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书评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0
ISBN:9787506325004
作者:余秋雨
页数:520页

大师就是大师

这本书是高中好友云借我的,很厚,或者说很厚重。我第一次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充满敬畏。事实证明,他值得一个读者产生莫大的敬畏感,这些来自他的文字。一个学者的伟大,也许不在于他拥有多少知识库存,而是他能带给学生多少他从宇宙万物转化吞吐而过滤下的精华。一字一句,安静有力,气势恢宏。《千年一叹》是本游记,写在2000年那个世纪卡口。那些笔下的神秘国度,经由大师轻描淡写,更加神秘,并带有一种珍贵的文化性。很多青年旅者都习惯以自身角度出发,自我化来看这个世界,以及评论这个世界,个性使然,但有时不免忽略了风景本身的美好和来自心底的意义所在。也许所有作家的目的都是一样,但大师,大师们,会让读者不那么容易发现。看这本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学的阅览室。有时是从下午两点,一直到晚上八点,有时只是自习空隙的时候拿出来翻翻。而它,也在我看完的时候离开了我,回到我朋友那里。书的意义,不在于拥有者是谁,所有愿意去感受的人都可以受益其中。

一场充满理性的勇气的旅行

这是一本旅行日记,这段旅行,风光不优美,气氛不详和。一路黄沙,一路枪口,随时面对战火与刺刀。这本日记的每一个字仿佛都是从死神手里抢夺回来的。从希腊出发,途经埃及、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回到中国。一群布衣鸿儒选择在千禧之年,穿越广漠的古文明,给当代人一份新年贺礼。这些地域的文明,源远流长,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生活在这些文明的洗礼下。那些几千年前睿智的先知,可曾料想到,如今的这片土地荒草丛生、战壕密布、盗匪出没。有人说,余秋雨指出了世界上最危险最恐怖的地方。其实,我们大抵都知道那里不安全,至于环境多危险、气氛多恐怖,使我手捧书本仍能感受到阵阵寒意,簌簌发抖。那么身临其境呢?亲自踩在这片充满血腥味的土地上,去感受饥饿、贫穷、争端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这不单单是一份“勇气”支撑的精神,这是一种理性的勇气,不同于仗义执手两肋插刀,这份勇气充满人文关怀,包含着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对华夏文明的忧思,对处在灾难、争端下的难民的人道主义关怀。从文学作品的角度说,这本书有点粗糙,随着旅行简简单单的每日一记,来不及查询资料,也没时间斟酌文字。这些内容就发回国内发表。但是,这些文字却是掷地有声的,一篇文学作品,若是不涉及社会现实,就成了空中楼阁。与充满了风花雪月、心灵鸡汤的当代文学作品相比,这本书就像一个提刀厉马的侠士,伸张正义、踽踽独行。尽管书中语言十分简明,但却传递出一种精神,引领人们反思,反思那些由传统文化、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弊病,资源争夺、文化抵制、武装霸权在居无定所、饥寒交迫甚至尸横遍野的人类现状面前,真的那么重要吗?

千年一叹

在截止要还书的那一天,终于把寒假前图书馆借的《千年一叹》看完了——对于我而言,是书非还不能读呢!它似乎在告诉我们,眼睛能旅行!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特别是所谓的校园小说横行的年代,觉得好书却是越来越难得,无怪乎听过某学者说“出版不超过五年的书不读”。个人认为,《千年一叹》确实是值得一读的好书!其实一直都觉得余秋雨的书很不错,记得高中的时候也在图书馆借了他很经典的一书,还是旧版的《文化苦旅》,结果没来得及读就还掉了,倒是我亲爱的母亲把它完完整整地读了一遍,还猛夸好书好书的,哈哈!《千年一叹》写的是还是文化,而且是古文明,虽然有的正在没落,有的在残存,有的已经随历史长埋地下——仅留几根残桓断柱见证它曾经的辉煌……历史始终逃不过“兴、衰”二字!似乎有点沉重,却足以使人深思、明智。他以史学家的眼光,冒险家的精神,文学家的胸怀,带着我们,一步步朝古文明步近,一路上,我们看到,宗教的、战争的、传统的、原始的……追随着他的脚步,追随着文明的脚步。看着世界的文明,兴极而衰,衰尽而兴,这样一部读不尽的文明史,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可不谓之有借鉴意义的!文明,该从哪里兴起,又该到哪里去,是我们一直值得深思的问题。开始,喜欢读史的人,觉得历史似乎是一本读不尽的书!几千年后的人走回几千年前的历史,这样的人眼光一定长远而广阔吧。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走走,亲手触摸那古老的文字,欣赏那经久不衰的建筑!我,没有史学家般深沉的文字,所以,只好把里面我喜欢的美好文字,呈现:《一千零一夜》:一切善良都好象传说,一切美丽都面临着杀戮,间离了看,它们毫无力量,但在白天和黑夜的交界处它们却能造成期待。正是期待,成了善良和美丽的生命线。美,竟然是这般寂寞和无奈!我想,人类的古文明除了被远征的马队拖垮,被野蛮的战火焚毁,被无奈的乱脚踩踏,被纷争的怒气掩埋外,还有不少导致衰落的自身原因,例如迷昧和保守。未知和无知并不是愚昧,真正的愚昧是对未知和无知的否认。……

一点点心动

整本书看下来,可说的很多,印象最深的却是书中提到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读懂古代先哲留下来的智慧,就像是读一个老朋友寄来的信,而古巴比伦,古埃及的文字却往往穷尽一个学者的一生才猜出几个确切的含义。这不得不说是我们民族的幸运~智慧和文化得以用文字的形式保存流传下来,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因此,我开始思考起自己学习的时候貌似并没有好好学习古文,总觉得那没有很大的用处,现在看来,这却是太不应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样的财富,不要让子孙们像法老人那样只能擦擦他们老祖宗留下的古迹,供自己凭吊了~

多一点真诚,少一点矫情。

全书五百多页,看在字数的份上,我且认真地写一篇长评。高中时期买的书,其实更多是被书名吸引了,以至于五六年间放在书架上积尘,近来空闲想起,有些愧疚,这才翻出来一阅。读完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评分。虽然几度觉得兴味索然看不下去,偶尔还是有一些在理的语句。想说如果三观(在我看来)比较正常的话就给三星吧,却越看越觉得没办法划入及格线。一星给零碎的有意义的反思;一星给学习地理之助益。从两方面评论吧。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本书算是日记体散文。我读书不多,《散文》倒是经常购买,老实说,余先生的散文真不如该刊物上的大部分作品。并不是说文笔层面的问题,从本书的写作环境来看,能写成如此已见功底深厚;但是,文章却矫情居多,真诚不够。我觉得,好的散文是自言自语,是没有读者也不在意的一种宁静淡然——因为是对自己说话,所以感情是真实的、质朴的,没有夸张与炫示。但有的文章却离不开读者,它迫不及待地想要向他人传达、灌输,显得自负而咄咄逼人,甚至有些卖弄,这是我极为反感的一点。很多可以一笔带过的浅显道理,却要堆砌段落反复描画成貌似很深奥的样子……这简直是对付应试作文必备之技能,难怪中学语文老师都力荐余先生的作品。这一招运用到炉火纯青,不止文章“添彩”,还可以为自己添一面深沉的愁容,走进读者心里的不是贫民也不是儿童,而是一个“悲天悯人”“孤独抗争”的文人形象。何等巧妙的自我扩张。我比较有同感的一点是关于文明的延续,关于多元文明的共存。虽然这看起来有些狭隘民族主义,各种文明本身也带有阶级压迫的痕迹,但是我觉得不同的文明背景不必然导致压迫或对立。比如,文字是各阶层通用的,而不同的文字又有不同的特质(像中文的婉约含蓄与英文的铿锵有力);建筑风格虽然受历史局限,却也有独立于历史的美感……鲁迅先生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最重要的也许是找到一种多元共生的和平方式。然而全文有一种“你们兴你们亡,只我中国文明源远流长”的吹擂基调,这我就不敢恭维了。须知在你对伊拉克杯中的茶梗嗤之以鼻时,别人也正在嗤笑着看你。一开始错以为会有战地日记那般的触目惊心,结果发现所谓惊险只是笔墨渲染,并且十分拙劣,至少我一点没有紧张的感觉。或许旅途确实劳顿,但各种高官领事接洽,也还有闲心思对餐馆旅馆挑三拣四,作者将此行与一些遇难者的出行同称为“民间活动”实在令我无法信服。而除了被酸腐化的“文明”,作者的落脚点就只是自己一行人受到的待遇,偶尔写写孩子作为噱头,却丝毫不顾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或者触及“贫困”便淡化处理不深究原因。我尤其不喜欢的一段,便是作者对恒河的批评。因为不入自己“上流社会人士”的眼就对一种生活方式横加指责,这是傲慢至极才会表现出的冷漠态度。至于书中“揭露”盗版的一部分,似乎和主题没什么关系。无非又是用来塑造作者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讲真。愿多一点真诚,少一点矫情。

