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评论(第一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全球史评论(第一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100059213
作者:刘新成 编
页数:412页

章节摘录

摘要:全球史是20世纪下半叶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史学流派,目前在西方乃至世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后现代学术的发展、东西方之间日益紧密的学术交流,是全球史产生的国际环境和学术背景。全球史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超越西方史学以国家为单位的叙事传统,从学术发生学的角度颠覆“欧洲中心论”,以不同人群、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开辟了考察世界历史的新视角,建立了编纂世界通史的新框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理论启发性。但全球史忽视对各个社会内部发展动力的考察,表现出理论欠缺。“世界横向联系”历来是我国世界通史研究的薄弱环节,而全球史正好弥补我们的不足,因此在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结合修订吴齐本(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早期部分的工作,介绍在编纂世界通史过程中尝试借鉴全球史方法和理论的体会。关键词:全球史;世界通史;近代早期十多年前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中文版出版,1995年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全球史’是否可能?’”列为讨论主题之一,自那时起,国内史学界开始议论“全球史观”。

书籍目录

刘新成 发刊词
全球史的理论与方法
马克壶 编写世界史的困境
刘新成 “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
于沛 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
郭方 评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及全球史研究
赵文亮 整体史观与中国的世界通史编纂学
黄民兴 关于全球史观的一些个人见解
王 玮 全球史观和世界史分期问题
王晋新孙义飞 全球史及其诸问题刍议
韩莉 全球通史体系下的生态环境史研究
[美]杰瑞·H.本特利 当今的世界史概念
[美]乔治·G.伊格尔斯 文化际全球视角中的现代史学编纂
[美]汤姆·泰勒 旅行与教学:整合大学世界史教材的一种方法论范例
[加]拉尔夫·克劳伊泽尔 艺术与世界历史
全球史的个案研究
张绪山 整体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与希腊一罗马世界——汉唐时期文化交流的几个典例
李化成 全球史视野中的黑死病——从麦克尼尔的假说论起
[美]安妮·佩雷兹·哈托里 解读入侵的真正含义:对西班牙和美国入侵关岛的历史编纂的考察
[澳]保罗·德阿西 历史的边缘:从太平洋视角重思世界史
世界各国的世界通史教学
齐世荣 20世纪中国世界历史教学概况
何芳川 世界通史研究与教学在中国
钱乘旦 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近期的目标(摘要)
赵文洪 全球通史教学中的“时间”与“空间”意识
陈德正 晚清教育中的外国历史课程与希腊罗马史
陈志强 两种世界史课程体系之比较
刘景华 世界历史新四分法
侯建新 “封建”:世界史中的一个概念错位
王加丰 全球观与世界史教育一
郭小凌 中国普教中的世界通史教育
夏继果 调查报告:“全球史”在中国高校
[意]里基·卡扎尼 世界史及反对意见:以意大利为个案(摘要)
[德]埃克哈德·福克斯 德国世界史教科书的编纂与教学(摘要)
[哥伦比亚]葆拉·卡斯塔诺 世界历史在哥伦比亚和拉丁美洲(摘要)
[加]卢克·克劳塞 加拿大的世界史及其导论课的意义(摘要)
论点摘要
庞卓恒 全球化的新形势呼唤新的世界通史
徐蓝 20世纪世界历史体系的多样性与编纂实践
何平 全球史对世界史编纂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李荣建 中国的阿拉伯史教学与阿拉伯国家的世界史教学
梁占军 “全球史”与“世界史”异同刍议
特稿
何平 访问法国著名史学家拉杜里

编辑推荐

《全球史评论(第1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者简介

《全球史评论(第1辑)》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刘新成主编的一本世界史书系,主要内容有全球史的理论与方法,全球史的个案研究,世界各国的世界通史教学等,可供广大史学爱好者欣赏。

