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游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东方游记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208064591
作者:(法)勒·柯布西耶
页数:179页

章节摘录

  致吾弟、音乐家阿尔贝·雅内莱  你好好想一想吧!我是多么希望把题献给你的此文写得更好一些啊!可是更好的东西我拿不出来。尽管读者并不愿意我殚思竭虑,费脑伤神,可你知道写给他们的这些文字夺走了我多少快乐,扰乱了我多少安宁啊!在那边,我这分宁静可是人人都羡慕的呀!我还是把它们拿出来吧,为的是能够在今天送点东西给你,因为我今天想送你东西。  多瑙河,斯坦布尔,雅典……你的头像夹在大堆稿纸中间从头至尾游了全程。把它夹进那堆纸页,是一时之误,怪不得我。这确实是你的头像,但不是十分准确。是1910年圣诞节在沃尔德—申克·代勒罗背着你偷偷勾勒的:你正在大吞大嚼黄油面包上的猪血香肠片和那种黄油,你却吃得非常甜香。有些时候,尤其是那一刻,我觉得你非常馋,馋得让人难以相信……这幅速写当时就像是一个抗议。过去,我梦见你就是这样一副模样,现在,我认为你还是这幅模样。没准,这样说能让你高兴?  ……

内容概要

勒·柯布西耶(1887-1965年),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大师,同时也是优秀的画家、城市规划专家和作家。他丰富多变的建筑作品和激情睿智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代表作有:萨伏伊别墅(1928-1930年)、马赛公寓(1946-1952年)和朗香教堂(1950-1953年)等。集中体现他的建筑思想的著作是《走向新建筑》(1923年)。
柯布西耶是20世纪现代主义四大建筑师之一,也是最为国人所熟悉的经典建筑师。他的建筑设计和一系列关于建筑、城市规划的观点是我们现代城市的基础。本书是他早期思想的体现,从中可以发现大师的思想起点,对于我们理解现代建筑与美学的变迁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致吾弟、音乐家阿尔贝·雅内莱几点印象致拉绍德丰“艺术画室”友人维也纳多瑙河布加勒斯特大特尔诺沃在土耳其的土地上君士坦丁堡清真寺墓地她们与它们一家咖啡馆芝麻开门两处仙境,一个现实斯坦布尔的灾难甜糟糟的,回顾与遗憾圣山帕特农神庙在西方

编辑推荐

  柯布西耶是20世纪现代主义四大建筑师之一,也是最为国人所熟悉的经典建筑师。本书柯布西耶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他逝世前要求再版的最后一本书。1911年5月,柯布西耶开始了他为期五个月的东方旅行,历经东欧、巴尔干、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此书便是这次旅行的记录。在体验异域文化的同时,寻找内心才能的落脚点。他带着一个准作家、画家和未来建筑师的三重准备踏上了这次旅程。因而,体现在本书中的是,优美独特的语言、体现出大师气质的素描画等的有机结合。在此次旅行之后,柯布西耶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从他对帕特农神庙精细的素描就可以看出他后来从事建筑不是偶然的。可以说,本书是柯布西耶早期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后来一系列成就的一个出发点。对于我们理解现代建筑与美学的变迁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本书是20世纪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他逝世前要求再版的最后一本书。1911年5月,柯布西耶开始了他为期五个月的东方旅行,历经东欧、巴尔干、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此书便是这次旅行的记录。在体验异域文化的同时,寻找内心才能的落脚点。他带着一个准作家、画家和未来建筑师的三重准备踏上了这次旅程。因而,体现在本书中的是,优美独特的语言、体现出大师气质的素描画等的有机结合。在此次旅行之后,柯布西耶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从他对帕特农神庙精细的素描就可以看出他后来从事建筑不是偶然的。可以说,本书是柯布西耶早期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后来一系列成就的一个出发点。

