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恐惧和共生的方法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摆脱恐惧和共生的方法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801737717
作者:(瑞士)维蕾娜•卡斯特
页数:155页

章节摘录

这个大胆小伙子背后隐藏着一个什么类型的人呢?童话里讲他大胆,有活力,但也特别地乐于助人,快乐,好奇,坚信没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饥饿时他给自己弄来食物,想冒险时他就出去冒险。由于他没有恐惧,其他人为他担心;他们怕他不了解他的极限。恐惧的一方面就是我们知道我们的极限。对一座很高的山感到恐惧很有意义,因为登山时会从山上掉下来……如果我说他是无所不能的,那不是指他想支配其他人,至少不是有意识地,而是指作为生存意识的无所不能,感到他想要的一切都是可能的,他需要的一切都是存在的,他可以相信他的力量。从他身上释放出一种无疑、天真的信任氛围,一种宽广和力量的感觉。童话也提到斯卡霍尔特的人们从他身上获得了“勇气”。这个大胆的小伙子一方面吸引了我,在我心中也唤醒了宽广和力量的情感,“鼓舞”了我,但另一方面他也将我吓坏了。这可能也是这则童话的较深层的目的。通过将小伙子描写得无所畏惧,在我们心中唤醒对人类的这种可能性的渴望,但同时也竖立了这种无所畏惧的另一极,害怕,惊吓。因此在童话里不光亲戚们为他担心,那些有亲缘关系的人们可能都担心。根据这则童话,恐惧的反面是勇敢,大胆,但最终也是慢慢地被一种只有善的环境所迷醉。如果我们想将童话主人公看作一个必须经历一段重要发展的人的模型,那就是一个生活有点狂热的人的模型(我不是从病理学上来概括的),他不熟悉他的极限,但由于他拥有善的力量,他也不容易失败;虽然一切都像是最佳的,但存在不安的感觉,因为缺少一个维。换种说法:一个被藏匿和包围在有益的母爱里的人,它挤走有害的母爱(死亡之母)。这些人的生活变得无聊和空虚,特别是当不存在一个因为认同于只有善的母亲所产生的可能性而钦佩他们的人的时候。避免了完全不同者的入侵。缺少对短暂的感觉,从而缺少对现在的重要性的感觉。童话让主人公上路,去面对教会的权威和死亡。接下来的考验,接下来的跟麻烦的冲突,发生在斯卡霍尔特。斯卡霍尔特是个地名,但它本身也极具象征性,翻译过来斯卡霍尔特的意思就是“头颅山”或“脑壳山”。童话里宣布主教死了,这就说明死亡的秘密、另一个世界的秘密将具有不同的份量。主教也是一个比牧师“更大的权威”。自从主教死去后,夜里就开始闹鬼了。传说中无法安宁的那些形象就会闹鬼。一个人一旦认识了他的困境,它们大多数就都解决了。这些闹鬼的形象可以视作无意识方面,它们受到压抑,但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被激活,被意识所认识,想参与生活。我们知道这种说法:有什么东西在闹鬼。我们用这种表达来形容那样的环境,我们感觉有种未能更深入地把握的力量在妨碍我们,困扰我们,亦即占有我们。当小伙子在厨房里将肉干切碎,扔进锅里,要煮整块肉时,这个鬼怪显形了。他想吃东西,东西足够多,庄园上被描写得很富有。可他不可以吃东西,他必须跟这个鬼怪搏斗。鬼怪穿过烟囱而来,这在童话里是司空见惯的。比如说女巫也通过烟囱进出,死者也利用烟囱。有可能是烟囱的洞穴特征能象征跟鬼怪世界的联系,而黑色也是。火、特别是上升的烟缕,也被跟鬼怪王国联系在一起了。灶也总是被视作家庭的中心,视作人类集体的象征——也是变化的象征。变化显然是通过从烟囱中掉落的幽灵发生的。他分三部份掉下来。在牧师那里我们就遇到过三具尸体。现在我们的主人公要对付的是一具尸体,一方面是问题集中了,另一方面是问题在一点点地接近他。我能想象到,在牧师那里面对尸体太可怕了,小伙子因此不得不干脆否认所有的恐惧。可以对比的是,在治疗时,当过早地对某个亚躁狂的人做出一种阐释,刚好也是害怕短暂这方面的阐释,这一阐释,包括相关的情感,就会受到完全的压抑。而这样就引发了一个过程;那让人害怕的东西会在以后被一份份地放进来。童话里令人吃惊的是那个小伙子如何对待身体各部份的,好象那是他自己的身体似的,好象他丝毫不感觉奇怪似的。他一开始并不觉得鬼怪危险,不觉得是某种迥异之物的侵入。他甚至鼓励它组装起来活动。这里一方面显示了他的天真的好处:当发生什么事时,他可以允许它发生,甚至可以兴趣盎然地观看形势如何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感觉不到处境的危险、在同鬼怪的搏斗中他会陷进一种会让他丧生的处境。

