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作文本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6
ISBN:9787108022790
作者:张永和
页数:248页

自我思索的感觉

平淡建筑,在细微中感觉空间,生活建筑,在人本中思索行为...总感觉那是一种仰望的境界,探讨的寓意,平等,又满含智慧...看完后有再品一次的欲望....

外行看的热闹

在图书馆的架子上发现这本书然后借回来看全是因为我这个外行想看个热闹。建筑于我是遥远的,虽然天天都在建筑之间兜兜转转得生活着。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可以相通之处,才读到三分之一的我也觉得有些收获。

自下而上谓之“形”

《作文本》是张永和累积了二十多年的零散作文,时间跨度之大、范围之广让我真的很难说出对整书有怎样的印象,只好说说启发最大的题目了。作为一个学工程出身的人,我的本职其实就是做好一个“工匠”。根据国标规范,行业惯例和潜规则(说潜规则,就是有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么画是有问题的或者都说不出这么做有什么道理,可就是行业里有这么做的传统,所以大家还是要继续把它做下去),手册上的指示,像一台机器一般地制出设计图和施工图。不论是做课程设计还是在之后工作中,都有一种纠缠在数不尽细节中的无奈以及似乎无法把握所学事物本质的无力感。我比较接受系统性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有逻辑性的东西容易理解而且也放心。可是说句老实话,这四年的学习并没让我有对这些工程问题有一个理论层面的认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恐怕还是无休止地改动施工图,以及一种无时无刻存于心中的“这么死板的问题我都无法驾驭”的观念。而同时,我又对建筑系,对那些大一就开设的美术类必修课有种强烈的憧憬,好像那些但凡与艺术沾边的专业都比我们高出几个档次。而在张永和谈及建筑,甚至建筑的教学时,经常看到他对于从房屋到建筑即自下而上的思维的重视。他的“双向”建筑教学的一向就是:“在基本的材料、建造、使用的规律与逻辑中发现并归纳建筑的思维方式和形式语言。在这里,建筑师是能思想的工匠……”而且他还提到“美术建筑实际上将建筑师定义为画建筑图的绘图员/美术家,而不是盖房子的工匠/建造家。导致一些建筑系学生乃至建筑师潜意识里认为艺术家更优越,鄙视工程师,对建造缺乏兴趣。”“它(建筑与美术)和建筑与科学或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并无不同。因此,这个关系更可能是建立在思想方法的层面上,而不仅仅是在审美标准、审美趣味或技能上。”看到这些其实我满感慨。我们平时接触很多的用观念指导设计的思维,自上而下的“形而上”过程,好像不论研究还是事物的管理都要按照这种规律。而这只是“双向”教学的一向。原来自下而上的“形”也是如此之重要,它应该和“形而上”是平等的。张永和对建筑学的描述很像哲学。即做一个方案之前总是先探索一件物体或一个空间的本质是什么。设计到底是创作、表现,还是研究、发现?对现实中的城市建筑的态度总是批判性的。这本谈建筑学的书不是平时经常能看到的一些建筑学优美的图册。整本书除了封面包裹着一张说明性的图纸,以及目录之前的图画版侦探小说,就再没有一张图了。我想这本书不仅给了我另一个角度看工程,看看了解材料、建造与技术的重要性,让我觉得我自己先得“看得起”自己所学的专业。还提醒我这些具体操作中琐碎的问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思维方式和形式语言的。系统性也许不是不存在,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去发现。

文学与建筑

文学、电影和建筑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决建筑的问题,往往答案在建筑之外。作者在思考建筑时,选择电影或文学的视角来切入,想必也是这样一种缘故吧。反过来,我们通过阅读建筑,也常常获得超出于建筑之外的收获,引发我们向着更广阔的空间探寻。《作文本》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喜欢作者平实的语言,也简短明了地传达出他对建筑和空间以及人的思考,思想着实清晰深刻.

我对《作文本》的功利性阅读

2005年敲的文字————————————————————近日慕名买了一本张永和的《作文本》,睡前醒后读之,甚欢。张永和是我最为喜欢的建筑师,他与另一个建筑师提出的"基本建筑"对我影响比较大。那时我还在学校,好像是大三,某天逃课跑去三联书店看书,翻到某本杂志,正好有张的文章,说到他们的建筑理念,大意是基本建筑并不等于极简主义的建筑,极简主义是一种装饰的,追求形式上的简洁,其与人的关系是繁复的、修饰的,忽略了建造--基本建筑主要是指建造的基本。建筑不是造型艺术,没有审美,只是"造房子"而已。当时我还喜欢着艾未未,喜欢他为自己造的房子,喜欢他所说的"反设计"的立场。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思索自己的专业--服装设计。与建筑一样,服装也是一种与人发生关系的人造物,在某种意义上,服装与建筑探讨的是同一个问题:如何用"物"来塑造"人"?只不过服装的空间与建筑的空间有所不同而已。张是国内罕见得具有独立思考深度的建筑师,而在服装界很难遇到这种人。也许这与服装的时效性相关,急速的变化与快速的工作节奏使服装设计师普遍浮躁,在建筑界看来,是一群"趋炎附势"的人。但是,其中也不缺乏具有独立思考的人,比如Hussein Chalayan, Rei Kawakubo,Yohji Yamamoto(最近他在巴黎举行了一个名为just the clothing的展览)等,而国内,我想来想去,可能王一杨、张达也有这方面的思考吧!张永和是一个可以称为"大师"级的人物,由于出生于建筑世家,本身具有理性思考的天性,留学美国的背景,加上对文学、电影、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感性"的兴趣,使其作品独具魅力(比如席舒书屋的自行车书架、长城公社里的夯土屋),重要的是,他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中国性的追求,坚持以批判的立场参与到当下中国的建设里面来。让我饶有兴味的是他对侦探小说的兴趣--他所主持的"非常建筑"到处可以看到侦探元素,电影《后窗》中的窥视结构,自行车,他甚至深深迷恋福柯对马格利特的《烟斗》的解读……这些在《作文本》里都一一呈现,他的行文风格非常简洁,就几个字、词,或者简单的一句话,就成立一个段落,在另起一行。几乎每个词语都暗含了逻辑结构--字面的意思到了,更重要的意思不用写出来,读者自然会思考到。《书城》的评论是"一种理性的冷漠"。每次看到他讨论文学与建筑、过程思想等一些思考痕迹时,我就忍不住地想把"建筑"一词换成"服装"一词。以前买过一本罗兰·巴特的《流行体系》,也是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时尚杂志的语言与时尚之间的关系,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论题本身的深度,我坚持读了几页,就在也进行不下去了,就更不用谈从中获取服装表义系统的认知了。而张的文章很好读,一点都不晦涩--不像他的一个同事出的一本《极少主义》,极为难读,根本不像中文,但还好,我零零碎碎地看了一些,至少获得一些思辨的感觉。说实在话,读这些书是有目的的,用张永和的话说就是"读书的功利性",即读着读着就不免联想起自己的问题:假如是我呢?服装难道不是也像自行车一样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功能吗?现代的成衣工业体系下,服装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就是时尚?在"人"的塑造中,服装的侵入到底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电脑网络对于人类思维的重塑是不是也跟服装对人的塑造一样?……总之,我喜欢能从张永和对建筑的关注里寻找到一些思考的线索、启发。他的网站:http://fcjz.com/

想写侦探小说的建筑师的作文本

作文本。四年级的时候写作文就很费力的建筑师出了这本书《作文本》。在书架上插着的时候,就喜欢这样拙劣的名字。他是文字的外行,我是建筑的外行。所以外行与外行看热闹。作文本。把封皮拆开,是个黄色的大大娃娃,在各种图片之中,俏皮地笑。绘图是可爱的,关于窗的投影,关于园的写法。简单的线条,简单的形状们,好好的排在一起,就像是幼儿园的小孩子们。看文字。文学与建筑,文学与空间,物体城市,时间城市……像他说的那样,即使无法懂得建筑的人,也会获得文字的愉悦。张永和的英文比中文好。看他的英文是流畅的舒服,Time becomes the primary ordering device of the city.Speed isDensity.张永和的中文有七零八落的可爱。所以,在他忙于选择词语说事的时候,就忘记的权威的口吻。这样一个建筑师想写侦探小说,渐渐渐渐就写出了这本叫作《作文本》的东西,夹在文学的书中,确是美妙。

