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 下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世界文明史 下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99-3-1
ISBN:9787100026529
作者:菲利普・李・拉尔夫,斯坦迪什・米查姆,罗伯特・E・勒纳,爱德华・伯恩斯
页数:1179页

章节摘录

  四、英国的例外  查理二世的政策  英国在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早期和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曾出现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该国拥有议会这一西欧最长久的传统和最高度发达的代议制政府形式。那么它的情况如何呢?17世纪后期英国的政治史与大陆的专制主义形成了最引人注目的对抗。被斩首的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从流亡中回国,1660年登上王位,起初英国大多数人对他表示欢迎。他保证不实行专制统治,尊重议会,遵守《大宪章》和《权利请愿书》的规定,因为他承认自己不想“再作旅行”,即不愿再次流亡国外。他喜欢他宫廷中不受道德约束的气氛及这种气氛培植的文化(近乎淫猥的戏剧、舞蹈和男女不忠)。这反映了公众要求忘却过去清教施加的各种限制的愿望。当时的妙语说,查理为“贞操和纯洁之大敌”,他最完满地扮演了国父的角色。然而,查理羡慕法国的事物,进而发展到羡慕路易十四的专制主义。这样一来,在英国众多有权势的人士眼中,查理不仅仅是对英国女性的威胁①。无论他们多么希望恢复君主制,他们都不愿把其权力让给斯图亚特王朝的另一位独裁者。到了17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政坛分裂为两派。一派支持国王,被其敌人称为“托利党”(Tories,该词本为爱尔兰天主教团伙的绰号);一派反对国王,被其敌人称为“辉格党”(Whigs,该词本为苏格兰长老会反叛者的一个绰号)。  正如两派名称所表明的那样,宗教依然是导致国家严重分裂  宗教和政治反应的一个重大问题。查理同情罗马天主教,甚至在1685年他临去世之际决定皈依它。因而,他反对教会法规即克拉伦登法这一苛刻的法典。克拉伦登法重立圣公会(英国国教会)为英国国教,并规定对信奉天主教和新教的人进行处罚。1672年,查理下令暂停实施克拉伦登法,但在公众的强烈反对下他不得不退却。这一争论以及不断高涨的反对查理二世之狂热信奉天主教的兄弟詹姆斯(有可能)继位的浪潮,致使辉格党在1679至1681年间选举中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但是查理感到国库收入增加了,再加上从路易十四那里得到的秘密补助金,因而可以不必再依靠议会进行统治(不然他不得不为钱而求助于议会)。除忽略议会外,查理以叛国罪处决了辉格党的一些最著名的领导人,重组地方政府,使之更仰赖国王的意志。凡此种种进一步激怒了辉格党政治家,令他们大为震惊。1685年,查理在权力上升之际去世,但他留给其继承人的是将毁灭他们的政治和宗教遗产。  作为宗教狂热分子的詹姆斯二世  詹姆斯二世与其兄长截然相反。他是狂热的天主教徒,并因下述做法而使托利党人与他疏远,后者当然都是英国国教徒:他解除了他们的职务而改用天主教徒;他再一次下令终止反对天主教徒和不信国教者的刑法。如一位史学家指出的那样,他固执己见,对任何问题都不会说“是”。如果说查理二世满足于击败其政治对手,那么詹姆斯二世则决定要羞辱他们。与查理二世一样,詹姆斯二世也干预地方政府的事务,但他任命的官员在人格上十分令人讨厌且缺乏才华,因而招致强烈反对。詹姆斯丝毫不准备掩盖其天主教倾向。他公开宣称他的愿望是所有臣民都皈依天主教,教皇使节可以在伦敦大街上招摇而行。1688年6月,他命令国教会所有教士在其教坛宣读他有关宗教宽容的敕令时,7位主教拒不从命,被以叛逆罪逮捕入狱。然而,令英国公众大感满意的是,他们在审判时被判无罪。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考察了自远古到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文明演化的历程,内容涉及各主要地区和国家。它保留第五版的基本特色,即关注人类在文化、思想、制度和知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叙述政治史时侧重于介绍它们与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史相关的内容;注重人类文明的继承性和不同文明的碰撞,既注重各主要人类文明的独特成就,又让人了解到其局限性;插图丰富,且与行文密切配合,与第五版一样,新版以西方文明为重点,虽关注拉美、亚非等地区问题,却难脱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影响。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历史的黎明