千年等一回

【千年等一回】我不知道说点儿什么,真的是那句老话,书非借的不能读。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厚重的一本书,我在短短的三天内结束了战斗,当然,是在白天上学,晚上还要写作业的情况之下。总算是看完,于是还是老样子,写一点东西。告诉别人,我的见解。为什么会用“千年等一回”这样的题目呢?其实,我也不知道。有时候,我在想,是一个时机成就了那个叫余秋雨的男人,还是一个文化缺失精神狂热的时代成就了一个人。或者,他真的是应该出现,光明正大的,我不知道说点儿什么,因为,无从下手。这一次,不光写书里面的内容,更是写一写这个争议颇多的人,有时候,我也会觉得,作为一个文人,余秋雨做的太过分。太张扬,太狂放。有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是不喜欢这样张扬的人的。是的,作为一个文人,他更应该是一本书,一支笔,一只旅行带,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书,干净而温暖。说说书本吧,这是重点,不是么?看这本书之前,刚刚看完了《追风筝的人》是一本不错的书,不过看过之后我是很郁闷的,文化的巨大差异,甚至是难以弥补的,那些异域的文化,那些难以理解的杀戮与统治,那些所谓的拯救……黑纱之下的美丽眼睛,让我迷离。是什么让我迷茫呢?是那个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那些所谓的宗教发祥地,那些让我难以置信的风俗习惯,当然还有一路的提心吊胆,难以入睡。甚至是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上帝的召唤。这一路是颠沛流离的,甚至是让我难以想象的。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为了写一本书为了做一个节目,也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想到了那满街的乞讨者,那些饥饿的面孔,那些曾经的暮鼓晨钟,那些曾经的宏伟远大。我不知道说点儿什么,真的是这样。于是,拖了很久一直都没有写,我是不知道要如何写下一些东西,要告诉别人我的震撼,我只能将那些横亘于心的难以置信写出来。有时候,我会难以置信。一个曾经的文化发祥地,一个曾经的文明起源,一个曾经的万人膜拜的地方……如今发现,它是如此的破败不堪,如此的难以置信。是什么让我有勇气写下这些东西?印度的人口爆炸,希腊的古迹不复,阿富汗的危机四伏。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难以置信。是什么让我如此迷茫,是精神的缺失,是文化的迷失……只是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少点发生。只希望,一切都美好。

绝对的优秀作品

看的书不多,第一次看《千年一叹》是在大一。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用了3天一口气看完,实在太精彩了。你会随着余秋雨的笔,来到书里提到的每个国家,那些残缺的建筑,荒废的文明,哭泣的沙漠,混乱的街道,伟岸的石柱,神奇的故事,等等,等等~~~~~~~我并没有看到那些,但能深深体会到,这本书就像是我的隐形眼睛!实在太精彩,现在每年我都会赌一次,而每读一次都有新的领悟!我认为是余秋雨最棒的作品!!!!没看过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太浅陋

我向来没有轻视余秋雨的意思。事实上正是对他的兴趣使我阅读了这本书。但是没有我想象的深度。知识是很丰富,但是也就是科普而已。应该是紧张的行程让他没有时间写得太深。不怪他。是本可读的书。但是说这是本好书,我要犹豫。

现代游记性散文之可读佳作

其实余秋雨的文章不是适合每个人都读,年少者和年老者皆不推荐。细读他的文章,总会在厚重的历史沧桑感中徘徊良久。年少的人承受不了它的重量,年老者经受不了它对心灵的震颤,《千年一叹》亦是如此。按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书中的文章是在颠簸和跋涉中逐一完成,可以说是篇篇累积而终成其书。语言的散文美和思考的哲学美是这本书不小的亮点,读者在享受上述两点时,还跟随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团队对在世界文明中占重要地位的几大文明来了个考察,基本上能够让读者了解几大文明古国的曾经和现在。全书行文思路基本是寻访名迹,追忆古代,感叹现在。更多更好的东西可以等读者慢慢去发现。

文明千年

习惯了对文明的神秘感的向往,总以为古老而历史悠久的文明会美丽旧,但是我在书里看到了文明衰落的给人的残败感,我们想要改变却又做不了什么,只有感叹而已!!!!!

为余老先生叫个屈呗

第一次听到余秋雨是高中,一个朋友成天捧着老先生的《借我一生》。文人媒体曝光率过高难免引来诸多非议,因此我并非怀着对作者的敬畏之心来翻开这本旅途日记的。从希腊出发,越地中海抵埃及,出西奈半岛到以色列、巴勒斯坦,过约旦河探约旦,穿烽火伊朗、伊拉克,垮巴基斯坦、印度,最后流连于尼泊尔,收官!这趟“千禧之旅“探源古希腊、古埃及、两河、波斯、古印度等文明,横跨欧、亚、非大陆,完成了对其他世界古文明和中华文明有力叩击,企盼得到海内外华人的回响。是的,确实有回响,但余秋雨先生又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很对人批评《千年一叹》行文肤浅,没有对文化的深入思考,关于这一点,我倒觉得广大读者未免过于较真了。首先,余老先生这次的任务就是随队考察并每天向凤凰卫视发回相关日记或随笔。《千年一叹》里大量史实和可能不太深刻的文化感悟都是其在无法接触互联网、通讯工具,也没有相关书籍可供参考的环境下抢写出来的。不否认,其中许多文化思考和感悟并不深刻,些许用词矫情扭捏,偶尔史实与其感悟并不那么逻辑连贯。但毕竟创作时间有限,写作环境恶劣,为什么读者不能抱着宽容的心态却总是投以挑剔的眼光呢?你能在毫无辅助的创作环境中将史实信手拈来,将字句推敲把玩精确,并反思古文明兴衰么?你不能吧!但余老先生至少做到了60%。也许《千年一叹》并非完美之作,但却是诚意之作,不是别人眼中的以文化之名的随意之作!其次,我想到读者到底期望从许多书作里得到什么呢?如果让我回答,我会说"知"和"悟"。知是基本的知识和知识结构,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读完《千年一叹》,我有酣畅淋漓之感。至少我”知“的层面扩展了。”千禧之旅“的车轮将许多国际新闻中的”媒体地名“踩实,一副不再模糊的中东地图在我脑海中铺展开来。光”知“一点,《千年一叹》做到80%。那么”悟“呢,好书可使人开悟,例如佛经等宗教读物,次之的让人领悟或感悟。我不否认,这本书在”悟“上并没有点通我,但至少让我思考古文明兴衰的异同,让我审视生存线徘徊的贫困,让我感念中华文明的延续。哪怕40%也足够了。余秋雨不是释迦牟尼,也不是耶和华。再次,我想很多批评者也是良莠不齐的。现在有太多叼着烟在酒桌上对国际时事侃侃而谈的gentlemen,我敢断定其中50%都不知道加沙、巴格达、金三角到底在何方。哎,装逼的先生们还是干杯吧!当然啦,如果是沉浸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些”金句“中,对著名高挑作家郭敬明《小时代》啧啧称叹的low逼们,嗯,我觉得呢,你们呀,还是去回味下郭某经典名著《幻城》吧!最后,余老先生在莫高窟的那一把泪,在巴比伦的那一声叹息,无论是否情真意切,是否意味深长,其实都没那么重要。

好游记

当成游记来读,这就是非常不错的游记。所到之处作者都有文化、历史、现实的记叙和阐发。让读者也体味到游历的收获,增长了见识。一些国家的当前的风情见闻还真是此前我所不太了解的。我们对欧美知道得很多,对这些文明古国的历史也知道挺多,但他们如今的民生社情,则听见得不多。让亲历者告诉你,挺好。

只有两句话

余秋雨这个人除了做作点,文字还是可以的。《千年一叹》这本书除了是余秋雨写的,还是值得一看的。

淡淡言

余老师的书总是在优美文字的外表下深刻地对历史进行了批判,在闲散时读完,偶感有所收获

读《千年一叹》后感—文化优劣的相对性

《千年一叹》是我完整读下来的余秋雨先生的第二本书,不如对《文化苦旅》的喜爱。这本书是余先生以及凤凰卫视的节目组探访南欧,北非,中东,西亚,南亚,直到一路回国的及其冒险的文化探寻的游记。个人认为,如果没有最后的对各个文明的总结及比较,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会小很多。沿途的风光文化,落后的埃及,战乱的巴比伦地区,熙攘的印度,让我对这三大历史悠久的文明不禁有些大失所望,这难道应该是文明古国们的下场吗?非常痛心。一路的游记,因为路途的艰险写作的不易,余秋雨先生只是纪录下沿途的风景,介绍对应的历史背景,以及零碎的一些所思所想,并不深入。倒是总结部分,他对于三大文明的衰落的分析很是有理—首先是战乱带来的文化奴役,其次是文明的失序。而对于印度,余先生却认为更有宗教阻碍了文明的发展,“轻视生命、厌弃人世、不负责任,最后甚至连腐朽、恶浊和奴役都能容忍,这就大大降低了文明自身的力度,以至良莠不分。当智慧程度最高的佛教也终于被剥蚀之后,它就自然地沦为被奴役者。”想想确实,宗教出发点总是好的,给人们一个高于自身的信仰,但是发展着就变味了,变成了禁锢思想的工具,西方宗教下崇尚自然科学的勇士的惨烈结果不计其数,可以想象东方的情景也极为相似。中华文明是唯一幸存下来的四大古文明,但是看着日益衰落的文化,我们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担忧。近年来很多中青年们及少年们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自己的祖国,把自己的文化贬得一文不值,看着就非常痛心。他们这样的行为是本身知识的匮乏,加上人云亦云的不甘落后,如果他们能到余先生走过的地方看一看,体会一下,也许观点就会有大改观,但是因为国际局势的不稳定,这片区域恰恰是无人敢涉足的,所以真相可能不会被大多数人所了解,也是一种悲哀。申请大学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没有哪一个文化优于另一个,每一个都有各自的不同,而正是这些不同让这世界更加美好。读了这本书,对于文化优劣的相对性有了一层更深的理解,连一个文化现象都有褒贬两面,更不用说一个文化整体了。中华文明的幸存可能要归功于历朝历代“世界以中国为中心”的思想,不知是不是一种讽刺。由于这种自大的思想,再加上中国边境的自然条件不允许,征战远方的事情几乎没有发生过。饱受后人诟病的科举制度竟然也意外地保证了古代社会的秩序。现在想想,真是凡事没有绝对。现在很多国人想要的民主,就一定是最好的吗?美国说是民主,但真正的权力依然被掌控在精英阶层,说是一人一票,但是每个人的票的权重就一样吗?富人有更多资源拉选票。大众被政治家和有钱人牵着鼻子走,但还是乐呵呵地认为自己对国家的未来有话语权呢。反观中国,虽然民主离我们十万八千里,但是一党制让很多政策实施起来都便利很多。美国的两党制总要关心下一届的选票去处,而对现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留有一手,生怕触及商人政治家的利益丢了下一届的选票。没有了连续进行的选举,一党制更加节省了选举的钱款。尽管一党制下仍有很严重的贪污腐败,但是我们有自己高效能的地方。退一步想想,如果我们现在真的实行真正的民主,民众是否能够承受的住。有多少人关注政策的制定,有多少人知道国家的基本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针。落后地区仍有教育程度极低的民众,把选票交给一无所知的人真的能够做出对国家和社会有利的决定吗?我们准备好了吗?

