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事后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5月
ISBN:9787539251844
作者:陈冠中
页数:192页

章节摘录

  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想当作家的年轻人——假设现在还有这样的年轻人——看到我大可松口气:如果连我也算是作家,那么任何年轻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我年轻时候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供大家学习,故此应是激励大家的好榜样,说明人生是出人意表的。  我在香港上的是英文中学,即是用英文授课的那种学校,除了——中文中史课。一位中文中史课的老师调侃我们说:你们这些学生,中文不好,就说自己上的是英文学校,英文也不好,就说自己是中国人。  我就是其中一个中文不好,英文也不好的正常学生。  可是,我还真有看课外中文书——武侠小说,以金庸为主体,旁及梁羽生和一份叫《武侠世界》的香港武侠小说月刊,并从后者延伸阅读到倪匡的现代版武侠小说如《女黑侠木兰花》。  从来,只听说有同代人因沉迷武侠小说而挨父母的骂。武侠小说在家中的地位如今天的电子游戏,年轻人想象力再好也没想到说自己看武侠小说是为了练习中文,正如今天电子青年不会说打机是为了锻炼拇指。我父母虽不曾阻拦我看“类型小说”,我却直觉的知道这玩意是属于“有罪的乐趣”,从不敢张扬,因为天地良心我可知道自己追读武侠小说不是为了学中文。  多年后,我在加拿大上中学的儿子说他看完了第一本中文小说——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我情不自禁说:感谢武侠小说,感谢金庸。时代真的变了。  话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念中学的时候,香港有数以百计的“文社”。既自称文社,社员看的大概不止是金庸倪匡,说不定还读……文学?这我可要抱怨了,文社中人今天侃侃而谈当年如何遍地开花,怎么我就没遇上过一家文社,也没有一个社员来勾引我,白让文学和我擦肩而过?害得我现在每碰到大陆作家,听他们谈起中学时期看这本那本俄罗斯小说,只能回应说我在看港台两地的武侠小说。  只有当我听到大陆知识女性说《安娜·卡列妮娜》如何害她们浪费青春为了等待伟大爱情的来临,我才想起香港同代女人真幸运,因为她们只看了亦舒。  我的使小坏报复方法,是找机会说一九七一年我就看了张爱玲主要的短篇小说,大陆朋友一算,那时他们还在“文革”呢!其实,香港台湾看张爱玲钱锺书沈从文,更不用说白先勇余光中金庸琼瑶,远比同代大陆人早。  大学一年级期间,我在文艺书屋接触到“文学”,也写了几首诗和短篇小说,发表在学生刊物上,基本上是在模仿白先勇和余光中。你以为我真想当作家?不是,是想吸引女生的目光,谁知这一招在当年崇尚英文的香港大学是不灵的。这里我又可以做反面教材了;我很快忘了文学,二年级后不再用中文写作,心思花在运动场、舞会、话剧、社会理论、政治哲学、电影、电影、电影。  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我是个好案例,现在任何想当作家的年轻人的文学条件都比我当年强,谁也不该再有心理障碍了。  以下的一段已经没有多大普遍意义,算是我个人的历程。大学毕业去了美国短暂留学,回来后在英文小报任职,觉得终于可以用简单英文来写作了:浅白短句,删去多余的字,力求紧凑,少碰形容词,杀死助动词,把心思放在挑选准确的名词动词和偶然来一下的警句,像海明威、雷蒙·卡佛……可能只是像写类型小说的雷蒙·钱德勒、达许·汉密特……可能都谈不上,但确可以雕塑出一篇篇的文章。  用同样的纪律去写中文又如何?我没把握,但想试一试。可以说,因为开动了英文写作,我才想到写中文。大概也在那个时期,中文系毕业的大学同学陈少棠推介我去看沈启无编辑的《近代散文抄》,受周作人和俞平伯所写的序和跋里的弦外之音鼓舞,深幸赶上王纲解纽、人心不古的颓废好年代,在谁都管不了谁的香港,放胆写吧, “老老实实说自己的话”(俞平伯语)吧。