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诗人书简》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三诗人书简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4
ISBN:9787801092441
作者:(奥地利)里尔克,(俄罗斯)帕斯捷尔纳克,(俄罗斯)茨维塔耶娃
页数:174页

一九二七年春,帕斯捷尔纳克致茨维塔耶娃

一九二七年春,帕斯捷尔纳克致茨维塔耶娃我们多么草率地成为了孤儿。玛琳娜,这是我最后一次呼唤你的名字。大雪落在我锈迹斑斑的气管和肺叶上,说吧:今夜,我的嗓音是一列被截停的火车,你的名字是俄罗斯漫长的国境线。我想象我们的相遇,在一场隆重的死亡背面(玫瑰的矛盾贯穿了他硕大的心);在一九二七年春夜,我们在国境线相遇因此错过了这个呼啸着奔向终点的世界。而今夜,你是舞曲,世界是错误。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百合花盛放——他以他的死宣告了世纪的终结,而不是我们尴尬的生存。为什么我要对你们沉默?当华尔兹舞曲奏起的时候,我在谢幕。因为今夜,你是旋转,我是迷失。当你转换舞伴的时候,我将在世界的留言册上抹去我的名字。玛琳娜,国境线的舞会停止,大雪落向我们各自孤单的命运。我歌唱了这寒冷的春天,我歌唱了我们的废墟……然后我又将沉默不语。1999.4.27.

“用来生活的存在”

这个标题来自书中34岁的茨维塔耶娃给里尔克的信。原文是法语。它的完整表达是,”莱纳,我有另一个名字:我,就是你的存在,就是你的生活“。琢磨了一小会。这不仅仅只是茨与里尔克。还有帕斯捷尔纳克呢?还有”在这世界的另一端,谁正无端哭泣,无端死去“的人呢?还有你呢?我呢?必须要有一种广阔得没有界限,深厚得没有止境,柔软得没有任何排斥的情感的可能,思想的可能,作为一种”用来生活的存在“。否则,一切辗转成空虚。俄罗斯出产激烈,浓烈而深刻的情感,出产痛苦、诚实的思索。在这一场来往中,51岁的里尔克显然是被吸纳,被覆盖的一方(虽然他是事实上的被崇拜者,文学、精神的双重偶像),也虽然他在克制中也会说出这样的话,“玛丽娜,对你所想、所思的一切,都要说声好的,好的,再一个好的。。。”,“如果我不那么相信,我们注定要彼此结合,仿佛两个层面,两个温情毗连的岩层,同一巢穴的两半”,但奥地利的爱显然更犹疑,冷静,不,也不能这样说,他是用另一种理性抵达情感的极深度,所以应该注意他说的这个话,“我抗议一切排斥(它源于爱,却会在成长中麻木)”。。。此处他抗议的具体事例是认为茨对另一个渴慕者帕斯捷尔纳克“太严厉”,以及茨对他本人爱的占有欲望,茨对此的回答是,“永远不会麻木,时刻朝向灰烬”。帕斯捷尔纳克的态度则是反复地申明“我将又一次沉默不语”。这些交流,倾诉与安慰都发生在1926年的春天,夏天,秋天。到了冬天,里尔克病逝。茨给里尔克的最后一封信是,“你还爱我吗?”帕斯捷尔纳克则意识到,“我们多么草率地成了孤儿”。说这是一个三角爱情故事是浅薄的。别忘了茨与帕还各有家庭,他们都曾表示深爱自己的家人,妻子,丈夫。说这是永恒的各自孤独的命运吧。说这是想对这样的命运做不自量力地挑战和抵抗吧。说这是对生活明目张胆、竭尽气力地尝试着一种自我存在的可能吧。也可以不用这么严肃的措辞,也可以用粗陋的,卑微的说法,一如茨对里尔克的要求,“今夜,我将和你睡在一起”,为了“就是在最沉的梦中,也知道这就是你”(虽然直至里尔克死亡他们也并不曾见面)。孤寒。白天要以各样面具装扮,夜晚,便需要赤裸的温度,不是体温,是跨越肉体的灵魂温度。所以,茨在最后一刻会恳求,“别背叛我”。她的恳求跟身体完全无关。她不仅一生未与里尔克谋面,实际上也从未与帕斯捷尔纳克有过肌肤之亲。是灵魂里的热切与孤寒,在恳求彼此的爱。你不认为这是某一类人最起码最必需的东西吗?这一场三角。我不认为这样的可能就是对的。不认为这个曾经的存在是真正有效的。但它一定是诚实的,干净的,一定是尽可能温暖过的。茨维塔耶娃在里尔克死去15年后自杀,自缢。两者之间无关联。一些资料中都会提到,她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是:“小莫尔,请原谅我,但往后会更糟。我病得很重,这已经不是我了。我狂热地爱你。你要明白,我再也无法生存下去了。请转告爸爸和阿利娅——如果你能见到的话——我直到最后一刻都爱着他们,请向他们解释,我已陷入了绝境。”帕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离世,70岁。他在1926年陷入对里尔克与茨的爱恋中是36岁,他后来曾有另一个关联更为密切深切的情人。永远,最后,只是各自的命运。我想到一个朋友做的杂志,名字叫“水沫”,一切努力,即使是水沫,你也不能否认它存在过。这样的存在就是用来生活的存在。

