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行纪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马可波罗行纪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806784747
作者:[意] 马可·波罗
页数:492页

章节摘录

第一卷 马可波罗自地中海岸赴大汗忽必烈驻夏之上都沿途所经之地及传闻之地引言欲知世界各地之真相,可取此书读之。君等将在其中得见所志大阿美尼亚(Grande Arm∈nie)、波斯(Perse)、鞑靼(Tartarie)、印度(Inde)及其他不少州区之伟大奇迹,且其叙述秩次井然,明了易解:凡此诸事,皆是物搦齐亚贤而贵的市民马可波罗君所目睹者,间有非彼目睹者,则闻之于确实可信之人。所以吾人之所征引,所见者著明所见,所闻者著明所闻,庶使本书确实,毫无虚伪。有聆是书或读是书者,应信其真。盖书中所记皆实,缘自上帝创造吾人始祖阿聃(Adam)以来,历代之人探知世界各地及其伟大奇迹者,无有如马可波罗君所知之广也。故彼以为,若不将其实在见闻之事笔之于书,使他人未尝闻见者获知之,其事诚为不幸。余更有言者,凡此诸事,皆彼居留各国垂二十六年之见闻。迨其禁锢于吉那哇(Genes)狱中之时,乃求其同狱者皮撒(Pise)城人鲁思梯谦(Rusticien)诠次之,时在基督降生后之1298年云。〔1〕〔1〕马可波罗书最初编纂之时代及处所,由是可以确定。惟其书所用之语言,在此文中尚悬而未决。第今业已证明其所用之语言,即是当时欧洲流行最广之法兰西语。此小引,即吾人后此所谓马可波罗本人的“改订原文”,与最初小引不同。最初小引前有一冒头,历称阅览此书之诸皇帝、国王、公爵、侯爵、伯爵、骑尉、男爵。此冒头在其他诸本中多载有之。第一章 波罗弟兄二人自孔士坦丁堡往游世界

内容概要

马可波罗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作出报道的人,他在他的游记中以100多章的篇幅,记载了我国40多处的城市地方,对当时中国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作了详细描述。因此,马可波罗被誉为"中世纪的伟大旅行家",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上的友好使者。 
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是一个古老的商业城市。他家祖辈也是世代经商,父亲和叔父常奔走于地中海东部,进行商业活动。1260年,他的父亲和叔父经商到过伊士坦布尔,后来又到中亚的布哈拉,在那里他们两遇到了一个波斯使臣,并和使臣一起到了中国,见到了元世祖忽必烈。1269年,马可波罗已经15岁,他的父亲和叔父从东方回到了威尼斯,他们从东方带回的动人见闻,使得马可波罗既羡慕又向往,他也很想做一个商人漫游东方。
两年之后,马可波罗的美好愿望实现了。1271年,他的父亲和叔父再次动身去中国,决定带马可波罗同行,于是年轻的马可波罗以意大利威尼斯商人的身份,怀着了解东方的心情,踏上了东行之途。他们由威尼斯起程,渡过地中海,到达小亚细半岛,经由亚美尼亚折向南行,沿着美丽的底格里斯河浴,到达伊斯兰教古城巴格达,由此沿波斯湾南下,向当时商业繁盛的霍尔木兹前进,继而从霍尔木兹向北穿越荒无人烟的伊朗高原,折而向东,在到达阿富汗的东北端时,马可波罗由于适应不了高原山地的生活,不幸病倒了,只好停下来疗养。一年之后,马可波罗恢复了健康,继续前进。他们启行不久又面临翻越帕米尔高原的艰苦行程。久病初愈的马可波罗,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困难,下山之后来到喀什,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部边缘行走,抵达叶尔羌绿洲,继而向东到达和阗和且末,再经敦煌,酒泉,张掖,宁夏等地,费时三年半,于1275年夏抵达元代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西北)。上都是忽必烈夏季避暑的行宫,正式国都定在北京,当时称为大都,以后马可波罗等人到达大都,并居住10多年。
马可波罗到达大都时已经21岁,风华正茂,由父亲和叔父带着觐见忽必烈大汗。忽必烈非常高兴,在宫内设宴欢迎,并留他们在朝中居住下来,马可波罗善于学习,很快熟悉了朝廷礼仪,掌握了蒙古语等语言。忽必烈在和马可波罗的接触中,发现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因此对他很器重,除了在京城大都应差外,还几次安排他到国内各地和一些邻近国家,进行游览和访问。根据游记记载,马可波罗出访过云南,他从大都出发,经由河北到山西,自山西过黄河进入关中,然后从关中逾越秦岭到四川成都,大概再由成都西行到建昌,最后渡金沙江到达云南的昆明。他还去过江南一带,所走的路线 似乎是取道运河南下,他的游记里有淮安,宝应,高邮,泰州,扬州,南京,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城市的记载,其中在扬州他还担任官职3年。此外,马可波罗还奉使访问过东南亚的一此国家,如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

