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影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旧日影像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08-9
ISBN:9787801868954
作者:何伯英
页数:165页

章节摘录

  1 新视像技术  本书的照片记录了1839年摄影技术发明后几十年里的中国及中国人。这些照片还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观看方式,相机的拍摄对象也许是中国人,不管拍摄者的观点客观与否,都是以外国人的角度观看,而目.大多数相片是为外国观众拍摄的,他们才是消费对象。  历史上,人类总是把人分成“我们”和“他们”。作家、画家和政治家更是不断提出新的构想,以表达对“他们”的赞赏、恐惧、怀疑甚至憎厌。种种传说和故事,成为一般人理解陌生事物的方式。大家撰写文本,绘制图像,有时图文结合,有时只用文字或图像表意。虽然文字是说故事的有力工具,与视觉图像的直接效果相比却有不如。如果文字和图像在书页或屏幕上占同等空间的话,读者的眼睛会首先被图像吸引。在文字进入大脑产生意义之前,图像早就摄人眼帘,文字引起的关注总是迟于图像成为深化或放大图像所传递讯息的辅助。  有关“我们”和“他们”彼此相遇的展现,摄影的作用绝不亚于其他视像形式。摄影发明后的几十年里,许多照片中的“他们”正好都是殖民地上的人。欧洲摄影师把这新的映像技术带到中东、美洲、非洲和亚洲等殖民地区,把镜头对准各地名胜古迹和异国风情。中国虽说不是真正的殖民地,但由于邻近摄影师着眼的殖民地诸如印度和东印度等地区,故也被历史学家列人“凝视殖民”的对象之一。摄影不仅帮助考古学家精确记录殖民地的古迹,也是人种学者研究土著的工具。照相机服务于科学,为19世纪的意识形态收集信息,提供知识。科学探险队通过测绘、编制目录,收集地球上遥远国土的各种动植物、文化工艺品、不同种族等方面的知识。

内容概要

何伯英
身为摄影师、艺术家及讲师的何伯英(Grace Lou),出生于伦敦的华裔家庭。她在许多地方开过展览,包括伦敦的国家肖像与艺术照展览馆(National Partrait Gallery and photofusion)。她的第一部著作《梦境中的成人》(Adults in Wonderland)回顾了她的摄影工作。在写作《旧日影像》(Picturirlg the Chfnese)的过程中,她获得英格兰艺术委员会(ArtsCouncil England)的捐赠,在英格兰沿海城镇哈斯丁重建了一所19世纪的中国照相馆,以早期西方拍摄中国人的方式来拍摄现代“类型”的照片。这些肖像照经挑选在2007年泰特(Tate)英国美术馆的英国摄影史展“我们现在的状态”(How We Are)中展出。

书籍目录

1 新视像技术
2 文字、绘画与摄影
3 菲利斯.比特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4 约翰.汤姆森的中国摄影
5 传教士眼中的中国
6 上海与其他口岸的照相馆
7 流行明信片
8 尾声:现状
致谢
参考书目
索引

作者简介

《旧日影像》用旧照片去展示中国的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义和团”、“通商口岸”等,对过去大多数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的读者来说,都是新颖的。《旧日影像》收集的文献和景观照、肖像照和照片明信片,全部来自上海、伦敦、巴黎和波士顿的私人收藏、档案馆和图书馆。著名摄影师如约翰·汤姆森和菲利斯·比特等所拍摄的照片主题广泛,有军事题材的也有北京全景?以及中国的娼妓和罪犯。
这些动人的照片配有引人的历史描述,而摄影的发明正好与西方入侵中国同步。虽然那些迷人的“中国风格”夹杂着观赏者的文化偏见,可是从中衍生了极丰富的文本与形象互动,不仅使中国史专家和学摄影的学生耳目一新,普通读者也将获益匪浅。

