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讲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历史讲稿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108030467
作者:雅各布·布克哈特
页数:333页

章节摘录

  第1章 古代  1.古代史及其范围  对历史的总的导论在此略去了;对古代史的专门导论也可以简而言之。说到我们的主题范围,遵循的是这么一条:只有文明民族而非原始民族,可纳入较高意义上的历史。即便是关于后者,也保留着充足的资料(希罗多德)。因为古词[希罗多德意指的历史]本身兼指民族学和历史学。然而仅当文明民族与之发生冲突,就像居鲁士与马萨吉特人或大流士与斯基台人那样,原始民族才引入注目。民族学因而将被限制在其基本方面。至于文明民族,那些其文化没有汇入欧洲文明的,也不在我们考察之列,例如日本和中国。印度也一样,它只在很古的时候牵涉到我们——先是因为雅利安种族类型与讲任德语的民族同源,再就是因为它与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等民族都有接触。我们的主题是那种显然关乎当今、关乎未来的过去。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文明的进程,是不同民族之间以及各个民族自身之中诸文化层次的演替。我们自己的时代和文化与之一脉相承的那些历史事实的确应该特别加以强调。  这些历史事实之多超出人们想象。这个连续体蔚为壮观。环地中海和远至波斯湾的各民族实在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存在,是最优秀的活跃人群。在罗马帝国中,这一存在果然达成了一种统一。只在这里,精神的各个前提才得以实现;只在这里,发展才占优势,没有绝对的衰落,而只有变迁。  在与曰耳曼民族新的融合之后,在又一个1500年或2000年之后,这一活跃的人群重新脱颖而出,它消化了美洲,而今即将彻底打开亚洲。还有多久,一切消极的存在都将被它征服和浸透?非高加索人种抵抗、屈服、灭亡。埃及人、巴比伦人、腓尼基人,那时已为这一征服世界的力量奠定了基础。不但通过跳跃和对立面的激发,也通过缓隕的发展,我们在精神上与他们联系在一起。能够从属于这一活跃的人群,实乃幸甚。  2.研究古代史在精神上不可或缺  古代世界的历史,即所有那些其生命汇入我们生命的民族的历史,在世间一切流行的学问领域中,就像一个贯穿始终的主旋律。  我们不能这么想,觉得经过四个世纪的人文主义,古代世界的一切都被学到手了,所有的经验和材料都被利用了,觉得在那里即将一无所获,因此人们该满足于了解更近的时代,或许是对中世纪作一番怜悯或不情愿的研究,把时间省下来用在更为有用的事情上。  只要我们没有变回野蛮人,我们就绝不应该离弃古代。野蛮人和现代美国的文明人毫无历史意识。  在我们那充满困惑和惊奇的生存中,我们不由自主地紧紧抓住这种关于人的知识,这种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和为历史所揭示的,关于人类的经验知识。对自然的思索无法满足我们,无法给予我们充分的慰藉和指导。  所以我们决不能把任何过去的东西束之高阁,我们不能留下空白;在所有给我们留下记载的世纪中,向我们言说的其实是那个整体。  世界的三大时代或许像斯芬克斯之谜里一天的三个时段?它们更像一场行动和受苦的人通过无数化身的持续轮回。一种诚挚的探究会想要辨明所有这些变化并摈弃任何对特定时代的偏袒(有所偏好没什么错,那是品味问题),对人类总体上不完善的感受越深切,这种探究就越想尽快去辨明。一旦了解到,从未有过,将来也决不会有在某种想象意义上的幸福的黄金时代,人们就会免于糊涂地高沽某些过去,兔子盲目地失望当前或痴迷地期待未来,但人们会在对以往时代的思索中认识到无上高贵的事业之一,那就是被视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其生活和受难的经历。  然而古代对我们有极为特殊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概念起沥于此;这里也是我们的宗教,以及我们文明中最持久部分的诞生之处。它的形象作品和文字作品有很多垂范后世,无法企及。论亲近还是对立,我们都从古代获益无穷。  不过还是让我们把古代看作仅仅是人之戏剧的第一幕,我们眼前的这场悲剧充满了道不尽的艰辛、罪疚和哀痛。即便我们的祖辈是另一些民族,他们仍如孩童般酣睡在古代伟大的文明民族旁边,但我们仍觉得自己是后者的真正子孙,因为他们的灵魂传递给了我们,他们的功业、他们的使命、他们的命运,在我们身上存续。  ……