我一点都不想推荐这本书,一点都不想,可不推荐,就不能写评论。这是什么,豆瓣。

三,是奇妙的数字。一,好孤独。二,正完满。三,又多又少,有热烈,有纠缠,有猜疑,有分离。多奇妙,最完满而坚固的三角形,在人中,却坚固到支离破碎。茨维塔耶娃。娃,她像这个字。她对里尔克说,我爱你,“以什么相触,用翅膀”,“我要去见你”。精神的完满要以肉体句点。肉身,她厌恶。它最虚幻,又最结实。她厌恶,不对,她是因精神的虚弱而厌恶。好比孩子在面对终不可得的爱物时,反而扭身,我不稀罕了。好矛盾。精神是唯一维系他们的细线。可它是细线,细,脆,薄。却支撑了大半的人生。我常常不得不掩卷哭泣,因庞大的无力,肉身这样强悍,简直做不了什么。他们写着信,一封一封,莫斯科,巴黎,杜伊偌,俄国,法国,德国,一年一年,他们写信,充满徒劳真实的热望。他们说,细线,你是我的生命。然而,生命是什么,生命里有没完没了的债务,有疾病,有妻子,有儿女,有泥泞的土,有莫斯科灰的天,法国蓝的海岸,杜伊偌的孤独。细线,它只是生命,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一部分,要如何解释一部分,一部分是他们的全部,某些时候。或许深夜,像帕斯捷尔纳克那样一遍一遍在信里诉说的那样,他对娃说,他是如何从一天中,从妻子儿女中挤出一部分来想你,给你写信,这么少的一部分,却是他的全部。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想做。这是一部分与全部,是此生命,是彼生命。里尔克死得早,死,生命便结束了,肉身便没了。他死时,娃在巴黎等他,徒劳而热切地等,寄去明信片,只有一句话“你还爱我吗”。娃是诗人啊,大诗人,她尽可以写诗,如之前的每封信那样,破碎的语句,只用诗意串联。最绝望时,她只得一句“你还爱我吗”,凡俗到让我想替她痛哭。肉身,我屈服了好不好。娃一定是这样想的。我屈服了。几年后,我不知道是几年,也没兴趣知道几年,几年,到底几年,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吊死在俄罗斯的悬梁上。”整个一生我都想和大家一样,可世界, 披着美丽的衣裳,却不来倾听我的痛苦,于是我只想,像我自己那样。“这是我读过最悲伤的诗。