前言

寻找摆脱恐惧的方法的人们会陷进共生。这是指一个人跟另一个人或另一个团体、机构等的结合,而且结合的方式是失去个人的心灵自由和自我的发挥潜力。对于深受约束者,它的好处是他知道自己受到了照管和保护,对“宿主”的好处是他的价值大大提升了。这样做的代价是:一方大受限制,乃至个性遭到扼杀;另一方大肆膨胀,变得狂妄。也存在有利的共生(动物学告诉我们,这在动物世界里是众所周知的),反过来要摆脱那些不利的共生。格林兄弟和来自冰岛、库尔德斯坦、希腊和南海的童话揭示了下列观点:恐惧是人类的本性,甚至是必要的(《无所畏惧

内容概要

维蕾娜•卡斯特1943年出生于瑞士世界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现为苏黎世大学心理学教授,苏黎世荣格心理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和国际精神分析心理学协会主席,同时担任心理治疗师,并拥有个人诊所。在多年的诊疗工作中,卡斯特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际经验与大量的病理资料,这使她的作品更能贴近广大读者的真实需要。
维蕾娜•卡斯特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作者,其作品主要涉及情绪、人际关系以及象征学领域,以如何走出心理阴影,如何面对不幸与哀伤,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等为主题。例如:《摆脱恐惧和共生的方法》《放手与找到自我》《梦:潜意识的神秘语言》《相信自己的命运》,等等。
维蕾娜•卡斯特的作品可读性强,通俗易懂,不仅在心理学专业领域,同样在非专业大众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书籍目录

前言
童话里的恐惧和战胜恐惧
引言
恐惧是人之常情
脱离母亲时的恐惧
脱离父亲时的恐惧
对极其强大的感情的恐惧
童话里的共生及其战胜
引言
跟吞食性根源的争执
摆脱父亲约束的方法
摆脱溺爱的方法
从魅力到建立关系的方法
概括性思考

编辑推荐

《摆脱恐惧和共生的方法》是最具权威性的卡斯特作品合集。最具实用价值的大众心理学名著物超所值的精神分析经典一家老小都能受益的雅俗共赏的美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白领、大中学生会经常产生心理焦虑,甚至这样那样的精神问题,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的实用图书,对于读者调节心理情绪、走出心理阴影,满怀信心迎接工作和生活的挑战,会有相当积极的作用。这样的作品,不仅会畅销,也必然会长销。卡斯特的作品与弗洛伊德、弗罗姆等心理学大家相比,最突出的特色是她从事心理治疗的实际经验及平实的文风,因此她的作品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者简介

《摆脱恐惧和共生的方法》通过解读童话,分析了吞食的根源、兄妹乱伦、迷恋女人,如何处理亲密关系,探讨了摆脱父亲约束、走自己的道路的勇气、勇于冒险和战胜内心的不稳定,摆脱家庭“母腹”里的溺爱,恋母情结,忧郁症,对伴侣的理想化和真实关系的成熟。最后探讨了从魅力过渡到建立关系、幼稚地结合成真实的伴侣关系,在伴侣关系的现实中发现先验性。

图书封面


 摆脱恐惧和共生的方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第三本卡斯特的书了,对卡斯特的文风和领域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册主要讲的是《童话心理学的阐释》,通过八个童话故事,细致描述和分析了童话中的恐惧和共生,以及其战胜方法。笔记如下:1.象征学和阐释学象征学真是一门神奇的学问,该就是起源于最混沌的蛮荒时代吧。云电风雷、传说神话、数字仪式等,这些都会精细地化入我们的潜意识之中,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但不经意间已经完全在其掌握之中。而童话是人类文明中慰籍人类心灵的一个良方,《一千零一夜》就是一位聪慧的女子与暴戾的国王博弈的成果,“童话疗伤”不仅救了她自己,还拯救了那个国家下的女孩们。