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圈》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记者圈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ISBN:9787305065026
作者:肖经栋
页数:257页

唐骏出事是必然的

唐骏出事是必然的这些天,唐骏假学历假发明报道铺天盖地。一夜之间,唐骏从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的神坛沦落为造假分子的代表。不过,孰是孰非,笔者在这里并无深究之意。笔者感兴趣的是,唐骏持续将近10年的光环为何会在一夜之间被摘除。重看《记者圈》,则有豁然开朗之感。《记者圈》有个小节,谈媒体报道是天堂与地狱只有一线之间。过度的报道和宣传必然会带来负面报道。在当今世界,新闻报道不可或缺,但需要把握一个度和量。从这点来看,之前过度高调的唐骏出事则是必然的,今天不倒在文凭上,明天也可能会倒在管理上。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媒体报道当慎重。

了解记者圈生态

《记者圈》这本书可以说得上信息量很大。正如作者本人所言,自己在传媒圈学习、工作14年,而后转行做公关。发现不管是在新闻传媒的教学,还是诸如公关这类与新闻有关的工作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误区。因此,作者作为曾今的一位圈内人,将这些信息和观点都做了分享。记者圈是个封闭性很强的圈子,因此,通过阅读此书而略窥一二也不失为了解圈内生态的一种途径。很感谢作者,肖经栋先生。对于我自己而言,我一直希望可以有机会进入传媒圈,因此我会想办法通过许多渠道去了解这个圈内的人和事。对于新闻、传播的热爱似乎从小就埋下了种子。下时候很喜欢看电视,看电视的时候总喜欢去琢磨幕后的事情。比如这个节目拍摄现场是什么样的,这些荧幕上的人都是怎样的心态,等等。很喜欢去思考这些事情。然而小时候的兴趣有时候可能是无力的,那是的自己,可能也不懂得什么要坚持和追逐自己的理想。就这样晃荡至今,在慢慢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之时,发现手头用得上的技能真是少的可怜。这本书也是应着这个需求而读起来的。其实这本书倒确实改变了我的一些对于记者这一职业和传媒圈的一些看法。以前总觉得记者是个很光鲜、非常神通广大的职业。就如作者书中所说,许多记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可能都会有种自己无所不能的感觉。记者在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可能上午在采访企业高管,下午便要去建筑工地寻访施工人员,晚上可能还要和警察一起去办案。也因此,我会觉得记者在社会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会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帮助最终将问题得已解决。记者像是一个英雄人物。不过,通过结合阅读此书和其他传媒专业书籍,我渐渐明白记者,乃至媒体,其实最主要的工作和任务是信息的提供者。我们借助媒体获取信息,来帮助我们在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做出决策,帮助我们看的很远,了解很多平时工作和生活看不到的事情。它是一个信息的提供者。也许是中国媒体崛起之时正值国家动乱、精英们探寻国家出路之时。彼时的媒体,肩负了更多的教化国民、传播观点的重任,媒体的政治化总是难免的。不过,现在国家日益繁盛,民族自信力也逐步提升了,对于媒体的功能和职责应该需要有一些新的认识。我觉得,不应当期待媒体作为问题的解决者或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媒体和记者,是作为信息的提供者而存在的,当然这些信息有正面也有负面,在他们的帮助下,社会有希望与逐步完善。其实,就是想说这件事 - 媒体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因此,民众大可不必对媒体或者记者报以太高的期望,希望他们可以为民请命,帮助弱势群体解决问题。他们也许会,我也希望他们会,但这毕竟不是他们的职责和能力范畴。当然,记者们也不必自恃过高或者为无法揭发所谓的黑幕而黯然神伤。我总是相信一件事情,万事皆有定律,社会的发展自有它的逻辑。我们期待问题终会一个一个的被解决。

