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心理疏导 > 为何家会伤人章节试读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7-5-1
ISBN:9787506286725
作者:武志红
页数:312页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3页 - 放纵型溺爱:最懒惰的爱

爱不光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4页 -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页 - 自序

家,常被我们用最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成玫瑰色的港湾甚至天堂。但实际上,家既是爱的最主要的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的传递者。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8页

为什么父母们给孩子制造了这么大的压力?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最简单的解释是,父母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
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他们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注意不给孩子多余的压力。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5页 -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这样的人是幸运的,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而长大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拥有鲜明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创造力。像爱因斯坦、牛顿、尼采等所谓的天才莫不如此。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3页

现在的父母经常感叹:“我那个年代,什么都没得到过,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重复
我那种生活。”
这句话里的孩子,不仅是真实的孩子,也是深埋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内在的小孩”。我们一
股脑地、近乎失去理智地去溺爱孩子,其实是在通过孩子去实现我们过去未曾实现的愿望。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0页

这是一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问题。“理想自我”总比“现实自我”高一层,工人妈妈的“理想自我”可能是成为知识分子,孩子只要达到这个水平就行了。但“知识妈妈”的理想自我更高一层,孩子必须达到这个水平她们才心满意足。但在很多方面,工人家庭和知识家庭的孩子的起跑线是一样的,知识家庭的孩子并不比工人家庭有优势,但却承受了父母更高的压力。
这段的最后一句不敢同意。我认为,起跑线并不是一样的,不同阶级的家庭氛围必然不一样,书香门第给孩子带来的耳濡目染和田夫野丁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怎可同日而语呢?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7页 - 第一章

恋爱的蜜月期,恋人会扮演彼此的理想父母,因为我们潜意识中都会知道对方需要什么。
但是蜜月期过后,两个人的距离近到不能再近时,我们就会讲恋人当做现实父母,以前对现实父母的那些不满,现在会转嫁到恋人的头上。而且,在转嫁时,我们就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孩子。恋人越爱我们,我们越不讲道理。
这是考验一场恋爱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从而不愿意继续给予恋人无条件的爱。要想超越这个艰难时期,最好的情形是,一方面,我们明白自己的很多不良情绪不是因为现在的恋人才产生的,而是过去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恋人继续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3页

爱,令关系亲近;自由,令关系保持适当的距离。两者同时兼备,是一切亲密关系的真谛。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8页 - 溺爱的心理真相

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4页

在隔代抚养中,做祖父辈的特别怕孙子辈的出安全问题,他们特别在意安全,这主要有两
个原因:
第一、孩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一旦照顾中出现安全问题,他们会觉得对不住儿女。
第二、做老人的,开始越来越多地面对死亡问题,很多老人无法面对自己心中的死亡恐惧,
于是将这种恐惧投射到孙辈身上,也特别担心他们出问题。
善良的祖父母,中招了啊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0页

如果我们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就会相信他们的评价更真实。通过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这种从外在因素认识自我的逆向方式,只能使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页 - 全


1.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无论目标是多么伟大,当一个人将另一个人视为对象或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2.在父母“严密监视”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缺乏心理疆界的概念,成人后要么容易依赖别人,要么容易去控制别人,父母不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他们也学不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个人空间
3. 高中毕业后,阿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逃避内心深处的自我否定。但这种自我否定来自她自己,不会因为她挑剔否定别人而消失。最后,她只有逃到彻底封闭的状态下,不和任何人交往,那样就绝对不会再被别人瞧不起了。 然而,她的自我否定,却不会因为她的彻底自闭而消失,却反而会因为彻底自闭而更强烈。毕竟,这个状态下,她再也找不到别人可以指责,从而宣泄掉自己的一部分不良情绪。
4.最重要的是,他活得很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
5.阿琳化解这种“倒置”的办法就是直面真相,充分意识到妈妈只是个小孩,那么她无妨用大人对待小孩的方式去哄妈妈——不管妈妈怎么闹怎么生气,都用温和的态度对待,不因为妈妈对她发脾气,她也跟着苦恼。 所谓“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是成年人的态度。温和,就是可以在情绪上异常宽容,可以包容对方乱发脾气;坚定,就是在态度上非常肯定,即我可以充分考虑你的情绪,但我不会在关键事情上有丝毫让步。
6.忍不住向孩子宣泄情绪,对孩子或打或骂,是最常见的亲子关系颠倒的一种模式。还有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即父母把孩子当成倾诉的对象,拼命向孩子倾吐自己的苦恼。这种方式看似问题不大,因为孩子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向他们倾诉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倾吐意味着把自己的苦恼转嫁到孩子身上,而孩子是乐于帮助父母的,他们会努力去化解父母的苦恼。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毫无疑问,他们是大人,而倾吐苦恼的父母则是孩子。但问题是,假若孩子非常小,他们是没有能量去化解父母的苦恼的,他做不了什么事情,他们只能跟着父母一起苦恼。
7.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后都构成了一个现象场,它就像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 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8.对方一说到“问题”,我们就急着去出主意、提建议,忙着为对方“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对方多数时候只是为了借“问题”宣泄情绪,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建议。并且,我们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为对方出主意的,这会严重地妨碍理解的达成。
9.评价包括夸奖和抨击,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对方,都是在用自己的坐标体系去评估对方。自己是唯一的主体,对方是客体。在亲密关系中,没有人喜欢这种评价。
10.她太爱评价,并且偏爱批评。评价是阻断交流的最常见原因
11.并且,急于评价的人着眼点也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交流感受”。张太太说,她是好意。什么好意呢?就是指点丈夫,提高他的社会竞争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她不知道,“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中的个体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
12.“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黄家良说,“我们要永远记住,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
13.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14.但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
15.男孩在胎儿期和童年早期,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如果他不能突破这种影响,母亲的影响就会充斥着他的心身。他会深深感受到母亲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感情骗子和调情高手,但他无法成长为一个珍惜女人并维持长久伴侣关系的男人,无法成为一个好的爸爸,也无力维持一段平等的男女关系。他必须放弃那最原始、最亲密的对母亲的依附关系,去接受父亲的影响。 ——德国家庭治疗师伯特·海灵格
16.如果拒绝分离,爱就是“假爱”。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间,我侵占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
17.大家庭并不是问题,假若大家庭尊重小家庭的独立性,并且,公公婆婆彼此相爱,他们的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那么即便公公婆婆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婆媳关系也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婆婆失去的只是自己生命中第二重要的人,那是可以承受的。同样的,岳父岳母假若彼此深爱,那么,他们和女儿女婿住一起也不是问题。
18.嫉妒狂的自我价值太低,他们因此很需要通过嫉妒将这种不好的感受转嫁出去。对他们而言,嫉妒的意思就是:“不是我搞砸了我的生活,而是你把我的生活搞砸的。”
19.切记:特别动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这倒很可能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你渴望重复过去的灾难。
20.为了真爱,我们必须懂得“假爱”,假若你因某个亲密关系而伤痕累累,那一定不是爱让你伤痕累累,而是“假爱”令你伤痕累累。“假爱”背后可能是麻木,也可能是恨,我们必须懂得这一点,才不会对真爱失去信心。
21.最好的经历就是,既顺利过也遭受过挫折,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多向度思维。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 (武志红) 2015年4月10日
1.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无论目标是多么伟大,当一个人将另一个人视为对象或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2.在父母“严密监视”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缺乏心理疆界的概念,成人后要么容易依赖别人,要么容易去控制别人,父母不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他们也学不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个人空间
3. 高中毕业后,阿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逃避内心深处的自我否定。但这种自我否定来自她自己,不会因为她挑剔否定别人而消失。最后,她只有逃到彻底封闭的状态下,不和任何人交往,那样就绝对不会再被别人瞧不起了。 然而,她的自我否定,却不会因为她的彻底自闭而消失,却反而会因为彻底自闭而更强烈。毕竟,这个状态下,她再也找不到别人可以指责,从而宣泄掉自己的一部分不良情绪。
4.最重要的是,他活得很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
5.阿琳化解这种“倒置”的办法就是直面真相,充分意识到妈妈只是个小孩,那么她无妨用大人对待小孩的方式去哄妈妈——不管妈妈怎么闹怎么生气,都用温和的态度对待,不因为妈妈对她发脾气,她也跟着苦恼。 所谓“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是成年人的态度。温和,就是可以在情绪上异常宽容,可以包容对方乱发脾气;坚定,就是在态度上非常肯定,即我可以充分考虑你的情绪,但我不会在关键事情上有丝毫让步。
6.忍不住向孩子宣泄情绪,对孩子或打或骂,是最常见的亲子关系颠倒的一种模式。还有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即父母把孩子当成倾诉的对象,拼命向孩子倾吐自己的苦恼。这种方式看似问题不大,因为孩子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向他们倾诉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倾吐意味着把自己的苦恼转嫁到孩子身上,而孩子是乐于帮助父母的,他们会努力去化解父母的苦恼。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毫无疑问,他们是大人,而倾吐苦恼的父母则是孩子。但问题是,假若孩子非常小,他们是没有能量去化解父母的苦恼的,他做不了什么事情,他们只能跟着父母一起苦恼。
7.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后都构成了一个现象场,它就像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 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8.对方一说到“问题”,我们就急着去出主意、提建议,忙着为对方“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对方多数时候只是为了借“问题”宣泄情绪,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建议。并且,我们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为对方出主意的,这会严重地妨碍理解的达成。
9.评价包括夸奖和抨击,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对方,都是在用自己的坐标体系去评估对方。自己是唯一的主体,对方是客体。在亲密关系中,没有人喜欢这种评价。
10.她太爱评价,并且偏爱批评。评价是阻断交流的最常见原因
11.并且,急于评价的人着眼点也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交流感受”。张太太说,她是好意。什么好意呢?就是指点丈夫,提高他的社会竞争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她不知道,“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中的个体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
12.“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黄家良说,“我们要永远记住,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
13.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14.但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
15.男孩在胎儿期和童年早期,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如果他不能突破这种影响,母亲的影响就会充斥着他的心身。他会深深感受到母亲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感情骗子和调情高手,但他无法成长为一个珍惜女人并维持长久伴侣关系的男人,无法成为一个好的爸爸,也无力维持一段平等的男女关系。他必须放弃那最原始、最亲密的对母亲的依附关系,去接受父亲的影响。 ——德国家庭治疗师伯特·海灵格
16.如果拒绝分离,爱就是“假爱”。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间,我侵占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
17.大家庭并不是问题,假若大家庭尊重小家庭的独立性,并且,公公婆婆彼此相爱,他们的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那么即便公公婆婆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婆媳关系也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婆婆失去的只是自己生命中第二重要的人,那是可以承受的。同样的,岳父岳母假若彼此深爱,那么,他们和女儿女婿住一起也不是问题。
18.嫉妒狂的自我价值太低,他们因此很需要通过嫉妒将这种不好的感受转嫁出去。对他们而言,嫉妒的意思就是:“不是我搞砸了我的生活,而是你把我的生活搞砸的。”
19.切记:特别动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这倒很可能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你渴望重复过去的灾难。
20.为了真爱,我们必须懂得“假爱”,假若你因某个亲密关系而伤痕累累,那一定不是爱让你伤痕累累,而是“假爱”令你伤痕累累。“假爱”背后可能是麻木,也可能是恨,我们必须懂得这一点,才不会对真爱失去信心。
21.最好的经历就是,既顺利过也遭受过挫折,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多向度思维。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7页 - 第一章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恋爱过程没有完成前,我们彼此都将对方当作自己理想中的父母,我们也彼此努力去扮演对方理想父母的形象。但结婚仪式完成后,理想父母回归到了现实,我们不再扮演彼此的理想父母的形象,不愿意在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我们总是在循环,但只要你去努力,就有机会打破这个循环。不要只是索取,也去给予。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页 - 序

