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族史志 > 文化寻根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313054821
作者:张正军
页数:221页

章节摘录

佐藤洋一郎、藤原宏志教授于1992年发表了《水稻的发祥中心在何处》他们根据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发现稻谷细胞质内叶绿体的遗传因子DNA的酶切片中籼稻(Oryza sativa indica)和粳稻(oryza sativa japonica)有明显的差异,两种水稻来自不同的祖先,提出了籼稻和粳稻起源地不同的复数起源学说,否定了水稻起源于照叶树林带中心地带的阿萨姆·云南的一元起源学说。在《水稻传来之路》一书中,佐藤洋一郎从水稻的杂种劣根性研究出发,认为日本水稻的Hwc一2和hwc一2两个遗传基因的地理分布中,温带型粳稻约占93%,热带型粳稻约占7%。温带型粳稻分布于长江下游、朝鲜半岛南部、日本列岛,具有稻秆短、穗短、结穗多、生长慢、谷粒圆等特点。热带型粳稻则分布于亚洲各地,具有稻秆高、穗长、结穗少、生长快、谷粒长而大等特点。日本的热带型粳稻是从菲律宾,经琉球群岛、九州岛南部传到本州岛的。在《DNA讲述的稻作文明》中,佐藤洋一郎提出传到日本列岛的粳稻以从长江下游经朝鲜半岛的温带型粳稻为主,另有从琉球群岛传人日本的热带型粳稻。根据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佐藤洋一郎提出了水稻的多元起源学说,认为传人日本的温带型粳稻的起源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佐藤洋一郎认为,10000年前冰河期结束时,长江中下游生长着野生稻,约7000~8000年前长江流域的人们开始栽培粳稻型野生稻,6000~6500年前温暖期结束后,栽培稻进一步扩大了种植范围,在照叶树林文化中确立了粳稻文明。后来,在黄河文明入侵下,稻作民族带着照叶树林文化和稻作文化向东西迁移,向东的一支最终到了日本,向西的一支在热带平原地带与籼稻相会。不过,佐藤洋一郎尚未找到籼稻和热带型粳稻的具体起源地,也没有回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炭化米中为何既有籼稻又有粳稻的事实,这些还要作更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跨学科的研究。

前言

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史是很悠久的。《汉书》、《后汉书》、《魏志》、《宋书》及其他中国古文献记录了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年左右~公元300年左右)至古坟时代(公元300年左右~公元600年左右)的日本群岛上的情况,日本学者根据这些古文献记载作了大量的研究。6世纪末至7世纪初,日本群岛上的民族(我称之为yamato民族)开始积极地引进中国文化,因此,汉字在这一时期已经大规模地流入到yamato民族的中枢部门。其结果是yamato民族的知识分子接受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献,掌握了中国式的教养,他们参照中国的书面文体,用汉字记录了yamato民族的文化。他们记录的第一本书籍是《古事记》(公元712年),其次是《日本书纪》(公元720年)、《风土记》(8世纪中叶)、《万叶集》(8世纪中叶)。因此,日本学者不仅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同时从明治年间(1868~1912年)开始还特别把它们与8世纪编成的日本古典作品作比较研究。现在,从中国古典文献中寻找《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和《万叶集》出处的工作已基本结束。近十几年来,学术界逐渐开始用计算机处理中国古典文献与日本古籍的数据,不久的将来,寻找出典的比较研究将达到接近完美的状态。  但是,另一方面,20世纪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仅仅与中国古籍的比较研究是不充分的,还应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日本最早的文献《古事记》作中日文化的比较研究。20世纪末期,我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从与古代中国的政治关系上来说,日本古代yamato民族处于现在所谓的“少数民族”的位置。

后记

拙著根据2003年6月通过答辩的博士毕业论文改写而成,也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日本文化之根”和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文化”基地的研究成果之一。2000年9月,笔者考上云南大学信息管理学系中国西南民族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之后,在导师王文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博士课程。其间,除了学习民族史的专业课程之外,笔者还考察了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摩梭人的转山节、洱源县和剑川县白族的对歌与打歌、禄丰县高峰乡彝族的火把节、南涧县彝族的跳哑巴节、大姚县彝族的插花节,调查了四川省美姑县彝族的创世神话、云南省西盟县和孟连县以前佤族的猎头祭谷的情况,把历史文献学习与现存的民俗事象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加深了对中国西南民族史的理解。在考虑博士论文选题时,指导教师王文光教授建议笔者研究日本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这是一种学术史的研究。2001年4月~2002年4月,笔者有幸得到了日本财团法人霞山会的资助,在东京的大东文化大学作为客座研究员研究了一年。这当中,指导教授工藤隆先生(日本·亚洲民族文化学会会长)对我作了日本神话和对歌研究的指导;学习院大学诹访春雄教授的日本文化课也使我获益匪浅。本书稿从课题的确定、撰写到修改定稿,都离不开导师王文光教授的悉心指导。李子贤教授也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庆应义塾大学的伊藤清司名誉教授、琉球大学的小岛璎礼教授(比较民俗文化学会会长)、繁原央教授、须田悦生教授、名古屋学院大学的西协隆夫教授、共立女子短期大学的冈部隆志教授、丽泽大学的欠端实教授、冲绳县立艺术大学的波照间永吉教授和加治工真市教授、国学院大学的斋藤副教授、驹泽大学的菅原寿清先生。

