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记者圈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ISBN:9787305065026
作者:肖经栋
页数:257页

章节摘录

  记者圈之院校区域化  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校友、老乡是重要的人脉资源,也是深入交往的基础,在记者圈也不例外。记者入行最基本的学历要求是大学本科,因此,校友成为新记者初入行时的最重要的人脉资源。  记者入行之后,同事成为其新的人脉资源网络。这点和其他行业相似,如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离职员工有个联系网络,互通信息,也相互提供帮助,这就是典型的同事人脉网络。由于记者群体的流动率比较高,旧同事人脉关系日益显得突出和重要。  总体而言,记者群体中少有唯校友是举的现象,还是十分看中记者自身的新闻素质。但由于新闻行业为实践性较强的领域,名校生在把握机会上占尽优势,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记者的院校派系之分现象。  国内的新闻教育普遍滞后,因此在理论基础上,全国各大新闻院校的毕业生素质差距并不大。但是就实践能力看,差距十分明显。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一名新记者的成长需要通过实战才能进步。这也是知名媒体记者成长迅速的原因之一。这有点类似医生,一名新医生如果被分配到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由于见识较广,一般比分配到低一级医院的同学成长要快。  在机会上,名校毕业生则占尽优势。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这些强势媒体集团基本上只向北大、人大、复旦、南大、武大等10多所名校招聘毕业生。国内名校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新闻事业发达,也使得毕业生有较多的选择。  新闻院校学生一般有半年的实习期,他们选择到心仪的媒体去实习,进而寻找到机会留下来工作。笔者读大学时,就有师兄想进《珠海特区报》,于是他先到那里实习半年,表现不错最终留下来了。名校学生在实习方面也占优势,既可借助校友资源联系上好的媒体,也可抓住媒体来学校招收实习生的契机。2001年年初,《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新闻中心在复旦大学招聘了几个实习生,其中几个表现优秀,最终签订了劳动合同。经过七八年的打磨,他们中已经有人做上了杂志的主编或知名公司的公关总监。  在党报一统天下、媒体内部人事制度未放开之前,媒体多倾向于向当地的新闻院校招聘毕业生。即使是中央级媒体,地方驻站记者也主要招聘当地新闻院校的毕业生。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上海分社,其新进记者多来自于上海本地的院校。  如此一来,媒体中的院校区域化现象十分明显。如在上海的媒体中,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占主流,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江苏全省各地的媒体,南昌大学新闻系和中文系毕业生掌控了江西大部分的媒体。  不过,广东和北京的媒体有点特殊。北京的媒体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生为主,在党报体系、新华社体系中为数不少。但是,由于北京的媒体众多,人大的毕业生不够用。为此,北京的媒体一直有从京外高校招聘学生的传统,因此使得北京的媒体记者出身比较多样。但总体而言,人大的毕业生在北京的媒体中占据主流。  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媒体发达,但当地毕业生多对从事新闻工作不感兴趣,加上中山大学没有新闻系,导致广东的媒体也从外地大量招聘采编人员。但总体而言,中大、暨大、人大、复旦、北大、南大在广东的主流媒体中具备实力,一些二三流院校的毕业生在广东地市一级的媒体较多。  在新闻院校中,不能不提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前身为北京广播学院,是国内知名的专业新闻院校,为广电领域的“黄埔军校”,其毕业生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台、电台。浙江传媒学院在南方也有一定实力,但其毕业生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工作。  由此可见,京沪穗三地媒体竞争的背后,其实也是国内几所名校毕业生的竞争——在上海为复旦,在北京为人大,在广州为中大。