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第二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108044303
作者:林达
页数:287页

内容概要

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笔(网)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曾在黑龙江省插队。1991年移居美国。
林达的书,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被誉为是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同时,林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不仅有时事评论,还有散文和特稿。林达的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领域涉及宪政、法治、历史、国际关系,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书籍目录

带一本书去巴黎
奥斯曼和老巴黎
塞纳河上西岱岛
巴黎的教堂
巴黎是法国的象征
圣丹尼和他的头颅
安布瓦斯的古堡
卢瓦河的地牢和诗人维永
在凡尔赛宫回看路易十四
凡尔赛宫里的国会大厅
塞纳河边的伏尔泰咖啡馆
拉法耶特的故事
巴士底狱还在吗?
加纳瓦雷历史博物馆
寻找雅各宾俱乐部
消失了的雅各宾
协和广场上的卢克索方尖碑
杜勒里宫和圣·谢荷曼教堂
断头台的兴衰
先贤祠走访伏尔泰
卢梭手上的火把
从拿破仑回归雨果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林达就是写过几本“近距离看美国”的林达,现在,她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文学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于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
写美国的林达又踏上了浪漫花都之旅,然而,背负历史的所在总是沉重的:“一百年,可以积淀、挣扎、反思而产生雨果。一百年,也足以推陈出新,埋葬一段历史,因而彻底忘却,整个民族并不因为经历了什么而有所长进。巴黎是一个城市,也是一段历史缩影……你会感受一些他们的历史观。”


 带一本书去巴黎(第二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初次接触林达的作品是在大一下学期经朱彤老师的推荐,当时一口气把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四本书都看完了。然而七年后再读林达,终于知道,林达原来不是一个人,而是夫妻俩,丈夫叫丁鸿富,妻子叫李晓琳。  《带一本书去巴黎》在我看来是一本很不寻常的游记,不像近年作品那般快餐化,这本书不仅带我领略了巴黎的风情,更让我深刻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史。无巴黎,不法国。巴黎是法国的魂灵,巴黎是法国的象征。中学以来,我就对法国大革命那段历史很感兴趣,不仅是因为它的循环往复,更因为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无数文学家与思想家。  英国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的君主立宪制维护了英国几百年的稳定,而法国自下而上的革命则造成了法国社会几十年的动荡。每每比较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进程,我就会联想到中国,也许大国与小国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吧。法国的国王就像是一个贵族头领,他并不像中国皇帝有着绝对的权威;法国的贵族在这宽松的环境中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大革命初期,革命者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贵族阶层,法国的旧制度是封建,但非专制。贵族的革命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哲学,他们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而底层的革命似乎要推翻所有一切,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旧制度的,那就是糟粕。我不是说中国就不好,现在我深信,中国的问题是由于自身特殊的国情决定的,这真的不是一个借口,而是实实在在的表述。  诚如书中所言:在法国,从来就有两个君王:法兰西人民除了他们的国王,还有一个思想和艺术的君王。而前者,常常在心灵深处臣服在后者的脚下。我深信,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应该有信仰的,心中有所敬畏,才不会为所欲为。我们也曾有过信仰,儒家思想。中国人信奉了两千多年的孔孟之道在辛亥革命的一瞬间就崩塌了,取而代之的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也许我们的思想被束缚的太久了,一旦接触到新的食粮,就把原有的一切都抛弃了。这并不怪当年的革命者们,毕竟思想交流已被封闭的太久了。希望今天的中国人中也能涌现出一大批贤者,通过贤人政治让国家走向富强的轨道,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若可实现,世人称中国就不再会有文明古国四个字,而会把我们看作文明大国,世界的东方将再次成为汇聚的中心。  也许有人会笑我,好好的一本游记你非要把它当做历史书来读,这样会不会大煞风景呢?也许这就是个人读书的偏好吧,虽然我不赞成功利性地读书,但至少读书应该让自己的视野与思想更进一步。我喜欢林达那些读起来轻松,而收获却颇丰的一本本小文集,它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书籍的乐趣,如果一位资深好友。读了万卷书,有机会我也该去行万里路了。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愿意带一本《带一本书去巴黎》去巴黎!
