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武士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随笔 > 中国之武士道

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801666772
作者:梁启超
页数:170页

章节摘录

  中国古昔虽无此名而有其实,则假彼通用之名词,以表扬吾民族固有之天性,固无不可也,虽然,合二国之历史比较而观之,此中有一大问题焉。乃日本之武士道,垂千百年,而愈久愈烈,至今不衰,其结果所成者,于内则致维新革命之功,于外则拒蒙古,胜中国,并朝鲜,仆强俄,赫然为世界一等国。若吾中国之所谓武士道,则自汉以后,即已气风歇灭,愈积愈懦。其结果所成者,于内则数千年来,霸者迭出,此起彼仆,人民之权利,任其铲削,任其压制,而无丝毫抵抗之力。于外则五胡人而扰之,辽金入而扰之,蒙古满洲人而主我,一遇外敌,交锋即败。至今欧美各国,合而图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国民昧昧冥冥,知之者不敢呻吟,不知者莫知痛苦,柔弱脆懦,至于此极,比之日本,适为反对。一则古微而今盛,一则古有而今无,现象之相反如此,此其故何哉?梁氏之论中国也,曰专制政体之故。杨度日:岂独政治,盖亦学术之异有以使之然者矣。  夫日本本无固有之学术,自与中国交通以后,乃以中国之学为学,直接而传中国之儒教,间接而传印度之佛教,举国中人,无能出此二教之范围者。夫此二教者,其义相反,而其用有相足者,何以言之?孔子之道,专主现世主义,谆谆于子臣弟友之节,仁义礼智之道,经传所载,惟于身心性命家国天下之关系,反复言之。而于有生以前,既生以后,皆不过问。故曰:未知生焉知死,又日:吾欲言死有知乎?恐孝子顺孙,妨生以事死。吾欲言死无知乎?恐不孝之子,弃其父母而不葬,故惟言朝闻道可以夕死,无求生以害仁,P002有杀身以成仁。以此数语,为其教戒而已矣。盖儒教对于生死问题,乃以局外国而严守中立者也。其切于人事之用,而不使人探索于空虚,自非他教所能及,故有谓儒教为非宗教者。  若夫佛教则不然,释迦本以此死生问题,弃其王子之位,三衣一钵,入山学道。彼时睹天地念无常,睹山川念无常,睹万物形体念无常。经十二年,而一旦于菩提树下,豁然大悟,其后广说妙法,普济众生,皆无不准此问题,以为济渡。以三界为火宅,以此身为毒蛇,特立十二因缘,以明生老病死,因果环复,苦业无穷。而以灭去无明,免此生死为唯一之手段。以为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又以生死皆由于心,苦心灭则生死皆灭。龙树诸人绎之,亦谓所有一切法,皆是老死相,终不见一法,离生死有住,皆对于生死问题而力求其寂灭者也。此与儒教教义,实为大相反对。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以武士道之精神,兴四千年前之人物,后先相接,而发大光明于世界,使已死之中国,变而为更生之中国,与日本之武士道同彪炳于地球之上,称为黄种中第一等国之国民者乎?  ——清末著名政治活动家,学者 杨度  欲扩张我国人尚武之范围而大之,诚审是意而读是书,取占人武勇之精神,因时势而善用之,其于提倡尚武者之心必盖有合矣。  ——清末著名诗人蒋智由  梁任公先生的言论披靡了一世。《中国之武士道》的长序一类文字是我的最爱好的读物。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

内容概要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另,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活动家。

书籍目录

杨度叙蒋智由序梁启超自序凡例中国之武士道  孔子  曹沫  弘演  鬻拳  先轸 狼瞫  郑叔詹  先縠 栾书 卻至  庆郑 魏绛  李离  鉏鹿 奋扬 子兰子  卞庄子 华周 杞梁及其母  晏婴  公孙接 田开疆 古治子  北郭骚及其友  齐太史及其三弟 南史氏  邢蒯瞆及其仆  程婴 公孙杵臼  伍子胥 江上渔父 溧阳女子  申包胥  ……