第二编 古典时代的世界
第三编 中世纪时代的世界
第四编 近代早期的世界
第五编 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其后果
第六编 西方成为世界的中心
第七编 世界文明的产生

编辑推荐

  《世界文明史(下卷)》的一贯目的就是让学生既了解到各主要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独特成就,又了解其局限,并让学生关心当代问题。政治事件被认为是重要的,但政治史的事实以与文化、社会和经济运动相关的方式显现出来。《世界文明史(下卷)》作者们认为工业革命在重要性上不亚于拿破仑战争。

作者简介

《世界文明史》(下卷)试图扼要考察人类自远古至今追求文明的历程。各重要地区或国家均有所涉及。欧洲、北美、中美和南美、英联邦、中东、东南亚、非洲、印度、中国和日本均得到适当重视。很明显,《世界文明史》(下卷)不可能详述它们的历史。

图书封面


 世界文明史 下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首先说本书最大的缺点,几乎不能容忍。就是这一本类似教材的世界史!而且是美国人写的。(一)最大的缺点这样的他的根本的缺陷,他把美国历史编到其它另一本书“本国史”里面了。(就好像你什么时候中国人编的世界史,写中国部分)导致这里面美国独立战争,划入是英国战争一部分。字数不如鸦片战争的1/3,启蒙运动没写美国《人权宣言》一个字没提;美国内战,林肯大爷在本书就没出过场; 罗斯福新政在这本书里,根本也没怎么出现。凡是和美国有关的历史,一律缩减到一条线,导致冷战都没怎么说清。我们知道,至从美国这个邪恶的资本主义大国出场。就一直以强国的面目出现,至19世纪成为世界的老大。没有美国的世界史 ,那还看个什么劲。(二)史论首先来说,本书还是当代史论。他并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反革命史论。因此史论还是相当中性的!但是中性的史论虽然客观易于入门,但是比较平庸。有点干巴巴的感觉。并没有像杜尔的《世界文明史》那种“史家之绝唱,无韵的离骚”的感觉。另外本书大部分史论还是主流史论,但是也有作者不喜欢的历史人物,比如作者不太喜欢英国第一任首相沃波尔。花了几百字写了此人怎么搞腐败和权术的。不过大祇上本书的史论是相当客观的。(三)知识量中国的编的高中课本分三类:政治、经济与文化。其实还有一类就是军事。这本世界文明史文化知识量是非常丰富的。经济的知识量也不错, 只有政治这方面不太成线。这本书讲西方专制主义讲得很详细,讲民主政治的发展很少。用了一千字两页纸讲了18世纪的妓女,英国议会的形成和发展讲的就很不成线。我看了之后没搞明白光荣革命后的18世纪初,英国内阁与议会的关系。这个很明显,这是一本写给美国人看的书。美国从小就受到完整的民主化教育。再长篇累牍写英美民主化发展没劲。就好像中国世界史课本,让·博丹的专制主义从来不是什么重点。你对什么政体不了解,他才主讲什么。因此这本书另一个最大缺点是就是西方民主化进程不成体系。 (四)版本最近的第八版,已经没做删改。(五)总结:这本书更不适合世界史入门了,美帝诞生前世界还很不错(法国大革命那一章)。
  •     读完之后对所谓历史的了解更加清晰透彻,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史。美国人写的历史就像是社会自然史,不偏不倚,有自然主义和意识流形态的风格,他们的视角或许更为广阔,从西方的语汇“人类社会”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过去的历史。
  •     欧洲宗教改革及其影响0.引言一直以来,对于欧洲宗教改革的了解仅限于中学历史课本上所学的马丁·路德,后来还听说了移民美洲的清教徒,但已经不知所以然了。下文是从《世界文明史》(World Civilizations,Philip Lee Ralph, etc)关于欧洲宗教改革章节中节选摘录出来的,以加深一下自己的印象,同时或许也能满足一下别人的好奇。欧洲宗教改革是和文艺复兴同样重要的改变了欧洲人思维和生活方式的一次变革。在欧洲,宗教(基督教)地位的重要性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我们以前所学的历史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下面仅仅列举出一些史实,更多的评述,我是没有资格的。1.基督教和基督教会要想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必须先了解基督教、基督教会对欧洲中世纪的深远影响。