很好。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对欧洲和西亚历史了解不深。是这本书吸引着我去学习欧洲和西亚历史的。对希腊、埃及、西亚诸国和印度、巴基斯坦的现状的描写对于我这个未出过国门的人来说,也是大开眼界。

用脚去丈量精神的深度

一入手这本书,读完第一页,就很喜欢余秋雨的那种观点——这本书,不贵在精细,而贵在粗粝。一种最原始的想法,不叫雕饰,不矫揉造作,才是最最可贵的。就像他在书中对于埃及,对于金字塔的感叹——很令人感到震撼或者敬畏,因为我们并不知道金字塔的来历、过程,所有的一切还都只是猜测,只是一瞥,但是,它却永恒似的矗立在那里,用一种永恒的姿态,用背影诠释着自己的存在。我想,这种感叹,也夹杂着文人书写历史的遗憾,一种被修饰污染的历史的遗憾——我们永远都找不到历史的真面目。其实我想,历史本来就很难书写。个人书写的历史,总会带有个人的印记。反倒有这样一种想法,如果能够找到很多个人书写的历史,便也可以最近的还原出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像一种合力,在加总了之后,会指向正确的方向。只是看到一点点开始,还不到两百页吧,但是对于希腊和埃及的描述,已经很吸引我的注意力,迫不及待的想写点东西了。对于希腊,我觉得作者的感叹在于一个古老的文明,受到的是长久的磨难。但是在这种磨难中,希腊是开放的,从相反的方向去渗透,也便构成了西方的历史的基石。这是希腊难能可贵的地方。比起来,埃及是封闭的。从时间上追溯,埃及似乎站在了人类可以理解的时间的尽头。但是,封闭的体系,使埃及留给我们的只是背影,用一种现今已经不能理解的姿态、文字、影像、传说,告诉我们曾经有过什么,却似乎永远理解它们为什么会存在。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悲哀。日记的形式,很给人启发——在旅行的途中,我们应该如何去感受,如何去体验这样难得的经历——甚至如何记录每天的生活。正如书中那个学中文的埃及小伙子对中国游客的抱怨——不听讲解,只是关注照相,晚上睡很晚去打牌、喝酒,白天却在旅行时睡觉。也许,不怀着像余秋雨那样一种对文化的敬畏和探求的精神,旅行者只能体验到动物的触感,而不是人类的精神。对于一个同样古老民族的我们,不希望只是展示给世人一种原始的乐趣——同样的,对于生活,也是。

在跟大师的旅途中学中东的沧桑

在大一时读千年一叹,感觉是像在和余大师一起旅游,不仅是在写中东诸国,还写到了南亚的一些国家,比如,尼泊尔,还有巴尔干半岛的希腊,后来自己在图书馆有借到一本中东各国发展历史,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学习中东文化的入门书籍

还不错!!

不错的书,比较对自己的胃口,一个短篇接一个短篇,独立确又连贯!!透过作者的文字窥探到了一个又一个古老而又伟大的文明与文化!!去不了那些地方,只能看看余老师的文字过过瘾咯!!

败落的文明之歌

历经千辛万苦而成的的著作,每当看到一些触动心灵的段落时总是习惯在字里行间反复游荡,用心去感受当时现场的每一个可能的场景…..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那种真情流露,用文字来抒发感情的方式,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在更是表露的淋漓尽致。在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那滋味是震撼,还是失落,我到现在也说不清,似乎能感受作者在经历人生百态,见证了文明的落魄之后头上好似有了一团厚厚的乌云的压抑感,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忧悠之情?还是对以往心目中的文明追求和美好憧憬一落千丈的失望?记得此次的文化之旅是从希腊开始,神秘的克里特岛,在蓝色海洋的簇拥下更显神奇,时光倒流,在这里演绎多少皇室王朝的兴衰败落,神圣的奥林匹克,这座开创世界体育盛会的宝地,蕴含着人们对健康和运动多少的热情?还有那座充满着传奇色彩的迈锡尼古城,古老的城邦传播着至今还影响着世界的文明与文化,而那颓败的城堡古址又在述说着怎么样难为情的无奈与不堪回首?曾经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富强大国,百国竞相朝拜的天之骄子,如今怎落得经济垫底的西亚弱国?雅典小城的大街上已无往日的繁华,更多的是人们安静舒适的影子,炎炎夏日躺在海边看晚霞,看朝阳,偶尔钓钓鱼、游游泳,百般悠闲的选择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似乎希腊人民都看透了时间的浮华而选择了不追求。与作者想的一样,在这个金钱和名利充斥着每一个角落的世界中,这样安逸的生活是不是脱离了现实显得很不真实?人们没了发展和向上的冲动,以至于整个国家也跟着静静的退让与自甘退步。可以想象这样的国家在现在的世界中式难以发展和生存的,而且也出乎了作者的意料之外,在作者认为这个代表着文明的先驱应该具备世界强国的样子和视觉冲击,然而这样的结果让作者失望了,我也觉得希腊不应该只是这样!但是,但是,就在我们带着对其他文明古国的满满期待而出发时,一切景象都如滑稽的表演,我们的心灵遭受了最沉痛的打击。我们看见了战乱颠倒了所有人的生活,经济的严重落后让这些文明古国饱受饥饿的摧残,大街上我们看到了不是人们晒晒太阳聊聊天的闲适场景,更多的是拿着枪的威武战士,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恐怖的影子,乱七八糟的房屋建筑,惨不忍睹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对这些所谓的文明古国失望透顶!想想那养育了人类文明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如今又是何等的寂寞与无奈,那河畔两岸上灯火通明下的无数影子,有谁曾停下脚步静静的好好的看看她们,听听她们讲有关文明的故事?那个曾在这文明之地建立起波斯王朝这样庞大的帝国的居鲁士,如果看到现在的伊朗他会作何感想?国境内荒凉的大地记载你无数的荣耀和辉煌,那些属于辉煌时代的记忆残根一直在认真的述说着有关你的故事,可惜大地之上没有人理会你的箴言劝告,就这么让你孤独的躺着。那沙漠中清澈见底的一汪清泉好似你败落的眼泪,撑不住遗忘的重量而掉落在干涩的千千沙漠中,却永不干枯!而又有谁真正了解你?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古文明已经败落,历尽沧桑,这些文明的发祥地最终残忍的熄灭了照亮文明的灯火,而且干脆的连影子也不留!想象着那些文明古国如今的状况,我们作为文明古国之一,是不是也该好好像该怎样避免消亡的陌路,我们的社会也存在着问题,我们也面临着战争与和平的残酷挑战,那气势恢宏的大黄河,如今也正遭受与他们一样的折磨,同样也是一条孕育着古文明的涛涛大河,我们是不是该好好敬仰一下她雄壮的伟岸,好好读读有关她的一笔一画,忆一忆她的峥嵘岁月,品一品她浪尽淘沙的恢弘气魄,以此来承诺,中国文明不会消亡!

窥探世界文明——《千年一叹》

这是我第二次读余秋雨的书。之前是高中时候读的《千年庭院》,这很大程度上,打开了当时语文的写作思路。 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过了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追溯了希腊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除了旅途的艰辛,不得不惊叹人类文明的伟大。这是余秋雨对当代文化文明的反思,也是当代文人学者的反思。在二十世纪结束之际,这样的一次文化探索是具有当代意义的,以余秋雨作为个体代表,引发当代学者、社会当局的思考。这本书、这次经历没有引起更广泛的影响,以文人的思维和视角来思考人类的文明史是不全面的,就如文中提交到:历来走路最多的当属商人、军人、诗人、僧人,而文人也只能是人类文明浪潮中的其中一员,而非全部。这样的阅读,对于来说是收获颇大的,给我在地理位置、文明源没、世界格局上的启迪。当然,这些见解都是浅薄的,毕竟这里涉及的是人类文明史诗和世界格局的思考。

读后一叹

无法否认余老先生的文学功底,在每天紧张刺激的旅游观光之余,还可以将每天一文的任务完成的游刃有余。遗憾的是,我对这本书不太感冒。无意冒犯,很多旅行文字都是作者身临其境后感情的自然流露,读那样的文字感觉轻松自然,但这本书中的文章更像是每天一交的命题作文。虽然作者一再强调遥远的读者们对他每天更新作品的强烈渴望,然而每篇小文的粗糙,文章间附会的牵强,以及作者甚至有些无病呻吟的描写,也和文字一起,清晰地浮于纸上。其次就是,如果你读过前面几篇文章,你就可以感受到虽然作者的这趟旅途如他所说的无比艰险,但整整一个团队,有充足的装备,完善的后勤,明确的分工,和各路人马的资源关系,使这趟旅途更像是一次领导干部的出国考察(或许原本就是),于是,作者甚至在异域的旅途中体验了与爱人小别胜新欢的喜悦。这真像是一次豪华旅游。当然,即便如此,一路的舟车劳顿对一位老先生而言,已属不易,而他能坚持在那么疲倦的状态下每晚写作,精神可嘉。只是,还要求他能对沿途最真实最本质的当地人的生活有所体会感悟,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如果你对中东,西亚的国家感兴趣,可以读读这本书。因为这里有一个很好的选题,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和在最前线写成的文章。至于别的,想想这是一位老先生在“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段”“历险”时写的书,也就不要说太多了。(对不起,我最终也是没能坚持将这本书读完,或许最精彩的部分恰恰就在最后,而我刚好错过了。所以以上观点不免偏颇,言语过于偏激,还请多多包涵。)