前言

  上世纪初。中国学人曾提出中国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说法,但他们当时似乎没有想过,西方史何尝不是层累地造成的?究其原因,当时的中国人之所以提出这一“层累说”,其实是认为中国史多是迷信、神话、错误,同时又道听途说以为西方史体现了科学、理性、真理。用顾颉刚的话说,由于胡适博士“带了西洋的史学方法回来”,使他们那一代学人顿悟中国的古书多是“伪书”,而中国的古史也就是用“伪书”伪造出来的“伪史”。当时的人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这胡博士等带回来的所谓西洋史学是否同样可能是由“西洋伪书”伪造成的“西洋伪史”?

书籍目录

中译者说明
英译本序言
英译者前言
第1章 古代
1.古代史及其范围
2.研究古代史在精神上不可或缺
3.文明与野蛮的界线
4.为什么今天“受过教育的人”不再能够理解古代
5.埃及的历史意义
6.最早创建城邦的腓尼基人
7.迦太基
8.雅典
9.罗马及其在世界历史申的使命
10.罗马帝国的头两个世纪
第2章 中世纪
11.中世纪
12.早期基督教
13.作为一种殉教者宗教的基督教
14.禁欲苦修及其立场
15.尼西亚基督教的传播
16.教会
17.朱利安皇帝和复辟异教的企图
18.西欧阿里乌斯派及犹太人
19.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20.克洛维一世之功业
21.创立宗教的穆罕默德及伊斯兰教
22.伊斯兰教的专制
23.伊斯兰教及其影响
24.8世纪教皇的两大现实
25.查理曼
26.诺曼人
27.拜占庭帝国及其使命
28.毁坏圣像之争
29.十字军
30.十字军的痛苦与牺牲
31.对中世纪晚期的评价
第3章 1450—1598年的历史
32.1450一1598年,以及19世纪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33.中世纪晚期的英格兰
34.理查德三世
35.玫瑰战争以及苏格兰
36.勃艮第
37.勃艮第的大胆查理
38.法国和统一观念
39.路易十一
40.弗里德里西三世治下的德意志帝国
41.奥斯曼人
42.佛罗伦萨共和国
43.1494年的战争
44.教皇的权力
45.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地区
46.西班牙和葡萄牙
47.宗教改革的开端:总论
48.路德
49.德意志宗教改革:它的原因和精神后果
50.宗教改革:新教与传统一一新教义的不宽容
……
第4章 17和18世纪史
第5章 革命时代
索引

作者简介

本书是雅各布·布克哈特于1865—1885年间在巴塞尔大学教授历史课程时的讲稿,最初的德文本由埃米尔·迪尔整理,以《历史段章》为题出版。中文翻译依据的是自由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哈里·琼的英译本《论历史与历史学家》。为标明此书的讲稿性质,中译本决定采用与德文本相近的书名——《历史讲稿》。

