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莱茵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100070997
作者:[法] 吕西安·费弗尔
页数:320页

章节摘录

插图:普法伊弗尔作了精心准备(他熟悉英国、美国和法国的书评)。他以少见的认真和严肃对此书作了分析,甚至可以说是逐字逐句、一丝不苟。德芒戎和费弗尔都被他称作“法国学界的重要代表”,他们对莱茵河问题的“和平历史”作出贡献的雄心,没有被他断然摒弃。普法伊弗尔说得较多是此书“内容丰富、文笔绚丽”,“历史部分”尤其精彩,“焰火般才智横溢的思想,出人意料的独特见解,感情丰沛的形象”,所有这一切都被他视为智力和知识的挑战。因为,掩盖在华丽的文采下的“即便不是为所期待的倾向所作的欺骗性的宣传,也是灌输助长有利于这种倾向的观点的重要手段”。普法伊弗尔在指出费弗尔的这些政治和学术目标之后,还评论了费弗尔的方法和写作技巧。在他看来,费弗尔是个“制造气氛”的高手,这位法国历史学家借助“巧妙的拼接”、“新闻记者”的各式花招、“绚丽夺目的图像”、“倾向明显的含混不清”,乃至“弄虚作假”,诱导读者产生一些与历史事实相悖的想法。“这部书从头到尾的每一部分都是为了产生某种效果而构建的。”因此,费弗尔关于莱茵河是“西欧与中欧之间的边界空间”的想法,被普法伊弗尔断然拒绝。在普法伊弗尔看来,“15世纪莱茵兰文明的国际和欧洲特征”纯属虚构,他用以取而代之的是隐喻德国地理心脏的“心脏地带”,“所有德意志血脉和文明的河流都汇聚到这个地带。”他认为,被费弗尔所忽略的恰恰是“对各民族关系的……介绍”。这就表明,在费弗尔的这部著作中,之所以连一张语言分界图都见不到,绝非偶然。

前言

许多年前,在法兰西甚至国际史学界,若干史学流派曾经进行活跃的学术活动。他们各持其理、各抒己见,分别注重某些史学研究的领域,陆续出版了不少佳作。后来的研究者们显然无法忽视有关史学成就,不能漠然地绕过这些历史科学发展途程中的界碑。但是,历史冷酷无情,对于钟爱它的历史学家们也是如此。这些学派曾经各领风骚若干时年,而后偃旗息鼓、销声匿迹,只留下宏篇巨著与学者们的些许平生逸事,以及追随者们偶然发表的动人回忆和赞誉之词。如今法国史坛状况如何?当本文作者多次提出此问题时,十数位法国学者异口同声地回答:“目前到处平淡无奇。”情况的确如此。马斯佩罗、科尚、奥拉尔、马迪厄、班维尔与塞纽博斯等史学大家,早在1944年之前进入了史学先贤祠。1944年,布洛克因参加抵抗运动而被盖世太保枪杀。此后,自然死亡陆续夺走了费弗尔与马德兰(皆1956)、勒费弗尔(1959)、勒努万(1974)、索布尔(1982)、阿里埃斯(1984)、布罗代尔(1985)、拉布鲁斯(1988)、迪比(1996)、菲雷(1997)等史学界代表人物。

内容概要

作者:(法国)吕西安·费弗尔 译者:许明龙

书籍目录

目录回到顶部↑
告读者
介绍
1935年版序言
第一章莱茵河的三个题目
1.通道:一条大河的形成
2.天然边界
3.两个种族之间的莱茵河
第二章三个形象,三种酵母
1.罗马化地区
2.蛮族
3.教会
第三章从城邦到国家
1.莱茵河城市
2.从城市到君主
3.走向两个民族间的莱茵河
第四章一条边界是如何形成和消失的
1.莱茵河:从法国的界河到法兰西帝国的河流
2.莱茵河:从德意志的界河到德国的河流
结束语:回眸往昔
附录
. 1.第一版(1931年)结束语
2.关于莱茵河经济史的若干思考(1953年)
3.皮特·舍特勒拟定的补充书目
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莱茵河》: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作者简介

本书是年鉴学派创始人吕西安·费弗尔的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通过梳理莱茵河的历史发展,揭示了傲骨茵河两岸民族和国家从古到今的内在因素,借此警示并预见隔河相望的法德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