买一本去看吧

看了有两年了吧,算是这几年看的书里印象比较深刻,觉得有看头的书,作者读空间的把握力度让我着迷,不多说了,有空去看吧,不管是想建筑的还是不学的,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最需要阅读。

【读品·城市】建筑师的思想录

【读品·城市】建筑师的思想录这本谈建筑的书,如果你把它当作哲学书来读,也许更合适。这么说,实际上是假定谈建筑的书与哲学书应当有所区分。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这个假定的确是存在的。建筑究竟应该怎么谈?我(们)未必清楚,不过,张永和还是使我(们)产生了疑惑:竟然这样谈建筑,可以吗?不可以吗?显然,张永和了解这种疑惑,要不,他不会把自己的工作室叫做“非常建筑”。在汉语中,“非常”这个词值得玩味,它的字面意思是“不同寻常”,有一部电影,中译作“非常嫌疑犯”(The Usual Suspects),跟原片名完全相反,但与内容却十分贴切,是很好的意译。“非常”的另一个习惯用法则是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这样,“非常”的前一个意思是表示与usual相反,也就是unusual;而后一个意思则是表示比usual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是more than usual。这是汉语多义或模糊的又一个例子。回到“非常建筑”这个话题,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为unusual architecture,也可以把它理解为very architecture。前一种理解,可以说是站在一种外在的立场;后一种理解,也许更符合张永和自己的立场。事实上,“非常建筑工作室”的作品集出版,他把书名先后取为“非常建筑”(1996)和“平常建筑”(2002)。从非常建筑到平常建筑乃至基本建筑,不能不说其中有深意存焉。张永和后来更多用“平常建筑”以及“基本建筑”这些提法,这是基于他对建筑本质越来越趋于删繁就简的理解:建筑实践意味着面临如何理解、限定、设计、研究建筑等等问题,而如果把建筑动词化,这些问题即可简化为“如何建筑?”(如何盖房子?)。全书由长短不一的三十多篇文字构成,短的几百字,最长的也不过万把字,即使是长文,相信读者也不会把它混同于那些发表在Journal上的论文,我想,这自然是因为作者采用了一种格言或断片式的写作方式,简洁、跳跃、质地密集,令人想起维特根斯坦的那些著名的哲学笔记。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多年:1982—2004。作者的身份从加州伯克利分校建筑系的研究生到北京大学建筑学教授。而风格(语言以及思维倾向)似乎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将最早的《自行车(的故事)》与最晚的《我的红楼梦,或三考》做一比较,如果不看写作日期,你想不到这中间隔了二十二年。这似乎又一次应证了我的一个观念:人的重要品质在二十几岁就已形成,之后的学习与经历作用甚微。作为一名教师,张永和有机会把自己对建筑的独特理解灌输给学生,因此,从他有关建筑教育的论述——主要是《四函》与《关于建筑教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建筑理念。《四函》写于1985年,时作者在美国印地安纳州的保尔州立大学建筑系教大学二年级的设计课,这四封信所录的是他写给学生的设计任务书。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任务书没有向学生布置什么技术性指标,而是引导学生对建筑基本概念进行反思。第一封信——练习,要求学生研究生活事件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特别提醒学生重视细节。第二封信——过程,告诉学生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并传授给他们一个经验,那就是:在练习时坚持做笔记,把所有的思考和想法都记录下来。事实上,张永和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收在本书中的很多篇文字就是他的思考素描。有关过程的思想,后来他有进一步的发挥,参见写于1988年的《过程思想》。第三封信——舞台,教导学生建筑不过是提供我们行为发生的一个背景或舞台,设计必须为人的活动服务。第四封信——经历,这封信是这门课的总结,鼓励学生向自己的经理学习,并提供给学生三件工具:一是写作,给所设计的方案加上一段不相干的故事或剧情;二是把一个局部或一个细节作为设计的起点;三是绘图必须具体,要十分注意细节。通过这门课,张永和旨在卸下学生的思想包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对建筑及其设计的理解。《关于建筑教育》写于2001年,时作者在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事,其中不仅有对以美术为基础的传统建筑教育的全面反思,还有对新建筑教育模式的积极建构,依我看,是中国建筑教育的一份划时代文献。在文中,张永和放胆倡言,要重新定义建筑学基础:美术不是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是基本设计活动(思维),取代建筑专业美术基础课的是艺术修养的培养,而艺术范畴不局限于绘画、雕刻与设计,应涉及电影、戏剧等诸多领域。事实上,张永和本人就有很好的艺术素养,他对世界电影、文学、绘画作品了解之广、理解之深,令人惊叹,读者只要细按《文学与建筑》、《文学与空间》两篇自可判断,毋庸在此多言。如果说传统建筑教育理解下的建筑是一种美术建筑,那么,张永和所提倡的建筑也许可以称之为观念或理论建筑。必须说,这种想法并非他一个人的发明,早在1982年访问匡溪艺术学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建筑系时,他就与“理论建筑”相遇而大受刺激,详《匡溪行》篇。而在国人中亦不乏友声:台湾著名建筑学家汉宝德(1934— )在1980年代即云:“也许建筑根本就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个思想的范畴。如果这样的解释是正确的,我也许可以把建筑家定义为思想家。”(《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1月版,16页)张永和当然是一个建筑师,并且是在美国注册的建筑师。他也要盖房子,他也要与雇主打交道,在这些方面,他与一般建筑师没什么两样。但是,在他身上,你总会感到有什么不同。是什么不同呢?不错,他在名牌大学读书教书(2002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讲座教席,2005年9月起MIT建筑系主任),他获得各种国际大奖(1987年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一名,1996年美国进步建筑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奖,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贡献奖,2004年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但这恐怕都不是什么要紧的,要我说,最大的不同可能是,一般的建筑师满足于作为工匠,而张永和则梦想成为能思想的工匠——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本书就是他的《思想录》。帕斯卡说,人是一支会思考的芦苇。昆德拉则说,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我知道,现实是,不思考的人、不会思考的人是多么的多啊。张永和著:《作文本》,三联书店,2005年6月,21元。[法]勒•柯布西耶基金会编:《勒•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牛燕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20元。来源:【读品】十三期

看事物的角度

这本书的内容和封面一样干净。这样的文本方式,简洁、跳跃、概念、充满可能性,有点象创作开始的时候,在一张白纸上随机想到一些词汇先记录下来,至于之间有什么关系和意义,需要进一步运用观念与逻辑把他们勾连起来。说得多和说得少,都不一定是学问。关键的概念创造在于看事物的角度。张永和说对他最有意义的的揭示是向现实中的任何事物学习的可能,这导致他总比别人看到的东西更丰富有趣。作为一个建筑师,他发现在街头骑小自行车玩极限的小孩子也是建筑师,但是他们不建造,而是通过运动和使用(包括滥用、错用)促使建筑元素发生质变,台阶、坡道、路障,都转化成一处处游戏的险要,城市空间出乎意料的得以重新组合。当具备这样观察事物转换的能力,就可以到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当主任了。这个职务的空间当然要比一个建筑师的空间来得大,就象文本的空间比一个实体的建筑空间更富有伸展性。