摘抄

1926-4-12 帕斯捷尔纳克致里尔克我与您交谈,犹如人们谈论久已逝去的一切,那逝去的一切后来被人们视为当今一切的源泉,仿佛过去就开始于现在。我作为一个诗人竟能为您所知,这让我喜不自胜,——我很难想像自己是个诗人,如果说诗人指的就是普希金或埃斯库罗斯的话。1926-5-8 帕斯捷尔纳克致茨维塔耶娃你知道吗,你一开口说话就总能超越想象,甚至是崇拜所引起的想象。1926-5-9、10 茨维塔耶娃致里尔克他是俄罗斯的第一诗人,我深知这一点,还有几个人也知道,其余的人不得不等待他的死亡。1926-5-10 里尔克致茨维塔耶娃我所有的话语都骤然向你涌去,每个词都不愿落在后面。在目睹了舞台上的生活之后对帷幕感到难以忍受的观众们,不正是因此而慌忙退场的吗?1926-5-12 茨维塔耶娃致里尔克如果四年的时间就可以使我们和勃洛克这样一位诗人的死亡和解,那么与普希金(一八三六年)又该如何是好?与俄尔甫斯(?)呢?任何一个诗人的死,哪怕是最正常的死亡,也是反自然的,亦即凶杀,因此,诗人的死亡是无止境的,无停顿的,永恒地、时刻延续着的。普希金,勃洛克,——为了一下说出所有诗人的名字——俄尔甫斯——从来就不会死去,因为他现在(永远地!)正处在死亡之中。在每一种钟爱中都有重新,在每一种钟爱中都有永恒。因此,在我们自己还没有成为“逝者”的时候,就不会有任何的和解。(似乎,这句话用俄语说起来要更好一些)。关于诗人和民众的故事市永远真实的,重复不止的,——真想摆脱这一切啊!1926-5-13 茨维塔耶娃致里尔克他很漂亮:一种受难的美。女儿很像他,但她很开心,儿子更像我一些,两个孩子都很开朗,明亮的眼睛,是我的颜色。关于你的书该对你说些什么呢?一个高高的阶梯。我的床铺变成了云。1926-5-17 里尔克致茨维塔耶娃哦,我如果能像你阅读我那样地阅读你,该多好啊!1926-5-22 茨维塔耶娃致帕斯捷尔纳克因为力没有很多,只有一种,而其余的一切都是力的程度。能够燃烧却不留下灰烬的,就是上帝。“整个一生我都想和大家一样。但是世界,披着优美的衣裳,却不来倾听我的痛苦,于是我只想,像我自己那样。”(帕斯捷尔纳克)1926-5-23、25、26 茨维塔耶娃致帕斯捷尔纳克你发现了吗,我是在零星地把自己给你?1926-6-3 茨维塔耶娃致里尔克在生命之前,人是所有和永恒,一旦生活起来,他即成为某人和现在。(在,有,——并无区别!)现在——都过去了。现在,我在给你写信。1926-6-14 帕斯捷尔纳克致茨维塔耶娃它之所以不大完善,是因为它会使人想对它作更多的谈论。1926-7-1、2 帕斯捷尔纳克致茨维塔耶娃我害怕城里的夏天,因为这是一个活着的、生活的人的最现实的现实的总合。……生活的主题,或曰众多生活主题中的一个,被野蛮地、狂热地突出了……我爱世界。我想一口吞下它。我的心跳常常会因诸如此类的愿望而加速,以至于第二天的心跳会变得衰弱起来。上帝啊,我是多么爱我不曾是和不会是的一切啊!我只是一个我,这叫我多么悲伤。天色已近黄昏,两岸都有人在游泳……只是在中学时代,我才有过这种大面积的忧郁。眼前的风景充满着一种忧伤,这忧伤刚从遗忘中步出,又立即返回到遗忘中去了。对于动物来说,长笛奏出的是真实的长笛之音(绝对的、注定的现实主义),对于心灵来说它却是比喻的,发出了号角的声响。1926-7-10 茨维塔耶娃致帕斯捷尔纳克我的抱怨——是关于无法成为肉体的抱怨,是关于无法沉入水底的抱怨。鲍里斯,这一切是如此的冷漠和理智,但在每一个词的背后,却是一个生动的事件,一个活生生的、重复出现的、有教益的事件。1926-8-2 茨维塔耶娃致里尔克什么叫忏悔?就是炫耀自己的罪过!在谈到自己的苦难时,谁能不带有陶醉、亦即幸福?! 那从不睡觉的一切,都想在你的怀抱中足足地睡上一觉。1926-8-22 茨维塔耶娃致里尔克我所有的青春时代(自一九一七年起)——是一件粗活。莱纳,我了解你,就像了解我自己。我愈远地离开自己,便愈深地潜入自己。我不活在自己体内——而是在自己的体外。我不活在自己的唇上,吻了我的人将失去我。