卡斯特选择“童话”为其研究的解释对象,并擅于此道,也可见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其影响之大。在前言部分,卡对其阐释方法作了简要的说明。首先,她认为对童话的阐释方法有千差万别,最“正确的”的阐释是没有的。但“最理想的阐释是从所有不同的视角做出的阐释,还要尽可能是由不同的人做出的,因为每一次阐释时我们都将自己的个性也带进了阐释。”而童话阐释的紧张所在,最激动人心之处,在于从童话的暗喻之中剥离出层次,从复杂中明确一个中心意义。无论阐释本身是通过考据还是感受,要想做出一个成功的有代表性的阐释,就一定必须关注“所选视角下的所有个别特征呈现出一致的整体”,而阐释要做的就是推动或者引起矛盾。所以,就选题方面,我们发现,如果象征学和阐释学可以是一种科学的文化研究方法,那么对比最细微或平凡的事情和宏大或汹涌的叙事,前者反而是因为入口小,却有光,更可能走出一个洞天。尤其是当其器锐利的情况下,更可能凿出一个纹理来,而自圆其说。2.恐惧与共生首先,恐惧是人类的本性,我认为也是人性。因为只有恐惧,才能帮助人们与世界建立一种关系。恐惧来源于我们知道我们的极限,知道我们的势力范围。“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 而让恐惧的情绪归于一个真正的“人”。我们再华丽的思想也必须与肮脏的身体相共存,而这个肉体就是局限性,就是人世生活的短暂性。 其次,为了分离或战胜恐惧,人们一直在寻找共生,通过与另一个人、一个团体甚至一个国家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婴儿在母亲子宫里受到保护的安全感。这种共生关系,有一种天然的“母亲”情结在后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恐惧情绪也像一位“母亲”一样地保护着我们,让我们不去做过分地违背自然规律(极限)的事情。然而共生关系的背后又是更深一层次的孤独,因为人们不得不为了这种共生关系所带来安全感,而忠诚地牺牲本能的幸福,放弃我们的独立。卡指出,如果想依靠“忍受这种巨大的孤独或者说是自身男性面的发展而形成多得多的独立”来战胜恐惧的阴影面,这并不是解决方法。相反,首先是不要反抗,不要有目的地接近某物而压抑自己的侵略性,而应该追求一种“深处”的回归——死亡。所以,苏格拉底追求死亡,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这是追求个性心理独立,摆脱共生关系的一个方法。最后,死亡的局限性在于,它同时又是一种大的共生。尽管在这一新的共生内将获得更多的自由,可是这又会导致新一轮的分离,所以这种回归只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出发点,而摆脱共生的这一倾向会继续出现。在书后的概括性思考中,卡总结了五种方法来摆脱共生,但想到最后的结论,似乎很无力,仅做一个小小的梳理。1.《法法漩涡洞》——寻找母亲,练习独立,保护自我。2.《红发绿眼人》——寻找向导,靠近父/母,新的认同。3.《柠檬树的女儿》——简单生活,理想接地。4.《约林德和约林格》——伴侣的内心陪同,和爱情。
  •     关键词:人之有限性欧洲童话中有一则故事叫做《无所畏惧的小伙子》,和格林兄弟的故事集中收录的《傻少年学害怕》一文多少有点相似。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因而被视为异类的少年,他们的渎神行为让他们虔诚的亲戚朋友们充满了恐惧。终于有一天,故事中的少年对什么叫害怕产生了好奇心,决定出门去寻找答案。寻找的过程复杂艰难,无论是尸体还是鬼魂似乎都没有激发起年轻人天性中应该具的恐惧感,最后格林版的故事中少年在自己的妻子兜头浇下的一桶活鱼中冻得瑟瑟发抖,终于尝到了什么叫害怕得发抖的滋味,而欧洲民间故事中的小伙子则迷恋上了一个狂热砍头,再重新安装的游戏,只需在伤口上涂抹复活的药膏,死亡就不会前来侵袭。在故事的结尾,小伙子发现自己的头被安装反了,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体验到生命并非儿戏,失去了就不可能再重来。两个故事肇始于相似的情境,而在结尾处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用特别的分析,也可以分出两个故事的高下来,格林版的故事刻意回避了有点血腥吓人的情节,用发抖的概念偷偷替换了害怕的概念,读来不免有点牵强。