图书封面


 东方游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1911年,世界仍徜佯于纯真年代,纯真得让我们在世界上旅行而无需护照和签证。就算疾病和贫穷最肆虐的二十世纪前二十年也不能阻止人类在这一时代盛放出最倾心夺目的科学和艺术之花。随着毕加索、随着爱因斯坦,重构我们生活空间的柯布西耶在这一年展开了一次影响其终生的东方旅行。       由布达佩斯出发,延多瑙河穿越奥地利、波希米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再南下土耳其,最后折返希腊,在欧洲的精神和艺术故土结束此次旅程。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同济的建筑规划专业书籍在介绍柯布西耶时加上了“作家”的头衔。既然德国人海因里希伯尔可以凭一本薄薄的《爱尔兰日记》获得诺贝尔,那给这本充满巨大人文力量的旅行札记的作者冠以“作家”的头衔就太理所当然了。       柯布西耶专业的眼睛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当地的建筑风物上,他在快速掠过的风景中捕捉穿行于建筑缝隙中的人,捕捉那些被人忽略的景致,捕捉时间沙漏中匆匆流走的历史,从而使其整个旅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意味深长。       对雅典,对帕特农的评价和感受依然铿锵深沉,不出所料。但尤其喜欢柯布西耶眼中的伊斯坦布尔:       “你们还可以想象,地面上不时冒出一座牙黄色的大理石喷泉,或者清真寺尖塔,在一碧如洗的蓝天下闪耀着白光。一些小毛驴驮着重负,样子滑稽地在街道上来来往往。说滑稽,是因为这个小畜生干起活来非常认真,从不偷奸耍滑,而它们的主人,一些无精打采的小老头,就拼命给它们压载,不是给予这头毛驴背上放上一捆胡乱捆着的,散散索索一直拖到地上的带着草场清香的新鲜草料,就是给那头小毛驴背上压上两只装满西红柿、洋葱和大蒜的大筐子,货物与畜生体积不太成比例。草捆、驴子、老头、草料或西红柿,整套人货占了那么宽的地方,常常把整条街都堵住了。”       那些笨笨的老实小毛驴,一不小心,给滚烫的伊斯坦布尔嵌入了些戏谑但又哀伤的画面。       下一站,WHY NOT ISTANBUL?      ----------------------------------------------------    PS:1)柯布西耶是幸运的。1914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结束了人类的纯真年代。从此,我们间失去最初的信任;从此,我们旅行时必须带上护照和签证;    2)有点失望的是柯老爷子对贝尔格莱德的评价,他说那是一个脏肮、淫秽、混乱不堪的城市。嗨,少年记忆中的英雄城市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吗。:)
  •     读专业人士的那些“不那么专业”的文字,是一种乐趣。读勒•柯布西耶的《东方游记》,便是如此。不知道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新建筑五点原则、模数,也不知道他的“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样的名言,那又如何呢?《东方游记》并不因之减色,至少,对我而言,它是对一次不乏趣味的“少年游”的生动记载。有人说,奥斯威辛之后不能谈诗了,依我看,萨义德的“东方学”之后,我们也不能谈所谓的“东方游记”了。萨义德在他的巨著《东方学》中,批了夏多布里昂,批了拉马丁,批了福楼拜,而放过柯布西耶,也许是觉得后者还不够入法眼吧。的确,《东方游记》完全有理由当“东方学”攻击的靶子。像大多数来自欧洲的东方旅行者一样,柯布西耶在1911年,也就是他二十好几的时候,和友人一路自助游到君士坦丁堡以及雅典,目的也是感受一种东方风情——用他的话说,就是“响应阳光、蔚蓝色大海的汹涌波浪,和神庙那高大白墙的持久召唤”。