六岁前形成人格。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在孩子的内心投射为“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以后孩子长大做什么事情,都像放映机一样,把这种内在的爱的关系投射出来,成为他的行为模式。
所以小时候爸妈怎么对孩子,长大了就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其他人际关系也有关系。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页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获得了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之后,我们会变成孩子,恋人也会变成孩子,我们一起退行到童年。这时,我们互为对方的理想父母,又互为对方的孩子。这是恋爱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决定了我们是重复童年的错误,还是修正童年的错误。恋爱是同样的道理。“无意识中,我们都将恋爱当成了治疗,希望恋人能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将我们治好。”荣伟玲说。我们将这个愿望投射到恋人的身上,如果恋人很在乎我们,他就会主动去满足我们这个来自无意识的愿望,去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一旦我们觉得恋人的确符合自己理想父母的形象了,我们就会变成孩子。但问题是,有好孩子,也有坏孩子,而且必然是,健康家庭会养出好孩子,糟糕的家庭会养出坏孩子。“我们之所以会在恋爱中重复童年的错误,是因为我们无意识中想得到治疗,”荣伟玲说,“只是,如果病得又重又缺乏改变的动机,我们就不是好的病人,再优秀的心理医生对此也无能为力。”本来,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如果他也试着去反省自己的人生,去主动改变他的行为模式,那么这会是他最重要的被拯救的机会。但是,他不想改变,他认为父母应该对他的人生负责任,而他没有责任,他常说:“我的人生太不幸了,我成为这个样子不是我的错。”恋人不管多像你的理想父母,那也只是你的投射、你的看法,来自于你童年的期待。但实际上,你的恋人有另外一种生命体验,他是另外一个人。如果你只觉得恋人是你的理想父母,那就等于你只是将恋人当作了一个爱的工具或对象,而没有将恋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来理解、来尊重。前面提到的岳东,如果他停止对父母的抱怨,开始努力,不只是索取,也去给予,那么阿静不会离开他,就算离开,他也会找到他生命中的其他拯救者。恋爱的分离一样具备杀伤力。虽然我们现在懂得了合理与不合理,但是,因为恋爱首先是对亲子关系的复制,我们在情感上和童年一样不想理会合理与不合理,我们只看到了一点:“他不要我了,像爸爸一样”或者“她不要我了,像妈妈一样”。童年,我们渴望稳定,渴望父母时时刻刻都守在自己身边。现在,我们一样渴望稳定,渴望恋人时时刻刻守在自己身边。但是,如果爸爸妈妈不与我们分离,那么,我们就不能成长。如果恋人不与我们分离,我们也一样不能继续成长。两人总是黏在一起,这并不是生命的自然状态和健康状态。刘凯不可能会心甘情愿地做阿莲一辈子的爸爸。一旦他放弃“好爸爸”的角色,阿莲对他的依恋也就结束了,她会发现,自己找到了一个“假爸爸”。这个基础消失后,她就会拿他和其他追求者作比较,于是发现,他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但这种关系不平衡。阿莲舒舒服服地做起了小女孩,但恋爱中的刘凯其实也有一颗想做小男孩的心。他们的恋爱期只有不到半年时间,兢兢业业地做半年的爸爸还是可以的,但刘凯不可能会心甘情愿地做阿莲一辈子的爸爸。一旦他放弃“好爸爸”的角色,阿莲对他的依恋也就结束了,她会发现,自己找到了一个“假爸爸”。这个基础消失后,她就会拿他和其他追求者作比较,于是发现,他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什么叫如其所是呢?就是,对方怎么感受的,这才是事实,我们要按照对方的感受去理解他。”黄家良说,“但是,很多人习惯上认为,重要的是发生了什么事实。但是,他却不知道,这只是他眼中的事实,而不是对方的事实。”我提醒说:“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什么是事实呢?”我说,“你所谈到的事实只是你眼中的事实。而对他来讲,事实是‘拿刀子割我的心’。” 徐太太在电话那头再一次沉默。 “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我继续说下去,“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徐太太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非常容易见到。他们每次吵架都是同一个原因,这是导致他们关系问题的最真实的原因。但徐太太不去看,却去外面寻找原因,而答案其实已摆在她面前,丈夫已向她表达了最真切的感受。这种发自肺腑的声音都不能让徐太太重视起来,之所以如此,是她太执着于自己的坐标体系,认为事实比感受更真实。如果找不到事实,她就去揣测出一个事实。一些人之所以喜欢评价,是因为他们学来了父母对自己的交流方式。父母要指点孩子,告诉孩子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但是,这是一种“我行,你不行”的关系模式,如果一个喜欢“我行,你不行”的人正好碰上“我不行,你行”的配偶,两个人的关系就会丝丝入扣,也会达成一种平衡。但是,如果对方不认为“我不行”,那么这种关系就会触礁。张太太说,她是好意。什么好意呢?就是指点丈夫,提高他的社会竞争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她不知道,“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前一种例子是“错位的交流”,妻子想交流感受,想宣泄烦恼,丈夫却想“解决问题”,结果误解产生。第二个例子是“丝丝入扣的交流”,妻子倒出的郁闷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和接受,她也回报以对丈夫的接受,在单位攒下的烦恼于这短短几分钟的对话中就消除了。黄家良说,我们看别人的事情,经常只是看到了表象,而不是事实。要想知道事实,就必须去了解对方的感受,这是最重要的事实。“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黄家良说, “我们要永远记住,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 时代改变了,我们爱的方式却没有改变。以前,物质很匮乏,所以爱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对方的物质需求。但现在,物质需要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则日益突出。鉴于此,我们应该进化我们爱的方式,重视配偶或其他亲人的心理需求。但家里完全不同。家里讲感觉,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利益已退居次要位置。但白丽没有意识到这种分野,她想当然地用工作中处理利益的方法来处理家里的问题,结果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做生意不能“婆婆妈妈”,在家里也不能“婆婆妈妈”。 但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多数的婚姻关系中都存在着“婚姻战争”,双方无论在恋爱阶段多么爱对方,一结婚后就会有意无意地去抢占“制高点”,控制对方并怕被对方控制。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一、糟糕的婆媳关系; 二、严重的恋子情结。绝大多数婆媳关系的核心不是婆媳关系,而正是那个被夹在中间的儿子和丈夫。这个夹在中间的人,总想着要么妻子对老人家敬一些,要么婆婆对媳妇疼一些,问题就解决了。但他却很少想,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他自己的身上。要想很好地处理婆媳关系,这个人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努力去协调这个三角关系。不过,我们的文化传统的确有这样的倾向:重亲子关系而不重夫妻关系。就仿佛是,夫妻关系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最爱的,我们都必然最难割舍。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妈妈这面镜子若打开得很少,而且打开时都是儿童在极力讨好魔镜,就易导致一个结果:一个人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一个人之所以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都是因为对方好的反应会让他有短暂的存在感;而对方坏的反应,会让他的存在感瞬间崩毁。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被看见。一旦孩子得到的爱足够了,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自我,他就不会去顺着父母的意思了。顺父母意的最佳前提是,孩子缺乏存在感,他的价值感都有赖于父母乃至社会的认可。 相反,有健康自我的人,他会很爱父母,但他做事情,首先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是服从父母的语言。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触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一些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有一个问题:喜欢一个老师,就喜欢一门课;讨厌一个老师,就讨厌一门课。但像这个孩子,是不会有这个毛病的,因为他热爱一门课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老师行使奖励的结果,他不喜欢一门课也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老师行使惩罚的结果。所以,热爱一门课是忠于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忠于老师的选择。其他孩子热爱一门课则是对老师表忠心,但若老师令他讨厌,他就对这门课失去兴趣了。喜欢使用奖罚手段的父母和老师,都渴望控制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长变化,那样孩子就是他们意志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作品。母亲是家里的强势一方,儿子表面上追随她,并在表面上拒绝自己的父亲,但他私底下却效仿父亲。并且,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当父母溺爱孩子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会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尤其是成长需要。溺爱的父母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永远都不要长大,一辈子都做他们“内在的小孩”的被投射对象,否则就会感觉到失落,就像是丢掉了什么似的。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在中国,包办型的高度溺爱一般都伴随着一个高要求:好成绩。也就是说,包办型溺爱是交换性的,父母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但孩子要回报一个好的学习成绩。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文文的父母为女儿“完美”地安排好了一切,但这不是文文自己想要的,所以是僵化的。其实,文文内心深处一开始就不喜欢为父母而活,她无数次产生过叛逆的冲动。但是,既然父母那么爱她,他们那么富有牺牲精神,她怎么能够反抗呢?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懂得真爱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独立选择,而不是替孩子做事情。