情書的崇高與神奇

情书,我们这世代的模糊记忆。或者旁及於校服、告白、岩井俊二,某些前互联网的记忆,缠绵、溫婉、优柔。《三诗人书》的鼠灰綠封面优雅深邃,裡面是三位伟 大诗人里尔克、茨维塔耶娃和巴斯特纳克於1926年间的通信。伟大诗人的情书,被提昇到接近宗教的爱情,文字最震撼的表现形式。閱读这本书与对落后的怀旧 完全无关,反而是最彻底的神奇经验,比爱情本身更为神奇。相比起来,在地铁裡閱读《三诗人书》並声称要以此书迎接中西情人节档期,毫不奇異。      关於速度和距离      一般认为,书信被淘汰是因为速度追不上科技。今日的沟通是电邮、msn、sms、摄錄以至facebook application notification。「真正的信不是用纸写成的。」令人吃惊的是这樣cyber的观点,並非由互联网讚颂者說出,而是出自1926年的茨维塔耶娃之 口。《三诗人书》裡密度极高的衷情、日常、作品分享、文学分析,固然是周折深厚,但同时竟是处处激流急转直下,「挞著」、示爱、转变心意、悔恨,速度完全 不输与msn裡的随口情挑,而力度则具压倒性,间不容发、惊心动魄。      三位诗人当时处於什麼状态?里尔克在瑞士养病,已是生命的最后阶段;茨维塔耶娃离开了苏联,在法国巴黎,1922年开始与巴斯特纳克的书信恋 爱;巴斯特纳克留在苏联,书信都要受到检查,家人要把里尔克给巴氏的信抄写,以免巴氏遭遇危险,而且苏联与瑞士之间沒有直接通信。里尔克与茨氏的通信需时 約两天,在写信前能读到对方的回信。里尔克因为疾病缠身,给茨氏的信简篇幅不长,数量亦较少。因为巴氏的推崇引荐,里尔克给茨氏寄去了不朽傑作《杜伊诺哀 歌》,第一封信礼貌亲切,含蓄。茨维塔耶娃的回信则满溢崇拜和热情(「在您之后,诗人还有什麼可做?」),呼喚道:「莱纳(里尔克的名字),我想从你这裡 得到什麼?什麼都不。什麼都要。」她连接给病中的诗人寄去了两封信,里尔克即时的回信就已经判若两人:「今天,永恒精神的今天,我接受了妳,玛丽娜,到我 全部的心灵,以及那因妳、妳的出现而震撼的全部意识。」到里尔克回了第三封信,旋风一般的茨维塔耶娃已经因为过於敏感而突然停顿了书信来往。      巴斯特纳克与茨维塔耶娃之间则有5-6天的距离,然而他们的书信恋爱热烈得近乎煎熬,通信极繁,往往在收到对方的回信前已经开始写下一封,接 续上一封正在谈论的话题,或严肃或亲密。诗人是以极度的灵敏感应、细密思考及为对方著想的良善,把时间的空隙接续起来,这些书信沟通良好,疏隔少得难以置 信。1926年初巴氏处於极大的渴望中,想要马上与茨维塔耶娃见面交谈。他写:「这是我的生活中首次強烈地体验到的和谐,如此強烈,接近痛苦。我置身一个 充盈著对著妳的爱之世界,忘卻自己的笨拙和生命的短暂。」      看到这些压倒性的渴望,你能想像吗,书信恋爱14年,巴斯特纳克和茨维塔耶娃只见过一次。里尔克则死於1926年底,与茨维塔耶娃未曾相见。 今日情人节必须预留给唯一爱侶並被換算成花束、套餐、包装、金额;巴氏和茨氏的愿望「一起去见里尔克」,卻哀伤落空。但《三诗人书》裡盛载著虛拟亲吻和拥 抱,甚至比网络世界更繁密和热烈。      关於参与者:不成三角的爱人      1926年,里尔克51歲,已完成了经营十年的《杜伊诺哀歌》,又近乎絕食般在两週內完成了著名组诗《给奧菲的商籁》。里尔克一生中爱过许多 女人,亦为许多女人所爱。里尔克诗作具有崇高的宗教性和精神力量,具有整体性的超越视角,对细节的把握精致无伦;有的诗人以艰涩言說艰涩,里尔克则令人觉 得他已找到最準确的方式,去言說那些不可言說的事情。巴斯特纳克和茨维塔耶娃对他奉若神明。在通信中,即使表达最大的激情,里尔克也令人觉得他端正、理 性、凝重。茨维塔耶娃一度将这种內在的完整理解为冷淡而感到失落,她告诉巴斯特纳克「里尔克什麼都不需要」。但其实,读者完全可以读出,里尔克需要她,正 如沉思者需要世界的入口。      巴斯特纳克36歲,与妻儿住在莫斯科。他认为茨维塔耶娃是当代最好的俄语诗人,因此诚挚地希望把她介绍给里尔克。他几乎不敢与里尔克通信,唯 一的信件裡註明不需回信,因为觉得自己不值得花去里尔克的时间。巴氏自制宽容、诚恳无私,敏銳地感受並体谅茨氏,在最渴望时也运用「请求妳的帮助」的字 眼。他生长於严谨的道德装置,強调责任,以惊人的毅力同时爱著妻子和茨维塔耶娃。他尊敬茨氏的丈夫,里尔克接受茨氏对他並非困扰,而是极大的安慰,他爱 她,並直言只怕里尔克爱她爱得不夠。然而他失去了里尔克(这令他接近崩溃),並无法阻止1935年茨维塔耶娃的自缢,后来更在逃亡中失去了她的信件。这樣 无私奉献的圣徒,卻一生都在不断失去。      茨维塔耶娃34歲,当年刚诞下一子。她自称:「我的爱也许是对法则的超越」。即便是对里尔克的臣服,她仍然保持身段「不会降低自己」,因为对 於伟大的人,若降低自己,只会让之变得更孤独。巴氏常以「巨大」、「庞大」形容她,她說她把自己在诗中分赠给其它人,但总是给得太多,淹沒了可能会有的对 答,吓跑了其它人。里尔克說她「合理、毫无顾虑地正确」,她经常以接近橫蛮的敏銳到达关键,說「我了解你如同了解自己」,有时则极其技巧地言說距离:「愈 远地离开我,便愈深地潛入我。我不活在自己裡面,而是在自己外面。我不活在唇上,吻了我的人已错过我。 」她自称啟蒙於普希金的《奧涅金》,「从那一刻起便不想成为一个幸福的女人,因此我注定沒有爱情。」而她是个在精神世界佔有慾极強的人,且有长长的恋爱名 单。      关於爱情:崇高与沒顶      算是不伦,但这场几乎纯精神性的恋爱裡,爱情之崇高令人震撼。「崇高」(sublime)与道德不太有关,简单来說,在西方美学传统裡,它是 一种超越性的力量,通常是面对自然或宗教性的力量时,那种外於自身的压倒性力量让人觉得震悚,彷彿自身要被吞沒。在西方美学观念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崇高受 到忽视,因为中国人讲究和谐、天人合一,宗教不具有压倒的外在性。里尔克与巴斯特纳克都是宗教性很強的诗人,巨大的爱情之降临,伴随著深刻的恐惧。里尔克 总是提到困难,他恐惧自己无法达到亲爱的人的期望,甚至写信,都成为他面前难以逾越的峭壁。思念最深的时候,巴斯特纳克說,当默念她的名字,他的毛发由於 痛苦和寒意全都豎了起来。並非出於任何事态,只是纯粹的思念——他甚至请求她不要毀灭他。(王菲唱:「每一个人/遇见所爱的人/都心有余悸」)      至於茨维塔耶娃则說,爱情不信崇高,只相信自身的絕对性。但她並不重视爱情,她认为诗人应属於所有的世纪。她一早便想像要到他们都死去、躯体 融入万物之后,他们三人才可完整地拥有彼此——当这些书信变成写给所有人的书信的时候,我们确然看到了爱情的絕对性,那不被阻挡的意志。閱读赋予情书普遍性,这普遍性反而又成就了情书本身的私密。

