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史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出版 > 中国印刷史

出版社:浙江古籍
出版日期:2006-10-1
ISBN:9787805187273
作者:张秀民
页数:854页

书籍目录

钱存训博士序李希泌先生序自序增订版自序凡例第一章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第二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第三章  历代写工、刻工、印工生活及其事略第四章  中国印刷术对亚洲各国与非洲、欧洲的影响附录跋增订版跋

编辑推荐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和造纸术一样,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关于印刷术的起源、演进和传播,中外学者曾经作了不少研究。但是一部全面的、详尽的和有系统的关于中国印刷术发展的历史,却一直没有出现。张秀民先生新作《中国印刷史》的出版,不仅在这一专题的领域中,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缺失,即对中国文化史和科技史的研究和了解上,也增加了一节重要的篇章。这本书的内容广泛,体大思精,洋洋五十万言,包罗了自从印刷术发明以来一千多年间全部刻书和印书的历史,详细地讨论了各个时代的刻书地点、刻本内容、版本特色、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以及各种刻印的方法。其他在书籍以外的各种印刷品,如版画、年画、报纸、纸币,以至印刷所用的各种物料如纸、墨等文房工具,也都提供了新鲜的资料和独特的见解。这是迄今所见到的一部最完备而有系统的综合之作。

作者简介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和造纸术一样,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关于印刷术的起源、演进和传播,中外学者曾经作了不少研究。但是一部全面的、详尽的和有系统的关于中国印刷术发展的历史,却一直没有出现。张秀民先生新作《中国印刷史》的出版,不仅在这一专题的领域中,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缺失,即对中国文化史和科技史的研究和了解上,也增加了一节重要的篇章。 这本书的内容广泛,体大思精,洋洋五十万言,包罗了自从印刷术发明以来一千多年间全部刻书和印书的历史,详细地讨论了各个时代的刻书地点、刻本内容、版本特色、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以及各种刻印的方法。其他在书籍以外的各种印刷品,如版画、年画、报纸、纸币,以至印刷所用的各种物料如纸、墨等文房工具,也都提供了新鲜的资料和独特的见解。这是迄今所见到的一部最完备而有系统的综合之作。
目录
钱存训博士序
李希泌先生序
自序
增订版自序
凡例
第一章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前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的发展
唐代(618-907)雕版印刷的始兴
五代(907-960)监本及蜀国、吴越的印刷
宋代(960-1279)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
辽代(916-1125)雕刻两部《契丹藏》
金代(1115-1234)监本及雕印佛、道藏
西夏(1038-1227)
大理(937-1253)
元代(1271-1368)刻书衰落
明代(1368-1644)刻书又大盛
清代(1644-1911)各种印刷的兴衰
太平天国(1851-1864)刻书
第二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活字印刷的发明
活字印刷的发展
西夏活字
元代活字
明代活字
清代活字
活字本的形式
活字本的内容
活字印刷未能占主导地位的原因
活字本目录
第三章 历代写工、刻工、印工生活及其事略
五代
宋代
辽代
金代
西夏
元代
明代
清代
第四章 中国印刷术对亚洲各国与非洲、欧洲的影响
亚洲
非洲
欧洲
附录