一个新闻专业学生窥探记者圈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大一的时候,时隔一年后拿起这本书看时,有相见狠晚的感觉。先说说这本书的作者吧,肖经栋。他是一位资深媒体人有媒体工作经验丰富,曾担任过记者,产经部副主任,杂志主编。也正是因为他在业界较有成效而不是专门在学界立建树,所以这也是我迟迟未去看这本书的原因吧。传媒类的书籍是西方比国内的有可看性,我也就是带着这样的“无知”吧,所以对这本书迟迟未开启。这次经历让我更深体会到无知比偏见更可怕这个道理。这本书是深入剖析记者群体生态圈的著作,对于我这样一位学习新闻的大学生去了解现今的媒体环境,以及了解媒体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实有裨益。外行人看记者会觉得这是一个神秘的群体;内行人看自己的同行业者,会觉得这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群体,没有三五年的功夫难以弄清这行许多的潜规则。看了这本书后觉得记者圈是一个封闭性极强的群体,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潜规则。由此见之,对于学习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要有一个新闻的梦想,虽然这个梦想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但你心中却必须要怀着这要一个梦。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说实在的,由于对新闻理论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报道被认为是不可能,或是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纯客观的报道。但这如我之前说的有一个新闻理想和新闻梦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所不可或缺的。在书中作者采访了很多资深的媒体人,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新闻理想的光芒。看完着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媒体体制和媒体的竞争体制与国外的差别。中国有体制内的媒体和体制外的媒体,而大多怀揣着新闻理想的记者都会纷纷选择体制外的媒体作为自己践行新闻理想的地方。不少记者会在工作数年后会转型,不少人除了从体制内的媒体转入体制外的媒体。书中提到一位记者谭军波,作者用“一位传媒游侠的体制内外轮回”来形容这位记者的职业生涯。虽在这章中作者没有着重笔调来写体制内外的媒体的具体差异,而是从谭军波自身的性格,自身所处媒体环境的变化和自己人际网的原因角度来分析其在在体制内外轮回的原因。这点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作者不是把人物放在孤立的环境中进行因果分析,而是通过人物的分析展现给读者一个广大的社会景象和一个记者背后复杂的人际网络和复杂的社会环境。这样的写作风格让我想起了黄一农的《两头蛇》这本书,书中对明末清初的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和当时的士大夫在面对信仰是所面临的“两头蛇”的处境的分析,也是深具这个特点。扯得有点远了,现在重回对这本书的分析。在谭军波转型的事情上,可以看到一个记者在媒体工作几年之后所具有的丰富的人际关系,强大的应对处理事件能力以及好的笔头功夫,这也为许多记者转入仕途,高校教育和经商带来了便利。这点作者在书中也有深入细腻的分析。接着上文中提到的记者转型的问题,就涉及到两个问题。首先最直接的问题记者转型成功与否的问题,其次是当下中国新闻教育的问题。现就记者转型的问题,作者认为一位在媒体有资深资历的记者或是编辑对于他转型去经商的成功率较低。因为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主编的工作类似于上级指挥下级具有指导性质的工作,媒体自己决定要告诉受众什么,告诉多少,怎么告诉。当然这其中不能否认媒体要考虑受众的需要,考虑市场,特别是在当下这样一个越来越站在把满足受众需要作为自己媒体经营宗旨的环境下。但总的来说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性质与商人处处为买者考虑的工作性质是不同的,所以走这条转型之路的记者大都是失败的。而走仕途之路的记者大多是体制内的记者,这其中的原因就于中国独特的新闻体制和记者圈。一般体制内的媒体如报纸主编,电视台台长和电台的台长会在当地相应的管理媒体的机构担任副职的工作。这有利于党对体制内媒体的管理和监管。这样一来在体制内工作的记者是不能靠着自己的能力坐上媒体第一把手的位置,因为这是要通过政府的推选才产生的。而体制外的媒体因为是市场化程度较高,一般媒体的主编和副主编都是自己媒体内部资深的记者或编辑由媒体内部推选当任的。最后是走高校教育这条路,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想接和中国高校新闻教育的问题结合起来谈。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而中国现在高校的新闻教育处在着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就这问题我自己也有体会。在课堂上学的理论是一套,而实际在操作当中又是一套,在校学的东西也许走上工作岗位后没能用上多少。也就是因为面临这样的问题,现在高校的新闻教育会聘请一些资深的媒体人来校教学。所以走教育这条路也是不少资深媒体人的选择。我国的新闻教育最早也是一位报纸的媒体人创办的。世界上最早建立新闻学院的是密苏里大学,我国的新闻教育与国外的新闻教育存在这较大的区别。书中则通过对张咏这位在密苏里大学执教的华人教授的访谈,来就中西在新闻教育上的区别做了分析。密苏里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会让学生去美国一流的媒体《纽约时报》CNN等媒体见习,而有的学生由于优异的表现就能直接留在这样一流的媒体工作。而中国的新闻教育先从教材的编写上说,风格单一,教材资源不丰富;有些教师没有多年从事媒体工作的,对媒体的运作不了解,并存在内部循环问题即可能本校毕业生直接留校教学的现象。所以需要资深媒体人对高校的教学进行指导。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其实对我最大的影响在于它改变了我对专业学习的态度。之前我一直十分注重对新闻理论的学习,而对新闻实践课程的学习较之不是很重视。但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一定要避免一头重的毛病和偏见,之后要注重实践课的学习。实际的操作能力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养。