给茨维塔耶娃的情书

读完这本书时,是一个北京普通而清凉的夏日夜晚,前一天下过很大的雨。我坐在房间的沙发上,体会着一种早已久远的感觉,一种幸福的感觉!那是你带来的,茨维塔耶娃。那是一种本应该非常激烈、狂热、疯狂的感觉,却由于它到达了它的自我可以到达的极限,从而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因为我体会到的是一种彻底简单而平静的幸福。海洋或天空一样的幸福。茨维塔耶娃,再让我呼唤一次你的名字,(你可能觉得这是多么可笑的中文拼法,与你熟悉的俄语的音节接近,却又是一种完全陌生的外国口音的拼法),但请你相信我在呼唤时与所有爱你的人所使用的发自内心的方法是一致的,没有人在认识你之后不会爱上你,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没有人,不可能有人会因为认识了你而不爱上你。你允许吗?渺小的我喊你的名字。你的名字包括了一切,美,善良,热情,真诚,聪明,还有任何其他的名字都没有可能会包含的一种意义,爱。我在心里呼唤你的名字的时候,这些美好的感觉全都同时向我涌来,它们汇成了最终的幸福。爱,可以有很多的种类,无穷无尽,千奇百怪的种类。但现在我才知道,还得加上一种,爱上一个死人。死去的人。这可以做到!我爱你,茨维塔耶娃,拿我的一切,灵魂,我只有这个还能拿得出手了,我给你,我能爱你吗?我为我的渺小而自卑,但请相信我的爱是我能给出的全部。每天睡着后,我都知道我从梦里出发去了那片森林,黑暗,没有边界的森林。没有一丝光线。我孤独的走在里面,没有方向。我曾经有些想放弃了,我会在这里面迷路,死在这里。就象所有最珍贵的宝藏,都有一个隐蔽而不为人知的入口,我找不到,没有办法。读着你的信的这些夜晚,我又去了那里,就在前一天的晚上,我走到了一面湖的前面。没有光线,但我闻到了湖的气味,湿的,还有水生植物开放的花所散发的特有的香气。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哭过很多次,眼泪——一种廉价的液体!我常常怀疑我的身体里涌动着血液,它在我的全身流动维持我的生命,但它们没有出口,我张开嘴,它们不会流出来,我只能吐出一些没有力气和颜色的话语。话语不是红色的!它们都不能与血相比。那面湖是由血汇成的,我认出了它鲜艳的颜色。我拔出锋利的刀,制造出它们等待已久的出口,让它们流向那面湖。湖就是你,茨维塔耶娃,我把我的整个生命流向你。和湖相比,那只是可怜的几千CC的红色液体。但它珍贵,对我而言,我的全部!你怎么能爱成这样,茨维塔耶娃。怎么能?怎么做到的?就算我给了你血液,给了你灵魂,这些爱都无法和你表达出来的爱能够构成任何可以用数字能够计量的比例,一亿比0.1?一万亿比0.亿零1?都不对,你的爱太巨大,而我的太渺小。你怎么做到的?我的天使。我开始有那么一点相信这个世界有神的存在,他能控制这个世界里的一切,比如BENN的一次放屁。因为你就是神,你表达出了神才能有的感情。它太绝对了,绝对是人做不到的。湖是出口,孤独的出口,血液的出口,森林的出口,爱情的出口。你的名字是那个密码,打开门的密码,茨维塔耶娃。我用流干血液的嘴喊出你的名字,门开了,幸福的王国降临了!