增订版跋

图书封面


 中国印刷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无论从哪方面看,这本书都是印刷史领域的定鼎之作。偶没什么信心对这本书评头论足,偷点懒,直接照抄钱存训先生的介绍吧,介绍很是恰当:“这本书的内容广泛,体大思精,洋洋五十万言,保罗了从印刷术发明以来一千多年间全部刻书和印书的历史,详细地讨论了各个时代的刻书地点、刻本内容、版本特色、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以及各种刻印的方法。其他在书籍以外的各种印刷品,如版画、年画、报纸、纸币,以至印刷所用的各种物料如纸、墨等文房工具,也都提供了新鲜的资料和独特的见解。这是迄今所见到的最完备而有系统的综合之作。本书的作者在国家图书馆工作多年,经眼的善本最多,掌握的资料丰富,具有写作这样一部全面性通史的优越条件。他过去所发表有关中国传统印刷方面的文章和专书,内容充实,数量可观,而分析详明,结构严谨,见解独到,尤为其文章特色。。。。。。”书分上下两部分,插图较多,纸张不错,适合阅读、查询、收藏。
  •     180块是孔网卖的6折书,不是原价,呵呵。所以我很好奇下面这堆东西怎么产生的:新华书店.COM (RMB 138.60) 北发图书网 (RMB 127.80) 查看7家网店价格(138.20元起)按比例自动生成?
  •     上次,有幸和同学去国图旁听一次关于版本的课程(北大的课,但是在国图上),听到国图的人介绍了这本书和作者的一些事迹,因此对这本书和作者,很感兴趣,网上搜了一下,居然真的查到的。有所感念,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真正的纯学者。“做学问,不能掠人之美。”这句话或许对现代的一些学者来说,是一种蔑视吧。98岁高龄修成文化史巨著—— 张秀民其人 张秀民,字涤瞻,我国著名目录学家,中国印刷史研究权威学者。1908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嵊州,193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国学系,1931-1971年任职于北京图书馆,在中国印刷史、中越关系史方面有精深造诣,享誉国际。著有《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张秀民印刷史论文集》、《中国印刷史》、《中越关系史论文集》等。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也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大推动,但在国际学术领域,中国人对印刷史的研究相当长时间是一片空白。1984年,张秀民推出《中国印刷史》,替中国在国际印刷史研究领域树立了应有的尊严。 而这部54万字的巨著,凝结了张秀民50多年的心血。年过九旬,他还笔耕不辍,继续增改。日前,98岁高龄的张老,在外甥韩琦的协助下,推出《中国印刷史》增订版。 ■想写中国自己的印刷史,缘于爱国;后改事越南史,还缘于爱国 张秀民的大学毕业论文,算得上我国最早研究中国印刷史的论文。在论文末尾,他写道:“三四年来,唯知研究中西目录学,每日必三四时或五六时,在厦大图书馆中编述宋版编年解题目录,已成者三四十万言。”“本篇自二十年(公元1931年)一月十三日寄往《东方杂志》,久无回信,屡催三次,始退还,即雇人抄一份,以为毕业论文,费去四元二角,亦贵矣。”此后编撰《张秀民文集》时,他说此文是“未成熟之作,不予收录”。 毕业后的张秀民,读到向达翻译的美国卡特的著作《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看后,他认为外国人写中国印刷史,虽旁征博引,但“隔靴搔痒,好些东西不对”,于是立志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印刷史。 但此后,因为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张秀民曾暂别印刷史研究数年。事变后第二天,他到所在的单位北京图书馆上班,看到馆门口有日军把守,日本人的战马在馆内吃草。那一瞬间,张秀民有点亡国的感觉,觉得此前自己喜欢钻研的目录学都只是“无用”的“书皮之学”,于是转而研究越南史。