一九七六年,我重新试着用中文写作。  启蒙小书店、吊命小书店  香港人稠租金贵,薄利的民间小书店要上楼,开在阁楼、二楼、更上层楼。  在网络书店出现之前,我猜想,每个香港读书人都曾有过一家助他启蒙的书店,而在启蒙以后的日子里,则还需要一家长期解渴济饥的吊命书店,否则读书人在香港的日子太难过了。这点,被宠坏的台北读书人不一定能体会到。  我的启蒙书店是开在尖沙咀某商住大厦五楼的文艺书屋,吊我命的是湾仔某二楼的曙光英文书店。  不算早也不太晚,我踏进了对的地方,当年文艺书屋小小的房间内,陈列着整个大中华当代文化的亮点,包括文星丛刊、李敖、柏杨、余光中、张爱玲、於梨华、白先勇、聂华苓、刘绍铭、王文兴、欧阳子、叶维廉、王尚义、席德进、司马中原、梁实秋、林语堂、林海音、何秀煌、殷海光等等。在传奇的六十年代,中文精英文化最有创作力的地方竟然是政治仍然高压的台北,当时香港在这方面是要仰望台北进口的。而在六十、七十年代交接的几年,文艺书屋就像是台北非官方精英文化在香港的窗口。几年后,台湾的出版业更蓬勃,但对香港读书人的启蒙效应却不如当年了,时势使然。  早期我每次都带着朝圣的心情上文艺书屋,我认为我在文艺书屋里面找到的教育,不次于几年后在哈佛书店。大一那年我买了殷海光的《中国文化的展望》,自己也惊讶怎么会买这样的书,而且是很不精致的硬皮本,那惊讶度仅次于同年圣诞节去台北旅行,一回神发觉自己竞买了盗印的李约瑟《中国科技史》,五巨册,还要抬回香港。我偶然会做不按牌理出牌的事:意识还没到,就先出了手。  后来我进了文化圈,自然知道文艺书屋的老板是王敬羲,爱奥华大学文学硕士,之前是台师大的香港侨生,跟《现代文学》很多同人是先后师友,我七二年还读过他的小说《康同的归来》,以当时幻想留学的情怀觉得挺好看。王敬羲曾负责过香港版的《纯文学》杂志——这刊名真够camp,后出版著名的《南北极》杂志一直到九十年代。但是,港台两地书业似跟他早就不往来了,书店里的大部分台湾书,版权页都写着是文艺书屋出版,或文艺书屋总代理。多年后我再访,里面来来去去主要还是早期那一批书,好像时间停顿。  文艺书屋完成了历史任务,不再是我的解渴济饥书店,七十年代中香港已有多家小型中文书店超越了它,包括我也有参与的一山书屋。我的问题在英文书。  香港有三家老牌的正规英文书店:中环德辅道的图书中心、尖沙咀乐道的辰冲书局和海运大厦的图书中心(后者已不存在),都不错,跟英美的主流书店大致同步,是我在香港生活的固定访点。只是,我对非小说特别是某类人文社科书的偏食,不是它们能满足的,但像我这样的人不会太多,不可能有一家像三藩市城市之光这类书店来专门满足我们。不可能?偏偏就有个马国明,开了家曙光图书公司,专卖这类英文书,而且挑选之精准永远超过我的期待。  自从曙光和青文书店分用一个二楼单位,它就长期纳入我的生活地图里,让我知道郁闷的时候有个地方可去,吊住我这样在香港的英文读书人的命。我长期观察的结论是,曙光在哲学与社科英文书方面的质与量,犹胜于台北诚品书店的旗舰店,而近十年两者的书种又皆胜过三藩市城市之光书店地下室提供的非小说选择。这是了不起的成就,特别对小规模的曙光来说,点点滴滴都是心血工夫。  真是一个人可以让世界——至少是我的生活世界——不一样,没有马国明这样的一个人,香港压根儿自始不会有这类书店,曙光能够出现在香港,坚持存活多年,不大不小是奇迹,也是多元香港的光荣见证。  现在马国明退了,而我们都习惯了到网上购英文书,不靠曙光吊命,但读书人还得逛书店,大的小的、地面的楼上的、主流的另类的,多一家总比少一家好。  自己开书店  隔行如隔山,小小的文化圈,每一块都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就算自以为可以无所不谈,其实还是自说白话。之所以吾生有涯、学海无涯,这是我在一山书屋的体会。  黎则奋是低我一届的大学学弟,是个坚定而且张扬的社会派,我特爱听他亢奋的谈香港学运社运政治,特别是攻击对手国粹派。他对我的一大贡献是一九七六年初邀我一起开办一山书屋,跟学长陈文鸿曾澍基、学弟妹张嘉龙钟小玲做合股伙伴并近距离接触。  一山书屋除了在湾仔某破楼的阁楼卖书外,也自己出版书。除了出正版新书外,也盗版别家的书,只是我们盗得很有原则:只盗版当时“四人帮”禁掉的书。我相信这是知识结构奇特的陈文鸿在主导的,否则那时候在香港谁会想到去重印延安时期已被批斗的王实味的《野百合花》,去替周恩来出选集,去结集毛泽东原文!

