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敏感者》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孤独的敏感者章节试读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49527311
作者:王人博
页数:377页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闲逛者絮语 - 闲逛者絮语

「为人所知却不知名」--这是归属也是对我的褒奖王人博的遗世独立是我所钦佩的士人风范,同时也能寻到些罗素的影子。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第70页 - 请掐灭那燃烧着的火焰

你这一生不断地从一段关系换到另一段,这样才不觉孤单,时间也好像才不会溜走。可这一次,怎么时间就像凝固了似的?你走不动了,想在这女人身边睡一会,或许就是想睡着了不再醒来。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序 - 序

闲逛者絮语(序)
“我是什么?”,“我是谁?”——这个问题像个幽魂死死地缠着我,让我纠葛其间,泪眼迷离,扯得生痛。
我的角色是个教书的,还顶了一个教授的头衔。按照社会分工的概念,“教授”除了教书,还得有自己的专业。是的,我的专业是一个法学的分支学科——宪法学。许多年前,在这块园田里,东刨西挖,沾着汗尘。这些年,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不知是因了年老的缘故,还是上天弄人。这让我想起了过去村子里的“打井”。我的家乡是一个易旱少雨的地方。农人们把水井看成是关涉生存的大事。“打井”最重要的是要找准位置,若错了一点,辛苦就会白费。更糟的是,某些地方压根没水,付出越多,失望越大。
我的疲惫不知是来自于这愚蠢的劳作,还是来自于这劳作之地的“无水”。我学会了偷懒。冥命注定,我不可能归化为这个专业的主流。“为人所知却不知名”——这是归属也是对我的褒奖。
除了教书,还能向往什么?它是我唯一的职业。职业就是得选择一个角色,由它来养活。除此之外,它没有更多的东西。或者说,职业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因为人离开了社会则无处可去。还好,我并不厌恶这个行当,喜欢给学生上课。在课堂,我可以把那些无用的胡思乱想像考试夹携小纸条的方式带进教室,学生能分享我的热情、玩笑或者不时冒出的几句机智之语,便是快乐的应许之地。
虽然选择了讲台,但本性上我却是个闲逛者,一个夜间的漫游者。
闲逛者既可以在挤满人群的街道,以漫无目的的游走姿态背离人群,同时又被人群推挤;也可以远离人群,在黑夜的世界里,在那些声色光影以及漂浮于心底的记忆中游荡。我属于后者。
夜深人静,那是我喜欢的去处。影像、音符、书页、过去的记忆,甚至在电脑里的一幅图画都是必经的路景,或探头探脑,或驻足观望,或走走停停。一个人若在树下坐等花开花落,果实由青变红直至熟透,在我看来那是傻子。(《许嵩:用音乐救赎》)
这也注定我成不了任何专家,一生都只是个闲逛者。喜欢电影、音乐和绘画,却成不了艺术家;喜欢格言箴句,也做不了诗人和哲学家。“专家与业余者的区别,除了高下,还在于进入作品的方式:前者注重作品的技术和理性,而业余者投放的是身心和感情。我宁愿一生以业余为业。”(《谁摇动了天使之铃?》)
闲逛是一种诗意的思考;闲逛是一种收藏,将其所闻、所见,哪怕仅是一缕思绪都攥在手里——“收藏是儿时的热情”。(《绝望的语词》和《凡世、凡人、凡心》篇目)
黑夜中的漫游是孤独者的快乐。先到鲁迅那里看一看。他的那份苍凉就着黑夜,给了我《再嚼鲁迅》的机会。“希望”在他头顶上掠过,像是流星划过夜空。我想到了他的写作:写作之于他是绝望的缓解?还是“还一笔宿债,就像一个上吊之前立下的遗嘱”?(卡夫卡语)写作也许是对他的“绝望”的一种苦涩的奖掖。
在鲁迅那里呆了一会,又到了瓦尔特•本雅明的“住处”。他不讲故事,却喜欢讲故事的人。(《失传的手艺》)
他打动我的是那独特的思考和诡异的思考方式。赞叹他在“微小世界”里的大发现,感动于他思想的火焰在“过去”的干柴和生活的灰烬上的持续燃烧……
鲁迅、本雅明、竹内好都是闲逛中见到的景象。至于他们之间有何思想上的关联,这不管闲逛者的事,闲逛者只是东看看西瞧瞧的游走。我只是在这些身像之后,捡到了一枚刻有“阴郁”二字的徽章。
“电影”是黑夜的闲逛者的必经之地。与艺术家不同,闲逛者不讲究电影的分类,只要感觉有趣的,就能吸引他的眼球。当然,有关人生思考的电影,驻足的时间会久一些。像“悬疑片”这类电影他也愿意检验一下自己的智商。(《香水:一个黑郁的玩笑》)
对闲逛者来讲,他未必全神贯注于整部影片,但他会在意其中的单个镜头。因为结局往往藏身于以其凝练形态出现的细节中。(《<刺猬的优雅>中的美丽衣褶》)。
电影吸引他的永远不是一个观念,而是某个具象。(《给斯大林的礼物?》)
闲逛者一边用眼睛看,一边也用耳朵听。即便在观看那些影像时,他的耳朵也闲不下来,从银幕飘拂而出的音符,也会使他手舞足蹈。(《< summer>:洗耳恭听久石让》)。
一个音符,一句歌词,都可能为闲逛者收入囊中。(《音乐与脸谱》)
闲逛者在黑夜里漫无目的的游荡,这与那些白天匆忙有致的人们形成对照。任何有规则的忙碌,都是一种冗余。这是闲逛者遵守的基本价值。
闲逛者是社会专业化下的弃民。
“他们看上去,十分懒散,但在这懒散的背后,是一个观察者的警觉。”他对游荡本身的酷爱来自于对循规蹈矩的现实的鄙夷。对现实的绝望,加快了闲逛者游走的步伐。
闲逛者想象力丰富,生性敏感,内心尊贵,他只听从没有目的地的乌托邦的召唤。
闲逛者喜欢的孤独,是置身于夜色的孤独,是一个人在黑夜里的狂欢。黑夜给予的那种时刻成了他消磨时光的空当。
闲逛是那些内心尊贵者保持尊贵的一种仪式;
闲逛是保持想象力的一种方式。
闲逛者永远孤独的站立,眺望着这个身在的现实,然后把目光放低,将自己的孤独与这破碎的世界融为一体。(《孤独的敏感者》)
夜色褪去,置身于声色光影黑夜世界的闲逛者恋恋不舍,那意味着他将要别离灵魂世界的存在。
闲逛者不提供娱乐,也不提供教诲。更不想用自我的剖白来换取冰冷的金钱。他呈现的只是漫游的快乐和收藏的热情。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第三种镜头」电影音乐原声大碟:<刺猬的优雅> - 「第三种镜头」电影音乐原声大碟:<刺猬的优雅>

