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骄阳》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直视骄阳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501966868
作者:Irvin D. Yalom
页数:268页

圆满人生 死得其时

读之前,未曾想到过这本书竟令我意料之外的泪流满面。因为通篇引用的都是别人的故事,而我似乎是从那些细枝末节的心理变化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疲倦时,多年前已经战胜的老念头就又来侵扰我们了”的这段故事几乎让我一下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那些曾经困扰我的忧愁如同洪水猛兽,忽然从脑海的深渊里喷发,翻滚,企图重振旗鼓的填满在我的内心,威胁着叫嚣其曾令我崩溃的事实,仿佛那种淹没窒息的感觉马上就会再度来临。
几乎也是同时间我的泪水毫无知觉的夺眶而出,直到读到“这精妙的格言提醒了她目前所经历的一切伟大的思想家尼采也曾经历过,这使得她领会到自己目前糟糕的状态只是暂时的,也帮助她从心底对自己曾经战胜过那内心的恶魔感怀不已,她终于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再次战胜它。好思想,乃至它的影响力,一次体悟是不够的,需要温故而知新。”
神奇的是,我被这段话治愈了。虽然我更加不能自制的泣不成声,难以表达的言语和抑制未觉的情绪转化为眼泪抒发,说不上难过还是苦楚 也不明到底是何种感受,相反的发泄让人舒坦 释然。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敢于写下这真言的智者和关于痛苦的共鸣 是确有感动的。
而这本书,仿佛就有这般神奇的魔力一样,将那些痛苦转化为动力,用好的想法催生出行动。
想起我在最近参加的一个心理讲座《心学与心理治疗——罗杰斯与王阳明的对话》。老教授讲述王阳明先生逝世的故事令我动容。离世前,学生问阳明先生有何遗言,老先生只八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自觉阳明先生是身体力行的用一生践行了尼采的“圆满人生 死得其时”。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确实被书中一些想法指引着陷入了深深的反省中。写下这些忏悔时,是一边掉泪一边打字的(感情太丰富 角色代入感太强= =)
“真是羞愧。愧于年轻一时心浮气躁险些丢失本心,愧于年轻急于求成想走便利捷径,愧于年轻心高气傲 不求甚解 坐进观天 画地为牢。贪图一时安逸,指望人生一眼望到底兴许就可以相安无事,昏度余生;贪图一时享乐,只想纵情于声色光影中,在那些虚幻短暂的愉悦中,填充生命的色彩,而那些不是浓墨重彩抹出的画难道不会褪色吗?;妥协于自己无法不存在的人性弱点,软弱,胆怯,不可自制,却自我安慰说是无法改变无济于事的;妥协于外界的打压挫败,自怨自艾 天资不足,害怕妄想遥不可及之梦只得落差的难受,甘做囚禁自我的胆小鬼,都不愿破茧挣脱;害怕于他人异样眼光,只为换取别人那可怜的认同而改变扭曲这那颗原本纯净无暇的心,而我竟然愚蠢到要用尽余生再去还原保护那颗原本不需我付出如此大代价的最真最珍!
我后悔了,心痛了,抽泣了,我知道我不该如此。我真害怕自己有一天离世之时顶着的却是一副我见尤陌生的冷酷面孔!没有眷顾,没有生气,没有意思,却还要过活那么久,光是想想就觉得恐怖,无法想象我要如何去这样度过余生。周而复始的压抑,周而复始的不喜欢,周而复始的周而复始,哪里是个头?!
醒醒吧,别再骗自己了,是不是现在妥协了一步,下一步就有岔道能够回归到原来的那条路呢?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不是吗?真的害怕了,任何一步的妥协,我都不知道能否回归到真我的存在。而那些什么不痛不痒的讲述着不忘初心的心灵鸡汤只能用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在虚度里安慰自己原来我还是有所向往的,除此之外然后呢?继续机械的重复着,随着拥挤的人潮涌动着,却从不肯直视骄阳的方向,害怕光线让我原形毕露,害怕揭穿我此刻生活的苍白,害怕温度灼伤冰冷麻木的心。这是我真正想去的地方吗?跟着人流走只会越走越远不是吗?而那些被嘲笑就不敢再诉说的儿时梦想和诚挚愿望,就像一只心爱但不得不撒手的毛绒玩具一样,被藏在衣柜的角落里,还是等结满灰尘再连同其它美好一同扔掉?!不!我不要!我宁可不交那些愚昧残忍的朋友,也要去找回我心爱的玩具,曾陪伴我整个童年一句也不多言只是默默陪伴我的玩具!
停下来,转身吧,回头吧,即使多花些时间,又能如何呢?我们从来也不知道哪一天就没有好运气活着了不是吗?那么为何只是一味抗拒承认恐惧 而不愿意一点点减小这份恐惧呢?我怕!怕生无可恋,怕死而有憾!不愿再一味做一个八面玲珑却不知自我的“Party Girl”,我只渴求做一个平凡的女子,一个普通人,一个是它自己的人。我的愿望的是多么卑微,又是多么艰难啊。而比起这些艰难,我更害怕自己从来没有充分的真实的活过!”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古人总结之精,后辈我不敢忘。
在看这本书的期间,与一些有着心理矛盾的朋友交谈过。吸收了书中的一部分的思想精华后,我尝试着运用作者提到的一些方法思路去开导他们,分享我的所学所获,像是“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暴露”“拒绝借贷生命”之类的。在实践中,我发觉了适当的自我暴露确实能够帮助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且能促进交谈的走心程度,也就更便于问题的指出和解决了。而这真是有一种奇妙的体验!
无形中,我感受到了亚隆老先生写这本书的用意和力量。他用尽毕生所学倾注的这本书里,动人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的真实曲折的故事,还有他那些熠熠发光的智慧思想,更是一个人超越自我短暂存在这一事实还继续燃烧生命能量的感动精神!
“非本真的存在意味着沉溺于转瞬即逝的消遣,如美貌,风度,地位或名望;而本真的存在则意味着你不但觉知到存在与死亡,也对其他永恒不变的生命特征保持警醒,而且能够更热切,更乐意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改变。你会迅速承担起人类的基本职责,创造出一个投入 丰富,充满意义以及自我实现的真实人生。”
不得不说,亚隆老先生做到了。通过书籍这种途径来分享他的智慧扩大“波动影响”,我接收到了;把这份能量转化成我自己的时候,又再次带给了他人;他人受到感染后,势必又将这份能量撒播出去。这浩瀚宇宙间因各种“波动影响”而泛起的层层叠叠的涟漪,扩散成人类智慧和情怀的最美图纹。
“I lived,I loved.I was here.”我活过,我爱过,我存在!
最后,引用非常打动我的一段讲述杰夫的故事时的话,表达我对于亚隆老先生以及所有努力活出自我生命意义的人们表达由衷的敬意:
“我们彼此联结,我们会把这份生命的影响互相传递,无论是以外显的方式还是内隐的方式。
我们必将把这份力量传递出去,那蕴涵其中的智慧,同情心,美德会代代相传,直到永远。”

无处不在 无微不至

死亡并非骄阳最开始选择此书,是老师推荐。后来总觉得或许会适合年迈的亲戚或者家人,但是我发现,自己错了!这是一本非常适合我现在这个年龄的一本书。正因为我们年轻,所以很少考虑死亡。然而,死亡的阴影正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我们。看别人的案例,虽然不是我们的经历,却给我们启迪。我们恐慌,我们焦虑,我们烦躁,原来是死亡在作祟。他无处不在……面对他,今日,看似很简单,可越思考,越困难!总是安慰自己,那是很遥远的事情,很遥远。我不去直视他,不去感受他,却要一步步走向他……这是怎样的艰难?我们直视他,感受他,却不能真真切切的抓住他……又是怎样的讽刺!也许,就是这种尴尬,才能让作者,将我们的种种恐惧焦虑,归结在死亡的身上。可是我总是执着的相信,他既然是无处不在的,就必然是无微不至的。有所启迪,有所收获,便是一本好书了!

亚龙的死亡课

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每天晚上的睡梦中或失去意识的麻醉状态下体会过死亡。我们还通过“遗忘”提前体会了死亡。实际上,遗忘是死亡的一种形式,贯穿于整个人生。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换句话说,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很多人的死亡焦虑来自于未充分发展过自己的潜能,为此深深感到遗憾。许多人感到绝望是因为他们的梦想没有成真,而更让人绝望的是他们甚至从未努力争取过。假如你不想有新的遗憾,从现在开始你会怎样生活?你会做些什么样的改变?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死亡也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那些晚期癌症患者非但没有陷入麻木的绝望,反而对生活有了积极乐观的态度,对生命中原本平常的事物充满了感恩。伊壁鸠鲁关于死亡的三个论点:1,灵魂的死亡——我们死时灵魂也随之消亡,没有意识所以对逝去的生活不会有遗憾,不需要害怕来世,更不需要害怕神。2,完全虚无的死亡——既然灵魂和肉体同时死亡,为什么要害怕永远也感觉不到的死亡呢?我们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会发生,因为死亡和“我”永远不会同时存在。既然我们死了,我们就不会知道自己死了,那么,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3,生前与死后,对称的两极——我们死后不存在的状态与出生之前一样。两头的黑暗其实并无差别,人们能平静地接受出生前的黑暗,却不愿面对那日益临近的另一头。如果一切都将归于尘土,那又有什么真的重要呢? ——短暂和重重限制反而会提高欢娱的价值。我们在一生之中目睹着自身的形体与容颜之美不断地枯萎,这种短暂性也给美的魅力增添了一种新的色彩。每个人死后在分子水平上又将重新成为自然的一部分,重新为未来的世界添砖加瓦。除了选择,一切都会消失(Everything fades, alternatives exclude.)叔本华关于选择的三个问题:1,我们拥有什么?——追去金钱财富是无止境的,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财富好像海水,喝的越多,越觉得饥渴。2,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名声和物质财富一样最终会消失殆尽。人生中一半的担心和焦虑来自于总是考虑别人的看法,我们必须拔除这根肉中刺。3,我是谁?——事件本身并不能打扰我们,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内在的平静正是来源于此。两种孤独日常生活中的孤独——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害怕亲密,担心被拒绝,害羞等等。身体健康的人趋向于躲开那些濒死之人。而濒死之人也拥抱沉寂,唯恐把所爱之人拉入那个可怕消沉的世界。存在的孤独——我们每个人都被扔到这个世界上独自存在,独自离开。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只有自己才完全理解的世界里。善行和美德对他人的影响可以超越你自身而存在,因此可以减少旅程尽头的孤单和痛苦。单纯的“在场”是你能为任何面临死亡的人所能提供的最大帮助。朋友们会因为你所做或所想的事而感谢你,但是感谢不只如此,真正有影响力的讯息是“我把你的一部分放在我的心里,它们改变了我,丰富了我,我会把这些再带给其他人”。通常人们会通过悼词来感激某人对周围人的贡献及对整个世界的波动影响,但这种感谢一般不会出现这人还在世的时候。你有多少次希望死去的人可以亲耳听到别人对他充满感激的悼词?又有多少人期望可以看到自己的葬礼?事实上,有办法可以解决这个“太少,太迟”的问题。有个心理学实验:每个人给某个在世的人写感谢信,然后拜访那人,当着面大声读给他听。而每个人在读自己信的时候都动了真情。对死亡保持觉知,拥抱这人生的阴影会让人受益匪浅。实际上,想要过上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对他人充满悲悯,对周围的一切心怀挚爱,唯一的途径正是去觉知,觉知当下所经历的一切都会随风消逝。

