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与城市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6-6
ISBN:9787100098427
作者:[英]雷蒙•威廉斯
页数:460页

内容概要

雷蒙•威廉斯 (1921—1988) 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想家、知识分子和文化行动主义者”。 出生于威尔士乡间的工人阶级家庭,毕业于剑桥的三一学院。战后至1961年,曾任教于牛津 大学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担任戏剧讲座教授,直至去世。
雷蒙•威廉斯著作宏富,主要有:《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乡村与城市》、《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等。

书籍目录

译序
1 乡村与城市
2 视角问题
3 田园与反田园
4 黄金时代
5 城镇和乡村
6 他们的命运他们的选择
7 改良的道德
8 自然之线
9 生为耕田命
10 圈地、公地和社群
11 法恩汉附近的三个作家
12 令人欣喜的景色
13 绿色的语言
14 城市中的变化
15 城市中的人们
16 可知的社群
17 被遮蔽的乡村
18 威塞克斯和边境区
19 黑暗之城与光明之城
20 城市中的身影
21 生存着的乡村人
22 又见边境区
23 城市和未来
24 新都市
25 城市与乡村
附录

作者简介

本书通过梳理英国文学中有关乡村与城市的种种论断和描述,对当代文学及文化研究中一些错误的乡村观念和城市观念进行了剖析,指出其谬误。作者集中驳斥了部分学者所坚持的“消逝的农村经济”、“快乐的英格兰”、“黄金时代”等缅怀旧日农村的错误观念,指出这些观念只是作者的想象,无论是历 史事实,还是部分作家的作品,都显示出昔日的英国农村充满了苦难,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既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也不是充满欢乐的故园;同理,城市虽然是在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后兴盛起来的,但城市并不必然代表了进步,城市也面临太多的问题。简言之,城市无法拯救乡村,乡村也拯救不了城市。城市与乡村的这种矛盾与张力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遇到的一场全面而重的危机,要化解这场不断加深的危机,人类必须抵抗资本主义。
全书共二十五章。第一章具有前言的性质,概括了历史上人们围绕“乡村”和“城市”所形成的各种观念,指出英国经验对于研究“乡村”和“城市”关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第二十五章为全书的总结。主体部分二十三章以英国文学中根深蒂固的乡村怀旧为起点,回顾了十六至二十世纪多部英国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随笔等)中对于“乡村”和“城市”的描写以及有关“乡村”和“城市”观点的发展变化,并将之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发展过程联系起来,揭示出“乡村”和“城市”对立的实质及其所反映的现代大都市和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危机。
雷蒙·威廉斯是一个世纪来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之一,这是他最好的著作。对于英国文学和历史方面的课程而言,这是一本理想读物。
——布里·汤普森,加州大学

书中有第一手的文本材料,行文风格简明扼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为书中流露出作者对其论述主题的真切关注。
——纳奥米 布利文,《纽约客》


 乡村与城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文 李华芳 原载 《东方早报》我之前讲了很多城市的好处。城市之间的比较遵循的是制度竞争的逻辑,简单来说就是包容性的制度最终会胜出,因为实行包容性制度的城市更鼓励自由选择。而自由选择激励创新,最终使得该城市在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胜出。这个城市层面的好处比较容易理解,反倒是有不少意见心心念念农村的好处,认为我说的城乡之间要选入城去的说法过于简单粗暴,并不能说服人。其理由也简单,因为农村有城市不可企及的好处。对田园生活的浪漫想象不是目前北上广深里的城市小资产阶级专有的,事实上,这也不是新生事物。最近读到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威廉斯的《乡村与城市》一书,就对16-20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对乡村的浪漫想象给予当头棒喝,基本破除了这种想象中的农村的好处。雷蒙·威廉斯是二战后英国极有名望的思想家。在《乡村与城市》一书中,他批评了缅怀英国旧日乡村的一些观念,例如“快乐的英格兰”、“黄金时代”以及“消逝的农村经济”等等。威廉斯指出不管是历史事实,还是不少作家的作品,其实都指出了昔日英国农村充满了苦难。我在这里不想卷入威廉斯讨论的资本主义的恶劣后果。我想指出的是对农村浪漫生活的想象是站不住脚的。威廉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至少有一点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指出了对田园生活浪漫想象的文学作品其实并不多,而大部分作品其实是揭示乡村的困境。这一事实即便不能说明农村的确要悲惨得多,也多少表明从公众认知上来讲,田园是悲惨的代名词,而不是“高品质”的浪漫生活的同义词。