书籍目录

前言

叙言
马可波罗赠谢波哇藩主迪博钞本原序
第一卷 马可波罗自地中海岸赴大汗忽必烈驻夏之上都沿途所经之地及传闻之地
引言
第一章 波罗弟兄二人自孔士坦丁堡往游世界
第二章 波罗弟兄二人之离速达克
第三章 波罗弟兄二人经过沙漠而抵不花剌城
第四章 波罗弟兄二人从使臣言往朝大汗
第五章 波罗弟兄二人抵大汗所
第六章 大汗询及基督教徒及罗马教皇
第七章 大汗命波罗弟兄二人使教皇所
第八章 大汗以金牌赐波罗弟兄二人
第九章 波罗弟兄二人之抵阿迦城
第一0章 波罗弟兄二人携带尼古剌子马可往朝大汗
第一一章 波罗弟兄二人携带马可从阿迦首途
第一二章 波罗弟兄二人还谒教皇格烈果儿十世
第一三章 尼古剌玛窦马可三人赴大汗所
第一四章 尼古剌玛窦马可觐见大汗
第一五章 大汗遣马可出使
第一六章 马可之出使归来
第一七章 尼古剌玛窦马可之求大汗放还本国
第一八章 波罗弟兄同马可别大汗西还
第一九章 小阿美尼亚
第二0章 突厥蛮州
第二一章 大阿美尼亚
第二二章 谷儿只及其诸王
第二三章 阿美尼亚东南界之毛夕里国
第二四章 报达大城及其陷落
第二五章 报达之移山灵迹
第二六章 基督教徒闻哈里发之言大惧
第二七章 主教见独眼靴工
第二八章 靴工之祈祷移山
第二九章 帖必力思城
第三0章 波斯大州
第三一章 三王之归
第三二章 波斯之八国及其名称
第三三章 耶思德大城
第三四章 起儿漫国
第三五章 哈马底城及其残破
第三六章 又下坡至忽鲁模思城
第三七章 经行一疲劳而荒寂之道途
第三八章 忽必南城及其出品
第三九章 亘延八日程之沙漠
第四0章 山老
第四一章 山老训练哈昔新之法
第四二章 山老之灭
第四三章 撒普儿干
第四四章 巴里黑城
第四五章 盐山
第四六章 巴达哈伤州
第四七章 帕筛州
第四八章 客失迷儿州
第四九章 巴达哈伤大河
第五0章 可失合儿国
第五一章 撒麻耳干大城
第五二章 鸭儿看州
第五三章 忽炭州
第五四章 培因州(播仙)
第五五章 车尔成州
第五六章 罗不城
第五七章 唐古忒州
第五八章 哈密州
第五九章 欣斤塔剌思州
第六0章 肃州
第六一章 甘州城
第六二章 亦集乃城
第六三章 哈剌和林城
第六四章 成吉思之为鞑靼第一汗
第六五章 成吉思集军进攻长老约翰
第六六章 长老约翰进击成吉思
第六七章 成吉思汗与长老约翰之战
第六八章 成吉思汗后之嗣君及鞑靼人之风习
第六九章 鞑靼人之神道
第七0章 哈剌和林平原及鞑靼人之种种风习
第七一章 额里湫国
第七二章 额里哈牙国
第七三章 天德州及长老约翰之后裔
第七四章 上都城
第二卷 记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事,自大都西南行至缅国记沿途所经诸州城事,自大都南行至杭福泉州记东海沿岸诸州事
第七五章 大汗忽必烈之伟业
第七六章 大汗征讨诸父乃颜之大战
第七七章 大汗进讨乃颜
第七八章 大汗讨伐叛王乃颜之战
第七九章 大汗之诛乃颜
第七九章 重大汗对于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回教徒佛教徒节庆付与之荣誉及其不为基督教徒之理由
第八0章 大汗还汗八里城
第八一章 大汗之体貌风仪
第八二章 大汗之诸子
第八三章 大汗之宫廷
第八四章 大汗太子之宫
第八四章 重汗八里城之谋叛及其主谋人之处死
第八五章 名曰怯薛丹之禁卫一万二干骑
第八六章 每年大汗之诞节
第八七章 年终大汗举行之庆节
第八八章 男爵一万二千人于大节庆日各受金袍十三袭事
第八九章 大汗命人行猎
第九0章 豢养以备捕猎之狮豹山猫
第九一章 管理猎犬之两兄弟
第九二章 大汗之行猎
第九三章 大汗猎后设大朝会
第九四章 汗八里城之贸易发达户口繁盛
第九五章 大汗用树皮所造之纸币通行全国
第九六章 执掌大权之十二男爵
第九七章 从汗八里遣赴各地之使臣铺卒
第九八章 歉收及牲畜频亡时大汗之赈恤其民
第九九章 大汗命人沿途植树
第一00章 契丹人所饮之酒
第一0一章 用石作燃料
第一0二章 物价腾贵时大汗散麦赈恤其民
第一0三章 大汗之赈恤贫民
第一0三章重 汗八里城之星者
第一0三章三 契丹人之宗教关于灵魂之信仰及其若干风习
第一0四章 契丹州之开始及桑干河石桥
第一0五章 涿州大城
第一0六章 太原府国