瑞士学者维蕾娜•卡斯特在她的《摆脱恐惧和共生的方法——童话的心理学阐释》中,将欧洲民间故事中小伙子的这一学习历程称作发现人之有限性的过程,她将童话中出现的问题视为人类的普遍问题,并以心理学的方法来阐释这一问题。在此卡斯特受到的佛洛伊德和荣格学说的影响可见一斑。这一过程意味着人类从永生的神话中走了出来,认识到了死亡的必然性和生命的短暂性。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将勇敢视作一种正面价值,但缺乏对生之领悟的勇敢却往往只是行为鲁莽的表现,因此卡斯特认为,在学会摆脱恐惧之前,人们首先需要建立的,是对恐惧的正确认知。恐惧不但是人之常情,更是细腻敏感的生命对于生之领悟,只有认识到生命的短暂性,才能更为投入地进入到生活中去。本文开篇故事中的小伙子,他的无所畏惧并非来自于真正的勇敢,而仅仅来自于对生命的麻木和对永生的假想。正如同卡斯特所说:缺少对短暂的感觉,也就意味着缺少对现在之重要性的感觉。是恐惧使人类变得具有人性。因此,她在《童话里的恐惧和战胜恐惧》这一章中,才会开宗明义指出恐惧是人类正常的感情,而童话有助于提供一种通达内心世界的战胜恐惧的方法,帮助人们建立起有益的情感,来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独立。卡斯特的线索很清楚:童话以幻想故事的形式来隐喻人类生活中古老的困境以及对困境的解决,并最终建立起对一种正常的、健康的恐惧感,这一健康的恐惧感的本质来自于对生命短暂性的认识。可惜卡斯特没有涉及的一点却是:大多数的童话故事不仅通过充满冒险性的情节来提供战胜恐惧的方式,更是在结尾处许诺人类永生的幸福结局。在这一点上,绝大部分童话给予我们的恰恰是关于不死的隐喻,它回避了人的有限性问题,迎合了人类对永恒价值的追求。无论是白雪公主的故事中,“从此,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是在《美女与野兽》中,“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从此以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童话战胜恐惧的方式似乎并不高明,主人公的历险从来不会令读者产生紧张的期待和焦虑,因为谁都知道结尾主人公会抱得美人归并幸福生活到永远。卡斯特认为,童话许诺人类的幸福结局其实就在于一种和谐、有益的共生,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共生可能阻碍人类心灵的自由发展。在共生情境中不可以出现变化,并试图避免变化。就如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塑造的那个永恒轮回的世界,它意味着彻底堕入到统一性中,从而拒绝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它意味着沉溺在相似性中,失去我之为我的本质,从而“无法在人群中认出自己”。在童话中,最常见的对于共生的战胜是以“在路上”的方式呈现的,无论是《穿靴子的猫》中磨坊主年轻的儿子,《红发绿眼人》的主人公,还是《睡莲花和纺金女》中美丽的少女,莫不是通过“出发”和“离开”来实现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因此卡斯特才要说:“摆脱共生的方法就是分离的方法。”童话中的人物通过离家上路,战胜困难,建立恋爱关系并进入一种新的生活情境,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永恒模式:年少时我们依赖父母形成共生,逐渐长大的过程正是建立独立自我的过程,通过步入婚姻,我们重新建立起了一种共生,这一共生不再像儿时那样具有极其强烈的依赖性,却有助于人类进行互助合作,因为好的共生总是能为个性化提供空间。关键词:浪漫主义式的情感淡漠加缪在《局外人》的开篇以默尔索的口吻这样说: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加缪的文字昭示了一个空前疏离和冷漠的世界,让人寒彻心扉的不是默尔索的缺乏人性,恰恰相反,尽管杀了人,默尔索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他仅仅是那些在生活中无害而卑微的小人物,试图用逃避主义的方式来回避生命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加缪的内在逻辑在于用力去反抗那个单一的、健全的,但却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情感世界。