一种反驳意见认为现在有城里人的确想住到农村去,可能是被污染吓怕了,或者是受不了城市的喧嚣了,以至于冒着小产权房得不到有效法律保护的情况下,依旧购买了农村的房子住下来享受“田园生活”。如此一来,怎么还算是“想象”田园呢?不得不承认这类现象的确存在,但当我们谈及一种现象的时候,不妨找一找同样存在的与此矛盾的另一面事实,那就是千方百计要进城去的农村人口远远多于想要享受田园的城市人口。在双向流动的过程中,从农村到城市是更为重要的一面,而从城市到农村的流动,毕竟是少数。在这些少数的流动人群里,的确有些人已经有能力实现浪漫生活,但这不同于农村本身就能给他们提供浪漫,相反,是他们去农村创造了浪漫。事实上,他们在想到要夜宵、要卡拉OK、要午夜场电影的时候,“有能力”回到城市,这和单纯生活在农村的农户“没有能力进城落户”有本质的区别。城市的发展其实已经某种程度上内化了这种“想象的浪漫”,或者说在某些场合刻意营造出“田园风格”。例如建筑和内部装修采用田园风格等,当然无法全部复制农村的生活,但这种“想象中的田园”的确通过城市更为丰富的选择得到了部分满足。简单来说,如果预算足够,同样有可能在城市里买到带后院的房子,并且将后院布置成乡村风格。但反过来的那种农村对城市的向往可能是更加强烈的。这不仅是指农村现在有大量建筑的风格是跟风城市,而且也指装修上的亦步亦趋。实际上,没有什么能阻挡农村人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以至于当他们无法真正“进城落户”的时候,就从身边可见的一切里模仿城市。村落保护、遗迹传承这一类的故事,只有在政府资金支持或者之前出去到城市打拼的富人回乡捐资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而最近三十年的中国,正是这种从乡村到城市巨变的典型例子。我出生在浙江舟山的金塘岛的一个小村子里,这个小村子叫做擂鼓岙。在我上完小学后,我家从擂鼓岙搬了出来,但当时在擂鼓岙里面的至少还有四十几户人家。今年暑期特意回去老家看了看,所剩不过5户人家,而且全是老人,已经习惯了岙里面的生活,不乐意住儿孙们在城里的新屋。但和这些老人们一起聊天,所感叹的却是这三十年来打破生产队进入改革开放给自己家庭带来的“好处”。当然也有留恋,那就是人越来越少,除了寿终正寝的,就只剩下他们这些老人了。偶尔能热闹一下的,也只有春节和清明了。老人们感叹的是这些农耕时代的节日似乎越来越传不下去了。我倒对此并不担心,文明的演化当然也和经济水平紧密相关,节日的形式和内容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变化,但经济水平上去了,对传统的传承反而是有助益的。前几年擂鼓岙修宗祠,各家开始搞家谱,当然是因为有钱了。要是在生产队挣工分,怕是谁也没有那闲心的。我得说正是城里头扎扎实实有各种选择的自由,或者按照擂鼓岙老一辈人的说法“机会多”,吸引了这几十户岙里面的人家跟着改革热潮,外出打工进而落脚城市,切切实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回头去看,你当然怀念儿时的乐趣,但你也不愿意停留在那过去的时光。因为那种想象的田园背后,正如威廉斯所言,是“悲惨”的现实。打补丁的裤子、两三年才有双新鞋子、客人来了才买鱼肉、过年才有零食,那没礼物的童年对照今天儿童的处境,如果还有什么人因为想象的田园里能捉知了捉泥鳅而愿意返回田园,那只能是“有闲阶层”。但实话说,我不认为这些有闲阶层真能抵抗村里夏天的蚊子。“想象的田园”架不住真实的数据,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下一代教育问题。2013年5月中国国家审计署公布了《1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其中提到在重点核实的52个县农村1155所学校,辍学人数由2006年的3963人上升至2011年的8352人,增加了1.1倍。这还是在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增加财政支出,并且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发生的。农村中小学的凋敝却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辍学率提高的因素当然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依旧是“钱”。一旦当农村家庭感觉到无法负担子女的教育,孩子辍学就几乎是很“自然而然”的结果。因为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导致农村人口减少,促使国家对农村中小学布局做出调整,集中教育资源到稍微中心一点的“镇”。这样一来,如果学生不住校,就要花费很大的交通费用;如果住校,就要花费很大的住宿费用。总之,孩子教育花费上去了,这对于收入增长没有那么快的农村家庭来说,就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所以“想象的田园”是靠不住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就会阻止城市里有能力的人做出隐居田园的决定。当然在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上的回报,在中国依旧是非常高的。李小瑛等2010年在《世界经济文汇》发表文章测算了教育的私人回报,从1989年的6.4%上升到2006年的13%,这表明“读书无用论”是站不住脚的。同时,进大学也依旧是农村孩子进城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出路是摆在那里的,别被“读书无用论”迷惑,也别被“想象的田园”迷惑,农村的孩子还是要读书、进城去。■(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     文 朱晓剑 原载《都市时报》乡村与城市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是呈两极化的状态存在着,同时,它也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状况存在着二重性。既有美好的一面,又有落后的因素。