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功利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告别功利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01194216
作者:[美] 玛莎·努斯鲍姆
页数:176页

前言

  本书是当今美国著名哲学家、学者玛莎·努斯鲍姆(Mar。thaNussbaum)最新的论辩著作,2010年5月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以精装本形式出版。仅凭本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作者提出的主张在当今美国几乎可算作反潮流的另类,所以,出版这本书彰显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见地和胆识,而以最快速度(换上我国时下最时髦的新闻切口,叫“第一时间”)引进本书的中文版权,也彰显了本书中文版出版者的见地和胆识,不啻做了一件大大有益于我国当今社会的好事,殊堪嘉许。  2005年11月和2008年6月,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英国《展望》杂志(Prospect)两次将努斯鲍姆列入了“世界百名杰出知识分子”(TheWorld‘sFop100Intellectuals)榜单。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榜单上的都是由读者投票选出的、最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publicintellectual)。公共知识分子以其独立的观点和知识参与大众媒体(包括出版物、广播、电视及互联网)上的公共讨论,对重要紧迫的社会问题发表见解,为没有发言能力或没有话语权的民众代言,也指出家庭之爱是一切真正教育的源泉和获得活力的原则。他建议年轻男女应当更有母性,更有爱心;他指出,君王们为了其自私的目的,使人们富于攻击性,但人类本性的实质却是母性的,而这种母性的关怀是“爱国主义和公民美德的神圣源泉”。要理解佩斯特拉齐教育思想中苏格拉底思想的成分,我们就必须始终联系到他对培养儿童情感的重视。  在他的时代和他的国家,佩斯特拉齐的思想都过于激进了。他创办的学校全失败了,而拿破仑(佩斯特拉齐曾去见拿破仑)也对他的理念不感兴趣。但是,佩斯特拉齐最终仍对教育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来自欧洲各地的人们都来访问他,与他交谈。他的影响扩展到了美国,布朗森·奥尔科特(BronsonAlcott)和贺瑞斯·曼的许多教育思想都来自佩斯特拉齐。

内容概要

玛莎·努斯鲍姆(Martha C. Nussbaum),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公共知识分子。她从纽约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从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曾执教于哈佛大学、布朗大学、牛津大学,现为芝加哥大学哲学系、法学院、神学院合聘的法律和伦理学教授。获颁世界上37所大学的荣誉学位。任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委员会委员。被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英国《展望》杂志两次列入“世界百名杰出知识分子”(The World's Top 100 Intellectuals)榜单。著作颇丰,主要著作有:《善的脆弱性》《欲望的治疗》《培育人性》《思想的剧变》《逃避人性》《生活质量》《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等。

书籍目录

译序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无声的危机
各国及各国的教育制度都在拼命追求国家的利润,都在轻率地抛弃民主制度生存所必需的技能。这种倾向若是发展下去,世界各国很快就会产出一代代有用的机器,而不能造就完全的公民——他们能独立思考,能批判传统,能理解他人苦难和成就的意义。全世界民主政体的未来面临着危机
第二章 为赢利的教育,为民主的教育
在全世界,在各级学校中,艺术和人文学科的课程全都在被砍掉,以便为技术培训课程让路。印度的家长们为子女考入各种技术和管理学院而自豪,而子女若是学习文学或哲学,或者想画画、跳舞或唱歌,家长便感到羞耻。美国的家长们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尽管美国有文科教育的长期传统
第三章 教育公民:道德的(与反道德的)情感
任何社会都不是纯粹的,每个社会内部都有“文明冲突”。每个社会内部都有愿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其条件是互敬互惠;每个社会内部也都有热衷主宰他人的人。我们必须懂得怎样更多地培养出前一种人,更少地制造出后一种人。以为我们自己的社会是纯粹的,这个错误观念只会滋生对外部人的攻击,并会使我们看不到对内部人的攻击
第四章 苏格拉底教学法:辩论的重要性
只要标准化考试成了一种规范并以此衡量学校,苏格拉底式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就很可能被弃诸一旁。追求经济增长的文化非常热衷标准化考试,而不易通过这种考试做出评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则会遭到冷遇。只要追求个人和国家的财富是学校课程的焦点,那些苏格拉底式的能力就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发展
第五章 世界公民
没有开设人文学科课程的大学,就不能实行培养世界公民的教育。换句话说,培养世界公民的大学,应在专业课之外为所有的学生开设一些文科共同课。只有在高等教育阶段才能实行的更复杂课程的教育,对于造就一种公民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公民能真正地理解全球事务,能对本国做出的政治选择负责
第六章 培养想象力:文学和艺术
培养同情心,这是最现代的民主教育理念的关键部分,在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都是如此。各级教育机构如果想很好地发挥这种作用,就必须让人文学科和艺术教育课程成为核心内容,以发展一种参与性的教育,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一种能力,即通过另一个人的眼睛观察世界的能力
第七章 岌岌可危的民主教育
我们今天仍在声称我们喜欢民主和自治,也认为我们喜欢言论自由、尊重差异、理解他人。我们在嘴上谈论这些价值观,却极少思考一个问题:要将这些价值观传给下一代人并确保其存在,我们需要做什么。追求财富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越来越要求我们的学校生产出有用的赢利者,而不是培养出有思想的公民。在降低成本的压力下,我们恰恰剪除了对维持健康社会至关重要的那部分教育事业
附录
在科尔盖特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附录二
玛莎·努斯鲍姆简介