能者自救,圣者渡人

一、放弃指望过去会变好毫无疑问,许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幼时或之后的成长成熟过程中,遭受创伤但未能及时疗愈,就自己走到了死胡同出不来。这些心理症结,极像一个牢笼,把人困在里面,牢笼的钥匙在自己手里,打开走出来,外面就是海阔天空,但过往的阴影太深遮住了头顶的光亮。看这本书时我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好,或许这样反倒有了共鸣。但说到底,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即使有别人的引导,自己想不通,还是没用。但使我有一个清醒认识的倒是看的欧老上本书里的一句话:放弃指望过去会变好。大多数的自卑和抑郁来自于对于过往的沉溺(我自己就是这样) ,憎恨和遗憾曾经的自己。但沉沦其中并不会使之变好,反而进一步削减当下的力量,并更深层次的向未来投射阴影。放弃指望过去会变好,专注当下,并有计划地规划未来(是能够付诸实践的规划未来,而非空想未来的美好,痴心妄想也许会获得此刻一时的欢愉和快感,但随着时间流逝,当未来变得一如既往的平庸甚至更糟糕,人就会陷入无休止焦虑和悔恨的死循环。二、糊涂、清醒和透彻人看来既不能活的太糊涂,也不能看的过分透彻。活的太糊涂,自己的认知水平,眼界阅历都达不到,遇事儿就死脑筋,一条道走到黑。譬如自己的某些心结,遇到的事情,可能在明白事理的人看来,能够思考明白,自我排遣,但他自己就是总是在纠结。而看的太透彻,会不会因为看透生死而生无可恋?会不会因为具备了上帝视角而对人间琐事毫无兴致?(这后一种境界我是永远达不到了。但我在想那些自杀的人,除了困在自我意识的牢笼里没走出来的人,也有些是活的太明白了,无惧生死)但对于我们这些平凡的大多数,还是得尽量活的清醒明白些。人生苦难重重,修炼一副金盔铁甲很有必要。没事的时候 多看看书,多经历点事情总是好的。欧老在治疗他的患者时,也会给他们推荐一些书去阅读,毕竟他不能时刻陪在患者左右,他们得自己照顾自己,去采取一些行动克服自己的心魔。还有他自己,大量的阅读,(尤其是哲学,他说对他的影响甚至大于本专业),笔耕不辍。“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即历事和读书, 八个字基本就概括了如何使生命具备意义。前者是和世界、他人的联结,后者是和自身的联结。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不能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必定不能和他人产生良好的互动。”一种理想的婚姻、亲密关系,仅存在于当它对某人的生存不是必要的时候。 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当尼采哭泣》)。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说实话,我有时会阴暗的想,那些歪果仁是不是活得太轻松了,喜欢无事生非,纠缠不清,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都是自己作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的太多“。以前看到说北欧国家自杀率高,有可能是福利太好,一生下来就不缺吃穿,闲散惯了就开始胡思乱想,觉得这样活着也没啥意思啊。书里的有些病例就给我这种感觉,有的人整天焦虑死亡,瞎操心自己死后自己怎么办(恩,应该推荐他们读读论语”未知生焉知死“,有的人需要同时和几个人约会暧昧(难道不是花心吗),有的人因为车子挡道不停地抱怨咒骂,或者极度的玻璃心,任何一个眼神一句言语都会被他们视为恶意和蔑视,有的人对治疗师横加指责恶语相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女士因为车子被挡道不断地抱怨维修路况的工作者和她的侄女,而她的侄女也不停在向她解释,那些工作者还请了三个人给她挪车。(我只能说她周围人都很善良),而她对治疗师说,她知道自己这样抱怨很不好,她喜欢把什么都怪罪到别人身上。其实我不同情这位女士,既然你自己知道这样不好,,为什么不改改,至少反思一下自己?我真想对他们说,醒醒吧,能不能别这么任性。善于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顾及体察他人的感受,具有同理心,这些都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而有些患者显然完全不成熟,但说他们只是具有心理问题又太善意了些,只能说,他们就是病态的敏感,懦弱,懒惰等等(我也从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别再找借口了,别再把自己的问题完全归咎于过去的创伤、环境、家人、朋友甚至天气和自己的宠物狗。突然想起上次看到一个段子,意思是一个人很焦躁去看心理医生,诊断完后医生高兴的告诉他,你这不是心理问题,你只是太穷没钱而已。有些时候,不能孤立的把目光聚焦在症状本身,而应透过现象探求本质,采取一些措施改变现状。可能是我相信相对于求助他人,我更愿意自救。(我指一般的心理问题,不是那种陷得太深的)。毕竟一有问题就求助别人和治疗师也没什么卵用,问题还摆在那里,自己不去解决还能怎么办。具体的做法,要善于”分裂自我“,当觉察到自己的焦虑,痛苦,愤怒等等,要跳脱出这些情绪,不能受它们掌控,要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身,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从宏观角度分析自己为何会如此,自己这样做是否会伤害自己和对方,是否要调整和控制。是否因为过去的创伤影响到现在的思维模式,是否某些人左右着自己的行为模式,追本溯源,找到那个”源代码“,那个最初的基因,对它们有个清晰的认知。(如果连这些意识都未建立,还是读书和历事太少,总之这两个都是需要修炼一辈子的事情,慢慢来吧)每个人都有业障,无法根除,有些东西是深入骨髓一辈子去不掉的。(譬如我知道自己永远不会变得特别自信开朗),但是,要找到它们,了解它们,然后在心里挖个坑让它们安静地呆在那儿,别让它们吞噬掉自己。然后,离开舒适区(或者本身自己就呆在一个不舒适的地方,只是因为缺乏性动力,懒得挪窝),去做点儿什么。就是书里说的,想象自己半年/一年,甚至更久之后,是不是还愿意过现在这种生活,如果不是,那么现在就该做点什么了。四、为人行事皆贵在善始善终没有多少人意识到生命是一个持久积累的过程,从生到死,不曾间断。受震动较大的几处,一个是欧老年逾八十,和患者毫无避讳的谈论死亡,带领那些比他年轻太多的人走出死亡的恐惧。一处是欧老他们几个的团体治疗小组,一个成员得绝症后,他居然能坦然镇定的说:我现在是你们的老师,正在教你们如何面对死亡。在死神面前不失风度和尊严,必然是一世修得的大智慧。这需要终其一生持久的积累,无畏的探索,善始而终得善终。也正是这些人,带来的波动影响永不消散,代代相传。

很好的书,但读之前也许应该谨慎

按照存在主义心理学,死亡恐惧几乎存在于每一个人类的心中,不管你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尤其,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大多数中国人。 这本书,很可能直接引发你心中的死亡恐惧,如作者所说,这是一种脱敏治疗,也许,就因为死亡恐惧,你会选择觉醒行为,让你的人生从此更有意义,但更可能的是,这本书的阅读让被你遗忘很久的死亡恐惧重新浮上心头。 我想,作为介于坚定的无神论者和正信的有神论者之间的大多数中国人,我们的信仰不足以对抗这种死亡恐惧,我们的唯物素养也不足以完全接受作者提供的那几种唯物主义武器。那里,是精确的逻辑,而信仰要求的是深信。 因此,读完之后,我绝对承认,这是一本好书,内容翔实,案例精妙,但是,请在开卷之前认真想好了,你可真的需要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来告诉你如何征服死亡恐惧?他会彻底否定中国文化里隐含的轮回安慰,从而让这本书的阅读,成了一次难忘的死亡恐惧的脱敏阅读,引发轻微的死亡恐惧发作。若是加上适当的外物刺激,甚至有可能引发轻微的抑郁症而怀疑人生的意义。

正视死亡,你会活的更明朗。

死亡的恐惧,自从我们出生就一直存在。有的人是隐性的,有的人是显性的。这种恐惧在很小的时侯你可能无从察觉,一但放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到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如何正视它不让它打扰到现在存活着的我们。如果你没有答案,就去看看这本书吧。

直面死亡,直视骄阳

由于爷爷身体日渐衰弱,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席卷了我。开始读一些关于死亡的书,最开始读了《相约星期二》,主要讲述一个临终癌症病人对待世界、生活的智慧,里面的一些观点深深的震撼着我:死亡和衰老和呼吸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何要对自然排斥。 衰老让我不得自由的生活,需要别人代为照顾,我不但不感到难过,反而为此感到庆幸;我又能像婴儿那样,受人照顾。老人和婴儿一样,失去了行动了,为何被人照顾便要感到耻辱呢》然而,在《星期二》中对如何处理死亡焦虑的方法,却不见介绍,不能学会怎么去面对那些恐惧。后来,读了《死亡,如此多情》,讲述一百位临床医生口述临终事件的感悟,书中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对于病危的临终病人,插管、营养液,通过医学手段延续其寿命,但换位思考,当生命质量已经突破底线,病人是否还愿意如此维系生存?很多病人已无法回答我们(失去了知觉)。对于安乐死,相信对于很多子女来说,点头就意味着亲手结束了父母的生命,这恐怕是很多人都难以承受的压力。我们国家现行法也没有关于安乐死的规定,毕竟,什么样的程度生存质量低下,才能适用于安乐死;怎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病人本身的意志,这些问题实在难以界定。这本书让我开始懂得如何看待生死,如果生命的最后历程需要遭受太多苦难,是否自己的过度执着和挽留,也是对临终者的折磨,让临终者更加恐惧死亡,害怕给家人带来创伤?后来,经朋友介绍,看了一个佛教中《中阴身的自救方法》,讲的是人死之后便会变成另一种存在方式。因为没有佛学基础,读起来比较难懂,后来和朋友交流,朋友说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朋友问:如果我们长久不联系,你认为我是什么样?我说:就那样。他说:为什么?我说:因为我知道你存在啊。他说:那死亡也是一样啊,你看不到对方,对方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当下听完,似乎心稍安。可过了不久,又开始害怕起来。另一种存在方式还是无法感知啊,不联系至少知道我们存在同一个时空,只要愿意,还是可以再见;但死亡意味假若意味着虚无,则意味着永远不能再见。佛相信轮回,但我却对此不知是否真的存在,心念至此,恐惧又席上心头。庆幸的是,后来遇到亚隆的《直视骄阳》。亚隆是存在主义流派的著名代表,该流派不认为,人的焦虑仅仅来自于潜意识的性、道德的冲突,死亡焦虑也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存在主义认为,不知死,焉知生。让人们认识和面对死亡,实际是承认生命的有限性,突破对有限性的恐惧,就能明白自己的真实需求,珍惜并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由于触动颇深,便对《直视骄阳》的重要思想进行一个整理。第一章 死亡之痛自我意识是误伤的馈赠是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失去意识怎意味着自我消失,死亡就是如此。因此,死亡给人带来无限痛苦。伊壁鸠鲁认为,哲学的目的是为人减轻痛苦,关注人内心平静。痛苦根源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剥夺生的欢愉。他提出了几种颇有影响力的思想实验。反思:“伊壁鸠鲁式的人”:指那些沉迷于奢侈人生和感官的人。亚隆指出了伊壁鸠鲁的一些有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是什么?六岁到青春期的儿童曾经告诉你他们害怕死亡吗?他们是不是对死亡充满好奇?你周围的青少年有没有突然爆发的受死亡的困扰,有的话,他们怎样表达?你也许知道弗洛伊德认为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性压抑,但亚隆认为,大部分焦虑和病理可以追溯到死亡焦虑。你是否赞成?对你来说是什么?第二章 识别死亡焦虑本章用案例介绍死亡焦虑的几种类型:(1)外显的死亡焦虑;(2)隐秘的死亡焦虑;(3)没有指向的焦虑实际上是死亡焦虑。反思:想到死亡,你最大的恐惧是什么?你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么?可以想象那个场景吗?你自己曾经有过一些其实建立在死亡恐惧基础上的焦虑或恐惧情绪吗?第三章 觉醒体验什么是觉醒体验?冷漠自私的吝啬鬼伊本尼泽.斯克鲁奇是狄更斯小说《圣诞颂歌》的主人公。圣诞之夜,“未来之灵”探访了斯克鲁奇,他目睹了自己的死亡,他看到陌生人抢夺他的财产,听到邻居轻描淡写谈论他的死亡。接下来,“未来之灵”带斯克鲁奇参加自己的葬礼,斯克鲁奇凝视抚摸自己的墓碑,然后变成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这就是觉醒体验,在面对重大事件中,认识自己,发生重大转变。反思:你经历过觉醒体验吗?比如大病、离婚、失业、退休或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梦带来的觉醒体验。这些体验过去是否影响了你?你是否认为这种觉醒激发了自己的力量,让你更珍惜生命,对死亡有了不同的看法?第四章 观念的力量伊壁鸠鲁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的观念:1. 灵魂的死亡灵魂会随着死亡而消失。并认为,宗教的特定规定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增加了死亡焦虑。2.完全虚无的死亡灵魂与肉体同时消失,死也就对我们无所谓,我们死后也感觉不到害怕,因为不知道。(如何让临终者不惧怕死亡,必须先了解死亡并不可怕,并加以安抚)。3.生前死后,对称的两极我们死后不存在的状态就和出生时一张,我们只知害怕死亡那段的黑暗,却没想到生前也是黑暗。4.波动影响母亲去世的葬礼上,姐姐说出了母亲常说的话,好像又看到了母亲的影子。母亲虽然去世,但是她的温柔待人却影响着周围的人,物质的存在消失,但是这种波动影响还会存在,就对临终者和面临丧失的人们一些安慰。(本书感触最深的)克服死亡的一些真知灼见:1. 除了选择,一切都会消失最大的邪恶是时间永远在消逝,行动本身就包含着消亡。选择意味着每一个“是”都要对其他选择说“不”。所以,一些人选择逃避来避免选择。2.疲倦时,多年前已经战胜的老念头又来侵扰我们了很多问题可能不能通过一次解决就不再出现,因为此时我们可能感到疲倦。例如,自我损耗。所以,不要害怕面对老问题时重新开始。3.一次又一次,过着同样的生活,直到永远尼采的思想实验,永恒轮回。想象你今天所做的事会一次又一次出现,永恒轮回,你会怎样选择过今天?4.10%生活中可能90%的选择被境遇左右,不能改变,但还有10%的选择。不要因为90%的不可改变放弃对10%的改变。5.成为你自己“成为你自己”是亚里士多德开始著名,阐述自我实现,实现潜能。6.那没有击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回顾过去,难免会有一些痛苦的经历,可以选择,你会抛弃他们吗?他们使你成为现在的自己,那么没有击垮你的失败,让你变得更加坚强。7.拒绝接待生命,以免偿还死亡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动力模型,认为“生之焦虑”和“死之焦虑”之间存在持续的张力。简单的说,人终其一生追求个性化、实现自我潜能(生之焦虑),但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与周围的世界失去联系,变得孤独。当生之焦虑达到极限时,人就会因为害怕孤独而趋向融合,放弃部分个性。但这种融合失掉了自我,会产生“死之焦虑”。人一生中就在“生之焦虑”和“死之焦虑”之间穿梭摇摆,耗尽一生。叔本华关于选择的三个问题:生活中,有一些人关注外部多于关注内心,所以面临选择时看他人脸色多于看自己内心。这时候问三个问题很有效:1.我们拥有什么?追求财富和金钱都将永无止境。2.我们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子?叔本华认为,人生一半的担心和焦虑来自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大多数人在意的是自己,而且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就不该无端猜测。3.我是谁良心永远比好名声重要。事件本身不能扰乱我们,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反思:你觉得自己在过去的人生中对谁产生的波动影响最大?你觉得自己未来可能对谁产生最大的波动影响?在面临压力或是体验到死亡恐惧时,你是否曾向自己叨念过一些类似于“那没有击垮我,将使我更加坚强”、“或成为你自己”诸如此类的格言、观念或是警句?第五章 通过关系克服死亡焦虑亚隆医生认为,通过亲密关系,临终前的陪伴能够减轻临终者的焦虑。这也是我们能为亲爱的做的最好的事。“人际关系”、“在场”的力量、自我暴露、在行动中产生波动影响。反思:你是否赞成与另一个人密切联结能帮助你应对死亡恐惧?你自己曾经有过这种经历么?你是否曾体验过与周围人彼此隔绝的孤独?当你意识到除了你没有人真正了解你的世界,而死亡意味着你终其一生构建的世界走到尽头?亚隆医生借用《呐喊与低语》电影说明同理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你看过的电影有没有类似的同理心发挥作用的?想象一下五年或者十年之后,你一直在做你目前做的事,你是否会有遗憾?是否可以继续想象下,从现在开始你能做点什么让自己一年或者五年后不再有新遗憾?第六章 死亡意识:我的回忆录亚隆医生关于自己死亡意识的回忆。反思: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经历身边的去世的场景么?第一个去世的亲友是谁?你当时是什么体验?你参加过很多葬礼么?回忆下你至今印象深刻的葬礼。你曾经有过濒死体验吗?你当时反应如何?你回想起来感觉怎么样?你是否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发挥出了自己的潜力?亚隆医生说,他的工作和个人信仰根植于现世存在的世界观,拒绝超自然信仰,对此你怎么看?宗教或信仰是你应对死亡的一部分吗?亚隆医生不相信来世,并认为意识会随大脑停止运作而消失,你对此怎么看?第七章 给心理治疗师的意见:如何治疗死亡焦虑你曾经做过心理咨询或治疗吗?你的治疗师会自我暴露吗?这让你感觉如何?你是否希望你的治疗师进行更多自我暴露?你们的治疗曾经在深层次上着眼死亡焦虑吗?亚隆医生说:“你必须聆听心灵地下室的狂吠之声,才能变得更加智慧”,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直面死亡的体会(五)只好先活着