“抗战八年,是他潜心研究越南史八年。在他看来,这一学问,关乎领土问题。”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才又把重心转到印刷史研究上来。 “《中国印刷史》里采纳的材料,大多数都是他从一本本书里一点点翻出来的。”以往关于泥活字印书的材料,只有宋代毕昇发明,此后再也未见使用的记载。张秀民却用史料证明了元代、清代也曾使用过泥活字,这样把我国使用泥活字的记载衔接了起来。韩琦曾问过舅舅一辈子最得意的是什么,他回答道,“元代有一条和活字印刷有关的,自己找出来了,此前没有人发现过。” 在国图工作时,张秀民所在的部门是参考部,需要帮助全国学者,包括国外学者提供资料查询。郭沫若的秘书,曾替郭老打电话问询“金坛相国”是谁,张秀民资料都没查,便脱口而出“于敏中”。“于敏中是江苏金坛人,华罗庚的老乡,后来又作了大学士。”英国学者李约瑟,在研究激素荷尔蒙的问题时,发现有些材料中国人早已注意到,便专程来到国图查找相关资料。“我舅舅负责接待,他告诉李约瑟,哪本书里有跟荷尔蒙激素有关的资料。”据韩琦介绍,张秀民记忆力好。“提一个地名,他可以马上告诉你地名的沿革,这里有过哪些人,发生过哪些事,有哪些特产。八九十岁了,还会背《孟子》。因为研究越南史,越南的那些皇帝、年代,他都非常清楚。”学生时代就嗜书如命,除却看书,此生无别的大爱好 在张秀民外甥家里,记者翻开张老1927年刚进入厦大时的英文作业本。作文《友谊》中写道:“少有发小,老有故交;村夫有同村之谊,学者有同志之情。但是,全人类共有一个独特的朋友———书(译文)。”据外甥韩琦介绍,张秀民喜欢看书。“我买什么书,他很快就会看一遍。”“文革”时,张秀民被迫把两辆三轮车的书拉到废品收购站,总共卖了50块钱。“好几百斤的书籍没了,他气不过,随手便把钱给了经手人。‘我不要了,你拿去好了。’”在医院住院时,发烧讲胡话,“都跟书有关”。 1971年,因为“五七干校下放”,张秀民提出告老还乡。在家乡浙江省嵊州县崇仁镇廿八都村,他继续《中国印刷史》的写作。能够充分利用的资料,仅有手头上的70多本笔记。乡间没有参考书,连人名、地名词典都要到县城去借,有时要步行去崇仁中学借《明史》、《文物》杂志等。冬天寒气袭人,夏天暑热难耐,张秀民仍坚持写作,老母看了十分心疼,说“这本书写完了,就别再写书了。” 国图善本部张志清曾于2002年前去浙江探望张老,看到的是三间老屋。当时,“厅堂,墙上黝黑斑驳,早已没有了中堂和对联;堂中旧物杂陈,也没有了讲究的格局”。“一张太师椅,就是老人的书桌;凌乱的纸头,就是老人的稿纸;洒满阳光的天井,就是老人的书房。”探望带去的一摞稿纸,“成了老人最高级的奢侈品”。 乡居生涯,直到去年生活不能自理才结束,此后,他到上海和亲人一起居住。其间,别人让他当政协委员,他不当;国务院办公厅曾打来电话,说周恩来总理让他回国图工作,他婉言谢绝;上世纪80年代,杭州某单位邀请他,给他房子,他也不去。一辈子下来,“剩下的家当,就是老家的破房子,不太能用了。2002年那次住院,医药费报销都成问题。” 《中国印刷史》于1984年完稿,198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可能有别的原因,他坚持要竖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进度。”全书54万字,详尽介绍了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各个时代的刻书特点、刻书内容、版刻特点,以及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书中还提供了与印刷有关的版画、年画、报纸、纸币、纸墨资料等,被誉为有关印刷术的“最完备而系统的综合之作”。这本书未出版便获得了“毕昇奖”。 1989年《中国印刷史》出版之后,张秀民一直在加眉批,“书上有空的地方,都被眉批加满了。后来一统计,眉批大概四五万字。”今年,在张秀民外甥韩琦博士的协助下,《中国印刷史》推出图文增订版,扩容至约120万字。张秀民说:“我的贡献太少,不过,我已经尽我的力量去做了。” ■打了一辈子太极拳,写了一辈子日记,朋友信函一存一辈子 据张志清回忆,张秀民94岁时,还“能够不扶拐杖走路;看书时不戴眼镜,也不必把书举到眼前或离得很远”。2002年,因感冒引发肺炎,他平生第一次住院。 张秀民每天四点多起床打太极拳,晚上七时睡觉。“从1931年到去年,太极拳一天不落。如果头一天坐火车耽误,第二天都会补上。”