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氓之族》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群氓之族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563374816
作者:[美]哈罗德·伊罗生
页数:286页

笔记

人类之所以需要别人的与社会的认同,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想要与众不同。这一段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代表一种虚假的解决方案,是要把人割裂,而不是促成他追求终极的一体性。埃里克森在《自我发展与历史变迁》写到“共处一个群组领域、历史时代,或经济追求的一群人,全都接受共同的善恶形象的引导,在每个人的自我发展上形成决定性的具体力量。”弗洛姆“对自然、帮派、宗教的认同,为个人带来安全感,他属于也根植于一个结构化的整体,在里面,他有一个位子,而且安稳可靠。他可能会因为姐与压迫而受到痛苦,但他却可以免于最严重的痛苦——彻底的孤独与迷惑”。所有的感官与心识都只是按照个人的尺度,而非根据宇宙的尺度。人类的理解有如一面扭曲的镜子,把万事万物的本性与他自己的本性想混予以变形,予以变色。——培根而在这个大迁徙的时代,许多人东飘西荡,身体与文化都离乡背井,归属感就成了他们随身携带的方舟,是远祖所奉持的神殿,是“传统”,是某种形式的信条或信念,对于无法回答的问题,自成一套解答。把自己包裹到这种归属感里面,事关尊严与自尊,亦是自己如何被别人看待,以及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事实上,心灵、人格、个人与群体认同,从来就不是一套分门别类的存档,在我的心目中,我看待族群认同,有如看待一个没有固定形体的活体细胞,它是一个细胞丛集的一部分,这个细胞丛集构成自我认同,又与其他隐而不显的素材,即个人的人格,分享元素,共享保护膜。在其中,输出漂浮的是斑斑点点,或大或小的东西,他们相互缠绕,有的散在边缘,有的靠近中央,但都彼此牵引,同事也都收到一个重力核心的吸引与驱动。灵魂不多于肉体肉体不多于灵魂——沃尔特·惠特曼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个大环境,根本就是一群人身体存在的延伸;在形塑这一群人的性格、历史、道德与生活方式上,它是一个无可取代的因素。任何可以高度区别的外表特征,只要有人肆意挑动,都很容易引发社会体系的排挤或歧视。那么多世代以来,主宰美国黑人经验的,最根深蒂固也最残害心灵的莫过于自我否定。白人为他们打造的世界,黑人接受了,同时也就否定了自己。五名字尽管是个人的,但本质上还是群体的。“无名的恐惧”是各种恐惧之最。六 语言语言既形塑所见,也被所见形塑。在今天这个世界,各个角落的族群、部落、民族与文化,都在为自己寻找任何和相互关系的新模式,这一过程中,语言变成最方便的政治、社会或族群标志,掩盖了许多更深层的问题,俨然成为矛盾的症结,高高居于其他因素之上,造成无数的对立与杀戮。话既出口,就形同一项协议,一句话,只要对方放在心上,就是无法收回的承诺.......言说所具有的这种本质的关系,不仅事关这是一个事实可以传播的世界,而且涉及口头承诺与言出必实的社会价值,在形成健全的自我发展上,乃是经验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孩子从语言中了解这个世界的过去与现在,族群则以语汇和腔调呈现自己,编织出过去的故事,唱出或辈或喜的歌谣,歌颂乡土之美、英雄之伟和神话之力。