图书封面


 全球史评论(第一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全球史(globe history)20世纪下半叶兴起于美国,一般认为,1963年威廉•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出版是全球史诞生的标志。全球史也被称为“新世界史”,就其描述的时空范围而言,与世界史无异。其实早在全球史出现以前,就出现了如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威尔斯《世界史纲》,汤因比《历史研究》等世界视角研究历史的名著。而且,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世界历史的研究,就中国而言,出版的世界通史类书目就有很多版。那么,相对于这些世界史来说,被称为“新世界史”的全球史又“新”在何处?其实质何在?与世界史有何异同?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全球史概述可以说,全球史天生肩负着颠覆“欧洲中心观”的使命。长期以来,东西方历史界以欧洲的发展为中轴来考察世界历史,以欧洲的模式来套其他地区,形成所谓的“欧洲中心观”。这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1500年以后,欧洲人走向世界,西方的世界历史观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西方人对世界的认识与对世界的征服同步,所以他们的世界历史浸透着征服者的优越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勾勒出了一个“主导—传播”模式。认为欧洲首先取得社会巨大的进步,然后世界其他地区再移植欧洲的模式。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西方的世界史习惯于以民族国家作为描述的基本单位,以欧洲的“进步观”来评价其他国家社会的进步与否,经常就着现实来“反推”历史原因和过程,套上西方的模式。这样,忽视了其他地区自身内部的发展,更忽视了作为整体的地区交流与互动,单纯从西方国家内部挖掘历史前进的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可想而知,这样的“模式”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并且阻碍了世界其他广大区域的人民认识历史和总结历史经验。时代的变化孕育着人们历史观念的变化。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开始全球化进程,经济互相关联程度大大提高,市场高度一体化,民族解放运动催生了众多民族国家,新兴地区崛起,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另一方面,人口暴增,环境恶化,疾病传染等问题也越发严重。为此,人们迫切需要研究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办法,于是希望从世界历史过程的研究着手,通过对世界历史新的阐释来为当代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经验。全球史观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世界史来说,他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整体的视角取代国家为单位的视角。全球史突破了国家体系的限制, 以跨文化、跨民族和跨地区间的联系和互动为研究对象, 主要关注那些超越国家和民族体系之外的、以往被忽视或少重视的、在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产生或在全球化时代人类生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如人种和民族的迁徙扩散、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文明间的交流与互动、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的关系等等。以前的世界史常常关注一个民族国家内部的变化所产生的动力对于世界历史的推动作用,以此来解释世界历史动力,这种解释是片面的。因为在各民族国家以外整个区域的互动也蕴含有历史发展的动力,这点不容忽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的序言中说道:“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所形成的观点,因而, 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2.全球史体现的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传统历史研究主要是实证主义,注重对史料的分析和运用。在此基础上,有的人重点考察政治,军事发面,带有兰克学派的影子。有的人自称马克思主义学者,把经济作为历史唯一的动力。全球史观大大扩大了历史研究的方法和视野,涉及人种、生物、生态、地理、气候、环境、疾病、海洋等许多学科领域, 除实证方法外, 还更多地运用了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 特别是比较分析法, 因而是典型的跨学科研究。3.全球史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助长了人类骄傲的心理,由此形成过度夸大人的历史作用的观念。全球史则把人与自然作为整体考察,凸显了人的局限性,更加客观真实的阐述了人与自然互动的发展历史。这样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然,以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可见,“全球史就是全球人类社会的交往史,其研究指向是全人类的联结模式。”