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史》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出版 > 中国印刷史

出版社:浙江古籍
出版日期:2006-10-1
ISBN:9787805187273
作者:张秀民
页数:854页

没想到第一个评论这本书。

无论从哪方面看,这本书都是印刷史领域的定鼎之作。偶没什么信心对这本书评头论足,偷点懒,直接照抄钱存训先生的介绍吧,介绍很是恰当:“这本书的内容广泛,体大思精,洋洋五十万言,保罗了从印刷术发明以来一千多年间全部刻书和印书的历史,详细地讨论了各个时代的刻书地点、刻本内容、版本特色、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以及各种刻印的方法。其他在书籍以外的各种印刷品,如版画、年画、报纸、纸币,以至印刷所用的各种物料如纸、墨等文房工具,也都提供了新鲜的资料和独特的见解。这是迄今所见到的最完备而有系统的综合之作。本书的作者在国家图书馆工作多年,经眼的善本最多,掌握的资料丰富,具有写作这样一部全面性通史的优越条件。他过去所发表有关中国传统印刷方面的文章和专书,内容充实,数量可观,而分析详明,结构严谨,见解独到,尤为其文章特色。。。。。。”书分上下两部分,插图较多,纸张不错,适合阅读、查询、收藏。

怎么记得这本书定价应该是298块?

180块是孔网卖的6折书,不是原价,呵呵。所以我很好奇下面这堆东西怎么产生的:新华书店.COM (RMB 138.60) 北发图书网 (RMB 127.80) 查看7家网店价格(138.20元起)按比例自动生成?

