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书评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44271013
作者:〔英〕维多利亚·希斯洛普
页数:366页

用温情穿针引线

读过《岛》和《回归》之后,就明白了希斯洛普的作品因何风靡全球。在希斯洛普的作品中,充满了淡淡的温情,无论现实多么惨淡,故事多么揪心,但主人公们对生活“不抛弃、不放弃”的从容态度着实打动人心。《线》恰恰就是这样一部用温情穿针引线的作品。故事的开端很耐人寻味,温馨的海边小城,年老的卡捷琳娜和米特索斯日复一日重复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在他们身边上演的扶盲人过马路的场景,似乎昭示着这座小城的温暖情怀,对于这一切他们安之若素、无比珍惜。而关于这座小城的回忆就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午后海边,藉由男女主人公的讲述徐徐展开。文章主要围绕三个家庭展开,本地富人阶层的代表康斯坦丁诺斯一家,因战乱而迁徙的卡捷琳娜和尤金妮娅一家,淳朴善良的企业家莫雷诺一家。一次又一次的迁徙,似乎是一条悲情的线索,串起了三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感人故事。战争、种族、财富,这些刺痛人心的词汇,是迁徙的始作俑者,它们打破了平凡人们的宁静生活,一次次将他们推向大海深处,那令人忐忑的未知世界。。。。。。作为本地富人阶层的代表,康斯坦丁诺斯从未失手,无论是几乎夷平整个城镇的火灾,或是德国军队的入侵,都能让他大发横财,在金钱世界立于不败之地。他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他的妻子奥尔加对他来说仅仅是一个交际所需的花瓶,他的儿子米特索斯一旦不能成为他理想中生意的好帮手也与他渐行渐远。奥尔加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忧伤中枯萎凋谢,米特索斯则遵循自己的内心走上了一条充满激情的道路。在这个思想碰撞及其激烈的家庭中,米特索斯的温情几乎成了奥尔加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而这种思想的碰撞也与世界上其他充满变革的国家一样雷同,当一个错误要被终结,首先就体现在思想变化的端倪上。企业家莫雷诺经营的是一家堪称业界良心的家族企业,他的企业有着颇像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制度和良好待遇,他们一家人的善良就像种子,种在卡捷琳娜一家和其他很多工人的心中,生根发芽飘散,点染着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然而,由于犹太人的身份,他们这充满温情的生活被墨索里尼的铁蹄踏碎,从精心赶制被子保护宗教珍品,到被迫放弃家园迁徙他处,从工厂被巧取豪夺,到在异国他乡被残杀的消息,一种文明被毁灭的灾难感和无力感潜伏其中。一个儿子毅然踏上了反抗的道路,另一个儿子为了年迈的父母不得不留下,然而最终他们都没有等到期望中美好幸福的未来。这个家族的毁灭也只是许许多多犹太家族毁灭的缩影而已。卡捷琳娜,是另一个为战争迫害的代表,因为战乱妈妈带着年幼的她和妹妹被迫迁徙,又在人潮中走散。米特索斯的叔叔救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同样迁徙中的尤金妮娅收留并养育了她。在她写了几年的信终于被送达的时候,我以为她和妈妈终于要重逢了,然而这个戛然而止的相逢又是那样无奈而凄凉。卡捷琳娜的针线手艺,为这个动荡中的家庭带来一些温暖,那不仅意味着面包,也意味着她可以不断穿插于米特索斯的家中和莫雷诺的工厂,见证那一幕幕人间悲欢。命运将卡列琳娜推上了与奥尔加同样的境地,但当得知真相后她做出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反击,并最终获得了幸福的生活。我相信那些看似平静的过程中一定有着惊心动魄的内在,但依旧庆幸在我读到最悲凉的时候,总算可以峰回路转。在故事的最后,那段血迹斑斑的衬衫布和精心缝制的被子再次出现在我们眼中,仿佛提醒着人们那不能忘却的记忆。我知道,那就是生活的意义。