第一0七章 该州或太斤堡
第一0八章 长老约翰之如何待遇黄金王
第一0九章 哈剌木连大河及哈强府大城
第一一0章 京兆府城
第一一一章 难于跋涉之关中州
第一一二章 蛮子境内之阿黑八里大州
第一一三章 成都府
第一一四章 土番州
第一一五章 重言土番州
第一一六章 建都州
第一一七章 哈剌章州
第一一八章 重言哈剌章州
第一一九章 金齿州
第一二0章 大汗之侵略缅国及班加剌国
第一二一章 大汗军将与缅国国王之战
第一二二章 重言此战
第一二三章 下一大坡
第一二四章 上缅国之都城城有二塔一金塔一银塔
第一二五章 班加剌州
第一二六章 交趾国州
第一二七章 阿木州
第一二八章 秃落蛮州
第一二九章 叙州
第一三0章 哈寒府城
第一三一章 强格路城
第一三二章 强格里城
第一三三章 中定府城
第一三四章 新州马头
第一三五章 临州城
第一三六章 邳州城
第一三七章 西州城
第一三八章 大汗之侵略蛮子地域
第一三九章 淮安州城
第一四0章 宝应县城
第一四一章 高邮城
第一四二章 泰州城
第一四三章 扬州城
第一四四章 南京城
第一四五章 襄阳府大城及其被城下炮机夺取之事
第一四六章 新州城
第一四七章 瓜州城
第一四八章 镇江府城
第一四九章 镇巢军城
第一五0章 苏州城
第一五一章 蛮子国都行在城
第一五一章 重补述行在
第一五二章 大汗每年取诸行在及其辖境之巨额赋税
第一五三章 塔皮州城
第一五四章 福州国
第一五五章 福州之名贵
第一五六章 剌桐城
第二卷译后语
第三卷 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东非洲
第一五七章 首志印度述所见之异物并及人民之风俗
第一五八章 日本国岛
第一五九章 避难岛中之大汗军夺据敌城
第一六0章 偶像之形式
第一六0章 重海南湾及诸川流
第一六一章 占巴大国
第一六二章 爪哇大岛
第一六三章 桑都儿岛及昆都儿岛
第一六四章 朋丹岛
第一六五章 小爪哇岛
第一六六章 加威尼思波剌岛及捏古朗岛
第一六七章 案加马难岛
第一六八章 锡兰岛
第一六九章 陆地名称大印度之马八儿大州
第一七0章 使徒圣多玛斯遗体及其灵异
第一七一章 木夫梯里国
第一七二章 婆罗门所在之剌儿州
第一七三章 加异勒城
第一七四章 俱蓝国
第一七五章 戈马利地方
第一七六章 下里国
第一七七章 马里八儿国
第一七八章 胡茶辣国
第一七九章 塔纳国
第一八0章 坎巴夷替国
第一八一章 须门那国
第一八二章 克思马可兰国
第一八三章 独居男子之男岛及独居女子之女岛
第一八四章 速可亦剌岛
第一八五章 马达伽思迦儿岛
第一八六章 僧祗拔儿岛
第一八七章 陆地名称中印度之阿巴西大国
第一八八章 阿丹州
第一八九章 爱合儿城
第一九0章 祖法儿城
第一九一章 哈剌图湾及哈剌图城
第一九二章 前已叙述之忽鲁模思城
第四卷 君临亚洲之成吉思汗系诸鞑靼宗王之战,亚洲北地
第一九三章 大突厥
第一九四章 海都国王攻击大汗军之数战
第一九五章 大汗言其侄海都为患事
第一九六章 国王海都女之勇力
第一九七章 阿八哈遣其子往敌国王海都
第一九八章 阿鲁浑战后闻父死而往承袭义应属己之大位
第一九九章 算端阿合马率军往敌义应承袭君位之侄
第二00章 阿鲁浑与诸将议往攻僭位之叔算端阿合马事
第二0一章 诸藩主答阿鲁浑之词
第二0二章 阿鲁浑遣使者至阿合马所
第二0三章 阿合马答阿鲁浑使者之词
第二0四章 阿鲁浑与阿合马之战
第二0五章 阿鲁浑之被擒及遇救
第二0六章 阿鲁浑之得国
第二0七章 阿鲁浑杀其叔阿合马
第二0八章 诸藩主之委质于阿鲁浑
第二0九章 阿鲁浑之死
第二一0章 阿鲁浑死后乞合都之得国
第二一一章 乞合都死后伯都之得国
第二一二章 北方之国王宽彻
第二一三章 黑暗之州
第二一四章 斡罗思州及其居民
第二一五章 黑海口
第二一六章 西鞑靼君主
第二一七章 旭烈兀别儿哥之战
第二一八章 别儿哥率军进攻旭烈兀
第二一九章 旭烈兀谕众之词
第二二0章 旭烈兀别儿哥之大战
第二二一章 重言旭烈兀别儿哥之战
第二二二章 别儿哥之勇武
第二二三章 脱脱蒙哥取得西鞑靼君位事
第二二四章 脱脱遣使至那海所质问秃剌不花死状
第二二五章 脱脱遣使至那海所
第二二六章 脱脱往讨那海
第二二七章 脱脱谕众之词
第二二八章 国王那海之勇武
第二二九章 结言

