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帝国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商业史传 > 摩根帝国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2
ISBN:9787802571150
作者:袁朝晖
页数:220页

章节摘录

  纽约48街,Avta餐厅  2008年3月13日,周四晚上。  摩根大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Dimon)的手机铃声大作。  这个手机是为了处理家庭或者工作上的紧急事件准备的,他很不情愿地接起了电话。  “戴蒙,你现在有空吗?艾兰·施瓦兹想和您通个电话。”  艾兰·施瓦兹(AlanSchwartz)是贝尔斯登的首席执行官,2008年年初,他刚刚从詹姆斯·凯恩(JamesCayne)手里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  打电话的人是投资银行拉扎德(LazardFreres)的银行家加里·帕尔(GaryParr)。  从2007年年末开始,这个在金融领域广受尊敬的银行家就受雇于贝尔斯登,找寻一切可能和贝尔斯登合资或者其他合作方式的伙伴。  老实说,加里·帕尔没有挑一个合适的时候,此时,刚刚从曼哈顿的钢铁丛林中跑出来的戴蒙正在和家人享受着这家希腊风味餐厅里的美味。  戴蒙心情不错,这天是他52岁大寿,他和妻子还有孩子们正在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  戴蒙不悦,但没法拒绝,他走出餐厅。  3月的纽约还有一些寒意,餐厅外面,即使透过关上的玻璃窗,看上去也是寒冷的。  街心里,阵阵的小卷风把尘土和碎纸吹卷起来,虽然星光点点,但天空并不蔚蓝,街的对面到处贴着招贴画,嘈杂、五颜六色。  电话让戴蒙感到“紧张”。  “我们缺乏足够的流动性,贝尔斯登面临挤兑命运,为了避免在隔日申请破产,亟需援助。”艾兰·施瓦兹说。  “你们需要紧急的帮助,那么,多少钱呢?”戴蒙随后问道。  “300亿美元。”  “不,我无能为力!”  “那么,摩根大通可以在今晚收购贝尔斯登吗?”  “不行!”  谈话结束后,戴蒙再没有心情继续生日大餐了。  他在十分钟内分别给时任美国财长的汉克·保尔森(HankPaulson)、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Bemanke)和纽约联储主席蒂姆·盖特纳(TimGeithner)打了电话。  作为资深的交易促成者,戴蒙愿意帮忙,但他担心仅仅通过几小时的研究就仓促做出如此重大的财务承诺有失稳妥,于是转而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会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寻求对贝尔斯登提供贷款。  纽约金融区,摩天大楼十三层的一间办公室里,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声音极其响亮,令人神经不安。  这手机的主人盖特纳疲惫地按下按键,开始接听。  华尔街是一个高度关联的世界,盖特纳早已是忧心忡忡了,接到戴蒙的电话并不吃惊,因为早在周四早上,艾兰·施瓦茨就给他来过电话,谈到贝尔斯登可能将面临现金危机。  作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盖特纳至少在此刻是风云人物,信用崩溃的投资银行家们都心急火燎地打电话来,希望从贴现窗口得到资金,好管闲事的政客们正在四处寻找替罪羊,记者们则想追问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每个人都以前所未有的殷勤打电话给盖特纳,每通电话都是关于轰动全球金融市场的大事。  此刻,盖特纳担心,贝尔斯登若倒闭可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他敦促戴蒙“考虑某种帮助贝尔斯登的办法”。  13号白天,盖斯纳已经花了很长时间与同事和其他政府监管机构沟通,讨论陷人困境的贝尔斯登正面临的诸多问题,试图分析这家投行走下坡路的速度会有多快。  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f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的一些官员不同,当时盖斯纳就对贝尔斯登第二天开门营业时手头还持有近100亿美元现金的消息不买账,他觉得最关键的不是贝尔斯登手头有多少流动资金,而是这些现金在目前这种濒临崩溃的市场状况下能够维持多久。  他的猜测是:维持不了多久。  的确,闭市后,贝尔斯登的CEO艾兰·施瓦兹、贝尔斯登首席财务长莫里纳罗(SamMolinaro)和其他高管正在开会讨论公司的现金头寸。  令人震惊的消息是:贝尔斯登只有不到30亿美元的现金,已不能满足周五正常经营的需要。  盖特纳猜对了。  戴蒙更清楚他所面临的处境。  “蒂姆,我们不能孤军奋战。”戴蒙说。  “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度过这个周末。然后,我们将有时间。”  戴蒙挂断了电话。  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摩根大通深陷其中了。  结束与施瓦茨和政府官员的通话后,戴蒙努力与史蒂夫·布莱克(SteveBlack)取得联系,后者是负责此类交易的部门经理,正和家人在安圭拉岛(Anguilla)度假。