在那个被意识形态所渲染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感情,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人们热情、慷慨、嫉恶如仇或者十恶不赦无可救药。就如同在我们总是读到的童话和浪漫小说中出现的情节,王子和公主无一例外却又令人难以置信地一见钟情,甚至在遥远的千里之外,尚未相见就已经心许(如《柠檬王的女儿》),并许诺生生世世永不改变。而继母和巫婆却总是阴险狡诈,诡计多端,毫无可爱之处。就像麦克斯•吕蒂在《童话的魅力》中所描述的那样:童话偏爱线条分明、清晰可见和一目了然,讨厌拖泥带水和犹豫不决。其实早在加缪之前,卡夫卡就曾经为了反抗情感上的汪洋恣肆和矫揉造作而创作了他那种行文异常严谨、叙事极度冷漠的卡夫卡体。但在《美国》一文中,他却戏仿式地让自己笔下的人物作出了许多不合常理的极为过分的感情动作。在这一小说中,卡尔对刚刚认识不过一小时的司炉过分亲昵,甚至“吻着司炉的手痛哭起来”。卡夫卡小说中讽刺的正是那种喜欢在作品中矫揉造作地表达情感的创作者。在他看来,人性的维度并非是单一的,感情则更充满了未定性和可塑性。在卡夫卡的日记中,曾经将感伤温情的文学描述为“隐藏于充满感情的文笔后面的心灵干枯”,这一评价直指向狄更斯以及普遍意义上的浪漫主义。卡夫卡要反抗的,正是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传统,那种极度高亢、喜欢把任何事物情感化的多愁善感的写作方式,以及蛰伏于这些写作者身上那种对歇斯底里和疯狂的崇拜感情。而童话正是浪漫主义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尽管它来源于口述传统,并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乡野、山村的朴实烙印,但从童话文本中透露出来的,仍然是缪塞、叶芝、乔治•桑等人试图在民间文学中寻找的中世纪遗风。那种对于理想、梦幻和充沛情感的追求。在童话中,主人公们总是不停地出发,单枪匹马地走向漫游的生活,他们无需顾及家庭牵累,也不受社会世俗观念的牵绊。总是心无旁骛并意志坚定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他们渴望建功立业,寻找到完美的爱情归属,他们总是处于奇迹的中心,莫名其妙地受到各种各样的帮助,并在历经磨难之后心想事成。总之,他们拥有无可置疑的好运气,并最终被珠光宝气和幸福生活所包围。麦克斯•吕蒂将这一现象宽容地称作:诗意地表达出的对于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于自我实现的期许。童话将一切内心世界的东西改写成表面的东西,以情节来描绘内心世界,从而让内部世界表面化。但这一表面化过程中却并不包含任何冲突。童话的世界是显在的,所有童话正面人物之间的目标是一致的,奇迹所帮助的必定是童话的主人公,它以虚拟的方式许诺人们做个好人必定能得到生活的报偿。而这一许诺事实上是生活所并未兑现的,因此从加缪和卡夫卡所站的现代立场来看,童话和所有浪漫主义文学一样,意味着放弃情感的深度、放弃那些情感和理性的冲突,一味投靠一种极其偏执、多情善感的情感的逻辑。它消弭了人类之间的个体差异,将人们的价值观锁定在狭小的单一的范围内。它将爱泛化,从而反而导致了“隐藏于充满感情的文笔后面的心灵干枯”。或许正如昆德拉所说,没有人比多愁善感的人更无动于衷,这也是为什么欧文•白壁德曾会强烈批判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者,他们总是可笑地舍本逐末,会为了拯救一头猪的生命而放弃人类的幸福福祉。关键词:童话中的幸福结局维雷娜•卡斯特和麦克斯•吕蒂实质上都将现代童话排除在了他们的研究范畴之外。尽管童话的确是同浪漫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但和古典童话中所昭示的人类集体意识不同,进入文学传统的艺术童话往往更深地折射了作为人类个体的意识。