你所不知道的记者圈

你所不知道的“记者圈”《国际公关》 作者:简光洲   每天生活在媒介现实中的普罗大众虽然对于八卦趣闻逸事很感兴趣,但对记者们是如何“制造”出这些新闻的生产流程则不甚关心。  《记者圈》的作者显然并不准备把这本书写给所有人看的,但有一种人似乎不可不看,那就是经常要和记者打交道的企业公关人员。近几年来,企业的公关人员中有不少是来自于媒体,但整体来看,公关界对于记者这个行业还是显得有些隔膜。  特别是在2008年的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中,相关企业在危机公关中的“无知”与“手足无措”让我感受到,这些号称专业的公关人员对于记者这个行业的工作流程与职业特点缺乏足够的了解。  2008年9月11日,早已知晓自己产品有质量问题的三鹿集团仍向人民网、新浪网发去相关声明,坚称自己的产品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在危机临头时,三鹿集团仍试图掩盖自己的问题欺骗消费者。然而,迫于媒体报道及广大消费者的强大压力,当晚卫生部就查明“高度怀疑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  而此前在发现问题长达四五个月的时间里,三鹿一直试图通过收买的方式让消费者和媒体封口,三鹿还动用300万广告费,以期让百度屏蔽一切负面新闻。  三鹿问题奶粉的公关风波中反映出来一个问题是,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在出现所谓的负面新闻后形成的惯性思维:用各种手段打压和控制媒体,让其封口,以把不利于自己的新闻扼杀于初期阶段。  同时,在媒体报道负面新闻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企业的“缠诉”,这种手段经常也会让媒体陷入被动,因此他们在点名报道时会异常谨慎。正是掌握了媒体的这个心理,一些企业在危机公关时就经常使用这种手段。  三鹿集团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愚蠢的错误?作者在书中做了解释。他说,“现在社会上对媒体以及记者有误解,要么认为记者唯利是图,要么认为记者唯唯诺诺,干不了大事。但实际上,中国媒体圈有一群人有着非常强烈的新闻理想,在涉及到行业利益和重大事情时,仍然会坚持记者的职业道德底线。虽然中国记者现在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整个行业仍然存在这一职业底线”。  显然,以为“有钱能办成一切”的企业公关人员有时忽视了记者的责任感与能量,以至于作出收买封锁等愚蠢的公关行为。在这次问题奶粉事件中,三鹿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在于不了解媒体及记者的行业性质及职业底线。  钱有时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事实告诉我们,良好的媒企关系一旦建立,很多时候可以根本不用花钱或者花很少的钱就能公好关。如书中所言,“和媒体交往需要遵守基本原则。首先要真实,企业对外传播要诚实,要讲诚信,体现对媒体的尊重。同时,需要积极主动地和媒体沟通交流,要有所准备,把握住机会。”良好的传媒关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维护。而很多聪明的企业及公关人员早就从中受益匪浅。  记者圈的“潜规划”或者说“微妙”处还有很多,记者是什么圈?笔者不一一列举,还是让《记者圈》来说话吧。