但这种关于东方的想像很快就幻灭了。至少在贝尔格莱德便是如此。在柯布西耶想像中,这座“东方的门户”,本应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涌动着丰富多彩的生活,还驻有铠甲闪亮、衣饰鲜丽、戴着花翎帽、蹬着漆皮靴的骑兵”,而现实呢?失望之余的柯布西耶,甚至干脆将贝尔格莱德斥之为“一座淫秽的、肮脏的、混乱的城市”。关于东方的臆想,在《东方游记》中比比皆是。柯布西耶那种不可救药的法兰西式浪漫,不仅倾注在了土耳其女人身上——“那些戴着樱桃红、酒渣红、蓝色或乌木色面纱的玉人”,“她们和波斯女人一样优雅,像波斯猫一样美丽”——也倾注了土耳其毛驴身上,“它们干的虽然是出大力流汗的重活,姿态却像在沙龙里一样优雅”。最后,他感叹道,“我觉得自己处在一种高贵的环境:在生命的每一秒钟,一只小猫、斯坦布尔的一个小女人和一些毛驴都构成了一种美丽”。当然,也许真的是美丽的,问题是揭没揭开那层“面纱”。比如,《东方游记》也提到了中国。那是因为作者在多瑙河上行舟时,看到那些“玲珑的水力磨坊就像精致的藤编”,于是,“让人想起了中国”。啊,1911年的中国,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呢。皇权让位给了民主。大破大立的时代。如果说有什么“精致的藤编”,那也许也早让武昌起义的炮火给炸个稀巴烂了。苏珊•桑塔格说过,在那些对东方旅行的感受中,希望与幻灭总是交替出现。柯布西耶也不例外。他想寻找一种人与物、灵魂与肉体的和谐存在。他是个建筑家,在清真寺、神庙这些“充满异域情调的空间构成”上,他能找到一种空间上的启示,但是在人的精神这方面,他却无法找到一个一致的坚定不移的答案。他认为土耳其人“非常淡泊宁静”,他们的伊斯兰信仰是一种“粉红色的信仰”,“一种没有限止的信仰,是让人欢笑的信仰”,相比之下,基督教信仰则是一种“让人痛苦的信仰”。但是他又认为在土耳其人“粉红色的灵魂深处,潜伏着一个可怕的痛苦的七头蛇怪。太多的淡泊会通过忧郁把人引向痛苦。”在这一点上,柯布西耶的感受,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急于给西方文化困境一个说法的柯布西耶,却有意淡化了这一点。其实——东方,不管是在1911年还是在2011年,并非西方所想的乐土;东方人的天性,也并非清水一潭。东方的建筑,也许的确像柯布西耶说的,“巨大、宏伟、壮丽”;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否就如柯布西耶所感叹的,“多么一致!多么明智!多么坚定不移!”这恐怕还是一个问题。在《东方游记》的最后,受到东方精神洗礼的柯布西耶,曾经对西方文化的前途发出了一系列的诘问。在他看来,相比于东方的纯粹,西方的文化和精神仍处在困惑之中。西方为什么处于困境?西方需要向东方学习吗?—— “我都20岁了,可我无法回答……”《东方游记》最后一句,柯布西耶这样幽幽说道。其实又何止是他呢,要回答这些问题,也许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     在一篇关于维特根斯坦的文章中提到:一战前的维也纳是华丽艺术和惊骇的庸俗作品的战场,充满华尔兹舞曲,掼奶油,巧克力蛋糕和高雅文化。政治气氛越严酷,它反而越无情和轻薄。奥地利讽刺作家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说“在柏林,情况异常严峻,但并非不可救药。而在维也纳,情况正好相反,已经不可救药,但并不严峻。”而同时,维也纳也是现代建筑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脱离了含糊性,呈现了复杂和混合,即所谓维也纳式的哥特式风格。正如表现主义总是从最缺乏生气的地方爆发,这个城市存在隐秘的想象。柯布西耶在维也纳时,已经有一些大师气了,因为他说“我们都是严肃认真的人,我们不喜欢怜悯什么人”,在维也纳严肃认真,就只能看到“有钱的维也纳在演戏,无钱的维也纳在充当看客”。但同时,由于他是一个有一点力量的人,他看到“周围则是我们的欧洲玫瑰、我们的鸢尾、我们香气逼人的大百合”时,也念念不忘贵族的维也纳。他有一个梦想。所以他朝向东方。西方的没落还没来临,但他排斥了西方的灵魂,或者说当时的灵魂太琐碎,他只看到沉闷无趣。他反对肉感,反对女性成为城市的偶像、大神,反对茨冈女人的新鲜气味,反对文明和秩序掩盖的平庸、乏味和混乱。