图书封面


 历史讲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布克哈特的"历史讲稿"读起来就如同在迷宫中漫步, 若没有相当水平的历史积淀, 就很容易迷失在各种俏皮话般的作者自以为无需多言的闲聊中. 但是即便如此, 这本书依旧有阅读的趣味, 布克哈特的评述角度非常巧妙, 让人有会心一笑的感觉.
  •     布克哈特是一个历史学家,但我总觉他也有做一个专栏作家乃至脱口秀主持人的潜质。他在成堆的史料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冷峻而犀利地剖析一切——带着他深刻的洞见和偶尔有之的偏见,直剖得刀刀见骨、鲜血横流。然而在这种冷峻之外又间或流露出对于早已消逝而不可复得的那些时代的温情与缅怀。——关于宗教改革——新教,至少是当初的新教和所谓追求精神自由毫无关系。“在多元和自由表征了16世纪的开端之后,两个教会,天主教和新教都变得逼迫性地武断,都要求人们再次变得偏执。新家国家后来成了‘精神自由’之地,并非因为它们是新教的,而是因为它们不再那么热心。”新教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教义——因为新教徒也把“自己的特殊教义看作是彻底拯救灵魂的必需”——而在于它们成为了当时各个政权用来敲碎天主教会从而为自己谋利的一柄“破城槌”。“相互诅咒徘徊在新旧宗教之间。谁若打算宽容一支信仰不同的少数派,他或许会想到自己正招致上帝对他本人和他国家的愤怒。毕竟少数派不仅仅是‘不信者’,而是‘藐视者’。”所以这绝非一场桎梏和自由、不宽容与宽容之间的冲突,而是两只各自秉持着绝对主义的野兽间的搏杀。绝对主义间的战场并不意味着是相对主义的温床,但无论如何,两个一元论拼得你死我活总比一个一元论一统天下要来得强。——关于历史研究——“所有学科中历史学是最不科学的了……它在任何时候都是对一个时代在另一个时代中所发现的值得注意的东西的记录。根据他的民族性、主观性、训练和时代,每个历史学家都将有特殊的选择,对于什么值得传达有不同的标准。”这其实也和汤因比所持“历史是历史学家的历史”的观点一致。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过去时代的道德批评易于出错。它很难从我们自己时代的纠葛中超脱出来,且总把当前的迫切需要转交给过去。”但这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如此一种历史态度的根基其实正是建立在与理解和包容之上。如果一个时代能够学会平等、宽容地看待另一个时代,不以他者的不同为不道德,那么一个人也应该能学会平等、宽容地对待另一个人,不把他人的不同视为异端。——关于身为统治者的克伦威尔——“有些人是天生的统治者,他就是一个。但有一个很好的问题是,产生了这么一个人的民族是否就该得意忘形。他的权威由两种元素构成,他的伟大和绝大多数服从他的人的低贱。”这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个不但产生过如此众多“伟大君主和领袖”而且至少在主旋律中依然为此沾沾自喜的民族。在这种伪高潮之下掩盖的难道不正是整体的蒙昧和平庸么?而最可悲的也在于“个别领袖和篡位者治下长期的、自愿的奴役;民众不再相信原则,但的确时常相信救星。”——关于巨变中的近代西方世界——“钱变成且始终是事物的重要尺度,穷是最大的恶。”“知识和文化的确得到了赏识。但不幸的是文学在多数情况中也变成了一个工业……最著名的作家最有可能变成制造商。至于学术,屈就于报酬的通俗化甚至变得比研究本身更重要。(这最后句原书翻译得似乎很有问题,我擅自按自己的理解改动了下)”“慌张和惶恐正在损害生活。由于普遍竞争,一切都被逼向最大的速度和对细微差别的竞逐。”“由于大城市的影响,掀起了追求暴富的躁狂,因为这简直就是生存的尺度……‘体面的生活’被抬升到了难以负担的地步;至少是要求富裕的外表。”这不正是我们当代人活脱脱的生活写照嘛?我们常常一边抱怨着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一边又沉溺于横流的物欲而不可自拔。这个时代满足了太多的欲望,却勾起了更多的欲望,到头来终究要为这种穷奢极欲支付高昂的代价。于是每每到最后人人总拿“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来作借口,但一直被忽略的事实是“我们很想知道自己正漂流在这大洋中的哪个浪涛上,但我们自己就是那浪涛。”——关于法国大革命——“而今为权力而非原则争吵的那些党派个个陷入一种特殊的野蛮猜忌,都相互指控对方怀有君主政体想法和反对共和。此外,暴力和专横确实是它们都具有的元素。没人真的相信共和国将被建立,这把它们逼得狂躁和绝望,以致一切同情都置之一旁。”不管是共和制还是民主制,如果没有一种背后的共同理念以及对制度起码的尊重和信心来支撑,那么即使再好的制度也仅存于纸面之上,不过是一具空壳罢了。