一篇零散的读书笔记

本来是《现代建筑理论》课程的期末读书笔记作业,慢慢的敷衍而成,后来发现居然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索性还是发上来,希望有人能够点评一二。说是读的张永和,其实看的台湾国立交通大学龙书章教授的公开课更多,也感受到龙教授治学的严谨与认真,在这个偏僻的角落里感谢他这样认真地教学,让远在千里外的建筑学少年感受到真正的学者的深沉与魅力。一、关于本书的总结、思考:1.和梁思成那一代建筑师做对比在于历史大环境的不同:中国现在建筑在与世隔绝三十年后之后再次拥抱世界。 2.和刘家琨、王澍的不同在于教育背景。他们都写文章,同时也都指向“建筑是什么”.最初在南京工学院,是非常讲求建筑设计性的学院,之后在很早的时期就进入美国学习。王更多的是让学生直接面对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张永和作为文革之后的老三届。和张艺谋,陈凯歌等中流砥柱是同一批人。3.非常建筑事务所在初期会有明显现代式风格,而国际的风格大量进入中国,又体现出明显中国风格烙印。 4.关于建筑动词。张关键在于建筑如何建造出来。和王澍的类似,张认为建筑的开始都在于如何建造,他的一切想象,一切思考都在建造当中。建筑的形容词最重要的是连接起动词和名词,在建筑的文本和建筑实践当中如何连接。建筑师最重要是把房子盖起来,无法和那些所谓的paprtarchitecture当中,实践是非常重要。建筑是要实践的,必须去盖建筑,而非仅在学术的象牙塔里钻压。坚持从一些基本的建筑问题出发,如:使用组织、场地、空间、材料建造等。而这些问题有根植于中国的城市、景观、传统和文化当中。唯有这样,平常建筑才能成为非常建筑。对于当代各种外来建筑进入国内的现状是悲观的,把国内作为试验场。要根植于中国性,但又要不同与中国那些固有的怀旧性。5.工作环境。在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更多是研究性论述性的氛围。而在49岁MIT的研究中心也是优秀大学的非中心的研究中心。所以往往是在“圈内的圈外”建筑的中心,但同时是中心的边缘。和艾未未等建筑师的碰撞与交流。所有人在进入东方时,张进入西方带领他人来看东方。在北大教学的经验:许多学生容易吧自己当成艺术家,不愿意动手。属于文人式的建筑家,认为技术是工匠的事。即使做建筑却对技术、建造不了解,都是谈一些想法,却跟建筑艺术不连接。这个部分,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建造来克服。6.以建筑为名词,建构一个叙事。以建筑为动词,重新实践建筑的构造,材料和构筑。中国目前正面临一个文化的转型期,前十年的努力的努力好像是用一只脚卡在门缝里,虽然闷在关了,却希望能够多少减缓这样的变动。——即在西方建筑师大举进入中国,如何保持中国的独特性。【当建筑回到建造,如果建筑的额每个细部都被”显微“,从而超越现实。建筑反而可能重新成为现实的也是寻常的建筑。如果建筑回到”建造“,就可能成为建筑的建筑。我所感兴趣的建筑,或许某部分是想象的,但一定有个物质的基础。我因为回避了形式的问题,却更能直接的面对建筑本身。】7.在2008年威尼斯双年展中,提出有”应对”产生“现实”的普通建筑,而“协调”是一种周旋的艺术——有原则,才有妥协,即所谓建筑七灯里的【顺服之灯】。当中国所谓奇观建筑成为主流建筑时,那我们所做的就是【非常建筑】了。 和强调创意独特的重大公共、文化项目设计不同,普通的建筑总是在应对、协调、周旋各方面因素。我们习惯热衷那些不普通的建筑,因此有必要触及什么【普通建筑】。8.张永和六个不同的关注及实践方向,分别是居住方式、建筑秩序、城市化、传统、感知和文化。06年的《建筑名词:张永和的作文本》是其思考,《建筑动词:张永和.非常建筑作品集》则是其实践的体现,一则实践一则思考,类似于伊东丰雄的《延伸的秩序》和隈研吾的《自然的建筑》。而不同的文章往往没有特定的脉络,是其建筑历程的一个记录。 9.写作文的意义:是对自己思路的回顾。作文,如果发生的话,就在上床看侦探小说的前一刻,起码在十点以后,写的内容基本上都与建筑有关。建筑:盖房,设计结构,搭接材料 ,建造空间;写作:排字,建立框架,组织词句,制作文本。这也是为何06年连续出版了《建筑名词》和《建筑动词》。二.由本书内容划分的张的建筑思想历程三阶段。第一阶段:从80年代初期到后期,大体是以张永和作为单一设计人,以及建筑教学者,寻思如何破解建筑谜团的自我对话记录。态度上有着【炼金术师】孜孜不倦的信仰与热情,方法上倾向从局部与微观做破解,音乐有着藏身在迷宫一角,却坚定相信出口必将豁然显现的信心。对现实吃着客观不轻易接入的【距离性】,也同时又对多元价值的尊重性;对建筑,则有意义的追求倾向,与抽象自我个性化的态度。张永和提出了艺术创作与文化环境不可分离,这也可视为他第一阶段的重要转折关键处。第二阶段:建筑是什么?的再质疑&继续深化文化与建筑间,相互关联性为何?第三阶段:城市与批判的参与建筑。从早期的programing,对工业建筑的学习,企图 把基础建筑动词化。关注建筑的构造,关注建筑的构筑物,是对文丘里的致敬。把第一阶段的文本,想象,programing放回第三阶段的construction,detail。在 detail里实现自己的想象,如何在一块砖中体现自己的思想。三.第一阶段的相关文章解读。1.【自行车{的故事}】不定性实验中,给出的题目是:使用、滥用、错用。要求在现实 中观察着三者的食物。 张永和的观察是一unhaizi借助地形,第地物做各种惊险的跳跃。 通过汽车,一种哥接住器械的人体运动。他们想象力丰富地滥用、错用了建筑的台阶、坡道、路椅、泥路障,使他们传化为一处处游戏的险要。他们需要不断地创造新游戏场。他们是建筑师,但不设计不建造,而是通过运动或使用个(包括滥用、错用),促使建筑元素发生质变,建筑空间重新组合。2.窥视剧场——实地考察。窥视剧场本来就是i现实生活的类比,人主要通过看来认识空间之间的关系。反过来空间关系影响视觉经验。反过来空间关系影响着视觉经验。在窥视剧场中,我看到视觉经验与空间关系的完全重合;看和被看的经验,与看和被看的两个空间。因此,窥视剧场的模型成为一个理想的视觉空间实验室。台,如果舞台是一面开敞的六面体,窥视剧场中则没有舞台。窥视剧场演出空间的第六面也是封闭的,它更接近舞台企图类比的真实空间。它没有台口。台口化作窗口幕,幕转化为幕者面前的窗帘,幕的起落决定了观众与舞台的关系,个人化的视觉空间,个人化的视觉时间。厢——单人间。窥视剧场中每个看客独占一个看厢。窥视看厢的窗口如果大了,窥视者可能被窥。单人间的展示,单人间只有一个目的:独处,自愿或被迫的。单人间——最基本的建筑。3.匡溪行超现实主义电影导演步纽尔在拍摄他的第一部影片时,主导思想是绝不要任何理智的镜头。其实这一想法本身就特理智,影片拍好后充满了不连续场面,但气候的理性主义构思是显而易见的。《安达鲁之犬,1929》,步纽尔与达利合作拍成的电影,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电影,片头是剧中男猪脚抬头望向天空石,看到夜空中一朵乌云横过月亮,下一个镜头连接到,一个人手持剃头刀横向割裂一女子的眼球,镜头上是眼球破碎的特写。4.四间房——单身公寓。典型的西方住宅中,房间与功能是一对一的。房间的尺寸、它在住宅中的位置、采光以及开场程度,都是在这里——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这种关系好比【等级制度】。传统中国住宅建筑的空格键关系与其刚好想法,居室的概念只说明房间与家具的概括联系,没有其体的划分和限制,房间之间不存在绝对的连接关系。【间】,即可指房间又可指开间,进而模糊了房间的分割。建造方法是限定房间的唯一建筑因素;同时它也赋予了房间的形。如此中国住宅中包含的诗一组功能不固定、形式不变化的“空”房间。相对于等级空间,且称这种开敞的空间关系为【等值空间】。这四个房间仍是空的,他们之间无固定关系,可以任意排列组合。四间房在住户搬进之前不是公寓,而是营造公寓的原材料,每个居民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带进去,选择(不多于四间)房间,编排他们的顺序,决定他们的内容:单一功能,多功能、或无功能。具名从事自己公寓的建筑设计,四间房单身公寓没有解决矛盾,而是融了了一组矛盾。中国住宅的空间是建筑上的等值,文化上并不等值,中国的居住空间不限定功能,与家具没有必然性。将家具作为设计作为设计的触媒放入四间房,让它们的私密性程度影响房间的建筑,再讲家具取出,于是得到:台:开敞空间,空梁架。亭:半开敞空间。四根柱无梁屋盖,玻璃砖。阁:半封闭空间。5.泰山和克斯斯托的其实——环境艺术的意义。“我从未到过泰山,只是听说泰山各种题词比比皆是。不少游客只看只谈有名目的石头,好像游山乐趣全在于此。那正是中国人用中国的眼光创造中国地敏感性文化环境。当人们在英雄墓地载上青松一两颗,艺术就超越了对文化环境的感官上的影响,进入了对文化环境的实际改造和创造。苏州园林是古代文人的环境意识,创造性地在县委可举行文化环境,终成为中国文化之典范而不朽,尽管对不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像我自己)来说,弄懂其中趣味并不容易。所以像苏州园林是光看平面图是难以完全理解的,例如庭院中为何要栽植芭蕉? 像下雨中,芭蕉可以承接雨水,雨水的滴滴答答声是有着无尽的文人式情怀。即中国人用中国人的审美视角创造出中国式环境文化,而张永和认为建筑往往也可以抽象的文化的。而保加利亚艺术家克里斯托(Jarachelf Christo)的作品,仿佛与泰山的题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克势的拿手戏是爆东西,物体失去了本来的面目,给人一种有条件重新认识它的机会。环境艺术的创造离开对文化环境的理解而存在是可能的,但恐怕只能停在涂脂抹粉的水平上。艺术可以作为点缀,但毕竟艺术的意义不是装饰。6.四函—黄士钧评译张永和在四封对他写给学生的【设计任务书】里,诚恳地与大二年轻学子谈何为建筑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设计的出发点以及方法当如何:第一封信1.他要求学生选择的事件发生地点:必须是真实地。从事督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出发,去体验建筑的意义。2.其次,他要求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人们的额生活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上,而不是单纯的描述事件发生的地点。3.他强调要注意事件和环境相作用的细节。细节是生动具体的,因而富有活力。细节能够告诉人们环境的特殊气氛,揭示出环境和事件的相互关系的深刻涵义。第二封信1.他以为设计的全过程比设计的最终结果要重要的多2.在不同的具体要求下,设计的结果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设计所经历的过程确实大同小异。3.设计的全过程是建筑设计者从着手考虑方案到完成设计阶段中全部的思维活动。4.过程的开始往往是以最后结果为目的的,可是,从全部过程中所收获到的,要比从最后那个结果得到的多得多。 第三封信1.要有中心思想。2.建筑环境是为着人们的活动而设计的,因而人造环境是人们行为发生的舞台。