他要求真正的混乱和异国情调,但他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他就是想要完美感,想要宗教感,他想要圆顶的大清真寺,虽然他也不知道生命意味着什么。道德感是拉夏德方人的盔甲,可以抵抗一切历史的风险,但为了赚到手工艺的钱,他们也可以脱下盔甲。这是个理性的人,不管柯布西耶的东方有多少驴子和土耳其小女人,他毕竟是个理性主义者。他在伊斯兰世界念念不忘三位一体,他的朝圣走上大马士革之路,要领会神圣的统一。土耳其的疯狂在街道上,两边的屋檐几乎挨到了一起,他将之命名为一致、和谐、互相效仿的疯狂,他把可怕、冷漠、没心没肺、毁灭性整合为宏伟壮丽。这就是可怕的萨伏伊别墅,你在那里没法藏身,那是最好的视野,那是上升的斗兽场,别墅的主人被他送上舞台接受剖腹的刑罚。“这是一种没有限止的信仰”,他承认“可惜我却只知道一种让人痛苦的信仰。”土耳其人“信仰的是叫他们不必害怕死亡的宗教”,但柯布西耶毕竟是个西方世界的人,他只能追求最有诗意的建筑,而不是最有诗意的生活。但是我也不想贬低他。每个人都是他人的异教徒。柯布西耶使西方认识到了圆顶大清真寺的狂妄,伊斯兰世界的整饬是一种恐怖。但他有他的意义,每个人也是自己的异教徒,每时每刻绑送自己上火刑柱。整个朝东的旅程,他念念不忘将语言浓缩为几个有限的词语。东方是一个宏伟的象征。他,柯布西耶是取火的人。他学会了喜欢比例简单明确的尺寸。光荣归于真主。在他的宗教里,每画下关键性的一笔,他就是神。在这个意义上说,建筑师都是泛神论者,每当设计,他们就附体到万事万物之上,成为神。既坚实,又强硬,具有钻石的纯净。托马斯·卡莱尔说,信仰就是使一个人实际上铭记心灵深处的事物,而且能确切了解他与这个神秘世界的至关重要的关系以及他在这个世界中的本分和命运。对于这个有信仰的人,这个英雄,一切都是美丽、可怕,并且不能言传的。他们总是不自觉地朝向伟大、深沉、神圣而不可知的无限领域。而这个特质,在柯布西耶很年轻的时候已经表现出来了,因为他在卫城时领受到了天启,这种领受是对始终追寻者的一个奖赏。对他来说,建筑,“这是一门命中注定逃避不了的艺术。就象一个伟大而不变的真理一样冰冷。”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是东欧游记,并非是真正的东方
  •     如某位朋友所言,一个建筑师的上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a对历史的思考。
  •     平平,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不过倒是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     太美了
  •     大晚上看的 看到三点多 可欢畅
  •     柯布的都收下。2015
  •     游记,笔记....
  •     这才是活生生的建筑!活生生的人!
  •     没想象的好。译文准确性不知道,长句处理很差。
  •     [1105]始终觉得有些晦涩,但是你想,1911年,世界仍徜佯于纯真年代,纯真得让我们在世界上旅行而无需护照和签证,就觉得很美好,想旅游><
  •     柯布西耶20岁时的东方旅行笔记。
  •     游记什么的最有爱了
  •     柯布的文笔配得上作家的称谓
  •     看了一半……
  •     毕竟是 20 岁,也毕竟是柯布。文字想象力快要不够用了……一本去土耳其和希腊时必须要带的书。“在教堂的穹顶下走过的游客啊,你如果不是建筑师,就想象不到在石头的威严审判面前这份惶悚不安是多么难受。”“我离开卫城以后,常常不敢设想有一天必须工作。”
  •     4.5星。一个不太一样的、文字里的柯布,年轻、热情、好奇、狂放,恣意的文采竟然不弱于他的画。有人说此书是打开他建筑人生的重要的钥匙。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有历史、艺术涵养的年轻人对外面世界的探求和反射。游记中柯布以速写视角抓住了许多有趣甚至有重大影响的片段,如大特尔诺沃的白与蓝、伊斯坦布尔的火灾纪实、巴扎商人的强势、咖啡馆里的墓地所反映的独特生死观、圣山的拜占庭遗产、伟大的帕特农神庙……
  •     终于囫囵吞枣地把它当旅游书看了。想坐船沿多瑙河从维也纳到黑海。或许也不该在这时候看这书,现在满身都是想出去玩要按捺不住了!