因此艺术童话的模式往往是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也是丰富多彩的。从叙事手法上由全知视角向限知视角的转变、故事的淡化和叙事的增强以及过多教谕思想的渗入,都冲击着人们对于“童话”一词的传统理解,而其中转变最为鲜明的,或许要数作家对童话中幸福结局的改写。美国学者凯瑟琳•奥兰斯汀在《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中梳理了小红帽的故事在三百年间的不同地域流传的各个版本,从法国民间故事版到贝洛的版本再到后来格林兄弟的改写以及进入好莱坞演绎的版本,尽管故事的主体部分没有改变,其结局却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在贝洛版的小红帽故事中,小红帽自愿地走向了狼外婆的床边并被一口吃掉,而在格林兄弟的版本中,小红帽在被恶狼吞食以后,却幸运地被机智的猎人所救,猎人剖开恶狼的肚皮,救出小红帽和她的外婆,又在他的肚子里缝进了许多大石块。恶狼醒来后被石块所压迫,一头扎进河里淹死了。在贝洛和格林兄弟版本的《小红帽》以后,童话故事基本上脱离了口述传统,步入了文学殿堂,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贝洛故事的接受主体是宫廷中的年轻女子,而格林兄弟则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面向儿童进行编写,因此刻意回避了故事中原本血腥、恐怖的情节以及悲剧性的结尾。格林兄弟以后,一大批作家开始介入到童话的创作中来,童话出现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分野。从摩登女郎版的小红帽、想要猎杀大灰狼的小红帽和将猎人从大灰狼口中解救出来的小红帽版本。甚至在纳博科夫的著名小说《洛丽塔》中,我们也能解读出其中所潜藏的小红帽的影子。不仅仅是小红帽,现代艺术童话的作者们纷纷有意识地在故事中融入了文学创作的技巧,各种戏仿、拼贴、改写层出不穷,而对大团圆结局的背离的故事更是屡见不鲜。大概没有人会忘记《快乐王子》中为了拯救穷人而变成了一堆铅块的快乐王子,《海的女儿》中不忍心杀死王子而自我牺牲化作了泡沫的小人鱼,王尔德也好,安徒生也好,他们故事中唯美和感伤的倾向总在不停敲击我们的心房,在赚取眼泪的同时也质疑着我们对于传统童话的定义。尽管艺术童话通过做梦,将我们从现实的机能中解救出来,可是它赋予我们的却仍然是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去思考人性的深度、世界的无序和意义的失落,这或许是它和古典童话的最本质区别。古典童话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经验的传递,它更承担着精神救济的社会功能。而现代童话则在更大程度上传达出作者的个体意识。面对这种精神特质上的分野,阿法纳西耶夫曾经这样说:“作为人民的集体创作,(民间童话)不能容忍对于善良与正义的丝毫背叛;它要求惩罚任何不义之举,表现善战胜恶。”尽管有这种内在精神特质上的分野,我们大多数人对于童话的认知却和卡斯特以及吕蒂一般,仅仅停留在古典童话的范畴内,正如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杰克•齐普斯在《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一书中所说的:今天,当我们提及童话时,总是自然而然地想起《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长发姑娘》、《美女与野兽》……仿佛它们一直与我们形影相随,仿佛它们就是我们天性的一部分。而新创作出来的童话,尤其是那些具有革新和激进性质的作品,由于它们并不服从于传统童话设定的模式,因而显得异样、另类、古怪和造作。然而,如果它们服从于这些模式,以我们所熟悉的面貌出现,它们又会很快被遗忘,因为对我们来说,有这些传统童话就已经足够了,我们安然于熟悉的模式,把新生的、真正的革新拒之门外。童话需要被神话化,才能进入经典文学的系统中,并受到不断传颂、赞美,成为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枕边读物,而这一被神话化的过程却是艰难的,伴随着作家个人的际遇沉浮和时代风云的波澜席卷,或许这才是童话创作者所要面临的最大尴尬,但换一个角度看,如果不去对文体进行过分的苛求,我们是否可以说,在从古典童话到艺术童话的迁延过程中,正是现代创作者们对于模式化的打破,才成就了文学史的发展和演进?