络,同时这里的“他者”指的是相对于中国的他者。以此,便转换了思考的角度,也符合近年他所提倡的人类学者写作海外民族志的“志向”。四、 萨林斯的狮子口在这篇文章中,王铭铭主要讲了芝加哥城的历史与故事及萨林斯的个人生平。同时对萨林斯学术观点与成就有所介绍与述评。这些让人颇为受益。据传,近日萨林斯到中国访问时,出场费要价10万美那个金。××他狮子大开口。不知消息是真,或假。五、撒哈拉沙漠上的熊我想象中的非洲大陆是块充满野性之地。不过,从那些到非洲开会的学者口中,听说到那儿是让人哭笑不得之地,包括李银河、王铭铭,还有最近刚看过的《天真的人类学家》作者巴利。会议的安排让王铭铭一行学者哭笑不得,不过他反而将这股学者当成了他研究的对象。从两个维度看:不同国家不同学者们的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国家不同学者们在日常中不同的表现。整合为一:冲突。在讲述埃柯时,说他在学术上有点霸道,而当他跳起非洲的舞蹈时,说他的身躯象熊。六、 圣安德烈山的乡族法国乡村圣安德烈山是这次的考察对象。在本篇文章中,王铭铭充分发挥了他的想象:将法国乡村作为一个社区,谈到家族、讲到信仰,涉及地方传统等等;并且其中间杂与中国的对比。以此,从比较中西方文化的角度显现他人类学的视野。不知怎么地,圣安德烈山让我想起了蒙塔尤以及环法自行车比赛中风光秀丽的阿尔卑斯山。七、 地球是圆的尾篇算是总结。王铭铭将世界地图重新编排,将大西洋当成中心,而围绕它的则是他曾走过的过程。这便冲破了人们所惯常的思维,去除了西方中心地位,甚至可以去除以国家为单位的分类体系。在王铭铭的思考中,将“东方”与“西方”当成了知识建构的体系,也因此触及到了知识形成的本来层面。因此,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其实在为圆的地球上都只不过是一个无方向的所指。即,无处非中。

書摘:中国人类学家视野中的万•艾可(Umberto Eco)

最近总是碰见Eco,在抬头低头,或者无意回首,或者有心旁骛之时。就像我的中学物理老师二十年前教导的那样:E-c’-o无处不在。譬如:豆瓣评论中有所疏漏的Eco研究综述、Eco作品《美/丑的历史》的火气有点大的中国编辑维京先生的豆瓣日记、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中国头号粉丝阮一峰兄的陈年旧志:他不因卡尔维诺给Eco题献过语带三关的谀词「Eco在上游、Calvino在下游」爱屋及乌反倒爱卡(I... Ca...)恶柯(Um... ...co),在那篇四年前的博客里他其实要介绍google trends,爱憎只是附加值,反映在对Eco的风劲和卡尔维诺的曲高(和寡)之不平。上游、下游之说,见诸Eco在诺顿讲座上的开场白,中文版《悠游小说林》正文第1页有载。语带三关并见正文中「是的,他老是这样,很烦人的,而且有时讲起话来令人受不了,每句话都有几种不同的意思,他以为是在讲究语言艺术,可我有时听了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一段,请搜索定位。而最能帖合我之恶趣味的,有两则文字:一是一位叫「我的名字叫青」的豆友所发明的Eco的译名,不好意思,我已经将此现学活用博人眼球——谨在此志谢一下——抄袭到我的题目中了。还有就是以下我所钞录的,人类学家王铭铭一本随笔集里的不同章节。出乎我意料的,这位我学生时代的学术偶像乙居然两次、在两大洲与我学生时代的学术偶像甲Eco相晤,言谈甚欢,带著人类学家的好奇与天真,把相关的场面追记了下来。其书名在这种情形之下,滑出一道超出其作者之预料的轨迹,震动并暗示著我:《无处非中》。前文已经交代,由於其作者与他笔下的那一位俱是我的前偶像,我愿意以跨文化、跨人种、或跨人际交流应具备之宽容与相对主义来面对以下引文,而不像我的好几位好友那样,对风头上正炙手的Eco和无心酿过风波的王铭铭更加严厉,即:我把这些段落视作是一个值得阐释的、而并非可批评的文本,如题所示,它由人类学家无意之中记录下来的,初衷是类似日记体的一种自我中心结构的备忘录,因与Eco同在,而在不同段落中,有意窥探或无心涉及地把他装载到些许句子中去。现在,我将这些文字以段落为单位连缀起来,构成了一个带有民族志色彩即异文化风情的人物志。其中,人类学家(王铭铭)因近距离接触之便,描述了一个与自己同样具备观察知识与整合思惟能力的族群(符号学家与哲学学者)之中个体(Eco)的言行状况。该族群的世界观与知识谱系,跟描述者所在的文化背景有著一些明显差异,表现为那个叫Eco的个体在关注人类学家时会产生误读与不理解(见马里,2月25日。「误读」可以被认为是Eco所擅长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他自己亦落入彀中,是该族群世界观之能自圆其说的反映,同时,这种世界观也因此被包括其审察对象在内的若干外部知识衡量,边界自显。)这一观察的情境是一个多族群杂居的场所(跨学科学术会议),观察过程包含一个完整周期(贯穿会议的始终),具有重覆性(第一次非洲马里,第二次意大利),并有更换族群原生态背景的尝试(欧洲学者到非洲去,以及在欧洲观察欧洲学者)。而这位被关注者(Eco)拥有族际间的声望,他甚至还是一个文化创造者,他的作品和评论文本还有口碑构成了丰富的预设视野,但是人类学家并不是历史学者,他们更信赖直接观察的习惯,这使得本文与其他同一个体的相关文本之间迥异其趣……未完,有圖,故請移趾于此:http://www.douban.com/note/64630370/


 无处非中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