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面面观

出版日期:2016-7-31
ISBN:978753277239X
作者:[英] E·M·福斯特
页数:232页

内容概要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批评家,著名的人道主义者,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后被母校聘为荣誉研究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最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庄园》(1910)、《莫瑞斯》(创作于1913—1914年,1971年作者逝世后出版)、《印度之行》(1924);两部短篇小说集《天国公共马车》(1911)和《永恒的瞬间》(1928),后合为《福斯特短篇小说集》(1947);以及广受好评的小说评论专著《小说面面观》(1927,原为在剑桥大学的系列演讲)。
福斯特作为小说家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他将各种典型性格人格化的高超能力、他对于人性中卑鄙与高贵间激烈斗争的出色描绘、他所塑造的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圆形人物”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明晰风格。作为著名人道主义者的福斯特在作品中高举“理解”与“同情”的大旗,强调精神与物质之间、人与人乃至不同的民族之间“只有连接起来”,人类才有希望。
福斯特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饱含幽默和反讽,既有精巧严整的情节,又极富象征乃至哲理意味,将艺术性与可读性完美地融为一体。福斯特曾十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有五部小说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他不但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同时又是拥有最大读者群的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编者导言
作者附言
一. 导言
二. 故事
三. 人物(上)
四. 人物(下)
五. 情节
六. 幻想
七. 预言
八. 模式与节奏
九. 结语
附录
A. 福斯特备忘录摘录
B. 小说工厂
C. 《小说的取材与方法》
D. 小说的艺术

作者简介

《小说面面观》是E•M•福斯特唯一的文学批评专著,原是作者一九二七年应母校剑桥大学“克拉克讲座”之请所作的系列演讲,系统并深入地讲解和论述了长篇小说这个文学门类的取材、内容与艺术形式等诸方面的问题。作者将小说的艺术分为故事、人物、情节、幻想、预言、模式与节奏等七个方面,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地进行讲解和分析,以自己小说大师的切身创作体验去体贴和关照小说史上的众多名家与名著,慧眼独具、洞见迭出,同时又轻松幽默、如话家常。
福斯特在这组系列演讲中谈到小说与现实的关系,提出小说既大于现实又小于现实的观点;提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著名观点,成为后世的评论家所经常采用的术语;提出“小说家的职能就是从其根源上揭示隐匿的生活”的著名观点,对于叙述角度以及艺术表现形式如模式与节奏的探讨尤其深具开创之功与启发意义。《小说面面观》至今仍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美学的经典名著。