图书封面


 莱茵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根据序言的介绍,原书是为企业赞助的项目所作的研究,并非学院式写作。字里行间,依稀可以感受到原文极具诗意,文采斐然。无奈翻译实在太差。尤其后半部分,很多句子读不懂,感觉译者不太认真。本书虽是年鉴学派大牛费弗尔的作品,却并不适合被其他研究援引、批判。总的来说,有点不配放在商务经典译丛中。
  •     本书的出版正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凡尔赛条约、鲁尔危机等事件使法德关系日趋紧张,人民敌对情绪加强,这也在当时的历史书写和社会舆论中有所体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历史学家利用莱茵河问题为本国现实政治服务,强调莱茵河是法国的“自然边界”,只有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才能使其完整;战后,法国则强调自己获得赔款的权利。在德国方面,鲁尔危机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使莱茵兰的社会舆论更强调德意志民族的团结和莱茵兰作为德国一部分的自我认同;关于边界的研究在一战之后大量增加,不限于西部的莱茵河,也涉及西里西亚、萨克森等东部地区,历史研究成为政治活动的补充和延续。费弗尔1919年开始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教,并且经常到美因茨的德国研究中心演讲,对当时关于莱茵河问题的学界争论和民众态度都有较广泛的了解。他和马克·布洛赫同为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他们强调长时段、总体、跨学科的历史研究,注重下层人民的社会心态。费弗尔对历史地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还对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广泛涉猎,与这些学科的学者共同探讨问题。费弗尔的个人经历、研究兴趣与年鉴学派的研究方法,在《莱茵河》一书的撰写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书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涉及从史前到罗马统治时期莱茵河流域的原住民,描绘了莱茵河早期的道路交通、物资流动和文化交流。第二章分析了罗马、蛮族和教会这三个因素它们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对莱茵河流域产生影响,每一次影响都不是外部因素的纯粹强加,而是伴随着与当地原有文化的融合。第三章以莱茵河城市为中心,它们在经济和文化上极为繁荣,却在长期内缺乏能够将其统一的强大政治力量。16世纪以后,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和民族意识的兴起,莱茵河流域的城市力量衰落,君主力量加强,近代的莱茵河争端逐渐开启。由于法国更早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而德意志四分五裂,莱茵河流域首先接受了法国在阿尔萨斯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建设,以及遍布整个莱茵河流域、乃至辐射到周边其他邦国的法国文化影响。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德意志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使莱茵兰被夹在两个民族、两种文化、两支政治力量之间,为此后的边界争端埋下了伏笔。第四章以“边界”一词为核心,叙述了法德两国与莱茵河相关的边界变迁,莱茵兰先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并入法国,又在维也纳会议上大部分被划给普鲁士(其余部分被划给巴伐利亚等德意志诸侯)。法国的统治大体上受到莱茵兰人民的欢迎,而普鲁士—德国统治的情况更为复杂,一方面向往自由的莱茵兰人民在19世纪上半叶对普鲁士不乏反感乃至反抗,另一方面莱茵兰的经济又在普鲁士—德国统治下得到飞速发展。最后的结束语,将莱茵河的特征归结为“密切联系和相互接近”。全书的核心观点,就是强调莱茵河首先是、本质上是、未来也应该是一条联系与交流的纽带,一切视其为必须争夺的边界的观点,都只是近代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物。