在英国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的《乡村与城市》里,它所描绘的英国乡村与城市的景象,也许对我们的当下是一种暗喻,并给以启示。  在文学样本里,乡村在不同的体裁中亮相,其所呈现的姿态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城市的参照物,乡村的魅力同样诱人。作者追溯英国乡村的衰落是从圈地运动开始,归结为工业化的后果。不过,作家、诗人对乡村的文学想象与书写是“把那些‘过去的好日子’当作一种手杖,来敲打现在”。  雷蒙·威廉斯在书中就乡村与城市进行条分缕析。比如第一章具有前言的性质,概括了历史上人们围绕“乡村”和“城市”所形成的各种观念,指出英国经验对于研究“乡村”和“城市”关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作者以英国文学中根深蒂固的乡村怀旧为起点,回顾了十六至二十世纪多部英国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随笔等)中对于“乡村”和“城市”的描写以及有关“乡村”和“城市”观点的发展变化,并将之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发展过程联系起来,揭示出“乡村”和“城市”对立的实质及其所反映的现代大都市和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危机。这种社会的分野实质上是从城市的建立和乡村就有了不同,作者将此归结为资本主义的危害,却也还是带着意识形态去观察。  在书中,雷蒙·威廉斯就乡村与城市的种种观念进行地批判,他集中驳斥了部分学者所坚持的“消逝的农村经济”、“快乐的英格兰”、“黄金时代”等缅怀旧日农村的错误观念,指出这些观念只是作者的想象,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部分作家的作品,都显示出昔日的英国农村充满了苦难,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既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也不是充满欢乐的故园;同理,城市虽然是在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后兴盛起来的,但城市并不必然代表了进步,城市也面临太多的问题。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无法拯救乡村,乡村也拯救不了城市。  有意思的是,雷蒙·威廉斯认为,城市与乡村的这种矛盾与张力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遇到的一场全面而重的危机。作为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所表达的情绪客观而又带有深邃的思想,事实上,城市化、工业化对乡村生活来说,几乎是天敌。不过,现代化的后遗症猛看是消除乡村与城市的差距,但因经济的支撑,这种差距不是变小而是变大了。倘若因此而抵抗资本主义,是否能使现代生活得以拯救,这也还是一个疑问。  诚然,在英国文学中,乡村与城市的话题带来的是对社会问题的思索,完美的世界似乎总没有最好的方式,人类对此做出的种种探索是在寻求答案,但问题的复杂性则让这种可能性变小。乌托邦看上去很美好,在实践中却不能长期存在下去,这背后的原因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今天的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突飞猛进,让人想起资本主义在英国发展的初期的景象,它们之间既类似又有联系,从这里或许我们可以观察到乡村与城市的变迁,以及社会思潮的运动。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对新兴事物的兴趣到底是迎接,还是抵抗,也影响着社会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看乡村与城市的变迁,就更耐人寻味一些了。
  •     作者集中驳斥了部分学者所坚持的“消逝的农村经济”、“快乐的英格兰”、“黄金时代”等缅怀旧日农村的错误观念,指出这些观念只是作者的想象,无论是历 史事实,还是部分作家的作品,都显示出昔日的英国农村充满了苦难,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既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也不是充满欢乐的故园;同理,城市虽然是在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后兴盛起来的,但城市并不必然代表了进步,城市也面临太多的问题。简言之,城市无法拯救乡村,乡村也拯救不了城市。城市与乡村的这种矛盾与张力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遇到的一场全面而重的危机,要化解这场不断加深的危机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这本书读得异常艰难,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每天在图书馆一坐,摊上书,一看就是一天,但却与作者的话语系统有着极大的隔膜,交流几乎已无可能
  •     要有强大的英国历史文化才读的下去 要不然hold不住
  •     以文学为文本做城市研究。【读文学出身的人。。。写出来的理论就是好读。。。
  •     当初写论文时读了点英文的,电子版太累了,终于出中文版,但是读完了还是有诸多语焉不详处,威廉斯不算难读,翻译不是太顺啦。感觉说了很多,不知道什么可说的。其实英国18世纪就没有农民了,这书写得早,翻译得晚。
  •     虽然内容比较拖沓,看得人很没耐心,但是威廉斯的洞见不可磨灭——纯净自然的乡村和肮脏堕落的都市的对立,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这只是(贫穷的/或者说无法在社会变革中赶上趟的)文学家们自己安慰自己,塑造的某种想象。雷蒙.威廉斯:屌丝们,表YY了!