作者简介

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写于1904年10月。
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梁启超32岁,因为戊戌变法失败遭到清政府的编辑,流亡在日本。
国家的衰朽,政治的腐败,国民精神的懦弱,造成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岐视,当时西方和日本都认为“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也,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这刺激着梁超敏感的心灵,他激动地说:“吾耻其言,吾愤其言,吾未能卒服也。”于是愤而下笔,著成此书。
梁启超选取了七十多个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作为中国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者,追寻他们超拔豪迈、慷慨悲歌的一生,缅怀他们为了个人的名誉或国家的利益不惜以命相争的牺牲精神、不为瓦全的铮铮风骨。
梁启超历年主张要革新国家,就要先革新国民的精神和思想,他写作此书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以先民的武德民作为子孙后代的模范。

图书封面


 中国之武士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任公自序:夷考当时武士信仰之条件,可得十数端。一曰,常以国家名誉为重,有损于国家名誉者,刻不能忍,如先毂、栾书、卻至、雍门子狄之徒是也;一曰,国际交涉,有损于国家权利者,以死生争之,不畏强御,如曹沫、蔺相如、毛遂之徒是也;一曰,苟杀其身而有益于国家者,必趋死无吝无畏,如郑叔詹、安陵缩高、侯嬴、樊於期之徒是也;一曰,己身之名誉,或为他人所侵损轻蔑,则刻不能忍,然不肯为短见之自裁,不肯为怀忿之报复,务死于国事,以恢复武士之誉,如狼瞕、卞庄子华周、杞梁之徒是也;一曰,对于所尊长,常忠实服从,虽然,苟其举动有损于国家大计或名誉者,虽出自所尊长,亦常抗责之不肯假借,事定之后,亦不肯自宽其犯上之罪,而常以身殉之,如鬻拳、先轸、魏绛之徒是也;一曰,有罪不逃刑,如庆郑、奋扬之徒是也;一曰,居是职也,必忠其职,常牺牲其身乃至牺牲一切所爱以殉职,如齐太史兄弟,及李离、申鸣、孟胜之徒是也;一曰,受人之恩者,以死报之,如北郭骚、豫让、聂政、荆轲之徒是也;一曰,朋友有急难以相托者,常牺牲其身命及一切利益以救之,如信陵君、虞卿之徒是也;一曰,他人之急难,虽或无与于我,无求于我,然认为大义所在,大局所关者,则亦锐身自任之,而事成不居其功,如墨子、鲁仲连之徒是也;一曰,与人共事,而一死可以保秘密,助其事之成立者,必趣死无吝无畏,如田光、江上渔父、溧阳女子之徒是也;一曰,死不累他人,如聂政之于其姊,贯高之于其王是也;一曰,死以成人之名,如聂荣之于其弟是也;一曰,战败,宁死不为俘,如项羽、田横之徒是也;一曰,其所尊亲者死,则与俱死,如孟胜之门人、田横之客是也;一曰,其所遇之地位,若进退维谷,不能两全者,则择其尤合于义者为之,然事过之后必以身殉,以明其不得已,如鉏鹿、奋扬、子兰子之徒是也;一曰,其初志在必死以图一事者,至事过境迁以后,无论其事或成或不成,而必殉之,以无负其志,如程婴、成公赵之徒是也;一曰,一举一动,务使可以为万世法则,毋令后人误学我以滋流弊,如子囊、成公赵之徒是也其余诸美德,尚不可悉数。要而论之,则国家重于生命,朋友重于生命,职守重于生命,然诺重于生命,恩仇重于生命,名誉重于生命,道义重于生命,是即我先民脑识中最高尚纯粹之理想,而当时社会上普通之习性也。
  •     首先,任公先生只能算是编纂者,多数人物都出自以史记-侠客列传为主的春秋战国直至汉初各个诸侯国的“道上的人”。其次,不太理解在清末时代,梁先生为什么只截至汉初?除了春秋战国以外,缺乏主流官方理念但充斥了大量活的很真实人物的时代区间还有很多,比如东晋。我想我们喜欢这些侠义道的人物并不主要是因为他们怎么武士道,或者具备抗御外辱的精神,再或者具有让人血脉喷张的勇武。尤其是武士道,对日本文化有点二把刀的梁先生把这些人物的行为言论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类比并不太合适,两码事。我想是因为这些侠义道上的人行为方式,用现在的话说,更有“人味”。从这些人物的行止才能看出真正的中国人,男人,的行为方式。我到现在还记得小时候读史记侠客列传的时候,是如何被豫让老师感动的。虽然行为道德偶像是一个变量,但豫让的一系列义举绝对对我具有终生影响力。让这些人物,被遗忘的古典中国人回到公众,尤其是下一代的视野中非常有意义。人们会发现在这个日渐令人失望的土地上曾经有一些人这样生活,说话,做事,思考。