附录 马可波罗行纪沙海昂译注正误

编辑推荐

根据13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居留元朝统治下之中国近二十年亲历撰述《马可波罗行记》(亦名《东方闻见录》或《马可波罗游纪》),在西方有“奇书”之誉,有关其人其书的研究,已经成为门国际性、综合性的显学。在中国,该书既中西交通史、多民族文化交流史和元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源及必备经典,也因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及流畅可读、充满趣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自民初以来,该书有多种汉译版本传世,尤以著名史学家和翻译家冯承钧先生的这个译本备受推崇,特以版本选择审慎完备、翻译考订有机结合、译述风格文质相兼、附注文字丰富精确等多方面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的史料、参考和阅读价值。兹编入“世纪文库”,嘉惠广大学人和读者。

作者简介

根据13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居留元朝统治下之中国近二十年亲历撰述《马可波罗行记》(亦名《东方闻见录》或《马可波罗游纪》),在西方有“奇书”之誉,有关其人其书的研究,已经成为门国际性、综合性的显学。在中国,该书既中西交通史、多民族文化交流史和元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源及必备经典,也因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及流畅可读、充满趣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自民初以来,该书有多种汉译版本传世,尤以著名史学家和翻译家冯承钧先生的这个译本备受推崇,特以版本选择审慎完备、翻译考订有机结合、译述风格文质相兼、附注文字丰富精确等多方面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的史料、参考和阅读价值。兹编入“世纪文库”,嘉惠广大学人和读者。