如今我们热衷于高呼民主,却鲜有自问是否真正做好了民主的训练和准备,而不仅仅只停留于一种口腔的热度。因为民主恰是这样一种制度:只有“民”中的每一员足够好,民主本身才会足够的好。否则带来的也可能是一场程度不等的灾难,就像法国大革命那样。“革命来了,先是释放出所有理想和志向,后是释放出所有激情和自私。”“大革命已经成了一笔出自许多暴行的、交错盘结的大宗生意,在其中,董事和股东设法相互开除,以求最少的人继续当家做主……”“那些日子里人们想做的既非共产主义者,亦非社会主义者,而是赃物的新主人。” 激进的暴力革命在成功之前是一个无畏的行动者,成功之后就摇身变为一个精心的粉饰家。“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那是老式的讲法,比较新式的讲法是这样的:暴动从来不会成功,因为一旦成功,它就不会叫作暴动了。——关于拿破仑——“纯粹的权力意识乃是关键,当然,伴随着一个非比寻常的人物,但仍然堕入一种赌徒的激情。……出于他的伟大,错误的目标拿破仑干得不仅理性,而且有天赋,以致错误的目的没有抹杀手段。”“拿破仑在所有军事事务上都有第六感,对一切有助于权力生成的东西都有第七感。”如果再拿出夏多布里昂对拿破仑的评价来就相得益彰了:“他的天才是现代的,他的野心却是旧式的;他看不到他一生的奇迹超过一顶王冠的价值……人群在他眼中只是强有力的手段。”法国人出于对大革命期间混乱的恐惧,转而渴望起铁腕统治下的秩序,拿破仑这才顺势走上了舞台。于是法国人收起了党派互伐中的断头台,却一回身又在战场上流尽了鲜血。不受限制的强权即使能擦干此处的血迹,终究也会撕开别处的伤口。无从制约之下,越大的权力也就意味着越大的危险。众人皆知小布什同学居然连自己的母语说得都不怎么溜,但当他说出“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时,我瞬间觉得过往一切的笨嘴拙舌从此都能够一笔勾销了。
  •     1888年,已经精神错乱的尼采从都灵给布克哈特寄去一封奇怪的信,在信中尼采写道:“那只是一个小笑话,因为我看透了创造世界的单调乏味。现在你——你的艺术——是我们的导师,我和阿里阿德涅在一起只是为了保持所有事物的黄金平衡,我们已经拥有了高于我们的一切…”事实上,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布克哈特就与年仅二十四岁的尼采在巴塞尔大学一同执教过并互有往来,尼采曾公开的宣称布克哈特是使巴塞尔大学闻名于世的最大功臣。但此后,布克哈特渐渐疏远了尼采,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历史观念不同,更重要的是,布克哈特不想因尼采而变成“公众的噱头”(虽然事实并非如此)。1872年,维拉莫威兹猛烈的攻击了尼采的“未来语言学”,顺带还攻击了布克哈特,后者作为一个天生的保守主义者,布克哈特采取的举动一如他的保守主义风格,与尼采保持了距离。直至1889年,在收到尼采最后一封寄给他的信后,布克哈特像长辈那样,关切的询问了尼采的状况,并设法将尼采安排在巴塞尔接受治疗。从布克哈特与尼采对于历史观的分歧来看,布克哈特喜欢将自己摆在其所谓的“业余者”的立场,而这种态度正是尼采所不认同的。在给布克哈特的信中,尼采就历史学者的公正性等问题对布克哈特有过质询,但布克哈特声称,其“从未梦想过讲述世界历史这样庞大的课题,”而是“想使其每一位听众感受和了解到每一个人能够而且必然的从他们感兴趣的历史中获益。”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布克哈特一直反对历史研究者只沉溺在历史的事实和材料中不可自拔。某种意义上,布克哈特的这种态度强有力挑战了传统的实证主义历史编撰学,虽然这种态度至今还饱受争议,但其拒斥纯粹事实所构成的历史暴政反而显示出了布克哈特对历史特别是他所强调的“文化史”独特的眼光和魄力。然而在我看来,布克哈特真正令我倾心的是身为一个历史学家的隐忧,焦虑和恐惧。在查尔斯·达尔文和卡尔·马克思的时代,布克哈特对进化论,历史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一直持有着近乎本能的反感。在与诸如伏尔泰一拨启蒙思想家的论争中,布克哈特对所谓的历史进步和高喊自由,暴力革命的轰轰烈烈的人群始终保持距离和警惕。虽然布克哈特并不是一位预言家或政治思想家,但随着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的种种事实相继的发生,我们不能不钦佩其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预见力。他预见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科学化下的人类那浮躁且动荡的生存前景,预言到蛊惑人心的政客时代和极权主义时代的来临。