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回声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
ISBN:9787220063732
作者:王富仁
页数:423页

书籍目录

编辑者说
自序
1 屈原 客体与主体的神秘互渗 自我意识的痛苦挣扎(上、中、下)
2 汉乐府 鱼――自由的象征
3 汉乐府 主题的重建
4 曹操 四言诗与《短歌行》
5 陶渊明 由死观生,重新审定自我的存在价值
6 北朝乐府 《木兰诗》赏析及其文化学阐释
7 陈子昂 时间与空间
8 孟浩然 心理距离与情绪感受
9 王昌龄 潜意识与意识
10 王维 “空”――无“情”之境
11 李白 语象、文象与物象
12 杜甫 一个老年人的悲哀
13 杜甫 从音、形、义话杜甫诗《白帝》
14 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15 韦应物 意义――各种艺术要素的复合体
……

作者简介

如何面对文学经典,这是一个问题。 
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筑成了一座巍峨的方城,但是这座城不设“九门提督”,没有兵卫和弓弩手盘查和射杀过往人等,阅读者自可进出两便,去留自由。
于是,有纵马入城而又旋即飞马杀出的“草寇”——他们一个晚上可以吞下100万经典文字,像电影的快镜头一般迅速而模糊地经历漫长的“战争与和平”,然后挂一漏万或者全部排出;有进城之后终身对着一座小阁楼缠绵悱恻的“情种”——在他们眼里,所有的城市高楼永远都是木质的“红楼”,所有的现实人生从来就是前朝的旧“梦”。
有进城之后就爬上中心广场那个演讲台的士大夫或者知识分子——他们以“日瓦戈医生”背后的人性问题为话由, 面对现实,振臂高呼;有对城内建筑的材料、质地、音响、色彩、光影、线条、结构等问题感兴趣的“形式主义者”——他们讲究趣味、品味,喜欢在秋天剔食螃蟹脚尖的肉,喝点醉人的液体,然后吟唐诗宋词。
有“心怀叵测”的偷师学艺者,主要考察技术和艺术,他们研究之后多半也要造一点楼阁什么的,或者造得更高,这叫“超越”,或者生怕人家有恐高症,造点平房,这叫 “平民化”,或者造得更怪以至不蔽风日,甚至根本不造,只在那里乱堆一些砖块任其日晒雨淋草长莺飞,这也有说法,叫“解构”——这类人里面总是会有大师拔地而起的,因为一切大师都有这么一个偷师学艺的神秘阶段;有手上拿着研究课题的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他们要进城去写一些规范的论文,参加城外的职称评定和社科评奖。
此外,还有受了世界的气而躲进城散心的人,有晃进城打发那些总也打发不完的时间的人;有离毕业还远或者马上毕业的大学生……
以上就是进入或者逗留文学方城的各种方式。
但是,我们这套丛书将以何种方式入城呢?
这取决于我们编辑这套丛书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为多数喜好文学的人贡献尽可能好的有关文学的知识、观念和阅读路径,我们希望我们的表述被多数阅读者轻松而愉悦地接受。于是可以肯定,我们这套丛书采用的入城方式决不会是上述任何一种。
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这套丛书既讲究专业性,提供专业性的把握方式和见地,又突破狭隘的论文路数,讲究清新、亲切、随意和文字趣味,视野宽广而又心细如发,重视感性、直指内心。
这套丛书既非生气索然的研究,亦非流于滥俗的鉴赏,我们奉行的是一种“中庸之道”,有历史有领悟,有文有质,力图“文质彬彬”。这套丛书包括三册, 即《古老的回声——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感性的归途——阅读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和《远方的诗神——阅读外国文学经典》。愿你开卷得益。
本书是“新锐经典阅读文丛”中的一册。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本书既讲究专业性,提供专业性的把握方式和见地,又突破狭隘的论文路数,讲究清新、亲切、随意和文字趣味,视野宽广而又心细如发,重视感性、直指内心。


 古老的回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江南》乐府《江南》在作者眼里看到了“鱼——自由的象征”,后面还附有一篇别人的反驳和他的回复文章,总的说来,我更倾向于王富仁的说法。以前在高中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老师一掠而过仅仅介绍是一首描写江南水景的诗,虽然是一种“完全客观”的评价,但是缺少了欣赏主体自身进一步的思考。仅仅从诗的表面字义去理解诗的意境就好像看一个人只注意了他穿什么衣服,带什么样手表,完全忽视了这个人本身的内涵和价值一样,对于传统诗歌文化的欣赏这种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 以前学习语文,对于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仅仅限于名词解释和使用、识别方法,而忽略了两者的内在逻辑方法、目标对象的不同,也因为这种固有的本质,这两种修辞方法并不能像我以往的理解那样随意使用或者套用。