编辑推荐

  玛莎·努斯鲍姆,当代著名哲学家、公共知识分子,被美国《外交政策》、英国《展望》杂志两次,列入“世界百名杰出知识分子”排名榜。  教育:不是为了赢利

作者简介

《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内容简介:在这《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中,当代著名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从根本上批判了一种思想,即教育首先是为经济增长服务的工具。她指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导致更好的生活质量:忽视、嘲讽艺术和人文学科,将使我们大家的生活质量以及我们民主制度的健康陷入危险。
作者指出,从教育的历史上说,人文学科曾经是教育的中心内容,因为人文教育被认为是培养负责任的、有能力的公民的重要手段。但是,近年来,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的目的走向了令人担忧的方向。急切地想推动经济发展,国家日益将培养学生的经济生产力作为主要目标,而不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道德、负责任的公民。这种以获利的技能为中心的教育是短视的,已经腐蚀了青年人质疑权威的勇气与能力,降低了他们对弱势群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同情心,削弱了人们处理复杂的全球性问题的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缺失对健全的社会和世界是有害的。为改变这种状况,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抵制将教育降格为GDP的工具;相反,我们应该将教育和人文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成为对他们的国家和整个世界有责任心的公民。

图书封面


 告别功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内容:3星编辑&翻译:4.5星全书缺乏框架、条理性,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口号,不见理由分析。具体的可以去看Amazon上的评价:http://www.amazon.com/Not-Profit-Democracy-Humanities-Public/dp/0691140642另外说的一下是,尽管内容真的是很少,可是却并不精炼。作者似乎很有名,但是确实没见到功夫译者和编辑倒是很下功夫,有不少的译者注,他们还是很用心的。In short,没什么好读的,不建议阅读全书的框架是在附录里面的演讲才见到的,否则你真的不知道这本书有何洞见批判对象:为了赚钱,GDP的功利教育观,纯粹的职业技能培训,生产出机器而非培养人为什么要进行人文教育的原因,人文教育的益处:1.人生的准备2.本身对商业,经济的好处(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维持经济繁荣的技能和培养公民素质的技能相同(操,但是没具体说明)3.对于民主的重要性:论辩(批判性思维),检视社会环境,质疑精神了解,关心别人,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平等对待他人设身处地的想象力,为他人着想实例:艺术并不昂贵芝加哥儿童合唱团;其实艺术教育是最便宜的教育(想想古代的戏剧那些)喷书完毕,接下来我来想一想,等等再更新……
  •     此書據Nussbaum(2010)譯出。此書強調人文教育對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但自身卻以一種不利於訓練批判性思維的方式來寫作。此書自己承認「本書是個宣言,而不是考察式的研究」(p. 136),而沒有意識到宣言式的寫作方式對訓練批判性思維是有害的。例如,書中引用了一個教師有意誤導小學生擁有某種顏色的眼睛的孩子更優秀的實例,就未指出來源,而且以「某教師」指稱教師,故我們難以查考其真實性。第四章 蘇格拉底教學法:辯論的重要性-----------------------------------> 人們一旦不再重視辯論的觀點,就很容易爲發言者的名聲或文化聲望所動搖,或爲貴族文化的意見所動搖。相反,蘇格拉底式的批判性質疑,則完全是反權威的。發言者的社會地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論點的性質。(pp. 57-58)所以所謂作家、公衆人物影響更大,不能隨便發表意見的說法,我是不贊同的。> 缺乏自我檢查帶來的又一個問題是:他們往往互不尊敬。人們如果將政治辯論看做類似體育競賽(體育競賽的目標是爲自己一方贏得分數),他們就很可能將「另一方」看做敵人,希望對方失敗,甚至希望對方受到羞辱。他們根本不想尋求和解,也根本不想尋找共同點。(pp. 58-59)有一種傳統將辯論看成論戰,我是不贊同的。> 對陳舊習俗加給婦女的不平等重負,泰戈爾格外敏感。事實上,他的戲劇和短篇小說中那些質疑者大多都是婦女,對自身命運的不滿促使她們挑戰和思考。(p. 81)如同佛家將生老病死視作認識無常、無我,走向解脫的契機,婦女的處境也可以視作一個契機。References----------Martha C. Nussbaum. 2010. Not For Profit[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https://gist.github.com/weakish/5141879
