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一般管理学 >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出版社:社科文献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509708170
作者: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
页数:272页

章节摘录

  总报告  技术报告  一 调查背景介绍  (一)调查背景  就业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指标。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在激发经济长和工作增加的同时,也加剧了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就业者的失业风险。在全球处于金融危机的今天,增加就业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根本性挑战。  目前,就业更是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最重要指标。2008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凸显。2009年以来,中国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9年1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等有关部委也出台了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各项具体办法。  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能够实现就业、是否能够找到适合其专业及特长的工作、是否拥有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是中国的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指出:“研究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定期发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新的职业,这必将对员工从业所需的能力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要尽可能及时和准确地反映这一变化,为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跟上经济对职业能力的新要求服务,避免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出现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即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雇员),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使大学本、专科人才人尽其用。  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科学方法可以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出发,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判断,在大量的、系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政策措施、改进教育。例如国外许多大学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对从本校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进行就业能力调查,劳工部门对企事业单位职位和能力进行调查,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需求方信息。中国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其职业和能力需求是世界最快之一,中国有必要跟踪评价社会对大学人才的需求,为调整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麦可思公司(MyCOS)自2007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每三年对雇主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和雇用情况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目前,麦可思已经调查了2006届、2007届、2008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三年累计有效问卷50万份以上。麦可思数据库已经被中国的众多高校、各级政府教育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术研究机构、大学毕业生和高考考生等广泛参考。  麦可思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能力分类方法、问卷设计和数据分析技术,取得了50%的问卷回收率和70%的问卷完全完成率。  (二)2009年调查数据  1.调查规模及覆盖面  2009年2月底完成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调查研究,抽样达到44.4万人,回收问卷23万份,回收率约52%;有效问卷21.8万份,其中完成全部答卷问题者为70%;共覆盖3079所高校或分部分院,其中“211”院校为109所,非“211”本科院校(部)为1282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为1688所(部)(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共调查了1196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565个,高职高专专业为631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港澳台除外,下同);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44个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98个职业,共计648个职业,占全国所有职业分类的58%(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09年版);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107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107个行业,共计108个行业,涵盖了全国所有行业(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09年版)。  2.调查对象  毕业半年后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包括“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不包括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毕业生。  3.调查方式  向毕业半年后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账户号;答卷人回答问卷,答题时间15—30分钟。  4.调查对象的分类  调查分为6个毕业生群体:  (1)就业,与专业有关或与专业无关;  (2)自主创业;  (3)毕业后立刻国内或出国读研;  (4)没有就业和求职,在家准备考研和留学;  (5)没有就业,继续求职;  (6)没有就业,放弃求职和也没有准备考研。  5.调查问题分类  调查问题分以下8类:  (1)就业状况;  (2)工作能力;  (3)求职过程;  (4)家庭背景;  (5)自主创业;  (6)读研与留学;  (7)高考志愿填报;  (8)满意度。  二 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  本调查研究采用麦可思公司自主研发的“麦可思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追踪系统”(CHEFS)来进行。CHEFS是“以社会需求信息为依据的就业导向”的评价系统,如图1所示,通过收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能力应用状况的信息,把信息分析结果反馈给高等教育机构,以帮助高等教育机构按社会需求来改进招生结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求职服务,实现以就业结果评价为重要依据的高校管理过程控制。  (二)研究目的  1.了解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状态,发现存在的问题。  2.了解2008届大学毕业生对高等教育、雇主等的满意度。  3.通过毕业生工作中自我评估,了解2008届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离校时掌握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是否适应其职业的看法,反映出能力培养侧重点。  4.了解高校对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服务的有效性。  5.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公平问题。  6.了解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和读研状况。  7.根据研究结果暴露的可能存在的问题,为高等教育的改进提供科学参考。  (三)研究样本  虽然有52%左右的答题率和高达约21.8万份的答题样本,仍需提醒读者注意以下几点。  1.抽样。抽样排除了没有电子信箱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当然,没有研究显示有多大比例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群体没有电子信箱,也没有研究显示拥有电子信箱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不能代表其整体。  2.同样,答题是通过电子问卷客户端实现的,没有受到邀请的答题将被视为无效问卷,不是2008届的大学毕业生的答卷也被视为无效问卷。  3.对于样本中与总体不成比例可能带来的统计误差,如在本科与专科之间、教育省之间等,本研究采用权数加以修正。  4.专业、职业、行业等有效问卷基本与其在总体中的比例相当(见表1)。  (四)研究过程  本调查研究分为三个步骤:信息反馈、分析问题及研究报告(见图2)  (五)基本研究框架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见图3):  就业流向  一 主要结论  1.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2008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非失业率为90%,非“211”本科院校就业率为87%,高职高专就业率为84%;而2007届毕业半年后,“211”院校非失业率为94%、非“211”本科院校就业率为90%、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为84%。本科院校就业率明显下降,高职高专院校持平。  2.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8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人,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为21.43万人,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人无工作、无学业又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即所谓的“啃老族”,本报告定义为待定族)。  3.省(自治区、直辖市)外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净流人率较高的地区依次为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净流出率较高的地区依次为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吉林。流人流出取决于各省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当地大学生的培养规模。  4.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5.浙江省的2008届“211”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数全国第一,上海在非“211”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指数上继续领跑全国。