据我们所知,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其创始人耶稣据称由处女玛丽亚不孕而生。所有耶稣的经历如果属实,那么仅有《新约圣经》的前四卷,即四福音书,可做资料,其中最早的一部《马可福音》成书于耶稣死后30年。耶稣的教义归纳出来主要有如下几点:1)上帝是天上的父,人们是兄弟;2)“欲施诸己者必施诸人”;3)宽恕并且爱自己的仇敌;4)以善报恶;5)力避虚伪;6)反对把仪式视为宗教的要素;7)世界末日即将来临;8)复活与建立天国。耶稣最著名的门徒保罗是最早的教会组织的奠基人,在其之后,基督教才发展了礼仪或圣餐礼。耶稣创立的是一套思想理论,而圣保罗所做的就是将其思想形式化,以更贴近于其信徒。其中圣餐(Eucharist或叫Lord's Supper)是至今为止基督教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礼仪——传说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让其门徒分享了面包和酒,并说:“Do this in remembrance of me.”,这就是圣餐的由来。 基督教的兴盛是在基督死后300年后,即公元3世纪,此时正处于罗马帝国最动荡的时期。尽管当时存在着诸如密特拉教等众多的宗教,但由于基督教的物力论观念和强化其物力论的排他性,使其战胜了其他宗教和罗马政府对他的迫害,并最终由君士坦丁大帝及其后的狄奥多西于380年接受并定为国教。政府对基督教的支持加速了教会组织的制度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马太福音》中关于使徒彼得作为基督在人间的代理人的说法,而彼得和保罗主要在罗马传教,因而罗马主教的地位逐渐高出其他地方的主教,并最终在445年由罗马皇帝瓦伦蒂尼安三世颁布敕令要求所有西部地区的主教服从罗马主教即教皇的管辖。尽管最初教皇的权威并不大,但这种理性化管理的教会组织却帮助它在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保存了下来,并进一步成为征服者,即日耳曼人的信仰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会成了西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成为了罗马先进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另一个代表就是仍然承继着罗马帝国衣钵的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政治上的分立最终导致了教会组织的分立,东罗马帝国的教会拥立了新的教皇,并实际上成为了强有力的东罗马帝国政府的附庸;而西罗马境内的教会则独立的发展着,并由于在偶像崇拜问题上的分歧与东罗马教会彻底决裂。这也就造成了至今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分立局面,宗教改革,主要是针对天主教而言的。在罗马帝国西部,教会逐渐统一了蛮族的信仰,并成功的与法兰克结盟,自此开始了其在漫长的中世纪(大约从5世纪西罗马崩溃到14-15世纪文艺复兴)中对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这种统治不仅是精神上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各国的君主政治和人们的世俗生活。2.胡斯教派随着中世纪后期各民族国家君主力量的加强,教会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小,甚至到了14世纪的绝大部分时候教皇都唯法国国王之命是从。14世纪后半叶,教会因为摆脱法王的控制而分裂为两个相互攻击的集团,声誉大受影响,而同时教士的腐败也越来越严重,以致各种异端和神秘主义盛行。15世纪初,位于今捷克境内的波希米亚和摩洛维亚在约翰·胡斯的“结束教会腐败”的号召下开始了1408年到1415年的改革事业,其内容正是一个世纪后新教运动的前奏。虽然最后遭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镇压而覆灭,但胡斯教派在波希米亚的影响一直没有消失,而且直到17世纪天主教改革运动之后才回到正统的天主教阵营。3.基督教人文主义在马丁·路德号召甩开教会以前,西北欧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已经拉响了教会腐败的警钟,其代表人物就是荷兰人伊拉斯谟(约1467-1536)。尽管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人文主义的抬头,但其本身并不是反教会的,相反,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绝大部分成就都是在教会,特别是教皇本人的赞助下取得的。