演员是广大的使用者。3.然后,活动和事件的发生并不完全依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它有着很大的独立性。第四封信1.从生活事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模糊性这个角度出发2.再次强调了建筑设计应该从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和概念出发。在四函的结尾,他对学生写到:请带三件“工具”去作建筑旅行:a,写作,b,把一个局部或一个细节作为设计的起点,c,绘图必须具体,要十分注意细节。不管前期的思想多么天马行空,但在落实到一笔一划当中,对墙线窗线都要细致。7.马达客栈白令海峡内两个代奥米德岛之间,是美国与前苏联的国界/日期变更线。它无形的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人们受它的约束但并不能具体体验到。马达客栈的全部建筑意义在于使这条建筑物质化,从而使人们对它又感性认识。客栈沿美国与苏联过节/日期变更线展开,或此线从客栈每间房间的中央穿过。经验是设计的真正内容,线是一种个基本的空间经验。线性建筑也是一种个基本的房屋模型。因此,代奥米德岛的马达客栈是特殊的,有富有相当的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也是建筑中的重要问题。8.后窗用建筑设计来分析,希区柯克的影片《后窗》,同时也试图对电影进行建筑的在创作。《后窗>的故事发生在一座中间有院落的多层住宅楼里,初看似乎很普通,仔细观察则会发现公寓里所有的房间都不寻常的排成一列,每个窗框有如一个讲故事的人,通过窗子素能看到的室内片段,压缩空间成为展示空间的片段。视觉的需要创造了浅空间。所有后窗的空间都被扁平化了,深度化的是一种真实地空间,而扁平化的的是一种视觉的空间。经过一个远端的距离,所有的框景都被扁平化了。而扁平化后之后注视生活的内容,而不注视它的空间特别性。这也可以回应张在之前讲到的开间,利用家具来丰富他的空间,即空间的形状不重要,而是空间的内容很重要。从【窥视剧场】到【四个房间】到【后窗】,张永和一直在探讨如何扁平化一个空间后,又如何把一个空间丰富化。 9.烟斗——概念性物体以画家玛格丽特《这不是一个烟斗》与保加利亚艺术家Christo以塑料布包裹物体的系列作品为例,以观念有限的相互映出,与因之而生某种可能因而虚无的性格存在其间。物体的剖面否定了自己的外表,他们成为非烟斗。烟斗不在手中时时静态的。没有生命及意义。且拿在手中把玩,或开或闭,时为烟斗时为非烟斗。手的“合页”赋予物体时间性,物体活了。烟斗和手的统一,促成烟斗内外两个不连续。 他虽然没有直接回应文丘里,但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回应一些艺术家。第二时期: 中篇阶段的论述轴线建筑是什么的再质疑。以【变】,也就是对熟悉的事物,重新取得的陌生感做回答。对【实体建筑】能否回答真正建筑问题提出了质疑,也转向对【虚体建筑】可能发展的注意,并持续强调【文化】在建筑任务里的重要性。就像长期在中国做建筑,在离开一段时间后,在回国做建筑,往往会对以往熟悉的建筑环境了新的看法。所以在做设计的时候,要提醒自己挑战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书中,张提出西医或治病或不知(没病),但无法处理病与没病之间的状态。在解决问题的两极分化过程中,现实的连续性中断了。生活中细微的差别和变化小时了。所以解题式的建筑时抽象的,或许还有点虚。以中医常用模糊地”虚“,描述人体状态的不可解定性,用来质疑现代建筑过度理性的专断性。如果建筑任务重新包容文化与经验的诸方面,如果建筑任务不是一个设计前拿到的消极的已知。策划与设计建立一个有机的关系,策划被作为设计的一个组成,与设计同时交替进行,或许形式不妨重新追随功能,建筑师也将成为最胜任的策划师。文化在建筑里的角色与意义,屡次被提出检视。例如餐桌与饮食习惯、四合院与内向世界观。看以检出无形的文化环境,承认文化在建筑里的位置形,与实体经验咋建筑任务的重要性,成为张永和这阶段书写的重点所在。1 垂直玻璃宅密斯(mies van der rohe)曾为玻璃的透明性和建筑空间之间,确立了一个水平关系,即作为垂直空间界面的透明玻璃,造成水平向上、室内外空间视觉上的连续。同时不透明的地面和房屋,维持着垂直向上室内外空间的分离。水平向上,室内空间随之失去了独立性,它变成了室外大空间的一部分。水平向的玻璃住宅,注定是田园式的,属于开敞景观,与今日高密度的都市环境相矛盾。在这个住宅中,人透过玻璃看出去的是上面的天空和下面的土地。和成环境的联系,则被实体割断——实墙的极端城市性皮层,反而为【回归自然】做了准备。模板的透明性们也是所有的设备家具连成一个脱离房屋结构存在的整体。一部完整的居住机器,一段家具的叙事。2 独立的院子中国的庭院不是房屋组织的副产品,它是住宅中的主要空间和房间。先有了院子,其他房间才组织起来。四合院的内外空间没有质的差别,它没有剩余空间。例如古代忌讳在庭院中间载一个树,意为“困”字,而张永和在一段时间里研究汉字,而汉字的形声会意,而这恰好是中国人很有趣的文化内容与文化体系。使用中国文化一系列的文化体系创作出的汉字,往往是带有文化谱系的,而这种谱系往往是带有某种空间感的。在这片文章中张永和谈到尽管这组作品中的绝大多数都围绕家具场景展开,但他们其中不乏超越家具的企图,超越是建立一个更广泛更基本的住或存在的经验和一个广义的宅。而中国传统的合院,虽然中间的庭院可以称之为“空的白”,那它却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时期: 城市关照与建筑实践张永和在个人二十余年的生涯发展过程里,不管在建筑风貌的探索与途径上,或是建筑视野的宏观与微观上,都显现出曲折多变的面貌性。这可能与他选择战略位置点,以及含蓄近乎隐晦的表达方式有关,但是在书写的后端,却看到越来越明晰的陈述与声张。文字也由抽象模糊的描述转向具像的构造的问题。而思考则由由【单体的建筑思考】转向对【城市的综观层级】,由【非常建筑】转向【平常建筑/基本建筑】,由【建筑名词】转向【建筑动词】。所以在他担任北大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时,带领学生去做城市。开始建构他的城市观点。而他自身,也从一个思考着逐渐转身为一个建构者。1 平常建筑保持【基本建筑】的研究性,【基本建筑】在参考市场经济的同时,保持其意思形态的距离,构成实践的批判性。来抵抗中国近些年来所谓的奇观建筑。以建造作为起点,研究构造的材料、方法和结果的综合。在这篇文章中,特别提到了密斯:Mies的1923年【砖宅】。建筑的四个层面:1.材料:砖/ 2.建造方式:砖筑方法。3.建筑的形态:房屋构件之间的关系,墙的独立性/连续性,以及墙与墙之间的交接节点。4.建筑的构图:人在家住中看不到平面。看到的非构图性的材料——建造,形态与空间。砖宅平面如抽象绘画般构图,展现了现代美术对密斯的影响。但平面的艺术性不等于建筑的艺术性。正如张所说的“我最终夺得兴趣并不在于密斯,而是分析一个现象:一个将建造而不是理论(如哲学)作为起点的设计时间。也是一种建筑定义:即建筑等于建造的材料,方法,过程和结果的总和。而建筑形态不是设计开始就定的,而是通过一定逻辑。【沟通】是通往建筑的媒介之一但不是建筑本身的质量。一个平常的建筑具有特定的逻辑,而非普通的逻辑,如建筑构件/材料之后而确定的形态,即不孤立简单地对待材料。材料,建造,形态,空间,建筑形态学是一门最枯燥的学问,但它确实最基本的建筑语法:一根柱子与一道墙能发生集中关系,一面墙与楼板可以发生几种关系,一面墙与楼板可以发生几种关系?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2、材料与建造:玻璃砖Pieere Chareau的玻璃屋,尺度:常为8cm,多为放形:19cm*19cm,技术:磨砂/喷砂/压花使平板玻璃有了半透明的可能。玻璃幕墙:【幕】:是窗帘或幕布,为织物,一般不是全透明,无法满足维护保温隔热的功能。【幕墙】;是楼板在楼层之间的连续性,【玻璃砖墙】:是名符其实的玻璃墙。上半部透明/下半部透明vs.传统的上半部透明/下半部不透明,如把矮墙隔断翻到上面去,既减少走动人流对工作的影响,有保持了开敞空间的下半部。一人在伏案工作室经历视野上的开敞。上部半透明/下部透明的玻璃隔断于是出现。例如在Peter Zumthor_布列根兹美术馆。有着以下的特点:1、调节的光线。目光从四面通过外层玻璃进入玻璃顶棚上部的空间。再通过顶棚均匀地分布入展厅。顶棚成为一个自然的发光天棚,所有的墙面均留给展品。2、透气的玻璃墙。调节室内的温度。同时室内空间仍保持封闭,好像人的皮肤可以呼吸。看它的刨面,每层的刨面分为两层,下面一层为天花板,而建筑内部的采光从很高的侧高窗进入,光线打到天花板的玻璃上,从而上天花板发起光线。所以只有清晰的了解到怎么画,玻璃怎么搭,才可以达到这样高超的境界。这样进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在Herzog and De Meuron的The SUVA building.Basel当中,玻璃如何与混凝土,砖石共同作用构成更能适应不同需要的前提?张认为不鼓励简单对待材料,建筑构件之间的关系,进入建筑形态的范畴。通过玻璃来讨论材料和建造方法,最关心的并不是玻璃本身,也不是墙的定义,而是选择材料和建造方式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材料的使用没有定式,进而更有如何设计材料之间关系的问题。而之后张则再次回到了Peter Zuthor的Bath.val,提出了一个材料与建造的问题:承重墙VS.楼板。在这个建筑当中,产生了一系列特殊形态的诞生——在利用基地条件/空间需要/材料是促成这些形态的关系。Zumthor创造的形态关系包括:承重形式:承重墙——既非承重墙,也非框架。承重墙与楼板的关系:无梁模板从承重体不对称的出挑,楼板之间的关系:断开的相互独立的版块。楼板与天窗的关系:天窗作为楼板板块之间的缝隙。【屋顶】是双重构筑或回到构筑的本质——既是建造关系,又是板/体关系。建筑中的每一个盒子都是一个承重单元,每一个盒子都出挑一块楼板。而楼板与楼板之间都没有结构关系。到这篇文章的最后,张谈到了Giuseppe Terragni的但丁馆,张盛赞其本身就是一首诗!每一个建筑元素和空间都对应着但丁《神曲》中的某一章节。但丁官的诗意更是,石承重墙的诗意,庭院的诗意,石柱的诗意,柱与柱之间关系的诗意,高差的诗意。踏步的诗意,门洞的诗意,天光的诗意,方形的诗意,正交的诗意,玻璃的诗意,玻璃柱的诗意,顶棚与柱之间关系的诗意,缝隙的诗意,石铺地的诗意,围合的诗意。一切【基本建筑】的诗意。3.基本建筑贴近建造,关注建造质量。关注建造逻辑的可读性,不是简单地暴露建造。无论任何建筑类型,如果都致力于材料的大街,构造的逻辑,施工的质量、与基地的关系、以及人堆空间的额使用与体验等。他们再创造的就是【基本建筑】,基本建筑动词化,初步提出了【建造】作为建筑起点的思路,建筑转化为行动,将思考与讨论融入行动中去,实践成为了解问题的过程。而建筑实践往往会面临种种问题:如何理解,限定,设计,研究建筑等。建筑实践上由【建】和【筑】构成。基地+建筑=建筑(动词)基地,将建筑物作为基地状态的发展与延伸,建造(构筑):建立材料,结构,维护的建筑型。貌似发到这里会把Pages的排版抹掉?懒得去重排一遍了,恩就酱。