从发生在他身旁席卷欧洲的民主革命和被逐渐解放的人欲开始,布克哈特已经越来越远离了他所忧虑的时代,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布克哈特在匆匆望了一眼他深感不安的动荡的欧洲大地之后,把自己封闭在了书斋里,而留下的是一个渐行渐远宿命般的大师的背影。这本布克哈特于1865年至1885年在瑞士巴塞尔大学的讲稿正如其英译本序言里所说到的那样,它秉承了布克哈特一如既往的治史风格,地地道道的是一本“深刻的反主流文化之作。”之所以反主流是由于布克哈特总是不合时宜的在其讲述历史事实的言语深处彰显着一张厌恶几百年来启蒙和进步历史的脸孔,平均主义,物质消费主义还有大众民主都遭到布克哈特坚定的怀疑和排斥。布克哈特经常在讲述中时不时的就借古讽今一把,而在讲述古代乃至中世纪时代的城市,政体或艺术时,却往往流露出内心中的向往和深情。现代世界带给布克哈特的恐怕只有恐惧而已,那些革命和吵吵嚷嚷的人群总会令布克哈特显得特别不知所措,于是我们在讲稿里看到,面对着路易十六被审,雅各宾派,拿破仑,波拿巴,立法会议和俱乐部,革命派别的相互毁灭,布克哈特送去的词汇通常是疯狂、恐怖、漂流、诅咒、放肆、没有敬意、变化无常。的确,布克哈特希冀中的古老的欧洲大陆传统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作为在那个传统下的现代人,布克哈特的痛苦显而易见,但他的怀疑和固执己见仍在他注视历史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安和启迪的光亮。我想,这种光亮对另一个更为古老却更深的陷入现代化泥淖的国度不无启示。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艾尔伯托.科尔写的序言非常精彩出色,为全书增色不少。比映布克哈特的正文来读,理识、旨趣与史实相融相衬,足可开启心智。“自由的行使要求道德和知识上的美德。”没错,何时何处不需如此。
  •     布克哈特是个快人快语又博学的先生
  •     语言晦涩艰深,且内容十分简练,我理解得很困难,没读完,也基本没读懂。
  •     随处可见情感强烈的个人议论,然而短短篇幅回顾了整个欧洲历史,对于我而言却很难有太深刻的印象。
  •     通过前人的眼光来看前前人,果然不同。
  •     这本书得以后知识够了重复
  •     一切时代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     很好看,但是很难读……很难读 = =
  •     讲稿观点一点不中立,并丝毫不以为愧,所以很好玩
  •     我只能说,我水平实在太渣= = ……也许这学期上了欧洲史再看会……好……一……些……?好吧应该是我想多了。
  •     对于历史基础要求相当高,因此看得模糊,不过作者历史观很有意思,对于个人自由的推崇有些类似鲁迅呢
  •       《历史讲稿》是布克哈特的授课的记录。
       英译本的序言中写到:布克哈特在雅典和佛罗伦萨这样的小型城市国家中找到了他理想的政治共同体,自由连同高雅文化(文学、音乐和精美的艺术品)陈宫程度不同地在这些地方繁荣起来。现代世界则吓坏了不可哈特,它无情的迈向庞大城市,在这些城市里,人类过着固在琐碎、粗俗和物质饱足之上的,疏离、孤独和茫然的生活。
       是这样吗?难以回答!
       但是本书给了我一个清晰的认识,关于世界历史以及其他,也像瓦尔特.格尔茨赞美道:关于世界历史及其各种动力,很难想象会有比它更为深刻的介绍。
       讲稿上的历史,拜读!
  •     是本好书,可暂时不敢给星
  •     这种讲义式的历史,非常有意思。
  •     先把世界史通一遍,你读后自然会给它五星。有网友说这是已经消失的史学传统,到处散落着闪光的箴言。不愧为明言!
  •       1888年,已经精神错乱的尼采从都灵给布克哈特寄去一封奇怪的信,在信中尼采写道:“那只是一个小笑话,因为我看透了创造世界的单调乏味。现在你——你的艺术——是我们的导师,我和阿里阿德涅在一起只是为了保持所有事物的黄金平衡,我们已经拥有了高于我们的一切…”事实上,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布克哈特就与年仅二十四岁的尼采在巴塞尔大学一同执教过并互有往来,尼采曾公开的宣称布克哈特是使巴塞尔大学闻名于世的最大功臣。但此后,布克哈特渐渐疏远了尼采,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历史观念不同,更重要的是,布克哈特不想因尼采而变成“公众的噱头”(虽然事实并非如此),1872年,维拉莫威兹猛烈的攻击了尼采的“未来语言学”,顺带还攻击了布克哈特,后者作为一个天生的保守主义者,布克哈特采取的举动一如他的保守主义风格,与尼采保持了距离。直至1889年,在收到尼采最后一封寄给他的信后,布克哈特像长辈那样,关切的询问了尼采的状况,并设法将尼采安排在巴塞尔接受治疗。
      