一般而言,看不得孩子“受苦”的父母,是自己的童年比较苦,他们对此很不甘心,于是有了孩子后,就拼命照顾孩子,发誓不让孩子吃苦。看起来,他们是不让自己现实的孩吃苦,其实是不想让自己“内在的小孩”吃苦。我们常将“做什么”视为爱,但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iPhone、iPad 都是过渡客体,在他们眼中是爱的象征,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得不到就意味着丧失爱,就要摧毁剥夺了他们被爱感觉的那个客体。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是非常低的,苹果产品在他们心中等同于幼儿睡觉时离不开的泰迪熊,只不过生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力量远大于幼儿。母爱获得太少的孩子,就会执着于母爱载体。既然母亲表达爱的方式是给孩子买东西,而不是陪伴与细腻的关爱,那么孩子就没办法发展到灵魂层面的爱,而是会执着于这些东西。先是很小的需求,一颗糖,一串糖葫芦,一个小玩具,最后则发展成手机、笔记本电脑乃至其他。她的方式,是通过自我牺牲来勒索孩子的服从,我都把自己摆到这么低的位置了,你看看我多么可怜啊,还不顺从,你这个不孝子!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她们真正焦虑的,并不是儿女的成长,而是与儿女的分离。她们自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觉,这种黏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孤独,也消除了我们生命中经常要遇到的无意义感,即空虚。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在特别讲孝道的地方,一个孩子最容易成为权力狂家庭的受害者。他被父母伤害,但所有家人都说,父母是爱你的,你不该有痛苦。到了社会上,大家也这么说。去看书,书上也这么说。最后,他只能分裂。请“看见”痛苦者的痛苦感受,确认他们的痛苦感受是多么真实,不要粗暴地进行评判,更不要朝相反的方向说。中国父母夸孩子时,基本都会用到这个词——听话。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强调感情的中国人,既缺乏心灵层面的链接能力,也不习惯身体的碰触,而只是追求干巴巴的语言链接。父母的力量远强过孩子,于是语言层面的链接,很容易就成为父母发出语言的指令,而孩子要遵从父母的语言。这就是听话。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假如那个人连珠炮似的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假如那个人连珠炮似的给我们提出一系列建议,那么不管那些建议多么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有受伤害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但她们不努力让自己成长,而是将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她们说,这是爱,但不客气地说,她们是在转嫁自己的焦虑。让儿子穿上名鞋,看似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但实际上满足的是做父亲的虚荣心。 一些家长,当对孩子的暴力起不到效果时,会将暴力转向自己,做一些自残的极端事情。许多孩子之所以迷恋网络,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可靠的安全岛。他们被父母、学校“遗弃”了,他们的安全岛四分五裂。于是,他们去网络上构建新的、虚幻的安全岛。谁都知道疼,有安全感的孩子会哭出来。哭是一种信任,哭的孩子知道,只要一哭,爸爸妈妈就会过来呵护他,这种爱会减少其心理疼痛和不安。但小芸不哭,因为她以为,父母爱优秀坚强的她,而不是脆弱的她。只凭高度的压力,一个孩子是很难考试上瘾的,只有快乐才会把他们带到这里。对小丁来说,取得好成绩就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并且好成绩还让他当上了家庭的“救世主”,这都是对他的过度奖励。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武汉中德医院的前院长曾奇峰也极力反对用“网络成瘾”这种词语去形容孩子。他认为,这个词语是一种“妖魔化”,并且忽视了网络对孩子起到的一定的保护作用。就记者所了解,在心理学界,这是大多数专家的共同观点。小勇的案例,是很典型的“被动攻击”。他从不主动对父母表达不满,这样的家庭也不允许他表达不满。那么,他在意识上就一切都听父母的。父母让他好好学习,好的,他就好好学习;父母要他明白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好的,他对父母说,他是多么爱他们,多么理解他们的苦心。 但是,在父母最在乎的成绩上,却出了问题,而每次看到大考成绩后的那丝快感,泄露了小勇的秘密:他在潜意识里不想考试。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并想还击。一个关系不管多么失衡,这一点也不例外。这,也正是弱势一方的还击,是弱势一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他们没有表达出强有力的愤怒,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但他们通过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来达到的效果,却和直接用愤怒攻击强势方没有什么两样。 这种心理机制,叫做“被动攻击”,也叫做“隐形攻击”。什么叫自信?简单来说,是自己内在的一部分相信自己内在的另一部分。套用客体关系理论的话,准确地表达,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充满信心。 所谓自卑,也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没有信心。 所谓倔强,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内在父母说,凭什么!心理健康的基石是直面自己人生的真相,而不是盲目乐观。这些人生的真相,一旦发生,就已注定不可改变。你若想否认这些事实,其实就是在否定自己,我们要学会承认过去,不和过去的任何事情较劲。这时,你只管把自己交给情绪,想恨就恨,想哭就哭……情绪是怎样,你就怎样。只有等你内心郁积的那些情绪宣泄出来后,你才真正有可能告别这一悲惨的事实。“孩子是家庭的保护神。”当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主动去做一些自我伤害的事情,以拯救父母的关系。并且,他们自我牺牲的策略常取得成功:父母将注意力转移到他的身上来,不再去理会他们自己的问题。而对于家庭,海灵格形容说,健康家庭宛如平地,孩子会成长为挺拔的大树,而有问题的家庭宛如悬崖,孩子会成长为奇形怪状的树。孩子这样做,目的只是为了保持家庭的平衡。实际上,我们都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区别仅仅在于,有清晰自我的人,是投胎技术好,有好的父母,特别是好的妈妈。你的感受被好的妈妈感知到了,于是就有了存在感,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自我。没有清晰自我的人,没有实现这一步,所以他毕生都在用直接或扭曲的方式希求被别人看到。极端忽视,会导致极端的不存在感,它集中体现为一种致命的羞耻感——生而为人,对不起。从来没有被爱看见,于是存在本身就是错误。原始的融合焦虑,是指一个人害怕与他人、他物甚至他自己的联系,因关系意义上的链接会让其担心失去自己的身份和自主性,这种惧怕所产生的焦虑即原始的融合焦虑。 简而言之,有此焦虑的人,会感觉哪怕轻的关系,都会吞没掉他可怜的自我身份。 关键原因是,他的自我太可怜、太脆弱了。之所以可怜与脆弱,是他的感受很少被感知。那很少被感知的感受,凑成了一个脆弱的自我。这种自我,非常渺小与卑微,其他任何一个事物都远比自己要高大。所以,建立关系就意味着,要被那个高大的别人所吞没,而自我就烟消云散了,本质上,融合意味着小我的死亡,但一般的过程是,有一个清晰的小我,托着自己与别人建立关系,不断在关系中感受彼此,信任越来越深,突然间感受到彼此,并在那一刻放下防御,小我死亡,而最亲密的关系建立,一个包含着“我与你”的关系性自我建立了。 若没有这个相对健康的自我托着,而直接去建立关系,那种湮灭感就太强了,令人不敢尝试。因没有被爱照见过,所以内心是一片黑暗。他们将这种黑暗理解为,真实的自己是坏的,而如此坏的自己竟然还渴望被看到被理解,何等可怕。没有人会爱自己、会在意自己,可自己还是如此渴求!就像很多人在社会上是一个无可指摘的好人,但在家里,却是一个暴君。但别人见到你都说,啊,你爸妈啊,他们可真是好人啊,你真幸福啊。但你真实的感受是无比痛苦的。 暴君还好,因为他毕竟做了明显错误的事,让你还会有明确的认识。可是在很多中国家庭,父母的暴行往往会被说成“打是亲,骂是爱”,但暴行太多了,最终还是会让孩子认定父母是错的。 有时,比暴行更严重的是隐蔽的攻击。隐蔽的攻击,攻击者不会承认,旁观者也看不到,受害者甚至都难以诉诸语言。譬如,许多人,表面上对人很好,可一转身,却会小声咒骂。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身体和他的自我是一起的。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身体和别人的自我在一起。结果是,有假自我者,他的身体与他的自我分离,而去寻求与别人的自我结合,更容易被别人的自我所驱动,而不是被自己的自我所驱动。何等可悲。是创造性,而不是其他,让个体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创造性的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直到做了那三个梦,明白我与自己的活力严重切断了联系后,我才懂得,我是通过选择像小女孩一样的她,试着与自己内在的小孩恢复联系。所谓迎合的游戏,概括成一句话: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必须爱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不过,迎合者通常只意识到自己在付出,在奉献,而意识不到“否则”的威胁性信息。如果你和迎合者交流,你会发现,他们似乎是那种能给予无条件的爱的人,因他们在频频付出后,经常会表示,他们的奉献不需回报。所谓迎合的游戏,概括成一句话: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必须爱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不过,迎合者通常只意识到自己在付出,在奉献,而意识不到“否则”的威胁性信息。如果你和迎合者交流,你会发现,他们似乎是那种能给予无条件的爱的人,因他们在频频付出后,经常会表示,他们的奉献不需回报。 但实际上,迎合者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办法,提醒接受者:“你欠我的。”这是迎合者的经典行为模式。锁好车门是意识层面的奉献,海瑞因塔以此显示,她是一个无微不至的妈妈,而提醒孩子们去锁车门则是潜意识驱使的,她潜意识里希望孩子们发现,妈妈已做了奉献。更糟糕的是,因为迎合者只相信迎合的方式,所以当对方疏远他时,迎合者在恐慌中会对付出更加执着。但他越付出,对方越想逃离,由此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迎合者最在乎的关系反而断裂了。但问题是,因为父母不在乎她,所以她的奉献行为引不起父母的歉疚,但男友在乎她,所以她的奉献行为会给男友产生很大的歉疚感。于是,她的男友会对她产生莫名其妙的愤怒并不由地会疏远她,一如海瑞因塔的儿子们对妈妈的态度。将童年与父母的关系中产生的恨转嫁到其他关系上是最常见的恶行。嫉妒也是这个道理,那些常吃妻子醋的男人,你可以在他和母亲的关系上找到答案;那些常吃丈夫醋的女人,你可以在她和父亲的关系上找到答案。此外,嫉妒狂常强迫情侣断绝一切关系,最终只与他一个人交往。这常是因为他曾被父母严重“抛弃”过,所以他现在要让她断绝一切可能的三角关系,从而牢牢地控制住这个新的“父母”,以防自己再被抛弃。并且,他会用强大的意志实现这一点,有时会使用暴力,从而给情侣造成巨大伤害。很多人在激情式爱情中拒绝反省,认为爱情中的问题一定是对方的问题,就像童年时,他完全无能为力,所以只好归咎父母一样。因为这种心理,很多人在激情式爱情中得不到治疗,最终只是一次简单的强迫性重复。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8页 - 关系不可预测