我想很少有人会清醒的宣称自己不会死,但也很少有人主动仔细检视死亡的真相,盯着耀眼的太阳猛看。直视死亡必然会感到不舒服,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说,没有感到不舒服的读者,还没有真正的直视,尤其是,自己的死亡。这几天想的,真的是有点轻微抑郁了。好难过。两脚像飘在空中一样,心却一路下沉。仿佛黑客帝国里neo从幻境中惊醒的痛苦。原来现实是这样,尽头是虚空,无论自己如何行动,无论自己是否情愿,生命的洪流都会把你推向哪里。谁也不比谁多赚到什么,生命,不论长短,对于生命本身,意义是一样的。求生的欲望,让大多数人不会自行结束自己生命,甚至会拼命活得久一些。对于人类进化,活过了青壮年再死去的做的贡献多一些。但是对于生命个体,长短的意义不大,消失的时候,无论活了多久,都是化为虚无的。从这个角度说,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有点pointless,你修身养性,多活四五年又怎么样?如果不是有什么非你不可的未尽事业,只是活下去算是干嘛?所以书里那种波动效应无法给我慰藉。我不在乎别人是否意识到我的存在,在我心里,我虽对那些“活着的死者”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收益无数,但是自己作一个活着的死者和真正的死者是一样的,都是死者。我只是想存在,哪怕忍受无尽的孤独,无法交流,哪怕是住在地狱,每天忍受无尽的痛苦,我只要有脑子,我可以感知,我就愿意活着。可是这种永生的假想现在让我痛苦万分。就像沙漠里的人看到的海市蜃楼一样,更加饥渴。可是我自己这么多年的人生观,一直是励志片模式:只要足够努力,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现在突然一百八十度大逆转,这惨淡的现实,让我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人生。一片光明的人生背后是什么也带不走的虚空。可是这就是一切人生的最终真相:我是食物链的顶端,但我也无非就是一个“和大自然签了存在契约”的人类。我的100%的外界世界里人类,拼了老命可以改变的,是微不足道的10%,大趋势无法扭转。就好像,每个人都是被盼了死刑的,但是,他可以决定他临死前的晚餐吃什么。我有点看不到这个决定有什么意义。或者可以这么想:我可以决定那个晚上我做什么:我是要忍着心疼去看看妈妈?我是打算吃一个大餐?用最后的时间看看这个世界,虽然看完了也带不走。还是我打算用最后这个晚上缩作一团哭泣契约的不公平。这几乎是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看半杯水的不同想法。水是不会多也不会少的。既然还活着,那就停止哭泣吧,最快速度决定自己怎么过完这最后的晚上。“治疗性的行为比治疗性的语言更加有效”“真正具有治疗作用的问题:假如你不想有新的遗憾,从现在开始你会怎样生活?你会做些什么样的改变?”过有意义的充实的人生,可以最大限度的缓解死亡的恐惧。这算是大师给出的指点。可是想一想,还是无法摆脱这种无力感人无法逃脱死亡,所以必须自己找到缓解恐惧的方法。因为不缓解恐惧,最后那点自主权也就没有了。把人短暂的一生,比作死刑前的最后一晚的话,拿着这仅有的自主权,可以让自己那个夜晚过得不要太痛苦。这几乎只是止疼片的作用,让自己在吗啡的作用下死去,还是不打吗啡死去。

让我有勇气热烈拥抱最后的结局—leo鉴书(14)

在围脖上推荐过《直视骄阳》至今才写书评,惟一原因感觉自己功力不够,怕不能准确表达心中的感悟和书里的意思。今天看了第4篇感觉可以动笔了。 70岁的老人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如果他还把这个看法写成书了呢?IrvinD.Yalom的《直视骄阳》就是这本书。它睿智地写出在没有宗教许诺的死后永生,没有暂时忘记死亡的自我欺骗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生活。如何才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最后一刻的到来! 书里有很多值得读的地方,我在此只谈三点。 宗教的源泉 死亡的焦虑可以说是所有宗教信仰最初的源泉,这些信仰以不同方式抚慰我们的心灵,减轻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生命有限之痛。在不同文化中以不同面目出现的神不但带给人们生命不死的狂歌词,减轻死亡的恐惧,而且通过提供永恒的存在、一系列生活无人自献酬以及有意义的生活蓝图来缓解各种存在焦虑。 想想太有道理了,基督教是天国、佛教是轮回成佛,此间种种无不在慰藉我们面对死时的恐惧,也因此生出了许多的买卖人。“佛啊!今天我供养你,你要保我来生幸福啊!”“主啊!我向你祈祷,赐福给我吧!”我不是信众,但也相信无论在哪儿都不会有这种功利佛、功利上帝,如此祈祷跟行贿没有区别了。 波动影响 怕死是因为死后什么都不会留下,想想吧我们所珍惜的、所爱的、所怎憎恨的都会因为我们消失而对我们失去意义(其实睡觉就是死亡的另类体检,所以有些人害怕睡觉以至于能发展成一种病),但书中提到会有波动影响——即我们死后还能通过种种形式影响他人,我们写过的中、我们说过的话无不在点滴之中影响后人。书里的例子是一个女教师多年之后被学生的孩子赞扬,于是突然之间感悟到死后仍然有机会被记住,立感豁达。 未必故意影响世界,但是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有生之年为世界留下些有意义的东西,如果感觉这么说有点儿太大了,那么尽力为我们的家人留下些有用的东西,给妻子以最热烈至诚的爱、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给父母最真挚的感谢,这一切的一切对我们也许并不困难,但是非常有意义。 直面死亡 作者70岁了,面对自己的最后归宿有极平静的态度。书中谈到“写本书的初衷与波动影响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把我自己的思想流传下来,我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但是,正如我在本书中所言,我并不希望我或者是我的申请低,我个人的一些东西留存下来,而是期望我的一些观念,那些能给别人提供指导、带来安慰的部分以及一些高尚的、充满关爱的举动,甚至是一些智慧点滴、面对失败时建设性的态度等能够保存下来,以我相像不到的试传递给更多我并不认识的人们。”如此豁达令人钦佩。 让我有能力热烈拥抱最后的结局 如果说本书给我什么相的启发,那就是让我更有努力和力量能热烈拥抱最后的结局——死亡。不相信死后的世界,让像我这样的人活得更踏实,更能珍惜每天。引用日本《叶隐》里的故事结束本文。 柳生但马守是一个伟大的剑道家,也是当时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剑术老师。一天,一位旗本来到但马守的住处,请但马守做自己的剑术老师。但马守说:“看起来,你早就像一位剑道大师了。在我们成为师徒之前,请说说你是哪一派的!” 旗本回答说:“不好意思,我不曾学过剑道。” “你打算戏弄我吗?我是将军的老师啊!我的眼睛很正常。” “违背了你的意思,我很抱歉,但我不知说什么。” 因为客人的否定十分清楚,但马守考虑片刻后,终于又问道:“既然你那么说,就不会有错。但是虽然很难说清楚,你一定是什么大师也是不会错的。” “如果一定让我说,我就说吧。实际上,我只成功地学会了一件事。我还是少年的时候,有一天,我发誓说,作为武士,不论任何时候,对死亡都不能有所恐惧。多年来,我和这个问题扭成一团。现在,我终于不再受它的任何烦扰了。大师,您是否指这件事?” “正是。”但马守喊到:“正是那个。我的判断没有错。剑道的终极便是不再畏惧死亡。我在剑道方面已教过几百个弟子,但没有一个人能获得那样最高境界的证书。无需学习技巧,你已是一位优秀的大师了。” 拥抱死亡!

亚隆关于死亡恐惧——读书笔记1

对于死亡,我可以面对的。我的生命里, 已经有过诸多永恒的瞬间。欧文亚隆的作品。仅看了第二和第三章。已经忍不住有话要说。啊哈,是不是憋久了的缘故~直面骄阳…不用眼睛对着就好,太阳多温暖。多明媚。对于死亡,我可以面对的。我喜欢思考这个问题,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刚才自己想到的理由是,我的生命里已经有过诸多永恒的瞬间。比如此时,吃的饱饱,夜幕的台灯下,敲着键盘,听着哈七电影原声带里的obliviate 。大提琴声,鼓声,远远的歌声,还有我随之牵动的心跳声、血流声。生命如此融合。音符,书,所感所想。那些头脑里陌生又熟悉的念头。初中时期的课文,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当时学完以后,又读了好多好多遍,每读一次都能倒抽一口冷气。真切感受了死亡面前,众生平等的绝望和希望。印象深刻的几段。最喜欢猎取对方的生命这次形容词。“他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心里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恐惧。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耗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傍晚时他碰到了许多零乱的骨头,说明狼在这儿咬死过一头野兽。这些残骨在一个钟头以前还是一头小驯鹿,一面尖叫,一面飞奔,非常活跃。他端详着这些骨头,它们已经给啃得精光发亮,其中只有一部份还没有死去的细胞泛着粉红色。难道在天黑之前,他也可能变成这个样子吗?生命就是这样吗,呃?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只有活着才感到痛苦。死并没有什么难过。死就等于睡觉。它意味着结束,休息。那么,为什么他不甘心死呢? ”“于是,—幕从来没有演出过的残酷的求生悲剧就开始了——病人一路爬着,病狼一路跛行着,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互猎取着对方的生命。” 我又想起孩提时,认真的问妈妈:列些掉了的叶子,是不是到了春天又会爬到树上克啊?现在听的是《你》。hebe新专辑的歌,唱给好姐妹selina,是在她经历拍戏烧伤事故后心里最想对她说的话。我一边哼唱,一边把歌词写在这里,感觉不像是姐妹说的话,反而像是在自己对自己诉说。一个大一点的我在对一个小一点的我说,宝贝,别哭了,心不会再疼了。还摸摸了我的头。黑夜 你独自面对 多少的梦靥 我不了解   但我知道 蓝天 终究会出现   暴雨的终点 是一片草原   等著你 偶尔清醒 偶尔睡   偶尔沮丧掉下泪   你的痛 我永远无法体会   但我明白 我的心 和你同一边      那些 巨大的狂烈 摇晃你世界 一夕之间   但我看见 一切 都不曾改变   你笑开的脸 像一朵玫瑰   等著你偶尔放晴 偶尔灰   偶尔想逃回从前   你的痛 我不能代替你一点   但我多想 时间能走的快一些      心愿 心愿 我愿灿烂纷飞   陪著你 偶尔庆幸 偶尔累   偶尔坚强到心碎   最寂寞是痛找不到语言   但我希望我的歌 到你心里面   太阳出现 晒你那所有的美 我很奇怪,常于沉默和警觉之中,犹豫再三,才微微抖落想法。像一只橘黄色的小刺猬,又想喜欢白天和彩笔的穿山甲,还像森林溪水边的小鹿。毫无牵挂,又矛盾地爱着这个世界,爱着我所爱的人们。如果让我此时就离开这个地方,我会毫不犹豫,含着泪,笑着离去。因为我不认为死亡就是终点。也许那时候我可以从某个其他的角落,继续看着我的周遭,爱着我的人们。而此时,我的生命里那些曾经永恒的瞬间,串联,成为真实的永恒。还没有完成的,我都会做。如果我接到了那端的通知书,我会带着我未完成的工作搭乘通往未知的列车。满载着我的幸福和意义。