千禧年,神游中东

我从来都认为,旅行不仅仅是身心的放松,旅途中因为过去不同的经历,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体验。“千年一叹”,千禧年的中东之旅,文人余秋雨带着我们的视觉感官,从文化的角度探索着人类文明的变化演绎。这是一次文化之旅,因为他的导游,是文人。

感叹曾今的历史所带来的感伤

原来有一种旅行是怀着沉重的心情原来有一种旅行是提着心吊着胆穿越在文化的贫瘠上原来有一种旅行是为了寻求千年文化所带来的沉重洗礼这就是这本书 所给我的感受文化的悲痛却用文字来祭奠所带来的是莫大的力量牵引我们向前继续走下去

值得一看的书

文章总体来说读来闲适,使人在各文明古国的历史中徜徉,当然也会有关于文明绝迹的一些遗憾和沉重感.余老的叙述手法很是煽情,喜欢感性文字的朋友可不要错过.娴熟优雅的运用我们的中国文字,感觉很美.我自身读此书最大的一个反省是,尊重感谢我们祖国的文明,这是我们的母亲,即使她在某些方面有些落后于世界潮流!

历史的尘埃

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历史一直是文化人商人以及各种家偏爱的。其实凡是脑组织结构比较复杂的,都能从历史中学到很多,事业成功绝对离不开历史的教诲!史为镜!可惜我始终是个单纯又愚蠢的人,高中历史奇差!最然没有学到逻辑智慧,却还是有千年一叹的感慨!one night in beijing 嘶声: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千年以后,你看看那些曾经的辉煌:大唐王朝,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最终你看到的只是残留下来的经过风吹雨打的一些砖墙瓦面!千年的历史,至给世人留下来这一点点的缺漏...

是什么让那些如此的文明崩塌……

千年的风沙埋没了千年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消逝在荒凉的风中我在想,到底是什么力量导致如此强盛的文明崩塌……这本书,我看了5遍看第一遍时,我觉得里面的内容很有趣,几次都笑出了声;看第二遍时,我发现在有趣的背后好象还藏着什么;看第三遍时,我渐渐的笑不起来了,反而觉得有点淡淡的悲哀;第四遍,我发现我看书的速度越来越慢了,甚至一页连看几遍,并且那种悲哀的感觉越来越猖狂,我说不清楚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第五遍,我开始思考文明的分量,连如此强大的迈锡尼文明也被时间所遗弃,那么现代的这些所谓的文化到最后会有怎样的下场,可想而知了……其中希腊文明是其中最触动我的,希腊创造了奥林匹克,并且成功的向世界介绍了它,推广了它,希腊举行了世界上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它一百周年时,希腊想召回他的孩子,可是奥林匹克却去了美国的亚特兰大……就如一位老母亲再也找不回他挚爱的孩子!这是多么大的痛!!那天整个希腊都在哭泣,甚至表示再也不申办了,就如一位饱受折磨的母亲与自己的孩子断绝关系,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挽回自己的孩子,世界也并没有注意这个已经肝肠寸断的老母亲………………

文坛难寻的妙笔

读到全书的尾声之作《今天我及时赶到》的时候,眼眶几次潮湿,直至掩卷而泣。“离别之后读懂了它--这句话中包含着沉重的检讨。我们一直偎倚它、吸吮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责斥它。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常常嘲笑它为何不走另外一条。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名誉、一分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说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这段话我反反复复不知读了多少遍。只有作者发自肺腑的文字,读起来才会这般真切动人。我想起从儿时到现在,我听到过不少人对自己祖国的古老文明嗤之以鼻的言论,每每这时,我总觉得自己实在是没有心情去和他们辩驳。他们在享用着祖先留下来的灿烂的文明的同时,可曾想过感恩?!近代,那些发达国家呈现出来的文明的确先进有序而富有魅力,可毕竟太年轻。年轻就容易浮躁。有谁敢保证,他们经年累月可以沉淀下来更浑厚、更有价值的东西?余秋雨先生的脍炙人口的五部散文集,除了《借我一生》之外,其余的我全部拜读过。我实在无法想像那些整天给他的文章挑“硬伤”找“毛刺”的人到底可以无聊可笑肤浅到什么程度才肯善罢甘休。他们真正找的应该是什么?我想,就是一颗宁静、充满感动、充满思索的自己的内心。

《千年》一叹

最开始看到《千年一叹》是在中学的图书馆,当时真觉得如获至宝。一口气看完之后觉得这么好的书,不做收藏,太可惜了。可惜到书城买书的时候,才发现第一版已经售罄,柜架上摆着的,就是现在这个版本,也是余秋雨先生回国后的整理版。遗憾是不用说的,虽然封面好看了很多,可惜少了很多东西。比如第一版里面很有味道的地图,还有鲁豫对于伊斯兰教严苛风俗的驳斥,当时看得很是过瘾,现在已经统统集体大逃亡,找不到了。也许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第一版的文字是即时日记,然后传回国内整理出版,于是深思熟虑之后第二版的《千》面世了,少了一些语言上的纤杂与繁复,可是,在我看来,也少了很多味道,本来充满张力的笔锋显得有些小心翼翼,震撼力大打折扣。但是还是要说,这是一本好书。

禀告始祖,此行成矣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余秋雨先生跟随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在世纪之交越野数万公里去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照他的说法:“在即将跨越这道千年山梁时,不能不回头看看以前的那几道千年山梁。”整个行程的路线是希腊,埃及,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中国。在游记中,余先生一方面描述了很多文明的古迹,让人不得不惊叹古文明强大的创造技艺,并为它们的衰败感叹;另一方面描述了人类古代文明路基的大多数路段的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和荒原,以及荒原深处的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目光。古今对照,更引人深思。我把我的读后感分成了以下四大方面。一、一段文明的成长极为不易,可是摧毁一段文明竟如此轻而易举。每个地方都有很卓越的文化古迹,比如希腊的德尔斐、巴特农神庙和克里特岛的克诺萨斯宫殿,里面的很多技艺甚至现代人还在学习,“(克诺萨斯)科学的排水系统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城市建筑学家来观摩;粗细相嵌的陶制水管据说和本世纪瑞士申请的一项设计专利没多少差别;单人浴缸的形态即使放在今天巴黎的洁具商店里也不算过时……”。更别说埃及的金字塔,以色列的耶路撒冷,约旦的玫瑰色城堡以及印度以泰姬陵为代表的充满东方童话色彩,“极度华丽又极度单纯”的建筑了。建筑是每一段文明的高度体现,它们每一座都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去修建,体现各自文明最华丽的一面。然而现在大部分城堡已变成断壁残垣,昔日的街道变成了荒原和战壕。文明建立很不易,毁起来倒是轻而易举。二、比起古迹的风化腐朽,更可怕的是人们心中文明的枯竭。这个“人们”又分成统治者和普通民众。古迹难逃风化的命运,但让人深思的是为什么这些地区的文明再也没有振兴起来。我想总归还是人心变了。正面例子如约旦。全部景物色调和谐,沿路建筑匀称,仿佛有一双见过世面的巨手反复打理,而且,“没有标语,没有宣传,一切都蕴含在一种不事先声张的低调中,他们连一个得意的表情也不给,好像如此体面是一种天造地设的存在,在这里已经延续了两万年。”约旦现在能继续发展,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侯赛因国王的国策,另一方面是人民保持着勤恳的生活态度,并不断学习。这个国家的人民在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们没有放弃。反面例子又有两种大趋势:战争和懒散。前者如伊拉克、伊朗,终年战乱,土匪、贩毒集团横行。后者如希腊、印度,人们总是很懒散,终日无所事事。“所有镇子的道路旁永远站满了大量蓬头垢面的人,互相看来看去。从小孩、青年、壮年到老年,好像要互相看一辈子,真不知道他们靠什么得到食物。”通常这样的国家的典型特征是大多数人贫穷,肮脏,不懂文化,不干活,没有秩序,而且超生严重(人口在穷人里膨胀)。这样的国家文明不能发展主要归咎于统治者,上层以权谋私,下层民不聊生。人太多,最原始的物质要求冲散了所有精致的文明。至于民众方面,我好奇他们竟一点不考虑吃饭问题,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去劳动!不知道成佛的释迦摩尼看到现在的印度会有什么感觉。三、有生命力的文明应该是刚柔并济,返璞归真,传播交流的。说文明应该刚柔并济,在佛教和甘地的身上体现的最明显,他们都反对暴力。但是很快就被自己的对手吞灭了。虽然和平稳定的局势才有利于文明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有保护自己的武装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国家的军事和文化一样重要了。至于传播交流在埃及文明体现最清楚。他们一直“沉醉于自负的神秘。当它以庞大的雄姿切断了自己被外部世界充分理解的可能,其实也就切断了自己的延续使命”。说返璞归真是要保护环境,不过度开发资源,还有尊重生命。比如印度文明因为宗教的误导,轻视生命、不负责任,以致人们最后连腐朽、恶浊和奴役都可以忍受。如波斯文明、希伯来文明,能屈能伸,得以延存至今。四、为中华文明骄傲,深感我们背负着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看完全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华文明屹立千年不倒而骄傲,第二个感觉就是想翻翻老祖宗写的东西。从秦的大一统,到儒家法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到科举制。它们都受过批判,但也正是因为它们历史可以被记载,秩序深入人心,文化得到普及,中国千年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当然,中国文化也有弊端比如太注重人际关系。彼此尊重,互相礼让是我们接下来的目标,这些在先人书本中早有提及,我们应该回头看看了。总而言之,期待在这个新世纪里,大家都会有反思有进步吧!Ps:据说第一版语言更犀利,也配有地图什么的,或许那本读起来更棒!2015.08.11