内容概要

陈冠中,1952年出生于上海,长大于香港的著名文化人。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系及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
1976年创办香港《号外》杂志并任总编辑及出版人至1998年,曾监制及策划多部香港及美国电影的制作;从1990年代起,穿梭于内地、台湾及香港之间,从事媒体、文化和娱乐产业经营,目前在北京居住。陈氏是香港“城市生活文化评论”的先行者,曾出版《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半唐番城市笔记》、《香港未完成的实验》、《波西密亚中国》、《香港三部曲》等。

书籍目录

前志
急进波士顿
到毕业才有头绪
新闻写作的学徒
速成记者
急功远利的好处
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启蒙小书店、吊命小书店
自己开书店
左翼青年小圈子
胡菊人与我
作为形容词的左翼
本地改良主义者
七十年代前的国语片和粤语片
波牛看电影
香港的电影文化基因
七十二家房客的三世书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香港喜剧片:没有走下去的路
一九八一香港电影全景
那是个好年份
在“后新浪潮”时期写剧本
新浪潮电视
香港电视亢奋的五年
寻常百姓家
动漫宗师
难为了动画片
错过了激动的时机
H埠连环图教父
不再认真听音乐
英美流行文化的最后堡垒
什么是香港流行曲
夜未央,星已陨
电视带动粤语歌起飞
杂种修成正果
点止广告瞄简单
迟来的设计意识
设计的本地化
看,我也会画毛笔画
他们都聚在香港了
布莱希特之城
粉丝改编张爱玲
不想记与不想知
中国学生周报
一张小报的诞生
外星人来了
巴西咖啡与海运大厦
兰桂坊前传及其他
白开水可以,白面包不可以
时装纪元
穿衣记
舞舞舞
遗珠

作者简介

陳冠中繼《香港三部曲》和《我這一代香港人》後寫成《事後─本土文化誌》,寫的還是香港人、香港事。新作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與《香港三部曲》和《我這一代香港人》成一系列。
作者說自己是在香港開蒙,想借此書追憶,到底是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書開蒙了他。對於作者來說,香港最生猛的,大約在七十年代,那是香港文化脫胎換骨的時期。文化既是個多義詞,文化創意產業更是神奇、混雜的一體多面,那就是陳冠中筆下的細藝:細藝無分廟堂江湖,各自修行、各顯精彩、各領風騷,卻共譜時代精神。電影、電視、電台、音樂、報紙、雜誌、圖書、漫畫、美術、工藝、時裝、設計、收藏、廣告、建築、攝影、戲劇、戲曲、舞蹈、小說、散文、詩歌、報導、評論、學術……在這裡,作者對自己長大的小地方這麼有感情,並且有勇氣大聲喊出來:Kowloon, Kowloon Hong Kong, we like Hong Kong, that's the place for you。香港是我們的城。
作者更希望拋磚引玉,引起興趣,讓大家也寫,一起記下香港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我們的集體記憶。