电视台、电台这块则为中国传媒大学所垄断。  在记者群体中,党校出身的也不少,但主要集中在体制内媒体中。媒体作为知识密集型单位,对记者编辑的文化教育程度要求比较高。但在体制内媒体中,不少采编人员是通讯员出身,有的老记者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于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这些记者往往会参与党校学习,从而拿到文凭。  记者初入行时,学校的知名度和校友资源会起到重要作用。但一旦进入到媒体之后,个人的天赋和对工作的投入则决定其发展前途,院校出身的影响力作用不大。  评价记者是否优秀的标准在于其文章。为此,在一些市场化媒体中,普通大学的毕业生照样能够得到快速晋升。如《2l世纪经济报道》的编委王云帆毕业于苏州大学,凭借其出色的能力很快被晋升为编委。  不过,一旦记者成长之后,面临晋升、转型时,其学历背景则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记者群体中,同院校的毕业生往往会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而媒体高层的录用,所看中的不仅是业务能力,此时校友资源的作用则会凸显。长此以往,有的国内媒体会逐步形成由某院校主导的局面。

前言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此乃至理名言,我最快看完的书是从图书馆借来的,每两周看四本,因半个月内需还给图书馆。而家中书柜里有不少书,买来四五年还顾不上翻几页。不过,根据本人的切身体验,书除了“非借不能读也”外,还有“非时不能解也”。  对于很多书,只有在经历切身体验、有过丰富阅历之后,读来方能深刻理解书之内涵。2009年年初,我重读了美国学者撰写的传播学名著——《报刊的四种理论》,终于理解其意,也对中国乃至世界新闻管理体制有豁然开朗之感。16年前,我在大学学新闻时便看过《报刊的四种理论》这本书,但印象不深,也理解不透。在经过10年的媒体实践工作,与中国港澳台地区、美日欧等各地记者多次深入交流之后,重看《报刊的四种理论》,我终领会其深意。  任何学科的最高表现形式为理论,这也是哲学为何成为人类最高学问的原因。相对于经济、法律等学科,新闻学科理论并没有如此深厚的底蕴。在美国、日本乃至欧洲国家,不少著名大学仍然认为新闻学不能登大雅之堂,拒绝设立新闻院系。  美国报业大王普利策逝世后,根据其遗嘱捐款给哈佛大学设立新闻院系,但遭到了哈佛大学的拒绝,后来哥伦比亚大学勉强接受了这笔捐款,设立了新闻学院。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开始颁发普利策奖,这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最高奖项,其在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类似电影界的奥斯卡奖。  由于常春藤大学普遍抵制设立新闻院系,所以美国的新闻教育集中在中西部的州立大学。像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它在中国的名气甚至超过其在美国本土的名气,实乃文化交流上的罕见现象。英国、日本的名牌大学更是没有设立新闻院系的传统,新记者的成长只能靠老记者手把手教和独立摸索。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新闻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初,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便设立了新闻系。民国期间,国内32所高校中有26所设立了新闻系。有识之士纷纷借助创办报刊针砭时弊,启发民智,呼唤社会变革,进而迎来了中国报业发展的激荡时期。而今,新闻系是国内的热门专业,全国开设新闻院系的高校有七八百所,在校学生数约20万。  但是,当今的新闻教育一直为业界所诟病。新闻理论陈旧,教师业务实践生疏,学生在校所能学到的专业知识比较肤浅。为此,中国记者的专业知识仍要靠在实践中摸索。此外,国内的媒体环境极为复杂,导致记者群体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  由于新闻教育系统性理论缺失,新闻教育实践差,中国的记者群体特性以媒体类别划分为特色,而非以接受新闻教育程度为区隔。正因如此,中国记者的成长、转型和其所处的媒体类别息息相关。要想了解中国记者的特性,需先搞清楚中国的媒体类别。  外行看记者群体,往往会感觉这是一个比较神秘的群体;内行看自己的同行业者,则往往会感觉这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群体,没有三五年的工夫难以弄清楚行业潜规则。记者圈是个封闭性极强的群体,且有一套行之多年的行业潜规则。  记者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孙志刚之死、延安黄碟事件等的报道推进了中国法制建设。但是,山西假记者猖獗、矿主打死媒体工作人员、封口费盛行等则让这个群体蒙羞,令人瞠目结舌。  网络的兴起,原则上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记者,能发布信息、表达观点。而记者这个群体在中国经过百年的发展,自有一套内生法则与自我纠正的系统。分析现在,则可预测未来。我们了解了记者这个群体的特性,则有助于深人理解新闻背后的含义。也只有熟悉,方能有效开展沟通与实践。