其核心正如刘新成教授概括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领域实现互动,是全球史观的核心理念。 二.全球史下的“人与自然”如上所述,全球史观让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研究跨越人种、生物、生态、地理、气候、环境、疾病等多个科学领域。这样的研究方法使我们在看待过去历史发展中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说如何看待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关系,生物物种的迁徙或传播如何影响人类活动,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为什么在不同的大陆上人类以如此不同的速度发展呢。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全球史观下的一个学派——生态环境史。 运用全球史观研究人与自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正如保罗•肯尼迪所言:在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4倍,全球经济翻了14番,能源使用增长了16倍,而工业产出扩大了40倍。但是二氧化碳排放也翻了13番,水的使用增加了9倍。所有这一切并不都是坏消息——20世纪生产能力的增长使亿万人类与其先辈的极端贫困相比,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但是过程的急剧程度与规模也意味着:在环境方面,20世纪的历史与此前的任何阶段相比都大相径庭”。“人类在20世纪所耗费的能量是我们先辈到1990年为止所耗能量总量的10倍还要多。” 因此,运用全球史观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全球发展起到了非常现实的作用。全球史下的生态环境研究并不是对自然环境研究的机械重复,它所关注的不仅是生态与环境的变化,而是人类对自然界变化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影响。这正是全球史观强调的核心理念——互动。运用全球史观进行开创性研究的学者有阿尔弗雷德•克罗斯比(Alfred crosby),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acneill)等。阿尔弗雷德于1972年出版的《哥伦布交换:1492年的生物和文化后果》:他认为。人首先是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体,然后才是天主教徒或者资本家,或者其他什么人。而且人类的历史不是从人类会记录才开始。因此对人类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政治史,经济史,而是人与所生存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 本书中涉及的具体问题是:为什么人口众多的印第安人被少数白人征服,武器上的优势似乎难以弥补人口上巨大的劣势。对此他认为,在过去,少数人经常来往于两个大陆之间,导致这些相处遥远的人口中发生一定程度上的遗传基因和微生物的交换,而15世纪末则标志了欧洲人和非洲人,美洲人,一些大西洋岛屿居民之间新的身体接触开始出现革命性增长,由此引发灾难性后果。美洲人不像15世纪的亚洲人,他们从来没有遭遇天花或者淋巴腺鼠疫。他们的人口并没有大规模的聚集,而只有这种人口的聚集才必然经历最致命的空气传播疾病,并形成免疫力。通过与淋巴腺鼠疫的接触,以及随后与天花,麻疹和其他传染病的接触,加勒比海地区和美洲大陆的人口大量死亡。他们无力抵抗哪怕是小规模的欧洲军事入侵者,他们的人数不足以维持其文化的影响力。反过来,欧洲人以前从来没有感染过梅毒,一旦从美洲人身上感染这种疾病,就会在欧洲迅速传播。克罗斯比提到,梅毒在欧洲的第一次大爆发——1494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很可能是哥伦布返回欧洲的船员传染所致。 克罗斯比此后出版的《生态帝国主义:欧洲的生物扩张,900—1900年》一书是从生态角度研究殖民主义的典型例子,作者通过全球史观下对生态环境的考察,解释了近代欧洲霸权的原因。作者认为生态优势才是其征服世界其他地区主要武器。威廉•麦克尼尔是全球史派一代宗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曾出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声名远播,被誉为美国“新世界历史运动的领军人物”和“世界历史的‘现代开创者’”。麦氏治学严谨勤奋,著述宏富,其名著《西方的兴起》被公认为全球史诞生的标志。他也是最早运用全球史观研究生态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学者。他在《瘟疫与人类》一书中说“显示不同类型疾病如何在古代与现代影响了人类事务,从而将疾病传染的历史引入历史的剖析之中。” 通过对世界上拥有人口稠密的城市的地区和北非,欧亚大陆,印度洋的繁忙上路上的疾病动因的考察,麦克尼尔强调了“流行性疾病”现象,他认为对传染病爆发和肆虐的解释,就是关于人类抵抗力相互影响的区域历史。克罗斯比把大量欧洲人渡海到美洲看作是人类历史中的关键性事件,麦克尼尔则视其为向农耕和动物驯养的转变中的重大事件。他认为,这些发展不仅把人类引入到一种新的,封闭的和与动物保持接触的状态,而且也使人类生活在稠密的群体之中,在这里,其传染,抵抗和变化的周期特别快。这就是麦克尼尔提出了“微寄生物理论”。在他看来,各地区的相互接触,一方面促成了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使疾病有了传播的机会。由此上升为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被他称为“宏寄生物理论”。