在内容上,本书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关注社会中的普通成员,表现为对语言、社会经济和群众思想的着重研究。作者认为在决策者政治、军事、外交行为的背后,应该看到这些决策的现实基础,看到它们对社会生活、文明演变的实际影响;即使是对于政治外交行为本身的研究,也要考察人民对政策的态度,用广泛的调查揭示“人民生活的深刻现实”。作者坚信,了解莱茵河问题的核心,是时代与社会的思想情感,“将边界深深地刻在土地上的,既不是宪兵、海关,也不是堡垒后面的大炮,而是感情,是的,是被煽动的激情和仇恨”,“思想与障碍、边界、城堡和王朝没有多大关系……它是生活、团结和文化的因素”。其二,是强调莱茵河的经济、文化纽带功能,表现出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在当时法德政治关系紧张、舆论反德情绪高涨、莱茵河研究普遍带有民族偏见乃至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背景下,这样的努力是非常罕见和难得的。这一点和上一点紧密联系,因为关于莱茵河的政治、军事、外交事件往往充满残酷的斗争,充斥着对“边界”的强调,而在政治实体之外、尤其是在法德两国的民族意识形成之前,民间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因政治局势的变化而中断,普通人甚至可能对统治者之间的斗争缺乏概念与关心。尽管本书基本没有涉及当时的现实,但仍然可以透过历史叙述看出其中的现实关怀。作者在序言中就亮明了本书的写作目的,即“为驱散孕育着灾祸的乌云,为摧毁地方主义的战争和仇恨的历史,代之以和平交流和团结的历史作出贡献”,而“地方主义的战争和仇恨的历史”正是当时法德两国社会舆论和莱茵河研究的主要导向。对于莱茵河是高卢人和日耳曼人两个族群分界线的说法,作者批评他们把臆想的边界概念强加到古代,没有考虑到每个时代的实际,“千万别以为一些定居的部族会手持长矛,以疑惑的目光盯着大路,警惕地‘看守莱茵河’”,莱茵河的“各个区域间存在着一些纽带”。这里化用了德国诗歌《看守莱茵河》(Die Wacht am Rhein),该诗在1840年法国要求扩张到莱茵河的“莱茵河危机”时写就,后来被谱成歌曲,在普法战争期间广为传唱。这一化用正揭示了边界概念与民族意识产生的时间——既然“看守莱茵河”的观念十九世纪才出现,那么“莱茵河自古以来就是某一部族的河流”这类说法也就失去了基础。作者并不刻意突出莱茵河的民族性,甚至在论及莱茵河对德意志的作用时也是如此:尽管莱茵河为德意志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它并不具有狭隘、封闭的民族性,而是“从来不敌视任何人,不自我封闭”。最后,作者表明了自己对莱茵河性质的观点,“尽管存在着政治仇恨和冲突,莱茵河依然是一条联合各个民族的河流”,这可以视为对当时法德敌意的回应和对未来友好合作的展望。然而,本书的某些观点和表述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尽管作者努力将自己表现得客观公正,严厉批判、并且试图摆脱民族主义的影响,但有时仍然不免流露出当时两国间普遍的敌对情绪。作者把莱茵河上的法国形象描绘成自由与博爱的使者,而把德国视为民族主义“病毒”的来源,并且是德国“最终给包括法国在内的整个欧洲注入了这种病毒”。他认为法国“坚信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博爱”,“爱国主义甚至可以一直扩展到理性的外延”,而德国“以国家对抗人类,以绝望的努力拒不接受守护神的拥抱”(这里的“守护神”显然是法国所代表的精神),沉浸于疯狂的仇恨之中 。德国对莱茵河的梦想被认为是“‘制造’、控制和紧紧勒住”莱茵河,而一战后“法兰西重新立足莱茵河”会“把莱茵河从繁重的奴役中解脱出来,使之重新获得自由,变成国际河流,并依据其传统打碎压迫性和剥削性的垄断” 。不难看出,作者作为一个参加过一战的法国人,坚定地相信己方的战争是在支持正义与自由,加之本书面向的读者是法国公众,这样的倾向也就不难理解。尽管民族偏见的阴影仍不时浮现在书中,但本书对欧洲和平交流的强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充满政治导向的史学研究中还是十分难得的。在欧洲一体化曲折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重读此书,从区域历史地理的角度审视“民族”与“国际”因素的关系。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莱茵河莱茵河
  •     视角独特,不错的作品,可以换个角度,领略下德法的大历史
  •     翻译质量不高