《孔雀东南飞》这一节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以前没思考明白的爱情、婚姻的关系在放到了中西方的对比、古今对比之后才恍然大悟。同样是以前高中学习这一首诗的时候,老师重点放在了悲剧的自杀殉情-》相爱的人被分开-》封建礼教吃人这一套路上,这正是我们欣赏古诗词需要防备的,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结果然后轻率投射自身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来进行倒推的错误分析方法。就好像很多人看了大量的辫子戏,就把这些当作清朝历史,听了百家讲坛就以为了解了历史"本来面目",其实质不过是简化、懒惰的思考模式而已,把自己所知有限的东西当作模板任意套用在其他王朝政治状态、古人价值观甚至个人的爱情婚姻观念上,所以现在官方出版的通史、砖家写的“戏说”都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垃圾而已。作者的分析非常精彩,近乎一气呵成,让人清晰掌握了焦仲卿夫妻在整个过程中的心态、感情的变化以及最终选择自杀的原因——对于环境、内心都陷入绝望的状态下,对于当事人来说只有选择自杀来进行最后的逃避与抗争。正好和我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对于自杀者的分析相互印证:自杀的人处于一种微妙的情境之中,对于其他人的语言和逻辑不能直接理解和接受,而我们赏析《孔雀东南飞》的时候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不能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来看待这两个古人自杀的真正原因和心理状态,只有沉浸在全诗的描写并且理解每一句对话所显示的感情色彩之后才能体会到这首乐府诗其实赞扬和推崇的仅仅是焦仲卿妻而已,焦仲卿只是一个无能、软弱、可怜的陪衬角色,而且两者之间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种生死相许的爱情,而前者是为了人的尊严,后者是为了自由的意志,这才是对于他们、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最宝贵的价值,也是普世价值的一部分。转自我的博客:http://www.yihabits.net/
  •     王富仁是我敬佩的一位学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以鲁迅研究著称,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不仅使他获得了新中国第一个文学博士学位,也开启了“回到鲁迅那里去”的新的鲁迅研究思路。王富仁的其他方面的现代文学研究成果,我曾接触过一些:他编写的《闻一多名作欣赏》(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点评得不错,是了解闻一多诗歌作品的入门书;他撰写的《〈日出〉的结构和人物》能从细致处阐释出很有深度的思想,是曹禺戏剧研究中的一篇优秀之作。进入本世纪后,他致力于倡导“新国学”,一个旨在涵盖中国学术全部成果、体现中国学术独立性和整体性的学术概念。用他的话来说:“国学不只是包括中国学术,还包括我们正在研究的学术。研究李白、杜甫是国学,研究鲁迅、贾平凹也是国学,还有,中国人研究莎士比亚同样是国学。”今天我手头的这本03年出版的《古老的回声——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就是王富仁重新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论文合集。我不是从头翻起,而是从书的中间部分,王富仁对《木兰诗》的重新解读开始来读这本书的。没想到这竟是一次让我内心跌宕起伏的阅读体验。作为一篇中学经典课文,《木兰诗》是我能熟背的长诗之一(不过现在已经没法通篇背下来了)。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评价:第一、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典型的英雄性格的女性形象”;第二、这首诗“反映出人民要求劳动生活的强烈愿望”;第三、“它表面是喜剧性的,但在反面仍然隐藏着悲剧的现实。从这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到在那个时代里,广大人民苦于抽丁的压迫和连年不断的战争的苦痛生活”。刘大杰的这几点评价应该是人们普遍的认识,至少它基本上概括了我对这首诗的感觉。但王富仁却对这三点都做了反驳,他认为:第一、英雄是与崇高并生的,木兰使我们感到亲切,而不是感到崇高,作者不是在有意塑造一个英雄形象。第二、木兰诗中的木兰并没有把从军视为自己的苦难,不论在战争还是在和平中,她都表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活热情。