他还一直坚持记日记,“一年起码有300天会写”。日记多为日常生活记录,“2002年倒下那一天,他在日记中说,一辈子练太极拳,想不到,今天练的时候会倒下”;也有对故友的追忆、或对时政的看法;“偶尔来一两首打油诗,尽管他说自己不是诗人的料。” 他一生饮食简朴,烟酒不沾;很讲卫生,但布衣布衫一辈子。“他什么也没有留下。现在他生活不能自理,得请专人照顾,每月的退休金根本就不够用。”但是,“一直到离开老家之前,他每年都给村里小学捐款,发点奖学金。1972年,村里修桥,张秀民一下子就捐了200块钱。” 据张志清介绍,每到春节前,都会有一封寄自“嵊州瞻山廿八都张秀民”的贺年信出现在国图善本部的信箱里。至今,他仍保存着几百封与亲友的通信。学者向达曾说:“学者要有贡献,全靠自己努力,须有真才实学,拿得出有价值的著作来。若投机取巧,欺世盗名,纵侥幸于一时,迟早必将为人所唾弃。”这句话,张秀民惦记了一辈子,他常跟外甥韩琦说,做学问,不能掠人之美。 http://book.qq.com/a/20061218/000028_1.htm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印刷的太精美了!内容完毕,心血之作,极好之书!
  •     读过。名不(太)副实。老先生居乡里接触不到资料,没有实践的经验是硬伤。所谓物料,实际上都没有触到要害。
  •     内容自不必说,印刷也很不错,内中图片插图也很精美。
  •     可以成为传世的经典,作者一生的心血。
  •     明明是2007年8月第二次印刷的,版次确标为2006年6月。
  •     印刷史方面第一本要读的著作。
  •     书很好,可是我订购的是定价298元精装本,收到的却是定价180元的平装本,卓越的工作人员也太马虎了,建议以后注意一下,退书换书很麻烦啊,郁闷!
  •     张先生的史料采编非常见功夫。人这一辈子,写成这样一部大书,实在是不容易了。我也是为了查对一本书的版本,仔仔细细把活字印刷部分来来回回地看,学术的乐趣,与侦探相仿。
  •     撇开其他不说,学术上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印刷的实在是好,从纸张到排版。那字怎么看怎么舒心!
  •     现如今这么有料的书不多了。强烈推荐。
  •     张秀民先生的大作,初步浏览一遍,无论是内容,还是装帧,没的说,一个字,好!
  •     二巨冊
  •     非常好的一本书,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都值得品读。
  •     天啊,我怎么连这个门类的都看
  •     随处点缀爱国主义教育与故乡情节(破涕为笑)。涉及知识面颇广,有许多有趣的内容。插图根本看不够!!!c. B1
  •     通史,全面,这版纸很好
  •     重点阅读摘录了与小说刊刻有关的部分。不过就是这么一些内容,还是有错误和硬伤哎……但仍然是必备资料书。吕抚的《廿一史演义》原刻本年代有自相矛盾处……
  •     采用线装和背胶,这样对得起这样一本花了心血的书。支持浙江古籍出版社,多出好书!!
  •     印刷术是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有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印刷文化历史悠久,曾经辉煌,但是自始却没有人写出一部全面系统的中国印刷史专著。 作者张秀民先生上世纪30年代进入人文荟萃的北图,积毕生潜心研究之心得,退休后闭门著述10数年,终于写出这样一部印刷史扛鼎之作。作者以印刷史为己任,虽古稀之年仍四处访书,收集资料,加上作者在文献荟萃的北图工作40年,见多识广,厚积薄发,终于成此佳作。 本书成于七八十年代,随着国家走向开放,国内外公私藏书信息逐渐公开。因此资料还是有完善和修订的必要。 全书60余万字,文字精炼,配图精美,偶有文字错讹无大碍,遗憾的是没有使用繁体字。(上传图片6张供参考)
  •     读各种史里对政治史的评价,挺有趣
  •     当时是为了写毕业论文开始看这本书的。关于中国古代印刷、中国古代字体设计说得很详细。印刷精美,是一本非常实用又好看得书籍。
  •     本书内容丰富,插图也十分精美,论述精当。未选择“非常喜欢”的理由是本书用简体字印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