建立关系很难,因为另一个人不可控制,发展理论很容易,因为这完全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知道,只要付出了,就会有结果。你对未来可以预测,但关系却不可预测的。
这是生命中最大的教训之一,它告诉我们: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如果学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整个世界都是由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独立的人组成的,每个人都同等重要。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页

按照我的说法就是,孩子6岁前的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形象,会被孩子内化成“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则会被内化为“内在的小孩”。
所谓的人格,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它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这个关系模式,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也决定了他的心理健康模式。因为,我们会将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3页

令孩子形成外在评价系统。小时候,孩子太在乎父母的评价。长大后,他就容易在乎同学、老师、老板、同事等别人的评价,整日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做事情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别人好的评价。
嗯,说得好,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己合理的评价系统。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3页

溺爱是懒惰的爱。不去思考孩子想要什么,而是一股脑给他一堆东西。并且通常情况下,给予孩子的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将那个没得到满足的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去溺爱孩子。表面上看似牺牲,实际则是从内心深处满足自己的需要。扼杀的是孩子的自我意识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9页

当你稍稍纵容自己的时候,往往带一点负罪感。负罪感是内外父母说,你不该这么惯自己,于是把内在小孩投射到小孩身上。满足他她就是满足自己,溺爱父母心理,可溺爱父母往往忽视孩子成长需要,他们希望孩子不要长大,永远满足内在孩子的投射。好东西孩子吃,自己看就行,其实是自己内在孩子满足。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8页 - 关系不可预测

童年,我们渴望稳定,渴望父母时时刻刻都守在自己身边。现在,我们一样渴望稳定,渴望恋人时时刻刻守在自己身边。但是,如果爸爸妈妈不与我们分离,那么我们就不能成长。如果恋人不与我们分离,我们也一样不能继续成长,两个人总是黏在一起,这并不是生命的自然状态和健康状态。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页 - 1