这本书

海外学者的书,好像都不会有那么多的感情流露,读起来自然,不象国内同一期的作家,用了太多的修饰,感性的肉酸。象张不用说。Berkeley的建筑系主任,这本书的很多可能只是他肯对外的讲稿,或是一篇不那么正规的论文。拿大众的文学和电影来联系建筑。给非专业的我们有了认识的可能。以理性的思维来看待文学,看待艺术,以一种理性的方式看待生活,这样的书不会那么讨喜,喜欢的也应该不那么喜欢。但是换一种口味来阅读。没有报什么目的去阅读(其实我们平时的阅读难道不是为了排遣?),或许得到什么意想不到。最开始我买它的原因是书的封面上作者随手的涂鸦,是自己设计的犯罪现场的插图(张也是克里斯蒂迷)。让我以为这本书有多趣,多私人。其实还好

看完热闹了

对于建筑门外汉来说真的只能看个热闹了,理性思维太过于浓重以致连文科出身的我连知识都不能说有所增长。惊诧于作者的文学功底,恐怕能有所发言权的,也就是唯一看懂点的就是文学与建筑这篇了,伟大如莎士比亚、艾科、卡尔维诺,都在思考着实践着文学与建筑的关系,建筑,隐含了人类的思维智慧,竟然也隐喻着人的灵魂与精髓,建筑是事件的发生地,也促进事件向着建筑的内延发展。生存与毁灭,并不仅仅是人类的话题。深有所思!

有趣的作文本

偶读建筑师张永和的《作文本》里的一篇随笔“关于建筑教育”。里面介绍了一个有趣的概念--美术建筑,即以美术的思维方法和以美术的设计训练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最大的诟病在于过分强调表现,忽视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把建筑当作一个大到能够允许人进出、居住的雕塑。于是建筑师被定义成画建筑图的绘图员/美术家。其实长期以来,我一直困惑于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如此不实用又如此丑陋,比如以酒瓶放大而来的办公大楼,铜钱形状、香炉形状的写字楼,和顶层有各种各样奇怪结构的居民楼。中国又为什么有那么多雕塑家、画家改行作建筑师。现在,脑中的迷雾仿佛一下被拨开了。原来这就是美术建筑的典范和由此而来的建筑师的定义。我不得不为张永和一针见血的批评喝彩,也不得不为他明晰简洁的说理而折服。同时,也觉得“建筑师被定义成画建筑图的绘图员/美术家”一句可与我的“常规设计和实验设计”中的“智能接口”互闻。呵呵。

建筑师不是白痴

张永和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今年去他的工作室谈一个项目的合作,他人在美国,他的主任设计师接待我,整个感觉应该也是他的做派,外表态度温和内心想法坚毅,我们围坐在乒乓球案子改造的会议桌边看他的作品,阳光从破旧的纱门投射过来,几间小平房形成的工作室,安静,平和,就像他的《作文本》。这里面的文字都十分安静,但你可以透过这些文字看出一种对观点坚持和执着的坚毅,这也印证了我的观点:那些内心强大的家伙,通常会以温和示人。而建筑师大多很白痴,请原谅我这么说,但真的如此,大多只不过是画图员而已,真正有想法的很少,造成这结果的是教育,我们的教育体系,容易出白痴。