含蓄的细致描写

如果你想看如同揭露司法界黑幕的《原谅我红尘颠倒》一样的猎奇作品,你可能会很失望。记者圈很写实,很真切,很可爱。这是一个出身新闻的媒体人对于中国媒体大环境、行业群像和业态历史与沿革形势的描写,对于想介入这一行和需要与这一行打交道的人群(PR公司)都有实际意义。初读开眼,细想有理。然,对于媒体人而言,只能算一份总结报告。

偶然的发现带来的是一次总结

某次有闲之下,习惯地逛平常逛的网站,发现有这本书的推荐,看了一下,觉得自己对中国的新闻圈子了解得还不够,就买了喽,建议,有志于记者这一行业的人还是看看,

谁给“记者”带上了光环

07年有一项针对上班族开展的调查发现,7000余人中超过七成的人想改行当记者。长久以来,记者在所有人中代表了“自由,知性。而让人惊讶的是,直到1908年,才有学校(密苏里大学)愿意设立“新闻系”,而哈佛大学在当时还明确拒绝了他人捐献资金设立新闻专业的要求。记者是个重实践的职业,有种说法,“人人都可以当上记者”,尤其是现在,人人都在产生自己的精神产品,建立了自己的空间,博客等,并给予精心地经营。只是,现在的记者只是实行自由的时间工作制,而精神产品并非处于自由的笔。不管是市场化还是体制内的媒体,要不就是受到投资方的限制,或者就是官方会对内容进行限制。不过,网络媒体的发展,让民众减少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可以在新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给传统媒体一种压力,要端正自己的使命,媒体的功能是监督,而非简单地“传声”。而对于“知性”之谈,一个受过专业学习的记者,是否就代表了“知性”。美国新闻系的教师全都曾经是一线记者,因为对本职的热爱,回校教书。而中国则大部分是未曾有实战经验的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资深记者因为没有“博士”学历,被大学拦在门外,导致在重实践的传媒行业中,教学质量差距甚大。此外,一个资深记者的培养,需要至少3~5年。在这期间,记者要对自己所跑的线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如果突然让这个记者换线,那就意味着重头开始。“责任”一直是80后的软肋。中国的记者都很年轻,在稿件数量决定薪酬高低的时候,滥竽充数的稿件被枪毙掉了不少。“使命感”的印记似乎还不曾烙在我们身上。面对着人员的高流动率,以及新型媒体的挑战,中国的传统媒体在积极应对着压力以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