  •     关于莱茵河历史 分析了人种 语言 罗马文化 基督教文化对于莱茵河的影响。大量的地名和人民不了解,对于这本书的阅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很麻烦,这种困扰在读蒙塔尤的时候没有。
  •     年鉴学派大作
  •     编辑难道在思考人生?在思考什么样的节奏最呀最摇摆?!。。。才读了五十页,译者注和正文中就有若干处年代错误、以及句法不通的地方。。。。
  •     算是一部感时伤事的力作,有一种史诗的品格
  •     商务的书值得让人信赖。
  •     莱茵河,不是地理上的边界,是情感社会的联系纽带。
  •     快速的浏览了一遍,mark了一些关键城市与历史,找来了世界地图对照看,喜欢这样的模式,不过文字本身倒没认真琢磨
  •     送货速度很快书本质量很好
  •     内容还没看,装帧印刷什么的都不错。
  •     久闻此书大名,而今一读,果然不凡!
  •     跨越国别,跨越民族,从地区与融合的角度写历史,很好。
  •     我好不容易终于看完一本书了。。。而且还没全看懂。书虽然不厚,但对我这个没多少欧洲史底子的人还是很吃力。幸好在最后补录的部分终于明白了作者在绕什么。。。就是说,通过历史,人类把莱茵河彻底改造成了通道或边界。啊,确实是这样的。
  •     经典名著,趁活动赶快收藏,很不错。
  •     关于莱茵河,曾为一句诗打动:“在那美丽的莱茵河畔,你的倩影闪着宝石般的光辉。”泰晤士,塞纳河之后,莱茵河是到过的第三条欧洲名河。出于对莱茵河有个较全面了解的目的,借限时抢活动而买。毕竟是汉译名著,待与德史一起细看。
  •     没有天生的摇篮,也没有永恒的边界。看看日内瓦、斯特拉斯堡、法兰克福和布鲁塞尔吧,文明正在融合,欧洲升起不朽的桥梁。
  •     过于抒情,有些不伦不类
  •     本书汉译本的经典。商务版的汉译名著译丛从选书系统性、译本的质量到印制品质,在国内都无出其右。
  •     为了一篇写费弗尔的随笔重读一遍《莱茵河》,这次稍微细致一点。编辑有点呵呵比如《为史而战》被提早了18年出版……译笔大致能让我感受到费弗尔惯有的激情澎湃的文笔,但很大程度上还是破坏了费弗尔特有的论说节奏(这一点不如《大地与人类演进》的感觉好,好吧这个是我自己感觉的TTATT)。考虑到本书的创作背景,非要让费弗尔举出太多史料真是太欺负人了,这样描写莱茵河也只有费弗尔(啊想想可能皮埃尔·诺拉也可以)能搞出来。另外,看不到德芒戎的部分还是十分可惜的,如果有机会希望能看到法文全本。最后,【法德好基友到永远……
  •     这本汉译名著属于历史地理类,但水准较低,内容空洞而繁琐。翻译不甚流畅。
  •     一条河流的历史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的质量是不需要质疑的。但无奈浮世,商务印书馆的书质量也会下降,这主要是指装订和印刷。年鉴学派第一代人物的书,国内译著并不多,想好好系统了解,就买来看看吧。还推荐《为历史学辩护》。
  •     商务版的书就是好!翻译水准一如既往的高!
  •     很不错的一本书,大家可以用心的阅读.
  •     本书是法国年鉴学派的创始人吕西安?费弗尔的作品之一。严格来说,本书并非严谨学术著作,而是作者应阿尔萨斯兴业银行总经理勒内?德?布里的倡导为纪念银行创建五十周年而写的一本关于莱茵河的著作。 对于莱茵河,德国人一直有着“德意志的莱茵河”的情怀。而在当时的法国,把莱茵河当作法国的“天然边界”则是另一种甚嚣尘上的观点,要求将莱茵河并入法国。法德两国人的感情,在当时的局势就是在种种冲突下,矛盾不断地加深,民族主义的情绪也在不断蔓延,而身为法国人的费弗尔正是在民族主义的喧嚣中完成《莱茵河》这本书的。 在《莱茵河》一书中,费弗尔主要通过四个大专题来讲述莱茵河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其中第一章“莱茵河的三个题目”主要从地理学、语言学与历史相结合的角度,讲述了莱茵河的形成、地质变化以及莱茵河地区种族的出现,也体现了年鉴学派“整体史”的观点;第二章从“罗马”、“蛮族”、“教会”这三个主题入手,展现了中世纪莱茵河地区的历史,简单来说即是这片最早属于凯尔特人的土地在经历了罗马和日耳曼的先后冲击后出现了民族混杂融合的局面,最后是教会的因素使得明明属于日耳曼人的查理曼帝国的西部复兴了其实是外语的拉丁语,而东部则坚持了日耳曼语(这就解释了为何今日法语德语如此大不同);第三章“从城邦到国家”,着墨于莱茵河地区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发展,尤其是其经济和文化(比如绘画风格、印刷术)对全欧洲的影响;末章则以“一条边界是如何形成和消失的”为题,回归到现实,着重讲述了民族国家形成后,莱茵河地区尤其是法德两国间的关系。应该说,在本书中,费弗尔还是有比较明显的遵法抑德的倾向的,但他对于莱茵河对于德国的价值的认识又是恰当、深刻的:莱茵兰拜天主教会很早建立所赐,成为德意志文化东扩的发动机与基地,而莱茵兰其与普鲁士的最终合并才构建起强大德国。 不得不说,本书若作为历史研究,史料未免不足,很多都是作者直接呈现观点和初步论证,但其文采之充沛流畅确确实实令人赞叹!值得推荐!