  •     作为一整部法国纵览的末篇,这个题目颇值得玩味。拿破仑毋庸置疑是一位英雄,在他灵活的政治手腕与卓越的军事才能下,大半个欧洲在铁骑下震颤,但这是大革命的高潮吗?从平等博爱到狂热的沙文主义,抑或是说这是大革命的尾声?如果没有拿破仑,大革命又将如何呢?历史留下了无数假设。雨果并没有给出答案,他只是描绘,描绘在那个不平凡的时代平凡的人们:迫于沉重的社会压力而堕落的芳汀、毕生未能脱去苦役犯枷锁的冉阿让、苦苦徘徊于职责与人性之间的勋爵。他们是这个时代最终的承担者,拿破仑、库图佐夫、威灵顿于他们不过是遥远的字眼。他们的面前不是历史,而只是生活,他们的善恶百态、人性抉择,令成王败寇为之失色。毫不夸张地说,雨果创造了一个独属于他的时代,就如同千年前的荷马时代一样,淡褪了王寇的成败,正如文中林达所写:“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这也许便是文字凌驾于刀箭的力量。
  •     由于之前读过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对作者将旅游和人文历史结合的写作手法深深吸引,于是找来了他们夫妇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果然没让我失望,又跟着作者一边游历巴黎,一边学习了法国历史。这本书让我了解了雨果,了解了有思想,有个性的伏尔泰,了解了为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不要分文,不要官衔,甚至自掏腰包带一帮法国人开船去美国,卖掉自己财产捐赠华盛顿革命的民主战士,思想家拉法耶特。。。 。。。欧洲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如果你不读欧洲的历史和人文故事,看到的,只是狭窄的接到和陈旧的建筑,貌似没有天朝这股蒸蒸向上,也没有北美新大陆的海阔天空,但只有读了一些历史故事,再去的时候,才会看到除了残垣断壁之外的景色。这本《带一本书去巴黎》会是我去巴黎时人文方面的参考书。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第七周的目标! 看完了 一如既往的好 有好文笔又不失深度 法国几次的革命反复 确实是值得思考的 关于教育和制度 还有对于底层民众的正确认识 这都对于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
  •     边走边学历史,并且观点和入点很独特,学了教科书的历史再来看这个真是丰满了很多,不是单纯的一本游记,而是透彻的讲述这个城市光阴的故事,作者另两本书写西班牙和美国的也非常不错,值得一读。
  •     一段现场 一段历史 相比林达其他书要浅一点
  •     看完后对法国大革命十分感兴趣,想要好好再去读读那段历史。另外对巴黎真的蛮长草。此外,太阳底下无新事,另一种途径重新解读革命,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林达这本书相对一味颂扬革命,更多一份反思和控制。
  •     用了一个美好的周末下午,跟着林达走了一遍巴黎,深尝了法国历史,心生怅然。
  •     专制之下,奢谈自由
  •     花了两个星期看这本书,没有看过作者的成名作,但知道了这个笔名是一对夫妻的合体时,莫名有了一种信任和羡慕~这本书将巴黎的景点和人文历史很好的结合起来,在浪漫美丽的巴黎风景背后阐述了建筑背后经历的风雨沧桑,文笔娴熟富有思想,读罢内心不免沉重很多……对巴黎,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     法国大革命这段写得太好了。真后悔去年暑假没有带着这本书去巴黎。
  •     重新审视法国革命,革命还是屠杀似乎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界限。“公民不自由,就强迫他自由”是驱动革命车轮滚滚向前的残酷真相。有人说有权不服从,那才是自由,可不服从的情况下又可能会催生另一群暴民。群众二字最可怕,有欲望没脑子。人终究是动物,有嗜血的兴奋。
  •     从巴黎回来后再读的,其实对巴黎的历史不是很感兴趣,所以算是大致翻完吧。不过读到那些自己刚刚去过的地方,还是觉得亲切的。
  •     革命不一定都是好的,看过法国才能更好的理解美国的“伟大的妥协”。民权、君权都不能肆意的放大,公平的审判是诉求。
  •     巴黎历史与战事的科普书,很适合一边巴黎行走一边对照本书晃悠
  •     前面几章略无聊,开始讲法国大革命后挺精彩,颠覆了以前教科书上对此的认知,想起你国文革……PS:看到林达经常对广场、建筑做评价…就想不会是读建筑的吧……一搜夫妻两竟然是陈从周的学生……
  •     法国之行前读的这本书。 “革命”,这个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字眼,从这本书里得到了更深刻的理解;人类历史的进程,总是惊人地相似,血腥和暴力始终如影相随。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世界会好些吗?