  •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沟通乏力?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空虚寂寞无聊?为什么很多人会失去信仰?为什么很多人没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根据作者的解释,因为我们孩童时,天然地都会有自恋情结。但在成长过程中,会慢慢地磨平这份情结。在游戏中我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锻炼,在关注自己的想法时,也会慢慢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因为这样,我们才更有同情心,更富人性。而长大后,在艺术、人文学科中,汲取了更多的营养,让我们的人格变得更为健全。这是在个人层面上,而从社会层面上,经过人文训练的人,更可能会独立思考,从而对民主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缺乏人文训练的社会公民,可能会变得更狭隘、更暴力、更残忍。此非危言耸听,在印度某邦此类事情就发生过,一群只有驯服思想的工程师组织在一起,大肆进行种族、宗教残害,造成了极大的悲剧。人文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的多,它虽然不能直接创造财富,但是它确实盛装财富的聚宝盆,没有了聚宝盆,再多的财富只会溢出满地,一塌糊涂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内涵的阐述串接起“世界公民”的基本素质内容。待细品味。从这本书中,读得出自己和身边许多人在所接受的教育里究竟缺了多少,还读得出自己与许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潜力、思维、兴趣和情感的萌动没能得到很好的拓展与深入,遭到怎样的窄化、压抑、控制甚至摧毁。举例丰富,观念资料较充实,打开了很多条进一步理解的内容线索。这的确是一本宣言式的著作。“民主”的前提与根基首先是对于个体完整成长与发展能力的肯定以及用心的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钱的投入的确很重要,但核心与成功的关键却是“人的投入”。
  •     如果教育只是应试与谋生的手段,或是追求功利目标的工具,那么这样的教育无疑是狭隘的。当下的中国,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这个问题显得紧迫而重要。因为,如果我们缺乏对于教育本旨的深刻理解,一切有关教育的改革都会变得“无的放矢”。在努斯鲍姆看来,我们所需要的教育是培育人文的教育,而这种教育至少必须包括三种能力:第一,批判性的检讨自己、检讨自己所在传统的能力;第二,接纳并关心他人的能力;第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想象力。在她看来,这样的教育不是功利导向的教育,而是可以使教育的主体,更加具有人文精神,成为善于思辨与反省、具备同情心与充分想象力的健全人。
  •     赞同。
  •     立意不可不谓之高,论述可谓蜻蜓点水而过。
  •     一年前的布置任务今天终于结了T_t。第三章论述得很不错&&作为纯血统的理工科学生恐怕不会完全赞同Nussbaum的教育观
  •     要完成无视不平等现象的经济增长,道德的冷漠就必不可少,而人文、艺术教育所培养的同情之心正是冷漠之敌。
  •     辩论课上用到了
  •     什么是功利,什么是我们想要的教育模式?
  •     玛莎•努斯鲍姆的《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一书,直面全球化时代普遍的逐利行为,为人文学科及艺术教育提供严正辩护。作者指出,在培养人之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方面,人文学科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而现实的状况是,一种受过技术训练的顺从性格,正蔓延在整个社会文化之中。自由在危机中,中国尤甚。
  •     本书要点通过附录一的演讲可以概括为:一是批判性思维和对一切灌输式的、权威式的教育方式的反感,二是对异于本文化的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群体的体察,三是通过文学、艺术等人文渠道培养人的换位思维能力和对美、爱的终生不竭的追求动力。这本书让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因接受强化的被动模式的教育而造成的认知误区,读完很有收获。
  •     水分太多,前半段论述比较有趣,后半段大型放水,逻辑比较严密,但在关于身体排泄物-人群排泄的论述还值得推敲~
  •     对教育有理想的人必读的书。新华博识文库目前我买到的书,都很赞。
  •     教育应当脱离功利,上升的空间才能更大,收获的才会越多。
  •     苍白
  •     2
  •     关于全球人文教育图景的泛泛而论
  •     美国的物质主义泛滥导致教育功利化,中国人比美国人更有上进心或者功利心,更应该引以为戒。
  •     立意高洁,论证乏力。
  •     还是不怎么了解理科啊所以论点单薄了。换成“实用学科”或许才能切题一点...不过仍然.....Orz
  •     @衣冠古丘@苏德小懒 可以对照周老师的发展理论来看看。
  •     一颗星打给翻译。作者这样高产,倒很符合“贡献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