图书封面


 事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顾文豪□自由撰稿人,上海时间好快。一拨拨的潮流时尚浪头掀过,一叠叠的艺文报刊被送进废品站,一张张彼时俏丽鲜妍如今悄然落幕的颜容,不知有几人有心记得给我们的过往书写简报刻下年轮?比起近时动辄催人落泪或使人气闷的往事追忆类书籍,陈冠中的《事后》有本事让你既读得开怀大笑亦不妨掩卷沉思,好像在看一部描绘三十年香港文化辗转的黑白片,带着那个年代独有的温情含蓄,嚣张不安分。陈冠中无疑是最有资格写这本书的人。出生上海,香港成长,后负笈留学美国,主修社会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相较今日的学术发展,容或彼时在学理上未必有当下的花样百出,但自有今日所不可比的元气淋漓;返港后,亲身参加各种文化浪潮,办杂志、做活动、弄讲演,在别人眼里许是不务正业,可即是这样造就了一段香港文化的盛世年华,如今竟无端令人缅想。如同作者自述的那样“到大学,不想被广大同学说是文艺青年,以免断了其它好玩的路。没想到自己会一步一步地走上这条幽径,履逢山穷水尽,偶遇柳暗花明”,玩文化直是走上曲径,况且前途未必通幽。全书有六十多小节,或回首少年求学历程,陈冠中慨叹自己“后知后觉,一不小心荒废掉大学三年光阴”;或事后明晰早年新闻学院的修行锻炼是“让你看到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该是什么模样,有了这个经验后,处于等而下之的现实里或许还能记住底线所在”,因为“新闻学院真正让学生受用的,不是技术训练,是人格培养”;又或是勉励爱写字的后进放胆写作,不必害怕成不了作家,因为当年自己只是靠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才多少维持了一点中文书写的能力。最让我感动的是陈冠中写香港二楼书店的那几篇。陈直接唤这些身居高楼、命途蹇窘的楼上书店是“启蒙小书店、吊命小书店”,信然。香港虽被人视为“文化沙漠”,其实出版业颇兴旺,即使地少人稠,人心不古,可总有那么些人逆流而上,让读书人得以启蒙,得以续命喘息。“不算早也不算晚,我踏进了对的地方,当年文艺书屋小小的房间内,陈列着整个大中华当代文化的亮点……在六七十年代交接的几年,文艺书屋就像是台北非官方精英文化在香港的窗口”,作者自陈每次上这家书店都带着朝圣的心情,认为自己“在文艺书屋里面找到的教育,不次于几年后在哈佛书店”。读书就是这样,只要打开视界,难免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文艺书屋渐渐完成历史使命,要再有进境,必须改弦易辙,好在有个马国明开了家曙光图书公司,专售英文社科学术书籍,不啻真是读书人的一缕曙光,照彻前程,不得不感谢“真是一个人可以让世界———至少是我的生活世界——— 不一样”,“曙光能够出现在香港,坚持存活多年,不大不小是奇迹,也是多元香港的光荣见证”。读完全书,恍然发现,前半部分多是描绘作者一己的早年修行,后半部分则是香港文化的多棱镜,借此一斑窥全豹。