一个新闻专业学生窥探记者圈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大一的时候,时隔一年后拿起这本书看时,有相见狠晚的感觉。先说说这本书的作者吧,肖经栋。他是一位资深媒体人有媒体工作经验丰富,曾担任过记者,产经部副主任,杂志主编。也正是因为他在业界较有成效而不是专门在学界立建树,所以这也是我迟迟未去看这本书的原因吧。传媒类的书籍是西方比国内的有可看性,我也就是带着这样的“无知”吧,所以对这本书迟迟未开启。这次经历让我更深体会到无知比偏见更可怕这个道理。这本书是深入剖析记者群体生态圈的著作,对于我这样一位学习新闻的大学生去了解现今的媒体环境,以及了解媒体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实有裨益。外行人看记者会觉得这是一个神秘的群体;内行人看自己的同行业者,会觉得这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群体,没有三五年的功夫难以弄清这行许多的潜规则。看了这本书后觉得记者圈是一个封闭性极强的群体,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潜规则。由此见之,对于学习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要有一个新闻的梦想,虽然这个梦想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但你心中却必须要怀着这要一个梦。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说实在的,由于对新闻理论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报道被认为是不可能,或是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纯客观的报道。但这如我之前说的有一个新闻理想和新闻梦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所不可或缺的。在书中作者采访了很多资深的媒体人,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新闻理想的光芒。看完着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媒体体制和媒体的竞争体制与国外的差别。中国有体制内的媒体和体制外的媒体,而大多怀揣着新闻理想的记者都会纷纷选择体制外的媒体作为自己践行新闻理想的地方。不少记者会在工作数年后会转型,不少人除了从体制内的媒体转入体制外的媒体。书中提到一位记者谭军波,作者用“一位传媒游侠的体制内外轮回”来形容这位记者的职业生涯。虽在这章中作者没有着重笔调来写体制内外的媒体的具体差异,而是从谭军波自身的性格,自身所处媒体环境的变化和自己人际网的原因角度来分析其在在体制内外轮回的原因。这点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作者不是把人物放在孤立的环境中进行因果分析,而是通过人物的分析展现给读者一个广大的社会景象和一个记者背后复杂的人际网络和复杂的社会环境。这样的写作风格让我想起了黄一农的《两头蛇》这本书,书中对明末清初的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和当时的士大夫在面对信仰是所面临的“两头蛇”的处境的分析,也是深具这个特点。扯得有点远了,现在重回对这本书的分析。在谭军波转型的事情上,可以看到一个记者在媒体工作几年之后所具有的丰富的人际关系,强大的应对处理事件能力以及好的笔头功夫,这也为许多记者转入仕途,高校教育和经商带来了便利。这点作者在书中也有深入细腻的分析。接着上文中提到的记者转型的问题,就涉及到两个问题。首先最直接的问题记者转型成功与否的问题,其次是当下中国新闻教育的问题。现就记者转型的问题,作者认为一位在媒体有资深资历的记者或是编辑对于他转型去经商的成功率较低。因为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主编的工作类似于上级指挥下级具有指导性质的工作,媒体自己决定要告诉受众什么,告诉多少,怎么告诉。当然这其中不能否认媒体要考虑受众的需要,考虑市场,特别是在当下这样一个越来越站在把满足受众需要作为自己媒体经营宗旨的环境下。但总的来说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性质与商人处处为买者考虑的工作性质是不同的,所以走这条转型之路的记者大都是失败的。而走仕途之路的记者大多是体制内的记者,这其中的原因就于中国独特的新闻体制和记者圈。一般体制内的媒体如报纸主编,电视台台长和电台的台长会在当地相应的管理媒体的机构担任副职的工作。这有利于党对体制内媒体的管理和监管。这样一来在体制内工作的记者是不能靠着自己的能力坐上媒体第一把手的位置,因为这是要通过政府的推选才产生的。而体制外的媒体因为是市场化程度较高,一般媒体的主编和副主编都是自己媒体内部资深的记者或编辑由媒体内部推选当任的。最后是走高校教育这条路,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想接和中国高校新闻教育的问题结合起来谈。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而中国现在高校的新闻教育处在着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就这问题我自己也有体会。在课堂上学的理论是一套,而实际在操作当中又是一套,在校学的东西也许走上工作岗位后没能用上多少。也就是因为面临这样的问题,现在高校的新闻教育会聘请一些资深的媒体人来校教学。所以走教育这条路也是不少资深媒体人的选择。我国的新闻教育最早也是一位报纸的媒体人创办的。世界上最早建立新闻学院的是密苏里大学,我国的新闻教育与国外的新闻教育存在这较大的区别。书中则通过对张咏这位在密苏里大学执教的华人教授的访谈,来就中西在新闻教育上的区别做了分析。密苏里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会让学生去美国一流的媒体《纽约时报》CNN等媒体见习,而有的学生由于优异的表现就能直接留在这样一流的媒体工作。而中国的新闻教育先从教材的编写上说,风格单一,教材资源不丰富;有些教师没有多年从事媒体工作的,对媒体的运作不了解,并存在内部循环问题即可能本校毕业生直接留校教学的现象。所以需要资深媒体人对高校的教学进行指导。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其实对我最大的影响在于它改变了我对专业学习的态度。之前我一直十分注重对新闻理论的学习,而对新闻实践课程的学习较之不是很重视。但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一定要避免一头重的毛病和偏见,之后要注重实践课的学习。实际的操作能力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养。


 记者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