1. 18 岁之前,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探索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个探索过程从刚出生不久就开始,但到了 1.5~3 岁会达到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自我探索,那么他就会形成他自己的感觉,他自己的能力,他自己的思想……而这一切最终融合到一起让他知道“我是谁”。
2. 著作《不要用爱控制我》
3. 他能有这种感觉,那一定是他父母中的至少一人或两人都尊重他的独立性,尊重他的自我感觉,而不是把他们“内在的小孩”强加到他头上。
4. 这样的人是幸运的,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而长大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拥有鲜明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创造力,像爱因斯坦、牛顿、尼采等所谓的天才莫不如此。
5. 我们只有通过自主的探索,才能形成自我,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最适合的位置。由此,我们还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这一切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6. 但是,如果碰上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他们就会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太重视塑造,刻意按照
7. 但是,如果碰上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他们就会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太重视塑造,刻意按照他们的意图来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那么,无论他们的安排多么完美,他们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他们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活。
8. 譬如,一名 28 岁的女钢琴家,她在弹了 23 年钢琴、拿了多个大奖之后,有一天突然醒悟,她从来都是为别人而弹,她从来没有为自己而弹。这让她产生了要崩溃的感觉,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前 28 年好像都白活了。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部分包办型溺爱下的孩子成功了,但和这位女钢琴师一样觉得没有为自己活过;大量包办型的孩子失败了,他们一生都无法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
9. 袁荣亲知道,“我怎么能生妈妈的气呢”,这是一种自动思维,它会扭曲一个人的真实体验。于是,他试着让文文学习放下这种自动思维,重新体验一下她的真实感受。“妈妈第一次哭的时候比较久远了,就重新在咨询室里重演一下妈妈最近一次哭的情境吧!”
10. 结果,文文对妈妈的愤怒情绪爆发了。她大声哭喊着对“妈妈”说: “我讨厌你和爸爸的安排!我要自己做主,我就是要自己做主!你们什么时候才能
11. 结果,文文对妈妈的愤怒情绪爆发了。她大声哭喊着对“妈妈”说: “我讨厌你和爸爸的安排!我要自己做主,我就是要自己做主!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在乎我的感受,你们让我窒息!你让我窒息!”
12. 这次情绪爆发让文文久久不能平静,她哭了好久,最后说:“父母过度的爱,是窒息的感觉。我现在才明白,我一直是为父母而活着,我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
13. 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唤起了她内心深处“为自己做主”的冲动,
14. 所以在父母的高溺爱和高要求之间一直保持着平衡,但很多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最终成了包办型溺爱的牺牲品。譬如,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在他的著作《父母手记:教育好孩子的 101种方法》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15. 一切。譬如,孩子要去拿一个十米外的玩具,他们不忍看着孩子蹒跚学步的样子,于是自己大步流星走过去,把玩具拿来递给孩子。看起来,他们做了件爱孩子的好事,但实际上,他们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 华莱士将溺爱称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
16. “这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辛辛苦苦亲手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
17.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只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对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以为那就是孩子的真实感受。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他们迷失了自己。
18. 如果我们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就会相信他们的评价更真实。
19. 实际上,她对女儿的真实存在视而不见。
20. 有溺爱行为的父母,其实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他们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也并不真正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甚至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们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目中小孩的形象,而这会让真实的孩子丧失自我。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爱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枷锁,
21. 不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却要被别人说成是自己的感受,这不是很荒唐吗?有谁能比我们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感受呢?
22. 然而,在习惯了包办型溺爱的父母看来,他们才知道孩子的感受是什么,而孩子自己却不知道。譬如,妈妈坚持让女儿学了十年钢琴。但是,上高中后女儿放弃了,不再弹钢琴了,而且告诉妈妈,她不喜欢弹钢琴,也不喜欢她的老师。 但这个妈妈却认为,女儿肯定喜欢弹钢琴,要不怎么能弹十年呢。而且,她也一定喜欢老师,要不老师凭什么喜欢她。 这是很多家庭一个习惯性的悖论:好像除了孩子
23. 然而,在习惯了包办型溺爱的父母看来,他们才知道孩子的感受是什么,而孩子自己却不知道。譬如,妈妈坚持让女儿学了十年钢琴。但是,上高中后女儿放弃了,不再弹钢琴了,而且告诉妈妈,她不喜欢弹钢琴,也不喜欢她的老师。 但这个妈妈却认为,女儿肯定喜欢弹钢琴,要不怎么能弹十年呢。而且,她也一定喜欢老师,要不老师凭什么喜欢她。 这是很多家庭一个习惯性的悖论:好像除了孩子自己,别人都知道你是谁,而你自己却不知道你是谁。
24.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
25. 真爱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0~1.5 岁期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1.5~3 岁期间,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这种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有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
26. 真爱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0~1.5 岁期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1.5~3 岁期间,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这种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有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
27.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溺爱常常是强加,也即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头上,并将之视为爱。孩子感觉到被否定了,但他却无法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因为父母和别人都觉得这是爱。譬如,孩子说,我吃饱了,大人说,你正长身体,多吃点。吃饱的感觉很好,但吃撑的感觉就很不好。我们整个社会都将溺爱说成爱太多,孩子需要很强的自我才能意识到,他其
28.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溺爱常常是强加,也即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头上,并将之视为爱。孩子感觉到被否定了,但他却无法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因为父母和别人都觉得这是爱。譬如,孩子说,我吃饱了,大人说,你正长身体,多吃点。吃饱的感觉很好,但吃撑的感觉就很不好。我们整个社会都将溺爱说成爱太多,孩子需要很强的自我才能意识到,他其实是被伤害了。
29. 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30. 一、挫折商低,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出现严重的
31. 一、挫折商低,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出现严重的逃避行为,譬如躲在家中不出门; 二、躲在家中后,他们的脾气很大,很容易对着父母发脾气,严重的还会对父母拳脚相加。
32. 然而 ,恨意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呢 ?仅仅是长大受挫折后产生 的吗?
33. 有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摔跤,甚至会跌伤,从而产生受挫感,但毕竟,最后他还是独立完成了自我探索的过程,这会让他产生一种信念:尽管我受到了挫折,但我还是靠自己实现了目标。 假若一个孩子这样长大,他就会形成高挫折商,等离开家进入学校或进入社会后,一旦遇到挫折,他不会有严重的受挫感,因为他相信最终会靠自己找到
34. 有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摔跤,甚至会跌伤,从而产生受挫感,但毕竟,最后他还是独立完成了自我探索的过程,这会让他产生一种信念:尽管我受到了挫折,但我还是靠自己实现了目标。 假若一个孩子这样长大,他就会形成高挫折商,等离开家进入学校或进入社会后,一旦遇到挫折,他不会有严重的受挫感,因为他相信最终会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5. 懂得真爱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独立选择,而不是替孩子做事情。
36. 懂得真爱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独立选择,而不是替孩子做事情。习惯于溺爱的父母或者看不得孩子“受苦”,或者不愿意让孩子添乱,于是不给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而是帮他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37. 不让自己现实的孩子吃苦,其实是不想让自己“内在的小孩”吃苦。 这是一种投射,
38. 不让自己现实的孩子吃苦,其实是不想让自己“内在的小孩”吃苦。 这是一种投射,是父母将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这样一来,他们对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就容易视而不见。因此,即便孩子一次次地强调“我来……我来……”,他们仍然会拒绝让孩子独立选择,而一味地替孩子做事。看起来,他们成了孩子实现欲望的工具,但其实,他们是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一个替代者。
39.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即便理性上不知道父母到底在做什么,但他会有感觉。他会感觉到,父母其实看不到自己的真实存在,而是将他们的一些东西强加到了自己身上。所以,就会有这样的情形出现:父母越溺爱孩子,孩子越觉得窒息。
40. 于是,这个孩子会产生深深的受挫感。有受挫感是很正常的事,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种种或大或小的受挫感,但正常长大的孩子会坚信,尽管遭遇到了挫折,他仍可以靠自己实现他的愿望,而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则习惯性地以为,他可以靠别人实现他的愿望。
41. 于是,这个孩子会产生深深的受挫感。有受挫感是很正常的事,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种种或大或小的受挫感,但正常长大的孩子会坚信,尽管遭遇到了挫折,他仍可以靠自己实现他的愿望,而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则习惯性地以为,他可以靠别人实现他的愿望。在家以外,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一个习惯了溺爱的孩子会无法在学校和社会上靠自己去实现他的愿望,这就不只是受挫感的事,而是切切实实地无法实现他的目标。
42. 一旦崩溃后,他容易对父母产生很大的怨恨。不过,这个怨恨其实不是现在才产生的,而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累积了,当
43. 一旦崩溃后,他容易对父母产生很大的怨恨。不过,这个怨恨其实不是现在才产生的,而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累积了,当父母非要喂他吃饭时,当父母非