在孩子与其他人所构成的整个天地之间,母亲的语言搭起一座桥梁,向今天或过去多说的同样语言的人延伸出去,科尔曼说的好“某些情感的强度与无法磨灭的特质”,属于“原乡的连带,把孩子与母亲的及近亲仅仅系在一起”。七 历史与语言普拉姆认为,“过去”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要为“现在”取得合法性,基本上也就是为权利与权威取得认可。乔伊斯说得好,历史是一场梦魇.......人困在历史里面,历史也困在的人的里面。严格的说,中国人没有“起源的传说”,或许十以内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他们根本就是与天地同时的。照相技术的发明,无疑让无数人更能够延伸自己的存在,把自己的生活史用成堆的相簿保存下来——至于事迹,则借由口耳相传,或把遗迹、遗物,代代相传下去。普拉姆认为,过去可以视为一种“制造出来的意识形态,其作用在于控制个人、动员社会或搞阶级分化”,视为当权者服务的工具。日本的过去。一种说法“和魂汉才”,即日本的精神与中国的学问、技艺;另一种说法“和魂洋才”。所谓和魂,有人认为,就是一种模仿的能力、模仿的心态,从中得到自己的品味。所谓犹太人,就是一个与犹太民族历史紧密相连的人,而这段历史独一无二的特色就是一部古老的律法、一个唯一的上帝,一级一个深信自己是被选择到地上来服侍上帝的信念。八 宗教威廉·詹姆斯:宗教为无意义之事提供意义,借此“介入个人的命运,进而让我们安于此生绝对的现实”。通过宗教信仰,族群存在的意义形成传统,为每个族群的成员提供了强大的粘合作用,如威廉·詹姆斯所说,使他们能够配合现实的情景,按照自己的需要,或恬淡清静或激情狂欢。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或许是所有宗教共同的特点。人类因彼此的差异而分人我,各自紧紧抓住或依附族群的特征,心里暴力其实才是最常见的方式。若说人永远都有需要,那么人类今天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需要免于痛苦与无常,需要谜底的已揭晓,需要困惑得以解除在一个科学与理性如此无能为力的生存现实中,信仰与信心的承诺显然还有所指望,何况眼下或可得到一些安慰,未来在天堂也可以得个安神之所,当显示崩塌,人就只能拥抱未知的世界。在今天这个时代,启蒙式的思想再也不能创造持久的和平,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回头到不客户的世界里,去寻找内心的平安。二战一句名言“散兵坑里没有无神论者”。今天我们就是全都活在散兵坑中,于是效应出现了,各种宗教狂热冒出来。无论数量多寡,社会效应多大,能维持多久,所有这些趋势都是一种失秩与无根的心态,想要寻找更稳定、更清楚、更整合、更有序、更权威的安全。与其说是找到内心的不安,不如说找到的是外在的联系,是一种归属感,是一种与自己想法相同的人分享而得到的喜悦,哪些人寻寻觅觅,一心想要得救,并不是独自退回到深山荒漠的漫漫长夜里,而是群聚在教堂、寺庙、教派的同修当中。九海涅说,犹太人放弃信仰的结果,对德国人来说,他还是犹太人,;对法国人来说,他是个德国人,对他自己来说,则成了一个陌生人。十面对各种背道而驰的事实,似乎一切都无力回天,但还是有人相信,以更人性的方式处理人类的事务,可能还是值得一赌,对的事情仍有可能发生,总是——十分可能是出于错的理由。

