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骄阳》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直视骄阳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501966868
作者:Irvin D. Yalom
页数:268页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16页

两种重要的、安抚心灵的方法:一是留下自己的足迹,获得生命的意义,二是尽可能活在当下。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页

古代智慧,尤其是古希腊哲学家们的真知灼见至今仍然直指人心,发人深省。
伊壁鸠鲁堪称最早的存在主义治疗师,历史上并不提倡感官享乐,更多关注如何获得内心的宁静。他的“医疗哲学”,即哲学应该帮助灵魂摆脱痛苦,而痛苦正来源于我们对死亡无所不在的恐惧。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7页

一些重大生活事件常常能够引发觉醒体验,如丧失身边亲爱的人、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亲密关系的破裂、重要生命里程碑(如五十大寿)(=怪诞心理学里提到男人往往把自己的生日当成对人生的回顾,因此很容易在生日之前死亡)、重大创伤、子女离家(空巢期)、失业或更换职业、退休、搬到敬老院、能够传达内心深处讯息的有影响力的梦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16页

死亡焦虑爆发可引发的两种重要的、安抚心灵的方法:一是留下自己的足迹,获得生命的意义,二是尽可能地活在当下。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4页 - 第三章 觉醒体验

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死亡也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8页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19页

①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没有死亡体验②人们不可能审思自己的“不存在”状态(nonbeing)-弗洛伊德(对死亡主题的忽略)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13页

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7页 - 觉醒体验

如果这种“自我觉知”(mindfulness of being)的确引发了重要的个人改变,那么如何由这种关注日常琐事的生存模式逐渐转变为能引发改变的生存模式呢?只是默默期待是无济于事的,动人心魄的或难以平复的体验才可以引发一个人的真正觉醒,把他们从日常琐事中拉出来,拉近本真的存在之中。这就是我们说的“觉醒体验”。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6页 - 识别死亡焦虑

没有指向的焦虑实际上是死亡焦虑:多年前,心理学家罗洛·梅曾风趣地说,在没什么可焦虑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焦虑些什么。换句话说,没有确定对象的焦虑会立即寻找明确的目标。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0页 - 第二章 识别死亡焦虑

我们能做的比只是单纯减轻死亡焦虑要多得多。死亡意识可能成为觉醒体验,它是强有力的催化剂,能引发我们人生的重大改变。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4页 - 第一章 死亡之痛

对死亡的焦虑伴随着整个人生。
孩提时代,对死亡痕迹的注意:落叶,死去的昆虫,去世的祖父母,老去的双亲,一望无际的墓地等等,看着这一切,有些惊奇,并学着像大人们一样保持沉默。
6岁至青春期,死亡恐惧深埋在无意识深处。进入青春期,死亡焦虑大规模地爆发:青少年通常都会思考死亡这个主题,少数有自杀想法,也有通过暴力的电子游戏中体验“二次生命”来掌控或征服死亡,或叛逆行为来排遣死亡焦虑
成年早期,成家和立业两项重要的生命功课将人对死亡的关注分散。
再过三十年,孩子长大离家,职业生涯告终,中年危机时,死亡焦虑再次来袭。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23页

罗洛·梅:在没什么可焦虑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焦虑点儿什么。(没有确定对象的焦虑会立即寻找明确的目标)
案例:60岁的女人对于儿子毒瘾复发的焦虑,实际上是对儿子不能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对死亡的焦虑。领悟:人的身体正在衰老,她的儿子象征着她的生命不朽,但她只能有限的帮到儿子或延缓自己的衰老。最终她意识到自己过去的生活有很多遗憾,并引发人生改变。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7页

虽然肉体的死亡会摧毁我们,可是,对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我们。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6页

死亡焦虑也是所有宗教信仰的源泉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23页

没有指向的焦虑实际上是死亡焦虑。
罗洛梅:在没有什么可焦虑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焦虑点儿什么。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6页

死亡焦虑也可以说是所有宗教信仰的源泉,这些信仰以不同方式抚慰我们的心灵,减轻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生命有限之痛。在不同文化中以不同面目出现的神不但带给人们生命不死的希望,减轻死亡恐惧,而且通过提供永恒的存在,一系列生活规条以及有意义的生活蓝图来缓解各种存在的焦虑。——这就是宗教信仰对于人们的帮助。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44页 - 第三章 觉醒体验