      从布克哈特与尼采对于历史观的分歧来看,布克哈特喜欢将自己摆在其所谓的“业余者”的立场,而这种态度正是尼采所不认同的,在给布克哈特的信中,尼采就历史学者的公正性等问题对布克哈特有过质询,但布克哈特声称,其“从未梦想过讲述世界历史这样庞大的课题,”而是“想使其每一位听众感受和了解到每一个人能够而且必然的从他们感兴趣的历史中获益。”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布克哈特一直反对历史研究者只沉溺在历史的事实和材料中不可自拔。某种意义上,布克哈特的这种态度强有力挑战了传统的实证主义历史编撰学,虽然这种态度至今还饱受争议,但其拒斥纯粹事实所构成的历史暴政反而显示出了布克哈特对历史特别是他所强调的“文化史”独特的眼光和魄力。
      
      然而在我看来,布克哈特真正令我倾心的是身为一个历史学家的隐忧,焦虑和恐惧。在查尔斯达尔文和卡尔马克思的时代,布克哈特对进化论,历史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一直持有着近乎本能的反感。在与诸如伏尔泰一拨启蒙思想家的论争中,布克哈特对所谓的历史进步和高喊自由,暴力革命的轰轰烈烈的人群始终保持距离和警惕。虽然布克哈特并不是一位预言家或政治思想家,但随着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的种种事实相继的发生,我们不能不钦佩其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预见力。他预见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科学化下的人类那浮躁且动荡的生存前景,预言到蛊惑人心的政客时代和极权主义时代的来临。从发生在他身旁席卷欧洲的民主革命和被逐渐解放的人欲开始,布克哈特已经越来越远离了他所忧虑的时代,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布克哈特在匆匆的望了一眼他深感不安的动荡的欧洲大地之后,把自己封闭在了书斋里,而留下的是一个渐行渐远宿命般的大师的背影。
      
      这本布克哈特于1865年至1885年在瑞士巴塞尔大学的讲稿正如其英译本序言里所说到的那样,它秉承了布克哈特一如既往的治史风格,地地道道的是一本“深刻的反主流文化之作。”之所以反主流是由于布克哈特依旧不合时宜的在其讲述历史事实的言语深处总是彰显着一张厌恶几百年来启蒙和进步历史的脸孔,平均主义,物质消费主义还有大众民主都遭到布克哈特坚定的怀疑和排斥,布克哈特经常在讲述中时不时的就借古讽今一把,而在讲述古代乃至中世纪时代的城市,政体或艺术时,布克哈特却往往流露出内心中的向往和深情。现代世界带给布克哈特的恐怕只有恐惧而已,那些革命和吵吵嚷嚷的人群总会令布克哈特显得不知所措,于是我们在讲稿里看到,面对着路易十六被审,雅各宾派,拿破仑,波拿巴,立法会议和俱乐部,革命派别的相互毁灭,布克哈特送去的词汇经常是疯狂,恐怖,漂流,诅咒,放肆,没有敬意,变化无常。
      
      的确,布克哈特希冀中的古老的欧洲大陆的传统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作为在那个传统下的现代人,布克哈特的痛苦显而易见,但他的怀疑和固执己见仍在他注视历史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安和启迪的光亮。我想,这种光亮对另一个更为古老却更深的陷入现代化泥淖的国度不无启示。
      