直面死亡

下午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亚龙写的非常流畅,如同一位长者向你娓娓道来。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浅显而发人深省。参照书中所言,回想自己与死亡相遇的经历。确实也感到它无处不在的阴影。第一次面对死亡,当是我曾祖父的葬礼。曾祖父高寿90多,安然去世。那时我还小。应该只有一两岁,我知道这些都是长辈告诉我的。据说在葬礼上,我被母亲抱着,父亲让我戴上白布做的孝子帽,我死活不肯。这个场景,深深的印在我脑海中,有时会想起来,不只是我自己的记忆,还是长辈不时唠叨刻在那里的。后来一次,大概是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吧。某天深夜,突然有人造访,非常慌乱,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然后父亲一脸凝重,急匆匆的跟着走了。后俩才知道,是我一位堂兄,比我大不了几岁,在被母亲责打后,喝农药自杀了。这位堂兄我不熟悉,记得挺精神的。上高中的时候,某天下学回家。骑自行车和一个同学一边聊着。当时天已经黑了。记得路上听黑的。在经过一个丁字路口的时候,突然冲来一辆拖着斗的解放大卡车,猛地左转。当时完全是下意识的猛力踩了一脚。卡车擦着我身后过去然后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停了下来。我没有停留,转头已经离开一段,看到司机下了车在那儿站着。当时没什么意识。回家坐到哪儿,开始觉得腿软,知道自己死里逃生,非常的后怕。半天才缓过来。后来,断断续续有亲人故去。都是不是很亲密的人。爷爷去了,由于基本没有一起生活过,没什么感觉。然后奶奶卧病在床,后来有点神志不清。多年后才故去。那时候父母悲伤的同时也感到解脱。这些年,一位伯父,开会的时候激动脑溢血死了。几个远一点的亲戚,癌症死了。死亡在生活中似乎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对死亡的恐惧一直伴随着我。它会突然出现,毫无征兆。感觉就像心脏被一只手猛地握住,感到自己要堕入无边的虚空。通常是在我一个人静静的时候。这是我会赶紧让自己发出一些声音,做出一些动作,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死亡还在远处。暂时不去想他。有时会想想,那些再比我伟大的人也会死掉,会平衡一点。有时会想想,那些朋友和爱人,会觉得不那么孤独。前年到去年,突然觉得人生很失败。也许是因为到了该成功的年龄还没成功吧。光阴虚度的空虚感,加重了对死亡的恐惧,有段时间,经常从梦中惊醒。焦虑在慢慢过去,在斗争中也渐渐能克服恐惧。对比起《超越死亡》,我更喜欢这本书的现实感。我们不需要超现实的所谓灵性,一样可以直面死亡。

死亡,如何不可怕

一开始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很特别,讲了一个平常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话题,就是死亡。记得小时,有家人过身的时候,就说他们是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这是一个每个人都有,但不肯透露出来的恐惧,即使是最大胆的人。作者说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正如副标说写的。看这本书的时候在想,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这么恐惧死呢?是一种对未知的恐惧,也就是说,根本不知道死之后,是什么感觉。但究竟怎样减轻这种恐惧呢?波动影响,发现一下自己对别人产生了什么影响,或者在想自己可以对其他人留下一些有益的影响,我不是什么天才或伟人,不能写出一本呼啸山庄,也不能自己建一座新天鹅堡,更还没有一个为自己国家赴汤蹈火的机会,但每个与你接触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收到你的影响,视程度大小而已,自己是否能够发现。我相信联结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但发现身边都有爱你的人,你爱的人,就不会感觉寂寞,你相信他们都会照顾你直到最后。刚刚才看完这本书,也许还没有这么快让我消除这种恐惧,但过程是慢,但到了最后也许真的发现自己已经很圆满地度过生命,到这时也发现自己真的不恐惧了。

狗带是件可怕的事吗?

最近在看《直视骄阳》。这是一本关于死亡的书。读到第四章的时候,真的不敢再读下去了。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感觉到恐惧死亡的时候是在小学六年级,已经完全不记得是因为什么事情,还是莫名的感到恐惧死亡,总之,不能好好吃饭,不能正常听课,也没有经历关心任何事。后来,老爸问我怎么了,我哭着跟他说了,然后说完我就好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就傻逼的以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跟人分享就会变开心。然后,前一阵,在看完《直视骄阳》后不久,我又出现了轻微的这种状态,这使我不得不再捡起这本书。因为这时候它已经从一本书变成了一剂良药。作者亚隆绝逼是一位具有智慧的心理学家和作家。他用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自身经历记录下各种克服死亡恐惧的案例和方法。让我再一次经历这种恐惧又接受这种恐惧。并且,让我知道每个人的答案都在自己身上,看到别人只不过让你想起你忘掉的答案而已。我也看到,那个时候,老爸是多么的智慧。虽然,长久以来,越长大越感觉自己没办法跟父母沟通、交心,因为这样的角色反而是朋友担任的更多些。《直视骄阳》让我看到,当初爸爸开导我的时候是多么智慧。当你克服了死亡恐惧,也许会更加热爱生活。因为很多事情变得难能可贵,很多事情都有其意义。但是这本书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我在这里逼逼,就是报告下看完这本书我还活的好好的,因为我们都会明白狗带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虽然我还是真的怕死!看书有风险,读者需谨慎。

直面死亡的体会(三)好处之一:理解万岁

人之将死,其行也善。以前听这句话时,对它的理解是:这人害怕了,想上天堂,开始积德做好事了。另一种理解是这人面对死亡认识到自己的卑微和软弱了,人脆弱的时候肯定是凶狠不起来的。其实一旦意识到死亡的结果是一切归零,任何人都是将死之人。活10年的人,和活100年的人,对于社会有不同的贡献,但是对于个体本身,结局都是消失,谁也不比谁多赚到什么。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是,我对父母的愤怒,突然消失了。早就知道这种仇恨是病态的,早就明白不该有,但是怒气上来的时候还是管不住。嫌他们不够好,不够理性,不够爱我。其实只是不够,并不是不爱。可是直视死亡以后,我心中的坚冰突然崩溃。人是如此的脆弱,无力,渺小,任何一个相伴的人,哪怕只是存在,什么也没有做,都是无限温暖的事情。我小的时候被很糟糕的对待,为了回应那些外界的伤害,我陷入了一种自恋的状态。那个自以为是的世界里,我可以完全做主。我过去把自己当成了神,也像要求神一样的要求自己,要求生活,要求父母。现如今,才刚刚睁开我人类的眼睛,看这个崭新的世界。人一旦自己感受到自己的脆弱,便可以理解其他人的很多行为。即便认为是不对的,还是有个悲悯心。比如我妈妈偏执的对我的控制,其实是太怕失去我。我不该指责她自私,而应该尽量给她安全感。

让我有勇气热烈拥抱最后的结局,读《直视骄阳》——leo鉴书(14)

在围脖上推荐过《直视骄阳》至今才写书评,惟一原因感觉自己功力不够,怕不能准确表达心中的感悟和书里的意思。今天看了第4篇感觉可以动笔了。70岁的老人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如果他还把这个看法写成书了呢?IrvinD.Yalom的《直视骄阳》就是这本书。它睿智地写出在没有宗教许诺的死后永生,没有暂时忘记死亡的自我欺骗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生活。如何才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最后一刻的到来!书里有很多值得读的地方,我在此只谈三点。宗教的源泉死亡的焦虑可以说是所有宗教信仰最初的源泉,这些信仰以不同方式抚慰我们的心灵,减轻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生命有限之痛。在不同文化中以不同面目出现的神不但带给人们生命不死的狂歌词,减轻死亡的恐惧,而且通过提供永恒的存在、一系列生活无人自献酬以及有意义的生活蓝图来缓解各种存在焦虑。想想太有道理了,基督教是天国、佛教是轮回成佛,此间种种无不在慰藉我们面对死时的恐惧,也因此生出了许多的买卖人。“佛啊!今天我供养你,你要保我来生幸福啊!”“主啊!我向你祈祷,赐福给我吧!”我不是信众,但也相信无论在哪儿都不会有这种功利佛、功利上帝,如此祈祷跟行贿没有区别了。波动影响怕死是因为死后什么都不会留下,想想吧我们所珍惜的、所爱的、所怎憎恨的都会因为我们消失而对我们失去意义(其实睡觉就是死亡的另类体检,所以有些人害怕睡觉以至于能发展成一种病),但书中提到会有波动影响——即我们死后还能通过种种形式影响他人,我们写过的中、我们说过的话无不在点滴之中影响后人。书里的例子是一个女教师多年之后被学生的孩子赞扬,于是突然之间感悟到死后仍然有机会被记住,立感豁达。未必故意影响世界,但是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有生之年为世界留下些有意义的东西,如果感觉这么说有点儿太大了,那么尽力为我们的家人留下些有用的东西,给妻子以最热烈至诚的爱、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给父母最真挚的感谢,这一切的一切对我们也许并不困难,但是非常有意义。直面死亡作者70岁了,面对自己的最后归宿有极平静的态度。书中谈到“写本书的初衷与波动影响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把我自己的思想流传下来,我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但是,正如我在本书中所言,我并不希望我或者是我的申请低,我个人的一些东西留存下来,而是期望我的一些观念,那些能给别人提供指导、带来安慰的部分以及一些高尚的、充满关爱的举动,甚至是一些智慧点滴、面对失败时建设性的态度等能够保存下来,以我相像不到的试传递给更多我并不认识的人们。”如此豁达令人钦佩。让我有能力热烈拥抱最后的结局如果说本书给我什么相的启发,那就是让我更有努力和力量能热烈拥抱最后的结局——死亡。不相信死后的世界,让像我这样的人活得更踏实,更能珍惜每天。引用日本《叶隐》里的故事结束本文。柳生但马守是一个伟大的剑道家,也是当时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剑术老师。一天,一位旗本来到但马守的住处,请但马守做自己的剑术老师。但马守说:“看起来,你早就像一位剑道大师了。在我们成为师徒之前,请说说你是哪一派的!”旗本回答说:“不好意思,我不曾学过剑道。”“你打算戏弄我吗?我是将军的老师啊!我的眼睛很正常。”“违背了你的意思,我很抱歉,但我不知说什么。”因为客人的否定十分清楚,但马守考虑片刻后,终于又问道:“既然你那么说,就不会有错。但是虽然很难说清楚,你一定是什么大师也是不会错的。”“如果一定让我说,我就说吧。实际上,我只成功地学会了一件事。我还是少年的时候,有一天,我发誓说,作为武士,不论任何时候,对死亡都不能有所恐惧。多年来,我和这个问题扭成一团。现在,我终于不再受它的任何烦扰了。大师,您是否指这件事?”“正是。”但马守喊到:“正是那个。我的判断没有错。剑道的终极便是不再畏惧死亡。我在剑道方面已教过几百个弟子,但没有一个人能获得那样最高境界的证书。无需学习技巧,你已是一位优秀的大师了。”拥抱死亡!

写点儿感受

由于对Yalom的特别好感,总觉得我得力荐一下,再写点儿什么。然下笔时墨汁却觉得羞涩,大脑同纸上一片空白(这是我自己对“智慧老人”的敬畏而不敢妄言的情结)。我是一个怕死之人。初中时开始做血淋淋的死亡噩梦,高中时陷于宇宙必将毁灭的无意义感难以自拔。而去年到今年,更是被死的气息环绕。与512地震的伤员聊他们身边的死亡,自己表姐的自杀,父亲的一位50多岁精神矍铄的朋友暴毙,而母亲更是因此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几度夜不能寐。“无常”,Yalom说,人们总是在忘记自己生命的无常,我也是。逢此时,感谢张亚把Yalom的这本新书的中文版呈现在我面前的书架上:这或许提醒自己也将死去的时机吧。直面死亡,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活着。单是听听别人的死亡故事,而将自己置身事外,是不会有太多意义的。睁开眼睛去直视,发现死神就在我们身边穿行。父亲已将花甲,从小看大我的伯伯也已八十,而我自己,也无法预知是再活数十年,还是再活一天呢?512地震后,和朋友们聊着不断增长的死亡数字背后的生命,老师,孩子,父母……大家扼腕叹息之后,我安慰道:“希望他们在活着的时候,过得幸福。”我在活着的时候,过得幸福吗?如果没有,我在做着什么,又将怎么做呢?你在活着的时候,过得幸福吗?如果没有,你在做着什么,又将怎么做呢?作为一种对答案的寻觅,让Irvin D. Yalom用死亡来引领我们指向生命的幸福吧。是为荐。PS:张亚翻译地非常敬业、细致入微。不但行文流畅,而且对文中提到的许多人物、书籍都做注绍介,省去我再去一一溯源之力。感谢张亚。