哀悼本身所具备的的一个不受欢迎但又普遍存在的部分便是——生者必须直面自身的死亡。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5页

也许某咨询师的"本真"与"本真堂"来源于些?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7页 - 第三章 觉醒体验

只是默默期待或暗自咬紧牙关是无济于事的,动人心魄的或难以平复的体验才可以引发一个人的真正觉醒,把他们从日常琐事中拉出来,拉进本真的存在之中。这就是我所说的“觉醒体验”。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23页 - 没有指向的焦虑实际上是死亡的焦虑

多年前,心理学家罗洛 梅曾风趣地说,在没什么可焦虑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焦虑点儿什么。换句话说,没有确定对象的焦虑会立即寻找明确的目标。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4页

对死亡的焦虑伴随着整个人生。。。。P.5我们无法忍受生活在恐惧中,于是寻求各种方法减轻这种痛苦。。。。P.6死亡焦虑也可以说是所有宗教信仰的源泉,这些信仰以不同方式幅为我们的心灵,减轻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生命有限之痛。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6页 - 第三章 觉醒体验

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当死亡临近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将全部人生都用来追求名誉、声望和金钱,借此逃避死亡必将到来这个不争的事实。在和自己的内心深入交谈之后,他清醒地意识到:他死得如此糟糕,正是因为他活得如此糟糕。他的整个人生都错了。为了逃避面对一死,他竟然没有让自己好好活过。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43页 - 觉醒体验

《安娜·卡列尼娜》的片断(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意识到自己的妻子真的要离开的那一段):
每次当他遇到麻烦时总是选择逃之夭夭。现在他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人正在安安稳稳的过桥,却突然发现桥断了,桥下是无底的深渊。可怕的是,那深渊才是生命的本身,断裂的桥只不过是他一直以来生活于其中的虚假世界。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20页 - 第二章 识别死亡焦虑

所有这些都让她想起童年时代的家里,那时的她好像也处在同样的危险之中,父亲随时可能毫无预兆地暴怒,她却没有地方可以躲藏,只能尽可能地让自己好像不存在一样来寻求庇护——也就是说,尽可能地少说话、少提问题。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14页 - 第二章 识别死亡焦虑

几个重要主题:她必然得自己来面对死亡,而这不是“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更不是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情无可避免的死亡让真个人生变得毫无意义,独立于她身体之外的所谓灵魂真能不朽吗?她认为这几乎完全不可能,也无法在所谓来世的观念中找到任何安慰。死后的毫无感觉和出生前的一无所知是否是一回事?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3页

芝诺:学习如何好好活着也就是学习如何去死,反之同样。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43页 - 第三章 觉醒体验

我朗读《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些段落给她听,也就是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意识到自己的妻子真的将要离开他时的那一段:
每次当他遇到麻烦时总是选择逃之夭夭。现在他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人正在安安稳稳地过桥,却突然发现桥断了,桥下是无底的深渊。可怕的是,那深渊才是生命本身,断裂的桥只不过是他一直以来生活于其中的虚假世界。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2页 - 第一章 死亡之痛

《吉尔伽美什史诗》
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原是乌鲁克城的暴君,后与天神派来的半人半兽的勇士印齐杜结为盟友,为民造福。正在庆功之际,印齐杜突然病死。吉尔伽美什悲痛至极,“我心伤悲,惧怕死亡”,于是外出远游寻找长生不老药,终于找到长生草,可在归途总,长生草被蛇吞吃了。吉尔伽美什同印齐杜的幽灵进行了一次对话,说明人最终不免一死,因此必须要学会欢乐的生活,体会眼前的幸福,最后接受不可避免的命运。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13页

米兰昆德拉: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实际上,遗忘是死亡的一种形式,贯穿于整个人生。
外显的死亡焦虑:常常伴随着对于邪恶、遗弃或是灭绝的恐惧。①必须自己面对;②无可避免的死亡让整个人生变得毫无意义;③死后的毫无感觉和出生前的一无所知是否是一回事。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7页

直面死亡不仅不会带来毫无意义的人生,令人陷入绝望,相反会引发觉醒体验,令人更加完满地活着。虽然肉体的死亡会摧毁我们,可是,对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我们。
窃深以为然!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0页