有触动……

读完有所触动,但可读性不及《文化苦旅》。考证、工具、书袋俱全的书斋里,“做”出来的《文化苦旅》,显得更厚重些,更华丽些,更造作些。这本书则更糙砺些,更自然些,更肤浅些……行程,感觉有些走马观花;结尾处的思考,还是偶尔让人有些触动。

让人震撼的千年文明

从作者抵达希腊开始,我也沉浸在了浩瀚的古文明之中无法自拔。看希腊的与世无争、闲散自如;悲埃及没落的辉煌、文明的湮灭。《千年一叹》让我随着它横贯亚欧大陆,跨越千年时光“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

整体不错,中间靠后部分略显粗糙。

喜欢本书的大部分,除了中间靠后部分的写作,个人觉得有点粗糙。通过行走,对中国社会进行思考。推荐最后旅程结束,回国之后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叹。另,强烈建议边看书,边上网看凤凰卫视当年拍摄的纪录片《千禧之旅》。

谁的悲哀

一路上,付出了多少艰辛,而一路,只为了追寻曾经的辉煌,虽然现在弄清的没弄清的也有很多,但,失去的已然失去,我们的感叹, 也只能是后话.文化的流失,已成现实.我们对着它说, 我来过,它默然,当我们转身离开,它离我们越来越远......

文化之旅

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开自己的越野车环游世界。于先生环游大半个世界,还都是历史文明之地,好生羡慕。希腊,西方文明的起源,群星璀璨,心驰神往。地中海的沙滩只有爱琴海才最温柔,多想漫步在希腊的古道上,走在那些古建筑前观望。西方文明从这里开始形成。古老的希腊神话,美丽的爱伦,还有那数不清的哲学家,思想家。雅典这个名字听着就美丽。如果有机会,意大利,土耳其都不要错过。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那风景的优美。埃及,黄沙漫漫,我沿着尼罗河向下游走去。古代法老,埃及艳后,木乃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每一个奇迹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历史。骆驼,铜铃,法老,留给埃及的文字和图形记录着历史,留给我们的是猜不完的迷。以色列巴勒斯坦,连绵的战争摧毁了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却毁不掉人们心中的信仰,橄榄枝在孩子们的手里,耶路撒冷还在那。战争可以打败一切,却永远也不能摧毁人们心中的信仰。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是主题,我又一次看到了阿拉法特的微笑。彼地熄火,和平安放,圣城便真的成为一座圣城,一方洁净。伊拉克,两河流域孕育了又一个文化起源,美索不达米亚承载着千年文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仍是当地人的骄傲。二十年前战火纷飞,撤兵也不意味着和平。想起2007年亚洲杯上伊拉克夺冠后丹尼斯的哭泣,更加真是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瞬间。伊朗,波斯铁骑只存在书本中,政治信仰,民族凝聚力让人折服。陌生又熟悉的民族让我无从起笔。因为不了解,一切都是那么美。悠长的历史更美。巴基斯坦,宗教文化丰富,突然想起伊斯兰堡的建筑。佛教,伊斯兰教在此汇集。《古兰经》,《大藏经》不断诵读。传说玄奘在这里取得真经,巴基斯坦依然美丽。印度,想起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虽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状,但提起印度,闭上眼睛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美丽的泰姬陵,佛在菩提树下参禅。好像亲赴那里,观看恒河的晨浴。尼泊尔,我似乎看到了喜马拉雅南麓的山岷,白色的山头高耸入云;我似乎听到了山腰的阵阵钟声以及寺庙传来的经文。我能体会到这片山地的神圣。因为佛在心中。中华文化千年未断绝,深深根至于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离不开水的沐浴,这是所有文明的起源。中国崇尚无为,也就是不违背社会自然,还有中国人民的传宗接代思想,我想这就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不败法则!

人生是场修行

这本书至今仍在床头,话说从当年我还在对人生感到无限迷惘到后来形成较为完善的人生感觉的过程中,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一次旅行,只是当我们真正有这种觉悟需要的却远非这简简单单的一个道理,而是一场场深刻的体验之后的一个偶然、一个契机,对此,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当我能以这种态度生活的时候,我才只有二十岁。

叹醒众人

与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等其他著作相比,我更喜欢这本行为艺术的作品,一切都在行为之中完成,不必做其他太多的修整,也很简单少去文人墨客们习惯的"做文"风格了,也更能让我们身临其境了。感谢现代文明的先进,让每一篇可能成为先生遗书(有点极端)的日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伴随着先生的脚步,我们走过了文明了路基;透过先生的气息,我们问道于残留遗迹;听着先生的叹息,惊叹现实的文明。远古的文明,在漫漫长河中,渐渐的被磨去了它那独有的棱角。那些望其生畏的文明,要的是大家共同进退,也许这就是众人的本性吧。但我更想说的是,现在的人们是否能对现在的文明进行一个筛选了,我们需要一些现代文明的一些象征存在,但是我们让其麻痹我们的心智,迷惑我们的双眼,让我们优秀的文明闲散下去。

千年一叹

他们沿着西柰沙漠、戈兰高地、伊朗山脉一步步量回来,他们捧掬着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水一口口喝回来,他们梦抹着千年的眼泪,揣着废墟的叹息一截截摸回来,他们背负着远古的疑惑和现实的惊吓一站站回来……才发现,“我们一直依偎她、吸吮她,却又埋怨她、轻视她、斥责她,花了几千年的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却嘲笑她为何不走另外一条,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荣誉、一份尊严,我们常常轻率的说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嫌她皱纹太多,一会嫌她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她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于是,作者发出感叹:祖国,今天我终于及时赶到。

一叹

一年前读过,顺便借阅了凤凰卫视出版的千禧年文明之路考察系列的记录书籍。从心底里说,我比较欣赏余秋雨。不论舆论界有怎样的是是非非,从他的文字里,可以感受到作为文化人的博大胸怀和独特视角!看一看,能让你的心里更加沉淀。

失落的文明

几千年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崛起了几大文明,而今天当我们重新去寻找文明的痕迹时,早已经消失殆尽,唯有中国,一脉相承文明得以流传。在千年之交,寻访文明,千年的一切都化为一声长叹。

发现,思考,反思

从希腊到尼泊尔,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古文明的洗礼。站在文人的肩膀上思忖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旅行其自身就是一个发现既而思考并反思的过程。我更多的是对几大文明的衰落而倍感惊讶。透过千禧之旅,也或多或少的了解到在这一区域内易破碎的脆弱性。军事远征,社会秩序的混乱,宗教战争的精神扫荡与保守,一度让几大文明耗尽精力。我们常拿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比较,痛心疾首的批判中华文明的弊病,然而回过头去看这次秋雨老师与祖先的对话,庆幸中华文明绵延千里,生生不息。其中必定有中华文明的优势所在。多一份崇敬,少一分傲慢。毕竟,文明的延续必然是在矛盾中发展的。“我把对中华文明的探讨,放在简化人际关系的迷魂阵之后”秋雨老师一句话便概括了中国的现状,有些问题还需我们放下浮躁,更深层次的思考。

千年一叹

一直都很喜欢余秋雨的笔触以及在驾驭文字时所表现出的那种细腻,这本书不是在用文字描述眼睛的感官,而是用语言来抒写心灵的感慨。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

深有感触

此前也没有读过余秋雨的书,所以对其他人对这本书的褒贬也没什么发言权。这本书也是我为埃及旅行选择的行前功课之一。因为此行去埃及亲身体验和感受过,对埃及这一部分历史和文化,以及现状的描写深有感触,太贴切了。我觉得还是值得阅读的。