直面死亡的体会(一)最痛苦的事实总要独自面对

这本书,每一页几乎都是在肾上腺素狂飙,心情沉重,满脸泪水的情况下看完的。断断续续看了两天,几乎哭得筋疲力尽。我是一个极度自恋自大的人,不是对相貌,是自己有一个天衣无缝到任何伤害。所以,只要不强迫自己面对,这么多年来,永生一直是有一个微弱的可能性。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就算是谁也不爱我,全体讨厌我,我也不会受也许就是为什么我格外难以面对死亡这个最终宿命的原因。虽然死亡是每一个人都必然会感到恐惧的话题,但是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分外脆弱的人,这个话题格外沉重。我不知道自己的反应是不是正常,因为其他豆友评价得相当平静。我26岁,除了对未来迷茫,衣食无忧一切正常。正是青年期,陷入这种沉重的思索就格外孤独。我的朋友翻我的包,看到这本书,立刻像烫手的山芋般扔掉。这个话题,如此的痛苦又如此的孤独,心理咨询对我而言太贵了,所以我决定写一写。我早就知道人是要死的,从小听从客厅里传来的那个电视剧《篱笆女人狗》的主题歌“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就一阵酸楚,偷偷哭起来。奶奶去世那一年,我的嘴唇咬破了,我往瓶子里挤了流出来的血,放了几天,瓶子里一股臭味,和奶奶下葬那天的味道一样,心里就无限害怕。其实我小时候好几次濒死的经历,一次是4岁以前,从船上掉到湖里救上来的时候已经不省人事了,只有破碎的记忆。一次是初中,不明原因的输液事故,我不停地抽搐,清楚地记得整个过程,记得自己和妈妈说,妈妈你必须送我去医院不然我会死的,然后抢救了一下午。还有一次更滑稽,我想感受一下电视里演得掐脖子是什么感觉,就掐掐掐,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地上了。可是真的为死亡害怕的颤抖,还是高中。可能“没有”这个概念对于小孩子太抽象吧。想着自己有一天会“没有”,我在被子里冷的牙齿打架。这种浑身颤抖,心在冰窖一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星期。可能太沉重了,自己就和自己说,科技在不断进步,也许到了自己老了,科学家就发明出可以永生的方法了。有时还焦虑,科学家,你们自己不想永生吗?为什么不快点。后来这个念头一直是被压抑的。只要一想起来,就直接panic attack,喘不上气来。可是,一旦面对了,稍加思索,就可以得出:永生,像永动机一样的不可能。

摆脱了死亡恐惧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书评《直视骄阳》

摆脱了死亡恐惧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书评《直视骄阳》不知道是亚龙书写的好,还是翻译都找的准,亚龙的好几本书翻译的都出奇的好,读起来特别的顺畅,这本也不例外。书的译者我还见过,瘦瘦的一个美女,想起人家只比我早工作几年而已,已经能接手如此重量级的翻译工作,不禁汗颜,惭愧的要死。我觉得译者自己写的序也好的很。之所以喜欢亚龙,一则是他是一个会写故事的心理咨询师。不同于一般的懂心理学的写家,如毕淑敏、武志红,亚龙确实是有几十年的咨询经验,是真刀真枪磨出来的。他不是在借用心理学来讲故事,而是故事就发生在咨询之中。这样的功力非一般人能企及。二则是亚龙的文字有真性情,不造作。很多时候,自己也要写一些案例和故事,期间难免要搬一些概念、理论过来,还会做一些事后诸葛亮的修修补补,润色一番。这样一来,很多内容就变成了一堆正确的废话,看似满满当当,珠圆玉润,实际上只是个架子,是死的,只能看不中用。当然,说说而已,人家是全球的畅销书作家耶,人比人得死多少会啊。让我们中国人,至少是相当一部分人比较彻底地摆脱死亡恐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我自己而言,读了这本书,也还是觉得收获不多。他谈到了“觉醒体验”——一种人经历生死之后对生命的重新认识。只有经历了死,人才会珍惜生。人才会去关心生活的重心,不去做违心的事情。才会花时间和挚爱交流;才会认真地去关注大自然的生长、繁茂和变幻。确实,我们时刻地问自己:是否让生命流于不觉醒的混沌之中。这也就是很多大家都强调的“活在当下”。亚龙谈到了观念对克服死亡的影响,尤其是哲学观念的作用。他特别推崇伊壁鸠鲁,伊壁鸠鲁认为死亡就是回到我们出生时的黑暗之中,既然我们死时已经是不存在了,我们活在的时候,又无所谓死亡,那么我们何必害怕死亡呢?我想,这个观念根本没有什么作用。人们之所以害怕死亡,一是害怕死时的痛苦,二就是害怕死后的不存在。可是,亚龙在这两个方面都没有给出让人满意的回答。当然,这也不怪任何人,从古至今对于死亡就没有什么让人满意的答案。亚龙谈到了“波动影响”——生者的言行、思想对他人——朋友、亲人、恕不相识的人的影响。我觉得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安慰。很多灵修、心理类的书籍都从宗教、科学的角度谈到这个问题。想想看:当我们死后,我们的意识分子飘散开来,再通过某种方式聚合在别人的身上、脑袋里。这多多少少对我们是一种安慰。尤其是对于哪些在接受轮回观念还在犹豫的人来说,这不次于是一种科学理性的选择。所以,不管是亚龙还是别的任何流派的咨询师都特别强调关系的重要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关系让我们不死,让我们永生。总得来说,这本书没有给我终极意义上的满意答案。我们很多人确实都一些隐性的死亡焦虑,这些焦虑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人生规划、亲密关系、性等等等等。关键是,怎么解释不重要,结果都是充实人生,活在当下,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所谓了。我关心的问题是:怎么样过一个健康、幸福、有活力的人生。到底是焦虑——不健康,还是不健康——焦虑,这个问题亚龙没有触及。很多人是不健康了才焦虑,怎么让人们健康起来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书中让我受益的是亚龙的咨询技巧,比如解梦、此时此地技术、案例等等。确实是大家!

死亡,带来肉体的摧毁。而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我们

人类是以进化出自我意识的动物。与自我意识相伴相随的,是孤独感、局限性和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剧烈,或者慢性的折磨着灵魂。有些是外显的对于自己死亡的恐惧,而有的,化身为无指向性的痛苦。死亡,带来肉体的摧毁。而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我们。对于死亡的观念可以惊醒我们,自我意识存活的时间是有限的,小我活在这个世间的时间是有期限的。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所有人都真正活过。而只有那些真正的活过的人,才能直面死亡,视死如归。圣·奥古斯丁写到:“唯有面对死亡之时,一个人的自我才真正诞生”。在真正面对死亡之时,在以死亡为导师之时,我们才开始知道,什么事真正的活。所谓觉醒体现,便是这样一种拯救吧。在书中,当代心理学大师,亚隆受古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启发,诉说了几种关于死亡的观念。A 死后的状态就是生前的回归。死亡和未出生一样,既是一种“不存在”,我们又融入了自然界,化身为茫茫的一片。 因此,我们只知道自己存在的状态,而无法知道我们不存在的状态,因此我们只能活着,而不会知道自己已死。 死亡,不过是又回到生前那混沌的和自然融合的状态去了。B 波动影响我们就像一粒小石子,投入生命的湖心。虽然每一粒石子都会沉入湖底,但是它们会荡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波纹。那这个波纹就是我们生前的影响力,及时有限影响你是自己都不知道的,但它还是会一圈一圈的扩算出去,就算看不见了,还是在微小的分子层面波动着。虽然你已死,但活着的人身上却有你的影子。C 成为你自己尼采有两句震人心魄的话,一句是“成为你自己”,另一句是“那没有击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这是我认为,可以真正超脱死亡的方法,但就是彻底的活过。正如尼采所有,充实你自己,实现你的潜能,充分地,完全的活过,只要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死而无憾。D 爱的联接自我意识让我们离开失乐园,而爱,可以让我们重新忆起:我们本是一体,无生无死。书的最后一部分,是亚隆给治疗师的意见。亚隆提倡对存在主义存在取向的话题的敏感度。存在,意指存在本身。存在,让人类思考终极问题,即死亡、孤独、人生意义感和自由。亚隆一再提醒治疗师关注此时此地的信息,并把握时机促成觉醒运用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互动、适当的自我暴露和对梦的此时此地的信息性的运用,帮组人类,面对死亡,直视骄阳。

我有死亡恐惧吗?

雅洛姆说,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恐惧着死亡。我时常也想,我也害怕死亡吗?我的父亲在我出生后的三个月后不幸去世。我从小就在外公外婆家长大,妈妈后来改嫁了,又生有一儿子,也就是我弟弟,我们都在外公家长大。我一直都不知道我父亲的相貌,他没有一张相片被保留下来,也许这一辈子也不可能见到了,我只能在别人的记忆中去勾勒他的生平。这也是书中所写的“从他的朋友身上去寻找他”吧。但我还是幸运的,因为我被父亲抱过,就像《哈利波特》中校长邓不纳多对哈利说的,你的皮肤上有你父母的爱,它会永远保留在那里。对于三个月大的我来说,我确实经历了一场人生中的巨变。但我现在根本不能在意识中浮现当时的场景。我太小了。但是根据弗洛伊德的看法,我是保存这那份死亡的记忆的,只是它被埋藏在我的潜意识中,被我的意识深深的压抑住了。但是这份经历死亡的恐惧和周围人的哭声会时不时地涉足意识的领地,萦绕在二十年后的我的梦境或者现实中。我不能断定弗洛依德的看法的正确性。但我知道,我有另一种深深的恐惧,就是恐惧外公外婆的离开。他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的离世会带走我一大部分的生命。因此对这个的恐惧导致了我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具体的就不说了,好在我学习了心理学,希望它能帮助我~

一位智者的陈述

看这本书好像跑到斯坦福跟亚龙教授聊聊天。感觉还是《叔本华的治疗》价值更高些。呵呵~是我增加自己自信心的一本书~~谢谢这么多真实生活的人的奉献,通过书传到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也许会有机会聊聊天吧~~

直视死亡,就像直视骄阳

每个人都会和这个世界同时存在,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活着的时候是人,死的时候是尘埃。所以不要认为死亡了,就消失了,死亡只是一种状态的结束,和另一种状态的开始。没有贝多芬,依然会有人奏响命运交响曲;没有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会发生。我们只不过是世界的棋子,你的确改变了世界,但是这一切都在世界的安排之中。世界是怎样安排它自己的?那就是走向灭亡与黑暗的深渊,到那时时间会停止,所有的人,现在活着的,以前活着的,现在死了的,以前死了的,都将同时结束他们的一切——生命你认为你的努力更多的改变了世界,让世界更快的发展。实际上,只是帮助了世界更快的走向了灭亡。就像那名将儿童时代的希特勒从溺水的死亡边缘拉回来一样。一颗石子在平静的湖面激起波纹,慢慢波纹散开,但是这颗石子的波纹永远都不会消失,只是在远方不容易发现而已。石子效应告诉我们,哪怕你活着的时候再默默无闻,你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却会永远的传播下去。蝴蝶效应又会告诉你,你认为的小影响,其实也未必小。死亡,只不过是你的身体从新散开在这世界中。你不应该感到对这种状态的陌生,因为你生前就是这种状态,你只是又回到了起点。死后真的是安宁的么?其实大多数人是希望死后是不安宁的,因为时间太长,安宁会变得寂寞。幸运的是,你散开的身体,一定不会找个地方安宁的带着,所以你真的不会安宁。人活着是为了帮助这个世界走向毁灭。你改变不了世界的车轮,但能改变你自己的生活,快乐的活着,不用再自负,因为世界早有安排。

积极行动还是遁入虚无,作者先验的立场

这本书虽然无数次提及“死亡”一词,但作者极力建议的,是一种积极的入世行动观,这也是此书内含的主题。而面对死亡的另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却被作者不经意地回避了。这是很值得讨论的。“行动”在书里是如何体现的呢?首先最直接的一层含义即是面对“自己将死这一事实”,要行动起来,不要坐以待毙。除此以外,作为一名作家,亚龙先生写这部书的目的就是想通过书传播自己的知识,影响别人,如其所言“在行动中产生波动影响,波动影响不只是说作者是个波源,被波到的你也有责任把动能传开,像作者一样做个积极地行动者。另外,作者书中的例子,几乎都是作者自己理治疗实践的案例。他说“治疗不是由理论驱动的,是由关系驱动的”,其含义是——理论是预设的、死的,关系是在场的、活的的,建立关系意味着积极的行动。最后作者认为能减轻对死亡的恐惧的有效方法是“与他人联结”,鼓励我们与他人结伴并互相拯救。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被死亡给吓傻了,没有人逃得了得。行动起来,向死而生吧!但是作者做的那么多分析和援引的话也完全可以导出另一种态度——彻底的虚无主义。而且某种程度上比”行动“更舒服。行动本质上还是向着死亡的一种对抗,行动如果失败,反而会加深挫折感。行为会带来责任和负担,这种负担有时候会超出死亡意识带来的解脱感。活出意义的执念本身很可能被死亡利用而带来焦虑。而守住虚无却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它的实质是和死亡融为一体。正如作者援引的伊壁鸠鲁所说,人死后的不存在和出生之前是一样的状态,那么出生前、活着、死后都保持韵致的状态不是更好吗?作者虽然不求助于基督教,但“入世”的信念根深蒂固,表现得像一名传教士。这让我联想到基督教和佛教这两者的区别,后者强调无为,不过我肤浅的学识还不足以支持我讨论这么大的话题,在此回避。话说回来,能做到无为的的人毕竟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无非是在出与入之间摇摆。无为并不鼓励自己把、放任自己烂掉,无为某种意义上也需要行动,是内心与精神长期的行动,是否抵达有赖于个体的悟性。如此看来,作者的主张不失为一剂老少咸宜的良药,不敢直视骄阳,至少可以带着护目镜,拉着别人的手一起看,同时不要忘了给别人发装备,看得不觉得刺眼了以后就可以坦然赴约了。