内容概要

肖经栋,资深媒体人。自1997年南昌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的十年间,历任《昆山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经营报》资深记者,《每日经济新闻》产经部副主任,《胡润百富》杂志主编。2007年退出媒体江湖,在上海从事公关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记者概述  陈峰:中国记者典型画像  谭军波:一位传媒游侠的体制内外轮回  记者的管理与组织  对话  朱伟峰:解读记者第二章  新闻教育与记者发展  中国的新闻教育  对话  张咏:密苏里新闻教育转型之争  记者的成长路径  记者转型  孙军自述:离开是因为热爱  中外记者比较  对话  辜晓进:深入美国记者圈的中国记者第三章  职业媒体人实录  媒体管理层的设置  媒体中坚——主任  对话  郑良中:主任最重要的素质为判断力  核心岗位——主编  对话  朱德付:市场化媒体主编更要有情怀第四章  区域媒体圈  京沪穗媒体圈之沉浮录  经典人物   “好人好报”范以锦  省城媒体圈  南昌:从七雄争霸到两强相争  地县市媒体圈  整合打天下——《佛山日报》总编辑宋卫东谈地市媒体博弈第五章  类别媒体圈  体制内记者圈  周瑞金:改革呐喊者  都市圈  对话  王晖:机制创新成就都市报的崛起  经济圈  网络圈  对话  陈彤:网媒编辅是全面手  外媒圈  ……第六章  媒体工作流程与舆论监督第七章  媒体观察后记

作者简介

这本《记者圈》对传媒教育、传媒管理、企业界、公关业,开卷有益。
这本书是新记者的必读书,老记者的参考书,更是关心记者群体的课外书。
外行看记者,常会感觉这是一个比较神秘的群体;内行看自己,则认为这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群体,不在其间闯荡三五年,无法识其真面目。
这是一本资深媒体人积累10年的行业经验首次披露记者群体生态圈著作。对话20余位媒体精英,讲述他们的个人曲折经历,描绘了一幅幅中国记者的典型画像。或从职务,或从区域,或从类别等角度,一一展示记者圈——这一封闭性极强群体的特性,对圈中行之多年的潜规则,大胆加以客观揭示,还您一幅清晰、到位的记者圈景。
从最基层的党报到影响力最大的财经报纸,从报纸普通记者、编辑到杂志主编,从华夏第一县到京沪一线城市,历经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媒体、不同媒体岗位,熟知记者群体特性,深悉媒体运作规律。作者籍10年行业经验,深度访谈60余位业内资深人士,集结成本书,告诉您一个真实、鲜活的记者部落生态特性。

图书封面


 记者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唐骏出事是必然的这些天,唐骏假学历假发明报道铺天盖地。一夜之间,唐骏从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的神坛沦落为造假分子的代表。不过,孰是孰非,笔者在这里并无深究之意。笔者感兴趣的是,唐骏持续将近10年的光环为何会在一夜之间被摘除。重看《记者圈》,则有豁然开朗之感。《记者圈》有个小节,谈媒体报道是天堂与地狱只有一线之间。过度的报道和宣传必然会带来负面报道。在当今世界,新闻报道不可或缺,但需要把握一个度和量。从这点来看,之前过度高调的唐骏出事则是必然的,今天不倒在文凭上,明天也可能会倒在管理上。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媒体报道当慎重。
  •     《记者圈》这本书可以说得上信息量很大。正如作者本人所言,自己在传媒圈学习、工作14年,而后转行做公关。发现不管是在新闻传媒的教学,还是诸如公关这类与新闻有关的工作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误区。因此,作者作为曾今的一位圈内人,将这些信息和观点都做了分享。记者圈是个封闭性很强的圈子,因此,通过阅读此书而略窥一二也不失为了解圈内生态的一种途径。很感谢作者,肖经栋先生。对于我自己而言,我一直希望可以有机会进入传媒圈,因此我会想办法通过许多渠道去了解这个圈内的人和事。对于新闻、传播的热爱似乎从小就埋下了种子。下时候很喜欢看电视,看电视的时候总喜欢去琢磨幕后的事情。比如这个节目拍摄现场是什么样的,这些荧幕上的人都是怎样的心态,等等。