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倾向于从古典文化中寻找不同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内容,而北方的人文主义者则直接从基督教本身,即《新约圣经》和早期基督教创始人的理论中获取新的思想,他们认为现在的教会已经遗忘和抛弃了《福音书》中简单的教义而陷入腐败和不道德之中。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最大成就就是订正和翻译了拉丁版的《圣经》,并以此斥责教士的腐败行为和过分拘泥于宗教礼仪的做法。这些举动无疑动摇了教会的地位,为1517年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铺平了道路。但与我们的想象相反,以伊拉斯谟为代表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自身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对于马丁·路德的新教义充满了敌视。4.路德教派马丁·路德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伟大人物,但他所作的一切必须要有一定的历史铺垫才能成功。作为精神领袖的基督教,在整个中世纪都控制或影响着世俗政治,在很多地方甚至背离了基督教的思想,而让教会服从于政治目的,比如对十字军手段的滥用和与德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法皇的权力争执。路德反叛的导火索是由来已久的赎罪符的出售,即教皇宣称只要用金钱购买了教会的赎罪符,就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的现世惩罚,而赎罪本来是在罪过本身经过忏悔而免除之后再由教会宣布的。十字军东征时期,教皇就宣称可以从由基督和圣徒所积累的善功中提取一部分出来赐予参与十字军的战士而使其免罪。而到了14世纪,教皇甚至可以因为兴建大教堂而出售赎罪符来筹集款项。对路德而言,这仅仅是导火索,他所反对的实际上是整个神学体系中的“因行称义”,他的中心信条是“因信称义”,即一个人的得救(Redemption),完全在于信仰。其含义就是上帝的公正不要求无休止的行善,不需要宗教仪式,谁能得到救赎完全来自上帝的恩典,是上帝赐予那些预定得救的人的一份实际上不配享有的礼品。这一信条并不是路德的首创,而是源自“因行称义”盛行以前的圣奥古斯丁的前定论,但在当时(16世纪初)却是全新的,如果严格遵奉,实际上就是粉碎了基于教会的宗教结构,因为牧师作为使徒彼得的代理人,是唯一能够配合上帝完成救赎的人,而现在不需要他们了。如果要说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实际上谈不上催化作用,因为路德的思想甚至比中世纪的神学理论更加消极和保守,因为人不可能靠自身的行动努力而得到救赎了,这与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信念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而真正使得宗教改革得以完成并进而影响到欧洲政治的正是政治本身,特别是德意志处于分裂中的王公统治状况,他们需要摆脱教会在经济和政治上的控制,任命高级教士、停止向罗马交税、削弱教会法庭的司法审判权等等对于他们来说,几乎和个人的虔诚同样重要。路德坚持了“暴政只能忍受不能反抗”的思想,要求人们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服从“神圣的”统治者,他的教派是和国家权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稍候不久的德意志农民起义(闵采尔的领导)极端仇视。新教徒(protestant)一词本来是指1529年德意志一次会议上采取抗议(protested)行动的路德宗教徒,但后来逐渐指任何既非天主教、也非东正教的基督教信徒。实际上,这个词在1529年后不久就用来指非路德宗的信徒,因为路德教派除了在德意志本土以外并没有多少信徒。16世纪20年代丹麦、挪威、瑞典等国接受了路德教派最为自己的官方宗教,今天的斯堪的纳维亚多数地区仍然信奉这一宗教。但其他地方,各色各样的新教形式已经传播开了。5.英国国教(圣公会,在美洲称为主教派Episcopalianism)新教在英国的传播是很早就开始了的,但它的确立却是自上而下,并经历了不少波折的。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为了离婚以获得子嗣的请求被罗马天主教会拒绝而与罗马决裂,并转而宣布国王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首脑,但此时教义仍然属于天主教的。