草,看完更恐惧死亡了。

这本书目前看到第四章,对于死亡这个话题感觉越发沉重,因为书对死亡恐惧本身的描述特别具象,让人能深切的体会到那种恐惧,甚至想到自己已经忘记的年少时期对死亡恐惧的原因——无意义感,进而,这种恐惧再次胧笼上心头。而觉醒体验是非常短暂的当事人的感受,对我们没有太深刻的意义。这本书也提出了解决办法,但是没什么特别深刻的好处,也许是因为没有强而有力的觉醒体验吧。目前来看,这本书的唯一好处,又让我们多角度重新认知死亡吧。之后看完再补充感受,希望看完会比现在感觉好些。

真正的勇士

看的第一本欧文亚龙的书。和预先想象的非常不一样。本以为会是一本极为激进的,直视骄阳,凝视死亡,和死亡面面而视,毫不避讳的直面,进而超越死亡。此乃真正的勇士也。然而,“会写小说的心理学家”就是不一样,语言中处处是柔和,不是当头一棒的打醒读者,而是循序渐渐的通过诸多的临床案例引导读者去发现诸多问题背后存在的“死亡焦虑”,逐步的让读者将注意力转向存在主义的四大主题中的“死亡”主题。进而更有意义的有意识的活着。欧文亚龙的意图在于通过直视骄阳,正视死亡,而更加深刻,更加活生生的存在于这个世上。不足的是,(个人觉得的不足)直视骄阳,但仍然没有成为骄阳,凝视死亡,却仍然没有超越死亡,欧文亚龙提到伊壁鸠鲁的一些观念、波动影响理念、亲密关系对死亡焦虑的缓解等等,这无一例外的其实都是对骄阳的回避。欧文旨在于揭开无意识对死亡的恐惧的面纱,让人们看清它,诚然,坦诚的面对死亡焦虑,有助于我们更珍惜生活,更深刻的生活。但似乎仍不够,问题依然在,只不过是通过“波动影响”、亲密关系等缓解了问题,死亡仍然没有被超越。或许这也是一个发展趋势,从精神分析到人本主义到存在主义再到超人本主义各自关注的主题不同,存在主义开始关注死亡、意义等终极问题而超人本心理学着关注超越死亡的永恒。

敬告各位读者:本书中一个不妥的翻译

大家好,我是张亚,我收到一位热心读者phil的来信,指出了本书第四章(p89页)一个翻译的不太准确的地方,在这里特别和各位更正一下,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多宝贵意见。(Everything fades; alternatives exclude.)在原书中我翻译成“除了选择,一切都会消失” ,是想当然的把存在主义关于选择的理念加在这里了,不太准确。此处原文出自《格兰德尔》这部小说:The ultimate evil is that Time is perpetual perishing, and being actual involves elimination. The nature of evil may be epitomized, therefore, in two simple but horrible propositions: 'Things fade' and 'Alternatives exclude.' Such is His mystery: that beauty requires contrast, and that discord is fundamental to the creation of new intensities of feeling.终极的邪恶便是时间永远在流逝,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孕育着消亡。因而,邪恶的本质可以概括于两个简单但可怕的命题,即“一切都会消失”、“选择彼此相互排斥”。 真谛便是:美需要有对比,这种不一致是创造新的感情强度的基础。(试着翻译一下,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版本)'Things fade' and 'Alternatives exclude.' 这两句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其他关系。前者是“一切都会消失”,后者是“选择彼此相互排斥”的意思。我觉得热心读者phil的翻译“一切都会消失;选择彼此相互排斥”更符合原书上下文的意思。特此更正,欢迎大家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当下的力量

第一次对死亡有特别深的感触是在大学四年级,一个下着大雨的晚上,我在自习室里学习,突然听到外面马路上‘砰’的一声。当时没有在意,后来外面很吵闹,我忍不住过去看了下。我走到路上面的天桥上,站在上面往下看,倒吸一口冷气。血迹瘫了很大一块,被雨水冲刷着沿着马路牙子一直往下流。交通事故每天都上演,但因为发生在自己身边,心理格外怪异。以后的几天这件事情一直挥之不去。是的,它引起了我对死亡的恐惧。作者一直在书里说‘你对死亡害怕什么’,我害怕的就是完全不存在的感觉,也可以说是个人世界的完全消失。记得当时我走在校园里看见一棵大树,长了几十年的树。我忽然想起那个刚刚逝去的生命,他走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所有的东西都消失了,但是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东西,还遵循着原来的轨迹。就像这棵树,它还在这里,春天生长,冬天落叶。前几天看严歌苓写的《一个女人的史诗》,动乱年代,一个冤死的小伍跳楼自杀。第二天早晨小菲在路上买菜,想着要回家做某某菜(想不起来了),忽然心里感慨,太阳依旧升起,人们还要吃某某菜,但是小伍已经没了,永远不会有了。就是这种感觉。死了就没有了,就像从没有出现过。这种感觉谈不上悲伤,也不是愤怒,而是一种孤独。不过,我倒也不想人可以长生不老,也不想人有灵魂。在我的心理总有中感觉是死亡是一个阶段,经历过这个阶段人的一切归零,如果有轮回,那么再重新开始。如果还有灵魂存在,那么之前人生里的遗憾和悲苦还会一直存在,并且永远存在,那么折磨也就不会结束,这样岂不是太惨了。死亡不可避免,如何生活才是重要。克里希那穆提说的很好,每一刻都是过去死亡之后的重生。每一秒都是新的自己,把自己从过的连接通过瞬间的死亡切断。不受过去的羁绊,每一天每一秒都是新生!

对死亡的思考——《直视骄阳》读后

开篇序言最近的时间似乎是安排得满满的,或许根本不是最近,是长久以来我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大有齐白石那“不叫一日闲过也”的风范。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其中一个癖好是抄写名言名句,但可惜当时抄这句话时有个笔误,我在那绿皮塑胶日记本上写下:“不叫一日闲也过”,及至后来很多年都觉得齐白石这个人说话太拗口,呵呵。九月十七日大塞车时我也是其中被堵成员之一,早上在公车上呆了两小时,晚上呆了三小时(平时是50分钟的路程),好在我一直有座儿,因此多了五个小时看书的时间,感觉也很是惬意。其他的时候,要么在思考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要么倒腾我的个人主页,要么写博文,写咨询和案例报告,要么去百度给人解梦(哦,顺便提一下,我现在被百度邀请成为他们的解梦专家了,并且与我老爸的偶像邵伟华同台PK哦,地址在这里:http://zhidao.baidu.com/s/dream/index.html#critic),好像就没闲着的时候。最近看的一本书是欧文亚龙的《直视骄阳》,是一本关于死亡焦虑的书。书里提到的一些细节让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的很多事情,尤其是想起我曾经一直想在院子里挖个深洞,把装着照片和日记的罐头瓶放进去,然后想象千年以后被后人无意间挖掘出来。我认为那样可以让他们知道,一千年前曾经有这样材料的东西,并且在一千年前,人们管这个东西叫“照片”,我也希望能让他们知道,一千年前的文字是怎样构成的,同时他们还知道了,一千年前有个小姑娘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我不止一次地想像那个场景:一群不知道会穿什么款式服装的人类,拿着他们那个时代的类似放大镜一样的工具小心谨慎地研究我留下的东西。对这个场景的想象让我很是有满足感。结果我把这个幻想告诉一个好朋友的时候,他竟然告诉我,他曾经实施过——他小时候曾经在一个啤酒瓶里装上他写的东西,埋在地底下,结果过一段时间就忍不住挖出来看看,挖了两次,最后一次的时候索性不再埋进去了。他说完,两个人哈哈大笑了一场。按照欧文亚龙的观点,我们这样的动作其实是在无意识地对抗死亡焦虑,即希望自己死后可以给后人留下点什么。有的人希望给后代留下财富,有的人希望留下名声——然而欧文亚龙认为这两样东西是最没有价值的,因为你留下的财富始终要被后人消耗掉,你留下的名声也很快会被人遗忘(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上将再也没有人记得你,因为那些认识你的人都死掉了,连他们的儿子和孙子也会死掉),然而有一样东西如果你愿意留下,它就永远不会消失——那就是“波动影响”——你的爱、智慧和思想对他人的有益影响,而这个人又用你给予他的这些无价的东西去影响其他人,就这样代代相传,平行的和纵深的影响将永远传递。最明显的例子,比如中国的孔子,我们至今都还在受他的影响,比如外国的尼采,我们中的很多人也仍然在受他的一些思想观点的影响。因此我也开始意识到为什么齐白石说“不叫一日闲过也”,为什么我喜欢给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我想这大概是对付死亡焦虑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虽然我们都是无意识地去这样做。对死亡的探索这些天因为看《直视骄阳》,让我回忆起不少小时候的一些事情。记得那时候作文选上有一篇描写小狗“安琪儿”溺水而亡的故事,我每看必哭;还有动画片《雪孩子》里的小雪人,为了救小白兔而融化了自己的身体,我也是每看必哭;当时经常被一起看书的小伙伴嘲笑,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些故事触动我最深的,却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脆弱生命的悲悯和哀伤。童年期的我对死亡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我一直非常非常想知道我死了以后将要去哪里。所以在10岁的时候精心策划过一次死亡事件(当然没有真正去实施),因为想到还要好几十年才要死掉,就觉得那太遥远——我太想知道人死了以后要去哪里了。那当然都是小时候对死亡的探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和欧文亚龙一样——也无法从宗教里找到任何精神上的安慰。虽然我的家族很多代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无论我父亲的家族还是母亲的家族。当然有人说这是一种反叛,要通过脱离我的家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不知道内里是否有这种因素,但无论如何我不能接受“轮回”这一说,也无法让自己相信“人生来就要受苦或人生来就有罪”这个观点。对于我来说,人一旦死了,就是灰飞烟灭,就是什么都不存在了,起码是任何可见可触的东西都不存在了。至于近年来人们都在谈论的“灵魂永生”,我还不能说我不相信,当然也不能说相信,因为我现在仍然活着,没有证据证明“灵魂永生”,但也无法有证据证明“灵魂不存在”,如果可以(但我不相信我可以),等我临死的时候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正是因为知道自己迟早要死,并且没有人可以告诉我,我死了以后我将如何,我自己也永远无法知道答案。所以我才对生活如此的有热情,才对生命如此的感兴趣,我觉得这个未知使我整个的生命都变得很有意义——因为我无法确知我的生命是否有机会重复,并且我相信如果我的生命得以重复,那个重复的生命也不再是我,尤其现在的我的世界里出现的所有的人事物也不可能再出现在那重复的生命的世界里,如果我的生命真的可以重复,那我的经历恐怕是不能重复了,我的气质特点呢?我的思想呢?我的爱的体验呢?一定也是无法重复的。所以,对于我的生命来说,真正的存在仅此一次。正因为如此,我才不忍心让每一分钟白白地流走(因为这一分钟也是不可重复的),我要去做那些我认为对我有价值的事情,要用我认为有价值的方式去体验我的生活,我要和我爱的人在一起,去爱他,并通过爱他而去爱所有的人。关于波动影响说到“波动影响”,最近几年来我从事的工作似乎都是在创造这种“波动影响”,无论我曾经身为形象设计师为人们带来美好的感觉,还是作为培训师去传递正向积极的价值观,还是现在我正在享受的心理师的工作,都是在创造那“波动影响”.我深信自己曾经和正在影响着一大批人,让他们通过我感受到希望、力量、幸福和积极的人生观。或许他们是通过我的课堂,或许是通过与我的交谈,或许是通过我的咨询,还有很多人是通过我的文字。今天一个多年前的同事在QQ上给我留言,说她今天感觉糟透了,她知道我不在线,但是每当她想到我,心里会感到一丝慰藉。然后她就访问了我的日志,看到了那篇《给寻找自己的你》,一时间哭得泣不成声,她说:“你的日志拯救了我,谢谢你。”看她这么说,我也很感动。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那篇日志刚刚写完的时候,很多人给我回馈说刚看了几行就忍不住哭了,他们认为那篇文章是一份礼物。今天我再次感受到这种“波动影响”,我深信她有了这份感受,将学着更好地生活,会把她体味到的感受用作去爱她的孩子和丈夫,去爱她周围的人。我喜欢这份“波动影响”,因为,那是我生命的意义的一部分。很多年来,我经常有一种沉浸在有着各种气味的空气里深深呼吸的感觉,整个人沉浸在那空气里,让那空气中的各种杂质各种气味各种感觉包围着我,浸透着我,我在它们的包围中前行,感受着这一切,也感受着我自己。我想,也许正是因为我虽然知道生命终将消亡,但却选择深深地投入到生活之中,所以才对我的人生感到满足,所以才对死亡这个东西非但没有恐惧,反而还充满了好奇吧。

直面死亡的体会(四)众生平等

道理真的是要讲给有缘人的。所谓“做人要有谦卑心”或是“众生平等”这些话,以前听了,觉得那是弱者自我安慰的口号。真的面对死亡以后,才觉得,这是几乎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真理。以前常常看报纸看电视,看到那些不幸的人,同情之外,会有虚幻的优越感,比如,自己受教育程度高,自己相对家庭条件好。看到那些幸运的人,又愤恨自己的父母,也愤恨自己,愤恨自己所生的时代。可是,死亡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无论是那些生来就裹了小脚的旧时女人们,那些遭遇了战争的世代,还是将来我看不到的那些未来人类;无论是被贫穷纠缠一生的底层人,还是一出生就饿死的非洲小孩,还是荣华富贵的公主,结果都是消失。消失得如此干净,连回忆都没有。物质的享受的确是无穷无尽,可是到死的那一天,一切归于零。精神的享受也是如此,认识100个美好的人和思想,和认识1万个,也都有一切消失的那一天。一切消失这个最终宿命,让人的自私变得没有意义了,也就相对少一些破坏性。想清楚这一点,我很难再有任何优越感,或是攀比心。谁也谈不上更幸运,我们拥有生命,看似是同样的幸运,我们都要消失,又是同样的不幸。在死亡的铁律面前,每个生命都是一样的卑微,又是一样的珍贵。