死亡意识可能成为觉醒体验,它是强有力的催化剂,能引发我们人生的重大改变。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1页 - 摘抄

“其实里面的所有道理,我都懂,里面提到的方法还是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只是知易行难。”
----
以下为摘抄原文:
生命的终点明确而坚定地等候着,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空内追求无限:无限地扩大对生命的感受。
我们都不喜欢永生中的无聊,而喜欢短暂中的精彩。
我们的存在永远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影——生命必将生长、成熟并最终走向凋谢、死亡。
“医疗哲学”:哲学应该帮助灵魂摆脱痛苦,正如医学用于治疗身体疾病一般,哲学的唯一目的在于减轻人类的痛苦。
随着岁月流逝,青少年在青春期对死亡的关注被成人早期的两项重要的生命功课——成家、立业所分散。但是,再过三十年,也就是孩子长大离家、职业生涯告终之时,中年危机便如约而至,死亡焦虑在再次来袭。
--------------------------------------------
第二章:识别死亡焦虑
米兰昆德拉:“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实际上,遗忘是死亡的一种形式,贯穿于整个人生。”
无可避免的死亡让整个人生变得毫无意义。
如果一切最终必然走向消亡,那么实际上,什么都无所谓。
我讨厌变老以后回首走过的路,才发现自己居然从来没有尝试过做点儿其他事情。
我们能做的比只是单纯减轻死亡焦虑要多得多。死亡意识可能成为觉醒体验,它是强有力的催化剂,能引发我们人生的重大改变。
--------------------------------------------
第三章:觉醒体验
存在主义休克治疗 existential shock therapy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皮埃尔被判处了死刑,行刑队枪决了他前面的几个人,而他则在最后一刻被暂缓执行。当时他眼看着排在他前面的几个人被射死。在此之前,小说中的皮埃尔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活着,绝处逢生之后,他的生活变得充满热情和目标,与以前完全不同了。
生死相倚。学习如何好好活着也就是学习如何去死,同样,学习如何去死也就是学习如何好好活着。西塞罗:“思考哲学就是为死亡做好准备”。
圣奥古斯丁:“唯有面对死亡之时,一个人的自我才真正诞生。”
许多中世纪的僧侣们在房间里挂上骷髅头以警示自己人生不免一死,要注意此生的品行修为。蒙田则认为我们的房间应该要有一扇可以俯视墓地的窗户,那会让一个人的头脑保持清醒。
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死亡也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
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如何”与“如是”之间的辩证关系。
非本真的存在(everyday mode):
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模式,你完全地沉沦与周围的环境之中,追究世间万物为何如此(如何);
意味着沉溺于转瞬即逝的消遣,如美貌、风度、地位或名望;
本真的存在(ontological mode):
指对人的研究。
指欣赏存在本身,你将注意力放在存在本身的奇迹上,追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是)以及真正的自我。
意味着你不但觉知到存在与死亡,也对其他永恒不变的生命特性保持觉醒,而且能够更热切、更乐意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改变。你会迅速承担起人类的基本职责,创造出一个投入、丰富、充满意义遗迹自我实现的真实人生。
-------------------------------------------
托尔斯泰《伊凡 伊里奇之死》
自我觉知 mindfulness of being
觉醒体验:如何由这种关注日常琐事的生存模式逐渐转变为能引发改变的生存模式呢?只是默默期待或暗自咬紧牙关是无济于事的,动人心魄的或难以平复的体验才可以引发一个人的真正觉醒,把他们从日常琐事中拉出来,拉近本真的存在之中。
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常常能引发觉醒体验,这些事件包括:
丧失身边亲爱的人
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
亲密关系的破裂
一些重要的生命里程碑,如50,60,70大寿等
重大创伤,如火灾,抢劫等
子女离家(空巢期)
失业或更换职业
退休
搬至养老院
能够传达内心深处讯息的有影响力的梦
--------------------------------------------
悲痛和丧失常常使人觉醒,让人真正体会到自身的存在。
《安娜卡列尼娜》
和过去挥手作别,有了新的房间,新的面貌和新的起点,在80岁时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幻想自己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是否是在对抗从生到死一路走过去的宿命?也许,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给她带来了某种报偿,让她无法探寻自己天赋的极限所在?也许,她想让自己永远相信,只要她愿意,她就能做出伟大的成就。只要她想,她就可以成为杰出的画家——这种幻想显然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但也许,从来就没有画家能够达到她期望自己达到的水平。
