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一辑 全三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料典籍 >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一辑 全三册)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ISBN:9787802289697
作者:[宋] 司马光 著,黄锦鋐 主编
页数:971页

百无一用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原因就在于他们只重感情的抒发,不重视真正的、实用的谋略。所以李白在朝廷干了三年,还得到最高领导人的看重,都干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的出走。末了还投奔永王,还奢谈什么“谈笑靖胡沙”,落得个发配巴蜀,据说途中还“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杜甫在严武手下也落得个内外不是,最后落得个贫病交加,死于舟中。嘿嘿!两人诗作确是顶上功夫,但谈到实干和政治眼光,那可是就幼稚了,当然不勉灰头灰脑了。估计《通鉴》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会看的。不过如果真看了,那可是会大大受用的。《通鉴》文怀沙不爱看,估计钱钟书也不会看的。也许倒也不是他们不重视谋略,但是真正讲谋略的书不中他们的胃口罢,他们都是书生呢!

这翻译,这校对~~~~~不推荐购买

当当上买了21本全套的,结果白话文翻译的很令人失望,尤其是头几卷的王更生所译,非常不亲民。印刷错误:第一本第5页 “智伯戏弄康子”印刷成了“智伯戏弄庸子”。第一本第33页 “秦大良造伐魏”印刷成了“秦国派大良造卫鞅攻打魏国”翻译水平:第一本第11页 “没听说还有人以国来对待他的,失去家邦的,没听说还有人以家来对待他的”---这也不通顺啊。第一本第19页 “起走之王尸而伏之“--翻译成伏在尸体旁边?怎么付法?第一本第34页 “申子乃辟舍请罪曰“---翻译成离席请罪?辟舍是指避开正寝,移居他室,表示不敢宁居的意思吧。第一本第35页 “韩见亡,必东面而......“---翻译成”韩国一旦灭亡,必定会......“ 都灭亡了,还向你求助个啥子啊,再看看后面紧接着说”必定会东来向我国诉苦。我们因而可和韩国建立深厚的邦交。“人家都灭亡了,你们建立深厚的邦交有何用?

读书笔记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1、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三家分晋,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至此之后为战国。司马光摘取这一历史片段,在于阐明“名分”之理。关于“名分”,孔子就讲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司马光借三家分晋之题发圣人之说,认为政府最重要的事情在于维持国家的纲常,也就是礼;其中又以君臣上下之分最为重要。笔者以为,在古代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始终是历史主流,其中原因之复杂,不是区区在下可以了然的。在大一统的前提下,如何治理国家,则为历朝历代仁人志士所深思熟虑。而最终以“名分”为要治理国家,似乎成为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共识,其中的道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今日我们推崇西方的法治和民主,而对我国历史中的封建专制大加批判。但客观的评价中西方的历史,则可以看到,西方民主的渊源在希腊。而众所周知,当时的希腊是城邦国家,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小。和古代中国比,那真的是小的可怜。小就有了实践民主的可能。而在古代中国,就像国学大师钱穆所言,这么大的国家,不可能敲敲钟就把全国各地的民意代表召集了。笔者再想,像我们国家常有黄河水患,若哪天又是黄河决堤,如果是民主决策,恐怕没有一年半载是代表们是到不齐的,再开会讨论决策,黄花菜都凉了。这样的民主政府,是古代人民不能承受之重。西人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真是诗人的浪漫了,做为普通中国人,人生信条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因此,就民主和专制这两种制度而言,在古代中国,如果要我选择,我不得不选择专制,因为我不是诗人。既然是大一统的国家,而且现实又需要我们中央集权,需要专制而非民主,那么首先就不得不考虑,谁来当老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司马光而言并不是问题,也不敢成为问题。司马光的老大显然是赵家皇帝。但从司马光的字里行间中,还是含蓄的提出了一点,就是像纣王这样的,是没有当老大的资格的,就算当了老大,也可以把他赶下台来。原文是“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至于谁是“人归之,天命之”的真龙天子,就以最后成败论了。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此后一直坚挺,金枪不倒,现实的讲,就是“人归之,天命之”的真龙天子,老大的问题,就顺其自然的解决了。后来的毛泽东主席在谁来当老大这个问题上一语中的:枪杆子里出政权。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就是一般而言,开国之君总是比较圣明,知道江山打下的不容易,勤政爱民,可是后代总是一代不如一代,像明朝万历皇帝这般躲在深宫后院,不理朝政,但又没到桀纣这般残暴失德,又该如何是好。这个问题就没这么好回答了。笔者以为,任何人制定的制度,都有缺陷。例如现在最为国人称道的以法治国,也只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所谓的完美的治国方略,到现在都没有,又如何能苛求古人呢。那些个一味批判古代中国专制黑暗,甚至深刻到批判起国人的劣根性的愤青们,你们倒是设身处地的想想,就那个年代的中国,你能设计出更好的制度吗?所以,就这个问题,笔者也只能说,皇帝这个制度,在古代中国,也算是最不坏的制度了,缺点肯定是有的。司马光脑子里肯定不会考虑皇帝制度是否合理的问题,但他从周朝的历史中看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了君臣之礼,君臣之分,最终的结果就是天下大乱,从上到下,没有人有好下场,没有人是受益者。周王室倒了,诸侯们也一个接一个别吞并,最后只剩下一个没几年的暴秦,终究也倒了。原文是:“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所以,质疑某项制度是容易的,因为任何制度必然有缺漏,但建设性的方略才是难能可贵的。为批判而批判,终究只是捣乱而已。所以,对于老大这个问题,古人的看法总体是这样的,谁能统一天下,谁能给老百姓带来太平日子,谁就是老大。老大的儿子,就是下一代的老大,老大的儿子的儿子,就是下下一代的老大,以此类推。除非某日出了桀纣这样的暴君,搞得民不聊生,迫不得已才可以推翻重选。否则如果每代老大都要从枪杆子里出,那真能把所有人都折腾死。这种军人政府,一般都是如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才有。除了老大,都是臣子,都要听老大的,不能自作主张,无组织无纪律,否则,没有手下,哪有老大?这叫君臣之分。围绕着这个君臣之分,又产生了很多礼数,有些是皇家专用的,那么下面的人就不能用,有些是公卿专用的,那么公卿以下的又不能乱用,等等。否则就是有违礼数。这个方面,孔夫子讲的最多。因为他碰到这种状况的机会,也是空前绝后,没办法。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一辑 全三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