国家?民族?种族?

对于国家,民族,种族,我们有多少爱,而这爱里面又包含了多少对别的国家,别的民族,别的种族的恨.远古时代,生存要求我们互相为敌,而今,我们还是刀戈相见.究竟是物质存在的需要,还是人类天性的使然?

《群氓之族》:何处安放的“姆庇之家”

《群氓之族》:何处安放的“姆庇之家”作者哈罗德•伊罗生于我们并不陌生,上世纪3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和媒体界,在鲁迅的日记书信中留下过侧影。不过最具历史性传奇色彩的一笔,却是一桩著名的照片公案,1933年2月17日,鲁迅、宋庆龄、蔡元培、萧伯纳、林语堂、伊罗生、史沫特莱等七人,在宋庆龄住宅花园门口拍摄了一张合照,杨杏佛是摄影者;但是在四九年后公布的照片中,七人合影摇身被剪成了五人合影,被刻意遗忘掉的历史证据即为伊罗生和林语堂,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言说对于新文艺路线而言都是不合时宜的。在1975年写成的书,如同一段吊诡的政治预言,暗示了并不遥远的未来世界里的政治格局,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秩序何去何从,为亨廷顿做了补充。再或者,历数了民族国家的前因后果,如清脆的童谣一路哼唱到悲情挽歌,彼消此长的歌声中流传着一个民族进而一个国家形式的前生今世。“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的副标题即表明了所论述的一切,群体在无数次政治变迁中产生特定的认同感,所生成的认同感反过来影响那一次次的政治变迁,沧海桑田,尺幅千里。伊罗生将全书第一章命名为“姆庇之家”,之后相随而来的文本里无处不是此语,“姆庇之家”系出肯尼亚独立之初某民族“誓死固守姆庇之家”的宣誓,于是在不断更新的政治压迫下,更多的“姆庇之家”就此诞生,陪同而来的是群体分裂,物质匮乏和精神恐惧。姆庇之家,何处安放,却又何处不是。它由来已久,溶于历史的千年风云际会中,从氏族社会的血亲因缘到类似罗马帝国等公权力强行给人上身的政治烙印进而转为文化烙印和政治标志,代代相传,并无意识地渗透于文学、艺术、宗教与哲学等精神层面,行政与司法的制度层面。“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全球化,政治却越来越部落化;人类的传播系统越来越普及化,对于该传播哪些东西却知道得越来越少;人类离其他的行星越来越近,对自己这颗行星上的同类却越来越不能容忍。”伊罗生眼中的人类文明社会是一个不断沦陷的故乡,在全球化浪潮汹涌吞噬覆盖一切时,人类不同群体间因为归属感的认同危机而导致彼此渐行渐远甚至水火不容,于是族群间的冲突层出不穷,从文化上的互相仇视排挤演化成不可收拾的战火,说地球角落的任何一缕硝烟下都是内战并不过分,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手足兄弟,同室操戈灼痛两败俱伤的内心。罗马非一日建成,罗马亦非一日销声匿迹。悲剧归悲剧,但是“只要政治秩序处于变迁阶段,每个国家都必须在族群(部落的、种族的、宗教的、民族)冲突间找到新的平衡点。”为了苦苦追寻这些新的平衡点,不同的人们不约而同从部落偶像、身体、名字、语言、宗教、民族、历史起源等多种身份象征下进行自我塑造形象,以满足于不同时代都摇摇欲坠却从未破灭的焦虑和孤独感。总之,“族群认同正在帝国的废墟上抽芽滋衍,在各种新文化与新政治的墙缝中探头,使理想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忧心不已,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这条道路之外,一定还有更好的途径让人类的故事继续发展下去。”这条阳关大道是什么,这艘诺亚方舟将停靠何处继而游往哪里,作者并未指出。民族主义能否彻底改变世界面貌,它将引导这个世界往何处去,是忧是喜,在伊罗生的理论体系中,他仅抱定淡淡的悲哀,兀自伫立晦暗的风雨中。所以在我看来,伊罗生对民族主义详细、独特的观察,就如鲁迅对中国民族性和前途的悲观抨击,他们都以无情的春秋笔法撕裂了一个群体在无助时代中的最后赖以自慰的脆弱希望,这份虚假的希冀迟早要在现实面前撞得粉身碎骨,晚破灭不如早破灭,但筚路蓝缕的建设之途何在,这个时候,以赛亚•伯林对民族主义的剖析让人长长松了口气,对应的,断壁残垣的废墟上走来胡适的身影,为绝境中的中国带来希望。在伯林的多元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民族主义通常源自人性尊严受伤害或遭凌辱的感觉,源自得到承认的要求。”所以,素持体谅和宽容的伯林赞赏一种温和的民族主义。只是民族主义的走向非伯林所能掌控,他不愿意论述“单纯的为先祖而骄傲的情怀”此类矫情肤浅的表象民族主义,他所特定的民族主义特点有四:人们属于某个特殊的人群,组成群体的个人的特征是由该群体的特征所塑造的,离开群体便无从谈起,而且正是这些因素塑造了人类,塑造着他们的目的和他们的价值;那些最能反映其本质的东西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生活模式的共同目标,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当其在冲突中处于优势时才能避免一个民族的衰亡;遵守此类信条与准则不是出于对错是非,仅仅因为这是我的民族的价值;本民族最高目标与其他群体不可调和,顺我者昌逆我者死。由此,兴衰沉浮往往是一瞬间的抉择,只是热情程度不一而已。正如,作为浪漫主义运动之源的虔敬运动,即是德国对势必受熏陶、被接受的法国先进文明的抵抗,仇恨化为一种自然形式。全书中最使我兴奋的发现,在于伊罗生不经意的一句话:索尔仁尼琴退回到前工业时代的俄罗斯,到农村与世无争的梦想中去寻找自己的“姆庇之家”。此时此刻,备受打压的索尔仁尼琴正以一个挑战极权的异议分子形象博得世人的满堂彩。这种提前观察到的不快要到俄罗斯转型以后才被伤痕累累的人们沮丧看到。“为了建立民族自尊,有人诉诸想象中的过去,有人却是要抹灭过去的卑屈。”千古民族一场梦,何处安放虚妄的“姆庇之家”,至今无着。还是《圣经》中所罗门王的话肯綮:“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一切都是捕风,一切都是捉影。”成稿于08-10-23