虽然没有看过这本书,借别人的采访来评价一下

上次,有幸和同学去国图旁听一次关于版本的课程(北大的课,但是在国图上),听到国图的人介绍了这本书和作者的一些事迹,因此对这本书和作者,很感兴趣,网上搜了一下,居然真的查到的。有所感念,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真正的纯学者。“做学问,不能掠人之美。”这句话或许对现代的一些学者来说,是一种蔑视吧。98岁高龄修成文化史巨著—— 张秀民其人 张秀民,字涤瞻,我国著名目录学家,中国印刷史研究权威学者。1908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嵊州,193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国学系,1931-1971年任职于北京图书馆,在中国印刷史、中越关系史方面有精深造诣,享誉国际。著有《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张秀民印刷史论文集》、《中国印刷史》、《中越关系史论文集》等。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也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大推动,但在国际学术领域,中国人对印刷史的研究相当长时间是一片空白。1984年,张秀民推出《中国印刷史》,替中国在国际印刷史研究领域树立了应有的尊严。 而这部54万字的巨著,凝结了张秀民50多年的心血。年过九旬,他还笔耕不辍,继续增改。日前,98岁高龄的张老,在外甥韩琦的协助下,推出《中国印刷史》增订版。 ■想写中国自己的印刷史,缘于爱国;后改事越南史,还缘于爱国 张秀民的大学毕业论文,算得上我国最早研究中国印刷史的论文。在论文末尾,他写道:“三四年来,唯知研究中西目录学,每日必三四时或五六时,在厦大图书馆中编述宋版编年解题目录,已成者三四十万言。”“本篇自二十年(公元1931年)一月十三日寄往《东方杂志》,久无回信,屡催三次,始退还,即雇人抄一份,以为毕业论文,费去四元二角,亦贵矣。”此后编撰《张秀民文集》时,他说此文是“未成熟之作,不予收录”。 毕业后的张秀民,读到向达翻译的美国卡特的著作《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看后,他认为外国人写中国印刷史,虽旁征博引,但“隔靴搔痒,好些东西不对”,于是立志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印刷史。 但此后,因为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张秀民曾暂别印刷史研究数年。事变后第二天,他到所在的单位北京图书馆上班,看到馆门口有日军把守,日本人的战马在馆内吃草。那一瞬间,张秀民有点亡国的感觉,觉得此前自己喜欢钻研的目录学都只是“无用”的“书皮之学”,于是转而研究越南史。“抗战八年,是他潜心研究越南史八年。在他看来,这一学问,关乎领土问题。”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才又把重心转到印刷史研究上来。 “《中国印刷史》里采纳的材料,大多数都是他从一本本书里一点点翻出来的。”以往关于泥活字印书的材料,只有宋代毕昇发明,此后再也未见使用的记载。张秀民却用史料证明了元代、清代也曾使用过泥活字,这样把我国使用泥活字的记载衔接了起来。韩琦曾问过舅舅一辈子最得意的是什么,他回答道,“元代有一条和活字印刷有关的,自己找出来了,此前没有人发现过。” 在国图工作时,张秀民所在的部门是参考部,需要帮助全国学者,包括国外学者提供资料查询。郭沫若的秘书,曾替郭老打电话问询“金坛相国”是谁,张秀民资料都没查,便脱口而出“于敏中”。“于敏中是江苏金坛人,华罗庚的老乡,后来又作了大学士。”英国学者李约瑟,在研究激素荷尔蒙的问题时,发现有些材料中国人早已注意到,便专程来到国图查找相关资料。“我舅舅负责接待,他告诉李约瑟,哪本书里有跟荷尔蒙激素有关的资料。”据韩琦介绍,张秀民记忆力好。“提一个地名,他可以马上告诉你地名的沿革,这里有过哪些人,发生过哪些事,有哪些特产。八九十岁了,还会背《孟子》。因为研究越南史,越南的那些皇帝、年代,他都非常清楚。”学生时代就嗜书如命,除却看书,此生无别的大爱好 在张秀民外甥家里,记者翻开张老1927年刚进入厦大时的英文作业本。作文《友谊》中写道:“少有发小,老有故交;村夫有同村之谊,学者有同志之情。但是,全人类共有一个独特的朋友———书(译文)。”据外甥韩琦介绍,张秀民喜欢看书。“我买什么书,他很快就会看一遍。”“文革”时,张秀民被迫把两辆三轮车的书拉到废品收购站,总共卖了50块钱。“好几百斤的书籍没了,他气不过,随手便把钱给了经手人。‘我不要了,你拿去好了。’”在医院住院时,发烧讲胡话,“都跟书有关”。 1971年,因为“五七干校下放”,张秀民提出告老还乡。在家乡浙江省嵊州县崇仁镇廿八都村,他继续《中国印刷史》的写作。能够充分利用的资料,仅有手头上的70多本笔记。乡间没有参考书,连人名、地名词典都要到县城去借,有时要步行去崇仁中学借《明史》、《文物》杂志等。冬天寒气袭人,夏天暑热难耐,张秀民仍坚持写作,老母看了十分心疼,说“这本书写完了,就别再写书了。” 国图善本部张志清曾于2002年前去浙江探望张老,看到的是三间老屋。当时,“厅堂,墙上黝黑斑驳,早已没有了中堂和对联;堂中旧物杂陈,也没有了讲究的格局”。“一张太师椅,就是老人的书桌;凌乱的纸头,就是老人的稿纸;洒满阳光的天井,就是老人的书房。”探望带去的一摞稿纸,“成了老人最高级的奢侈品”。 乡居生涯,直到去年生活不能自理才结束,此后,他到上海和亲人一起居住。其间,别人让他当政协委员,他不当;国务院办公厅曾打来电话,说周恩来总理让他回国图工作,他婉言谢绝;上世纪80年代,杭州某单位邀请他,给他房子,他也不去。一辈子下来,“剩下的家当,就是老家的破房子,不太能用了。2002年那次住院,医药费报销都成问题。” 《中国印刷史》于1984年完稿,198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可能有别的原因,他坚持要竖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进度。”全书54万字,详尽介绍了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各个时代的刻书特点、刻书内容、版刻特点,以及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书中还提供了与印刷有关的版画、年画、报纸、纸币、纸墨资料等,被誉为有关印刷术的“最完备而系统的综合之作”。这本书未出版便获得了“毕昇奖”。 1989年《中国印刷史》出版之后,张秀民一直在加眉批,“书上有空的地方,都被眉批加满了。后来一统计,眉批大概四五万字。”今年,在张秀民外甥韩琦博士的协助下,《中国印刷史》推出图文增订版,扩容至约120万字。张秀民说:“我的贡献太少,不过,我已经尽我的力量去做了。” ■打了一辈子太极拳,写了一辈子日记,朋友信函一存一辈子 据张志清回忆,张秀民94岁时,还“能够不扶拐杖走路;看书时不戴眼镜,也不必把书举到眼前或离得很远”。2002年,因感冒引发肺炎,他平生第一次住院。 张秀民每天四点多起床打太极拳,晚上七时睡觉。“从1931年到去年,太极拳一天不落。如果头一天坐火车耽误,第二天都会补上。”他还一直坚持记日记,“一年起码有300天会写”。日记多为日常生活记录,“2002年倒下那一天,他在日记中说,一辈子练太极拳,想不到,今天练的时候会倒下”;也有对故友的追忆、或对时政的看法;“偶尔来一两首打油诗,尽管他说自己不是诗人的料。” 他一生饮食简朴,烟酒不沾;很讲卫生,但布衣布衫一辈子。“他什么也没有留下。现在他生活不能自理,得请专人照顾,每月的退休金根本就不够用。”但是,“一直到离开老家之前,他每年都给村里小学捐款,发点奖学金。1972年,村里修桥,张秀民一下子就捐了200块钱。” 据张志清介绍,每到春节前,都会有一封寄自“嵊州瞻山廿八都张秀民”的贺年信出现在国图善本部的信箱里。至今,他仍保存着几百封与亲友的通信。学者向达曾说:“学者要有贡献,全靠自己努力,须有真才实学,拿得出有价值的著作来。若投机取巧,欺世盗名,纵侥幸于一时,迟早必将为人所唾弃。”这句话,张秀民惦记了一辈子,他常跟外甥韩琦说,做学问,不能掠人之美。 http://book.qq.com/a/20061218/000028_1.htm


 中国印刷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