很喜欢去思考这些事情。然而小时候的兴趣有时候可能是无力的,那是的自己,可能也不懂得什么要坚持和追逐自己的理想。就这样晃荡至今,在慢慢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之时,发现手头用得上的技能真是少的可怜。这本书也是应着这个需求而读起来的。其实这本书倒确实改变了我的一些对于记者这一职业和传媒圈的一些看法。以前总觉得记者是个很光鲜、非常神通广大的职业。就如作者书中所说,许多记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可能都会有种自己无所不能的感觉。记者在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可能上午在采访企业高管,下午便要去建筑工地寻访施工人员,晚上可能还要和警察一起去办案。也因此,我会觉得记者在社会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会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帮助最终将问题得已解决。记者像是一个英雄人物。不过,通过结合阅读此书和其他传媒专业书籍,我渐渐明白记者,乃至媒体,其实最主要的工作和任务是信息的提供者。我们借助媒体获取信息,来帮助我们在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做出决策,帮助我们看的很远,了解很多平时工作和生活看不到的事情。它是一个信息的提供者。也许是中国媒体崛起之时正值国家动乱、精英们探寻国家出路之时。彼时的媒体,肩负了更多的教化国民、传播观点的重任,媒体的政治化总是难免的。不过,现在国家日益繁盛,民族自信力也逐步提升了,对于媒体的功能和职责应该需要有一些新的认识。我觉得,不应当期待媒体作为问题的解决者或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媒体和记者,是作为信息的提供者而存在的,当然这些信息有正面也有负面,在他们的帮助下,社会有希望与逐步完善。其实,就是想说这件事 - 媒体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因此,民众大可不必对媒体或者记者报以太高的期望,希望他们可以为民请命,帮助弱势群体解决问题。他们也许会,我也希望他们会,但这毕竟不是他们的职责和能力范畴。当然,记者们也不必自恃过高或者为无法揭发所谓的黑幕而黯然神伤。我总是相信一件事情,万事皆有定律,社会的发展自有它的逻辑。我们期待问题终会一个一个的被解决。
  •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大一的时候,时隔一年后拿起这本书看时,有相见狠晚的感觉。先说说这本书的作者吧,肖经栋。他是一位资深媒体人有媒体工作经验丰富,曾担任过记者,产经部副主任,杂志主编。也正是因为他在业界较有成效而不是专门在学界立建树,所以这也是我迟迟未去看这本书的原因吧。传媒类的书籍是西方比国内的有可看性,我也就是带着这样的“无知”吧,所以对这本书迟迟未开启。这次经历让我更深体会到无知比偏见更可怕这个道理。这本书是深入剖析记者群体生态圈的著作,对于我这样一位学习新闻的大学生去了解现今的媒体环境,以及了解媒体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实有裨益。外行人看记者会觉得这是一个神秘的群体;内行人看自己的同行业者,会觉得这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群体,没有三五年的功夫难以弄清这行许多的潜规则。看了这本书后觉得记者圈是一个封闭性极强的群体,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潜规则。由此见之,对于学习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要有一个新闻的梦想,虽然这个梦想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但你心中却必须要怀着这要一个梦。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说实在的,由于对新闻理论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报道被认为是不可能,或是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纯客观的报道。但这如我之前说的有一个新闻理想和新闻梦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所不可或缺的。在书中作者采访了很多资深的媒体人,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新闻理想的光芒。看完着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媒体体制和媒体的竞争体制与国外的差别。