图书封面


 马可波罗行纪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马可波罗行记》,根据冯承钧译本再白话过来的版本吧(未知),原以为至少要看一个星期,但看了几页后,发现很有趣味,四天就看完了。里头奇事、怪事、以讹传讹事,怪不得当初西方人不相信此书所述之事为真,因为这本书里有太多不确切的描述事物的语汇,地名也有前后不一致的情形。马可波罗行至一地必对此地宗教、营生、货币使用情况、特产作一番描述,动耴“此地是最美丽的地方”,“彼地是最富饶的地方”,“此地产世界上最好的珍珠“,”彼地出产世界上最好的红宝石”,这里才写道“行在州是蛮子九部中税赋最多的一个所在”,而到了下几章,又说“福州国……刺桐……的税赋之多甚至超过了行在州”,如此频繁地引用最高级别的词汇来形容描摹其所见所闻,大大降低了所述的可信度,何况书中对蒙古帝国政权自然而然地赞美为“宽容、厚道”,显得很主观。尽管描述如此不确切,但还是可以看出,蒙古帝国在蛮子九州,特别是行在州与福州国课税之重是整个帝国最高的。此书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书中没有记录思想领域、文学、美术、音乐、哲学方面的任何成就,对宗教也只有大致的罗列,大约是马可波罗本人对这些没有兴趣或觉得不值一提。他对于政治制度只是略微提及,到底是商人眼光,眼中看到的多是金珠宝玉,赋税经济。比如元代的货币——纸币,书中有完整的纸币制造过程,桑树制成的黑色的盖有忽必烈印信的纸币(所以元代没有铸币),在元版图的大多数地方流通,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使用贝壳、盐锭做为流通货币,显示出国家政令不达,管控措施鞭长莫及。为了满足王公贵族的穷奢极欲,为了领土能得以不断扩张,为了维系庞大的军费开支,元朝政府也是想尽办法聚敛财富,发现发行纸币是掠夺民间财富的最便宜的手段,便滥发纸币,此举造成重度通货膨胀,以至于元末经济最终崩溃,这也是元朝覆亡的原因之一。以史观今,过重的盘剥,都是终将付出大代价的。文中还时不时有些搞笑的记载,当奇闻逸事看。比如这段:(第58章 哈密州如有生客寄宿自己家中时,主人会非常欣喜,让自己的妻子厚待来客,而自己则离开家到其他地方去,一直到生客离开后他才回家。来此寄宿的生客不仅有主人之妻相伴,而且居留时间长短随性而定,主人不会以此为耻,反而以此为荣。该州女子普遍姣美可人,而且都乐意服从丈夫的意愿,像对待自己的丈夫一样款待生客。蒙哥汗在位时,辖制此州,听说当地有此不堪的陋俗,便下令将其禁止,如有违犯,严惩不怠。听到这个法令,当地居民十分忧虑,一起献上厚重的礼物,请求允许他们继续保留其祖先流传下来的风俗,而且还说,正是因为这种风俗,偶像才会降福,否则他们将无法生存下来。于是,蒙哥汗说:“既然你们如此希望保留这种寡廉鲜耻的风俗,那你们就保留着好了。”因此,当地人一如从前那般放任无度,荒淫不堪,至今仍然保留着那种恶俗。) 这段话中,留妻待客之俗已经很好笑,而蒙哥汗的那番话更让我捧腹,俨然“你们想堕落就请便,关我屁事”样,不过,也由此可见蒙哥汗的宗教政策之宽容,长期征战,对财富掠夺的急迫以至于对风俗教化无暇顾及,这也是整个元朝宽容的宗教政策的一个缩影,忽必烈版图的汗国有聂思脱里基督教(景教)、回教、佛教与道教同时存在,作为一国之君,能让如此多的宗教相安无事地共存,而且他在每种宗教的节日都按该宗教固有的俗来礼敬该宗教的神主,(马可波罗基于基督徒眼光,特别提到忽必列于每年三月份过感恩节),这显示出对各种宗教充分的尊重,显示出忽必烈治国的圆滑与策略。忽必烈对臣子说因为怕偶象教徒报复才没信基督教,这其实是个权宜的答复,只怕他对回教与佛道教也会以这种方式回答。宗教宽容,在中世纪的欧州是前所未有的,跨越亚欧的蒙古帝国对宗教如此宽容,可能正是其能征服这大片领土的关键因素:随你信仰什么,只要有东西让我虏就行。 又如,“第165章小爪哇岛……八儿刺国……巴思马国……须文答刺国……淡洋……南巫里……班卒儿……”这些国家都“自称臣服于大汗”,这“自称”字可堪把玩,因书中称,比如八儿剌国,“……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所以他们并不向大汗缴纳任何贡赋。如果大汗朝中勇猛的将士们能到达此地,定能比较容易地征服它。”可能元朝曾向这些国家派过兵使,但他们多半是不征而屈,大概这也是南洋诸岛岛民的性格,所以对于郑和下西洋时诸岛民能与明使和平往来,反倒让我以为,当时明政权不趁机扩张版图,真是可惜了。