 小说面面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奉使记》和《泰伊丝》一样,呈现出沙漏的外形。斯特瑞塞和查德如同帕弗尼斯和泰伊丝一样互换了位置,也正是这一位置互换使小说在收束时令人击节赞叹。小说的情节精致繁复而又微妙深奥,每一段都以或行动或对话或沉思默想的方式推动情节的发展。所有的一切,无一不经过精心设计,无一不丝丝入扣:就连次要人物中,也没有一个如同尼西阿斯宴会上那些多嘴的亚历山大人 一样只是摆设;他们对主题都起到了绿叶衬托红花之工。最终的效果是事先就精心安排好了的,慢慢向读者渐次展开,最终到来时获得完全的成功。精心安排的周密细节也许容易忘记,可由此造就的对称结构却经久难忘。……《奉使记》中所洋溢的那种美,是一位优雅的艺术家艰辛劳作所获得的酬报。詹姆斯非常清楚他想要的是什么,他走的是条狭窄的小径,为的是尽他的美学职责,他也获得了他有可能获得的最大成就。他的模式织造得浑若天成,具有阿纳托尔•法朗士永远不可能做到的跳脱多姿、一唱三叹。可是他付出的牺牲又是何其惨痛!如此惨痛的牺牲,致使众多读者都对詹姆斯提不起兴趣,虽说他们能明白他字里行间的意思(他的晦涩难懂实在是过于夸大了),也能欣赏他付出的努力。他们就是无法认同他的创作前提:人类生活的大部分内容都必须被过滤掉,他才能为我们写出一部小说来。首先,他作品中的人物类型就极为有限。我已经提到了两类——试图对小说的情节有所影响的观察者,还有就是二流货色的局外人(譬如,《梅西所知道的》杰出开篇整个就是由这样一个人物包办的)。再有是一类富有同情心的陪衬人物,非常活跃,通常是女性——《奉使记》中的这个角色就是由玛利亚•高斯特里扮演的;还有一类就是妙不可言却又极为罕见的女主角形象,德•维奥内夫人庶几近似,而《鸽翼》中的米莉则是完美的代表;有时候还有一个恶棍,有时候则有一位生性慷慨的年轻艺术家;这就差不多是他全部的人物类型了。对于一位如此优秀的小说家而言,这么有限的阵容未免过于贫弱了些。其次,他的人物除了类型有限外,还是以非常有限的线条刻画的。他们没有能力享乐,做不出果敢的行为,不会追求性爱,而且十之八九都缺乏英雄气概。他们从不脱衣服;毁灭他们的疾病都是匿名的,跟他们的经济来源一样是种忌讳;他们的仆佣都悄无声息,要么就跟他们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我们所了解的社会理论全都根本无法应用到他们身上,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痴愚冥顽,没有语言的障碍也没有穷人。就连他们的感受力都是非常有限的。他们跑到欧洲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艺术品或是相互间看看,仅此而已。这些残缺不全的造物只能在亨利•詹姆斯的书页间才能呼吸生存——虽残缺不全却独具特色。他们不禁让我们联想到阿肯那顿 治下,埃及艺术中不断出现的那些精美的畸形形象——巨大的头颅细弱的腿脚,不过却非常迷人。而一经改朝换代,也就随之消失不见了。不论是人物类型还是人物特征的这种极端简化,其实都是为了成就小说的模式。詹姆斯写作的时间越长,就越发确信一部小说应该成为一个整体——虽并非一定要如《奉使记》般成就一种对称的几何图形,却必须依附于一个单一的主题、情境、姿态,这个中心非但应该控制所有的人物、生发出小说的情节,而且应该从小说的外部将小说凝聚起来——将分散的叙述收罗为一张网,使它们统统凝结为一颗行星,绕着记忆的天空有条不紊地转动。小说的整体必须体现为一种模式,而这个模式中有可能产生的一切散乱不羁的支线都必须剪除。然而,还有什么比人更加散乱不羁呢?如果将汤姆•琼斯或是爱玛甚至卡苏朋先生 放入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中,那本小说立刻就会烧成灰,而我们却可以将这些人物对调,放入属于对方的小说中,结果不过局部起火而已。只有亨利•詹姆斯的人物才适合他自己的小说,而且他们虽说还不至于死气沉沉——他对人类经验中某些他精心选择的幽深之处探索得非常到位——可是在他们身上却完全去除了那些填充其他小说人物以及我们自身的普通材料。而且这种阉割并非为了天国的荣耀,他的小说中没有哲理,没有宗教(除了偶一为之的迷信色彩),没有预言,也压根儿没有超乎常人之外的追求。所有这一切都只为了一种特别的美学效果——效果诚然是成就了,可代价却是如此沉重。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视角,扁的,圆的人物区别,形式,节奏,幻想,预言。往后看小说可以参考这样的方法,理清脉络,帮助理解。
  •     西方文论里真的服这本
  •     扁/圆人物。情节解析。突发妙语。收获颇丰。
  •     提出了一个概念
  •     帕慕克说,今天的人们低估了这本书的价值。可福斯特在整本书里流露出的傲慢态度和体无完肤式的批判架势还是有点让我措手不及。但,也难得地让人从这种直言不讳中有所收获吧。
  •     看起来异常的快 怪不得老是没有推荐 虽然是福斯特
  •     拍案叫绝 要买100本放家里
  •     简直是来看吐槽的……部分地方确实心有戚戚焉(尤其是对美国某教授反复的鞭尸),但福斯特大概是低估了斯威夫特。整体偏休闲,理论性不算很强。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的出处。(故事与情节的区别,王后心碎而死的例子)
  •     不错
  •     狭隘,不好的地方也许在反证其好;扁平人物和原型人物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文学作品能如此简单的划分,本身就在论证自己看问题的局限和狭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