中国有体制内的媒体和体制外的媒体,而大多怀揣着新闻理想的记者都会纷纷选择体制外的媒体作为自己践行新闻理想的地方。不少记者会在工作数年后会转型,不少人除了从体制内的媒体转入体制外的媒体。书中提到一位记者谭军波,作者用“一位传媒游侠的体制内外轮回”来形容这位记者的职业生涯。虽在这章中作者没有着重笔调来写体制内外的媒体的具体差异,而是从谭军波自身的性格,自身所处媒体环境的变化和自己人际网的原因角度来分析其在在体制内外轮回的原因。这点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作者不是把人物放在孤立的环境中进行因果分析,而是通过人物的分析展现给读者一个广大的社会景象和一个记者背后复杂的人际网络和复杂的社会环境。这样的写作风格让我想起了黄一农的《两头蛇》这本书,书中对明末清初的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和当时的士大夫在面对信仰是所面临的“两头蛇”的处境的分析,也是深具这个特点。扯得有点远了,现在重回对这本书的分析。在谭军波转型的事情上,可以看到一个记者在媒体工作几年之后所具有的丰富的人际关系,强大的应对处理事件能力以及好的笔头功夫,这也为许多记者转入仕途,高校教育和经商带来了便利。这点作者在书中也有深入细腻的分析。接着上文中提到的记者转型的问题,就涉及到两个问题。首先最直接的问题记者转型成功与否的问题,其次是当下中国新闻教育的问题。现就记者转型的问题,作者认为一位在媒体有资深资历的记者或是编辑对于他转型去经商的成功率较低。因为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主编的工作类似于上级指挥下级具有指导性质的工作,媒体自己决定要告诉受众什么,告诉多少,怎么告诉。当然这其中不能否认媒体要考虑受众的需要,考虑市场,特别是在当下这样一个越来越站在把满足受众需要作为自己媒体经营宗旨的环境下。但总的来说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性质与商人处处为买者考虑的工作性质是不同的,所以走这条转型之路的记者大都是失败的。而走仕途之路的记者大多是体制内的记者,这其中的原因就于中国独特的新闻体制和记者圈。一般体制内的媒体如报纸主编,电视台台长和电台的台长会在当地相应的管理媒体的机构担任副职的工作。这有利于党对体制内媒体的管理和监管。这样一来在体制内工作的记者是不能靠着自己的能力坐上媒体第一把手的位置,因为这是要通过政府的推选才产生的。而体制外的媒体因为是市场化程度较高,一般媒体的主编和副主编都是自己媒体内部资深的记者或编辑由媒体内部推选当任的。最后是走高校教育这条路,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想接和中国高校新闻教育的问题结合起来谈。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而中国现在高校的新闻教育处在着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就这问题我自己也有体会。在课堂上学的理论是一套,而实际在操作当中又是一套,在校学的东西也许走上工作岗位后没能用上多少。也就是因为面临这样的问题,现在高校的新闻教育会聘请一些资深的媒体人来校教学。所以走教育这条路也是不少资深媒体人的选择。我国的新闻教育最早也是一位报纸的媒体人创办的。世界上最早建立新闻学院的是密苏里大学,我国的新闻教育与国外的新闻教育存在这较大的区别。书中则通过对张咏这位在密苏里大学执教的华人教授的访谈,来就中西在新闻教育上的区别做了分析。密苏里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会让学生去美国一流的媒体《纽约时报》CNN等媒体见习,而有的学生由于优异的表现就能直接留在这样一流的媒体工作。而中国的新闻教育先从教材的编写上说,风格单一,教材资源不丰富;有些教师没有多年从事媒体工作的,对媒体的运作不了解,并存在内部循环问题即可能本校毕业生直接留校教学的现象。所以需要资深媒体人对高校的教学进行指导。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其实对我最大的影响在于它改变了我对专业学习的态度。之前我一直十分注重对新闻理论的学习,而对新闻实践课程的学习较之不是很重视。但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一定要避免一头重的毛病和偏见,之后要注重实践课的学习。实际的操作能力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养。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因為偶然發現的 ,所以就賣了,和自己專業相關,趕緊抽時間看看也學學……嘿嘿
  •     给记者梦画个句号吧,像来的时候那般。梦醒时分,注定是一番新的世界。跳出这个圈子,你会发现,世界超出你的想象。那么地宽广,那么地自由!