  •     起因是前几天读了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以马可波罗的角度向忽必烈汗讲述沿途所见的奇妙城市,笔触非常美,难以忘怀,因此想顺便把原著读了。一向不怎么喜欢看记叙文,但这本并不算难读,虽然没有爱不释手,颇有几处饶有兴致,想再顺手读了《徐霞客游记》,以后有空可以找找早期欧洲旅行家的笔记来看。太可惜盛唐时代没有类似的文字流传。读这种书最好手头有当时的世界地图,标上当时及现代对应地名,一边看一边用铅笔标记,跟着作者的行程一步一步走,此处到彼处骑马九日,彼处到此处乘船需十二日,原来太原府当年盛产桑蚕葡萄多酿葡萄酒,原来忽必烈汗时每逢新年老少皆衣白以为吉,满城衣冠胜雪,原来杭州城中曾有石桥一万二千,原来某处曾有某城名何风物如此这般。恰好碰到熟悉的城市,更有由衷的亲切感。没有合适的地图,也没有恰当的闲情逸致,长大后不时有这种赶着读书的感觉,不像小时候纯粹为享受每个字的乐趣,从没想过时间使用合适与否。幸好买到的译本不错,冯承钧的版本,翻译优美,附注和补录非常齐全,尤其考证今古地名物名人名非常有用,参照着来看,有时出乎意料的有趣。*据马可波罗说,忽必烈汗曾有意归附基督教,派马可波罗的父亲叔叔送信给罗马教皇,请求派遣一百名教士来国中与其他教徒辩论并显示神迹,冯注说近年在梵蒂冈的文件中发现了此信。*全书分四部,第一部覆盖的范围大概可以统称为西域,动不动就须在无人烟之沙漠骑行十数日,一应食物饮水都需自行携带。不知道是还没习惯阅读此种游记还是对涉及国家太不熟悉,读得不太投入,只是神往地想,要是有机会沿马可波罗的足迹走一趟多有趣。有人说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要在路上,其实这两个又不是互为替代品,最好是兼而有之,走到哪里,拿出相应的书对照着看,会心处一笑,在想象里越千年祝酒一觞。记忆最深的是一处记载“有野驴甚美”,作者颇爱记此等细事,后面提到另一处“有最美观之母鸡”,读到时每每莞尔。*似乎那时欧洲还不用姜,因此作者对这一物产特别关心,走到何处都关心产不产姜,价值几何。意大利人对没有葡萄酒喝是多怨念啊,不时提一句此地不产葡萄,居民不饮葡萄酒。当地各种酒类倒是一个也没错过,逐个纪录,大概少不了一一品尝过。* 有个叫金齿州(今西双版纳附近)的地方,“妇女产子,洗后裹以襁褓。产妇立起工作,产妇之夫则抱子卧床四十日。卧床期间,受诸亲友贺。”解释“其行为如此者,据云妻任大劳,夫当代其受苦也。”这逻辑真是理解不能啊……*猜猜这是哪蛮子地域据称其国王只爱好女色和抚恤贫民,不谙兵书,所以被灭。试摘录国王的行径如下:贫民有不能养其子抛弃的,国王都收留起来,赐给富人收养。等这些孤儿长大后,国王为之婚配,送钱给他们生活。每年这样养活的男女有两万人。国王出街巡游,看见某家房屋过小就要询问,如果是穷人就自己出钱给他扩建,富人就勒令他重修。这句该摘抄原文啊,“国王治国至公平,境内不见有人为恶,城中安宁,夜不闭户,房屋及层楼满陈宝贵商货于其中,而不虞其有失。”当时读的时候心向往之,心想只有当时的闭塞环境才能产生这样的君子国,而必然会在更野蛮的铁蹄下灭亡。翻翻冯注想看是哪儿——。。。哎,猜到了么,是南宋。原来美分党们其道相当不孤啊……千年之前就有意大利知音。以后看到哪篇文章极言欧美如何优越,不妨对照上文。----------------------------很久之后来更新的分割线-----------------------------*元朝的兵符上刻有这样一行字“长生天气力里,大汗福荫里,不从命者罪至死。”一直觉得长生天这个称呼非常动人。*不知道马可波罗有没有把一切用他的西方逻辑重新梳理理想化过,如果没有的话,元朝真是个非常仪式化的国家,比如说大汗册封了一万二千男爵,每年赐给每人十三套不同颜色的衣服,大典那天大汗与此一万二千人着同色衣服——印象中似乎只有武则天和王莽的新朝如此注重形式上的美感——后者在叛兵闯入大殿的时候,正在不断旋转座椅的位置,以确保与北斗星柄一致。也许是我错了,但总感觉中国比较长久的朝代不是不注重仪式,而是不得不经常妥协,难以维持这样利落整洁。也因此更觉得元并不应该算中国的一个朝代——读中国大历史的时候,读到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既未死守也未投降,而是率领亲属部下出奔,回到了蒙古草原上。当时觉得这一举动非常有浪漫主义色彩。