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上旧精魂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三生石上旧精魂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6
ISBN:9787200060645
作者:白化文
页数:228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有些几经改选的佛教故事和人物形象,我们往往等闲视之,只认为是小说家的随意虚构,而经过白先生反本还原的深入探讨,才了解其根子还在于佛经和经过佛教体系传入中国的古代南亚次大陆的传说故事。  ——程毅中

内容概要

白化文,1930年生,北京市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已退休。已发表单行本著作30余种,主要有《佛光的折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学习写对联》、《承泽副墨》、《汉化佛教与佛寺》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专科目录、敦煌学、佛教等。担任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编委。

书籍目录

引子

仙、鬼、轮回与因果报应
神通变化:小说助成了神佛
从“一角仙人”到“月明和尚”
龙女与柳毅的传承
封建士子的白日梦

八仙

试释如意
话拂尘
拄杖、禅杖与锡杖
话“法轮”

编辑推荐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作者简介

本书内容:第一部分五篇,举例说明某一类题材故事与佛教故事之间的关联。重点述中国作者之化洋为土,推陈出新。
第二部分一篇,阐述了八仙的变换及其源流。
第三部分五篇,分述几种器物在儒释道三教和高层与全社会中的使用及其中蕴含着的种种特殊意义。
必须说明,本书稿力求普及,并非高深的论文结集。我们参考了力所能及搜集到的重要资料。好比布置房间,陈设加床、铺盖、桌椅、书画、灯具等等,全是买来的。也有几件是本客自制。可是,室内装饰意匠是笔者的。当今“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未见到的材料必然极多。因此,也就不再列参考资料目录啦!

