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有关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与中国有关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108034199
作者:《domus 国际中文版》编辑部,一石文化
页数:420页

书籍目录

用访谈勾勒设计的现实
实验建筑可能的突破:建筑教育
城市语境中的建筑——张永和访谈
恢复想象的中国建筑教育传统——王澍访谈
库哈斯不但在摧毁东西,其实也在建造东西——马清运访谈
中国建筑扫描:主流、实验、社会建筑
中国建筑在发展慢下来以后,可能会出现文化上的突破——崔恺访谈
乡村工作与低技策略——刘家琨访谈
并不是我做的比较特别,是现在的建筑专业者不去面对眼前的现实——谢英俊访谈
城市保护与再生:北京、台湾、意大利、西班牙
公正规划孕育伟大城市王军访谈
市民社会的浮现与“无壳蜗牛”运动——夏铸九访谈
“病毒”与历史街区再生的四种策略——弗拉维奥·阿尔巴内西访谈
旧城空间的“循环利用”——索萨和冈萨霄斯访诚
亚洲建筑与亚洲性:日本、韩国
关于建筑的“日本性”——矶崎新访谈(上)
未建成:跨领域的“迷宫”——矶崎新访谈(下)
做好的建筑是更重要的——承孝相访谈
国际建筑师与中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全球化
建筑中的都市实践——奥迪勒·黛克访谈
好的建筑师不是成就于他们的野心,而是他们的理性——坎渡·巴埃萨访谈
由斯卡帕引出的话题——对话:朱锫VS史建
“海外军团”:国外著名事务所的中国建筑师——对话:史建VS黄勇、刘密、史文倩、冯国安、赵仲贵、董功、钟文凯、榇千禾、冯恪如、胡倩
艺术与设计:建筑、艺术、设计
建筑能够表现出人对社会的理解——艾束未访谈
关键是找到自己的局限,把这个局限用好——榇冰访谈
设计其实就是去寻找意识的核心——深泽直人访谈

作者简介

domus杂志是有着80多年历史的、世界著名的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杂志,其中文版创刊于2006年,“与中国有关”访谈栏目也同时推出。每期深入专访一位著名设计师,涉及建筑、设计、当代艺术等领域,基本实现了初期预想的“权威性”、“实验性”、“思想性”和“跨界性”指标,实现了对中国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现状的整体扫描。
访谈者包括张永和、谢英俊(台湾)、王军、王澍、崔恺、艾未未、马清运、矶崎新(日本)、承孝相(韩国)、阿尔巴内西(意大利)、黛克(法国)、徐冰、冈萨雷斯和索萨(西班牙)、夏铸九(台湾)、巴埃萨(西班牙)、深泽直人(日本)、刘家琨;另外,还将附录史建与朱锫(从斯卡帕展开的话题)和“海外军团”(国外著名事务所的中国建筑师)的对话。