前言

  大时代呼唤大交易  2009年10月13日,我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做讲座,讲座后,我收到一封来信。信中提出“摩根大通能避过这次危机,是偶然还是必然?”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到底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创造了时势,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可以一直争论下去。只要你在正确的时间,处于正确的位置上,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你就有可能创造历史。  2006年10月,当摩根大通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给远在非洲卢旺达休假的摩根大通证券化产品的主管打电话,下指令立刻消理所有与次贷相关的产品开始,摩根大通在次贷危机尚在萌芽状态时,就可能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杰米告诉我,他之所以能有这个预感,是得益他与主要高管团队在每月一次的全球业务分析会中对风险敞口的高度关注及对风险管控的严格分析。  杰米不在乎高管之间在风险问题上的严重争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潜在风险认清辨明。  杰米亲口对我讲:“金融业务的核心就是承担风险,因此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对风险的正确定价与管控。”  2008年3月13日晚,当正在与家人庆祝自己52岁生日的杰米·戴蒙接到贝尔斯登总裁的求援电话时,他在心中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准备好了吗?  自从杰米2004年伴随着美一银行(BankOne)与摩根大通的合并来到摩根大通之后,我经常听到的一个概念是“城堡一样坚固的资产负债表”(FortressBalanceSheet)。当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当华尔街将其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推高到50倍,甚至更高时,坚持“城堡一样坚固的资产负债表”意味着你必须比别人多努力几倍,才能让你的股本回报率达到行业较好水平,也意味着你有时要承受不明就里的股东的指责。但是,当市场的大动荡来临时,你就可能成为唯一“准备就绪”的拯救者。2008年9月,基于同样的原因,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最终选择了摩根大通,去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的主要资产与业务。  2009年6月10日,杰米·戴蒙在北京出席一年一度的全球中国投资者大会的同时,宣布将于当天全额返还美联储在2008年底给予的250亿美元的注资。这是在美联储同意受助银行可以开始返还资金之后,第一家宣布全额返还的银行。  当天中午,与杰米吃午饭时,我问他为何如此急迫地将这笔较低成本的资金返还给政府,是否因为这笔资金有可能会“影响到高管层的薪酬水平?”杰米告诉我,促使他决定尽快返还政府注资的原因很多,但一个重要的导火索就是他听说接受政府注资的银行,都可能将在招聘非美国籍员工方面受限。“如果真是这样,我是否要回希腊去工作了?”杰米是希腊人后裔,他半开玩笑地说。  人才是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它也是贯穿摩根大通文化的主线。在杰米眼中,摩根大通的人才不仅包括全球各地的6000名投资银行家,也包括1.3 万名内部法律、合规、审计与财会人员,包括1.9 万名各计算机程序员和IT支持人员,包括8万名在后台每天为超过200万笔交易、转移清算超过3万亿美元现金与证券的人员,等等。每一位摩根大通的员工,不论工作岗位,从进公司的第一天起,都被一句创始人J.P.摩根先生的名言所洗礼:“以一流的方式,从事一流的事业”(Firstclassbusinessinafirstclassway)。  由此可见,管控风险、巩固资本、凝聚人才,这是摩根大通一百多年来坚守的信条,在现任董事长杰米·戴蒙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否有像次贷危机这样百年一遇的小概率“黑天鹅”事件,历史的机遇总是青睐那些做好充分准备的人。  风云际会,方显英雄本色。世界发展的车轮不会停止,人们今天已经在探讨“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的格局。  经历这次危机后,摩根大通在美国本土市场的布局更加完整,在全球市场上声誉日隆,但面临的却可能是一个美欧消费长期不振,GDP增长在低位徘徊,及美元疲弱的局面。银行业务发展的下一个重点产品线是什么?重点区域在哪里?杰米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去思考。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是一本记实题材的图书,它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摩根大通在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面前所表现出的镇定自若以及王者风范、通过一幕幕活生生的鲜活事例,可以使读者在分享摩根大通成就金融帝国丰盛大餐的同时,意外收获更多的思考和启迪。本书既可以作为金融投资者、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参考书,同时也可以作为广大金融爱好者的首选读物。  ——侨鑫集团行政总裁 郑逊  金融危机百年不遇,整个华尔街和世界为之震撼,但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有输家也有赢家,袁朝晖的《摩根帝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了摩根大通如何未雨绸缪,度过金融危机,并在危机爆发后的时间里逐步发展、壮大。对银行从业人员有理论与现实参考的双重意义。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总经理 胡新智  计谋铺陈的财富总具有某种蓝调的风格直取目标前那些不期而遇的花腔与优雅,突奔主题时的醉心与悚然而读者等待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在旋转奔腾的金融帝国。诡异夕阳之下,隐伏的是犬牙交错的机遇与坎陷,悄然浮现的危机,击打的是残忍胜利的鼓点:众神喧嚣、万城翻腾之际,惊鸿一瞥处,摩根帝国那长长的身影已然荡开……本书以书史的笔触描摹了金融丛林那唯赢是举的不二法则,在书页翻动的同时,也怦平然激起心中的澎湃,让有幸而阅读的我们,移情于斯,洞悉华尔街赫克里斯之柱的脆弱与永恒,但也正因如此,世界才有它华彩的咏叹调。  ——知名出版人——姜逸青