后来想想,如果以帝国而非朝代的眼光看元,这一举动其实很自然。中国不过是众征服地之一,别的能丧失,这里也一样,犯不着为它殉葬。*哦对,马可波罗提到说襄阳城久攻不破,直到采纳了他父子进献的投石机——读书的一项奇妙之处,在于兜兜转转,总在出乎意料的地方彼此衔接,两相映照,会心一笑。*马可波罗继大赞了南宋国王之后,满心神往地继续描绘蛮子国都行在(南宋首都杭州)的繁华景象:城中有很多商贾,非常富有,以至于这些人和他们的夫人都不需要亲手劳作,“其起居清洁富丽,与诸国王无异”。看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想当时欧洲是有多穷啊……这样就跟诸国王无异了……不过马可波罗真是很喜欢用国王这个称呼,很多时候我怀疑其实指的是州府长官,大概侧面印证了中国所谓封建社会其实跟欧洲有本质差距,不知道怎么就被归为一类了。*中国境内的绝大多数居民都被称为偶像教徒(佛教),尽管觉得中国人的宗教态度跟西方人有很大差别,这个勉强还能理解。但作者指其均行火葬,就有点奇怪了。*写烦了……最后娱乐一下,马可波罗还到过印度附近以至非洲(被他称为中印度),在不少岛上都多有麒麟,颇美观,注释里解释麒麟的样子“颈甚长,约长三步,前足较后足高。头小,皮红白色,杂有蔷薇色斑纹。”嗯……据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还把长颈鹿当麒麟带回来献给明成祖呢。真是理解不能,那么长的脖子哪像麒麟了。脑补一下盗墓笔记里小哥的麒麟纹身…… ^_^
  •     《马可•波罗行纪》共分四卷,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东地沿岸及诸海诸洲等事;第三卷记载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第四卷记君临亚洲之成吉思汗后裔诸鞑靼宗王的战争和亚洲北部。每卷分章,每章叙述一地的情况或一件史事,共有229章。书中记述的国家,城市的地名达100多个,而这些地方的情况,综合起来,有山川地形,物产,气候,商贾贸易,居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及至国家的琐闻佚事,朝章国故,也时时夹见其中。马可波罗的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亚洲的游记,它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马可波罗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最长,他的足迹所至,遍及西北,华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他在《游记》中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以叙述中国为主的《游记》第二卷共82章,在全书中分量很大。在这卷中有很多篇幅是关于忽必烈和北京的描述。书的开头介绍道:“皇帝、国王、公爵、侯爵、伯爵、骑士和市民们,以及其他所有的人们,不论是谁,如果你们希望了解人类各种族的不同,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差异,请读一读或听人念这本书吧!你们将发现,在这本书中,正如梅塞•马可•波罗所叙述的那样,我们条理分明地记下了东方各大地区——大亚美尼亚、波斯、鞑靼地方、印度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所有伟大而又奇特的事物。马可•波罗是威尼斯市民,聪明而又高贵,被称为“百万先生”。他亲眼目睹了这些事情。……所有读或听人念这本书的人,都应置信不疑,因为这里所记叙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的确,自上帝用他的手创造了我们的祖先亚当以来,直到今天,从未有过任何人,基督教徒或异教徒,鞑靼人或印度人,以及其他种族的人,像这位海塞•马可那样,知道并考察过世界各地如此众多、如此伟大的奇闻轶事。”马可•波罗正如两个世纪后的哥伦布一样,为同时代人开辟了崭新的天地。的确,正是他所描写的有关中国和香料群岛的迷人景象,召唤着伟大的探险者们,在穆斯林封锁陆上道路之后,直接寻找一条海上航线,继续前进。

