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词语语义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人体词语语义研究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7
ISBN:9787309073188
作者:黄碧蓉
页数:197页

章节摘录

  这样一来,不仅“心”本身有了“内心”义,受其辖制的其它内脏器官的词语,如“肺”、“肝”、“肠”、“胆”以及身体部位“腹”都产生了表“内心”之派生义。另外,“胆”除了有表“内心”义外,还有“胆量”“胆气”义,这也是源于中医学的观点,中医学认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胆主决断是指“胆”精神意识上具有判断事物、做出决定的能力。而一个人是否勇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敢于做出一个决定,是否敢于承担作决定后的责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汉民族人民讲究仁义道德,为人做事遵章守循,礼让三分,如若不然,就会招人唾弃。这样,“体”便有了“体统;体制”义,《左传·定公十五年》这样解释礼和体:“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以及“指言行举措应遵守的规范道理”义和“准则;法则”义。不遵守规章制度的人,人们会觉得他的脸皮上应该挂不住,否则,就会谴责他脸皮厚。这样,“皮”就有了“不知羞耻;满不在乎”义,如《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夜晚些等老身慢慢皮着脸对他说”。  讲究孝道也是儒教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不仅对健在的长辈要尽孝道,对于过世的祖宗我们也要长相忆。这样祭祀这一风俗在中国古代就被汉民族人们重视,因而这也在词义中有所显现。如以上所说“体”又有了指“古代用于祭祀或宴飨的牛羊猪的躯体或其切块”义。“肤”被赋予了“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义。  另外,棋类游戏在中国古代就出现了。围棋这个棋类游戏传说最早是尧舜帝王为教愚子丹朱、商约而发明的,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围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为流行,甚至出现了诸侯列国都知道的围棋高手。所以,围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样,用人体词语表围棋用语应该也是汉语的专利了。如,用表人体头部最上端的“顶”指说“围棋手法的用语:撞”,宋徐铉《围棋义例·诠释》有这样的记载:“顶,撞也。

前言

  初民们物我不分,天地人混沌一片,他们自认为对自我身体部位非常了解,所以用自身的一切去类比认识大干世界,用身体表征大千世界,使自然人化。历经几千年以身体认识世界、表征世界的过程,人体词语的意义已今非昔比,被赋予厚重的隐喻性和转喻性。  那么用身体表征世界,构成怎样一番图景,即,人体词语的语义体系怎样,是本书研究之所在。  人体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元概念,在词汇系统中占据着基础和核心地位。因此,以人体词语为窗口,对其语义体系进行研究,能达到揭示整个语言词语体系语义特征及其语义建构规律的目的。  本书对人体词语的语义试图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系统性探讨。在综合运用词汇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法、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法、点面结合法、对比研究法进行研究。先从宏观层面通过与其他普通名词相比较的方法考察整个人体词语体系的语义特征(见第二章),考虑到从整体视角批量宏观考察语义可能存在的难以尽至的缺憾性,之后又从微观层面选取身体词语“手”和头部词语“眼”详尽分析它们的语义体系,促进人体词语词义的系统性研究(见第三章)。接着,为推进研究的系统性,不局限于某一种语言,又从跨语视角对比考察英汉人体词语语义体系(见第四章)。最后,运用解释法对人体词语语义体系建构进行深入细致地解析(见第五章)。