探究失落的文明

这些天每日手捧《千年一叹》神游中东。跟随余秋雨的脚步,穿越了几千年的迷雾,踏上久远的古老之地,探寻人类文明的痕迹,慨叹文明的发展与灭亡。曾有高僧在纽约做过这样的行为艺术:用各色细沙,花费十几个小时精心描画出精美绝伦的沙画,看得人惊叹不已。然后,高潮来临——几个僧侣同时用刷子毫不犹豫在瞬间扫除堪称艺术的精美沙画。这个在网络盛传的行为艺术,撼动了多少人的心。佛教文化中的“空”尽在其中,深刻洞明。当我细细揣摩《千年一叹》,才发现整个古老人类文明似乎正好印证了这个行为艺术所要传达的禅机。曾经在四五千年前就有高度发达文明的几大文明古国,四千年前两河文明就已经充分成熟。从希腊历尽几千年不倒雄伟壮观的“巴特农神庙”到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从巴比伦不可思议高水准的《汉谟拉比法典》到埃及神秘的卢克索金字塔群,从波斯“万国来朝”的显赫到犍陀螺国精美的佛像造型,这些曾经辉煌到耀眼夺目的古文明,却还是经不住千年的风霜,失落在滚滚风沙中。余秋雨在书末总结了几大文明失落的原因。“人类的文明除了被远征的马队拖垮、被野蛮的战火焚毁、被无序的乱脚踩践、被纷争的怒气掩埋外,还有不少导致衰落的自身原因,例如迷昧和保守。”远征、失序、迷昧、保守,几个简单的总结,余秋雨从一个文化人的角度做出了颇为深刻的阐释,在粗粗翻完失落的文明史后我也极为认同。余秋雨能把几千年几大文明的衰落归纳到八个字,真算宏观深刻了。不料,在不期而遇的克里希纳姆提的书中,我却找到更为精华的解释。他不是有意评价文明,简简单单一句话却切中要害——“寻找快乐,寻找什么是神和真理,这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一旦停止文明就衰落。”不论希腊、埃及,还是希伯来、巴比伦、波斯、印度,即使产生过璀璨的文明火花,往往下一秒就开始迷失、反复。希腊沉溺常年内乱和远征,追求真理的苏格拉底死在绞刑架上。埃及一步到顶的神秘高度文明,最终却被历代帝王对死亡的向往埋葬。能修建“空中花园”的巴比伦,雄壮的同时却掩不住极度的暴烈和凶残。拥有居鲁士和大流士这样伟大君王的波斯帝国,却是难以继承和延续的私人霸业,他们的身后已是一派充满脂粉气的无能。而印度本土佛教文化的衰落,竟也宣告着真理会被低层次文明替代的惨剧。初中哲学课上,老师告诉我们,事物总是螺旋式上升发展。如今看来不能说放之四海皆准,单单人类文明史的沉沉浮浮都难以说通。这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望,事物总是在向上发展吗?我看,那是一种火山爆发式的,说不准年代,说不上段位,说不清过程的一种能量释放。也许,最美好的文明已经逝去,也许,还没爆发。原文地址:http://www.jinbifun.com/Blog/100000273/100024850.shtml

抒情性太强

这本书我看了快一个学期了。快看完了,挺有成就感的。我居然把一本像字典那么厚的书看完。可是都快看完了,心里仍有空空荡荡的感觉。到底我看完了这本书,我获得的关于当地的文化感染有多少啊?好像没多少。可能他的形式是日记式的散文,抒情性太强,也有些是记事的。但关于当地文化的挖掘的描写不多。无法透过本书深入了解他所到之处的内在文化。有走马观花然后写下感想的感觉。不那么喜欢余秋雨就是因为有时候觉得他的感情太丰富而有泛滥的嫌疑。可能是抒情式,很容易看懂。从文学价值来说,还是值得看下。他们的团队还是很勇敢,越过许多土匪集中地地区。经历过许多困难。其中许多分离许多酸甜苦辣都是无法想象的。 我专注地看下去是因为他们到的地方都是我感兴趣的地方。即使没能有很深的认识。能知道他们在那些土地上看见过什么发生过什么也是好的。 希腊,埃及,以斯列,伊拉克,约旦,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最后回中国。 什么时候我也能这么走一次呢。

余先生很累---不可能不累。

《千年一叹》  买此书的目的完全因为书中“千禧之旅”穿越十国的路线正和我自己计划的一模一样:  希腊,埃及,以斯列,伊拉克,约旦,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最后回中国。  只不过我打算逆走,从尼泊尔出发,希腊是目的地。  这是再版,余秋雨先生补写了前序,一上来就摆明这厚厚一本肆佰多页的日记体散文集成文于三个月左右的千禧之旅途中,不会大修改,并不抱憾。  这样的前序是会给人亲切感的,因此对内容并不抱太多希望,只是怀着轻松的阅读心态来了。  毕竟-这书是写于旅途的劳顿当中,本身已经十分不易。  余先生很累---不可能不累。  按照余先生所说,千禧十国穿越之旅的目的意在追溯人类文明的起源,拜访考察最后的遗迹,从而进行思考总结。但是三个月时间对于人类肆仟年的时间简直太短!  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  顶多看个走马观花,更别提详细介绍,建立联系,引发思考了。  所以余先生的文章还是不能避免尴尬。  沿着车轮碾过的线索,文章的内容一直在见闻重现和引经据典这两极间摆动。  虽说再版对于书中提到历史人物,地点,时间都给了简略的介绍,但是对于世界史知之甚少的读者有时还是不免一头雾水。而对于熟知的读者提到的内容又过于浅显。  余先生对于所经国家生存现状的捕捉是我认为此书真正有价值的部分。他以一个当代中国文人的视角观察了新世纪即将到来前,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小到一个人体的人的状态。如,以斯列纪念二战中遇害犹太儿童的纪念馆,巴基斯坦的怪物卡车,印度极度贫困的村庄,这些才让我们对异国的文明产生立体的认识,读起来很有意思~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比起一些装帧精美又装腔作势的文化溯源书籍要可爱的多~。

回看一程,不再繁华如昔

读完《千年一叹》只是数日,心还紧紧相扣!没落的文明曾经繁华,那印在年轮留下的圈层里,跟着余老的探古访幽、步步紧趋,那斑斑驳驳的过往,留下了什么?我们看古之文明,能用的便是零零碎碎的拼凑和衔接,我们看今之文明,却炮火硝烟。文明的颠覆,是当今举目的西方所承接了更适合整个世界生存的必须,而那残留的痕迹里,我们缅怀,我们祭奠,我们深思,而能比拟的却只是瞻仰!文明古国曾在历史中都炫目的亮及一时,他们遗留给现世的,除了延承的一些古老还有旧迹,须弥一个幻象的世界让世人世代探究,却唯独没有给我们一个答案证明其完整性,那似乎就是人类文明的断层!都说一路走一路歌,而读书的过程,却不是如此轻松惬意。文明过后,是否时下就是种发展的必然呢!文明没落,是否就是该是一种回归的本真---那种荒凉文明的姿态!千年一叹,岂止?!叹叹,残喘的症候!!

我曾经来过

没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旅程是流于表面的,以往书中的这些国家给我的感觉就是战争和贫穷,是我此生不愿踏足的危险地带,而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固有观念让我对这些地区的人民产生一种狭隘的偏见!虽然余老师一直强调这些篇章都是有感而发的即兴写作,有词句上的不严谨请大家多多包涵这类话语,但经过一天舟车劳顿还能写出如此深刻的游记也实属不易了!印度,巴比伦,以色列......这些曾经人类文明起源的始发地,经历了史上人类智慧结晶的鼎盛繁荣期,而现在却日渐被贫穷和战争吞噬殆尽,无论出于宗教原因或某些国际政治干预,现在这些区域的人民已无暇顾及祖先曾赋予他们的传道重任,也没有了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这般沿河叩问的闲情!如何解决粮食问题,如何求得遮身蔽物的一隅之地都成了阻碍他们生存的绊脚石,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小手甚至连像样的文具和书本都没有!而这些“圣人”的后代竟没有意识到这严峻的境况,以宗教的名义进行着各种不必要的面子之争!有时我曾想:这些地区如果没有那么多传奇故事,没有那么多显赫王朝,没有那么多能人贤士,而今是不是可以躲过这么多战乱纷争和某些别有用心?我们再看到它们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平心静气许多?此书完成于千禧之年之际,现在那里的情况我们也能从新闻电视中略知一二,但总体而言,生存境遇仍不容乐观,甚至比那时更愈演愈烈!这些我曾不愿踏足的地带,现在估计我有心想进也不容易进入了吧。

浮华若梦

余秋雨千禧年之际随凤凰卫视的踏寻古文明之旅,希腊、埃及、两河流域、印度。。。读后无其他感受,唯叹浮华若梦。那些曾经繁荣辉煌的古代文明,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被遗落,在时间隧道中慢慢迷失,或灰飞湮灭,或仅剩废墟

千年一叹

上教育硕士课那时,班上一个比较“红”的同学大声并且鄙视地说:“讨厌余秋雨。”我很愕然。虽然谈不上喜欢,但总没有说那么地讨厌一个人。人总有长处的吧。何苦老盯着鄙人的短处。以至每每看余先生的文章,我都有点怀疑自己太低俗了。这几天看了余秋雨《千年一叹》。这本书还好。刚看时,我觉得里面的内容很有趣;接着,发现在有趣的背后好象还藏着什么; 中间,觉得有点淡淡的悲哀; 最后,我开始思考文明的分量,连如此强大的迈锡尼文明也被时间所遗弃,那么现代的这些所谓的文化到最后会有怎样的下场?旅行,其实是一个发现过程。读别人旅行的书,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千年一叹》——千年一叹叹千年