内容概要

哲学硕士,长期关注国内外金融行业新闻,特别是对外资银行、投资银行领域兴趣浓厚,与国内外众多知名金融企业高管进行过深入交流,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书籍目录

序一  大时代呼唤大交易序二  明天的两块糖在哪里?第一章  死神来了  ☆纽约48街,Avra餐厅  ☆华尔街  ☆公园大道(Park Avenue)  ☆麦迪逊大街383号  ☆纽约宽街(Broad Street)85号  ☆底特律第二章  一夜之间  ☆星期五  晚上6:00  ☆星期五  晚上6:10  ☆星期六  早上6:00  ☆星期六  中午  ☆一个不眠的24小时  周日上午  ☆周日  下午  ☆周日  晚上  ☆3月18日  星期三  ☆3月24日第三章  完美的血  ☆收购华盛顿瓦惠银行  ☆劫难之因  ☆雷曼之死第四章  穿越风暴  ☆噩梦与英雄  ☆投行之殇  ☆投行之父  ☆拯救行动  ☆监管之变  ☆风暴过后第五章  王者摩根  ☆不停歇的脚步  ☆拒绝贪婪  ☆下一个方向:华盛顿?  ☆摩根军团  ☆父辈、老师和敌人,桑迪·威尔和戴蒙不得  不说的故事  ☆扩张!扩张!  ☆“硬汉”重塑摩根

编辑推荐

  摩根大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零距离讲述:摩根帝国不倒之谜。摩根大通投资银行亚洲区副主席方方作序并推荐。

作者简介

本书以摩根大通逾170年的悠久历史为引线,以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为背景,以摩根大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先生领导的团队在危机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充满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息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摩根大通是如何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坚定自己的传统信念和经营之道,抵挡金融危机的冲击,成功打造了令其竞争对手羡慕不已的全球领先的金融集团的故事。

图书封面


 摩根帝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首先我很容易的将这本书跟高盛帝国搞混了,这本书主要是讲摩根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拯救世界的,而不是他为什么成为摩根帝国,其实只要留心的读者不用看这书都可以从其他方面知道他的内容。读下来味同嚼蜡,确实没有看的必要。
  •     在没有实际采访的情况下光是靠在网上收集各种材料整理而成,直接的后果就是读者期望的背后的故事过少,大路货太多。以后这种类型的还是看老外写的比较好。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First class business in a first class way. 要知道,应行业永远不会远离下一次危机。
  •     对工作和学习都挺有帮助!
  •     一般, 着重点在金融危机. 并没有详细介绍摩根公司发展的过程. 泛泛而谈.
  •     内容不错,开眼界
  •     请查一下,这本书没有来!
  •     书看起来非常好,叙事清晰
  •     像广告
  •     只适合刚入门的人看 比如我
  •     帮朋友买的,她已经看完了,反响挺好的!!
  •     祁斌的书,很经典!
  •     玄之又玄,众秒之门
  •     由此书可见此公司无自己的culture。
  •     绘声绘色的描述,这其中有多少真实,又有多少虚构,我不好说。但是太过高大上的东西,我会不自觉的警惕和排斥。看这本书的人也许可以选择看《大而不倒》的电影,书中讨论的基本上跟电影中拍摄的一致。
  •       在没有实际采访的情况下光是靠在网上收集各种材料整理而成,直接的后果就是读者期望的背后的故事过少,大路货太多。以后这种类型的还是看老外写的比较好。
  •     思路有些混乱,毕竟是日报社出版的,逻辑不严密。
  •       首先我很容易的将这本书跟高盛帝国搞混了,这本书主要是讲摩根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拯救世界的,而不是他为什么成为摩根帝国,其实只要留心的读者不用看这书都可以从其他方面知道他的内容。读下来味同嚼蜡,确实没有看的必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