对老房门「荷尼」...主要是大提琴,低沉、滯缓,带有一种「城堡里」优雅的孤独感。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第128页 - 女人的故事

I 女人可能经过长期谋划决议去做某件事情,而一个偶然——一件小事、一种心情——改变了这个决定,因为这个改变,所以就改变了一生。
II 每一个女人都有故事,区别就在于你知不知道这是故事,而不在于你会不会讲故事。
III 所谓的故事并不是人生里那些刻骨铭心的事情,而是一些琐屑、不经意的油盐米酱醋中的滋味;滋味的有无不在于舌头而在于心灵。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谁摇动了天使之铃 - 谁摇动了天使之铃

「菊次郎,你在寻找什么?是父亲,还是母亲?」他们在哪里?--他们或许已死去,或者他们根本就不存在;唯一真实的就是我自己在这人世的游荡。谁给我希望和勇气?是父亲?不,只能是我自己。你必须自己面对这个充满危险的人生集市,必须找到自己世界的去处。「寻找」是希望的破灭,也是自我的真正开始。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给斯大林的礼物 - 给斯大林的礼物

...这只羔羊就是萨博或者导演自己。它从<圣经>的经文中走出来,离开了羊群而迷失在回家的路上。它一生都在寻找这「羊圈」,而这「羊圈」又在哪里呢?「羊圈」就在那草原--流放者的栖息地--乌有之乡。
...我相信,如何面对苦难的人生,确有「神意」的存在,但这里的「神」未必就是宗教意义上的,也可能是一种源于我们心灵最深处的东西,它类似苏格拉底意义上的「神灵」,一种人性的内面性...萨博与哈树之间有如下的对话:"哈树爷爷,你信什么神?""神只有一个,对你我都一样。""他说哪国话?""他统统都会说;最重要的是要说真心话。"「真心话」是一句最具重量的话,它来自我们的心灵的最深处。
...斯大林是畸形的,我们又是什么?我们是谁?我们早已失去了自己的身份,难道我们不是--和萨博一样--一个本源意义上的「逃亡者」吗?我们的「地平线」在哪里?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神」的存在,那是灵魂赋予一个人用以审判自己的另一个自我。魔鬼之所以可怕,因为它已没有灵魂。影片最后的结尾和文章最后的诘问都让我怔住,这究其一生的一问,让人毛骨悚然。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给斯大林的礼物 - 给斯大林的礼物

影片把「流放者」的身份符号化为「犹太人」并与「斯大林」这个名字联系的方法...的巧妙之处在于,观众基于此就容易地把斯大林与希特勒类型化;而这方法的失败之处也在这里--这似乎不太近人情,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很难把他的遭遇直接与全「帝国」颂扬的领袖相勾连...戏份最重的是那个叫哈树的铁路老工人...导演的本意是用「厚道」与「本分」反抗着帝国的奸巧...这是一个压制下的弱小民族的一种最有深度的力量,这力量也包含了一个民族被摧虐中的繁衍生殖的韧劲与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哈树」粗鄙的外形下隐匿着一颗既滚烫而又清澈如水的心...这是血光中的一个民族所珍藏的不屈的精神。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第83页 - 一株无法救赎的山楂树