图书封面


 与中国有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很喜欢看访谈类的,觉得比看超级有逻辑的原理的那种要轻松很多。吸收着大师们细碎的知识然后做一些思考。大段文字里面总有那么一两句话让你觉得想拍案“说得一点都没错”的感觉然后我就会很开心的画下来。评论要多长才能发表啊。我觉得已经挺长的了。
  •     著名的建筑不等于好的建筑,有个性的建筑也可能是最糟糕的建筑;究竟,建筑的意义是什么——为彰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还是为满足大多数人最切实际的功能?建筑不是冰冷的,而是累积记忆的“共同体”;我们可以从建筑的裂缝和残破的细节中,窥见城市的过去和故事——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回归传统?抑或重建传统?每个建筑设计师都是哲学家,有着自己的理念和坚持;每个建筑设计师,都是实践者,有着自己的方法和行动;由于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有着改变城市甚至改变历史的权利和力量。当今的中国(尤其是北京),是建筑的“侏罗纪公园”,充满了“迪士尼趣味”……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是个体的?文化的?还是历史的?时代的?对建筑、设计、艺术感兴趣的人,不妨买来看一看。深度访谈,装帧也值得收藏。另,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生长轨迹,张永和、马清运、刘家琨、王澍、崔恺、王军、艾未未……倡导的理念和做出来的作品都大有不同,做个社会学分析,也挺有意思……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后半部略水
  •     读完感受到一股气儿
  •     不错!视角与境界、眼光与高度、独立与思考、表达与存在、思考与评论、批评与内省。。。
  •     我非建筑学专业,跟设计也不太搭边。我只是喜欢观看建筑,喜欢欣赏设计,当然很多的时候我可能看不太懂。
  •     感受大师的各种思想~~希望自己读完有所收获~~
  •     王澍那一段仍然很逗比。
  •     。。。
  •     比较细碎化的一本访谈集子,更像是本探讨不同背景下建筑师们彼此的社会学集子。很支持这样的形式
  •     talk to VS talk with......................whatever,tell stories after acted all
  •     青浦图书馆原来是马清运的作品
  •     一本构成我大三建筑价值观的书,其中有几篇现在还时常翻看,多少个赞都不够。
  •     王澍在杭州做的两件作品,孤山上的已经不复存在,还有地道口的哪天去找找
  •     通过与建筑师沟通,以访谈聊天的形式,了解当时中国设计现状。即使是对建筑设计不甚了解的人,读起来也不会觉得太乏味。
  •     质量上乘的访谈录,建筑师通神——造物、构念。访谈者能诱使嘉宾阐述很多有价值的概念,不过也仅仅是概念(体裁受限)。印象比较深的是访谈王澍——“恢复想象的中国建筑教育传统“:城市的三种可能性;时间停滞的城市;中国古代城市化别样的阐释;以及他带学生的方式。
  •     一石文化的老朋友们。开开眼界。
  •     王澍 谢英俊 未未
  •     谈话录好读。
  •     最近看对谈类书籍越来越多了。。。。
  •     基本上是在飞机上读完的
  •     很体现不同人的风格,问的问题都很在点上,而后续的整理也很精良。
  •     前两段真心读进去了 建筑败在教育上 工作方式的描述有点泛泛 缺少事务所的独一性 也许“模式”本就不是个单一的词儿
  •     后半部有几个国外设计师的文字,与中国无关了些。
  •     前面1/4还不错,后面就参水了
  •     港版图片质量堪忧
  •     八九年前的访谈,好像讲的问题一直存在啊。。。
  •     看了前面几章和艾未未的部分。刘家琨和王澍,是非常有意思的对比,不管是建筑理念还是作品,所处地域及文化历程。谢英俊太值得赞扬。
  •     外行看内行人如何思考,然后,当自己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稍微用内行人的逻辑进行思辨。教育,不就是这样来的么?
  •     规划、建筑与中国环境实情相结合 对马清运和崔恺的访谈很受启发
  •     推荐谢英俊,夏铸九和深泽直人的几篇
  •     這本書真的挺值得一看...雖然都是文字...但是訪談的內容和被訪人的性格還是能一目瞭然...瞭解了每個建築師/藝術家/設計師的不同思想和視角...
  •     虽说大多数是重读,但是还觉得很经典。
  •     很不错的访谈录。里面的内容都很有意思,学建筑的都应该看看。这里有平时课堂里看不到听不到学不到的很多有趣的点。
  •     domus杂志的19个访谈,对话的建筑界人士来自学院,体制内院所,也有独立工作室,国外工作室的。谈建筑、谈社会、谈实验,谈中国,谈国外,谈设计,与建筑有关,与建筑师责任有关。总的来说,在迅速发展的中国,一切都是拼速度,城市规划与发展,建筑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没有时间去深思,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但是,看到建筑界人士还是多有反思的,所以,还是要乐观面对未来,即使仍会有很多问题。未来政府改变对GDP、政绩及地标的追求会最大程度上改变城市及建筑领域的混乱,会带给我们更好的城市。
  •     大多都是场面上的话罢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