图书封面


 三生石上旧精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三生石上旧精魂》(白化文著·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大家小书系列之一,副题为“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书名取自唐人传奇《甘泽谣》(袁郊撰)里的一句诗: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作者拈出古代小说里的佛教逸事,加以刨根问底,通篇显示出作者对佛教的精深理解。如释《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须菩提祖师,指出须菩提乃梵语的音译,意译“善吉”,属于舍卫城婆罗门,为释伽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善于说“诸法性空”,被称为“解空第一”。至于谈八仙的由来、演变,丝丝入扣,更见功力。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大多窃取佛经故事或外来传说,加以敷衍成篇,所以在这些志怪传奇里,几乎都可以在佛经或印度的故事里找着其渊源。
  •     只略略翻过夏承焘先生的唐宋词那一本,现在这套书估计也难弄到了~昨天刚看到了三生石的典故,很是震撼~
  •     前一阵子在《万象》上看到白化文老先生讲一些五十年代北大中文系的掌故,禁不住想起了这本藏在箱子底的小书。白先生的行文颇有特点,不端架子,好用口语,偶尔还会冒出一两句京片子。用北京话写小说的,高下暂且不论,前有老舍,后有邓友梅、王朔,都自成一体;用北京话写散文,虽然几份北京报纸的副刊上也经常见到,但是往往失之于罗嗦、油滑,难得象白先生这样神清气爽,滑而不腻。在文字的几种类型里,似乎已经形成规范:小说大可用方言口语,散文杂文则是或标准、或华丽的文学书面体,商业、科技文档是通用书面体(即所谓Global English翻译过来的文体),新诗用的是翻译体,旧诗是文言体,报纸社论、红头文件是马列体,除此之外的媒体文章则是八卦体。白先生专攻佛教及敦煌学,这本小书的副标题是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全书的内容显示了白先生对中国古代小说不凡的造诣,而这正是我素来关注的。初读此书,大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套个用滥了的词儿,就是“惊艳”了。抄几句程毅中(又一个古代小说研究大拿!)先生介绍本书的话在下面:“有些几经改造的佛教故事和人物形象,我们往往等闲视之,只认为是小说家的随意虚构,而经过白先生反本还原的深入探讨,才了解其根子还在于佛经和经过佛教体系传入中国的古代南亚次大陆的传说故事”这“等闲视之”的有那些呢,例如因果轮回、黄粱一梦、孙悟空、托塔天王、哪扎及汉化的神仙系统、月明和尚与柳翠、龙女报恩、梦游幻境、如意、拂尘等等。在白先生的笔下,这些概念、情形或物件的本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南亚次大陆佛经故事中的对应物。更有趣的是,我们还可以看到古代的文人们是如何一步步把这些东西汉化、世俗化或理想化,使之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的。佛教在印度式微而在东亚长久兴盛,也有这些文人的功劳。最后提一句,本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丛书之一,这套丛书的选题精当,装帧也算得上隽永大方,只是校对的质量不敢恭维;本书尚可,张中行的《文言津逮》、顾颉刚的《中国史学入门》、周汝昌的《红楼小讲》,屡屡有错字、别字跳将出来,好比牙缝里的韭菜叶子,添堵乱心。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还是第一篇最好看。。。= =
  •     好玩、有趣
  •     最后一节各种既视感通稿吧> <
  •     非常欢乐的一本书啊~
  •     旁征博引,功力深厚,文字生动,受益匪浅。解读传统小说与民俗学的部分尤其有趣。
  •     这个系列都很可爱。
  •     老学究 研究参考文章 略显枯燥无味
  •     有趣,老先生写文章俏皮话不少w
  •     八卦
  •     京味十足 佛教汉化 佛教山寨
  •     寻幽探赜,对于八仙,尤其是对如意、拂尘、麈尾、禅杖、法轮等的探源,看似不动声色缓缓道来,内中却是真气鼓荡。佛教的本土化,及其过程中与儒道的融合,乃至含糊不清难分彼此,值得细细分析。大而言之,《西游记》中佛教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是孙悟空的启蒙师父,隐隐露出道教气氛。当悟空大闹天宫,掀翻老君炼丹炉,玉帝请来如来佛祖。佛祖五根手指变成的五行山又暗含阴阳五行的观念。细处分析,《红楼梦》中一僧一道的“所指”似乎混淆乃至颠倒。单纯的三教合一解释未免牵强,是不是还有社会思潮、作者心理、审美趣味、文化原型、叙述功能上的原因?
  •     好看的睡前小册子
  •     有趣好读,有一些还很好笑,最适合深夜睡不着翻一翻,然后继续睡不着......
  •     内容散散的,没有筋骨。
  •     终于看完了,喜欢大家小书系列,当初是因为书名才开始看,收获颇丰。
  •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能读下去的那几部分好看
  •     一翻序言已是够俏皮可爱,平易近人,舒服至极,小小一册随手翻来读极好,长长知识。比如说混元金斗九曲黄河阵。。。听着名字以为多霸气呢,结果是……笑死我了! 大家小书,名字取得极好。继续看下去,平白语言中足见大师功力,素材的累积不难,难得是能够理出一条线索,抓住命脉。这本小书讲宗教与小说,提纲挈领,帮我把已经看的一堆乱糟糟的古代小说在宗教上整理出了一点头绪。十分推荐之!
  •     3.5星
  •     中国人想象力蛮好的
  •     对封神演义里面法宝和道行的吐槽太带感了@@
  •     非常有趣~
  •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     不列参考资料的理由也是屌啊,看题目期待志怪结果是佛教只能怪自己喽
  •     白先生和扬之水女史这种学者,绝对够得上大师,为啥就是没人去追捧,反而静盯着那些不着调的主
  •     好极了.除了<白日梦>和<如意/拂尘>没啥意思,其余几篇真开拓眼界啊.当年中国山寨汉化南亚次大陆传入文化真是厉害,而且经过修改后再反输出.<封神演义>虽是渣小说,但是对民间想象和"变形"文化传播功劳巨大
  •     故事流变,反照作者及其时代的心理投射。
  •     有意思的书
  •     有点意思
  •     随弥萌萌读此书,140字不够我吹牛打屁,详评见长评
  •     好看
  •     研究佛教、敦煌学的专家,写这么一本小书,真是游刃有余,有趣味更是难得。
  •     翻着玩,有的地方很有意思,有些地方就不雅又不确,比如“九曲黄河”。八仙的发展脉络,似乎完全忽略了地域性,把时间先后默认为发展线索。
  •     结构有点散,内容还是很开眼界!看到外来的神佛形象一个个是如何被汉化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还是厉害哦。(每次看到转法轮我都跳戏
  •     非常棒的书!!!无论什么环境去看,都觉得别有一番滋味。信息量很大,带考据,但是文风幽默亲切,完全没有那股高高在上的高贵冷艳感。大家小书系列基本都是这个风格,给大家看的大家之作,亲和力十足。给四星是因为大概只适合入门看,事实上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接近五星了。
  •     去看望白先生,今年大病之后极为苍老。很是伤感。
  •     真人一对一视频 免费试看半小时http://web26175659.sho.yi72.com/ 室房间2365,密码96589 必须注册账号登陆,否者找不到房间
  •     混乱看一通,略知一二。
  •     记得高中时看这套大家小说,不少书印象深刻,此即为其中一本,语言自在,论证精密。
  •     关于aq的那一点点内容挺重口的。。。
  •     零零散散的
  •     有趣,实在
  •     太棒了。非常有启发。
  •     具体到阐述部分还不错,但是类似于中国人写梦而欧洲作品一梦几十年而不具体描述内容就说明他们没有天马行空想象力这样自大而武断的结论到底是怎么的出来的?
  •     好~
  •     本书副标题远不够贴切,文中所论不止小说,宗教也仅以佛教为主。惜乎作者学力有限,所据流于罗列,所论流于浮泛。所幸作者学有根底,业有专工,此书虽难称佳作,读来倒也不乏兴味。
  •     举重若轻地勾勒了中国古代宗教与小说的部分因缘,清晰地讨论了几种名物的源流。
  •     白先生这本小说,前五篇非常好,有启发,内容发散而主题统一,又有原典底子,对佛教汉化的研究找了几个角度切入,很契。可以继续看他另一本系统讲汉化佛教的书了。后几篇理物文有点考据过头,罗列事实,不太有意思。白先生太萌,行文毫不艰涩,还甚有童趣。偶尔出现一个两个"啦"结句,可爱极了。
  •     挺好玩的~
  •     长见识,要是有插图就更好了。
  •     在看过《汉化佛教》之后看这本就蛮无聊的,不外乎是把那本书里写得很系统的知识又多拿了几个点出来发挥一下而已,再加上我对第三部分的佛教器物和作者列大量第二手资料的做法都没什么兴趣,所以愈加无聊……不过反而因此比较容易做笔记就是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