开始直面那些生命中没有完成的遗憾。
“可以谈谈你对与死亡具体害怕什么吗?” 这是我经常问来访者的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各有不同,这些回答常常推动了治疗的进展。朱丽叶当时的回答是“所有的事情我都还没有做”——这也是许多人在反思或面临死亡时常常考虑的一个重要主题,也就是说,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
换句话说,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尼采:“圆满人生”和“死得其时”
希腊人左巴:“除了那烧毁的城堡,什么都别留给死亡。”
萨特:“我平静地走向人生终点……让我把心脏的最后一次跳动印刻在我最后一页作品上,死亡只能带走我的尸体。”
他辞了职,开始做训练导盲犬的生意——这可是一份造福于人、富有意义的职业。
从无限的可能中选择其一有着负面含义:做出的选择越多,你的人生就越有限、越短暂、越僵硬。
海德格尔曾把死亡定义为“未来的可能性不再有可能。”
直面死亡会引发焦虑,却也有可能极大地丰富你的整个人生。觉醒体验可能感觉很震撼但却往往比较短暂。因此,本书第四章将讨论接下来如何将这种一时的感触转化为持久的觉悟,从而减轻死亡焦虑,丰富人生体验。
-------------------------------------------
第四章 观念的力量
(一)伊壁鸠鲁和他的大智慧:
伊壁鸠鲁认为,人们对不可避免的死亡所产生的恐惧影响了我们享受生命的欢娱,剥夺了人生真正的快乐。由于没有什么能满足我们追求生命不死的需要,那么所有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没有价值的。许多人因此对人生充满仇恨,有些人甚至去自杀,另一些人则沉溺于狂乱和迷茫之中,以此来逃避存在的真相,逃避在前方等待着我们每个人的最终宿命。人们无休止地热切追求新奇的事物,永不满足,其实正是在心底储存欢乐时光。如果我们能够学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味这些美好,也就不再需要没完没了地追逐享乐。
伊壁鸠鲁的三个著名的观点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对死亡的焦虑:
1 灵魂的死亡:灵魂终有一死,它将随着身体的死亡消失殆尽
2 完全虚无的死亡:既然灵魂在肉体死亡时同样死去,烟消云散,死对我们来说也就无所谓。我们感觉不到那分解掉的东西,任何感觉不到的东西也就和我们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当我活着的时候,无所谓死亡;当我死去的时候,我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要害怕那些我们永远也感觉不到的死亡呢?死亡和“我”永远不会同时存在。既然我们死了,我们就不会知道自己死了,那么,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3 生前与死后,对称的两极:我们的死后“不存在”(nothing)的状态与出生之前一样。我想到生前和死后其实并无差别,我们对死后另一段的黑暗充满恐惧,却很少想到出生前的黑暗,这样想让我觉得心理得到了安慰。
俄国小说家纳博科夫《说吧,记忆!》:“摇篮在一片深渊上晃动,而常识告诉我们,我们的存在只是一道短暂的光亮,夹在两片永恒的黑暗之间。这两头的黑暗其实并无差别,人们能平静地接受出生前的黑暗,却不愿(数着每小时4500次地心跳)面对那日益临近的另一头。”
(二)波动影响
“波动影响”是指我们每个人,即使没有意识层面的目标或这方面的知识,也都会形成中心影响力,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我们对其他人的影响会再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其实可以留下一些东西,留下一些自己也许并不知晓的东西,这样的观念为那些因生命有限、充满无常而觉得无法避免无意义感的人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答案。
试图留下个人的名声总是徒劳无用的,一切都会转瞬即逝,无常无住。这里所说的“波动影响”是指你在自己的人生体验中留下的一些可能知道或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某种特质、某些智慧教导,或是你带给他人舒适的感觉等等。
“善行使人不朽,遗泽后世”
当你的生命直接或间接地对他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有谁不为此感到满足呢?
“波动影响”还包括:
孕育下一代
器官捐赠,角膜捐献
在政治、艺术、金融领域获得了杰出成就,推动该领域的长足进步
以某人之名设立奖学金,捐助相关机构或建筑物
对基础科学做出杰出贡献,其他科学家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
除上述将自我投射于外在世界的方法之外,更基本的“波动影响”是——每个人死后在分子水平上又将重新成为自然的一部分,重新为未来的世界添砖加瓦。
黑泽明电影《生之欲》,1952年拍摄
----------------
(三)无常
许多人因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而感到恐惧。每个欢乐的时刻都被如同背景一般挥之不去的念头侵蚀着——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很快就会结束。如果一切都将归于尘土,那又有什么真的重要呢?
弗洛伊德在《论无常》中对此观点(及相反观点)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如下:
“我认为,由于想到美是如此无常而影响我们去欣赏它,并为之沉醉,这实在不可理喻。就大自然的美来说吧,每年冬天它被毁之殆尽,但是来年春天它又会如期而至,与我们人生的长度相比,自然美的冬去春来还可视为永恒。我们在一生之中目睹着自身的形体与容颜之美不断地枯萎,这种短暂性也给美的魅力增添了一种新的色彩。好比有一朵花,它只是在唯一的一个黑夜里开放,但我们却不会觉得它的这种昙花一现因此就减少了姿色。我同样看不出艺术作品以及精神成就的美与完善竟会由于时间的局限性而失去价值。要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时代,那时使我们至今还惊赞不已的绘画雕塑再也无人问津了,活着我们的后代对当代诗人和思想家的作品完全陌生,不能理解了;抑或是出现了一个地质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地球上的一切生灵都哑然无语了;实际上,一切美与完善的价值都取决于它对我们的情感生活的意义,因此,若我们已不在人世,那么,美与完善也就不需要继续存在,而且,它们也不再依赖于所谓的永恒。”
弗洛伊德将人类的审美和价值与死亡的力量分离开,断定无常与对人类情感生活至关重要的意义感并不相关,以此来缓解死亡恐惧。
应对无常的其它方法:
“活在当下”
通过对无常的冥想来进行:从观看树叶从树上落下、枯萎、消亡,乃至树木本身的消亡,乃至我们自身肉体的消亡。
“波动印象”提供了另一种方法安抚由于无常所带来的痛苦,它提醒我们,即使我们不知道或感觉不到,但自身的某一部分依然会永存。
-----------------
(四)克服死亡焦虑的真知灼见
得知伟大的思想家也曾与类似的伤痛苦苦斗争而最终战胜它们,这本身就是令人安慰的。
“除了选择,一切都会消失”
约翰加德纳《格兰德尔》:“最大的邪恶是时间永远在消逝,行动本身就包含着消亡。”
“除了选择,一切都会消失” (Everything fades: alternatives exclude.)
每一个明确的选择都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些。许多人都在逃避,不愿真正体察与存在息息相关的限制、毁灭和丧失。
“疲倦时,多年前已经战胜的老念头就又来侵扰我们了。”——尼采
有时,所经历的退步是对创伤的正常反应。好思想,乃至它的影响力,一次体悟是不够的,需要温故而知新。
“一次又一次,过着同样的生活,直到永远。”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永恒轮回观点。
如果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过着同样的生活直至永远,你将会有怎样的改变?
“假如有个恶魔在某日或某夜闯入你孤独的寂寞中,且对你说:人生便是你目前所过或往昔所过的生活,将来仍将不断重演,绝无任何新鲜之处。每一样痛苦、欢乐、念头、叹息,以及生活中许多大大小小无法言传的事情皆会再度重现,而所有的结局也都一样——同样的月夜、枯树和蜘蛛,同样的这个时刻以及我。那存在的永恒沙漏将不断地反复转动,而你在沙漏的眼中只不过是一粒灰尘罢了!”
尼采的这段话可以使人反思当下的生活。就好像“未来之灵”来到你身边,让你觉知自己的人生,这唯一的人生,应该充分地、好好地活着,尽可能减少遗憾。尼采以这种方式引导我们摆脱空虚的人生追求,充满生命力地真正活过。
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活的不好是由于外在的原因,并紧抓着这个念头不放,你的人生也就很难有什么好的改变。既然你把责任都归因于那些对你不公平的人,你也就让自己陷入了窘境。你,也唯有你决定了自己目前生活状态的所有重要方面。因而,也只有你有能力改变它。即使面临无法抗拒的外在限制,你依然有选择的自由,依然可以选择以不同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限制。
尼采:“爱你的命运”(amor fati),创造你所热爱的人生。
如果你认为“永恒轮回”让你觉得痛苦,甚至难以承受,那么,显而易见的解释是——你觉得自己过的并不好。你什么地方过的不好?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遗憾?
“你现在可以做点儿什么让一年之后、或五年之后,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再对那些新累积的遗憾产生同样的绝望?你可以找到某种活下去的方法让自己不再有新的遗憾吗?”
死亡焦虑和人生无意义感之间的关系:你越觉得没有自我实现,没有经历过充实的人生,你所体验到的死亡焦虑也就越大。尼采的“永恒轮回”实验和由此引发的关于人生遗憾的探讨是降低死亡焦虑的有力工具。(死亡焦虑会因为生活的无意义感而增强,尼采的永恒轮回提供了一种方法,让你通过创造、爱和创造自己的命运来避免没有意义的人生。)
“一年过去了,你又有些什么新的遗憾?你愿意这过去的一年一次又一次重复直至永远吗?”
“过去一年中,你自己可以掌握的部分,你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什么遗憾?你可以做些什么让事情有所不同?”
“成为你自己” (自我实现的观念:充实你自己,实现你的潜能,充分地、完全地活着,只有这样才能死而无憾)
“那没有击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尼采
“有些人拒绝借贷生命,是为了避免偿债死亡”
她试图通过减少对史蒂文的依恋来保护自己,减轻可能的丧失之痛。我们身边都有那种麻木自己,避免热情地投入生活的人,而这正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得太多。
-------------
(五)叔本华关于选择的三个问题
真正有价值的不是财富和物质享受,也不是社会地位或好名声,它们都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只有“真我”才是真正重要的。使我们从肤浅的生活表层进入更深的思考之中。
我们拥有什么?
追求财富是无止境的,并不能带来快乐,拥有的越多,也就要求的越多,财富就像海水,喝的越多,越觉得饥渴,到最后,我们不但没有占有财富,反而被它们控制了。
2. 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
“人生中有一半的担心和焦虑来自于总是考虑别人的看法——我们必须拔除这根肉中刺。”