内容概要

  黄碧蓉,女,1970年10月出生,湖南邵阳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研究人员。现就职于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语义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对比语言学、翻译学。成功申请并已结题的省厅级、校级科研项目六项,在《外语学刊》、《外语研究》、《外语教学》等外语类核心期刊和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题解1.2 研究现状1.2.1 多义现象研究综述1.2.1.1 古典理论对多义现象的研究1.2.1.2 结构主义对多义现象的研究1.2.1.3 认知语言学对多义现象的研究1.2.1.4 对各流派多义现象研究的评价1.2.2 人体词语研究综述1.3 研究方法1.4 研究意义1.5 语料说明1.6 论文框架第二章 人体词语的语义特征2.1 意义与语义特征2.2 人体词语和其他普通名词的共性语义特征2.2.1 客观性2.2.2 历时变化性2.2.3 共时多义性2.2.4 文化性2.3 人体词语的个性语义特征2.3.1 人体词语词义的隐喻系统性2.3.2 人体词语词义的转喻性2.3.2.1 人体词语转指人2.3.2.2 人体词语转指长度单位2.3.2.3 人体词语转指人体相应部位的特征或功能2.3.2.4 人体词语转指人体部位相应的动作行为2.4 小结第三章 人体词语语义体系个案研究3.1 “手”的语义体系研究._3.1.1 “手”的词义内容Il3.1.1.1 由“手”的物理存在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3.1.1.2 由“手”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3.1.2 “手”转义的语义范畴3.1.2.1 语义范畴概述3.1.2.2 “手”转义的语义范畴分析3.1.3 “手”转义的词义取象倾向3.1.3.1 “手”转义的功能取象倾向体现3.1.3.2 “手”转义的功能取象倾向原因3.2 “眼”的语义体系研究3.2.1 “眼”的词义内容3.2.2 “眼”转义的语义范畴3.2.3 “眼”转义的词义取象倾向3.2.4 “眼”与“目”义比较3.3 小结第四章 人体词语语义体系英汉对比研究4.1 英汉人体词语转义数量对比4.1.1 英汉人体词语转义数量的共性特征4.1.1.1 人体词语三个次类转义数量的依次递降4.1.1.2 内脏词语“心”、“heart”高转义量分析4.1.1.3 身体诃语“体”、“back”最高转义量分析4.1.2 英汉人体词语转义数量的个性特征4.1.2.1 英语人体词语转义数量高于汉语4.1.2.2 英语人体词语名转动数量高于汉语4.1.2.3 汉语人体词语特有的名转量优势4.2 英汉人体词语转义内容对比4.2.1 英汉人体词语转义内容的共性特征4.2.1.1 形貌隐喻义4.2.1.2 位置隐喻义4.2.1.3 功能隐喻义和功能转喻义4.2.2 英汉人体词语转义内容的个性特征4.2.2.1 形貌隐喻义4.2.2.2 位置隐喻义4.2.2.3 功能义4.3 小结第五章 人体词语语义的建构5.1 人体词语语义建构的基础5.1.1 经验基础5.1.1.1 身体经验5.1.1.2 文化模式5.1.1.3 认知框架5.1.2 语义范畴跨界基础5.1.2.1 人物同类5.1.2.2 主观求新5.2 人体词语语义建构的机制5.2.1 语义建构的基石:相似性和邻近性5.2.1.1 相似性5.2.1.2 邻近性5.2.2 语义建构的助推器:认知突显5.2.3 语义建构的途径:隐喻和转喻5.2.3.1 隐喻和转喻理论概述5.2.3.2 隐喻的跨域投射5.2.3.2.1 形貌投射5.2.3.2.2 位置投射5.2.3.2.3 功能投射5.2.3.3 转喻的域内转移5.2.3.3.1 上移5.2.3.3.2 平移5.2.3.4 转隐喻模式5.3 小结第六章 结语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6.1.1 关于人体词语整体的语义特征6.1.2 关于人体词语个体的语义体系6.1.3 关于人体词语语义体系的英汉对比6.1.4 关于人体词语语义的建构6.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6.3 研究局限及展望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人体词语语义研究》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以语义学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出发点,综合运用词汇学、认知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分析人体词语语义特征及建构机制。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揭示人体词语语义分布的表层特征和语义演变的程度以及人体词语语义分布和演变的内在规律性。以前的相关研究以单语人体词语为研究对象且不采取比较法以不区分人体词语与其他普通名词,《人体词语语义研究》对人体词语语义较为全面的比较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构建了个体人体词语语义体系的分析模式,该模式能回答:人体词语语义体系内有哪些词义?这些词义越出“人的肢体”语义范畴进人哪些语义范畴?涉及多少语义范畴?为何有些语义范畴为缺省范畴?词义取象的顷向性和成因?等等。体现出作者具有一定的学术功底。

图书封面


 人体词语语义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