精彩短评 (总计63条)

  •     精装书,印刷不错,书是正版,送货速度很快。但是送货途中封面边角和书脊被挤压了,封面上还有一个不知道用什么戳的小洞,不妨碍看,就是有点遗憾,希望以后送货的过程中能注意一下
  •     一本很难看懂的书。这本书是给现代人看的,但里面的地名及其他专有名词基本是上个世纪前期的,谁能明白这究竟是什么地方,我们不是专家。并且里面那些括号内的法文抑或是英文、波斯文,似乎很多都是古代的写法,现在不用了,看了中文不懂,然后看外文翻字典 ,更是一头雾水。看得崩溃。公版的是好,没版权,但也不能说明事都不做,拿来就出吧。至少根据现代的习惯、现代的情形修订下吧。懒死了。
  •     可以当小说来读的游记~~
  •     15.1.1 DL.DOR
  •     四年后马可声名远溢全欧,吉那哇人不索赎金,将他释还。他回到物搦齐亚故宅之时,看见三个幼弟,为其父续娶之妻所生三子,马可贤孝与其同居不生芥蒂。他后为物搦齐亚城大议会会员,而在1324年殁于此城。考他在1323年1月9日用拉丁文所作遗嘱,他曾由中国携带一个鞑靼仆人归来,遗嘱将他解放,并付以薄资。。
  •     好美!渴望穿越到那时候的中国。
  •     电子书
  •     我爱当当网,愿它与我一生相伴!
  •     05/27/2012-05/31/2012 大赞这个译注本 plus原来马可波罗还来过济宁
  •     译笔极好,但所据底本不佳。不知伯希和的注释本何时可出中文本。
  •     应该读一读,虽然有些夸张和虚假的成分,作为一个以外国人的视角来叙述的中国古代见闻的著作,这本书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的一个来源吧。支持一个先
  •     不错,就是字有点小。
  •     071014
  •     是想象中的城市还是实际走过的呢?
  •     史上最强悍法语读物
  •     图文并茂,排版很好,值得收藏。
  •     这本书买了整整7年了,到现在也读不太懂
  •     看在闺女面子上找出来看,里面不少八卦题材。
  •     若忽略所有考据,当做纯故事,读得津津有味,明白了为何卡尔维诺看完这本书后能文思如泉涌,继而写出《看不见的城市》。
  •     对于一般读者,可读性很小。
  •     最早看过废狗的《左衽》,然后是卡尔维诺,都提到马可孛罗的中国行。不过这一本只是游记,没有那么浪漫主义。
  •     看着还可以。。书质量也不错
  •     是冯承钧据沙海昂法文译注本译出。书中对于一些人名、地名、事件都有注释,便于阅读、理解。纸张印刷都很好,排版也比较紧凑。
  •     这本书的手感好,印刷清晰,纸张精致。冯承钧的版本,采用白话文的文字风格,阅读起来有些费力,而且里面的地名、人名全是他老人家自己家的说法,跟通行的中文翻译不一样,产生很多困扰。里面大量的注释都是用小号字体另外表述,有时一页原文有三页的小字注释,注释的内容很有可读性,但令我的眼睛苦恼不堪,视力再度陷入模糊的境地。克服以上困难之后,能够读完不那么通俗的翻译版本,阅读的愉悦大于过程中的烦恼。
  •     很有趣,适用研究草原文化和东胡关系
  •     古文,看不懂,读起来好累啊,不适合消遣,适合学术研究
  •     终于看完了……残
  •     马可波罗游记的冯承钧译本这个世纪文库版最容易找到,中华版是竖排繁体也是够了,上古新出的冯承钧集还未详是横是竖,盼豆友告知。。。
  •     该书的译者是我的祖父!
  •     部分阅读
  •     本来是想买给小孩子看的,太深了,看不懂啊!郁闷~
  •     想起這樣一個有爭議但又無疑優秀的影視題材。小學的時候讀過,當時好嚮往向馬可波羅一樣環遊世界。
  •     冯译本
  •     17/03/2013- 15/03/2016, 三年查两天,终于读完了。冯先生的考据实在是太厉害了。
  •     这本书很难读懂,根本不知道它在讲什么,一点也不像游记,不管纸质不错…
  •     需要有些功底的人看,没有翻成白话
  •     原文是这样的吗?感觉有点浪费
  •     丝绸之路而来,后为官游历中国大江南北,经历战争和平,后经海上丝绸之路回到威尼斯。中国的富有从此扬名。
  •     难读
  •     这部作品,其实和徐霞客比起有些逊色,但是人家果断是跋山涉水,穿过大漠,沾染着弄弄的西域色彩的,从猎奇角度上看,是相对浅显一些。其中对于隼的描述,真是多次提及。我在看《无人区》的时候,发现,这本书还是有许多参考意义的。至少让我明白在无人区,或者是难以生存的地方,人类文明的滋长是这么畸形和残忍。
  •     买来读读,还是收藏都很不错
  •     地摊上买的旧书,回来一看,娘来,是本学术著作……
  •     正文无杂意,是一本好书。
  •     马可波罗没有来过中国,他就是一个文盲,听了许多故事,在监狱里的狱友正好是个作家,把他的口述写成了这本假游记。里面的错误百出。
  •     给孩子买的 孩子喜欢就好
  •     我就不买了。怎么以古文翻译古意大利文?看的辛苦,其实文章里面没有什么精彩的描述,作为史料或资料存档倒是还说得过去。
  •     不管是马可波罗还是马可波罗书,二者的经历都创造了各自的神奇世界。
  •     说得好像都是城邦一样,这很姨淆
  •     寻求历史的证明和正名............
  •     好好一篇游记硬生生给译成八股,Adam翻译成阿聃,读起来以为是清朝的,结果一看还是2000年出版的,盖编辑颅被卷帘门夹耳
  •     还可以,文言文的。的
  •     看的不是这个版本,但应该内容相差不多八。那么多年后,马可老人家还能记得当年经历的那么细节,有很多还很准确的,真是非常让人吃惊。
  •     伟大的旅行者,不朽的游记。
  •     本部的旧书了 不过还好
  •     这个版本的《马可波罗行纪》是上世纪冯承钧老先生翻译的,半文言文,但是精当达意,简约不俗,是最经典的译文,比起现代的新译版强多了。另:书为繁体竖排,印刷质量尚可,字体清晰,有古籍的感觉,购买的朋友们留心了。
  •     单从讲述中国的部分来说,漏洞百出。那个年代走了那么多地方,实在不容易
  •     这两天翻出冯承钧译注的《马可波罗行记》来看,不由感慨这么烂的书,有冯先生这么悉心的批注,为这个意大利骗子毫无价值的伪作凭空增添许多内容和历史地理深度!不要说“买椟还珠”这样的现成话:有的时候那个“椟”真比“珠”有价值许多。
  •     名气很大,但读不下去
  •     无论从什么地方说,这本书真的很好,名家译,名社出,商务的这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挺不错的。不过,挺惊讶的是,怎么这书和中华书局的书一样都在瑞古冠中印刷?天啦!我买的书怎么都是瑞古冠中印刷的?!中华书局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就是它印的(刚又买了一本朱淑真集注)。好的也是它印的,不好的也是它印的。
  •     这本书很好,但是对于民族主义者来说就未必了。遥想600年前这马克,可真不容易。这本书也挑起了欧洲对于全世界的探险,烧杀抢掠自然也少不了,这可能是马克没有想到的吧。
  •     是本很有意思的好书
  •     很难得的翻译。要是能按照古法语更严格地对应一下就好了。向老先生致敬~
  •     花了一天中除上课的所有时间,把一二卷读了一遍。和马可波罗游历了一下近千年以前的中国。穿越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