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自杀论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200092684
作者:涂尔干
页数:165页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揭开自杀的神秘面纱
导论
第一编 非社会因素
第一章 自杀和心理变态
一 精神错乱
二 偏执狂
三 精神错乱者的自杀
四 神经衰弱
五 酗酒
第二章 自杀与正常的心理状态、种族、遗传
一 种族的定义
二 种族与自杀
三 遗传与自杀
第三章 自杀与自然因素
一 气候与自杀
二 季节性气温与自杀
三 冷热异常与自杀
四 昼长与自杀
第四章 仿效
一 仿效的定义
二 不应归因于仿效的事实
三 仿效是否对自杀有强烈的影响
四 仿效对社会自杀率没有影响
第二编 社会因素和社会类型
第一章 确定社会因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
一 病因学的分类
二 寻找引起集体自杀的原因
第二章 利己主义的自杀
一 宗教信仰影响自杀
二 个人自由度影响自杀
三 教育普及度影响自杀
四 小结
第三章 利己主义自杀(续)
一 婚姻状况与自杀
二 已婚者对自杀可以免疫的原因
三 丧偶比独身对自杀更具免疫力
四 家庭群体可以预防自杀
五 政治群体可以预防自杀
六 利己主义自杀的成因
第四章 利他主义的自杀
一 利他主义自杀产生的土壤及分类
二 军人自杀率高的原因
三 为自杀下定义的必要性
第五章 反常的自杀
一 经济危机影响自杀
二 社会制度制约与自杀
三 工商界异常的自杀
四 夫妻关系反常引发的自杀
第六章 不同类型自杀的各种形式
一 不同类型自杀的形式
二 自杀性质与选择方式无关
第三编 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
第一章 自杀的社会因素
一 自杀取决于社会原因
二 凯特莱的理论不能解释社会自杀率
三 一种精神上的外在力量决定自杀率、
四 这些观点对自杀问题的解答更有利
第二章 自杀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一 历史上评价自杀是一种犯罪
二 自杀和犯罪的关系
三 自杀和杀人在心理上是否具有一致性
四 自杀和杀人是否取决于不同的社会条件
第三章 实际的结论
一 自杀是不是正常的社会学现象
二 如何消除自杀现象
三 行业团体可以制止自杀
四 小结

作者简介

《自杀论》是埃米尔•迪尔凯姆的一部重要社会学著作,它和《社会分工论》内容十分密切,也可以说,它是《社会分工论》的续篇。因为在《社会分工论》的最后一部分已对社会分工而引起的社会病态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所谓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自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现象之所以增多,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变细所造成的社会病态而引起的。它跟种族、遗传因素、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精神病、自然条件、气候变化无重大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然而它跟社会环境、其中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动荡、改朝换代、工作变迁,生活变化等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书封面


