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
ISBN:9787806684757
作者:陈昌来
页数:309页

章节摘录

  心理动词作为一个语法类首先应有共同的语义基础,具有[心理]的语义特征,因而,认知活动的和情绪、意志活动的都应当是心理动词,而述说动词和询问动词虽然是有心理参与的活动,但更多地体现了其他具体语义特征,不应归人心理动词;心理动词都表示人对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体验,是人对各类刺激物的不同层次的反映,都有[述人]的语义特征;心理动词作为语法上的一个类,还应有共同的句法特征,如多数心理动词可带谓词性词语或小句作宾语,一般不能构成“把”字句,不能构成肯定性祈使句;心理动词还有独特的语用价值,心理动词句表达心理活动的主体对某种事物或动作、性状、事件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感受,因而,心理动词句通常是描写句。  0.3心理动词虽然有[心理]、[述人]的语义特征,人类的这些心理活动有没有自主性呢?表现在语法上,心理动词是不是自主动词呢?马庆株(1988)所举自主动词例中,未见有心理动词例,而在非自主动词的举例中有心理动词;李临定(1986a,1990)论非意志句和非自主动词时均未列有心理动词的例子;袁毓林(1993)所举自主动词例中,有“爱、恨、想、爱护、同情、了解、相信、关心、放心、同意”等心理动词,而非自主动词例中有“怕、忘、恼、嫌、遗忘、着慌、着急、犯疑、伤心、后悔、胆怯、以为、觉得、发愁、害怕”等,在非可控动词中举有“知道、懂得、通晓、入迷、听说”等词;林杏光等(1994)大体把“发火、高兴、乐、生气、爱、抱怨、思念、讨厌、想(3)、恨、喜欢”等表示情绪、意志的心理动词看作自主动词,但又把“怕、害怕、烦(1)(2)、恶心(1)、害羞、后悔、慌、伤心、失望”等情绪、意志心理动词看作非自主动词,认知心理动词如“懂得、发觉、知道、认得、忘记、明白、精通、了解(1)”大体被放在非自主动词里,但又把“理解、坚信、相信、怀疑”等看作自主动词。  ……

内容概要

  陈昌来,男,1962年生,汉族,安徽县定远县人。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复大学中文系,获士学位。1999年8月至2011年7月在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文系副主任,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副所长,语言学及应用语言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含合著)10部。

书籍目录

序序二第一章 三个平面理论和语义平面问题第二章 汉语句子的语义平面研究:历史、现状、反思第三章 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第四章 现代汉语动词的类和基干动核结构第五章 施事第六章受事第七章致事和使事第八章经事和感事第九章系事和涉事第十章起事和止事第十一章成事第十二章位事和任事第十三章与事第十四章凭事:工具、材料、方式、依据第十五章境事:时间和处所第十六章因事:原因和目的第十七章关事和比事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是第一部全面描写和探人探讨现代汉语句子语义平面问题的专著,尤其对句子的语义结构和语义成分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建构了基于动核结构的动词分类系统和语义成分系统,并详细分析了各种语义成分的语义特征和他们在句法平面、语用平面的表现形式和规律。

图书封面


 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