笔记

一.对于“你”的诗——“你描写你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描写这一切,用你周围的事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的对象表现自己”。 对于“你”的生活--“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静静地严肃地从你的发展中成长起来;没有比向外看和从外面等待回答会更严重地伤害你的发展,你要知道,你的问题也许只是你最深的情感在你最微妙的时刻所能回答的。”二.里尔克推荐两个人和两本书——《圣经》和《尼尔·律内》(被里尔克称为壮丽与深刻的小说集);一个是诗人雅阔布生;一个是雕刻家罗丹。三.在书里——“我们只在那些书中享受日深,感激日笃,观察更为明确而单纯,对于生的信仰更为深沉,在生活里也更幸福博大。”面对别人的说明、评论或导言——“你要想念你自己和你的感觉;万一你错误了,你内在的生命自然的成长会慢慢地随时使你认识你的错误,把你引到另外一条路上。让你的判断力静静地发展,发展跟每个进步一样,是深深地从内心出来,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时至才能产生。让每个印象与一种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说、不知不觉、个人理解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无论是理解或是创造,都一样。” “不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不算,不数;像树木似地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夏天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走来;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天天学习,在我所感谢的痛苦中学习。”四.“十天前我又苦恼又疲倦地离开了巴黎,到了一处广大的北方的平原,它的旷远、寂静与天空本应使我恢复健康。可是我却走入一个雨的季节,直到今天在风势不定的田野上才闪透出光来;于量我就用这第一瞬间的光明来问候你,亲爱的先生。”“一个‘个人’能够认清,很清晰地生活,他能够想起,动物和植物中一切的美就是一种爱与渴望的、静静延续着的形式;他能够同看植物一样去看动物,它们忍耐而驯顺地地结合、增殖、生长,不是由于生理的享乐也不是由于生理的痛苦,只是顺从需要,这个需要是要比享乐与痛苦伟大,比意志与抵抗还有力。“亲爱的先生,所以你要爱你的寂寞,负担那它以悠扬的怨诉给你引来的痛苦。”“避免去给那在父母与子女间常演出戏剧增加材料;这要费去许多子女的力,消蚀许多父母的爱,纵使他们的爱不了解他们;究竟是在爱着、漫暖着我们。不要向他们问计,也不要计较了解;但要相信那种为你保存下来像是一份遗产似的爱,你要信任在这爱中自有力量存在,自有一种幸福,无须脱离这个幸福才能扩大你的世界。”“你先进入一个职业,它使你成为独立的人,事事完全由你自己料理。”“你耐心地等着吧,看你内心的生活是不是由于这职业的形式而受到限制。我认为这职业是很艰难很不容易对付的,因为它被广大的习俗所累,并且不容人对于它的问题有个人的意见存在。但是你的寂寞将在这些很生疏的关系中间是你的立足点和家乡,从这里出来你将寻得你一切的道路。” 我信任你。五.里尔克在罗马——“我们凝聚精神,从那些傲慢的、谈谈讲讲的多数回到自身内,慢慢地学习认识少数,在少数的事物里延绵着我们所爱的永恒和我们轻轻地分担着的寂寞。” “几星期后我将迁入一个寂静而简单的地方,是一座老的望楼,它深深地消失在一片大园林里,足以躲避城市的喧嚣与纷扰。我将要在那里住一冬,享受那无边的寂静,从这寂静中我期待着良好而丰盛的时间的赠品……”六.关于寂寞——若是你觉得它过于广大,那么你要因此而欢喜,哪有寂寞,不是广大的呢;我们只有一个,寂寞又大又不容易负担,并且几乎人人都有这危险的时刻,他们情心愿意把寂寞和任何一种庸俗无聊的社交,和与任何一个不相配的人勉强谐和的假像去交换……但也许正是这些时候,寂寞在生长;它在生长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发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开始。你不要为此而迷惑。”“我们最需要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时期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居于寂寞,像人们在儿童时那样寂寞,成人们来来往往,跟一些好像很重要的事务纠缠,大人们是那样匆忙,可是儿童并不懂得他们做些什么事。如果一天我们洞察到他们的事务是贫乏的,他们的职业是枯僵的,跟生命没有关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从自己世界的深处,从自己寂寞的广处,和儿童一样把它们当作一种生疏的事去观看呢?