3. 我是谁?
好良心远比好名声重要。你最大的目标应该是身体健康、心智健康,这样你的思考才不会枯竭,你才会独立,才能拥有品行端正的人生。事件本身并不能扰乱我们,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内在的平静正是来源于此。
------------------
第五章 通过关系克服死亡恐惧
我很少考虑那些每天发生的琐碎小事,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能接受,因为我能够紧紧抓住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放弃那些其实并不重要的。我觉得我应该努力做好那些能够丰富我的人生的事情,而不是社会期望我做的。重新燃起的生命激情甚至超过了我对死亡的恐惧。实际上,我愿意接受人生不可避免的死亡,我想我有真正的自信,可以去面对它。
亲密关系是幸福感的必要条件。
死亡是孤独的,它不仅使你和其他人分离,也使你与整个世界分离。
第一种孤独是人际孤独
第二种是存在的孤独,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独自存在,独自离开,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只有自己才完全理解的世界里。
“存在孤独”意味着死亡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生命丧失,还包括个人丰富,独一无二的心理世界的丧失,这个世界在其他任何人的头脑中都无法复制。“存在孤独”在一个人老了,临近死亡了才会强烈地感受到。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世界最终会消失,意识到没有一个人可以一路陪伴我们走到阴沉的死亡之路的尽头。
在如此辽阔的宇宙之中,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一粒尘土、一颗沙石而已。帕斯卡尔:“那永远静默的无限宇宙让我们害怕。”
人际联结关系(双方持续自我揭示的互动过程,敞开内心,分享私密话题,包括身体接触)
同理心的力量
“在场”的力量
你无法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你所获得的任何东西,你只能带走你给予别人的东西。通过善行和美德,你可以减轻旅程尽头的孤独和痛苦。
朋友们会因为你所做或所想的事而感激你,但是感激不止如此,真正有影响力的讯息是“我把你的一部分放在我的心里,它们改变了我,丰富了我,我会把这些再带给其他人。”
波动影响和榜样的力量:
既然我们都回走向死亡,我们为什么要活着,该怎样活着?
许多人之所以感到绝望是因为他们的梦想没有成真,而更让人绝望的是他们甚至从未努力争取过。
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与别人分享孤独,孤独也就不再存在了。
“假如你不想拥有新的遗憾,从现在开始你会怎样生活?你会做什么样的改变?”
改变从来不会迟,你也永远不算老。
想要过上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对他人充满悲悯,对周围的一切心怀挚爱,唯一的途径正是去觉知,觉知当下所经历的一切都会随风消逝。
--------------------------------------
第六章 死亡意识:我的回忆录
我总是扪心自问:死亡最让你害怕的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地来到世界上,而后孤独地离开,既然如此,亲密关系的最终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就好像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我独自一人乘坐着小船飘荡在港湾里,我看见很多其他船只的灯光,我知道我没法到他们那里,也没法加入他们,但是看到这些灯光在海湾里跃动是多么令人安慰啊!”
死后我们的DNA、有机体的分子,碳原子都会分解到宇宙之中,直到形成其他新的生命形式。
狄兰托马斯:“虽然爱人走了,爱却永存。”
如果没有耳朵,那落叶之声能被听见吗?
托马斯哈代:“如果有什么更好的方法,那一定蕴含在那最坏的结果之中。”
保罗索鲁:“审思死亡是如此痛苦,但它却能使得我们热爱生命,并充满激情地珍惜它。”
当我重返儿时故居,参加老友聚会时,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感动。对我来说,发现“那里”依然还在,这着实让我感到快乐,过去并没有真的消失,我还可以故地重游。死亡恐惧来自于害怕过去的消失,那么重新经历过去则是必不可少的良药。匆匆流逝的生命在此刻暂时驻足。
----------------------------
第七章 给心理治疗师的意见:如何治疗死亡焦虑
(一)存在的含义
“存在心理治疗”
存在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有四个终极问题与临床治疗密切相关:死亡、孤独、人生意义感和自由
保罗田立克:基督教神学家与哲学家,他的神学观点介于自由神学与新正统神学之间。
什么样的治疗关系最有效?真诚、设身处地的同感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尼采:“你必须学习聆听心灵地下室里野狗的狂吠之声才会变得更加智慧。”
狄兰 托马斯《不要太温柔》: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
后记
苏格拉底:“我为终于摆脱了“愚蠢的肉体”而感激不尽,确信我将在死后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畅谈哲学,直到永远。”
真正领会人类的处境——我们不但可以品尝每个独一无二的当下,享受全然为是的喜悦,也可以由此培育我们对自身,乃至对全人类的悲悯之心。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42页