小的时候看过余秋雨的一些文章,可是因为年纪小,无法理解他的深意,所以儿时的我是不喜欢余秋雨的。后来渐渐长大,了解了一些历史后再看余秋雨的文章才发现那其中的深意。我们的课文中有一篇《都江堰》,写得非常大气,我一直也想写一篇关于都江堰的文章,可是,我想,无论我怎么样的努力也是无法达到那种磅礴的气势的,所以就没有“自取其辱”。余秋雨的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凝聚了血的,他真的称得上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为了探寻历史的踪迹,亲自到历史发生的地方感受历史,千山万水都无法阻挡他探寻世界、探寻历史、探寻奥秘的脚步。然而这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千年一叹》,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古国的悠久历史与悠久历史所带来的历史沧桑感,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余秋雨踏遍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布满荆棘、坎坷和危险的。亚非欧这片土地在历史上是文明的辉煌,而如今无论是沦陷还是战争,它们也一直都是热点话题,加之它的历史性,于是战争变得更加惨烈。就像余秋雨说的“我们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三十几名警察刚刚被贩毒集团杀害……”那里布满了危险,可以说他是在冒着生命危险来写这本书。《千年一叹》不同与往常的那些散文,它是日记,更加的真实,也更加的能流露出真情。就像余秋雨说的,他这一路太过辛苦,所以他没有改动这些日记,因为任何语言都代替不了当时当刻的感受,所以他保留了这最淳朴、最真实的文字,于是我看到了最真实、最感动的千年古城,以及最真实的余秋雨,最真实的旅程。余秋雨之前的文章无论是写作的手法和语言都比《千年一叹》要好很多,可我还是觉得《千年一叹》才是我手写我心,才是字字看来都是血,才是真正的经典。语言平实,不哗众取宠,却仍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心,而文章最重要的便是这种真情实感。“以前我在实地考察中国现存原始文化、写作《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也曾一次次地投人过肢体历险和精神历险,但与这次相比,那时总还能转弯抹角地找到帮助和保护”,这一次的旅行注定了艰险。“不仅仅是荒原。荒原深处有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目光。”那种内心的恐怖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的,他们一路上都是官兵举枪把守,就好像是在看着犯人一样,照片上的景色也只是清一色的沙漠,沙尘滚滚、满面风霜,条件艰苦的难以忍受令人难以想象。可是,我想余秋雨这一路也是值得吧!踏过千年的土地,在最近的地方触摸千年的灵魂,感受文化的美丽,有开心,有辛酸,有感叹……可那都是最珍贵的经历。他最开始去的是希腊,他说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始祖,可是现在却令人难过的落后了,尤其是奥林匹克100周年纪念的那场运动会,希腊在经济落后的同时也失掉了尊严,美国的经济强权终究还是胜过了千年的文明,可口可乐终究还是代替了希腊神话,于是全场哭声一片,全国哭声一片。那时痛苦的不只是希腊人,还有千千万万个热爱希腊的人,可惜在资本主义强国的“统治”下,再深厚的文明也无法阻挡它的强势。而后是埃及。法老、金字塔、沙漠、咒语……埃及总是与神秘相伴,金字塔就是一个奇迹,一个至今都无法创造的奇迹,一个至今都无法解开的迷。还有它的历史,上下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埃及之行对于秋雨而言还是不错的,尤其半路上碰到了很多热心的埃及人,虽然他们有点热心的过头了,可是还是很让人感动。现在的埃及繁花落尽却依然美丽,美丽在人心,他们知足常乐,热情好客……有很多不可多得的好品格。然后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是敌国所以出入关的时候还惹了麻烦,差一点被扣留,然后印象最深的便是关于犹太的历史。犹太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而是到处旅行,只是无论是现在的犹太人还是过去的犹太人都不那么幸运,他们因为没有国家,所以处处受压,再加上他们上进、优秀、多金……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别人开刀的对象,即使是建立自己的国家也还是灾难不断,纷争不断,可是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却一直走了下来,他们很伟大。给我最深震撼的还是伊拉克,不仅仅是因为余秋雨的文字,还来自伊拉克现实的苦难。那样一个沉淀千年的灿烂辉煌的巴比伦千年之后不仅要遭受辉煌散尽的悲凉,还要遭受无边无际的战火的摧残,那该有多痛啊!“我在一本国际地理书上读到过这样一个断语:‘巴格达简直是浮在油海上的一个岛。’更何况,两河流域依然水草丰美,鱼肥羊壮,如果说,这点水草曾经大大地润泽了历史,那么,浩瀚的油海能给两千万人民带来何等的富强!但是,极度辉煌的古代文明和极度优越的自然条件,在这儿都变成了反面文章,现在,连世界上最贫瘠地区的人们,也在远远惋惜这个真正‘富得冒油’的地方。”伊拉克,这个名字再也不会让人想到灿烂辉煌的巴比伦,想到的,只有满目疮痍,弹火冲天,四处狼藉的恐怖之地。无情的炮火残杀着无辜的人们,妻离子散,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战战兢兢。这种提心吊胆,居无定所的生活日日夜夜折磨着伊拉克人民。在战火的摧残下,人们心中仅存的便只剩下心中的那份信仰,那份恳求上帝赐予幸福的信仰。于是,无数的人赶往耶路撒冷,这个拥有哭泣之墙的宗教圣地。哭泣之墙,传说中距离上帝最近的地方。人们对着哭泣之墙呼唤上帝,呼唤和平,呼唤幸福,却还是只见烟尘纷飞,黑沉无边的战火。石油,水还有耶路撒冷,这些本是美好的东西却是伊拉克人民饱受苦难的万恶之源。再造的巴比伦古城也失去了本色,还原后的巴比伦古城虽然美丽却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再造的美丽只不过是破坏了废墟的历史感,余秋雨对于巴比伦的改造非常的气愤也非常的难过,我虽然没能去看看,可是,我想,废墟虽然并不美观,但是废墟正因为是废墟才能让我们感受那种文化的苍凉感,才能让我们在最接近历史的地方触摸历史想象它当年的辉煌与繁华。就像是圆明园,正是因为毁坏前后的繁华与苍凉才让我们百年、千年之后依旧怀念它的美丽,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废墟,一直以来都在以它固有的方式见证历史、铭记历史。余秋雨一路走来,最不喜欢的便是伊拉克。我想伊拉克作为曾经的巴比伦,它的美丽与辉煌毋庸置疑;余秋雨作为一代文化大师,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是无论如何都会热爱这片土地的。只是因为内心里无法认同现代伊拉克人民对于古迹的做法,所以才心生厌恶的吧!正是因为爱的深刻,所以才恨得惨烈!不过其中有一段是很感人的,就是当时余秋雨碰到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他问:“你是不是像大人们一样,觉得美国讨厌?”没想到女孩儿用流利的英语回答说:“你指它的人民还是它的政治?人民不讨厌,政治讨厌,它没有理由强加给别人。”余秋雨又问:“你讨厌美国政治,为什么还学英语呢?”回答竟然是:“语言是文化,不一定属于政治。”这段话大概是我在全书当中看到的最为感人的一段了,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可以把问题看得这么透彻,我想,伊拉克的未来掌握在这样的孩子们的手里,伊拉克又怎么会被打倒呢?可是,他们这样美好,美好到令人心痛,这么可爱的孩子为什么要遭受战争的摧残,为什么长大后要到战场做令人闻风丧胆的炮灰呢?属于伊拉克的故事总是那么得令人怜惜,而我只能坐在家里思念着它,为它的痛而痛,为它的悲惨扼腕痛哭罢了!然后是伊朗,余秋雨对伊朗的评价很高,因为它和伊拉克是挨着的所以更加衬得伊朗的美好、光明,也许是因为我对伊朗不了解,总之我对于伊朗的美丽是很无动于衷的。我看不到它的美丽,我看到的只是伊拉克的惨痛,美好的伊朗衬得伊拉克更加的惨痛。后来的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都没能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了,不过余秋雨这一路很辛苦,不仅吃不好、睡不好,甚至有生命危险;我一口气看下来也很辛苦,因为这本书承载了千年的苦痛而我深陷在这千年的苦痛中久久回不了神。就像余秋雨说的那样,千年一叹,这一叹,就是千年的时光。所幸的是中华文明保存得要好很多,虽然也大量丢失,但不管怎么说,精华的东西传了下来,这多么得让人庆幸啊!我们竟然还拥有那么多。