  •     文笔真好
  •     学术名著之一
  •     好书不厌百遍读!中国人应该借鉴此书,写一本黄河史这类的书!或者乌苏里江、黑龙江。
  •     享受阅读
  •     商务最近出书校对越来越不给力了。。。上次席勒的三十年战争史还没被喷够。。。这本莱茵河,序言里面就隔一页,译名就不同了。。。。
  •     读书会书目3
  •     很好 了解一个民族、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
  •     读起来比较轻松。很不错
  •     很多人把《莱茵河》当作一本好玩的书来读,如果是这样你会发觉它并不好玩,远不如你直接去那边旅游拍点彩色照片好玩。这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作品,对读者的知识背景要求也相当高。作者为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吕西安-费弗尔,你要知道这类大师绝不会随便挑一条河写一本书。莱茵河在西方古代历史上的意义相当重大,它与多瑙河一起形成了罗马帝国的北方边界。即便从今日的欧洲民族构成来说,我们依旧可以大体将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的所有国家民族笼统称为日耳曼人种。就像亚德里亚海西边我们称为拉丁区,东边我们称为希腊区,西方历史的地理民族区分仿佛是推动它前进的动力。所以就如有些评论者所言,年鉴学派的二代领袖布罗代尔在类似思维的启发下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地中海》。只是《地中海》这部作品太过庞大,个人感觉连布罗代尔大师都有些难以驾驭。不过,作为将历史事件的解释建立在大时空背景之上的尝试而言,年鉴学派从《莱茵河》开始所做的尝试是有益的。之所以打四颗星也是因为我肤浅,其实我也很想看到书中能有彩色插图,再版时要有的话我就打五颗星。
  •     不是世界史的学生,因为西方史学史的课程而阅读,里面大量的人民地名完全记不住,大段抒情让人很难抓住重点。作者力图冲出常规,打破莱茵河的“分裂”形象,重建莱茵河新面貌。莱茵河在本质上一条欧陆的通道、地理的界线和多元人群的汇集场所。但作者认为莱茵河不是一条边界,而是基地,是不同文化相互遭遇与碰撞的熔炉。虽然政治外交赋予了莱茵河成为鸿沟的分裂特性,但分裂只是政治需要所产生的神话。人类拥有各种可能性,因此,自古以来的莱茵河居民都学习和利用这条河流,是之成为文化技术传播的通道和主轴。作者重视河流的沟通作用,将莱茵河对欧洲塑造的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是有些过于极端了。
  •     不喜欢
  •     困
  •     了解河两岸两个国家的点点历史,扩大视野罢。
  •     翻译的太啰嗦了。。。最好读原著
  •     应邀奉命之作
  •     了解德法历史地理,都绕不开的著作。拿到的时候,这本书很脏。
  •     作者本身抒情的文字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但尼玛这翻的也太糟了吧,好歹得让人能看懂啊……
  •     可耻的弃书了 读不下去
  •     这本书较早就有了译本,好像是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次收入汉译名著并且重新出版,是一件嘉惠学界的好事。倘若要对年鉴学派深入了解,这本书是必读书。
  •     对着电脑读完等于纵横游了N遍古今的莱茵河,值得再读一遍
  •     年鉴诸位学者,只有第一代的吕西安·费弗尔我只读过一本书,这是第二本,也宣告了我对年鉴的学习新的起点
  •     好像有些难!
  •     是关于欧洲莱茵河历史与神话的好书,对此感兴趣的可以买来一读。
  •     散文一样的著作,6折买的,今年活动少,估计这个折扣也就差不多了。
  •     受限于体例和时代,偶有创见但都没展开。
  •     激情澎湃的文字中洋溢着关注民众、重视社会文化的史观,充满对和平交流的赞颂,但有时仍未能摆脱自己谴责的民族偏见。
  •     为凑钱买的
  •     略失望
  •     内容可以一看
  •     标记2008那段阅读历史学的岁月
  •     学术名著,盛名所在,不读不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