  •     圈外人窥探圈内人,可以了
  •     还做财经记者的呢,写东西没有一点逻辑,太罗嗦了。
  •     还可以。贵校的学长的作品,有一定的现实性意义。
  •     看完之后我去吃了碗米粉。实在找不出什么方法让心情好起来。远方越来越不清晰了。
  •     好书 对于想了解记者这一行的人很有用
  •     贵在真实,写了很多没想到会写的东西。
  •     于此知传媒水深。
  •     内容深刻详细的阐述了媒体圈的是是非非 对媒体人的生存环境做了清楚阐释
  •     還沒時間看,嘿嘿……趕緊抽時間看啦,
  •     这本书的真实性和一手的资料都是极大的亮点,读来豁然开朗。不过有不少地方是应景之作,只能作为当下中国媒体的参考,恐怕过不了三五年,一些东西就要过时了。(Update:12年3月4日续,这本书已然过时了)
  •     很有趣的书,行业内觉得习以为常的情况基本罗列出来了,但对于研究中国的外国人来说,又是理解中国特色传媒的样本。
  •     人物采访手记式书记,觉得内容有些繁琐啰嗦,但的确是开启我视野的一本书
  •     很实用,很现实...
  •     作者从自己工作的几个媒体角度,写得很踏实,不过我看不出做新闻的人有什么情怀
  •     知识技术性较强,很好的补充,对未来很好的规划
  •     还是有料的
  •     很有经验的记者写的一本记者生存状态,真实,现实
  •     可以从本书了解记者圈中的内情
  •     早就想写一本这样的书了。很受启发。
  •     这本书写的不那么理论,生动形象,真人真事,读起来有一定趣味性,同时也对于初入记者行业的新手有指导作用。
  •     我知道我走在一条怎样的路上。此书是万花筒也是救命稻草。感谢作者。
  •     5.15 周日借 6.15还
  •     大杂烩。顶多看点段子。
  •     一口气读完的,很长知识
  •     新闻民工入行必读
  •     半途而废
  •     最初大致翻了下觉得不咋的,细读之后才知道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     书很好,内容很有启发
  •     缺货怎么办呢
  •     适合新闻初学者了解中国记者圈
  •     非常有用的一本书。可了解媒体机制。
  •     圈子社会,经历过,方可来写过。于我有学习借鉴意义。
  •     很实用,很好看
  •     理想的光,照进现实的切肤之痛。非常喜欢的一本记者深入自我剖析的书。记者的思路和文笔真不是盖的,把大记、无冕之王的理想和生活写地如此灵动鲜活,像一篇深入报道。 记者和城市规划师又很相像,都是游离于工商农林之外的冷静的观察者,以超脱的姿态,深入的思考来推动社会的改良和变革。我想我是理解无冕之王或坚持或转行的迷茫。
  •     挺不错的,当时一下就看完了
  •     也许实习过,所以深有感触。全面解构了记者的各种工作,非常细致,
  •     十年前的行业生态,相比南周北青等金字塔尖的报刊自述,这本书披露的更接近记者圈的群像
  •     上大学以来很少在买书。
    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没有一本书能够让我有想看实体书的冲动。
    在一次偶然的交流中得知这本书,在网上看了一章节之后,下定决心一定要买一本来看。。
    又回到了以前手捧书本的年代。
    很真实,就和书本本身反映的一样
  •     我又标题党了,完全奔着这书名去买的。买来都跨年了,没心情,最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跳阅完毕。只能说,阅历这种东西真得阅与历缺一不可。但愿自己于时间中收获的,不只是年龄的增长。学传媒的童鞋都可以库存一本,向前辈学习下,哪怕不混“记者圈”O(∩_∩)O~
  •     参考
  •     无聊开会把这本书读完了,告诉你体制内和体制外纸媒的生态,内安逸但缺乏激情,外开放自由生存压力大。
  •     入行前之管窥,视野顿阔~
  •     刚入新闻媒体业,买来了解了解情况,感觉不错,进入记者行业几个月,觉得还算比较真实反映了记者圈。
  •     《江南都市报》——江报传媒中的一枝独秀。
  •     味同嚼蜡
  •     时代走的太快,速看,不然就没有时效性了。
  •     了解记者这个大圈子的一些基本现状
  •     真实的记者圈,虽然其实可能还不够真实
  •     自我感觉一般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