任何时候“知道”和“亲身经历”总是大有不同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2页

对于死亡的恐惧有时不会直接出现,它乔装打扮成心理疾病或是一种普遍的不如意感;而有些人却体验到一种明显的、能够意识到的死亡焦虑;还有一些人陷入死亡恐惧,完全不能享受人生的欢乐和满足。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1页

奖励自己的好东西~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41页 - 识别死亡焦虑

"最有价值的是,“她说,”你告诉我关于你儿子的事情。我被你如此坦诚地走近我的方式所感动。此外,我们探讨的另一个主题——我如何把自己对生活和死亡的恐惧放在乔治身上——着实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相信你是对的,但是,有一些观念,比如你所采纳的伊壁鸠鲁的那些,的确非常……嗯……非常睿智,但是我无法告诉你它们到底有多大用处。不过,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在面谈期间发生的一切的确非常有效“。
苏珊将观念和关系一分为二是一个关键点。无论观念本身多么有用,假如没有与他们的亲密关系,他们也会毫无用武之地。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13页 - 死亡之痛

捷克存在主义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失去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实际上,遗忘是死亡的一种形式,贯穿于整个人生。
这个观点很新颖啊 以前从想过。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4页

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死亡也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36页

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任何想要安然面对死亡的人都该读一读这本书。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23页

在没有什么可焦虑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焦虑点儿什么。换句话说,没有确定对象的焦虑会立即寻找明确的目标。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44页

哀悼本身所具备的一个不受欢迎但又普遍存在的部分便是——生者必须直面自身的死亡。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13页