一九六二年开始至一九七八年,世界电影文化基因总算在香港完整移植,此后香港电影异军突起,蔚然可观,难怪作者认为“就香港来说,在广泛的文化领域里,电影文化的基因库是建设得最为完整的”;香港电视在一九七六至一九八零年亦是亢奋勃郁,TV B与佳视互争短长,长达一百二十九集的《狂潮》引得全城如潮,边看电视边吃饭,竟弄出一新名词“电视捞饭”;连环画方面则有黄玉郎与上官小宝两根台柱,几至人称“要写香港十多年来的连环画发展史,就等如写黄玉郎的发展史无异”;是到了七十年代,香港整个艺文环境有了硬件软件的新飞跃,1973年始,香港每年举办国际艺术节,第一届邀来了傅聪和小泽征尔,1975年有了香港艺术双年展,更要紧的则是一拨拨日后对香港文化影响深远的大人物开始登埠上岸,他们是荣念曾、姚克、柳存仁、林敏怡、董建平等等;不单是西方文化在香港落地生根,即使纯然国粹的老古文化亦同样在香港开枝散叶,沈苇窗办《大人》、《大成》杂志,是南来艺文戏曲界怀旧及交流的平台,香港中文大学美术系一度名家云集,岭南派主力转战香港,牟宗三1961年来港,徐复观1970年到新亚书院,可谓少长咸集。面对如此繁华胜景,议论真是廉价而多余。《事后》是风流云散后的一回小盘算小清点,但我不以为无用,实则是告诉提醒茫然抑或眩晕的我们,自己玩的种种花样兴许早已给当年的江湖豪杰耍尽了。现下兴起了对一个年代的追忆,但就我读见的而言,多是沉溺而不自知,骄傲而无反省,未见有事后的清醒与通达。而此书文笔清丽,述事怀人均态度平正,偶尔的幽默轻松则是谦虚恭谨的表现了,这点是我尤其称道陈冠中此书的。相较陈而言,我们的文化界不知有多少糊涂账摆在那里,没人理。刊于《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09年10月25日
  •     【非书评】连我自己都没想到看这么本正经的文化历史散文,看了没到一周就完了。《事后》在豆瓣读书的好评率并不算高,导致我一开始还胆战心惊的。当然事实是比7.4分的评价好。对于迷恋香港文化的我来说,很不错。其实《事后》是陈冠中一个人经历的社会文化史,这本“私家书”一定程度反映了香港60-80年代的文化线索。在书中你可以看到小部分对耳熟能详的名字,了解香港的文化起承。而绝大多数在六七十年代发光发热的名流,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我来说,是及其陌生的,可作者写来就就像在说隔壁楼上楼下的邻居,好生亲近。有人说,香港就是这点好,小是小,和它国际性大都市比起,人口不算多。上下左右的文化人都叫得上号,也许不是那么有潜质和天分的艺术家文化人都能无限放大自己的使命感和能力,变成小有影响的“名流”。但他们却忽略了很大程度其实是香港精神的东西在起催化剂作用。只是这些都随着时间逝去,而且被多数人遗忘,所以在读到某一处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文化这东西实在令人冻骨。就如,陈冠中当年不喜欢“知识分子”这个词汇一样,我们对“文艺青年”也弃如敝屣。把书收进柜子时我明白为啥迅速看完了这本平时我得耗一个月才断续看完的书,全是因为这坏天气的成全。当我的任何一个环境不如意时,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沉静下来悄悄感激所有赐予我不如意的人们。就像坏经济带来电影业的繁荣一样,总会有人从坏事中受益。但最重要的是,尽管经济学中足球踢坏邻居家的玻璃会带来一系列的受益,但谁都不希望发生。(请问这段话和《事后》有什么联系?)