直面死亡的体验(二)永生是不合理的

我太害怕死了。在这种绝望的心态下,几乎所有的可能性,都会像救命稻草被抓住,试图给自己一个永生的希望。因为在面对死亡以前,我的人生观是永不气馁。任何一个问题都有漏洞来攻克,天无绝人之路。所以我无法真正放弃任何东西,我从A,B,C中选择了A的时候,心里觉得B,C,有朝一日也是可以试一下的。这种建立在永生可能基础上的思路,本身就说明了永生的不合理。永远有明天,明天就永远不会真正到来。永生就意味着时间的停滞。我幻想死去就是肉体和物质享受的消失,只要精神上还看得到这个世界,可以交流,死去甚至不是一件坏事。也就是只留下灵魂。技术上说,永生也是无法实现的。人类的灵魂需要肉体,肉体需要能量,灵魂这么精致的东西,消耗的能量尤其惊人。而能量又是守恒的,需要死去的人给新的生命让出来。生命的求生欲望是一把双刃剑。强烈的求生欲望是大自然进化的动力,是贪婪,是对大自然给予的永不满足,让我们的生活越变越好,同时这种欲望是自私的,所以个体之间必然会互相伤害。必须有一个机制,有一个看不见的手,让它把对物种有利的部分留下。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死亡,就是最好的调节机制。至少对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生老病死是它发展进步的动力。生命如此美丽,如此无力。如果有两个选项,做一个活一千年大树,或者乌龟(耗能越低的生命活得越久),还是做一个平均寿命70年的人类。虽然我没有做选择的权力,但我很高兴我是后者。一切都是白来的,我的意识,我的肉身,我伴随着痛苦的欢乐,终有一天也会被收走。

向死求生

向死求生 ——记《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文/张素闻 恐惧感是与生俱来的第一种情感,最深刻的恐惧来自死亡,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恐惧着死亡。看看满街的美容塑身整形广告、健身房、减肥药、养生馆、琳琅满目的化妆品、营养品、滋补酒、乃至古代的炼丹术,近代的壮阳药卵巢保养等等,无一不在宣示现代人对死亡的恐惧衰老的恐惧。亲身经历的伤逝常常带来对无常的焦虑与恐惧,往往使人惴惴不安夜不能寐,生命的重心失之阳光。仅是自杀的传染性已经足够令人感叹生命的脆弱轻薄,更不用说汶川大地震这样巨大的自然灾难造成的死亡,那幸存的人们,多久才能真实直面突然崩塌的关系与生活困境?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授欧文雅隆先生以他自身以及他的病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写了这本颇为好读的《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现年75岁的欧文雅隆14岁的时候曾与死亡擦肩而过,经历过三位恩师的死亡,杰诺梅.弗兰克、约翰.怀特霍尔、罗洛.梅都以自身的死对这位心理治疗界公认的大师造成影响,对死亡的在场感、深厚的哲学功底与心理治疗经验使该书的思考和认识既温暖亲切而又睿智。欧文雅隆非常善于在掩藏的咨询访谈与梦的解析中带领咨询者识别死亡焦虑,出其不意地揭开咨询者掩饰的焦虑和恐惧:对虚无的恐慌、对死亡甚或愤怒暗示的认同、对今生不尽人意的遗憾、对关系的挑剔、波动影响、适应困难、分离焦虑、自怜、漫长的哀伤、乃至强烈的性欲、或是对关系的厌倦……都有可能源自对死亡的焦虑。 死亡如同骄阳,难以直视而又无所不在。该书也可算是生命教育中生死学的入门读物: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向死求生?在走向死亡的路上安然而活?尽管宗教信仰常常对恐惧死亡和未知的人带来不可思议的安抚和治疗效果,欧文雅隆还是根植于现世存在的世界观,拒绝超自然的信仰,不相信来世,他认同尼采的“成为你自己”和“那没有击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并将之与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哥德、易卜生、卡伦.霍妮、马斯诺、六十年代美国的潜能运动以及当代的自我实现观念相提并论,构成他在此书中的哲学基础。欧文大谈伊壁鸠鲁的生死观:“死亡和‘我’永远不会同时存在,既然死了,就不会知道自己死了,那么,死又有什么可怕呢?”如果这断绝妄想的生死观真能令人改变观念,放下恐惧,直面死亡,在死亡中体验觉醒,活在今生,重视此时此地,那也许正是此书有趣的地方之一。直面死亡,拒绝思考前世,也不叩问来生,是为了更好地活在当下。但是,如果恐惧已经根深蒂固成为惯性,那么,仅仅从观念上灌输未必能帮助对方真实地放下恐惧。好比一个害怕黑暗的孩子,总是跟他说黑暗没什么可怕,还不如陪他一起走过黑暗,或者就让他相信黑暗之中另有光明。陪伴,是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治疗,陪伴本身就很容易达成治疗,某些时候,宗教对于信徒就象是黑暗之光。来世,只是宗教对此生后果的设想,何况宗教对之有很多充满安慰的设想,不论灵魂的有无,不考虑后果的生活,仍旧是失之理性的生活,而如果某些认同感能减缓焦虑或者恐惧,就可以让之拥有这种认同感。关于宗教,欧文雅隆有失之谨慎的地方,如果他能借鉴一下伏尔泰对于宗教的态度,可能更能帮助人战胜恐惧。活在当下若不能被正面理解,很可能导致负面效果,诸多人当下的生活都在放纵欲望,歇斯底里地想要抓住一些什么,证明一些什么,有时不惜伤害他人荼毒自己,看上去是在拥抱死亡,其实不过在浪费生命消耗生命,反而不能使当下的生活更美好有质量。未知生,焉知死?在有限的此生中,重视当下的生活,自我觉醒,活出自我,虽然死亡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它也从精神上拯救我们。此书中,欧文没有如其他哲学家一样思考生命来自何处,也不关心生命去向何处,但是,他关心生命当下的心理健康。欧文雅隆并不隐藏自身曾经对死亡的恐惧,也不回避自己有时对来访者的无能,因此,这本书最可贵的是——你在和一个真实的欧文雅隆同行,一起面对死亡,认识焦虑,一起通过关系克服死亡的恐惧,向死求生,走向成熟。那种咨询师和咨询者构成同盟的设想和坦然对自身错漏的分享,是诸多受过传统咨询师培训的人所难以接受和羞于承认的,但也是欧文雅隆异于常人的地方。

死亡是恐怖的,但是被亚隆医生道来则特别的温暖

在我八岁时,爷爷去世了,从此我便认识了死亡。一直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死亡恐惧因为长大后遇到的一些人和一些事便被唤醒了,我不敢听到别人死亡的讯息,不敢看关于死亡的任何细节甚至不敢提到死亡的词语。但是当我看亚隆医生的“直视骄阳”时却没有任何一点的惧怕心理,虽然我仍然不能战胜死亡恐惧,但是对于这本书我现在却有了深厚的感情!

直视骄阳,直视自己

《直视骄阳》是美国心理治疗界的大师亚隆在自己75岁时著作而成,以众多实际案例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剖析人类普遍存在的死亡恐惧。正如他的书名所言,死亡就像骄阳,难以直视又无所不在。1 “从他的朋友中找寻他的身影”端午节前,和姐夫的朋友们一起吃饭。饭间,谈到他们最近刚英年早逝的一位友人。不断谈起他们曾经一起打拼事业,一起吃喝玩乐的日子,又数次哽咽不愿提及这个话题,最终只能将无限的伤感与杯杯烈酒一起咽进肚中。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瞬间灰飞烟灭,活着的我们仅能从言语中去找寻他留下的身影,从眼泪中看到他留下的痕迹。2 能触摸到的灵魂才是真正的存在我一直认为,死亡就是灵魂脱离肉体,而死亡最大的悲剧在于灵魂依然在,但无法相互感知。失去肉体寄托的灵魂虚渺、空洞,像极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有一天,我梦到父亲回来找我。醒来时,整个人很开心,仿佛一切真正的发生过。梦帮助我们去感知灵魂,但梦毕竟是梦。3 “未知死,焉知生”面对死亡的痛苦往往是不愿意放手,面对死亡的恐惧往往是未曾真正生活。直视它,我们才能愈加清晰地看清自己,才能愈加深刻地理解活在当下。尽管我们不是看得通透的圣人,但愿意在一点一滴的感悟下去充实地体验属于自己的那条人生路,求得无怨无悔。

跟我老师讨论的原话

关于恐惧是否能克服的问题,我有了新的想法,当然未查阅过资料,纯粹个人猜测,可能错得离谱,哈哈,先请见谅。我认为恐惧是对于前意识甚至潜意识的,相对本能的,比如死亡。至于平时我们说的对某些物体恐惧,或者恐惧考试,其实是“害怕”。个人认为“害怕”是表层的,可以意识到的。害怕比恐惧的意思含义浅薄。然而真正的恐惧通常都难以被知觉,或者说被压抑着,潜意识不让个体知觉到,所以通常会转移为其他的情绪或症状。正如我们会因情绪问题产生癔症一样。因为不能意识到,所以也就难以克服。或者说,不能克服。然后从恐惧的对象看,它是本质的根源的。人为什么会怕失去?是因为拥有。相对的,人为什么恐惧死亡?是因为他们活着。所以死亡恐惧一直存在。而越体验到生命生活的美好的人,应该越难以割舍生命。当然有很多生活苦闷的人寻求自杀,他们不是不怕死,是错误理解“死亡”。其实死亡是一种失去,极端的极度的失去。他们寻死,不过是寻求脱离苦恼脱离困境,其根本是寻求意识对苦恼感觉的摆脱。当现实努力或能力不能达成此目标,同时情绪强势压抑理智的存在,对死亡的误解,让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永远脱离苦恼。实际上,他们不爱生活吗?从未享受过生命吗?对生命真的完全没有爱么?不是的吧,他们不是讨厌生命生活。而是希望求乐不得,就寻求意识上的解脱。其实死亡和变成植物人对他们来说都能达到目的。而植物人不是死亡。至于老师提及的癌症病人对自己的自杀是克服生命恐惧。这个,我不赞同也不否定。虽然没看过电影。但还是觉得癌症病人的自杀不一定就是死亡的超越。而是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和自己生命的意义,以及能预示到自己生命的终结点。记得以前有书叫做《完全自杀手册》,有句话大概是这样的,不能控制自己的诞生,难道连控制自己的死亡的能力和方式的权利都要放弃吗?的确,人有掌握自己生命的权利。死亡是生命权利,你有权利决定自己死亡的地方和方式。但,这并不代表克服死亡恐惧。

看他人的生命之花在我面前绽放

这本书我其实没太看懂。让我感动的是亚龙做为心理咨询师的态度,他说,这份工作太让我满足了,看着他人的生命之花在我面前绽放。书中亚龙转述过他的老师一句话:让来访者教导咨询师,告诉咨询师他们的问题是什么,远比咨询师教导他们/指出他们的问题,效果要好得多。发自内心的接纳,理解和陪伴。

敢于直视,你才能战胜它

什么样的人会恐惧死亡?什么年龄阶段的人会恐惧死亡?为什么有的人会恐惧死亡?恐惧死亡怎么办呢?当你对“死亡”这一命题产生兴趣时,或许你可以看看心理学大师、畅销书作家亚隆所写的《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一书。正如书上所写“作者以75岁高龄探讨人们心中普遍存在却被长期否认和压抑的死亡恐惧。书中除23个实际案例和许多文学名著、电影作品中的例子以外,作者还以一位普通老者的身份对内心的死亡恐惧进行了自我表露和深刻剖析,非常难得。”或许你想吐槽:“难怪他写死亡,都75了,不怕死才怪。”可是,当你在看完书后你肯定会有新的感悟。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随时与死亡擦肩而过(我真不是在诅咒你)。举个例子,在我记忆中关于死亡的一个深刻印象是,一种我本来很喜欢的香味道突然让我觉得恶心。而当我去分析原因时才想起,因为我读大一那年暑假我奶奶去世,为了掩盖尸体的味道房间里点的正是那种香。我把香的味道和对死亡的厌恶联结起来了。当我在阅读此书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人生中各种与死亡有关的事情,然后我惊讶地发现,当我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时,我反而不恐惧死亡。相反,当我看着那些法师在为我的外祖母做法事,当我跟着大人在深夜抬着棺材上山,我只是觉得新鲜和有趣。也就是说,是我们对死亡的视角影响了我们对死亡的感知。在此书中,作者会反复强调此点。这本书,推荐给受死亡困扰的人,推荐给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人,推荐给爱思考的人。

我不知道死亡 死亡却熟识我

我不知道死亡死亡却熟识我当叶子飘落的时候当果实成熟的时候Ta在大树背后等待着我当雪花消融的时候当河水干涸的时候Ta在对岸伫立凝望着我当我从噩梦中醒来当我在黑暗中颤栗Ta在窗外嘲笑着我当奶奶下葬的时候当手捧吾妹的骨灰Ta在墓碑之间窥视着我我不知道死亡死亡却熟识我Ta是我的主宰,我是它的宿主我的肾 供给Ta于恐惧的蜜糖我的肺 供给Ta于悲痛的烟丝我的脾 供给Ta于忧虑的泉水我的肝 供给Ta于愤怒的氧气我的心 供给Ta于绝望的美酒一无所知的人们无能为力的忙碌无可奈何的抵抗即使扼住命运的咽喉依旧无法驱散Ta的幽灵我们不知道死亡死亡却熟识我们当我们终于与Ta四目相交Ta却一把将我们推入墨色浓浊的虚无