卡捷琳娜无疑是幸运的

希斯洛普用尽量平静且理智的情绪在描述一段曲折不平凡的情感,穿插着几段人生,或悲情或感伤,阅读的过程中,不会有过大的情绪起伏,但是当最后一节回归到卡捷琳娜和迪米特里的垂暮,突然感觉语塞,有某种忧伤的情绪在发酵,碧蓝之海波光粼粼、炽烈阳光直照布满沧桑的大地,一切好像都静谧的像没有存在过,但那段历史裹着巨大的血腥气在记忆的卷轴中蔓延。卡捷琳娜的一生无疑是幸运的。在脱离母亲的庇护在慌乱的大迁徙中,遇到了迪米特里的叔叔,他拯救了她的劫后余生,而他在她那里得到了心灵的救赎。在流离失所,亲人走失的逃亡中,尤金妮亚充当了卡捷琳娜的救世主,卡捷琳娜也为尤金妮亚带去的希望。以单身母亲的角色去照顾三个女孩,生活本来存在巨大艰辛,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对卡捷琳娜的庇佑,同时她得到了好报,前往承载着安稳的伊里尼街,遇到了莫雷诺一家,遇到了迪米特里。莫雷诺这家犹太人在卡捷琳娜的一生中是格外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卡捷琳娜对针线的天赋,让她成为最有名的女裁缝,所有的际遇好像都是息息相关的。希斯洛普的温情,总会让绝望峰回路转,在某个角落会有朵友善的花悄悄绽放,带去温暖与希望。有太多的人离开,但是他们留下的回忆和财富会让他们的气息在活着的人的心里永不熄灭。每个生命都形成一条线,无数条线的交织、平行、远离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称之为世界。

爱是你我

《线》——维多利亚·希斯洛普 题记:这本书看过之后,与人讨论了良久。故事情节和主题故事让人思考,进而反思我们所经历的历史。或许部分内容不容讨论和叙述,但看到这么一部优秀的作品,还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呢?评论如下:《线》是我目前看过的所有小说里面,我个感觉最好的一本书,没有之一。故事内容宁静,不争,不要你去记忆什么,留恋什么;作者只是简单的诉说,不带个人感情的诉说。你用心或不用心的听,就能感受到一个非常优秀讲述者的滔滔不绝之情。故事结构完整,内容详实,叙述非常棒!虽然我是比较急于看完此书,但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多次停顿下来思考、讨论和查阅相关资料。故事内容的结构是总分总的结构,从故事人物的第五代开头描述,最后以讲故事的形式回到了祖辈生的生活状态和那个历史的年代,一切的扑朔迷离和不可预知,造就了在结尾处的那些精彩纷呈。在最后一段总结的地方,太多感人的故事,仿佛自己就是那个亲历者,一起也进入了作者的回忆体系里面去了一样,感同身受的感触到那些战争的残忍,去欣赏那份爱情的真挚与甜美。我没有阅读过作者之前的几本评价很高的《岛》,但通读这本书后我觉得我有必要去找一找《岛》的原作来读一读了。这本书里面讲述的时间跨度很大,从爷爷的爷爷开始讲起来的,最后回归到不愿爷爷奶奶不愿离开小镇的问题上来,小孩子或许最后真的明白了为什么爷爷奶奶不愿意离开,也或许只是为了安慰二老而故做懂了来应承;但不管怎样,读者算是明白了“故土”二字的含义了。一个人对过往的追述,往往掺杂着及其复杂的个人感情,在这本小说里看得见的一些内容,让人遐想到我国的某些往事(此处省略若干字)。整本书里爱情算是一个比较有穿透力的主线,康斯坦丁诺斯作为一个富人阶级给人的感觉是守财奴的印象。从逃过火灾开始就在用各种手段实现着各种重整家业的梦想,一次次因为战争而富有,一次次因为缺少情感的粘合而失去妻儿的爱,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兄弟;妻子与自己弟弟的感情,在书中复杂而隐晦;那是一段真挚的爱情,还是对侄儿米特索斯无私的爱,读完整本书之后再来思考这个问题,昭然若揭。在战争中迷失的卡捷琳娜一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康斯坦丁诺斯弟弟列斯坦丁诺斯救赎,进而造就了米特索斯与卡特琳娜之间的爱情故事。谚语说:“受过苦难的爱情,更容易天长地久”,这句话用在米特索斯与卡捷琳娜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们的抵抗,他们的反驳,到最后他们的平静,都如同那个时代一样,从苦难尽头走到了今天的幸福。在书里面特别一段讲述米特索斯抗战失败后的人生,与我们所经历的历史颇有雷同。那些没有去台湾的正规军所遭受的一切,在米特索斯身上都发生过。选择让子女去国外求学进而定居,是作为父母最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最正确的选择之一。当你曾经热血沸腾的事业变为别人的嘲笑的对象的时候,一切生活的意义便在一瞬间荡然无存;如果不是卡捷琳娜的智慧,恐怕又要摧毁一段美丽而极其复杂的爱情故事了。米特索斯的隐忍和挣扎,在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里算是最普通平常不过的受难者之一了。在如今的和平年代牵着妻子的手,去咖啡馆来一杯咖啡与拿铁,给孙子讲述一段过往的故事,那平静的表情像宁静的大海一样,深深的埋藏着故事但又波澜不惊的讲述着未来,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这本书以爱开始,以幸福的场面结尾,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和叙事风格是我读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部,没有之一。