  •     流畅译笔铺展丰厚文学作品,书写情感结构历史变化,呈示乡村与城市、童年与成年、往昔与未来、田园与现实相生相斥且各维互溶;大地演化淳朴自然、粗粝荒蛮、阶级对抗、纯真风景,都市汇聚进步繁华、工商社交、淫奢贫困、殖民体系。怀旧/恋乡、陌生人/漫游者等理论素材可掘。
  •     威廉斯,你好努力地想走出新批评的影子,但是依然好新批评啊……
  •     对英国文学了解有限,读不通。只看出他那套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快刀斩乱麻,痛扫当时浪漫化的怀旧和新兴阶级的简单情绪,还原乡村与城市在真实历史中的相对运动。这种细读法失掉一点文学的可爱,而主体性和直接行动成为雷打不动的最高准则,因此前后最好,看他直抒己见,谈个人感觉和观念。合译的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     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毒瘤,对乡村与城市的种种想象,都与资本主义的进程息息相关。
  •     学社会学必读的
  •     从他的那个时代来看是挺有新意的不错切入角度,不自觉地涉及了后世的许多理论领域,如空间、怀旧、风景如画等等,还有那么彪悍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但涉及的文本太多,论点不系统也不鲜明,方法上还可以深挖不少东西,难怪影响力这么弱。
  •     美学课程书评作业,读的要死要死……
  •     花了较长的时间才啃下来。最近都或刻意或无意地看了些英国文学相关的论著,文学这块我是门外汉,特别是欧美文学。英国知识精英反城市应该是有些传统了,我看有人追溯到尼采。其他不论,雷蒙德有个观点我不大认同,他认为城市的一个象征意义是作为圣城,既上帝之城的宗教信仰。如果查阅《圣经》的话就会发现城市最早是作为罪恶的形象出现的,而这种罪恶的形象又是与人之恶相互呼应。耶路撒冷最早也被描绘成一座糟糕、堕落且无救的城市,而不是现在所具有的意义。
  •     “对失落的纯真这一概念最有趣的利用不来自地主或无产穷人,而来自不断变动的中间阶层”
  •     “土地的歌,乡村劳动的歌,还有对生命各种形式—我们同它们一起分享这个物质世界—感到快乐的欢愉之歌,他们是那么重要、那么动人,我们不能乖乖地放弃它们,把它们出卖给与真正的、重要的独立和复兴为敌的狂妄之徒。”
  •     考察了16世纪以来英国文学中乡村与城市的印象。指出城市无法拯救乡村,乡村也无法拯救城市,只有反抗背后的资本主义体系,才能打破这样的完全支配。
  •     缺乏历史背景的积累难以完全消化 不过写得真是好
  •     二元结构,整体上比较好把握。章节划分有些琐碎,需要仔细阅读鉴别。
  •     译笔很好,不过实在是有点读不下去,一者好像现在不太有心细细品味文学作品了,二者这些作品确实没有读过,第三那是一个可能会变近但现在还很遥远的国度;第四,这书成书年代毕竟太早,说起革命来……哎,我觉得我要慢慢向右派靠拢,走所谓中庸务实路线,可是这样真的好么?