为什么把一个儿童聪明的不解抛开,而对于许多事物采取防御和蔑视的态度呢?不解是居于寂寞;防御与蔑视虽说是要设法和这些事物隔离,同时却是和它们发生纠葛了。”关于神——“我们甚至以渺小,没有光彩的事物开始,只要是由于爱,我们以工作,继之以休息,以一种沉默,或是以一种微小的寂寞的欢悦,以我们没有朋友、没有同伴单独所做的一切来建造他。” 希望你快乐而勇敢。七.关于卡卜斯迷惑的爱——“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爱的要义并不是什么倾心、献身、与第二者结合,它对于个人是一种崇高的动力,去成熟,在自身内有所完成,去完成一个世界,是为了另一个人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这对于他是一个巨大的、不让步的要求,把他选择出来,向广远召唤。” “这其间每个人都为了别人失掉自己,同时也失掉别人,并且失掉许多还要来到的别人,失掉许多广远与可能性;把那些轻微的充满预感的物体的接近与疏远,改换成一个日暮穷途的景况,什么也不能产生;无非是一些厌恶、失望与贫乏,不得已时便在因袭中寻求补救,有大宗因袭的条例早已准备好了,像是避祸亭一般在这危险的路旁。”八.悲哀要义——“我想信几乎我们一切的悲哀都是紧张的瞬间,这时我们感到麻木,因为我们不再听到诧异的情感生存。因为我们要同这生疏的闯入者独自周旋;因为我们平素所信任的与习惯的都暂时离开了我们;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不能容我们立足的过程中。”“可是一旦这不期而至的新事物迈进我们的生命,走进我们的心房,在心的最深处化为无有,溶解在我们的血液中,悲哀也就因此过去了。我们再也经验不到当时的情形。这很容易使我们相信前此并没有什么发生;其实我们却是改变了,正如一所房子,走进一位新客,它改变了。”里尔克再同他说到寂寞——“它根本不是我们所能选择或弃舍的事物。”“我们都是寂寞的。人能够自欺,好像并不寂寞。只不过如此而已。但是,那有多么好呢,如果我们一旦看出,我们都正在脱开这欺骗的局面。在期间我们自然要发生眩昏;因为平素我们的眼睛看惯了的一切这时都忽然失去,再也没有亲近的事物,一切的远方都是无穷地旷远。谁从他的屋内没有准备,没有过程,忽然被移置在一脉高山的顶上,他必会有类似的感觉;一种无与伦比的不安被交付给无名的事物,几乎要把他毁灭。”“我们必须尽量广阔地承受我们的生存;一切,甚至闻所未闻的事物,都可能在里边存在。根本那是我们被要求的惟一的勇气;勇敢地面向我们所能遇到的最稀奇、最吃惊、最不可解的事物。就因为许多人在这意义中是怯懦的,所以使生活受了无限的损伤。”“生活中一切的恶龙都是公主们,她们只是等候着,美丽而勇敢地看一看我们。也许一切恐怖的事物在最深处是无助的,向我们要求救助。”面对恐惧——“如果有一种悲哀在你面前出现,它是从未见过地那样广大,如果有一种不安,像光与云影似地掠过你的行为与一切工作,你不要恐惧。你必须想,那是有些事在你身边发生了;那是生活没有忘记你,它把你握在手中,它永不会让你失落。为什么你要把一种不安、一种痛苦、一种忧郁置于你的生活之外呢?”“你要知道,你是在过渡中,要愿望自己有所变化。如果你的过程里有一些是病态的,你要想一想,病就是一种方法,有机体用以从生疏的事物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只须让它生病,使它有整个的病发作,因为这才是进步。”“你自身内有这么多的事发生,你要像一个病人似地忍耐,又像一个康复者似地自信;你也许同时是这两个人。并且你还须是看护自己的医生。但是在病中常常有许多天,医生除了等候以外,什么事也不能做。这就是现在首先必须做的事。”对自己——“对于自己不要过甚地观察。不要从对你发生的事物中求得很快的结论,让它们单纯地自生自长吧。不然你就很容易用种种(所谓道德的)谴责回顾你的过去,这些过去自然和你现在遇到的一切很有关系。”“你把胜利估量得过高,所以你觉得力的消耗如此巨大。……你还记得吗,这个生活是怎样从童年里出来,向着伟大渴望?我看着,它现在又从这些伟大前进,渴望更伟大的事物。所以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 那些人——“你不要相信,那试行劝慰你的人是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那些有时对你有益的简单而平静的几句话里。他的生活有许多的辛苦与悲哀,他远远地专诚帮助你。不然,他就绝不能找到那几句话。”九.关于怀疑——“你的怀疑也可以成为一种好特性,它必须成为明智的,它必须成为批判。当它要伤害你一些事物时,你要问它,这些事物为什么丑恶,向它要求证据,考问它,你也许见它仓皇失措,也许见它表示异议。” “你不要让步,你同它辩论,每一回都要多多注意,立定脚步,终于有一天它会从一个破坏者变成你的一个最好的工作者,或许在一切从事于建设你的生活的工作者中它是最聪明的一个。”十.“你经受了易于陷入的危险,寂寞而勇敢地生活在任何一处无情的现实中。” “即将来到的一年会使你在这样的生活里更为坚定。”