44. 一旦崩溃后,他容易对父母产生很大的怨恨。不过,这个怨恨其实不是现在才产生的,而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累积了,当父母非要喂他吃饭时,当父母非替他穿衣时,当父母以安全的理由非要限制他的活动时……这种怨恨早已经产生了。
45. 那么,什么是真爱? 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
46. 我们常将“做什么”视为爱,但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太多的时候,做父母的需要提醒自己,控制住自己干预孩子行为的冲动,因为太多的干预是不必要的。 如果说,孩子是天使,那么父母不是上帝,而只是天使的守护者。
47. 并且, 父母还 要切记 一点:一 个孩子在 16 个月时 化解一 个挫折 时的难度,远胜于他 16 岁、26 岁或 36 岁时化解一个挫折时的难度。16 个月大的孩子摔一跤哇哇大哭时的痛苦,远轻于一个 26 岁的孩子找工作、交朋友和谈恋爱时遇到挫折的痛苦。
48. 我很讨厌“挫折教育”的逻辑:家里,我们忍不住溺爱你,让你成了温室中的花朵;家外,我们要给你强加一些挫折,让你经得起风雨。这样的做法,难受的全是孩子,在家里是强加的溺爱,在家外则是强加的伤害,而家长们则不过是在为所欲为。
49. 溺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注11]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50. 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与自信联系起来,他说,自
51. 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与自信联系起来,他说,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52. 拥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追求一个目标时,会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自己的成败体验。大人或许以为,孩子的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实际上,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他要做的太多尝试都很重大,完成这些任务,要调动很多东西,头脑、身体和心志等。每完成一个他认为的重大尝试,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我自己行”,久而久之就帮助孩子形成了强大的自我效能感。
53. 若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总是“帮”孩子完成对他来说看似困难的事,这其实意味着,父母破坏了孩子的探索过程,破坏了孩子形成自我效能感的过程,最终在孩子脑中形成一个逻辑——他能否实现一件事取决于大人是否帮他。
54. 所以,让幼小的孩子独自探索,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这时,在大人看来,孩子的天地很小,但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要先在这个世界里证明自己的力量,而后才可能信心十足地在更大的世界里去证明自己。
55. iPhone、iPad 都是过渡客体,在他们眼中是爱的象征,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得不到就意味着丧失爱,就要摧毁剥夺了他们被爱感觉的那个客体。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是非常低的,苹果产品在他们心中等同于幼儿睡觉时离不开的泰迪熊,只不过生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力量远大于幼儿。
56. 这一段话精当而到位,就是有不少术语,我解释一下吧。客体对应的是自体,自体即“我”自己,而客体即与“我”建立关系的其他人乃至万事万物。对于每个人而言,妈妈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客体,而承载母爱的其他客体即是过渡客体。 一些孩子,常见于幼儿,少年也有,他们会
57. 这一段话精当而到位,就是有不少术语,我解释一下吧。客体对应的是自体,自体即“我”自己,而客体即与“我”建立关系的其他人乃至万事万物。对于每个人而言,妈妈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客体,而承载母爱的其他客体即是过渡客体。 一些孩子,常见于幼儿,少年也有,他们会钟爱一个小枕头或小毯子,不让家人洗,脏了臭了都不让,如果家人偷偷洗了,他们会大哭,有时甚至会哭晕。
58. 有一天孩子突然领悟到,母爱并不等同于乳房、奶瓶或其他,母爱是无形无质的。 有了这样的领悟,孩子就会放下对过渡客体的
59. 有一天孩子突然领悟到,母爱并不等同于乳房、奶瓶或其他,母爱是无形无质的。 有了这样的领悟,孩子就会放下对过渡客体的执着,或者说,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的执着。
60. 最初,爱的载 体都有照顾与陪伴 功能,经典如泰迪熊,这是 美国孩子最常见的公仔,毛茸茸地可以让孩子抱着,也可以充当孩子 假想的玩伴与聆听者。健康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对泰迪熊很有感情,但他们不容易痴迷,而太痴迷于泰迪熊的孩子,都可能是儿时获得 的母爱太少。
61. 但这些故事其实是一样的。母爱获得太少的孩子,就会执着于母爱载体。既然母亲表达爱的方式是给孩子买东西,而不是陪伴与细腻的关爱,那么孩子就没办法发展到灵魂层面的爱,而是会执着于这些东西。先是很小的需求,一颗糖,一串糖葫芦,一个小玩具,最后则发展成手机、笔记本电脑乃至其他。 最初思考援交少女的事情时,我脑海里跳出一个
62. 但这些故事其实是一样的。母爱获得太少的孩子,就会执着于母爱载体。既然母亲表达爱的方式是给孩子买东西,而不是陪伴与细腻的关爱,那么孩子就没办法发展到灵魂层面的爱,而是会执着于这些东西。先是很小的需求,一颗糖,一串糖葫芦,一个小玩具,最后则发展成手机、笔记本电脑乃至其他。 最初思考援交少女的事情时,我脑海里跳出一个短句——“没有灵魂,只有交易。”
63. 若体悟不到这一点,灵魂层面的爱就沦落为需求被满足的层面。满足需求,这总是要交易的,拿我所有的,换我所渴求的。
64. 其实,并非是溺爱,而是缺爱。研究发现,孩子要形成稳定的安全感,需要一个条件——在三岁前,
65. 其实,并非是溺爱,而是缺爱。研究发现,孩子要形成稳定的安全感,需要一个条件——在三岁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没有严重的分离(超过两个星期的分离即为严重),而且与妈妈的关系有很高的质量。
66. 达不到这个条件,孩子的心就难以发展到能真正体会到无形无质的爱,或者说灵魂层面的爱。 小王子对玫瑰花的照顾中,需要时间与精力,或者说,需要心。 然而,只是给孩子一部 iPad,这未必是有心。
67. 溺爱不是孩子的答案,狼爸虎妈更不是孩子的答案,答案在于心,在于灵魂。
68. 对妈妈的那种暴力倾向,就像是想撕碎妈妈那层僵硬的壳,看一看是不是有一个活生生的真爱自己的事物存在。
69. 一些精神病患者到了成年才发病,但其患病基础一般可追溯到出生后九个月,他在这一阶段没有得到父母的呵护,他们的病情可以用数种方法缓和,但几乎不可能治愈。人格失调的患者被公认是婴儿期得到完善照顾,但从其九个月到两岁间未能得到很好的呵护,因此他们的病情虽然比精神疾患轻微,但仍相当
70. 一些精神病患者到了成年才发病,但其患病基础一般可追溯到出生后九个月,他在这一阶段没有得到父母的呵护,他们的病情可以用数种方法缓和,但几乎不可能治愈。人格失调的患者被公认是婴儿期得到完善照顾,但从其九个月到两岁间未能得到很好的呵护,因此他们的病情虽然比精神疾患轻微,但仍相当严重而不易治愈。神经官能症患者则被认为是幼儿期受到妥善照顾,直到两岁之后才因故受到忽视。所以一般认为神经官能症情节最轻,也最容易治疗。
71. 焦虑症病人所焦虑内容是缺乏现实意义的,但卢迪的焦虑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她不喜欢所学的这个专业。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焦虑是好的,因为这种焦虑是一种力量,会推动我们去改变自己的处
72. 应哀悼过去而非倾倒愤怒
73. 他是将自童年以来积攒的愤怒一股脑倾倒到妻子头上了。这种倾倒,并无太多意义。因为,童年的不幸已不可更改了。这就导致,卢斌无论如何宣泄自己的愤怒,无论怎么表达潜意识里的难过——“为什么给我那么大压力,为什么唯独我这么痛苦”,他都无法改变童年发生过的事实。
74. 所以,最应该做的,德国专家罗斯霍普特说,是应该进行一次“哀悼”。即咨询师先让患者在咨询室环境下充分地选择一下潜意识里的攻击性,然后承认自己童年的不幸,接受这个事实,最后和这个悲剧说一声再见,就像是哀悼自己一个逝去的亲人那样。那样一来,卢斌的愤怒情绪就会得以宣泄,潜意识里那个“脓包”就会消失大半,而且“焦虑=愤怒”这种神经症式的心理公式也会被改变。
75. 抑郁源自于丧失
76. 如果没有作业,孩子的时间怎么打发。不用来学习,孩子不会学坏吗?有作业好,还是没有作业好?这是一个问题,但更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家长们和孩子能不能构建深刻的情感链接。 每个人都孤独,而打破孤独的唯一答案是,能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构建真切的链接。 感情链接,是最真切的链接之一。
77. 如果没有作业,孩子的时间怎么打发。不用来学习,孩子不会学坏吗?有作业好,还是没有作业好?这是一个问题,但更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家长们和孩子能不能构建深刻的情感链接。 每个人都孤独,而打破孤独的唯一答案是,能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构建真切的链接。 感情链接,是最真切的链接之一。但中国人羞于谈感情——其实是内心对爱绝望,结果是,父母不能与孩子进行流畅的情感交流,而只能进行语言层面的交流。
78. 简单来说,执着于头脑层面的链接,其结果是,你要符合我头脑的想象,你要和我语言要求你的一模一样。
79. 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强调感情的中国人,既缺乏心灵层面的链接能力,也不习惯身体的碰触,而只是追求干巴巴的语言链接。
80. 听话不重要,因为不管你是否听话,我都能感觉到和你在一起,我知道你爱我我爱你就可以了,你走你自己的路,我祝福你。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感觉到你在我心中。
81. 然而,若有情感方面的链接,我们就会觉得,听话不重要,因为不管你是否听话,我都能感觉到和你在一起,我知道你爱我我爱你就可以了,你走你自己的路,我祝福你。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感觉到你在我心中。
82.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83.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假如那个人连珠炮似的给我们提出一系列建议,那么不管那些建议多么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有受伤害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84. 这种说法是我们的习惯,但却是对孩子的严重不尊重。如果撇开习俗,只看问题本身,那么在这件事情上,显然是老师不对,他自以为可以用当众训斥的方法给这个孩子施加压力,从而逼他努力学习,但实际上他这种做法只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最终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
85. 成熟的父母先了解孩子的感受
86. 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最后,才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自然地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
87. 换句话说,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假如父母能做
88. 换句话说,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假如父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孩子就不会做过分的举动,而张琳的儿子自然也不会再拿“动了杀心”相威胁。
89. 她们说,这是爱,但不客气地说,她们是在转嫁自己的焦虑。”
90.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
91.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
92. 做父母的,总想着要“教育”儿女,培养儿女的素质和能力。但实际上,在儿女年龄比较小的时候,远比这一点更重要的是他们与儿女的关系。这种关系会被儿女内化到他们内心深处,不仅成为他们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也会成为他们情商的基础。很多没有得到比较好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却能屡屡突破各种限制,最终获得事业和家庭上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在
93. 做父母的,总想着要“教育”儿女,培养儿女的素质和能力。但实际上,在儿女年龄比较小的时候,远比这一点更重要的是他们与儿女的关系。这种关系会被儿女内化到他们内心深处,不仅成为他们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也会成为他们情商的基础。很多没有得到比较好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却能屡屡突破各种限制,最终获得事业和家庭上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在他们童年时,父母与他们的关系非常健康。
94. 譬如,我的一个朋友说,他年轻做推销时,从来都不怕被别人拒绝。无论被拒绝多少次,他下次仍然能情绪高涨地敲开客户的门。他说他内心深处相信,他一定能打动对方,赢得合同,“没有我拿不下的合同”。 后来,聊到深处,我了解到,他的家庭关系非常健康,他父母从来都是鼓励孩子,而不是对他们冷嘲热讽甚至棍棒教育,无论他们遭遇到什么挫折,父母都会坚定地说,他们一定能行。结果,我这位朋友,
95. 还有他的两个哥哥,现在都是有数百万乃至千万身家的企业家。
96. 这种投射不会因为我们意识中多么想做一个好人就能终止,这必须有非凡的努力和强大的反省能力才有可能走出来,并营造自己新的、健康的客体关系。
97. 当然,父母与子女的糟糕关系,并不仅仅因为极端的棍棒教育,还有很多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忽视。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5页