  •     用切割的文本碎片填充理论认知,毫无创见与洞察力,无聊之极。
  •     对乡村无感的人理所当然觉得无趣
  •     文学史、社会史互证,敢这么做,没有不屈不挠的博学做不到。大多数时候还是可以自圆其说。如果说在材料的运用上有切割材料以为已用之嫌,其原因亦源于跨度过广。其实碎片中已可见其整全视野。另外翻译还是挺用心的,对过一些,还算准确。
  •     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给乡村带来的压迫和污名,很多年后再读这个观点已经不稀奇,但是特别是如果没有深厚的英国文学背景,读起来会比较吃力。再吐槽这个版本,翻译尚可,但实在是字小封面丑。
  •     对我这种文学盲来说,这种文艺范的学术书散、杂、闷,尤其是现在主要阅读时间都是在通勤地铁上,更看不进去……幸好有译者序……
  •     视角问题:历史与文学。#谁读谁知道#
  •     英文版原书名是“现代小说里的乡村与城市”,中文版书名则省去了前面的定语,会让人误认为是谈城乡比较研究的社会学论著,然而仅仅依靠文学作品作为研究素材,多少有些单薄和片面。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文学式想象,但立论和引文都有头绪过多、过散之嫌,实属遗憾。
  •     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对失落的纯真这一概念最有趣的利用并非来自地主阶层或无产穷人,而是来自不断变化的中间群体。”每次去实地考察的时候都先认清自己的出发点比较好,难以客观就坦然承认。笔记参见小本本
  •     文学性太强了,背景知识严重不足,领会不到十分之一
  •     不知中文版如何,反正Raymond Williams的书我读英文原版简直是要吐血。。。。
  •     译序写得很好,正文墨迹,线索不清晰。
  •     看了几十本研究自然与风景的著作,这本读来还是略有吃力,威廉斯精湛地显示一旦涉及具体作品,仍然有想不到的丰富和复杂。
  •     如果不是纸太薄、字太小,简直满分,马克思主义真是大杀器,一祭出来,神佛难挡,,,译序、分析奥斯丁(精确的道德价值比例来制定婚姻契约)、哈代、劳伦斯和赫胥黎、奥威尔的章节尤其精彩,整本书太考验英国文学史的水平了。。。
  •     原题是现代小说中的乡村与城市。还应该加上英国
  •     该书前半部分论述尤其精彩,比如《田园与反田园》、《黄金时代》等章节,洞见颇多。买了这么久、读了这么久才算对自己有个交待,也是醉了。
  •     几年后跟你一起买的唯一一本书。跟我想得不太一样,翻过。资本主义发展和乡村破败。威说,城市和乡村对立不过是表面现象,城市无法拯救农村,农村也无法拯救城市,所谓“纯净美好的田园牧歌”是人造脑补出来的,跟现在脑补民国一样;城市进步主义和田园主义一样荒谬,因为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它把人类引向的危机。字略小,但很流畅,跟《西方正典》和《伟大传统》一样,充满各种我们不太熟的西方文学文本……不过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资格考书目开的是这本而非后面两本,大概这个学科就有点救了……是现当代文学史写作非常漂亮的范本。
  •     开始不大读得下去,但越往后越顺畅,大概是后面的作家更加了解一些。很多有启发性的观点,也了解了小说可以看到这种深度。。最后一章的大串联最亮。
  •     好驳杂广阔,费力的阅读……不过岔开说一句,我们到底都活在一种情感结构中,无论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想象的,这让我们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上有了一点寄托与慰藉。那些关于童年的感性书写甚是美好。
  •     马克思痕迹明显。作者试图通过情感/感觉去连接各种历史结构。
  •     后遗症显著,现在一看小说不由自主就会脑补这是新田园小说还是边界小说……
  •     一个没杀文学素养的土鳖看这种高大上的书真是难过啊,维吉尔是谁,蒲柏是谁?桑纳扎罗又是谁?
  •     有些章节写的一般
  •     #翻书党#文化学者的确需要提高逻辑,我认为从文学材料中梳理出来的对乡村浪漫想象的破除是有效的,作者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弊病的担忧也是有理的,但怎么就变成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了,这中间什么逻辑?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的问题,影响的变量实在太多,而且资本主义的作用到底是好是坏,实在很难用文学作品来分析清楚。所以给这本书一个较差评,有点对不起vicky送书的美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