再读,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觉

很爱这本书,每读一次,似乎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年轻的时候,觉得最爱就是茨维塔耶娃,那样烈焰般的感情似乎可以将一切燃烧殆尽。我要从所有的时代从所有的黑夜那里从所有金色的旗帜下从所有的宝剑下夺回你我要把钥匙扔掉把狗从石阶上赶跑因为在大地上的黑夜里我比狗更忠贞不渝我要从所有的其他人那里从那个女人那里夺回你你不会做任何人的新郎我也不会做任何人的娇妻从黑夜与雅各处在一起的那个人身边我要决一雌雄把你带走你要屏住呼吸这两年,慢慢更加偏爱里尔克。不管是三诗人书简里的他,还是莎洛美回忆当中的他,亦或只是纯粹作为诗人来看待。近日求里尔克诗选,非绿原译本。如果能有北岛译的全本就好啦!

三湿人

36岁的已婚男人帕斯捷尔纳克为了勾引34岁已婚少妇茨维塔耶娃,把51岁快死的里尔克搬出来,告诉茨维,你不是最喜欢里尔克吗?这是我老师。其实帕斯捷尔纳克跟里尔克也不熟,只是早年帕斯的父亲跟里尔克有点点头交情。帕斯觉得反正里尔克弥留之际,不会有什么作为,便将茨维塔耶娃介绍给里尔克,谈诗论道。没想到老不死的里尔克枯木逢春,勾引少妇比帕斯手段更高明。而茨维塔耶娃更是点火就着的主儿,早就春心荡漾了。更不可小觑的是,她旋转在老少男人之间游刃有余。整本书都是情书的范本,建议进入高中教材。热辣脸红心跳却又礼貌含蓄之极。


 三诗人书简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