精彩短评 (总计66条)

  •     好书,体现了香港的变迁
  •     写尽香江繁华事
  •     很多人与事的相遇
  •     好睇! #好書兩日睇完
  •     太文艺了,二逼青年似乎无法hold住。其实想想“事后”这个书名也是毫无节操啊。。。
  •     90%的名字都没听过 慨叹自己果然不是个文人
  •     afterwards
  •     回头看看过去。
  •     看完香港三部曲,和我這一代香港人再看這本就結合起來了。一個是向個人香港事和香港史。香港三部曲大陸不給賣。看看這本說文化的也不錯
  •     娓娓道来
  •     友人推荐的书,推荐时说比梁文道更好。我本身没怎么看过梁文道,也不好比较。这本书读到讲香港电影时是最让我亢奋的,对于港片,无论电影还是tvb,我一直都很喜欢。当然,对hk也一直怀着喜爱的心。再者,我发现我在看这类书时是很容易找到快乐感的,大概是因为年代相差太远,在看到些自己熟悉并且喜欢的名字或者事件时,是有喜悦感的。我想读书最大的收获是认知能力,就像我一直乐此不疲的看书,最大的原因之一是能在书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很想看看陈冠中的《什么都没有发生》。
  •     之前看了陈冠中的《城市九章》,再看《事后》,更有深度了,这本书写香港的音乐、电视、电影较多,值得一看。
  •     关于香港的一些旧事。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和设计。
  •     然后我忽然就想起在《时装时刻》中看到黎坚惠一次次提到陈冠中,包括“十大衣着人士”的照片……翻书山水有相逢
  •     香港迷可以看看
  •     “事后”是今天左派不可多见的思考总结,不一定支持他的说法和结论,但是支持他不断在理论中思考。旨在理论中思考的香港左派,才会知道我们不在《盛世》。他的书都会买,不一定是支持,是知道有人在思考。
  •     个人觉得文化研究的困难在于个人体验和社会记忆更多的是共时性而非因果逻辑,社会记忆在整合历史和政治的背景下掺杂了太多细碎而迷人的个人情感。所以这些港台的文化杂文看起来是小中见大,却又用时空砌了一面经验墙。你只能徘徊游走于闪烁斑驳,却进不去这场历史的私密派对。
  •     简体版编辑太粗心,繁简转换过程中错字颇多
  •     HK中产阶级五零后文化圈的故事,细数HK文化名人以及文化产业。
  •     平常的时代回忆和记载,随便看看,可以找作者推荐的书一读此乃最大收获。
  •     像是听一个絮絮叨叨的老者在讲述历史的变迁一样,陈冠中尽量缩短篇幅,让人在睡意泛起时,乍然而止。这是关于文字、音乐、电影的变迁,But~用时间来讲诉历史恐怕是最乏味的吧!
  •     香港文化研究必看,70年代的文化名流尽在《号外》。
  •     还没开始看,但是绝对是社科类。
  •     这种书看得越多越觉得我的大学就特么浪费在听各种cheap的introduction上了;多想穿越去70年代的香港!!
  •     70年代港埠文化全景,粗略勾画,中规中矩
  •     考虑到书中所涉及的内容陈冠中老师大多经历过,所以会有很多细节和小八卦呢,因此就比一般的写文化史的书要好看。而且呢,要在高端装逼犯上有所建树,得多像陈冠中老师取经呢。
  •     因为盛世很好看,遂找来陈冠中其它的书读
  •     如同《號外》的書籍版,涉及面向寬廣,報刊書本、電影電視、廣告設計、戲劇攝影、時裝音樂皆有涉獵。
  •     平实的文字
  •     本来以为是陈老师自己的成长历程,没想到却是陈老师自己眼中经历的香港文化变迁,虽然对我来说有很多事物很陌生,引起不了太多的共鸣。不过也让我对香港更加心向往之。
  •     香港60年代以后文化史简介
  •     “事后”,因此写的是历史,主要是60-80年代的香港。对我这样一个后来的、外来的人而言,借用书中引用胡恩威的比喻,就好像在看烟花,眼花缭乱,不容置喙。当然,有些历史人物当下仍在活动,因此时不时也有惊诧,感叹属于他们的,“昨日当我年轻时”。最后,心里留下的一句话是:人老了,最好还是闭嘴。
  •     无感= =上课随便翻翻
  •     没有对香港的深切了解基本上看不懂
  •     你的QQ是几啊?
    我的是394711733
  •     佩服啊!
  •     看到一半忽然想起以前论坛的朋友右派的狗,不知这会儿他在干嘛。看完这本还看了3/1《风格的要素》,挺感谢陈冠中的,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
  •     算是澄清了一些遗留问题。
  •     原来陈冠中还喜欢Joan baez。
  •     回顾启蒙沃土,30年前的70年代,知识分子,尽文化之能事的文艺青年。特别的前志, 社会政治部分的抓瞎。阅读快感较低,偶有所得。
  •     陈冠中真是如自己所说“适合事后替大家做简报”,看得很兴奋。
  •       顾文豪
      