  •     除了序论比较经典之外,里面充斥了各种失败者,自杀者,全是送别后就自杀,没多大意思,古文也看不懂。翻译的不咋的。还说哥的评论短,我怎么不觉得啊?很短吗撒旦撒大帝大撒旦撒旦撒但萨达三大是对的但是是否撒旦撒打算大大幅度反弹收复失地菲萨斯对此电风扇撒旦撒旦撒反对撤销陈晓在反对反对股份跌幅第三次撒第三次都是错的vgfdbfgbvfvdsfds是大撒旦撒旦撒打算撒旦撒旦撒反对法撒旦撒旦诉讼法的股份vdmfdkmdfs反对法苏打撒旦撒过如果乳房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朋友叫帮买的,很喜欢的样子,帮他评喜欢了呵呵!
  •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     除了开篇的绪论之外,这本书只是一本故事集而已。比起日本人自己写的“武士道”,缺乏了很多深层次的哲学探讨,所以显得不那么发人深省。汉民族的尚武精神自汉唐之后堕落无疑,面对异族的侵略,一直处于守势。只要靠文化的力量,民族的融合来换取生存。中国人其实真的应该思考,为什么在一衣带水的日本,身材矮小的那一群人,能够发展出如此强大的武士道精神?这本书给我们的只是追忆,并没有太多的启发。也许这正是梁先生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对于今天,我们的思考仍旧远没有答案。
  •     书外面就包了个塑料袋,连有泡泡的那层保护膜都没有,这么无脑的包装,书不磨破才怪!这么好的一本书磨成这样
  •     有收藏
  •     内容就那么回事,不过序写的很好!
  •     其实不太喜欢梁这个人
  •     除了对成功者的歌功颂德之外,对于有气节的失败者,我们也应该报以敬意,功名成败总是转瞬,烈烈风骨留千秋
  •     早起。吃早饭。读书。
  •     梁任公的思想果然混杂。
  •     毕竟我们的文化都是和‘儒仁’与‘侠义’有关的,弄得似乎借着日本舶来文化来发扬了。。。。我是说书名。。。。。
  •     中国武士道 何以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春秋战国,华夏史上君主权威最易受到挑战,政见最开放,轻死尚侠武士精神最崇高,诸家百子智慧最巅峰的光辉时代。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君主专政,从此进入一人刚而万夫柔。一强遇众弱,弱固然弱,强亦不堪强。文化教育表孔儒之道其外,实杨朱之道其内
  •     读任公此书,始知“礼教吃人”……
  •     图书馆。春秋时代的人一定会想现在的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当时却无中国概念。大一统之后造成的负面影响两千年又奇,晁错乃是为了错误的大一统而死,后世之文武泯矣。
  •     沉睡千年的故事,一朝醒来,依旧掷地有声。
  •     序读来振聋发聩,文笔激昂。就内容来说,除了一些经典故事外,还看到很多不值得的牺牲。武者们都是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名声、对他人的承诺和国家的尊严,我也不知这是好是坏。在那个时代也许会激起浪潮,但是现在更重要的学到为人的原则、准则吧。
  •     略欠火候。几篇序都在用日本做引子阐述中国武士精神,通篇看下来,除了对自尽的敬业和执着,这两种几乎是完全不同的理念。由于作者角度,所有选择的例子几乎都建立在儒家的道义理念上,与其说武士道,不如说是儒学课本经典入选范文。当然也可能是我太中二了,所以总是对战国时代抱有一种热血的幻想吧。
  •     内容很好,不愧是一代大师之作
  •     肯本不是我要的
  •     因为其中程婴、公孙杵臼的故事而去看《赵氏孤儿》,只能说,电影是演绎版的。完全两码事。
  •     对于学习历史侠士的精神的学习很有帮助!!现代人,缺的就是这些东西!!
  •     清末,那是一个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的年代,国际社会的不同国家之间互相暴力侵轧,不择手段掠夺打击,赤裸裸的你死我活,典型的丛林法则。现在无限制的国战时代过去了,真正的全球化时代来了,所以这本书也过时了,仅存历史文献价值,不再适合用来塑造国民的精神。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自由人的年代,普世价值的时代,类似丛林法则的基本竞争原理还在,但人类此时学会在文明的规则下有序和平竞争,输者也不再理所当然地被剥夺一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