并且,因为我们的文化特别
讲孝道,所以孩子的爸爸妈妈在挑战老人们失去理性的溺爱时,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再加上
现在做父母的普遍又比较忙,他们只好放手让老人去管,这进一步加剧了溺爱的情形。
哦~~买噶~~我会不会也变成一个无力的母亲~~~妈妈大人网开一面啦~~~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2页

。家长们认为,爱孩子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而孩子们知道,成
绩与爱是画上等号的。
多么悲哀!!!!!本应最无私的爱,却被隔着有色眼镜看待;本应最踏实的被爱,却被扭曲成条件的交换!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7页 - 第一章

恋人不管多像你的理想父母,那也只是你的投射,你的看法,来自于你童年的期待。但实际上,你的恋人有另外一种生命体验,他是另外一个人。如果你只觉得恋人是你的理想父母,那就等于你只是将恋人当作了一个爱的工具,或对象,而没有讲恋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来理解,来尊重。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4页

溺爱的父母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永远都不要长大,一辈子都做他们"内在小孩"的被投射对象,否则就会感觉到失落,就像是丢掉了什么似的。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0页

孩子6岁前主要抚养者形象(比如父母)会被孩子内化为内在父母,孩子自己的形象内化为内在小孩.人格是内在父母和内在孩子的关系模式,人会将这个内在的模式投射到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上去.心理月刊上也读过,和老板的相处模式,可以有母亲,父亲,朋友式.严厉的父亲的家庭,那么往往希望老板是严父型的,愿意付出努力,得到赞赏.这就是投射内在父母到老板身上.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2页

  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恋的,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孩子需要在自我探索中打破这一天然的自恋。
  这个探索过程主要从2岁开始,他们需要认识社会,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而孩子没走入社会之中时,父母和亲人就代表了社会。做父母的一味溺爱孩子,放纵孩子的一切欲望、要求,就是告诉孩子他的一切欲望都是合理的,社会都该满足的,他的自恋是对的!长此以往,孩子的天然自恋就没有遭遇真正挫折,心中有了这个自我中心的定式,再难走出来。
  有些孩子则是幸运的,他们离开父母亲人后,在幼儿园或是小学经受挫折、坎坷,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自己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自己。有些则没有这么幸运,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自我无限膨胀,但当走到真正的社会中时,自我为中心遭到毫不手软的打击,社会环境无情地摧毁了他已经固化的自恋的心理定式。这时,他再以一己之力与社会抗衡,面临的就只是灭顶之灾。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3页

爱不光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
并且,这样做的人经常会处于一种两难的困境当中,一方面要尊重所爱的人在生活和人格上的独立,一方面又要适时提供爱的引导。这种真爱复杂而艰巨,需要认真思考,需要不断创新。相反,溺爱不管看起来多么富有牺牲精神,也是懒惰的、缺乏思考、陈旧、僵化,而且一成不变。最懒惰的就是放纵型的溺爱,因为这样做的父母居然放弃了思考,而让没有控制能力的孩子去发号施令。
--------------------------------------------
回想起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大人能“看见”我,但这个愿望一直都没有实现,直到现在。他们懒得来看见我,不在乎我想的是什么,只希望我安全地活着,学习好,工作好。所以,我觉得,真爱就是去“看见”,站到对方的角度,看看他,产生共情,然后再通过你的经验和理智,提供帮助,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去感受。我觉得这就是真爱。这的确需要一定的智慧和耐心,不是那么容易,也实在是需要真正的自我牺牲精神。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页

为何家会伤人
武志红 著
笔记于2012.2.2.

1.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2. 人老了,自己也会变成小孩。这主要是,他们发现,自己说了算的地方越来越少,结果他们容易变得和孩子一样固执和任性。

3. 挫折帮孩子走出天然自恋。有些孩子则是幸运的,他们离开父母亲人后,在幼儿园或是小学经受挫折、坎坷,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自己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自己。有些则没有这么幸运,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自我无限膨胀,但当走到真正的社会中时,自我为中心遭到好不手软的打击,社会环境无情地摧毁了他已经固化的自恋的心理定式。

4. 抑郁情绪来自“丧失”,我们心理世界的任何一部分重要内容的丧失,都会引发或轻或重的忧郁情绪。这种抑郁都不会消失,消失不会发生,发生的是平衡和抵消。

5. 对青春期子女,父母要做到的几点:
(1) 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长和独立的必然阶段。
(2) 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在正常情况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
(3) 进入青春期后,对父母的崇拜心理会消失大半,孩子变得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大大下降,父母应做好这种思想准备,明白孩子这种心理转变背后的积极意义。
(4) 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大动干戈,要理解孩子这种行为别后的心理,适当反思是不是对孩子控制得太厉害了。
(5) 不要再把“乖”、“听话”当成优点来看。
(6) 谨防孩子陷入严重的抑郁状态。

6. 给妈妈的建议
(1) 不要渴望彻底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只要孩子守住了“好好学习不做坏事”这一底线,就不要总想着去和孩子谈心。
(2) 不要总把眼睛盯在儿女的“问题”上,青春期的孩子自然地会出现许多问题,这是青春期的发展特点决定的。
(3) 尊重孩子的叛逆意愿。假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展,给他们充分独立成长空间,他们的叛逆行为自然会消失大半。
(4) 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特别害怕孩子离开你?
(5) 丰富自己的生活。
(6) 改善与丈夫的关系。

7. 自我评价是什么?就是心中的客体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对“内在的自我”的评价。其基础就是,童年时,父母对我们的评价。父母分三种:第一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批评你;第二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忽视你;第三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当然,最好的父母是最后一种。

8. 与孩子一起成长。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他们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9. 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10. 他们怕的其实不是失败,而是怕被人否定。

11. 压力太大,会把人压垮。你们不是知识没掌握好,你们是太把考试当回事了。

12. 最重要的是,他活得快乐。

13. 自我实现的语言。如果相信自己行,你最后就能行;如果怀疑自己不行,你就会退步。

14. 进步了可以欣喜,证明自己提高了;倒退了,也可以欣喜,因为得到了经验和教训。

15. 挫折商。经历的多样性比经历的单一性更好。顺利会帮助一个人形成一个方向的思维,挫折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另一个方向的思维。一些考试挫折不仅暴露了我们学习上的弱点,让我们查漏补缺,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挫折商,这是很重要的心理财富。

16. 生命是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做的选择越多,我们的生命就越丰富多彩,我们相应就越自信。所谓的自信就是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有什么,知道自己真正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种价值感,就源自不断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17. 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18. 存在即选择,选择即自由。一个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认识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即便是错误的选择,那也意味着自己曾经活过。

19. 当他感受到自己被理解时,自然而然地放弃自己那些极端的行为。

20. 父母能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教育”。

21. 最初,我们都是极其自恋的,于是,周围发生的好的事情,我们认为是自己导致的,发生的坏的事情,我们也往自己身上揽。好的父母,会用爱和耐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我们该负责的,什么是不该我们负责的。由此,我们慢慢走出这种自恋。

22. 我们要学会承认过去,不和过去的任何事情较劲。

23.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

24. 要想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我们的文化传统的确有这样的倾向:重亲子关系而不重夫妻关系。就仿佛是,夫妻关系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但是,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女儿,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自己的生活。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页 - 自序

孩子6岁前的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形象,会被孩子内化成“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则会被内化成“内在的小孩”。所谓的人格,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它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这个关系模式,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也决定了他的心理健康程度。因为,我们会将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
如果父母真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内心里种下一个良好的关系模式,让孩子的“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这个关系模式和谐而健康。最基本的原则有两个:爱和自由。即一方面,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另一方面,父母要给孩子自由。
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它自动会指引孩子成长,孩子每一个自发行为,都反映着这个精神胚胎的需要。如果6岁前,一个孩子的自发行为都没被压制,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心智模式非常健全,而且极富有创造力和自主能力的人。
爱,令关系亲近;自由,令关系保持适当的距离。两者同时兼备,是一切亲密关系的真谛。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页

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度地在给予自己。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9页

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
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
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在给予
自己。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页 - 1

·恋爱:与家的最后一步分离
少数时候,一场恋爱会自动拯救一个人,这是爱情为什么被奉为伟大的深层原因。但是,如果特别想得救,我们就必须自己去努力。
荣伟玲说:“好的父母是‘天赐’的运气,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理基础。但是,我们生命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我们能做选择。而恋爱,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机会。如果我们不把自己全交给潜意识去指挥,而是努力去救自己救恋人,那么我们每一次恋爱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治疗机会。”
要想达到这一点,除了要学习无条件的爱,也要学习分离。
恋爱是与家庭分离的最后一步。并且,因为是对亲子关系的深刻复制,所以,恋爱关系也尤其难以“分离”,恋人分手带来的痛不亚于童年时父母与我们的分离。
分手一开始注定是痛苦的,因为我们有很多分离的痛苦记忆。小时候,妈妈或爸爸经常会狠心离开我们,部分是合理的,如工作、学习,部分是不合理的,如父母离婚,或他们根本就不爱我们等等。不管合理还是不合理,我们都受伤,因为婴儿期的我们不会懂得合理不合理。
恋爱的分离一样具备杀伤力。虽然我们现在懂得了合理不合理,但是,因为恋爱首先是对亲子关系的复制,我们的情感上和童年一样不想理会合理与不合理,我们只看到了一点:“他不要我了,像爸爸一样”、“她不要我了,像妈妈一样”。
·关系是不可预测的
童年,我们渴望稳定,渴望父母时时刻刻都守在自己身边。现在,我们一样渴望稳定,渴望恋人无时无刻守在自己身边。但是,如果爸爸妈妈不与我们分离,那么,我们就不能成长。如果恋人不与我们分离,我们也一样不能继续成长。两个人总是黏在一起,这并不是生命的自然状态和健康状态。
建立一个好的关系非常不容易,因为你永远无法真正左右另一个人——如果你当真接近这个目标了,那么这种关系必然会充斥着恶。
既然亲密关系如此难建立,一些人,尤其是男性,干脆就放弃亲密关系,只沉浸在某个特殊领域里,并最终成为这个领域的泰斗,譬如牛顿、康德和梵高等人。
康德仿佛很享受他的孤独,但对梵高来说,孤独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一生都渴望拥有一个亲密的异性关系,只是一直都没有学会怎样去建立。
“建立关系很难,因为另一个人不可控制;发展理论很容易,因为这完全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知道,只要付出了,就会有结果。你对未来可以预测,但关系却是不可预测的。”荣伟玲说。
·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
“生命是一个过程,恋爱也尤其是一个过程。”荣伟玲说,“如果只将恋爱视为一个结果,我就是要占有我的爱人,那么一定会遭遇挫折。”
更重要的是,恋爱不仅是一种治疗,也是一种尝试。我们在尝试寻找符合自己理想父母形象的对象,我们也在尝试是否与恋人真的合适。不分青红皂白地非要黏在一起,只会增加我们生命的痛苦,只会让我们不断重复童年的错误。
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去的生命中充满错误,而恋爱是一个修正的机会。我们心里都藏着一个梦想:重复童年的幸福,修正童年的不幸。但问题是,无论我们选中的是怎样一个“理想的父母”,那只是我们的投射。或许对方真的非常符合自己理想中的父母形象,但是,对方有过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也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理想父母形象,而你却未必符合。
即使我们一开始以为彼此符合,我们也必定会发现,对方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人,而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人。
这是生命中最大的教训之一,它告诉我们: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如果我们学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真正明白,整个世界都是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独立的人组成的,每个人都同等重要。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1页 - 第四章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页