  •     这书还需要不浅的欧洲史功底才能读得出味道来,留着以后再读才行
  •     一二章启发比较大,宗教改革依旧一头雾水。
  •     非常全面。但毕竟是作者当年的授课笔记,过于专业而浓缩,读完免不了感觉走马观花了。。
  •     需要相当庞大的背景知识才能真读懂的一本箴言录。
  •     妖军去德国前醉后赠我,我妖军归国后酒后读完。充满了细节,在叙述中展开其史观。看到后半本正好开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获益更多。
  •       1。布克哈克的这本《历史讲稿》让我觉得很幸福。我在学校所谓苏联式建筑的图书馆旧馆里迷了路,然后偶然遇见了它。每天头脑最为清晰精力最为充沛的时间里我读它,长达一周。这一周,让我觉得离真理很近。
      这种感觉,正如李太白遇到花雕,哪管他这酒背后是哪家女儿红颜命薄,先醉,先醉。
      中国人喜欢编排“历史”,各个朝代的八卦故事都被扒拉出来搬上荧幕,连犄角旮旯里的小宫女估计都能拍成一部百集励志剧。但,这是历史故事,不是历史。很少有文史专业之外的人读史,并且将之视之为常情。眼下,读野史成为潮流,读正史的被当做傻瓜。易中天冷了之后,袁腾飞又火了一把,我不知道再多出几个这样的说书的,中国人的词典里还有没有一个历史的概念,还是说我儿子将来只能去读读《一个都不正经》?
      补充说明一下,《一个都不正经》真是一本奇书,看得我是寒从脚底起,恨从胆边生。幸好我没有这本书的实体,否则我一定将之碎尸万段而后快。
      
      2。在一次女性主义的课上,老师和我们讨论后殖民主义的问题,她说可以尝试引入后殖民主义来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我说中国目前还没有这个话语空间,好比为什么萨义德也只能在美国薯条煮酒论故乡。老师说,不对,中国还是有空间的,你看,农民工问题不也是层层递进得到解决了么。
      我于是沉默了。二零一零年了,原来我们对言论自由的要求还是这么低啊。我亲爱的老师,CN何曾给过反主流以空间,非主流的空间倒是风生水起呢。我们国家在一些问题上的宽待,是基于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问题、民生问题,而非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舆论再怎么挑唆农民工的问题,在立场和利益上,都是和庙堂上的人完全一致的,毕竟咱农民在历史上也是狗急了跳过墙的,谁愿意看到历史重演?!所以,安抚吧,安抚罢了。
      利用与反利用,我建议设立为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名曰“民众哲学”。
      而在这本《历史讲稿》中,你将看到何谓真正的挑战。关于广泛的道德败坏和政治冷淡,关于古代精神的美感和现代原则的邋遢,关于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所赋予我们的骄傲和自负,其实是多么的可笑和脆弱。
      
      3。为什么今天“受过教育的人”不能再理解古代?
      这个问题,布克哈特先生,不只你存有薄责,我亦引以为憾。普世的罗马成为了遥远的寄托,就像奔放的战国也未能遗存下微弱的脉搏。没有人试图去理解和想象,在曾经广阔的视野之下,有一股温和的煦风拂过人类古老文明的萌芽,轻轻的,生怕惊动,唯恐有伤。
      是的,裁决是否偏向当今颇成问题,当道德与人民的幸福反不如前,我们如何不眷恋那个温文尔雅的时代。那是深思熟虑的立法,稳妥舒缓的民主,以及开放宽容的专制。布克哈特说:“就让我们闭上双眼;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经历许多世代才能获得少许精华,且在未来不会做得更好;因而,此时此刻,面对物华天宝的毁灭不存,我们不妨痛悼。”
      