黄种人该有的种族歧视

哈罗德在生肯定没有料到欧洲的高度整合,也不会想到美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任黑人总统。但是他预测到了东欧的动荡以及中国混乱的民族问题。为什么西方列强的民族同化越来越强烈,而(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矛盾却如此尖锐?以美国为首,将各个种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现在看来显然要更优越一些。但是,凡是动物总有个优胜劣汰,狗啊马啊还要分个三六九等,从猴子演变过来的人自然也不例外,人类的历史还没有长到足以把各个种族的优劣一齐抹平的地步。人类自古的进化历程就是智力向的。不管是古代冷兵器时期的胜者为王,还是当代核武力威慑时期的科技主导,智力占优的个体总会比别人有更多优势,不同之处在于体力所占比例多寡。那么,毫无疑问东亚人种在这个星球上的平均智力水平是最高的。这一点上,已经有很多科学家进行的统计可以证明,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自行搜索一下。君不见我帝国历史、政治课本总是提到中国早在xx年就发明了xxx比欧洲早了xxx年。至于现在,国人的创造力那完全是被这个体制掐灭了。这个只需要知道结果不需要知道为什么的教育体制以及天天向钱看的学术环境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只知道服从不会思考的未来栋梁(那些逢政府必反的青年和一味的服从是一路货色)。对统治阶级来说,这无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教育制度。仅凭这个体制就实现了焚书坑儒和文革都想却没有达到的目的。就算在今天,也依然可以看到东亚人在智力上的优势。单以华人而论,虽然与白人相比只有7人拿了诺奖,但是考虑到在西方获得高等学历的华人总数,这个比例怕是出奇的高。而战争结束后,日韩在美国式的制度下短时期内科技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欧洲列强也只能望其项背。不能说西方的制度一定就是先进的,至少在学术上远优于国内。当然,就算有更科学的统计,结果也一定会是东亚人的平均智力水平最高。所以在这个智力选择的年代,我不知道像田径这种比赛谁更接近动物的运动中摘金夺银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中国人在举国体制下尽可以凭借自身的先天条件来巩固技巧类项目的优势。有些人在这里估计会搬出刘姓上海人来说事,可是在这么多年数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里,出现一两个变异也是十分正常的事。很可惜,有很多人并不珍惜自身的高贵血统。虽然西方经济实力发达,但并不代表一切都是优秀的。像性开放这样西方意识形态的糟粕一股脑的被当今青年所吸收,也不动脑子想想什么东西才是想干就干的,像动物一样到底是进化还是退化。很多姑娘们也迫不及待的叉开大腿找白人(居然还有的找黑人)来进行杂交,就这样玷污我中华高贵的血液实为憾事。要知道,真的如哈罗德所说,中华人就是与天地同时的呢。