领军人物的作文本

领军人物的作文本作文本里面的文章,有些断断续续读过,依稀有些印象,不深。书本身是个集合————设计说明,随笔,当然也有些纯议论性质的好文章,褒贬现状,这一类写的比较入骨。只是这一类文章不多。张老师给自己的这本集子定义为作文本,有些随笔,的确就象成年人作文一样。中国建筑师,几乎都是从理科学院毕业,在学院受到的教育,也是工程多于人文,(或者说,学校教育部分的工程和文科教育在分量上是平齐的,只是老师们更善于教导工程类的学科,受对于文科本身的积累和其它所限,并不擅长传授此类)因此结果是,大部分的建筑师,并不擅长于纠缠文字,就算能把设计说明写的通顺而不矫情的,也不多见。张老师的这本书,句式简单,结构清晰,逻辑明朗。这些特点,也很符合一个作者的身份身份————一个擅长于逻辑推理的建筑师。按照我给文章分的类别来说:设计说明比如《书房————建筑师会所》《垂直玻璃宅》等,这些设计说明之所以有较强的可读之处,最简单的原因是因为里面有清晰的分析————在设计说明里面,这一点较为罕见,更多的说明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对甲方的忽悠,辞藻华丽内容空洞。《作文本》里面这类文章,通常都是从对已存在的平常现象出发,然后引出作者的思考,进而引出一个新的东西。不过按照理想的情况,写出通顺的设计说明也是建筑师能做到的。随笔《泰山和克里斯托的启示》《烟斗————概念性物体》等。这一类文章张写的比较顺手,因此数量在本子里面也比较多。同上,大多数的文章出发点都是生活中的细节,然后组织发展,上升到设计的高度再加以评论。所有人都在生活但并不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敏感。每天都有苹果因为这个或者那个原因砸在人的脑袋上面,但并不是每个苹果都可以砸出一个定理来。张显然就是那种一砸就可以出定理的人。这点很让同行值得学习。记得几年前看丹凯利的作品集,里面丹凯利说设计和生活的亲密关系。张的文章也是一再强调这一点。只是这些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好懂,毕竟经历差异大,读起来有些会觉得张太过于敏感了,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分析。大自然本身就是这么平静和谐,就让其和谐平静去好了。议论这是这个本子里面最值得细读的文章。《四函》《关于建筑教育》等。“当前的建筑教育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个句子是《关于建筑教育》的第一段。文章的开头就这么一句话,亮堂堂的摆在那个地方。让人很敬畏的佩服张的底气。老师该读这些文章,这样可以听见一些真实的声音以修改自己的工作方向。学生该读这些文章,这样可以明白自己到底走在一条怎样的路上,不被自己那些小情趣迷失了方向。虽然一直也有老师学生在说这方面的事情,但是更多的说话因为作者的底气不足显得不够让人信服。上了半年班才看这本书,稍显晚了,但是还好的是,还是看了。

乱说:

张永和这个名字非常地有构成想象的理由,永和---永和豆浆;永和---永远和平.食之理想,和平的理想.对于建筑师本人,他是一种身份,一种标签,贴上去后,就是背后非常的建筑.知道张永和,是与刘家琨,赵冰,王澍,朱文一,徐卫国等参与的1999年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作品展(2000年在期刊今日先锋第八期做了详细的介绍).而后在电视上看到张永和,面相可亲近,笔下的文字却非如此.作文本做文章记之.说了很多,看了很多.无论是触及业内与业外,同样的跳跃笔调犹如建筑设计的大胆提问,什么都抛开了,也就更多地吸取了资源,张永和有趣而可探讨的地方,就来自学习的广泛涉猎与思考.书中所论,皆非一般的兴趣阅读可以理解,只有具备相当的建筑艺术常识,并带着OPEN的心态去聆听作者自发式的问答,才会星星点点地明白可以明状的线索.

持久的启发性

张永和长的慈眉善目,说话也是谈笑风生,不过从他的书里嫩感觉出他强大的、令人望而却步的心灵,他对建筑、文学、电影的执著无不体现...书中杂七杂八,是很多零散的想法拼凑在一起的,跳跃性很强,当然这类书有她独特的魅力——持久的启发性

我的作文本都是我的宝

小时候写的东西有少数曾经被语文老师安排在作文课上朗读。作为非A类学生,比起A类生朗读时候的顺理成章,我无疑有点紧张然后会有颤音。有的语文老师会笑笑说,习惯就好了,有的会皱眉头什么都 不说。我妈会高兴,然后说我没什么出息。挠挠头,佯装镇定。我会避开这个话题。然后下次写作文时会想,怎样写,才会继续得“优”呢?而直到现在读工作汇报,我还是会有颤音。作文本始终是一个特别的文字组合。只要你写过。张永和 这本书挺好读的,如果你读就会发觉。而且,读起来也很轻松,轻松又有所得。不是道理上的,领悟上的。很多地方他会说起做事的方式方法。在我看来,有了实用手册的功能。比如他说场景练习,舞台构建。分析下生活里自己对周遭一切的正用、误用、错用,呵呵,会得个无巧不成书的结论。然后想想:对作文本正确使用是什么?哈哈哈,别听我说太多,一本好书,可以让我想太多太杂太摸不着道了。。。。写这页是因为,这本好书,我读过了。没有其他的。

在这本书中你能找到你想要的

《作文本》并不是张永和先生在同一时期的写作集成,而是收录了他从美国读书开始二十多年来的零散文字。按照时间的顺序集结在这本书内。书中记录了张永和先生读研究生时期的设计体会,美国游记,在美国做教师时候的教学方法以及在国内的建筑实践和建筑观察等。这本小书展现了张不同时期的思考,是其建筑生涯的真实记录。所以不管是学生,教师,还是实践者都能从书中找到对于自己的启示。尤其是在最后张永和总结出的当代中国的建筑实践态度对于我们更有启迪意义。

Why does he make us feel these questions if he’s not going to give us any answers?