第三、木兰的从军并没有屈服于统治者压迫的性质。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王富仁对木兰诗中的诗句几乎做了逐字逐句的解读,这种解读是建立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的。王富仁这样分析“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这两个排比的问句,使我们对木兰的关切带着绵长和温婉的色彩,如果只有一个问句,我们便会感到似乎硬了一点,淡了一点,冷了一点。”所以,这两个问句确定了我们和木兰之间的关系:我们以同情的关切的心情注视着木兰,像注视着自己的一个姐妹或女儿一样注视着她的一切,而不是在仰视英雄。他这样分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的准备工作是紧张忙碌的,但又是条理井然的。这同时也是木兰从军的一种态度:既无急于出征的焦急,也无不愿出征的倦怠。”也就是说,从她生气蓬勃的活动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果敏、爽利、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他这样分析“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作者在描述这个女战士的飞马疾驰时,“却将这统一过程分别阻抑了一下,使它速度和节奏变得相对缓慢和柔和了”,外部刚健与内部柔情两种因素的交织,使木兰从军没有被罩上惊世骇俗的英雄色彩。至于最后木兰还乡时,爷娘的“出郭相扶将”,小弟的“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的“对镜贴花黄”等等,王富仁也认为是在营造着亲人重聚的喜悦气氛,而非英雄归来的庄严气氛,“亲切”是这一段给人的主要感受。对于最末“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他也这样认为——“作者没有用骏马、苍鹰这类雄健的动物做比,而用了雄兔和雌兔,分明是把木兰只当作一个活泼可爱的年轻女性对待的。在作者的心目中,木兰主要不是个像骏马、苍鹰一类的雄健有力的英雄人物。”王富仁在对此诗逐句做了体验式的解读之后,接着又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诗中的价值观念。他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有自己民族的伦理道德标准。在他们那里,生产者和战士仍是浑然一体的存在,自然劳动和战争是全部落人的共同职责,因此他们的集体意识中不存在对成为劳动者或战士是厌恶还是喜爱的问题。另外,尽管战争一般是男子的责任,但北方游牧民族的女性在劳动技能和军事技能的接受上并没有与男性截然不同:“把女性有意识地培养成柔弱无力的人是汉文化的特点,并不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相反,只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贵族阶层追求生活享受而逃避保卫民族的责任,驱使广大劳动人民为整个民族做出更大的牺牲,才使得民众成为了苦难的被动应付者,战争的消极牺牲品。因此,王富仁反对用英雄的标准,用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标准,用社会的悲剧或喜剧的标准来评价木兰和《木兰诗》。因为木兰的观念不属于当时的汉文化:“她不像我们一样害怕战争,但也决不像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一展自己英雄本质的人一样在内在意识中渴望战争”,“她的蓬勃的生命力是在极朴素、自然的形式中表现着,意志力和情感性保持着天然的均衡。”王富仁的这种解读方式和观点让我感到很新鲜:这些古代文学作品虽然大家耳熟能详,但它们的涵义原来并不像我们通常以为的那样。不过就在我读完这篇原本发表在93年3期《名作欣赏》上的论文之后,发现文后还附了当年针对此文发表的另一篇文章。细细一读,发现后者几乎对我刚刚形成的新观点又来了一次颠覆——这篇题为《对〈木兰诗〉的鉴赏和理解——与王富仁同志讨论》的文章,作者黄震云,是研究辽金史的专家。他说:“王富仁同志对现代文学有着很高的造诣,熟悉国内外关于文化学的种种流派,但他对《木兰诗》乃至古代文学的研究多带有生硬、套用的做法,显得不够成熟。”黄震云批驳的王富仁文章的观点有很多,例如以下几点:一、“劳动与战争无论是原始人还是北方游牧民族皆有始终的明确区分,不存在浑然一体之说。”二、“对于《木兰诗》的产生时代,有北朝和唐朝两说。”黄震云认为无论是格律诗句的出现,还是其他什么,此诗只能定型于唐朝。三、木兰不属于北方少数民族:“从晚至黄河边,再到黑山头,再次遇胡骑看,木兰是由南向北进军。自古以来,至少唐五代之前,北方民族的南下主要是掠夺,以强行获得良好生存;而南方北伐,主要是为了打击、甚至消灭匈奴及北方少数民族,其出发点当然是为了安适生存。”因此,诗中的木兰应该是抗击北方少数民族的汉族女子。