      4。及此,我发现我还是没有开始评论这本书。这个前奏真是漫长,那么,容许我再酝酿两天,回味三遍吧。
      
      
  •     哎呀,好像读这本书的人真的不多....
  •     結構也有些鬆散,有些看法還可以!名字叫《歷史筆記》或更恰當..
  •     结构和内容有点混乱。或许听当堂的课效果会好。
  •     没怎么看懂= =
  •     所谓理性的热情,对历史饱含深情的讲述。
  •     翻译。。。不断句。。。
  •     尼采的癫狂的确是让人无法企及。尤其是布克哈特这样相对于保守的历史学家。
  •     颇有见地的历史著作,西方历史爱好者必读~
  •     借了两次,还是没看完~抱歉了
  •     “我们应该经常活在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的直觉中。”草稿味太重,看完后还是不能了解史实。PS:欧洲那些国王真是难以分辨啊
  •     很散碎的书,作者很个性= =!
  •     在半睡半醒之间扫荡这根据英文转译而来的德国史学名著。作者预见到的东西,今天还在发生。作者没能预见到的东西,今天也发生了。历史学家手握着拼图一角,明知幼稚却犹自自信地作出警示,可惜听他言说的人总是那么稀少。
  •     布克哈特对于伟人的态度多少有些矛盾,特别是对于权力型的伟人,他提醒读者们不要把权力和伟大混为一谈,并且指出人们在衡量伟人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立场和利益进行取舍。
    不过老布对于艺术家型的伟人就宽容的多,因为他深信艺术具有独立性,其核心动力是想象,是个人的创造活动,每一位卓越的艺术大师在历史上的作用都无可替代。
    我想这和老布同时是一位艺术史家不无关系,读老布著作时,我总是若有若无地感受到他以一种审美的眼光端详历史。在国家、宗教和文化这三者中,布克哈特视为重中之重的始终是文化,而艺术乃文化之精华,亦是自由精神的结果。
  •     基础不够读不下去
  •     比想象的难读,需要好的非史实功底作基础~
  •     没有一定量的知识千万别看这本书= = 我也只能看看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些内容。(顺便说下 翻译差评)
  •     @柠檬八爪鱼 有问题求解答
  •     译者你是中国人吗?#好书都被渣译了
  •     好文。
    在某种意义上,这本讲稿的风格,倒像韦伯
  •     历史沉思录,好看却不适合一次看好多,也不适合无知比。加之翻译的原因,很多句子读来和判断推理题差不多了。布克哈特在某些问题上的预言是先知似的。
  •      哎呀,好像读这本书的人真的不多....
    --------
    但是读后却余音绕梁。
  •     补记
  •     关于他和尼采的交往补充一小点,后期的布克哈特与尼采无论的学术上还是个人接触上都实在无法兼容,不得不主动澄清与尼采的联系已经非常少。
  •     如书名所言,可以直接用在大学课堂上的讲稿,风格化、个人化,一个用于炫耀而非实用的东西。
  •     无感…
  •     典型的德语世界老派学者,类似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语言晦涩难懂,抽象思维超级发达,侧重文化与宗教,个人主观立场极露骨,对作者个人感兴趣的小细节絮叨个没完,用力严重不均,对当代人普遍感兴趣的政治军事议题一笔带过,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读性基本为0,其实这种老古董课堂笔记,在欧洲也根本不算什么畅销书,也就个别历史学家才读
  •     不得要领。
  •     13
  •     好书需搭配好的序言,《历史讲稿?的英译本序言起到了抬升原文的作用
  •     2010-06-28;太专业了,涉及到太多西方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读不动。 我们会盲目地给祖国送上赞歌,但我们每个人肩头都负载着另一个也是更沉重的责任:抚养自己长大,把自己教育成有理解力的人类,懂得做真理和精神世界的奴隶无上光荣,进而从这种知识中探知我们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如果我们尚未意识到这种责任的话。 ——雅各布·布克哈特《历史讲稿》
  •     没读完,或许该先了解全貌再看这本“断章”。无论如何,它有一篇让人印象深刻的序言。
  •     讲稿,非常散乱,偏重文化方面!鸡肋
  •     必然之中的偶然,还是偶然造成的必然?传统与形势(时势),激情与意志(理念、信仰还是理想),一切皆非早已安排,却也在朦胧中排除了一部分可能性的存在,知悉历史的多面展示,选择似曾相识的可选答案,或者至少是避免异常高昂的代价,历史给与我们很多,我们也要学会接受。
  •     : K500.7/4246
  •     偏见甚多。
  •     尼采和布克哈特的矛盾不在于性格保守与否。如果一定要说,那必须说是来自于基本的历史观不同。
    布克哈特认为,历史的核心动力来源于三方面:文化、宗教和国家。历史是在这三种力量的交错中前行。伟大人物重要,但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枚棋子。详情可参见《希腊人和希腊文明》。
    而尼采认为,历史的核心动力来自于伟人,是天才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即他的超人哲学。详情可参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
    而二人使自尼采年轻时候的交好也有思想上的渊源。
    第一,“二者思想最一致的地方莫过于他们对历史循环论的某些根本原则的一致反对”;
    第二,二者都认为,悲观主义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此观点来自他们都欣赏的叔本华。
  •     一点都不枯燥,跟看talk show一样,若作者还在世,节目收视率一定很好,就不知道会不会成为像易中天之流的人。
  •     “我们很想知道自己正漂流在这大洋中的哪个浪涛上,但我们自己就是那浪涛。”
  •     一个傻逼写的傻逼书~!
  •     绝对不同的睿智视角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