大二时候写的读书笔记。一字未动。我一般回看一个月前写的东西都会羞耻感爆棚,但这篇现在看也还好。可能是当初对建筑真的有过一颗真心。------------------------------------------------------------------------------------------------一、 艺术性书中《向工业建筑学习》一文定义了“基本建筑”的概念。演绎这个概念的过程中提出了几个问题,“没有了装饰,建筑是否仍然拥有艺术性?或建筑本身是否具有艺术性?……房屋与基地的关系是否具有艺术性?空间关系是否具有艺术性?结构是否具有艺术性?建造是否具有艺术性?……”这些正是我曾经思考过许久的问题。当人们赞叹一座建筑的美,是否暗指的是它装饰的美?是否建筑只是借了绘画与雕塑的光?若是去除了它墙上精美的壁画和柱头上细致的雕刻,建筑能仅仅依靠它自己为人们带来感动吗?不久前在学院的一个结构建筑展上看到丹下健三的圣玛利亚教堂的模型的瞬间,这些疑虑全都打消了。虽然只是模型,但是那一排排长椅与其硕大空间的强烈尺度对比就足以震慑人心,只需想象一下那里大面积的阴影和缝隙里透进来的光芒,就好像离上帝更近了一步。这一刻我看到的是建筑使用着它自己的语言在传达某种力量。雅典宪章中说“建筑是在光照下的体量的巧妙组合和壮丽表演。”我觉得这句话揭示了建筑独特艺术性的两张王牌,一是体量,二是光线。只有建筑才能做到那么大,不得不说无论是什么东西无论好坏美丑只要做得足够大就起码能让人虎躯一震,比如大黄鸭,比如福禄寿天子大酒店,其实古埃及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而光线呢,路易斯·康有两句简单粗暴却无比正确的名言,“太阳从未明白它的伟大,直到它打到一座房子的一侧。”另一句是,“即便是全黑的房间,也需要有一束神秘的光线来证明它到底有多黑。”所以说,建筑是可以做到传达的,并且有些微妙的感觉只有建筑可以传达。或许建筑这种东西不如其它艺术形式来得猛烈,一部普通的韩剧就能让绝大多数雌性动物哭得死去活来,读一本动人的小说也可能会让人潸然泪下,但就算是走在帕提侬神庙里,真正能把眼泪挤出来的人恐怕也没几个。像我这种粗枝大叶的人在学此专业前,更是从来没有面对哪栋房子产生过什么形而上的思考。但是,那只能说明我是一只标准的井底之蛙,而不能说明这种艺术形式没有意义。必须要承认,艺术是有门槛的,关乎审美口味知识阅历,而像安藤忠雄光之教堂那样,让每个仅仅是看了照片的人都为之震慑,也算是做到极致了。而多数情况下,虽然建筑师的愿望是造福所有人、感动所有人、震撼所有人,但真正能懂得他良苦用心的人也只是少数。但只要还有一个热爱建筑的人,那些伟大的建筑就仍旧有存在的意义。就像园艺师时间长了便可以与植物对话,每天早上修剪着路边的黄杨问它昨夜有没有睡好,看到垃圾堆里有被人遗弃的盆栽就会特别心疼,看到陪伴自己多年的老树要被人砍掉就会上前死死地抱住它不松手。热爱建筑的人也一样,会等到所有参观的游客全部走光然后独自坐在台阶上触摸那清水混凝土的墙面或是一千年以前的古老石柱,轻声问它这么多年了你还好么,然后等待着它用沉默和静谧来回答。所以,没有了装饰,建筑自身仍然可以具有艺术性,并且这种以建筑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才是一代代建筑师追求的理想。这种艺术有时候低调不张扬,你非得到了能与建筑说话的境界,才能体会得到。二、 感觉派书中多次提到了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这是一本纯粹把玩“感觉”的小说。想起小时候某个做梦频繁而离奇的时期,我曾试着把自己梦里的感觉用文字记录下来,效果却极差。因为你要时刻面临一项选择——准确传达还是文字可读性?如果只是把文字当作一种描述的工具而不进行深加工,那结果将是啰啰嗦嗦并且无法向外界传递出真正有意义的信息。而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文字上面,那将会有一个逻辑较为清晰言辞干净利落的差强人意的结果,但已经明显感到背离了初衷,因为感觉这种东西毕竟是复杂而蔓延多枝的,你的文字会修剪掉太多你无力维系的枝桠。所以,这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稍不留神就会变得过于通俗简单或是晦涩难懂,而卡尔维诺真的文字功底了得,《看不见的城市》里描写的几乎每一个城市的碎片都像磁石一样把你吸进那种氛围里,比如从书中随便摘取这样一段,“在一片黄色的平原上,散落着一些陨石和不规则形状的岩石,我望见远方有一座城市的塔尖高耸,那些纤细的尖顶似乎专门供旅行中的月亮轮流在上面休憩,或者在起重机的缆绳上摇摆游荡。”这样的文字会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空间感,作者用他的文字把你拉进了他想象中的那个世界。我在想,是不是可以给每个艺术型人格的人起个蹩脚的名字叫做“感觉捕捉员”,如果把“感觉”形容成各种液体,不同的艺术形式就是不同形状的容器。有的人使用颜料,有的人举起相机,有的人奋笔疾书,有的人则在脑海里构筑起三维的实体。有的人明显更关心容器中的液体,而不在乎容器自身粗陋与否,这样的人成了思想家或者哲学家。有的人则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容器自身竟也可以产生无尽趣味,于是被批斗成陷入了形式主义的魔沼。而建筑呢,与绘画、音乐、摄影这些艺术形式相比,它太过庞大而复杂,从最初的创作灵感到建筑落成是个磕磕绊绊反反复复的漫长过程。隈研吾在《负建筑》中写道,“建筑物外观体积庞大并且对物质资料消耗严重,这是建筑物遭人厌恶的最主要原因。”所以,不像是文学家睡前几句呓语记录下来都能成为经典,各种各样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允许建筑师肆意妄为天马行空。面对那些功能上的缺陷、结构的不合理、造价的超标,你只能选择暂时放下自己那点坚持,因为毕竟是建筑设计,而设计并不等于艺术,设计意味着你是受人委托,你的东西是要为别人服务的,你是在替别人完成梦想。很多时候我们会忘了这一点。人们经常说的是什么不妥协的艺术,而建筑却是妥协的艺术。好笑的是,那些到最终也不妥协的,反而成了时代的经典。比如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就算女主人的私密性被彻底无视,气得撕破脸皮跟他打官司,后人却还是把这精简到极致的玻璃盒子奉为经典。比如赖特的流水别墅,就算那巨大的悬挑部分曾被工程师多次警告,并且建成后也多次出现裂缝,仍旧不妨碍它成为美国最杰出的的别墅。这么看来,最顶尖的建筑艺术确实和专制、权力、固执以及大把大把的金钱脱不开干系。当然,也只有密斯赖特那样的天才建筑师才有任性的资本,我等鼠辈的任性很多时候只是赤裸裸的无知愚妄罢了。三、 中庸“建筑师面对市场经济,可能持有一下的三种态度之一:第一种:无条件地参与到生产与消费的机制中去。第二种:批判并(尽可能)拒绝参与。第三种:批判地参与,界于一、二两种态度之间。“在我看来,第一种态度就是那种“只要你付我设计费一切都听你的”,这样的人只是单纯把建筑看做一份谋生的职业,他的激情是放在了下班以后的生活上,所以他很少去纠结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他对自己职业的关心程度只是偶尔在朋友圈里抱怨一下熬夜抱怨一下甲方罢了。第二种态度,就是对建筑这一职业保持绝对负责,绝对忠诚,每天被那些形而上的问题纠结到死,最终发现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没有标准答案,索性归隐。第一种人没心没肺知足常乐,第二种人则由于超强的责任感而走火入魔。这两种态度当然只是少数,我们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多半还是选择了中庸之道,也就是第三种态度。越长大越发现这世界上的标准答案越来越少了,太多的事情想来想去还是只能来一句辩论赛的标配总结评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应该对建筑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呢?选择坚持还是妥协呢?要不忘初心还是学会变通呢?科恩兄弟的电影《严肃的男人》里面有一句台词,“Why does he make us feel these questions if he’s not going to give us any answers?”(如果没有答案的话,上帝又为什么让我们感受到这些问题?)中庸已经不再是一种态度了,只是不得已的选择。或许,那种坚定的立场鲜明的个性放在具体的小细节问题上就好了,至于那些原则性的大问题,还是保持中立要安全一些。

值得试玩

当年在泉城的小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远没考虑专业的问题。等到后来我很想读它的时候,那书早已寻遍泉城无觅处了。于是,开学打开OPAC第一件事就是搜索这本书的序列号和存放位置。结果是没有。我伤心了好一阵子。后来去了资料室,还好那里是有的,只是距离远,半周要还我又不太有时间保证看完就没有借。最后竟是被8个学分的那个核心课整得精神相当崩溃,无论是人品还是品味我都很是无语,最终还是去借了这本书。那时候我手头有已经被人预约了的《空间与建筑师》,有空间限定的大作业,可是我居然快快地把这本书看完了。第一,这说明这本书有意思。第二,这说明我认为我们的基础课程很失败。首先是做了两个豆列。这两个豆列足以说明一个真正的建筑师应当是跨界人士,拥有多种多样的兴趣点,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着自身对意义的领会,这样,无论是一个建筑,还是建筑师所做的一篇短文,都能够做到“有意思第一”。虽然我看过的条目只是其中一部分,可是已经足以感受到建筑师在思想上的存在了。书中涉及的书籍,建筑与文学:http://book.douban.com/doulist/821126/书中涉及的电影,建筑与电影: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821158/我认为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学生,热情都是最重要的。这份热情不应该来源于可观的收入或者超高的积点,而是对“人”、“生活”这种基本概念的人文关怀。而这也是现在经济危机后全球建筑最热的基地中国所最缺乏的。即使是不切实际又怎样呢?如果连年轻人都不可以拥有梦想的话,人要怎么样进步呢?所以我们看到非常工作室的许多设计,出发点也许是与建筑毫不相关的但是绝不空洞的概念,比如自行车,交点透视法,小说逻辑,哲学概念,。最终它的结果要符合使用的秩序,而不是保守刻板的所谓的形式美的金科玉律。我起初很惊讶,书的前半部分,写于上世纪80但是依然有人年代,可是有些概念现在看起来依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好的建筑设计应当是具有前瞻性的,虽然这可能以失去中标的可能为代价。我觉得这是公正的。没有业主,没有巨额的材料支出,没有对个人生计问题的担忧,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是低一点的积点和自己的精力以及略带懊丧的心情而已,却可以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眼看着各种不同的方法与材料相融合,让不能一点点接近可能,不断突破旧有的自己,这难道不是很“赚”很“值”吗?——这就是我的设基作业略带悲剧的原因和目的。书的内容,我目前还没有能力评价。希望感兴趣的人,无论是否是专业在此,都去看看本书,和豆列中的相关项目,相信你的心中就会有一本厚厚的你自己的《作文本》了,像内容最丰富的速写本一样写满奇思妙想资料索引etc。