  •     应该走出去看看
  •     结合实际场景把有关巴黎,有关法国的历史和人文都捋了一遍。在去那里前几个月看这本书实在太应景了。
  •     把法国大革命前前后后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还原到现实的巴黎,让本来有些遥远陌生的历史有了现场的附着点,使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多了解,也对巴黎更生向往。
  •     正在读这本书,在读到塞纳河上的西岱岛这一章的时候,在百度上搜索了西岱岛,竟在百度百科中看到了和书中一样的描述语言“西岱在法语里,是一个区域的意思。事实上,最初的巴黎城区,也就是从西岱岛开始的。”不禁产生了怀疑?二者谁是原创谁是抄袭呢?如果是作者抄袭,直接将百度百科中的原话运用在自己的书中着实很伤读者的心。
  •     底层民众往往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因而也往往是最被同情的。然而他们也同时是最不能美化的,因为长期的资源缺乏导致文明程度的不充分,缺乏理性的一面。在多度美化的同时,也将过多的权力赋予他们时,他们的致命弱点就会在权力的催化下,瞬间爆发为暴力的,甚至是极度残忍的。
  •     这分明是一本法国大革命史。巴士底狱被攻占时里面仅关着七个人,而随着革命热潮的掀起,法国大革命却以惊人的速度,吞噬它的牺牲者。而当“让恐怖时代成为法治的全盛时代”的口号响起,革命俨然早已变了味儿。
  •     太阳底下并无新事。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写法国、写美国,其实都在写中国,给重新解读革命、历史提供了一种路径。
  •     如果去巴黎,一定会带上这本历史书……
  •     高中毕业的时候读过,现在重新看到这个书名,以为是本新书。除了雨果,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     在强权面前他们是愚民,在弱者面前他们是暴民……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沉重、凝重、厚重的历史地理随笔,有趣、有益,引人深思。
  •     警醒。
  •     一边游巴黎,一边读此书,可当作景点的注解,也多了一番游览的乐趣。特别是对宏观的法国大革命细细解读,很让人反思
  •     第一遍读,完全被大革命的跌宕起伏所吸引,有许多思维碰撞点却来不及做笔记,有必要认真精读第二遍。
  •     666的法国史,读到停不下来....
  •     游记中杂糅观点,可轻可重,看完之后对巴黎十分长草。最后,真的带着这本书去了巴黎。
  •     确实可以感受到法国历史上的血腥改革种种,但是作者主观评价感受过多。个人只想客观了解,不影响自我感知。
  •     《带一本书去巴黎》 围绕巴黎这座城述说法国历史 陈述偏主观但不失韵味 印象中的浪漫背后蒙上了血腥的背景 历史的痕迹着实让人着迷 想再去一次 巴黎
  •     一如既往的娓娓道来,赶在去巴黎之前看完这本书,真的带了这本书去巴黎。本想带着书,去书封面所在的巴士底广场,合影。可惜巴黎太美了,四处流连,留给下次吧。
  •     里面的摄影插图或许由于客观原因有一种“渣像素”的感觉
  •     读了93年
  •     去巴黎又重读了一遍。
  •     2017025以法国大革命为轴,在巴黎行走在巴黎追溯。
  •     打开以后就欲罢不能,一口气看了一半。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穿插着历史带我们逛巴黎,很是有意义!说到法国人热爱大民主而革命,“拔腿就上街,动辄就起义”,太好笑了!
  •     哈喽,巴黎。前几章还有点做作,但渐入佳境。颠覆了我对法国大革命愚蠢的印象。读书的乐趣就在这里啊,在一本书里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循着话题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书。
  •     真想带这本去巴黎
  •     意外的收获。 历史的沉重与沉淀,造就了法国的巴黎,革命的血腥与残酷塑造了巴黎。一砖一瓦都是故事。
  •     我总是不喜欢他们写的有关旅行地的一些历史。
  •     要和自己最喜欢的人去巴黎
  •     上瘾,
  •     对巴黎的记忆只保存了一些零碎的片段在脑海中,毕竟是小学时候去的,对于厚重的历史以及文化的感触是根本不够的,依稀记得去过凡尔赛,去过卢浮宫,去过凯旋门……感谢林达让我重游了一次巴黎,虽然身未动,但是心灵已经仿佛到达过那里每一个街头巷尾,不仅仅感叹于精美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更是对法国历史进程有着更深入的体会
  •     可能是因为对巴黎的了解不深,然后作者关注的点我也不是很感兴趣吧,看了之后没什么太大的感受
  •     其实只是借巴黎为契机说民粹。民粹真是太可怕了。
  •     喜欢
  •     不一样的游记,以后再去巴黎之前,一定认真再看一遍
  •     我要带着它去巴黎,就像是实现今年的目标一样的梦想看它,真好。能认真对待每一天的日子,设定—达成目标这样。每天都充满着新的期待。我爱这样的生活和自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