 自杀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正如作者所希望的那样,经过编辑们对原著的整理和翻译,想读原著却又怕原著晦涩难懂的同学们,那就放心的买下这本书吧!
  •     每件事物,都不仅要知其然,更争取做到知其所以然
  •     好书妥妥的;不易读妥妥的
  •     极具逻辑性的社会科学书籍,虽然过于模型化。
  •     社会需要融入,自杀虽可论,但除非涉及气节。
  •     像在写命题作文,给你一个题目,然后千方百计的去论证他。
  •     Durkheim好久不见……这本比之前读的那些易懂也更具体,虽然我不是专业社会学学生不过觉得还是值得做社会学研究范例的。最后一章略有点上纲上线,但这怕是大多社会学研究不可避免的。难得的是最后提出了一些可能是解决方法的意见。
  •     更好的理解生命与死亡!
  •     简化版
  •     对利己主义的自杀和利他主义的自杀之间的讨论有很深的影响。
  •     自杀论,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自杀。
  •     发现是缩减版的
  •     虽然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自杀的探索 但探索中所体现的社会学可以说十分精辟 我是看了《社会学的启示》才知道的这本书 《自杀论》里面所论及的社会学原理简单但值得反复回味 而社会学的启示里很多观点大多出自自杀论。关心社会学的人 一定要看这本自杀论
  •     书中对于忧郁引发的自杀的阐述很戳中要害:“自杀者对事业、劳动、职业、家务等都感到冷漠和厌恶,他的全部活动就是思考,沉醉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活在个人的圈子里,对世界不闻不问,他唯一和固有的思考对象是他自身。”
  •     可读
  •     埃米尔·迪尔凯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自杀论》是埃米尔·迪尔凯姆的一部重要社会学著作,它和《社会分工论》内容十分密切,也可以说,它是《社会分工论》的续篇。因为在《社会分工论》的最后一部分已对社会分工而引起的社会病态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所谓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自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现象之所以增多,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变细所造成的社会病态而引起的。它跟种族、遗传因素、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精神病、自然条件、气候变化无重大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然而它跟社会环境、其中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动荡、改朝换代、工作变迁,生活变化等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     读了一半忘了,花了三天把后半部分读完。
  •     逻辑严谨,很有启发性,对数据的处理很有意思
  •     这样的编排很适合不做专业深入研究的阅读,真的是悅读。
  •     看过平静许多
  •     虽然有点枯燥,因为不喜欢看数据=_=总的来说挺有意思的。“我们可以认为各种自杀的类别都是某种美德的夸大表现和变形,同情和牺牲没有很大的区别,这是由这两种精神影响道德意识的方式而导致的。”
  •     好薄啊,应该看得完
  •     这本是编者整理出来的,原版的很多数据类内容都没有,不过适合我这种期末赶作业的人。
  •     很好 通俗易懂
  •     注重介绍和分析,精简了数据的部分。
  •     老师要求阅读的书。个人觉得很枯燥。不过对学习社会学确实有帮助、
  •     本书属于缩印版本,所以很多内容都被省略。而且翻译上有些句子也不是非常清楚。
  •     其实想看的是社会分工论 但没找到 喜欢这句 正是由于宗教的瓦解,人们才需要教育。教育并不是推翻已有舆论的手段,在教育被需求之前,舆论已开始被质疑。
  •     fanyitaicha
  •     社会学老师指定参考书目,详细研究了自杀现象。
  •     图书的印刷质量很好,字体很清晰,纸张也很好。就是快递速度有些慢,但服务态度很好。内容还没有看,是朋友推荐的,应该不会错。
  •     中午书到货,下午看完,晚上写完读书笔记
  •     这个分析方法让我涨知识了,社会学是一门有趣深奥的学问
  •     不错的论文格式和文风!啰嗦到足以打倒最想为难你的人!噗!嘛对于自杀的讨论其实我觉得现在看来已经没有参考价值了……不过感谢他,认真的研究了自杀,而且挽救了自杀者的尊严。
  •     很好,全优!
  •     经典加好玩的书
  •     老师推荐图书,值得一看。
  •     20170110 图书馆/暖气特足,昏昏欲睡 相比起《社会分工论》这种巨著,更像学位论文或者研究报告。
  •     一直觉得社会学对个人来说没多大意义,要上升到全社会或者说一个较大的团队才会看出作用来。看完这个听过却没读过的经典读物,蛮长知识的。——如书中所言,自我性格太突出是容易自杀的一个特征,这就是个人英雄总是会选择自我牺牲的原因吧。自杀是对个人的否定还是对社会的不认同,亦或是如书中所言是利己还是利他还是其他呢,其实都不重要。就算自杀对社会而言是正常的,是无可避免的,但对个人对各自的家庭来说却很可能是毁灭性的灾难。就像总要有人牺牲才能打赢某次战役,可为什么牺牲的是我而不是他,为什么是我儿子而不是他儿子一样,可总需要有人站出来才行。个人与社会,单兵与集团总是在这矛盾中求得共存。
  •     草草翻过。此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其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确立方面的的功劳吧。
  •     这本书我拿到手上觉得不太对劲,怎么这么薄一本,翻了翻,发现一些数据表格都没有。再后来,看看评论,原来这是精简版本,很多东西删除了,我个人没办法读不太接近原著的东西。十几块的东西不想退货,只能重新买了。
  •     条理清晰论述明确,读完之后终于切身体会到大学写论文的时候老师所说的“文科生总是喜欢把论文写成议论文”的意思了。。。。事实证明理科的方法论完全适合研究文科性质的问题。比起Durkheim得出的关于自杀的结论,我觉得他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的筛选对样本的分类更值得推崇。毕竟社会在变迁一个多世纪前得出的结论放现在未必完全适用。以及读完这本书之后更加觉得普罗大众对于某件事物的概念应该和学术专攻人士脑内的概念完全是两种东西,对于没有尝试涉及过的领域不可妄言。有空补完下商务印书馆的完整版吧。
  •     不错哦!找了很久
  •     作者大叔的语言比社会学老师的语言有趣+可爱多了!!!!书中的有些结论很神奇。。。数学渣渣不是很明白免疫力系数是怎么算的...
  •     可能是翻译的原因吧,感觉内容简化了一些,,,
  •     经典 值得购买
  •     全面深刻地阐释了自杀率的剧增不是个人心理和精神造成的,也不是自然原因导致的,而是与我们未看清的社会紧密相关。迪尔克姆写作本书,不仅仅是要人们明白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警醒人们对混乱的社会秩序有所作为
  •     可以给最近的论文做一些参考
  •     老师推荐的经典哦,封皮很喜欢,里面感觉也很好,读起来很舒服,
  •     社会学经典大师之作,社会学菜鸟拜读之后感觉受益良多
  •     还好,我觉的一般,没有大家评的那么好
  •     虽然是编译本,但读起来很有趣,可以对这个主题有大概了解,激起了我想去读完全本的兴趣
  •     埃米尔·迪尔凯姆(旧译涂尔干)的社会学著作。1897年在巴黎出版。作者在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自杀有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 4种类型 。迪尔凯姆在书中运用了社会统计的方法,特别是以统计交互表格的形式 ,展现了大量的经验资料 ,用以说明自杀现象受到民族、自然环境、性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程度等社会事实的影响 ,从而建立了社会事 实的因果关系。这一大胆尝试,结束了西方社会学中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该书成为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著作。迪尔凯姆对自杀类别的区分及解释,还为西方社会学的异常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
  •     关于婚姻部分的数据处理给差评。最棒的是最后一章关于利己主义自杀的论述。
  •     不太懂,希望在自身沉淀过程中慢慢领会
  •     初读有点枯燥 越读越有趣 很客观
  •     分工论也太难读,还说等一起看完再整理框架……还是先整理这本吧。逻辑严密数据运用恰当什么的也轮不到我来夸,闭嘴等2刷。
  •     社会学经典读物,可惜是编译的。
  •     虽然有点读论文的赶脚,但从科学角度讲,普及下自杀心理,还是很可读的。
  •     版式不太好
  •     大量的数据说理
  •     结构分明逻辑清晰,许多分析在今天依然有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