原来是张先生

当初买作文本是因为可爱的画和CUTE的COVER,心想作者应该是很有童真且灵动的人。最近在ZING杂志上看了很张先生聊建筑,都没有意识到是这个张先生。而看了他的言论和作品后觉得很朴素且人文。这个人的心是放开的。最后一页简单介绍了张先生是WHO.才想起哦。是这个张先生亚。

有趣的几个观点

-----------我是写给我自己看的,看不懂我文章的不要发言----在 作文本 里有个有趣的理论,住120平的人更容易住在房间里。住在40平的人更容易住在城市里。40平的房间功能可能就是只有一张床。SO, OWNER就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可以分布在OFFICE, CAFE,SQUARE,MALL, CINEMA.为什么会有24小时书店或者餐厅或者INTERCAFE?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在HK,TOKYO,这样的高密度的城市里,夜晚的人非常多,不夜城。然后OWNER回家后就只是SHOWER AND SLEEP。而在美国,或者在澳洲(本来人就少),就不太可能在下班后看到什么人。。。而事实上就是这样的。虽然我没有去过美国。。。不过只是暂时的。似乎可以在晚间观察当地人的数量就可以判断房间的大小?我是个小房间。所以我更喜欢外面这个大房间。-----------------------------------其他的,1.7/11. 我一直以为7ELEVEN是24HOURSOPEN的意思。但是书里面给了新的解释。2.文学和建筑的关系。其中有个部分讲述了1种写作方法。就如同用镜头说话一样。3.建筑师的良心。这个很短,可以写。一个FARMER要求一个建筑师帮他修建一个HOUSE在FARM旁,周1-5住里面,周末回家。最后建筑师反复思考后建议FARMER买一辆车就INSTEAD OF BUILDING A HOUSE.显然这个建筑师是一个人品没有问题的善良人。张也比较欣赏这样的人。4.3宅1生的逆观点。虽然这个观点是好且有趣的,但是我顶讨厌他衣服的价格的。显然,张老师是个涉猎很广的建筑师。估计和长久不看电视有关。或者他很忙。------------------------attached-------- i am sorry-----city of desire (not sex city)zhang wrote: 集强大的建设力与破坏力于1身的新兴市场经济创造了1个文化断层,从而引发了1场文化大转型。培养了新型的新型业主。“这些业主年轻,乐观,思想开放,没有偏见,在经济成功的刺激下干劲充沛野心勃发。但同时在意识形态上,在审美上处于混乱状态”。(AESTHETICALLY CONFUSED)他们要去消费世界之最,至少是世界名牌。----------------------------------然后我在书上写了 狂笑ING。。。他学到:从美国回到中国后(他恐怕也调整自己了很久)FOR ME,把建筑2个字换成 工作,,或者就是教育--既对社会和文化负责同时坚持建筑理念是可能的,但身心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因此,只是从年轻时代开始的使命。也需要终身来实践。作为年轻的建筑师(4 ME,教育工作者),他有野心活力创意,梦想,多少有理想主义,容易激动,紧张又焦虑,同时又很可能没有自己的工程甚至没有工作。。(待业是好是坏呢)然而,这是向现实--每个人身边的现实---学习的最好时刻。我是一刻不停地想踩刹车。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话听上去有点儿残酷,尤其是对读书人来说;然而,却是无法颠覆的事实,这又让人无奈。这有点儿像站在地球上观望宇宙,即便是借助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你又能看到多少呢?但读书人如我等却是贱材,虽然知道这事儿永远无法圆满,但总是乐此不疲,一面感叹着“知也无涯”,一面私下里总是想着能多知道一点儿算一点儿。我常对自己的部下说,做编辑的,要当杂货铺,要尽可能知道的多一点,就算成不了看门道的内行,能看看热闹也好,——起码要做个“知道分子”。于是,我的书单就无所不包了,譬如刚刚读完的张永和的《作文本》。读这本书,有三个理由,——其一,名头儿响名字熟;其二,好友 阿木 的推荐;其三,喜欢这个人的建筑设计。张永和是个建筑师,而且出身于世家,——他的父亲张开济先生设计了天安门观礼台、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这样的著名建筑,但是,父子俩的设计观念却完全不同,——这一点,去长城脚下看看“公社”里张永和设计的那座“土宅”就知道了。《作文本》是本什么书,其实很难归类,但里面谈论的基本上和建筑有关。之所以说它难以归类,实际上指的是它的文体,这里面有随笔、书信,还有类似笔记的东西;按照敦促张永和出这本书的史建先生的看法,“这本张永和的随笔集应该是‘前无古人’的‘元文本’”,而且这些文字是即便“脱离了建筑的线索也能提供阅读愉悦的”。的确如此。这本书里的文字,都是张永和作为一个建筑师对于建筑的相关思考,例如空间、材料、环境、建筑理念、都市化问题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本》不是为大众准备的,而是一个建筑师的个人思考,无论从认知方式还是论述方法上说,都是如此。张永和在本书的序中向读者致歉,说这些文字“可能即便对于建筑专业的读者来说也难免莫名其妙”,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文本,虽然很个人化,但同时其涉及的内容又不仅仅是个人的,——毕竟,建筑是一件公共的事情,所以,即便我是一个建筑学的外行,仍然看得很热闹,因为从中我可以看出一个建筑师认真的思考,而且我大致得知,如果把一座城市或者一所房子交给张永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这本书其实写得很有意思,虽然写的是建筑的事儿,但是文笔很干净很白话,甚至很文学,读来让人感到兴味颇浓。抄两段:——罗德尼住在下城。下城,市中心,是个难得见到人影的地方。如果白天尚能见到几个上班的人出没,晚上就是想撞上个鬼也不容易。(《策划家居》)——我是在一个水平城市中长大的,从空中看,这座城市像是一个向天际展开的坡屋顶的海洋。打破这灰色瓦浪的只是院落中飘出的葱茏的绿色以及城中城辉煌的金色,也有若干不同形式的塔企图反抗这宏大、统一的建筑蔓延,但只能被其所吞没。(《物体城市》)说白了,这是一本很好玩的书,在建筑学和文学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读起来不仅不枯燥乏味,而且会引得人一读再读,——你不仅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未知的知识,而且可以从作者独特的视角中得到一些认识论层面上的启发,例如怎样从建筑的角度去看希区柯克的《后窗》或者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甚至罗伯-格里叶的《嫉妒》。正如张永和自己在那篇题为《写作文》的序言中所说,“建筑,盖房,设计结构,搭接材料,建造空间;写作,排字,建立框架,组织词句,制作文本”,实际上这说明建筑和文学有共通之处。于是,这个看似名词的书名《作文本》,更进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动宾词组,又有了另外一个更为深层的含义,亦即“制作文本”。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我这样一个看热闹的外行看来,读罢此书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形式是思想的显现方式,形式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够清晰明白、通俗易懂地表达思想,选择什么样的表达形式,真的是可以随心所欲。另外的一个结论是,假如我要盖房子或者造园子,一定会请张永和来做建筑师,当然,前提是我要请得起,或者我真的可以自己买地盖房或者造园。一笑。

如果我们能平衡

我想找个好房子我想生活在一个好城市有可以散步的青石板路有可以看着发呆的莫乃穿着旧布鞋走走不会迷路穿着小礼服不会无奈这个城市就像是我的一部分我就像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平衡在我和城市之间平衡在古老和现代之间平衡在人与人之间谁都不会迷失了自己可是这个城在哪里

冰山一角——文学与建筑

作家不仅创作文本,也创作建筑。好的作家未必都是好的建筑师,但留心建筑的作家往往都是大师。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三岛由纪夫、雨果、曹雪芹。卡尔维诺关心隐身城市,艾柯擅长利用建筑学弥补他趣味上天赋上的不足,二者在此处皆小胜对建筑不甚敏感的同类作家。伍迪艾伦让人物走进杜尚的画中乱打一气,将“无逻辑的理性主义”展示地轻而易举。在童话中,这种状况最不值大惊小怪,我们称之为“爱丽丝梦游奇境”。我们称之为“梦”的,就是这样一种现实。

我以貌取書

說真的,買這本書純粹是因爲它的封面設計很吸引。看來這跟作者本身或者書本身扯不上多大的關係。買回來后,閲讀了一些篇章后,第一感覺是:完全看不懂。畢竟我不是建築係的學生,而作者又剛好是建築師。第一本書,當然我是不會看得懂的。我一點背景材料都沒有,閲讀就是爲了閲讀。看著看著就覺得想睡覺,就覺得很boring。


 作文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