群氓之族

  人是社会化的生物,如果说人出生时是生为单个人的人,但出生后便自然归于某些集团,家庭、民族、国家、肤色甚至宗教信仰等等。  那么人又为什么会这样呢?应该是人无法独立在大自然以及竞争化社会生活,所以必须结成团体,本书就是解析这种现象。其实我觉得当今的台湾和香港所谓的身份认同可以在此书得到一定的解构。  本书从部落偶像、身体、名字、语言、宗教、民族、历史起源、新多元主义等多种角度,探讨群体认同在政治变迁压力下的自我塑造,缕析民族主义对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认同问题对个人心理的巨大冲击。  在过去原始时代,人需要这种组织集团的认同,在进入文明时代后似乎有相当长的时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然是指在发达社会,“天下大同”或者普世价值风行一时。可是这种“空想”很快在一战后“消失”了,也许联合国或者欧盟是最后的两个“空想”组织,虽然它们现在还未消失。事实上人们反而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组织认同,大到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小到社区、爱好、工作等等的认同。事实上台独和港独就是这种认同的表现。他们缺乏对大中国和中华文明的认同,只得自我构建一个认同,可是荒谬的也就在此,以前的组织集团认同是长时间人类发展的结果,就是这样也有许多东西无法概括,比如说什么是民族,什么是宗教?而这种认同本身只是为了认同而认同,纯粹是空想式构建,所以显得更加虚幻。

只能用两个字形容:震撼

无意间读到这本书,马上就被深深吸引了于是装在背包里每天上下班的地铁里疯狂的看而且忍不住时不时的内心狂喜一下因为里面的分析,和我自己的思考实在太像了而且感觉分析的太透彻了每个人的智商情商都挺高的但是放在一起,IQ和EQ就都变成0了所谓的完全民主,其实只是政治手段而已而目前的中国社会,各种傻乎乎的问题和别有用心或者傻乎乎的媒体引导者民众到处都是非理性看了很受启发会再看一遍的

人类的族群意识

此书读了一大半,未能读完。族群意识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一种意识,它让人有一种归属感能够满足人天性中对安全感的追求。它也是引发族群之间冲突的根源,能解决族群冲突的唯一办法就是设置一个更高的目标,使族群之间成为一个更大的族群。让世界团结起来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外星人的入侵,恰如电影<独立日>。

神作。。。我拜倒了。

老实说,我被极大的震撼了。所谓的读书的快感,大概就是这样了。本科时,自个儿在那读克氏的《最初和最终的自由》,读得津津有味,对自己无聊化的人生,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去无聊化。我深深的觉得那本书对我的影响直至今日。而这次的《群氓之族》反倒把我拉回了初中时的那个少女。那个整日希望能独立于族群之外,不与任何人为伍的个人。以致梦想着遨游太空,漂泊于地球与人情世故之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思考与生活。人都想要与众不同,其目的却是希望获得最大化的大众和族群的认同。精辟的论断让我微笑叹服。其实,我才读到第二章。即使是这么棒的书,我也还是依着那懒散的性子,在睡前一点点的啃食。只是,我会有种想要把它背下来的冲动。一如当年,背诵贾谊的《过秦论》,让人心神气爽,荡气回肠。