线的隐喻

没有夸张煽情的描写,没有令人兴高采烈的大团圆,维多利亚•希斯洛普以主人公卡捷琳娜和迪米特里的一生为主线叙述了希腊塞萨洛尼基从二十世纪初至二战后的历史,生命的韧性、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善意以及一股默默的温情贯穿始终,看似平凡,却有着穿越时光的力量。在已经成为祖母的卡捷琳娜的回忆中,故事从1917年5月缓缓展开,个性鲜明的人物依次登场——布料商人科姆尼诺斯最在意的只有家族的生意,可谓“只看利弊,不问对错”的典型,他的太太奥尔加则是一位“房间里的天使”,囿于华丽的大宅子中,美丽而苍白,对科姆尼诺斯而言,妻子唯一的价值便是穿着自家布料制成的精美礼服在家宴上出现,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客户,儿子迪米特里是奥尔加生命中唯一的寄托和安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莫雷诺一家,开设制衣厂的莫雷诺家族将公司的利润都用于向工人们支付较高的报酬以及扩大厂房的规模上,一家人仍住在伊里尼街的老房子里,对新迁入的邻居尤金妮娅一家热情友好。莫雷诺太太罗扎主动将缝纫手艺传授给心灵手巧的卡捷琳娜,而小说着墨最多,刻画最为丰满的,便是女主人公卡捷琳娜。刚开始阅读时,不免有些好奇作者为何将小说定名为“线”。随着阅读的深入,可以看出,首先,“线”与卡捷琳娜在缝纫方面的天赋和造诣有关。幼年时期的她对缝纫有着天然的兴趣,跟罗扎学了没多久,便使这位经验丰富的大行家无法看出两人作品的差别。成人后的卡捷琳娜技艺日渐精湛,成为了塞萨罗尼基最出色的裁缝。缝纫对她而言不仅仅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技艺,还在学徒时期的卡捷琳娜看到为家人精心缝制被子的罗扎太太,便被罗扎对家人的爱深深触动,爱和缝纫从此在她心中关联了起来。随后,她将第一件作品——一块刺绣精美的手帕送给了养母尤金妮娅,在经历了战乱与迁徙之后,尤金妮娅暗无天日的生活被这件小礼物的纯真与完美点亮了,缝纫的艺术第一次展现出打动人心的魅力。进入莫雷诺工厂工作后,失散多年的母亲用金线绣弥撒服的场景反复浮现在她的脑海中,化为对故乡最完美的回忆。在战争前夕,卡捷琳娜与女工们将犹太教堂中的珍宝缝制于纺织品中,避免了文化遗产被纳粹洗劫一空。而当战火燃烧至希腊,卡捷琳娜误以为参军的迪米特里已去世而陷入不幸的婚姻之后,她将对朋友们的思念融入缝纫之中,每天一小时的缝纫时光使生活充满了希望。缝纫连着对母亲的记忆,对亲朋好友的爱和关怀,陪伴着卡捷琳娜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光。从幼年时因战乱背井离乡,并不幸与母亲失散到二战时与爱人迪米特里被迫分离,卡捷琳娜看似是个动荡时代的弱者,个人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冲向未知的终点,一次次陷入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的境遇中,但她的隐忍和坚强却如线一般的柔韧,有一种延绵不绝的 力量,令人为之动容。虽然作者讲的是希腊城市的故事,但二战前后相似的历史境遇也不免会使中国读者产生似曾相识之感。小说结尾所有的风云变幻都归于平静,塞萨罗尼基的港口——“幽暗的海水仿佛深不可测。夜空繁星无数,每过一会儿,便会有一颗星坠落。他在这静谧黑暗之中,感受到一种从未觉察的美,心潮澎湃。有生以来第一次,他开始懂得,在一条条人行道之下,在栋栋建筑中,都埋藏着什么。”至于平静的海面下埋藏着怎样的故事,便等诸君亲自开卷了。