“保罗 克利的《新天使》画的是一个天使看上去正要从他入神地注视的事物旁离去。他凝视着前方,他的嘴微张,他的翅膀张开了。人们就是这样描绘历史天使的。他的脸朝着过去。在我们认为是一连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只是一场灾难。这场灾难堆积着尸骸,将它们抛弃在他的面前。天使想停下来唤醒死者,把破碎的世界修补完整。可是从天堂吹来了一阵风暴,它猛烈地吹击着天使的翅膀,以至他再也无法把它们收拢。这风暴无可抗拒地把天使刮向他背对着的未来,而他面前的残垣断壁却越堆越高直逼天际。这场风暴就是我们所称的进步。”
形象生动的指出进步的本质。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闲逛者絮语 - 闲逛者絮语

闲逛者是社会专业化下的弃民。「他们看上去,十分懒散,但在这懒散背后,是一个观察者的经崛起。」他对游荡本身的酷爱来自对循规蹈矩的现实的鄙夷。对现实的绝望,加快了闲逛者游走的步伐。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第66页 - 请掐灭那燃烧着的火焰

我总认为,无论做何种努力,人的生命长度无法人为地拉长,只能人为地缩短。我们只能活在那特定的长度里。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谁摇动了天使之铃 - 谁摇动了天使之铃

专家与业余者的区别,除了高下,还在于进入作品的方式:前者注重作品的技术和理性,而业余者投放的是身心和感情。我宁愿一生以业余为业。王人博谦虚了,纵是业余他也属上者。不过话却真实,因为没有专业知识标准、要求的束缚,业余者看作品但凭自己的喜好和品味进行,欣赏的过程自然不能称作专业,甚至叫专业的眼光看恐怕还错处不少,但不复冗杂,乃自得其乐。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谁动了天使之铃 - 谁动了天使之铃

「风铃」...于佛教中就有惊觉、欢喜、说法三义...一首<风铃偈>就可知它在佛法中的象意:"浑身似口挂虚空,不论东西南北风。一律为他说般若,叮叮咚咚叮叮咚。"「叮叮咚咚」是言之「苦,空,无常,无我」的佛理...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第53页 - 有一种病叫爱情

人间的爱恋本是一种心理疾病,因现代文明的婚姻制度而生。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第61页 - 有一种病叫爱情

偷情也许是婚姻催生的罪恶,婚姻本身或许就是爱情的真正罪人。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第16页 - 电影里的“第三种镜头”

重要的不是死,而是我们死的那一刻在做什么。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孤独的敏感者 - 孤独的敏感者

<敏感者>传达出了画家渴望对外在世界「参与」的热情,但真的要面对这世界时,他又是那样的生拙和乏力。所以,他走回了他的内心世界。「内省」不是与外部隔绝,而是认知的改变:由外在的打量、触摸、嗅探改为心灵的咀嚼。从「外看」走向「内省」自然带来的是内在的焦虑与不安。这焦虑与不安加重了其心理的破碎与敏感:越是往自己的内心走,就越是对外界充满好奇,更渴望对这世界的「参与」,而自己就会越来越感到一种本源式的无力和无能。真不该左等右等地奢望买到纸质版再读,读纸质书的矫情的神圣感和朝圣感也该早就扔掉!--题外记。飘零异国时对自我,内心,灵魂,世界等等的疑问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多少得到了解答,或许算不上解答,更像是当年青年们读鲁迅,我也是在这路上一边行走,一边寻找倾听这样一个声音--它来自于这独行路上的先行者,它并不指出这路的终点在哪里又如何到达,它只是讲述这一路走来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不是教化,只是告诉读的人,独行但不孤单。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孤独的敏感者 - 孤独的敏感者

这类知识分子(「现代性下的某类人文知识分子」)的行业不同,但他们具有类似的气质:天性具有神经质和敏感性,并因此而具有类似的精神状态。他们在意物质,却不热心金钱,而容易坎陷于生存、情感和爱欲的迷思;他们欢迎现代的理性与文明,却又遭受着人的善性丧失、伦德沉陷的痛苦;他们有时高谈阔论、有时寂寞如酒,令人微醺;他们试图放弃对自己外在境遇的思考,把心灵投放到梦幻与虚无,却又舍不得这诱人的红尘;他们既是这世界的支持者,又是这世界的无援者;他们在崇高与卑微、庸俗与清雅、信仰与否定,严肃与笑闹、物质与精神、顺从与抵抗,历史与现实、周遭与社会、民族与世界等等矛盾中苦苦挣扎......清醒与焦灼、迷惘是他们挥不去也逃不脱的宿命。这是一个有着诗人灵魂的宪政学者对自己,以及这一代学人的灵魂解剖,清醒而痛苦。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第74页 - 其实,我们活得都不是太坚定

人生的本质就是这无法完美的残缺性。存在永远都与心灵相分离——现实安定,心灵祈求漂泊;现实动荡,心灵想要安宁。

《孤独的敏感者》的笔记-<刺猬的优雅>中的美丽衣褶 - <刺猬的优雅>中的美丽衣褶

这也许就是电影的魅力:没有惯常的经验,有的只是偶然的巧合。世上的生物与人一样:有的万劫不复,有的死而复生。


 孤独的敏感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