亨利八世之子爱德华六世是个儿皇帝,在位期间,新教逐渐占据了英格兰教会的主流地位;但爱德华六世一死,继位的玛丽女王却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对已经深入人心的新教的迫害以及与天主教的西班牙王位继承人非利普的婚事都使英格兰人对她丧失了信任,而此时英格兰还因为非利普的原因而被拖入了西班牙与法国的交战。如果不是玛丽去世,英格兰势必孕育出革命来。继位的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是名新教徒,但她并不是一名狂热的信徒,同时深知宗教和解的必要性。因此,在她的妥协下,天主教的教义被废除,新教的教义则得到修正,很多关键性的分歧尽可能的用模棱两可的解释,终于形成目前的妥协性的英国国教,其中既有除不服从教皇以外遵循所有天主教礼仪的“高教会派”,也有何其他新教一样的“低教会派”。6.加尔文教派尽管在1520到1550年间,瑞士还出现了茨温利派和再浸礼派,但真正对后世发生了重大影响的主要是加尔文派。与路德教派相比,由约翰·加尔文所创的严谨的教义更加严格更加激进,它要求信徒在星期日(安息日)不得从事任何娱乐活动,它反对所有有天主教为道德仪式和规矩,牧师由教友大会选举产生,教会仪式尽可能的简化。加尔文本人甚至把日内瓦一度变成了一个苛严的神权国家,并以其严格的宗教生活而成为彻底的新教的灯塔。尽管这个盛极一时的神权国家最终还是消失了,但加尔文教派的教徒已经遍布整个欧洲甚至美洲:在苏格兰占据人口多数,被称为长老会;在荷兰也居主导地位,建立了荷兰改革交汇;在法国虽居人口少数,但人数甚众,成为胡格诺教派;在英格兰也和法国类似,成为清教徒(Puritan)。7.天主教会内部早在1490年,罗马天主教会就已经着手改革了,目的同样是针对教会和教士的腐败。但一俟新教运动横扫欧洲之时,天主教改革显然已经失去其作用了,这时天主教会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捍卫教会。在16世纪中后期,天主教会在几位强有力的教皇领导下开始了更有进取精神的“反改革”运动。在基本教义问题上,天主教会继续强调“善行和信仰”同样是得救的必要条件,所以受到新教教义挑战的信条无一例外的得到重申。在天主教内部,由圣伊格纳修斯·罗耀拉创建的耶稣会师一股重要的反改革力量。耶稣会士坚持贫困、纯洁的生活,并以传播信仰为己任,它不仅仅是一种隐修会,更是一种按照军事团体组织起来的战斗队伍。在很多地方,耶稣会都与加尔文派信徒发生了直接冲突,或者成功的使统治者及臣民继续效忠于天主教,或者成为殉教的烈士。耶稣会传教的激情是他们的足迹伴随着欧洲对外扩张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无论在中国、印度,还是在美洲,耶稣会传教士甚至比商人出现得更早。8.宗教改革引起的政治动荡从1560年到1660年之间的一百年间,是欧洲政治动荡的时期,宗教改革引起的信仰分裂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在宗教改革的发源地德意志,新教所带来的是更大范围的分裂和冲突,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是天主教徒,对其境内的新教王公采取的是武力征讨的态度。由于同时卷入了对法战争,查理五世与新教各王公势均力敌,直至1555年才达成妥协,以“信奉什么宗教,视统治者而定”结束了宗教战争,这个协议一方面承认了新教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也要求各王国不得允许不同教派的存在。此外,加尔文教派是被排除之外的,因而它的信徒就成了反叛的活跃力量。德意志的统一还为时尚早。在法国,毫不妥协的加尔文教派和以同样是毫不妥协的耶稣会为领导的天主教阵营之间发生的战争最为残酷。到1562年宗教战争爆发以前,加尔文宗的胡格诺教派信徒在法国1600万人口中占有一到二成。自1562年冲突演化为战争,直到1572年,深谙政治权术的亨利四世登上法国王位。亨利四世原本是新教徒,但他为了法国占多数的天主教徒而放弃了新教信仰,但同时也给了胡格诺教徒有限的宗教自由,从而朝宗教宽容迈出了一大步。亨利四世创立了延至1792年的法国波旁王朝,为法国带来了宗教和平,而本人却在1610年被一位狂热的天主教徒刺死。尼德兰(Netherland)包括了今天的荷兰(北部)和比利时(南部),1560年以前在深得人心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出身于比利时的查理五世统治下属于欧洲富裕地区,但继位的非利普二世则视其出生地西班牙为其本土,围绕西班牙制定其政策,从而招致当地权贵的敌视。再加上法国的加尔文教徒大批入境并发展了一大批的加尔文教徒与天主教徒相对立,使得战争一触即发。经济和宗教双重原因导致了战争爆发和1609年荷兰的独立。