这方面的具体事例是:殖民者科尔特斯所率区区几百人的军队居然征服了阿兹特克帝国——拥有数百万臣民和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麦克尼尔认为,可能是对天花具有免疫的西班牙殖民者把这种疾病传播到了阿兹特克人中,促使大量人死亡,在阿兹特克人在眼中,没有受到伤害的西班牙殖民者具有一种“神”的形象,由此屈服于殖民者。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书拓展了克雷斯比探索出来,并经过麦克尼尔发展的研究途径。“为什么财富和权力的分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某种别的方式呢?例如,为什么不是印第安人,非洲人和澳大利亚土著杀害,征服或消灭欧洲人,亚洲人呢?” 他认为,这些人历史分道扬镳始于早起动物的驯化,欧亚大陆中人们对动物的驯化增加了人们的免疫力,加上欧亚大陆地理上交流便利,使得这种优势进一步增强。而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特别是孤立性的地理环境加上基因上的特殊化,免疫上的孤立和缺乏挑战使得大型动物缺乏,减少了人们驯养的机会。在这部著作中,戴蒙德强调环境影响历史的观点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三.对全球史观的思考我认为,传统世界史就是世界各国家,民族和地区历史的总和,重视政治,军事,经济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下把经济作为解释世界历史的第一原因。记得历史或政治课上,老师无数次的告诉我们,世界各国的历史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种五种生产方式的单线发展图示,是斯大林于1938年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明确提出的。中国学者大多坚信这一教条,即“所有民族都经历基本相同的道路……社会的发展是按各种既定的规律,由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向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依次更替的。不仅如此,生活在更加先进形态的国家对别的国家显示出他们的未来,就像别的国家显示出的是那个先进国家的过去一样。”(《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我一直认为,这样单一,绝对的对世界历史的解释难以让人信服。既然资本主义创造了历史上最强大的生产力,而这种生产力又是迈向社会主义的必备条件,为什么远没有具备这一物质条件的国家首先迈入社会主义?。又比如西欧奴隶制瓦解,就是蛮族多次入侵这一外因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先进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西欧的形成,那就更复杂了,各种事件与巧合使经济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联系在一起,产生的合力推动历史的大变革。可见“物质对于精神,经济对于政治文化,绝对不是按照人们设想的固定的方向和顺序发生作用。” 全球史观给了我新的感受,首先它开始重视外因,重视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的互动,西欧奴隶制瓦解,近代东亚崛起等等都表明了外部条件具有着相当大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也潜在着全球史观的一种隐患——就是矫枉过正,过分看重外因,看重地区互动,而对社会内部研究不足。)另外一点新感受就是全球史观除了对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研究外,已将视野扩大到生态,环境,科技,地理,疾病等各个方面,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其实,很多自然学科与历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供我们借鉴,比如生物多样性是生物界天然的存在形式,而“成熟的生物多样性系统表现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整个系统看上去不会有什么变化,除非有外来的干涉”。 同样,社会多样性(民族,文化,宗教)也是人类社会天然的存在形式,它对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主导的一体化企图有着强大的抵抗能力。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和依赖性 。而如上文所举的:阿尔弗雷德•克罗斯比的《哥伦布交换:1942年的生态和文化结果》,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都运用新的历史研究方法,结合地理,生理,疾病等角度,把历史学家的目光引向了人类历史最重要的影响者:自然环境。全球史观是研究世界历史的新方法,互动是它的核心理念。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人与人甚至人与自然在全球史观下呈现出一种新的关系,由此世界历史凸显出了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真实性。这恰如列宁所说“把历史当做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的途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虽然我觉得他们所阐述的概念还是不够明晰,但却是一种惊喜的进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