Mark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页

不愧是广州日报心理版的总编,道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而文字浅显易懂。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1页

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自己也在成长,他们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恐惧和过分的焦虑感。并且,如果他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成长,就不会动辄干涉孩子的成长。
一个做了多年学生心理咨询的心理老师说,如果只是孩子的成长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但如果孩子问题的背后是父母的问题,那就很难解决,除非父母们先做改变。他还断言,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寻求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在自身寻找原因的话,孩子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所以,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最好的办法。
  徐博士说,家长们应该明白,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的原因。要想孩子得到改变,整个家庭系统都应该发生改变。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最简单的解释是,父母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他们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3页 - 自序

我们以为,孩子是一张白纸,是一个空瓶子,我们怎么塑造,他们就怎么成长。但实际上,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它自动会指引孩子成长,孩子每一个自发行为,都反映着这个精神胚胎的需要。如果6岁前,一个孩子的自发行为都没被压制,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心智模式非常健全,而且极富创造力和自主能力的人。然而,一个老被父母或老师”塑造“的孩子,他的精神胚胎的需要会被严重压制,结果,这个孩子就会出现种种问题,譬如多动症和神游症。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称,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相反,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别人,那么不管那个意志看起来多么好,都不是爱,而是”假爱“。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0页 - 宠爱自己——溺爱的真相

他们对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却以为那就是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寻找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他们迷失了自己。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3页 - 放纵型溺爱:最懒惰的爱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儿女。
他们经由你出生,但不是从你而来,虽然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蔽护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你梦中也无法企及的明天。
你要向他们学习,而不是使他们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昨日流连。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7页 -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2页 - 第二章

一个人之所以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都是因为对方好的反应会让他有短暂的存在感,而对方坏的反应,会让他的存在感瞬间崩毁。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有被看见。
与孝道形成的悖论是,一旦孩子得到的爱足够了,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自我,它就不会去顺着父母的意思了。顺父母意的最佳前提是,孩子缺乏存在感,他的价值感都有赖于父母乃至社会的认可。
在母子关系中,或者在任何关系中,我的感受能被感受到,这一刻,我存在,你也存在。这一刻,就是爱。
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的触碰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共情能力的构建,就源自于能彼此碰触的母婴关系,而它的基础,是妈妈能看到婴儿的感受。
你如何看待万事万物,这是你最深的存在。
若妈妈对婴儿的攻击,如咬乳头,抓头发等,不给于反击,而只是简单的制止,并且一如既往的爱婴儿,那么婴儿就会觉得,坏孩子也是被接纳的,于是,好孩子和坏孩子也走向整合。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3页

如果我们从家族链条上接受的这个关系模式(我们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大有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做很大的努力,才能把自己从这个链条上拉出来,从而更好地去爱自己的配偶和孩子。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1页 - 全文笔记


  看起来,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在给予自己。
“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2~4岁期间,对孩子来讲,父母仿佛是全知全能的,孩子有什么需要,他们仿佛都可以轻松满足。但是,对于16岁的女孩,她的需要,父母就很难再满足了。父母不能替她学习,不能替她处理班级的人际关系,也不能替她发展创新能力……这个时候,受惯溺爱的女孩就会惊恐地发现,原来有太多的问题她不能处理。于是,她陷入无法面对的自卑。这个时候,她可能就会幻想一个更“全知全能”的新“父母”,期望他能溺爱自己,并化解她现在的所有生活难题,就像原来的父母在2~4岁时帮她化解一切难题一样。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止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对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以为那就是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寻找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他们迷失了自己。
  “背叛自我就是背叛天性。”帕萃斯•埃文斯在《不要控制我》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就会相信他们的评价更真实。通过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这种从外在因素认识自我的逆向方式,只能使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这是很多家庭一个习惯性的悖论:好像除了孩子自己,别人都知道你是谁,而你自己却不知道你是谁。
  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需要,但它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包办型溺爱中,父母将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成了父母僵化的复制品,而在放纵型溺爱中,父母自愿做孩子的“自我的延伸”,他们是孩子的手和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孩子的指挥。在放纵型溺爱的家庭中,孩子是一家之主,而父母却要惟命是从。
  依赖。即对亲密关系的严重依赖,他们不能接受独立,必须和其他人黏到一起,他们必须通过其他人对自己的在乎,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他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但他们却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
  自卑。他们会发现,一旦离开亲人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他们自大惯了,不能接受这种自卑,所以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现在的父母经常感叹:“我那个年代,什么都没得到过,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重复我那种生活。” 这句话里的孩子,不仅是真实的孩子,也是深埋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内在的小孩”。我们一股脑地、近乎失去理智地去溺爱孩子,其实是在通过孩子去实现我们过去未曾实现的愿望。 其次是文化背景。荣伟玲说,我们的文化是,自爱有罪,应该爱别人。但是,人天性首先是自爱的,我们被教导不自爱,其实是违反了人性。在这种教导下,我们压抑了自爱,但被压抑的自爱的需要必须表达出来,而孩子无疑是最适合的表达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容易比那些尊重自爱文化中的人失去分寸。
  第三个原因是隔代抚养。隔代抚养很容易导致溺爱,不少父母表示,自己从小在父母的严厉教育下长大,却从没有见他们动过孙辈一个手指头。并且,隔代抚养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抚养方式。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隔代抚养在上海家庭中所占比率为16.7%,而中国母亲网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仅有31%的父母“既不认可隔代教育,又自己带孩子”,57%的父母是“不认可隔代教育,但因为忙碌所以只能让老人带孩子”,12%的父母“既认可隔代教育,又让老人带孩子”。
荣伟玲认为,责任感的缺位是导致隔代溺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做父母的就算想宠爱孩子,也懂得应有所收敛,否则会惯坏他,而且我们得为此负责。但是,如果我们做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么在宠爱孙辈时就少了这一层顾虑,“从这个角度讲,祖父辈溺爱孙子孙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隔代抚养中,做祖父辈的特别怕孙子辈的出安全问题,他们特别在意安全,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孩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一旦照顾中出现安全问题,他们会觉得对不住儿女。
  第二、做老人的,开始越来越多地面对死亡问题,很多老人无法面对自己心中的死亡恐惧,于是将这种恐惧投射到孙辈身上,也特别担心他们出问题。
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恋的,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孩子需要在自我探索中打破这一天然的自恋
父母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他们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最初,我们都是极其自恋的,于是,周围发生的好的事情,我们认为是自己导致的,发生的坏的事情,我们也往自己身上揽。
  好的父母,会用爱和耐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我们该负责的,什么是不该我们负责的。由此,我们慢慢走出这种自恋。
  但是,假若父母说,是的,那些所有的坏事情,的确就是你导致的,这个孩子就无法走出坏的自恋。
  不幸的是,这样的父母并不罕见,很多父母对无辜的孩子发了一通脾气后会理直气壮地说,这一切都是你的错!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后都构成了一个现象场,它就像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
  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的差异,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一些人之所以喜欢评价,是因为他们学来了父母对自己的交流方式。父母要指点孩子,告诉孩子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但是,这是一种“我行,你不行”的关系模式,如果一个喜欢“我行,你不行”的人正好碰上“我不行,你行”的配偶,两个人的关系就会丝丝入扣,也会达成一种平衡。但是,如果对方不认为“我不行”,那么这种关系就会触礁。
  并且,急于评价的人着眼点也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交流感受”。张太太说,她是好意。什么好意呢?就是指点丈夫,提高他的社会竞争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她不知道,“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中的个体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魔咒,让我们宽恕那些虐待甚至杀死孩子的父母,也让我们看不到恶最初是如何孳生的,从而让我们整个社会都不能直面相反的事实。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向欧美国家学习,有一个成熟的社会体系,监控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并剥夺严重不合格的父母的抚养权。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3页 - 自序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爱,令关系亲近;自由,令关系保持适当的距离。两者同时兼备,是一切亲密关系的真谛。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23页

爱不光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7页 -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为何家会伤人》的笔记-第9页 -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华莱士将溺爱称为是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他描绘说:
“这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辛辛苦苦亲手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


 为何家会伤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