      □自由撰稿人,上海
      
      时间好快。一拨拨的潮流时尚浪头掀过,一叠叠的艺文报刊被送进废品站,一张张彼时俏丽鲜妍如今悄然落幕的颜容,不知有几人有心记得给我们的过往书写简报刻下年轮?比起近时动辄催人落泪或使人气闷的往事追忆类书籍,陈冠中的《事后》有本事让你既读得开怀大笑亦不妨掩卷沉思,好像在看一部描绘三十年香港文化辗转的黑白片,带着那个年代独有的温情含蓄,嚣张不安分。
      
      陈冠中无疑是最有资格写这本书的人。出生上海,香港成长,后负笈留学美国,主修社会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相较今日的学术发展,容或彼时在学理上未必有当下的花样百出,但自有今日所不可比的元气淋漓;返港后,亲身参加各种文化浪潮,办杂志、做活动、弄讲演,在别人眼里许是不务正业,可即是这样造就了一段香港文化的盛世年华,如今竟无端令人缅想。如同作者自述的那样“到大学,不想被广大同学说是文艺青年,以免断了其它好玩的路。没想到自己会一步一步地走上这条幽径,履逢山穷水尽,偶遇柳暗花明”,玩文化直是走上曲径,况且前途未必通幽。
      
      全书有六十多小节,或回首少年求学历程,陈冠中慨叹自己“后知后觉,一不小心荒废掉大学三年光阴”;或事后明晰早年新闻学院的修行锻炼是“让你看到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该是什么模样,有了这个经验后,处于等而下之的现实里或许还能记住底线所在”,因为“新闻学院真正让学生受用的,不是技术训练,是人格培养”;又或是勉励爱写字的后进放胆写作,不必害怕成不了作家,因为当年自己只是靠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才多少维持了一点中文书写的能力。
      
      最让我感动的是陈冠中写香港二楼书店的那几篇。陈直接唤这些身居高楼、命途蹇窘的楼上书店是“启蒙小书店、吊命小书店”,信然。香港虽被人视为“文化沙漠”,其实出版业颇兴旺,即使地少人稠,人心不古,可总有那么些人逆流而上,让读书人得以启蒙,得以续命喘息。“不算早也不算晚,我踏进了对的地方,当年文艺书屋小小的房间内,陈列着整个大中华当代文化的亮点……在六七十年代交接的几年,文艺书屋就像是台北非官方精英文化在香港的窗口”,作者自陈每次上这家书店都带着朝圣的心情,认为自己“在文艺书屋里面找到的教育,不次于几年后在哈佛书店”。读书就是这样,只要打开视界,难免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文艺书屋渐渐完成历史使命,要再有进境,必须改弦易辙,好在有个马国明开了家曙光图书公司,专售英文社科学术书籍,不啻真是读书人的一缕曙光,照彻前程,不得不感谢“真是一个人可以让世界———至少是我的生活世界——— 不一样”,“曙光能够出现在香港,坚持存活多年,不大不小是奇迹,也是多元香港的光荣见证”。
      
