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人性》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发现人性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7100086691
作者:萧淑贞
页数:268页

为自由的信仰

为自由的信仰 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主编丛晓眉女士策划出版了“学者的人间情怀书系”第一辑三本书:齐宏伟的《信与思》、萧淑贞的《发现人性》、刘阳的《从失去开始的永远》。对于作者来说,我们每个人只有一个孩子,对于她和她的编辑团队,则是看着哪个孩子都可爱。素朴雅致的样书摆在桌上,丛晓眉不停地上下左右仔细端详,还不停地念叨哪个细节怎样做会更好,她忘我投入的表情足可证明这套丛书是出版的精心之作。书的封面颜色分别是深蓝、深绿、深紫,初一看,总以为是自己温暖的深绿色最好看,读过他们的书之后,才领悟庄重的深紫、深蓝能够衬托出理想、信仰的高远与深邃,色彩与精神合璧,散发着耐人寻味的隽永。而我的名字夹在两位男士中间,还有点沾沾自喜的被保护的感觉,对于他们也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不同的名字因为一个书系而排列在一起,也是世间特殊的缘分,虽然与他们从未谋面。----而这种书缘是因为这些书内在地散发着共同的精神气质,走到了一起。人类的经典之作多源于高于生活、高于现实的超越,而对于世俗和平庸的超越首先是精神和心灵的超越。你的心灵能够超越世俗,你的见识和智慧给你坚持的理性;你的精神给你坚持的勇气。在这个时代,对于很多人,理想和信仰或许遥远,这三本书不约而同地去为这个精神受伤的时代,眺望、追寻价值、理想和信仰。《信与思》对于大学的市场化、官场化深深地绝望,为自己、为学生、为读者寻找精神的家园;《发现人性》试图沿着贯穿历史、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人性”的脉络,坚守通往人性的文明的“价值”;《从失去开始的永远》在很多貌似漫不经心的轻描淡写之后,蕴藏着切肤之痛的来自生命深处的悲悯,希望找一个地方安放人类的灵魂。与其说,信仰能够令人的灵魂多么地高贵,让人的心灵多么丰厚,不如说这是生命的自我救赎与追求本质自由的解放,在沉沦物欲的异化之中,开始灵魂的突围与拯救,走向理想和信仰,因此,这些思索和探寻更像是在所谓的现代性和工业化泥沼中的自救------只有当人们层层剥去附着在生命上的种种负累,回归“人”的精神本身,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张岱《陶庵梦忆》论及古琴演奏,说有人“结实有余而萧散不足”。其实每门学科代表的都是认识世界的一种角度和态度,写作也有专注社会与寄情性灵两种方式,二者有时难两全。前者重在“治”、“平”,后者侧重生命的舒展和自我的抒发。“思”的理性、客观使人睿智,但难免在“信”的性灵的天空中飞得不够高;性灵的、艺术的、唯美的使人免俗,在触及现实问题时,也难免稚嫩。由于题材和内容所限,着眼社会,论及问题时,难免“结实”;论及心灵与信仰,则易有高远的“萧散”。虽然由于学习和生活的背景不同,几位作者各有侧重,但信仰、理想和精神,无论是此间的,还是彼岸的;为社会的,还是为人生的,都归根于“人间情怀”。当然,我们的视线脱不开世间的成败善恶,信仰也脱不开在尘世的挣扎。诚然,我期望的作品,不从世道人心的“事实”和“现象”入手,无所凭依,心无旁骛,没有什么可以牵绊、顾忌,干净、利落、超尘绝俗地构建一座精神大厦,这一点,我们不及。因为,即便是与民国的知识分子、与西南联大时代、与我们导师辈的知识分子相比,在与他们相同的年龄,我们的精神仍然显得稚嫩、脆弱、模糊。他们在二三十岁的研究、著述的水平,我们在四十岁也很难企及。不能不承认,物质和生活的富足似乎整体削弱、降低了一代人精神的强度和高度,精神的幼稚和脆弱似乎也成了“现代”和工业化的宿命。而只有找到信仰与精神,才真正地踏上了寻找真正的自由的自我救赎之路,无论是为人生的,还是为社会的。因为这个时代的缺乏,才有了精神、理想、信仰的可贵。而我们只是在这个时代的缺憾里,尝试一点点地回归精神和信仰的一部分人。面对这个时代,我们仅仅是比他人多了一点精神的丰厚,一点内心的宁静,一点与喧嚣迷茫的时代的距离,一点对于价值和“意义”的重视、坚信和执著。仅此而已。巧合的是,这三本书都没有例行的名人作序推荐,也没有一大堆感谢的客套,也许他们认定,精神和信仰本身就是最好的引荐。如刘阳书中所说,在茫茫人海中,在世道轮回中,我们大家都是“凭着灵魂相认”,同道人的精神和思想援助让你更坚定,有精神和信仰的人群,能使社会更好,能使人生美好,他们也是“凭着灵魂相认”。不禁遥想以后加入这个书系的那一个、两个、三个-----不同的作者现在哪里?他们谁的书的封面会是深的红、深的褐、深的灰------直指一个共同的地方:心光灿烂。


 发现人性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