尽管它最初是天主教徒占优势的地区,但战争和迫害的压力使整个北方都信奉加尔文教,而南方则重新回到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英格兰和西班牙之间的冲突同样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宗教原因,战争的结果是西班牙战败,并丧失了收复其他北方新教地区的实力,逐渐把新经济的领导权让与了英格兰。但英国自己的麻烦并没有结束。英国的加尔文教徒认为英国国教保留了过多的天主教仪式和教规,因为他们要求涤清(purify)一切天主教残留而被称为清教徒(Puritan),并在议会下院占据了多数,其中很多人都是富有的商人。英国的麻烦从深得民心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开始,继位的詹姆斯一世及其儿子查理一世都过于自信国王的权威,不断与清教团体发生冲突。1640年的苏格兰起义爆发的一个原因就是查理一世决定将英国国教的主教制引入笃信同属加尔文宗的长老会的苏格兰,这一起义引起了以征税为线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查理一世倒在断头台下,英国建立了清教徒为首的共和政体,领导人克伦威尔。从1649年到1660年的英国革命,又被称为清教徒革命。但清教徒过于禁欲的生活让大多数人希望恢复伊丽莎白时代较温和的国教教义,清教徒与爱尔兰居多数的天主教徒之间的流血冲突在克伦威尔征服爱尔兰的时候愈演愈烈,直至今日也无法根除其影响。随着克伦威尔的去世,查理二世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英国国教的地位巩固了,而大批清教徒开始远赴美洲,新英格兰成了他们的聚居地。9.宗教改革以后的欧洲17世纪初,宗教战争的战火逐渐熄灭了,欧洲宗教地图上主要分为以下部分:1)罗马天主教(Roman Catholic),仍然包括欧洲的大部,今天的法国、比利时、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部、爱尔兰大部以及东欧大部仍然以天主教作为自己的信仰。2)胡斯教派(Hussite),今捷克大部,应该算作天主教的一支。3)加尔文教派(Calvinist),主要分布在苏格兰、北尼德兰(今荷兰)和瑞士。4)路德教派(Lutheran),包括德意志大部、斯堪的纳维亚、今天的奥地利、罗马尼亚的大部和波罗的海国家。5)英国国教(Anglican),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6)东正教(Greek Orthodox),俄罗斯是东正教的中心,也可以说是唯一官方信仰东正教的地方。7)伊斯兰教(Islamic),不仅仅包括爱琴海以东的地区,还包括比利牛斯山脉地区和匈牙利大部。10.宗教改革与中国耶稣会士因为其传教的热情,成为明末清初在中国传播基督教的先锋,著名的利玛窦(意大利人)、康熙门下的汤若望(德意志人)和南怀仁(比利时人)都是耶稣会士。由于耶稣会士对中国祭祖习俗的妥协,罗马教廷最终停止了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而中国清政府自康熙末年开始就对传教士报以怀疑而禁止其传教。这个禁令最终由西方炮舰粉碎了。史载最早的新教教士是嘉庆年间来华传教的英国人马礼逊,由他倡导写出的《劝世良言》据说还对洪秀全创拜上帝会有影响。在中国,新教一般称为基督教或者耶稣教。自1949年以后,中国的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会均脱离了国外教会的控制。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厚重啊。。。总算啃完了。
  •     后部分中国的那段真敢写啊。。。。。
  •     文明,从这里起航
  •     总体虽然无甚大错,不过把《魔戒之王》(《Lord of Rings》)翻成《行会首领》,将“中土大陆”(Middle Earth)译为“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地球”,真是叫我等年轻一辈情何以堪o(╯□╰)o
  •     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分上下册让我写附注。。。
  •     反正,我不喜欢这种通史类的书目……
  •     【历史是一条充满了谬误的浩淼的密西西比河——[英]马修·阿诺德】 这本书最大的缺点就是一个美国人写世界历史书的标准教材。不太适合入门。其它的还可以。
  •     好
  •     辞海式科普史书。
  •     好书好书,书架必备
  •     我读过的第一部大部头世界史著作
  •     高中时候读过两遍的书,叙述有条理,资料翔实。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