书籍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及前人研究概略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可比性

第一章 鸟居龙藏在云南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鸟居龙藏在云南的调查线路
第二节 鸟居龙藏在云南田野调查的内容
第三节 鸟居龙藏在云南作田野调查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滇国青铜器文化研究
第一节 白鸟芳郎对滇国青铜器上可见的斯基泰文化研究
第二节 鸟越宪三郎对滇国青铜器上所见的人头祭研究
第三节 “滇王之印”和“漠委奴圆王”金印
第四节 安田喜宪的滇国研究

第三章 南诏、大理国、傣族史研究
第一节 白鸟芳郎对南诏、大理国史的研究
第二节 藤泽义美对云南民族史的研究
第三节 日本学者对傣族史的研究

第四章 日本民族族源寻根
第一节 日本民族起源诸说
第二节 倭族之源与云南
第三节 日本的倭人源于古越人考

第五章 “照叶树林文化”论与云南
第一节 “照叶树林文化”论的提出
第二节 照叶树林带共同的文化事象
第三节 日本学者对照叶树林文化带的中心地西双版纳的
田野调查
第四节 照叶树林文化论的影响

第六章 日本学者对稻作起源地的研究
第一节 日本弥生文化的诞生
第二节 稻作起源于阿萨姆云南间的学说
第三节 稻作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学说
第四节 稻作传人日本的路线
第五节 稻作起源地由一元起源学说向多元起源学说的发展

第七章 日本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
第一节 伊藤清司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和神话的研究
第二节 工藤隆对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和对歌的研究
第三节 君岛久子等对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研究

第八章 日本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信仰和民间祭祀的研究
第一节 伊藤清司等对来访神的研究
第二节 鸟越宪三郎对佤族文化的研究
第三节 欠端实对哈尼族稻作祭祀的研究
第四节 樱井龙彦等对彝族祖先崇拜的研究
第五节 彝族神话史诗《梅葛》与日本神话《古事记》的比较研究
结语
附录一 主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日本学术团体介绍
附录二 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日本学者及其论著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文化寻根:日本学者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文化寻根:日本学者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从评析日本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开始,分析归纳了日本学者在云南开展的探寻日本文化源头之旅,可供从事日本文化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人员参考。
日本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寻根研究主要集中于滇国青铜器文化、南诏国和大理国的历史、照叶树林文化、稻作文化、干栏式建筑、神话和民间故事、对歌、祖先崇拜等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类似的领域。研究的对象民族主要是傣族、佤族、哈尼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含摩梭人)等。

图书封面


 文化寻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在云南似乎日本学者过于热衷的是文化的分类与比较,然后他们所做的这些工作又会被一些人拿去做自己的证据,给出一种泛而又泛的结论,很容易就可被那些“百越学者”拿去作为百越民族大分布、大迁移的证据,如本书的作者不停的强调“滇越”就是百越的一支,或许在100年前所谓“南诏-泰国同源”理论下会是极为受欢迎的研究,这个世纪再看这些是弱了太多。突然有些觉得日本学者的悲哀,似乎他们的研究很多也并非纯粹的来自学术动机。鸟居龙藏这类殖民研究者不说,其他的研究者最初的动机似乎也是想找出日本文化的起源,云南以及东南亚的山地被认为是“原始”,于是以为能够找出一些类似的文化现象。从而发现日本文化源头的一些线索。可惜的日本的这种研究似乎是要忽略这些本也是中国区域的事实。他们似乎想表明或者中国江南的考古文化与中原并不一样,是非主流的,特别从人种上似乎是可以与中原的相区别了。而文明时代,江南地区的文化已经是退居到云南以及东南亚了。日本的古文化或是与这些一个体系,于是便有了印度-东南亚-云南-江南-日本这样的半月形的照叶林文化带。这样的视角我们很难期望日本人能将他们想要厘清楚的文化现象弄清楚,特别是在历史方面,似乎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并不与中国的学者真正的对话起来,很显然在这个方面我们必须是更信任中国的研究。可能民俗现象才是他们目前研究的强项,就我感兴趣的稻作祭祀与崇拜,日本学者真是开了一个好头。可惜的还是如前所说,他们更多的是分类、比较,期待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半月形照叶林文化带的资料综合。说起来从印度阿萨姆邦到日本的所谓“半月形照叶林文化带”,一方面如前面所说,似乎他们把这些地区与中国剥离了,并不可取;另一方面,将大片地区综合考虑,确实的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再说此书的附录2,是该书最重要的部分。可见日本学者对西南的研究比他们对中国东北的研究差了何止千万里,讲出来就是殖民与研究的关系是如此密切。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过于学术化,谁说外国人写中国史就客观了,一样非常详尽的讨论云南和日本的关系,好像云南是日本鼻祖似的
  •     系统介绍与梳理……
  •     比我想象的好,倒是比较系统地谈了日本人类学界的中国研究G点何在。
  •     很八卦的,好象还有网络灵魂什么的
  •     某种意义上讲附录比正文都有用
  •     喜欢研究日本的人,荐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