[瑞]维雷娜•卡斯特:《摆脱恐惧和共生的方法——童话的心理学阐释》,朱刘华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2.0元[美]凯瑟琳•奥兰斯汀:《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杨淑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5.00元 [瑞士]麦克斯•吕蒂:《童话的魅力》,张田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6.60元 [美国]杰克•齐普斯:《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赵霞译,少年儿童出版社 ,30.00元 本文刊于【读品】98辑                              【免费】订阅 点击http://blog.sina.com.cn/dupinjournal 网站订阅框。 或发邮件至dupinjournal@gmail.com订阅 【读品】下载请前往:http://www.verycd.com/topics/2809555/ 

精彩短评 (总计74条)

  •     还没看,应该不错。打折时买的。
  •     如何摆脱恐惧,这个主题很好。
  •     恐惧是人类的本性,我认为也是人性。为了分离恐惧,人们一直在寻找共生,然而共生关系的背后又是更深一层次的孤独,因为人们不得不为了这种共生关系所带来安全感,而忠诚地牺牲本能的幸福,放弃我们的独立。
  •     作者曾深入研究过荣格,和我是一路的:);作者深入分析童话中蕴藏的心理发展,分析地挺到位,读起来挺过瘾的,是头脑的一次交锋
  •     不错 关键是便宜
  •     说到底还是自我认同,但是没讲清分离之后的结合。不然,人就太悲剧了~
  •     因为我自己就经常出现莫名的恐惧,所以我想在书中寻找摆脱恐惧的方法
  •     纸张,内容,翻译都不错
  •     你们真的想把一切的一切都当成和爱欲有关,我真是够了
  •     用荣格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对童话的进行象征性解读。主题是分离和共生。
  •     不错,纸张很好,可以收藏了
  •     里面每一章节就是先讲述一个童话故事,然后根据这个故事,给出独特视角的分析。有点意思。至少可以看童话嘛。
  •     这个方法一定会很好用
  •     学习心理学拓宽知识面的书籍,前辈的精华一定要吸取!
    无惧无畏做好自己。
  •     相当一般的童话理论著作。思路非常乱,分类完全是由着性子乱来。但还是有灵光乍泄的几个片段。
  •     还没看呢,不过想了解这方面的东西,随便翻翻。有点意思
  •     狗血的翻译
  •     书是不错的 不过这个翻译的版本还待改进
  •     这样看来童话原来是带着人类原始的渴望的~
  •     里面提到死亡母神,可参考《大母神——原型分析》by埃里希·诺依曼
  •     什么都和性有关
  •     大概题目和内容不大相关
  •     对童话分析的很好。那些情结,要经过转折与痛苦才重生。动辄几十年,人生享受圆满的时日真心不多。
  •     各种方法都是大师们研究了、一生的,总是有其优势的,当然也会有缺点
  •     价格确实便宜,内容也还可以。
  •     zhi de yue du
  •     如何摆脱恐惧,也许是很多人内心的渴望。
  •     翻了翻还好
  •     看惯了平铺直叙的论述后,再来读这种拐弯抹角的叙事,很容易迷路。
  •     列举了一推童话,木有其他的
  •     很深奥难懂的,看了一遍没多大懂
  •     用一个不知道童话来分析人的心理,无疑是肤浅的,真实的故事尤怕在分析上受事件真实性还原瓶颈的影响,何况分析一个童话,可笑可悲,说要让人通俗易懂,那就用一些小的典型的真实故事来分析啊,何必拿童话呢,再次表示可笑可悲
  •     荣格派,可惜我不是荣格派啊,看上去总觉得怪怪的,不过那几篇童话有些不大常见
  •     有时想
  •     不错。。好!