图书封面


 旧日影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首先承蒙马总惠赐此书一阅。所谓“好马配好鞍”,这样一本摄影史的书,“马”自然是书中的图片,这是此书最具价值的地方,而所谓的“鞍”则是文字性的解释,依我看此书作者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实在一般,而翻译者竟然连萨义德与史景迁也翻译不出,这就实在让人汗颜。不过或许是我太过挑剔,我坚持认为凡是已有固定译名的就应该沿用,不必再另作他译,除此之外,翻译的水平尚可。在我看来,摄影史如果不能成为历史研究的一部分,那么它的价值和意义将大打折扣,然而对于象我这样的一般读者而言,这部著作除了提示要对旧日影像有“中西之分”的观察眼光外,还应有“今昔之别”的关照,摄影术的发明极大的满足了我们猎奇与偷窥的兴趣,当这本书送到我们眼皮底下的时候,我们很难抑制窥探一百年前的中国的人与事的兴致,而这也是我最基本的阅读感受。
  •     引用书中的两段话即可知其主旨:“即使中国不是西方的正式殖民地,摄影发明后,有关中国的描述和反映也只能放在全球殖民主义的背景中去理解。在19世纪后半叶,摄影随同日益进取的欧美人士来到中国,不单是军事和领土的渗透,也影响了科学和文化。不管他是士兵、商人、传教士或科学家,从中国回到本国时都带回一些故事和记录,因而构成一种观看方式,当地人通过这些意念框架,对中国这个地方、她(原文用的‘它’,我认为不妥,换作‘她’)的人民及其风俗形成想象的观念和看法。人们不选择拍摄同样的事物,或者重复拍摄同样的照片。摄影师在决定拍什么和照片会产生什么效果时,会加上自己的品味、标准、要求、取态、偏见,甚至主题的程序。照相机的确记录了现实,或反照实物的模样,但相片就像绘画一样,也能扭曲、理想化、美化或简单化它的拍摄对象。因此,殖民时代照相机记录的中国,与其说是忠实复制了当时的中国,不如说它是一种选择性的对中国的诠释。”——以上录自该书第3页。其实作者的观点并不新鲜,但是作者能图文并茂地宣传这个观点,我认为很难得,不止过去,即使是现在,摄影也都是主观的。另外我个人不喜欢此书的翻译和设计,翻译的具体细节就不说了,这个见仁见智,但是书的设计的确不方便阅读。字很小,大概是word里的六号或者小六号字,行间距是字高的两倍,费眼!纸张很厚,但是留白靠近书口,不好翻书,弄得要把书强按着撕成两半才能看……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中国早期摄影史本土史家几乎没法做,没有资料,这本书是难得一见的文字文献
  •     西方人对中国的罪犯、刑罚似乎情有独钟。“文明人”看“野蛮人”,异国情调的本质实在此。
  •     读图时代,图片可以反映很多信息。喜欢这些旧照片。
  •     纸张不错,印刷或排版不最恭维.上下留白不成比例,天太窄啦
  •     看老照片,读书学历史.
  •     作者的观点鲜明....在读到本书结尾处谈到她的摄影项目的时候,我决定给个四颗星~...虽然翻译诸多问题,但是书还是非常值得一读...
  •     书很好,可惜很多照片都做成了跨版,影响了欣赏。
  •     太像資料整理了,攝影作為再現形式的獨特面向沒有出現。很一般
  •     重现晚清镜像,社会。、民生、、非常精彩
  •     其实更像是摄影书,对于历史来说作用一般吧 = = 不过真心觉得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就是从1840年之后那些邪恶的西方摄影师开始的……拍摄上海交际花的肖像来冒充中国女人,拍摄死刑镜头和罪犯,让街头小贩摆好姿势在照相馆里拍照来满足西方人对于中国落后的想象……哎……
  •     很棒,建议一读。
  •     装订考究,纸张厚实,印刷精良,编写精当。印刷品里难的一见。特别是定价合理。
  •     封面挺象小S的,
  •     有点儿肤浅
  •     书不错,就是版本小了点,再大一点就好了
  •     裡面有一些照片很值得追尋。
  •     珍贵的历史图片,只是开本小了些。
  •     是以旧照片讲述摄影的发展史。买书时以为是旧照片集
  •     一般看看,照片太小,没有多大价值,感觉一般
  •     字小是最大的瑕疵,看起来很累。其他对于老照片准小白的我来说,看着还是蛮哈皮的,不少选载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东图2,嘻嘻#
  •     图片不错
  •     瞎翻着玩
  •     纸张很好,照片不多,以这个价位来说,是划算的,其他的就一般了,喜欢照片的人,不推荐此书
  •     那时青楼女纸的相貌反而是穿越了百年展现在了21世纪人的面前,淑女们都不太会给男摄影师拍,淑女们的影像应该不多吧?跟随照片回到那些旧日好神奇~原来摄影术在那么早就开始有了,很想看看当年的玻璃底片是什么样子的。
  •     只是着重提了比托和汤姆逊。
  •     原来存在诸多摆拍行为~~~
  •     他们所掌握的大量资料与实物远远超过我们,虽然历史是我们的,但书写历史的权力却不掌握在我们手中,好在我们有解读历史的能力,影像或者文字都好。
  •     很多相片反映旧时影像,有些视觉很震撼,小孩子最好不要看,成年人阅读较好。
  •     开本太小,既不是严谨的史学论证,也不是优美的随笔。只是插图质量还可以。
  •     书很不错,看了很有收获,增长见识,那时的男人喜欢三寸金莲,可是脚是变形和扭曲的老实说不利健康和现代的审美,呵呵。
  •     政治偏移的图片却往往是最优秀的!!
  •     这本书很有价值
  •     印刷很精致
  •     照片好,印刷好,彩色
  •     想知道是怎样没落的打开它便是。遍地的没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