  •     很久以前读过
  •     看完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是柯布逝世前要求再版的最后一本书,因为它是柯布所有关于新建筑思想的起点。纯净的白色,开有几百个窗户的外墙,重复的形体,没有装饰空荡雄伟的礼拜大堂。。后来都影射在他每个阶段的作品里。
  •     我原以为大师能写出好文,其实很烂。没有共鸣感。
  •     这种游记,还有写法我还真不能接受
  •     很激情的一本游记,但总觉得没有期望的那么有意思
  •     宇宙感,这是最高等级的建筑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柯布在他20岁的漫游中,面对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寺和雅典的神庙时,就已经达到了这一点。这就是所谓天才。此后他所有的工作,无非是以天地为背景,给予人及其居所以一个最适切最和谐的"模度"。
  •     富二代游记~ 术业有专攻啊,写得神马东西~ 唯二的亮点:写巴扎商人的那段,书中的建筑插画。
  •     翻译的·很没感觉
  •     在現場的閒暇讀這本書,每下一道按圖紙施行的命令,我都要懼怕一陣。如今是匠人十分稀少的時代,遇見先賢,他們的目光會讓我惶悚不安,他們的勤奮,令攪拌水泥沙漿的今人充滿噬心蝕骨的內疚。
  •     Le Corbusier 1911年历经东欧巴尔干土耳其等地、畅谈生活与艺术之美的游记。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的青年艺术家跃然纸上,超越旅行文学的littérature qui fait voyager.
  •     看图就够了
  •     建筑大师的文笔不错 但是在专有名词的中文翻译上有欠缺
  •     大师年轻的时候也是幼稚又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     3.2 柯布的图像转文字以后如此罗嗦……文字还是美的。说是东方,其实是近东
  •     我真是喜欢读名人写的游记,总觉很有意思,何况是我喜欢的柯布以及才去过的土耳其。偶尔泛滥的感性还是如此可爱。
  •     柯布西耶的速写特别喜欢,他和译者的文笔也好棒,身为年轻人的好奇、野心以及身为建筑师的惶恐都很touching。如果圣山那段的内容和长度都没这么神神叨叨,就五星了。但那段开头看他写自己怎样在静谧深山里来往寻找,就很有代入感,想起自己在小山城里难得的孤独和随之完全打开的感官。读到最后“1911年夏尔某某某写于某处;1965年勒·柯布西耶重读”,正是零点,眼泪都要下来了
  •     看不下去了。
  •     买
  •     描述性的文字,翻译完了一片淡水。挑着见解性文字来看,柯布还是眼光独到的
  •     南图
  •     在柯布看来,希腊人做什么都是对的!
  •     旅行记得带相机
  •     欧洲人眼中的东方,Stereotype。对中国人而言,那是一片半西方半东方的神秘土地。文笔不错,手绘图也不错。柯布西耶提到这是为媒体而供稿,大部分文字很随意,更像是私人存录。
  •     房地廠商應該看看,盲目模仿歐式風格,附庸所謂的中國風,骨子裡透著暴發戶的氣質,中國式的折衷主義何時結束。不過老柯的這遊記寫的也太狠了,就建築而言,現在的維也納比帝都好太多了。
  •     柯布比我早生整整一百年。这本书写于整整一百年前。2011年,我一定要留下点什么
  •     我都20岁了,可我无法回答......
  •     柯布西耶还是不适合当作家,语言生涩了些~
  •     吐槽:原来柯布24岁的手绘是这样的...
  •     说是东方游记,其实是东欧= =
  •     “我都20岁了,可我无法回答……”
  •     明年的一百年前柯布即将开始他的旅程,他出生一百年后的我在一年后毫无悬念地混沌依旧
  •     对他失望,因为我们抱有期望。透过文字我们不可能获得和他一样的感受,只有置身于无疆之域的真实里,我们才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     过了很久,突然想起我读过这本书,在欧洲旅行的那几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