前言

  摆在您面前这本《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是一本以数据和图表为主要内容的查询式工具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求职分析、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高考志愿填报、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分析。这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全新报告,也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评价系统。  本报告供高校的各级管理者、各级政府的教育管理官员、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和招募大学毕业生的企业参考使用,对于高考生和求职的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也是重要的参考书之一。本报告完全基于麦可思(MyCOS)公司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能力、读研、留学等问题的全国性、科学性的大样本调查与数据分析。对于这些数据的代表性以及分析的科学性在本报告第一部分的技术报告中有详尽描述。  本报告的特点是以大量数据和图表说话,尽量避免作者对数据和图表的解读,除非不得不做。因为作为查询式工具书类的年度报告,数据和图表最能展示研究的客观性,作者担心自己的解读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数据和图表的独立性。好的图表能够启发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而该报告的读者大多是在高等教育方面理论和经验都十分丰富的管理者或研究者,或是最了解自己境况的高等教育消费者,本报告把解读的自由空间留给了他们。  虽然《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是第一次公开出版,但这实际上是第三届麦可思大学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2008年的全国报告和23个分省报告一经推出,就成为高等教育管理者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引起了社会对麦可思大学毕业生年度报告公开出版发行的强烈要求。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支持,使得本报告及各分省报告能够以蓝皮书的形式与广大读者见面,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出版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

书籍目录

总报告  技术报告  主要结论分报告  分报告1  就业流向    一  200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流向    二  中国高校和各省综合就业能力指数  分报告2  就业与收入    一  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二  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收入状况    三  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状况  分报告3  工作能力    一  背景介绍    二  2008届大学生工作能力分析  分报告4  求职分析    一  就业城市期待    二  求职成本、求职份数    三  收入期待    四  求职服务    五  求职时间对月收入及就业率的影响    六  初次求职成功的信息获取渠道    七  实习对就业的影响  分报告5  就业与教育公平    一  女性就业公平    二  不同家庭背景就业与教育公平  分报告6  自主创业    一  自主创业分布    二  自主创业的各个因素  分报告7  读研与留学    一  国内读研    二  出国留学  分报告8  高考志愿填报    一  志愿填报的理由    二  志愿填报的信息渠道  分报告9  满意度分析    一  对大学的满意度    二  对大学生修养的满意度    三  对雇主的满意度    四  对自己所生活的地区的满意度    五  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权威机构·品牌图书·每年新版  盘点年度资讯·预测时代前程

作者简介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是一本以数据和图表为主要内容的查询式工具书,它从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求职分析、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高考志愿填报、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这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全新报告,也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评价系统。《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供高校的各级管理者、各级政府的教育管理官员、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和招募大学毕业生的企业参考使用,对于高考生和求职的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也是重要的参考书之一。《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作者——麦可思公司(MyCOS)是中国最专业、最全面、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自2007年以来.麦可思每年对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三年累计有效问卷50万份以上。目前,麦可思公司正在为中国的众多高校、各级政府教育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术研究机构、大学毕业生和高考生等提供教育咨询服务。

图书封面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数据比较系统,全面。应该是关注大学生就业的人士拿来看看的一本书,会给你有所启发。
  •     花了一大把银子,太不值了
  •     内容还可以,就是太贵
  •     涉及到各地区各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相关调查数据,比较详细,主要还是数据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深入分析相对不够。
  •     数据比较权威,有参考价值,也比较全面
  •     呵呵,反正正是我需要的那些数据!非常不错!
  •     对做学术研究;高等院校招生、就业和高校校长比较有用。
  •     内容挺全面,很有参考价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