米兰.昆德拉说: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实际上,遗忘是死亡的一种形式,贯穿于整个人生。
那么,随着人年龄的增大,他对刚去的事物逐渐遗忘,便是生命开始凋亡?
呜呼,我便是这样的人了。
我似乎从来都是对过去没有记忆的人,甚至对我最爱的人,妈妈、女儿、丈夫,我对于曾经与他们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的确没有深刻的印象了。过去,是没有时间回想,而现在,是想不起来了。。。
那些旧时的同学、儿时的伙伴,在同学会上,我对他们描述的大部分趣事,没有如何记忆,即便有某些模糊的印象,也全然如一个逝去的梦,早起醒来,只留下一个骨架,没有了细节。
若真如米兰.昆德拉所说,遗忘是死亡的一种形式,那我便是一天天在死去,一点一滴的,我的灵魂逐渐抽离而去,空留一副躯壳在现实世界里。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4页

从六岁直至青春期,死亡恐惧还埋在无意识深处,这个阶段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性潜伏期。进入青春期,死亡焦虑大规模爆发,青少年会思考这个主题,少数还会有自杀想法,通过冒险行为来对抗死亡。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13页


死亡与睡眠(Thanatos和Hypnos)在希腊文中是一对孪生词。捷克存在主义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认为,我们还通过“遗忘”提前体味了死亡。他说:“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实际上,遗忘是死亡的一种形式,贯穿于整个人生。”
想起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那种糜烂而无意义的生活......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17页

“在你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现在想这些没有什么意义。”
“况且,当你非常老了,快要死了,你会变得很平静或者处于病痛之中,无论如何,死都不会那么糟糕。”

《直视骄阳》的笔记-第23页

有关诗歌
一位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病人带来的诗:
死亡,四处弥散
它攫取着、推搡着、啃噬着我
无处可逃
我只能
痛苦地尖叫
疯狂地哀嚎
死亡,在每一天里若隐若现
我试着留下走过的足迹
兴许这会有点用
我竭尽全力做到
全然活在当下
但死亡潜伏在黑暗之中
我所追寻的
这令人舒适的保护伞
如同包裹孩子的毛毯
在寂静的寒夜里
当恐惧来袭
它们就这样完全被浸透
那时
将不再有我的存在
不再有一个我
拿自然呼吸
能改过自新
能感受甜蜜的悲伤
而在难以忍受的丧失
竟无声无息地逼近
死亡本来什么也不是
死亡却成了一切
另一首是孩童的歌词:
是否想过,当灵车驶过,你允许就是下一个?
他们把你裹在大大的白色褥子里,
深埋在地下两米;
他们把你装进黑色的盒子里,
黄土和碎石将把你埋葬。
一周之内,一切完好,
一周之后,棺材渗漏!
虫子钻进来,虫子爬出去,
它们咬你的口唇,吃你的眼睛,啃你的鼻子,
它们吮吸你脚趾头间的汁液!
一只巨大的凸眼虫钻进你的胃里,
又从你的眼窝里爬出来,
你的胃就这样变成泥沼一样的绿色,
流出奶油般的液体。
来吧!把它刷在面包片上吧!
在你死后,那便是你的美食。
这两首诗或儿歌,都造成了对病人的困扰。
很奇怪美国人会写这样的诗歌,或许他们对于生命的本质的探究,比我们更深切、更渴望?
在中国,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里,很少见到有类似诗歌,尤其是后者,对于死亡的详细描述,它看起来是那么真实,我相信它是真实的,因为我们看到其他动物死亡后,就是这样的下场。可美国人会把它编成儿歌,这真是很奇怪的事情!
在崇尚保护妇女儿童的美国,难道没有人想到,这种口口流传的歌曲,会对部分孩子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吗?这种恐惧或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就如书中提到的那个珍妮一样。他们是刻意要制造心理障碍呢?还是用这种方法去帮助人们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
中国,几乎没有类似的歌曲,大人之间尚且很少探讨关于死亡的话题,更何况孩子?
但是,我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死亡,别人怎样我不清楚,至少我自己对此很坦然,我身边的人也似乎如此。我们的生活中贯穿了什么,才使我们有勇气直面死亡?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关于轮回的文化浸透?还是无神论教育的结果?


 直视骄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