读此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分析的过程

对于每个有死亡恐惧的人来说,直面死亡是一件艰难的事。一直以来自己就如鸵鸟般的逃避着,尽管自己有觉醒体验,但就是不愿意面对。看此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自我分析的过程,回顾过去和现在自己面对和经历的一次次与死亡有关的所有,突然觉得好像自己有所触动,但是那种自我偏执的阻抗依然存在。不管怎样,读书过程真的让我真真切切的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甚于冲动地想从事一项特殊的职业——临终关怀……;自我的改变也在孕育之中……感谢老同学YU的真情推荐,感谢老同学亚子将如此好的书译过来。

面对死亡

我们是如何的惧怕死亡?很小的时候看过西游记,印象最深的就是人生果和唐僧肉。因为只要吃了这两样东西我们就可以不死去,现在回想起来原来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惧怕死亡……我们也许还不能真正去了解什么是死亡,可是我们却有了深深的恐惧。我们希望自己快快长大,长大了我们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变老,变老了我们祈祷我们不会死掉……意外、疾病、灾难各种我们可以预见和未知的恐惧早就深深的埋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我们经常会听见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因为我们知道活着你至少还可以经历,而死了所有都终结了。不知道提到死亡有多少人愿意看这本书,曾经有一友人,早早把此书买回去却一直不愿意翻看。也许征服死亡的恐惧是如此之深。一直以来很喜欢Yalom的书,每本书都会小心翼翼的珍藏着。看着直视骄阳也如视珍宝,直到读完不知道多少次激动过……也许我们如果没有能力去证实死亡,那么我们活的没有那么明白。人这一生也许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我们拥有什么?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我是谁?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可能曾一次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么有多少人究其一生能明白关于自己的这三个问题呢?以前常会听人说,我活不下去了,死了算了。他们中的一部分,既不了解死亡的意义,也没有办法活的明白,对于我来说这样的人,好比行尸走肉。在这个物质化的世界里,或许我们不再会用时间去追问关于自己的一些问题,更不会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清楚。对于我而言,存在是有意义的。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进一步对自己有了深入的认识,更多的了解了活下去,更好活下去的意义。当我真正要死去的时候,我能明白,我也能面对,我更加不会害怕!你也会明白:虽然肉体的死亡会摧毁我们,可是,对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我们。

我的死亡恐惧和觉醒

《直视骄阳》立意于帮助读者面对死亡的恐惧。每个人都会面对死亡,个人对死亡的恐惧,或外显或内隐或在其他无指向的焦虑中表现出来。欧文通过一个个的案例揭示我们或许也有的各种形式的死亡焦虑。识别死亡焦虑是从这种情绪中摆脱的第一步,欧文列举了一些案例事件,他们带来觉醒,开始面对死亡。如何处理对死亡的恐惧,欧文通过观念的力量,告诉我们死亡是虚无的,因为灵魂随着肉体死亡,死亡就和出生之前一样。我们要做的是实现自己的潜能,活出真正的自己;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结,给他人带来好的影响,不枉一生。欧文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哲人语录,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书籍的论证和说理,非常好读。最后谈到的他自己的死亡恐惧和给心理治疗师关于如何治疗死亡恐惧的意见,践行了他暴露自己,拉近距离的治疗手法,也渗透着一位大师的温暖,大爱情怀。不知道何时自己开始琢磨“死亡”这一议题,开始留意谈论死亡的书。《直视骄阳》是早些时候就知道的,因为作者是欧文.亚隆曾动心,列为想读书之一。只是我一向读书朝三暮四,渐渐的也就忘了。记忆里最鲜活的wake up call 是近一个月内的事。我似乎是在厨房做饭,听到室友接了一个电话,着急的问 怎么了,等着我,我马上来,就急匆匆的要出门去。我意识到不同寻常,一问,她住在对面小区的同学的爸爸 怕是不太好了,同学乱了章法,似要即刻回家去。等室友回来才知同学的爸爸得了癌症,怕是时日不多了。室友跟妈妈通电话,癌症,晚期,几个月,谁也.....这样的字样像小针飞来。如何能把死亡说的如此家常。我在厨房低头切菜,默默听着,心里战颤不已。死亡就这样说来就来,不同缓转。(如今写来仍是心潮涌动,双手发软。)人终将有一死,少儿懵懂之时就读过的句子,原本只当这一死山高水远,便也无心忧虑。随着年纪渐长,间或也想过死生大事。 不曾想死亡即时即刻就砸到了眼前,就在旁边房间里,就在室友的电话里,一个人的生命不久就将到了尽头,而不久前还听说他在家拉京胡。人终将有一死,You only live once. 趁着中秋假期,安排了长白山的行程。一起去的朋友有些犹豫,介意路远或天气。而我知道我一定会去的,不然更待何时呢.于是在上班的空隙里订好了往返的车票。而后又遇到了这本书,时机刚好。书中第二章谈到识别死亡的焦虑。说人有一些没有指向的焦虑,其实是由对死亡的焦虑。我一直很焦心的时间的流逝,经常感叹,哎六月了,半年过去了,啊 又月底了,呃又过完一周了。做事,总是在意花了多少时间。去趟超市,花了一个小时,公园走两圈 20分钟;9点了,10点了.....心里总是一点一滴的计算着时间。说好的活在当下呢,走路还是急匆匆....一个追赶时间的人。疑惑自己怎么这么在意时间,书中说“对死亡的恐惧,对时间流逝的恐慌,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哦,原来是这样。我深藏的死亡恐惧,还在于:公交车上遇到老人,视线总是回避他们的老人斑,迟缓的步伐不便的腿脚....How to deal with terror of Death? 识别了对死亡的焦虑,怎样处理. It depends on how you perceive death. 书里的具体话语,我想不起来,只记得当时读来觉得温暖,那个电话带来的对死亡的恐惧被抚慰了。1, 没有必要害怕死亡,因为人不会对死亡有感觉或者记忆,就像对出生之前时间毫无觉知一样。2,人通过人之间的波动影响,留下活过的痕迹。3,忽略无关人生目标的事物,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活出真正的自己。由书中案例看来死亡焦虑是有可能复发的。这一剂良药免不得要家中常备。

直视死亡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是从柏邦妮微博上认识欧文亚龙,她是个注重心理健康的人,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也看心理学书籍。我从小也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当然不能错过此类好书。亚龙是心理治疗师也是大学教授,写的这本书是关于死亡焦虑的,他认为每个人内心多多少少都有死亡焦虑,在你的潜意识蠢蠢欲动,如果你感觉到时不我待而产生的懊恼焦虑,怕老,听闻有人去世就会抑郁那你应该是死亡焦虑。他认为越是没有按照自己意愿真正活过的人,越是经历少的人,死亡的焦虑越是严重。他把死亡比喻成不能直视的太阳光,但是这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直视死亡才能更好的生活在当下。亚龙是个无宗教信仰者,如果没有前世今身,没有生命轮回,如果我们死了就是彻底的消失了也无意识了,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庇佑,那么你要如何面对死亡?亚龙在书里告诉了大家,让自己生存过的痕迹去影响别人,也就是波动影响,使得你的存在变得有意义。亚龙的书写的非常简单易懂,不存在故弄玄虚的深奥,还有很多心理咨询实例,非常生动。其实我觉得不只是死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所有的事情,特别是痛苦的不堪的伤痛,都要直视它接受他才能真正的好起来。人活着也是这样,你感到生存之痛,你看见黑暗并且接受他们以后才能真正的脚踏实地的生活和享受当下的快乐。

阳光大好,心情美妙~2010-01-13

万千心理系列,这本非常适合放在包里,随身携带。手感极好,内容不错。看完后,感觉经历了一次想象中的死亡脱敏训练。虽然印度大师说我们都是“二手货人类”,但是从阅读中的获得的体验仍然珍贵。今天阳光大好~心情美妙~

就像用肉眼直视骄阳

我仍然不会说话仍然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我感谢那个夜晚感谢那些陪伴着我的人像是把封闭的心刺开了一个小口子痛苦,艰难,却弥足珍贵然而我终于可以正视自己的懦弱正视那些我自己都痛恨的地方就像用肉眼直视骄阳我知道这是我慢慢坚强起来的开始* * * * *我很庆幸没有真的等到四十岁的时候才终于可以拥抱妈妈* * * * *本来想写一写看完亚龙的《直视骄阳》的感受的没想到写成了这样然而也没什么不好如果连死亡这样耀眼的骄阳都能够直视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我很庆幸在我还没有对死亡产生恐惧的时候就读到了这本书我更庆幸在我读完了这本书之后刚刚翻开书页时的恐惧也随着亚龙安详地诉说消失无踪影看了张亚的译者序彼时她刚生下了自己的宝宝我无法切身体会她那种游弋在新生与死亡之间的感受但依然感动于她的坦然和虔诚就像用肉眼直视骄阳探寻,发现,承认,接受,原谅驱散生命中的阴霾体味当下的美好而我继续盛装前行

味同嚼蜡

160331既然上来豆瓣,就把之前欠的全补上。本以为此书可以给我勇气,本以为此书可以让我对死有更进一步认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只记得,在阅读此书时,多的是类似“硅谷禁书”那般的唯心论,逻辑性差,完全看不下去。

亲密的人际联结为人生之重中之重

这本书应该说看得比较快,差不多一周多些就结束了,上周四的时候完全完结。刚刚为了写阅后感,特意又快速翻看了一遍,发觉只是一些闪光的句子引起我的注意力,头脑中没有整合成一个框架。这是看书时留下来的遗憾,应该先去翻看译者特意作的《读者指南》,可以引导阅读时的思路。之前看了很学术的《拒斥死亡》,后来看了大气脱俗的《超越死亡》,这本实践为主的《直视骄阳》多少少了些心理冲击力。不过,各个案例带出来了死亡焦虑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理论联系实践,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这三本书算是开启了我对于存在主义哲学/心理学/宗教联结点的浓厚兴趣。先合上书,让我说说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首先,很多有才智者很想保留住自己的思想,独特之处才是个人的创造。也是此人存在的一种长久留证。这和中国古代哲人提出来的人生三不朽的说法“太上立德,其次立功,最后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一致的。这一点,在《拒斥死亡》里有提到创造性的人倘若找到才华发挥切入点,会能够获得这种满足感。其次,我想起自己对面临他人死亡的最初体验,是记忆中很敬佩的一位叔叔,和我哥哥同龄,但更为温和些。可惜,非常优秀且纯正的他在中学时候就溺水身亡,当年我们那个区好多人都去看望打捞他的场面,因为大家都听说这个男孩子品学兼优,都希望可以挽救他。年龄尚小的我,不晓得死亡的真正含义,只是茫然的看到后面很多场景大家都很悲伤。但是死亡场景的体验对我带来何种影响,我至今还没有感受到。这位叔叔,曾经在我因为贪玩就要面临被哥“一顿打”之时,阻止住并批评了哥哥,现如今,我还能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感觉。这个倒验证了作者提及的“波动影响”。“波动影响”指得是一个人中留下来的一些东西,比方某种特质、某些智慧、某些教导,或者是带给他人的舒适的感觉。第三点,和在《超越死亡》里一致,也是作者极力表达的,让生命尽情绽放,换用尼采的话“圆满人生”、“死的其时”。死亡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感觉生活的不如意,感觉自身的能量没有完全释放。如果创造出了自己热爱的人生也算是一种完满。作者提出一种解决死亡恐惧的方式-亲密的人际联结。这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地方。这也是很多癌症患者在面对死亡之时,会有较大的人生观念转变,对人更为慈悲。现在打开书,对书籍内容作个概述,识别死亡焦虑,利用觉醒体验,转变观念,通过关系克服死亡焦虑。后面讲到作者自己对的死亡的体验和认识,以及对治疗师的建议。对死亡,对人生,我们老祖宗说的一句话“朝闻道,夕死足矣”。我觉得这句话经典之极。也解除了人生太多的无奈。不执著于过去,随时随地的人生此刻满足感。摘录一些引起我思考的点或者我觉得对于我很崭新的可能是作者独特的思考处吧。1.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2.每一次选择都以为着新的改变,也意味着放弃过去某些。每个“是”都暗含着“不”。3.困难的选择常常可以追溯到更深层面的存在命题和个体责任。4.直面死亡会引发焦虑,却也有可能极大地丰富你整个人生。5.我活着的时候,无所谓死亡;当我死去的时候,我已经不存在了,为什莫要害怕那些我们永远也感觉不到的死亡呢?----伊壁鸠鲁6.一切美与完善的价值都取决于它对我们的情感生活的意义。7.在改变之中蕴含着永恒。8.你就是囚犯,又是监狱长。难道就没有你自己能够决定的因素吗?哪怕只有10%?9.成为你自己那些没有击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尼采10.在大多数亲密关系中,你越能做真实的自己、敞开自己,你的朋友关系也就越能深入长久。11.毕竟,你无法交到新的老朋友。12.只有当关系与咨访关系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时才能带来真正的治疗效果。13.当一个人被日常琐事缠身时,也就不会去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更不会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了。注,这则简评本来是放在豆瓣日记里的,后来决定把所有关于书的评论都一一放在书籍本身的评论页面。日记里因为有朋友的留言,就不删除了。


 直视骄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