      读完全书,恍然发现,前半部分多是描绘作者一己的早年修行,后半部分则是香港文化的多棱镜,借此一斑窥全豹。一九六二年开始至一九七八年,世界电影文化基因总算在香港完整移植,此后香港电影异军突起,蔚然可观,难怪作者认为“就香港来说,在广泛的文化领域里,电影文化的基因库是建设得最为完整的”;香港电视在一九七六至一九八零年亦是亢奋勃郁,TV B与佳视互争短长,长达一百二十九集的《狂潮》引得全城如潮,边看电视边吃饭,竟弄出一新名词“电视捞饭”;连环画方面则有黄玉郎与上官小宝两根台柱,几至人称“要写香港十多年来的连环画发展史,就等如写黄玉郎的发展史无异”;是到了七十年代,香港整个艺文环境有了硬件软件的新飞跃,1973年始,香港每年举办国际艺术节,第一届邀来了傅聪和小泽征尔,1975年有了香港艺术双年展,更要紧的则是一拨拨日后对香港文化影响深远的大人物开始登埠上岸,他们是荣念曾、姚克、柳存仁、林敏怡、董建平等等;不单是西方文化在香港落地生根,即使纯然国粹的老古文化亦同样在香港开枝散叶,沈苇窗办《大人》、《大成》杂志,是南来艺文戏曲界怀旧及交流的平台,香港中文大学美术系一度名家云集,岭南派主力转战香港,牟宗三1961年来港,徐复观1970年到新亚书院,可谓少长咸集。
      
      面对如此繁华胜景,议论真是廉价而多余。《事后》是风流云散后的一回小盘算小清点,但我不以为无用,实则是告诉提醒茫然抑或眩晕的我们,自己玩的种种花样兴许早已给当年的江湖豪杰耍尽了。现下兴起了对一个年代的追忆,但就我读见的而言,多是沉溺而不自知,骄傲而无反省,未见有事后的清醒与通达。而此书文笔清丽,述事怀人均态度平正,偶尔的幽默轻松则是谦虚恭谨的表现了,这点是我尤其称道陈冠中此书的。相较陈而言,我们的文化界不知有多少糊涂账摆在那里,没人理。
      
      刊于《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09年10月25日
      
  •     陈冠中结合自己年轻时代的经历,叙述了香港70年代的学术、书店、电影、电视、动漫、音乐、广告设计、戏剧、报刊、生活风格、时装、舞蹈等流行文化的概貌,总结了香港这个大都会曾有过的绚烂的文化传统。
  •     f..........................
  •     I LVOE YOU
  •     3星半,70年代亲历者的回忆,对了解港式文化起源有帮助
  •     文化人谈文化 前半部很适合大学生看看
  •     我就喜欢五六七八十年代碎碎念
  •     个人色彩好浓
  •     文化多元,自己上進,生活亦文明亦生活。
  •     香港文化史尤其是影视发展对于自小看港台电视长大的群体很有吸引力
  •     香港文化史,电影、电视、动画、报刊、思潮,地方和行业的兴衰,有导读的作用。
  •     玩我呢,内容给那呢,介绍你有啥用,
  •     gr
  •     70年代香港文化記
  •     有关香港电影发展史及戏剧文化史的一些记录
  •     三星半,13年7月12-14日
  •     一个人自说自话的碎碎念,有关香港60年代后音乐,影视剧,广告及设计的文化回忆录;对自己不了解的人或事,读起来果然有很深的隔阂,门外汉不得一二啊,文笔也不太合口味;不过正如书中所说:“年轻时,没有文化偏食症,只有贪食症,这尝尝那试试,还要东张西望上下求索,生怕错过什么!”就是这种了
  •     直叙无观点,基本凑字数
  •     “年轻时,大概没有文化偏食症,只有贪玩症,这尝尝那试试,还要东张西望、上下求索,生怕错过了什么。”当然“这样的人尝不出真味道,也学不好真功夫,却挺适合替大家做简报。”
  •     看后感触颇深!
  •     32136126126
  •     七十年代
  •     看陈冠中回忆香港60-80年代飞黄腾达的时刻,可了解当年某小搓人的思想观念,hk的发展当然离不开这群人。怀旧青春,有现在追不回的纯真和勇气,也有对当年见识浅薄的惭愧和嘲讽。但总的来说,这群人是和hk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As the author said,a metropolis is not bulit in one day.
  •     书还带有商店的香水味就被看完了。看太多有关城市的文章,以为本土文化总与城市学相关。其实认真在讲文化,三十年香港文化辗转。作者拥有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背景。
  •     以一个亲历者和私人化的视角,讲述香港六七八十年代的电影电视景观,相比历史的客观集体记叙更让人身临其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