四、木兰不是具有原始文化意识的北方少数民族,而是遵循礼法的汉族女儿家。黄震云说,在六朝门阀制度下,如晋武帝九年规定,女年十七不嫁就已过时,使长吏配之。此外,按照《后汉书》的规定,女性应该“专心纺绩,不苟言笑,整洁酒食,奉迎宾客”,六朝亦然。“木兰当户织”一段正说明了木兰循礼守份的身份。所以,在前一部分的诗歌中,木兰面临着封建礼法与孝道亲情之间的冲突,而非如王富仁所说的木兰从军“是自然的生活选择,亲切而不崇高,朴素而不豪迈”。五、末句用兔子作兴句,也不是王富仁所说的把木兰比喻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女性。“双兔用来比喻的是木兰和她的伙伴,不能以为雄兔也是指木兰。其兴句的本意是为了赞美她与伙伴们的武功是卫国之器,用吴王双剑化双兔故事,已见《拾遗记》等书中。”六、对于王富仁否认的木兰的英雄特质,黄震云认为:“木兰作为一名女子能投织从戎,这种进取精神、忧患意识更接近儒家思想,这种行为就是英雄主义的壮举,就是又一种崇高。她的叹息,她的替爷征都带有逼上梁山的意味。”木兰的喜剧结局体现了以苦为任、进取不息的英雄主义精神。因此,黄震云的看法与王富仁相反,他认为刘大杰的表述是可信的。两篇文章牵引着我一会向东一会向西,到现在我也不能轻易说谁的主张才是正确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太复杂,以至于关于它的多种互相冲突的解释都能具有合理性——或许这才是正确答案。王富仁在古代历史知识上的一些硬伤,让我感叹:雄辩的气势离不开细致的考据做基础,否则所持的观点主张就容易被异议者击中要害、大伤元气。可以说,跨学科研究必须充分地做好自己客串的领域的知识储备,必须充分地做好被内行戳到自己软肋的心理准备。黄震云毕竟是古代史领域内的专家,他对王富仁文章提出的批评是有根有据、值得信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王富仁提倡的以文化学观念重新解读古典文学的思路就失去了学术价值。此外,让我感佩的是,王富仁在自己的论文集中能够收入对方批驳自己的文章,将两者共同呈现给读者。我想,这显示出了王富仁求真的精神和谦虚的态度:即使是属于自己的文集,也不搞“一言堂”,尽力营造学术争鸣的良好氛围。这种客观的呈现,给后来者继续研究木兰诗、继续研究古代文学经典的文化学解读提供了方便。真正的学者就应该有这样的胸怀。
  •     《古老的回声: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本难得一见的好书,既有深度的分析、合理的逻辑,又结合了现代人的问题与困境分析,我只看了“屈原”的部分就已经受益匪浅了。同时也更让我唏嘘的是,纪念屈原精神已经演变成吃粽子、划龙舟流于表象和热闹的群众活动,即使在主流宣传中,也仅仅是把屈原当作了“爱国主义”的典型,只是2000多年前有没有爱国主义这一说实在是很值得怀疑的事情。在此书中,我很惊讶的看到,屈原是一个追求自由、人权、个性独立的完美主义者,这和现代精神是如此的近,而和2000年前的现实又如此的远,最终与楚国的互渗共生导致了投江的结局,特别强调的是,这里的动机完全与道德无关,虽然也是“爱国”但明显与我们现在所认知的“爱国”有着不同的内涵。当我们不再把屈原当作一个“爱国主义”的符号,也不仅仅简单化为一个楚怀王失宠的奴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有血肉、有理性的人,甚至他的伟大就在于内心的奴性远远少于现代人,我从此明白了,任何神化某个人的努力都只是一场好看的烟花表演,真正打动我们的只有完美背后的冲突,现实打击的悲剧,总是观看喜剧的人无法体验灵魂深处的美妙与快乐。当走捷径成为最佳选择,唯结果视事成为行动依据的时候,现实的虚伪和去道德化与内在潜意识的冲突终究会造成人格的分裂和紧张而茫然的生活状态,经济危机还可以缓解和过去,精神的危机不是单单靠心理医生来安抚化解。每个人的人性都应该是共通的、包容的,因为所有人的灵魂都来自于一个更超然的存在,所有对他人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是落在了另一个“分有”身上,只有付出真正的“爱”才能收获“爱”,除此以外都是虚妄。转自我的博客:http://www.yihabits.net/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PDF
  •     很多硬伤的确太显然,但又开辟了不少新思路,尤其是用”语象“、”文象“与”物象“分析李白,读着痛快得很,所以功过相抵吧。
  •     If this is not insanity, then what is?
  •     王富仁:“假若从我的主观感受上来说,古代诗人中的屈原、古代散文中的司马迁、古代小说中的曹雪芹、现代作家中的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位最伟大的人物,是四个不同但又是真正具有独立精神价值的诗人和文学家。对于他们,任何外在的尺度都不足以说明其价值和意义,说明它们首先必须用他们自己的尺度。”
  •     古典文学
  •     除了错别字太多,其他都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