消费时代,我们的精神自由在为谁埋单

一个世代之前,伊罗生曾在《群氓之族》中预言,“人类越是自以为现代,就越容易感到心里孤独,从而更想满足某种依附的需要。” 他认为进步着的时代将越来越匮乏和渴求的是人文关怀,而非理性。美国学者白鲁恂为《群氓之族》所作序言中这样阐释,“原乡情怀仍将持续酝酿,新的族群认同,在科技于各个层面变本加厉肆虐的同时,也将撼动世界的政治。”迄今为止,伊罗生预言的族群冲突已一一应验。消费文化主导的时代里,族群崇拜不仅仅表现为车臣民族主义者使用“黑寡妇”在莫斯科制造的血腥,也表现为各式各样文化族群诞生指向的大众文化取向的异化:青少年中盛行着火星文文化;追星族自发组成统一名称、统一口号,统一组织的粉丝团;影视作品中的冷面杀手成为时代的英雄,镜头中的血腥和暴力刺激着人们感官;欲望写作和激情的戏码成为感官解放的动力吸引了为数众多惰性生活着的都市人......消费文化的狂热让理性的社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一个不理性的时代。伊罗生认为,这些非理性的作为,恰恰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高科技的分化和时尚的消费形式耗尽了人们的精神内容和信仰形式,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族群的崇拜作为精神层面的思维统觉来弥补精神的缺失,以应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不知不觉中,人细腻的感受、自由意志的主观能动性变成了消费文化支配下的支付者,消费无论之于哪一个文化族群,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宗教仪式活动。消费文化享受了人们的顶礼膜拜之后,还能同时享受到我们的精神自由为这个仪式埋单。在这个年代里,波德里亚笔下《致命的策略》被消费欲望的膨胀演绎成一种极限,消费社会把日常的经验审美化,变成一种艺术,这种对观赏价值的重视让身体和肉欲的美学越来越成为一个人、一个族群确立自我意识和身份的核心。因此有了大量克隆的选美秀场电视直播,有了女性作者的“身体写作”,因此在人们眼里,撒切尔夫人变成了有异装癖的男人,而河莉秀代言女性内衣成了不足为奇的事情,从而有了视觉崇拜的族群。80后的“青春小说”作为一个文化族群登上舞台,当那些青春的写实性演绎、反叛个性和周星驰式的调侃受到疯狂的追捧,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被消费时代改变的生存状态的面貌,传递着消费时代的新生代族群无聊的情绪和对消费生活的反讽,也诠释着这个时代的消费机制和社会病症。对少年作家包括那些选秀中脱颖而出、越来越趋于低龄化的平民明星的崇拜,实际上是一种衣锦还乡式的自我表达,表达着崇拜“青春小说”的那个族群来自自身的优越感和奢侈感;是消费主义文化以一种消费意识形态的方式的呈现——偶像派正在借助着自身专业之外的因素,也就是商品逻辑中产品功能之外的因素,比如年龄、美貌、个性拓展专业之外的市场领域;同时也是对伊罗生在其书中所写的观点的最佳诠释:所谓的现代人,其实对于自己的部落归属依旧充满眷恋,青春小说的崇拜族群通过同龄人的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圆梦之乡。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消费文化的胜利,而不是我们自身的精神生态的成功,是消费文化催生了现代社会众多的亚文化族群,并且促使它的拥护者通过消费获得群体的认同,构建自己在群体中的身份,把消费作为抵达幸福彼岸的捷径。伊罗生在序言中这样解读《群氓之族》的题中之意:希望读者像他一样体会到,“为什么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深藏于我们身体与精神中的那些东西,一再阻挡住我们最深沉的希望,从而引导出一个更人性化的人类存在。”在信息全球化全面到来和金融全球化提上日程的今天,消费文化模式总是赋予那些受益于贫富差距扩大并由官员、商人、知识精英组成的社会主流更多的话语权,要面对个人以及群体之间的异化状态和心理距离是必然的,所以我们无法铲除每一个本拉登——911那天,并没有人为那些不发达地区死于饥饿的儿童献上一枝鲜花抑或点燃一根蜡烛。真正能拯救族群间各种不平等和暴力、流血冲突等灾难的,绝对不是消费时代日趋完善的高科技,它更像是悬于人们头顶的达摩克里斯利剑。就像马来西亚首相署前部长再益依布拉欣几天前就五一三时间接受采访时所说“真正的马来人无需感到害怕和缺乏安全感,为了更好的生活,马来西亚人应该站起来,勇敢地说话。华人要捍卫马来人的权益,马来人也要捍卫华人的权益,所有人都要获得照顾。”真正能创造出伊罗生所说的那个“人性化的人类”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精神自由的需求、良知和同情、以及让每一个人的权益都获得每个人的尊重。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沉浸于消费与娱乐,放弃了精神追求,这绝不是一幅乐观的图景。


 群氓之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