  •     治疗恐惧症会有些帮助。不过买重啦,买了两本
  •     任何没有文化人类学知识支撑的对童话或神奇故事的精神分析都只可能是坑爹。另外,此书翻译极烂,一看就是用软件翻的,还不是好软件。
  •     太意识流了,不是我喜欢的流派
  •     是一本心理学很好的读物,看后觉得受教育很多。
  •     还没看,外表不错
  •     v书不错,特价是打包收的,暑假慢慢看
  •     就是看得有点费劲
  •     易读。对我的一个个案有启发。
  •     此书亮点在于对“因恐惧而共生”这一现象的论述,寥寥三两页,此外可以不看
  •     就是太简要了 还是学到一些东西
  •     儿时看的童话原来潜藏着如此多意象,卡斯特对于摆脱共生有很独特的理解
  •     多侃侃有好处的
  •     这个系列内容不错装帧印刷也不错抢购 划算
  •     写得非常好得一般心理学专著,通俗易懂,适合对此感兴趣的读者。
  •     读了一些,感觉很棒,观点对我而言很新颖,很不错!
  •     未读,但翻看了一下,还可以。
  •     比较通俗,可读性强
  •     如果未经历过,就无法从细微的暗示走入很深的回归。结合最近看的海灵格 家庭序位排列,感受更深。会再读的书。
  •     还没来得急看,整体来说还行。
  •     外国人写的,很棒很专业又叙述简洁,一般的人也都能看懂
  •     看这样的书,先要有勇气。后来,慢慢地才会懂得。[2009年4月培训时购得]
  •     强制分离。
  •     还没看完,但看看从故事中作者看到了什么,挺有意思
  •     第一次时,没看懂,很沮丧,不知她在说什么?后来随意翻看了其中2章,才觉得有一些明白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另一个不同的卡斯特。
  •     还没看,纸张稍差,字体偏小!
  •     不过还是本好书
  •     学习心理的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
  •     内容很好,但印刷质量一般,拿在手里的用户体验不太好
  •     对于发现自我很有帮助
  •     恐惧与共生都是人生中一直在经历的过程。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经历过种种的恐惧与共生,但都没有对其有一个系统的思考。在这本书里,其通过解释童话中的人物特征来阐述恐惧与共生。因为童话是人类的原型的需要。对于恐惧,存在于一个人的人性之中,人不断在陷入恐惧与摆脱恐惧中过渡着。而共生是我们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建立的关系,然后被破坏的过程。摆脱共生的过程必然经历恐惧,摆脱了恐惧,另外共生的过程又开始形成。于是,我想,面对恐惧与共生必须豁达接受。
  •     其实可怕的是你自己的内心!
  •     书中对于某些意向的解读往往让我困惑,我认同这种分离和共生的机理,但是不认同东方人和西方人拥有共同的象征体。
  •     这个作者的书我读过好几本了,回头来看还是本心理学的专业书籍,但是从童话这个角度来诠释心理学还是多有创意,并且很容易共鸣。
  •     外行人看的有点吃力哈哈~
  •     内容还没细看,不做评论。印刷质量一般,没有想象中的清晰,纸张比较薄。整体还不错,对得起这实惠的价钱。
  •     作为一种童话的解读很有意思,但要指望其有心理疗愈的功能那就显得太无力了些。童话真的可以作为成长和独立的方法和心得吗?抑或童话只是幸运的感叹或者苦难的幻想?童话的开放性在于我们真的不能确认它的作者在想些什么,甚至写些什么。于是,“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     赞一个,还没来的及看。发货很快,东西也正。
  •     木有忍住,又买书了。
  •     卡斯特的这套精神分析很不错,已经买了四本,还差两本。才刚买来,要好好慢慢消化。恐惧是不能摆脱的,只能共生,和平共处吧。如果你只是一味害怕,生活是过不去的,如果你不曾害怕,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是,那你就很可怕!不然只要你第一次害怕了,你也不会有第二次了。人还是要有所怕,就像有所信仰一样,心才有所依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