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品上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史品上中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544424226
页数:262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忧国忧民 探索近代新学教育之路  19世纪中期的两次鸦片战争,猛烈地冲击着中国传统钓封建王朝,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之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历时十四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在内忧外患下,晚清朝野动荡不安。一则是“同治中兴”开始,另一则是中上层地主集团内部和地方实力派人物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在这历史潮流中,龙门书院于1865年应运而生,迈出了中国、上海近代在传统书院中探索实学与新学教育的艰难而又有意义的步伐。  将龙门书院划为新学探索之实,是因为其有别于传统书院,特点有五:一是教育思想新,不为科举,不为新洋修好;二是教育内容新,挣脱八股,西学格致、外文、自然科学;三是教育方法新,重思辨,重德行,重实用;四是教育对象新,有教无类,清贫子弟同样可人校,并发给生活补贴;五是教育目的新,“储人才,备国家之用”,培养能以新学、实学来挽救国难的人才。  在封建社会晚清制度下诞生的龙门书院,难免受到封建制度和传统教育的深刻影响,但却不满旧俗,开沪上书院探索近代新学之端倪。龙门书院走出了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旧制,开辟了中体西学的沪上办学新潮。龙门书院时期(1865--1904),学校形成以“忧国忧民”为主线的优良传统,办学宗旨中体现出不同于旧学的“储人才,备国家之用”,就是很好的说明。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忧国忧民 探索近代新学教育之路  第一节 沂代沪卜新学的历中开第  一、敢为人先的高起点办学  1.传承中思变的精神  龙门楼的由来  龙门书院开办为何  由道台办书院的特殊背景说开去  2.为国育才的办学思想  储人才为国家所用  新一代口岸知识分子的代表  龙门士子与日本学者的对话  上海城隍庙九曲桥旁的青铜像为何入  二、名师治校的办学理念  1.不重功名重德行  龙门师长对胡适之父的毕业寄语  书品、人品,鱼与熊掌可兼得  2.不求空谈重思辨“东方黑格尔”的“五日一问”  朝申宰相两门生的“取重于世”  3.不逐名利重实用   投身边防事业的使命意识  龙门书院地理与海防方面人才为何频出  淡泊名利的龙门学子  第二节 居安思危的教育和管理  一、严字当头的招生与管理  1.招考严格,择优录取  鱼跃龙门非易事  “八行书”行不通  ……  第二章 换求国难 探索中国师范教育之路  第三章 生生不息 探索救亡图存教育之路  第四章 尊师重教 探索社会主义教育之路  第五章 求真务实 探索改革开放教育之路  结语 构建世界一流·文明和谐的中国名校

作者简介

《史品上中:菁英教育的缩影》是上海中学自1865年成立至今所走过的道路的真实记录和经验总结,让读者一睹上中不断创新的风采。全书共五章,分别是:忧国忧民探索近代新学教育之路,挽救国难探索中国师范教育之路,生生不息探索救亡图存教育之路,尊师重教探索社会主义教育之路,求真务实探索改革开放教育之路。图书资料详实,图片清晰,分析到位,说理中肯,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能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联系起来的中学,为数不多,上海中学就是其中很耀眼的一所。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学校发展的优良传统,以此来反映学校优良传统对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乃至对社会的贡献,既能显示学校的优良传统与创新价值,又能显示学校优良传统的示范与辐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探索上海中学140多年的优良传统,可以呈现学校的发展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经典缩影的风釆,同时呈现学校作为一个发展的生命体在不同时代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图书封面


 史品上中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