莞尔已千年

看到恒河流域的时候,我正坐在五角枫下的木椅上。莫名的一声叹息,让我停住,抬起头来,正看见红润的落日正将准备沉下。刚刚落过的雨水,使得此时的空气还很滋润,并还夹杂着一些温暖的青草味儿。红日的圆润大致也和这还未散去的雨气有关吧。凝视了良久,看着可爱的太阳从这个树梢滑向另一个树梢,最终还是慢慢消隐在了朦胧的西北方向。突然像是一条闪电穿过我的脑海,让我联想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释迦牟尼,是否和我一样坐在菩提树下,望着西下的红日,一时醍醐灌顶,悟道涅槃了呢?而且偶然的是,我与他是同一天出生的,都是在农历腊月初八的清晨。第一声鸡鸣,将我们唤到这个尘世。当然我们又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他近三千年的凝视,伴随着苦痛沉思与繁杂的精神博弈,而我此刻只是简单地望着夕阳,不置丝毫的冥想,不追随圣贤的足步,只是望着,物理的凝望,机械地体会这千万年不更的美丽。况且他是伟大的,伟大的思考者,悟道者,涅槃者!他是圣人,是仙人。而我只是偏安一隅,微沾其佛光的“小”人物而已。我不曾想过普度众生,也没钢打的铁骨经受那百般磨难和精神的苦痛。在他背后,我只能选择卑微。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了。我第一次认识他是因为一本佛教书籍。那时候我并不大识字,恰巧那本书大部分都是彩图,我问奶奶书上画的是谁,为什么出生时就是金光闪闪的样子?她告诉我,他就是释迦牟尼,一个和我一天出生的人。那时,我就喜欢上了这位王子,这位佛家鼻祖。倒不是因为他是佛祖他成了仙,得了道,我才喜欢他。喜欢他而是因为他绮丽的一生,以及我们都是腊月初八出生的人。也许这些话有些“大逆不道”,对佛祖竟也敢品头论足,竟也敢用“喜欢”与“不喜欢”这样的词汇。宗教历来都是严肃的让人剑拔弩张,甚至让一些地区几千年不得安生。而我不是在明显亵渎神灵吗?不,我这里不谈宗教,只是论这千百年前的人,想念这千百年前的人,只想与他来个人与人之间的神会,感性的神会。也就望请原谅我的恣睢,原谅这一个无神论的笔者。待到日落了。我收拾了缥缈的思绪,从佛祖的年代回来,决定简单的去食堂吃些东西,然后再回去继续看这《千年一叹》。是的,早些时日,我提到过这本被我搁置了两三年的书。个中原因我也不再做些赘余的论述。但说实在的,三十五万言的作品对我来说不可谓不厚重,捧在手中读起来也不无有些担忧。好在余秋雨的文字颇有一些味道,读起来酣然畅然。不觉之间几十万字如同过眼美景,抓也抓不住地奔向了身后,因此昨夜我还故意留了尾声,以待明日再读。好似有种依依不舍的情味,怕是过早分离,落了孤寂之感。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无可辩驳。刚购得这本书的时候还十分不爽,应别人对他批驳的景,说出了“余秋雨还真的商业化了啊!连日记也敢拿来发表。”的话来,现在想来不觉莞尔。而如今我对文章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信手捏来的东西,不经雕琢,不经繁饰,反而有种去伪存真之美,也更能见得一个文学家的功底。因此我对《千年一叹》的评价可谓是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观。余秋雨,穿越数万公里,历经十几个国家,用车轮,用足步,丈量,品砸远去的人类文明留下的贫穷,愚昧和恐怖。我不得不敬仰他在纷杂的尘世,荒乱的世界里给我们寄来的文字和余秋雨本人。但是我真正开始用心读的时候,也往往就是在我发现真知的时候,同样也是在临近收尾的时候。印度河和恒河是他最后祭奠的古文明发源地,也就是在这最该结束的时候也让余秋雨最为伤心,最为愤慨。这一点也不奇怪,作为文化的追随者,对文明的继承和延续都有着无可比拟的热忱与渴望,但当看见恒河流域的“遗民”完全堕落的姿态,发出扼腕的唾骂也是情有可原的。而我对此则抱着宽和的态度,也许我的看法只是更加的感性,或缺乏理性的思考吧。对于印度的荒诞,余秋雨一改一路的隐忍和坦然,道出颇为不快的心绪。尤其对印度的污染,贫穷,拥挤十分的反感。他似乎很厌恶待在恒河等死的老人,厌恶乞讨的懒惰之手,拒绝承认恒河的美丽。觉得他们就像珍馐美味里的一粒老鼠屎,让人不可原谅。尽管随行者一再劝诱,他也一再坚持用情绪化的笔触描绘古印度的遗民。而我倒觉得他们更接近生命的本真态,安于现状,时刻追随着生命的安逸,不想着拼命地劳作,不想着浮世的名利,但仍有坚韧的信仰,追求生于恒河死也于恒河的态度。余秋雨似乎很反感人们都把骨灰洒向恒河。觉得各种尸骨各种腐臭也都一并汇入这圣洁了几千的河流,实在让人作呕。其实人生来不就是一抷黄土吗?我们生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印度人也觉得他们属于恒河,无论恒河怎样,也无论他们将恒河怎样,恒河依然滋润着他们,他们也依然追随着恒河,始终不离不弃。难道这一点不值得敬仰吗?我们素以黄河为母亲河,可是又有几人愿意将自己的尸骨付之与她,来生也期与她为侣?他们将死看成回归的途径,恒河就是回家的终点,是他们的归宿。这些观念似乎和我们的老子的世界观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我尊重他们,敬仰他们,尽管他们的做法有违现代文明,有违现代审美取向。但谁又能肯定,余秋雨眼中的古印度就和现在的印度有着天壤之别呢?只是时代变了,恒河和他的子女们也有了现代人与自然都有的复杂关系,而印度独将这一面表现得更加得淋漓尽致。但我相信这也不至于会使他们变得一无是处。余秋雨也许有了一股强烈的感情错位之感。他所了解的古印度,文明灿烂一时,与现在相比可谓是相去甚远。文明仿佛已经背离了她的子民,将他们遗弃,甚至将其视若敝履,任他们自生自灭。先辈做的太好子孙永似乎远都要背负着不肖的罪名,这仿佛是一个不争的诅咒。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也一直只是一个尚未完成的中国梦吗?也许这也正是顺应了“低熵原则”文明太久了,累了,想休息一下,回一回元气,便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也不好强求什么,毕竟历史的包袱谁都无力担负。在余秋雨的眼中,希腊是蓝色,埃及是黄色,以色列是象牙色,伊拉克是灰色,伊朗是黑色,巴基斯坦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印度是油腻的棕黑色,尼泊尔是绿色。这些颜色在我看来不无是余秋雨的感情色。但我并不否认他的价值判断,我除了大体认同,也别无选择。因为反思到自己的卑微与渺小,才觉得自己活得像一粒微尘。无法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这片美丽而又辽阔的土地,更无法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我摄取的一直是别人咀嚼后的东西,这是我的痛苦,也是我一直保持不硬性追随某些观点的原因。我希望我是理性的,尽管事实经常并非如此,但至少我追寻过。尽管巴基斯坦在余秋雨看来是说不清的,但我却想保持对她的一种亲昵的姿态。不为别的,只为法显和玄奘。玄奘三十岁翻过帕米尔高原来到这里,而法显已经是六十七岁的高龄仍以奇迹般的毅力抵达这里,就是现在的专业登山运动员,配上先进的登山装备,翻过丛林,高山和雪岭,也绝非是件易事。当然他们最终要去的地方是天竺,但在这里他们同样都受到了礼遇,而且直至现在他们依然受到巴基斯坦人民的敬仰,和供奉。他对我们的认同让我为之宽慰,为之感动。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余秋雨不大乐意接受的现代“天竺”。而现实情况是,印度对中国也是极度不友好的,余秋雨也特地为此作了《恃弱和逞强》一文,论述了印度的“中国威胁论”,分析了印度的狭隘情节。但此刻我不关心政治是非,就像不大理会宗教的严肃性一样,我只是感性地触碰这个世界。我会去宁静平和地欣赏一轮红润的太阳,而不去考量中午它是怎样无情烤炙我的。因为我相信我们不参杂过多的情感,也就更容易客观公允,也就更容易知足,更容易获得幸福。喜欢它,不外乎因为泰姬陵的存在,撇去那个被妖传的爱情故事,泰姬陵依然可以卓然于世。它折服了人们几千年,也仍将使人们折服下去。至于那个建造者,国王沙杰汗,他是会被当做情圣一样看待,还是仅仅只成了一个悲哀的陪衬,我倒不是太过关心,心痛的只是,白色的泰姬陵的对面终究是没有立起沙杰汗的黑色王陵。沙杰汗本计划百年之后自己和王妃能够隔河相望,然而子嗣不肖,将他驱逐下台,才造就了泰姬陵的形只影单。也许这样更好,这样的美更加值得珍惜,更能彰显出她的独一无二,更能触发人们的感情线,让人容易想象出沙杰汗对泰姬无与伦比的爱,并能够幻化出美丽的爱情故事来。也似乎更能够容易让人们想象出泰姬的美丽,和她倾国倾城的笑容。仿佛莞尔一笑,就能倾倒千百世的人儿,俘获古往今来者的心。今天清晨。我赶了个早,洗漱完,双手捧住《千年一叹》犹如捧着几千年积攒下的美丽传说,我希望我也能够存活于那个被压缩的漫长岁月,希望摆去余秋雨的主观认知,亲身经历那段神秘的岁月。我相信余秋雨的拜谒不足以是对千年古文明的再现,无论是谁,又无论他虔诚地匍匐在地祈祷了多少个千年,他也无法真实的再现那些在无奈间衰落的文明。而但凡古文明出现的地方,都出现了不同层次的文明衰落,这样的幸事和不幸似乎特别偏爱亚洲,这片美丽的地方。仿佛这一切也已是冥冥注定,无可更改。也许我也不该再有所强求,宇宙自有宇宙的自然规律,我想文明睡久了,终会有苏醒的时刻,正像她初睡时一样。而此时的不堪也只需权当是一个恶梦,睡时的繁华也只需莞尔置之。只是此时莞尔已是千年,相形与人类个体的生命而言,不觉仍是唏嘘。

你无权批判。

对于余秋雨,我一直很矛盾,我惊叹于他优美灵动的文采和独到新颖的文思,我喜欢他的悲天悯人,喜欢他的怀古伤今,喜欢他的忧国忧民,喜欢他苍凉的笔锋,喜欢他沉痛的叹息与低吟。但我却厌恶他对于不喜欢不了解的国度的居高临下和恣意批判。事情源自于《千年一叹》。我看了他在印度的游记,他笔下的印度,完全是个环境脏乱、民风庸俗的国度。他不喜欢印度人爱看热闹的小市民做法,不喜欢印度人口的众多,不喜欢被印度人视为“圣河”、“印度的母亲”的恒河,且毫不留情的以六个字作为恒河之行的题目——“我拒绝说它美”。余秋雨先生,我想,作为一个文人,你应该懂得对别国起码的尊重,恒河在印度人心中的地位,就等同于黄河与长江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试问,倘若一个外国作家大肆嘲讽我们的母亲河,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会是什么感受?况且,你真的了解印度文明吗?真的了解恒河吗?你是否知道,恒河的水是可以自净的,尽管它看起来秽浊不堪,但迄今为止它还没有让任何人感染病菌以致得病死亡。我觉得,这也是恒河神圣的地方之一,它包罗万象,它洗去人们的尘俗,它吸纳了别人的污浊,却依然圣洁无比。至于人口多,这是别国的政策问题,你无权发言,更不能用来和中国相较,自欺欺人的说:“呵,我国人口还算少的啦。”现实和想象总有差距,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你可以用更柔和的笔调委婉地指出,全然不必说得这么毅然决然,不留一丝情面,一副“青歌赛”评委的嘴脸。我想问问你,旅游的目的是是什么?答案我不确切,但我可以肯定,绝不是为了批判,为了在别国找自信。去一个你不喜欢的国家旅游,这有意思吗,达到旅行的目的了吗?印度是一个神秘古老的国度,很多东西你不了解,就不要妄加评论。尊重,是做人的原则。


 千年一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