遗忘是对历史最大的背叛

犹太裔汉学家舒衡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博物馆的光照之外》曾言:“抽象是记忆最疯狂的敌人。大屠杀意味着的不是六百万这个数字,而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只有这样,大屠杀的意义才是可以理解的。”初读无感。而在我翻开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线》,读到受人尊敬的莫雷诺一家被迫背井离乡,坐上去往波兰的死亡列车时,心中泛起锥刺般的疼痛。舒衡哲的话语忽然浮现在脑海,我似乎明白了,“个体”之于历史的意义就在于其超越粗糙抽象的数据,还原历史应有的沉重与痛感。忽然为自己从前悠闲冷漠的局外人思维而羞愧。出生于和平年代,战争年代的硝烟四起与人人自危凝炼成了教科书上官方而又简短的一行。对于战争带来的不幸,我们的身心常常没有丝毫的投入,只有远远的旁观与悠闲的算术。我们本能地对当年生命集体的损失而惋惜,为死亡体积的硕大而撼动。可这些短暂的“震惊”只是隔靴搔痒。隔着历史的烟云,往昔的苦痛和鲜血早已面目模糊,激不起切肤之痛。王开岭曾言:“悲剧最真实的承重是远离话语场之喧嚣的,每桩噩耗都以它结实的羽翼覆盖住了一组家庭、一群亲人——他们才是悲剧的真正归属者。”只有当落实到独立的生命单位,悲剧才可逃脱单纯的数字化的空洞与苍白,于麻木的泥淖中刺痛人的心灵。相同的,只有当回归到细微的历史尘埃,感受已消逝的生命与命运曾有的纠缠搏斗,历史才不再是一段与己无关的文字。它成为一段真实的鲜活的经历,触动人的心弦。书中的莫雷诺先生作为一名犹太人,一位优秀的制衣厂老板,在伊里尼街有很高的声望。可是在德国入侵时,他的声望也并没有为他们留下生存的余地。收拾了简单的东西,他们像是货物,被塞上了通往波兰的列车。整整一个夏天,一列列火车朝北驶去,犹太人聚居区陷入一片死寂。这个城市失去了五分之一的人。他们不知道火车通往什么样的命运,书外的我们却明白他们走向的是多么阴森可怖的终点,将被迫接受多么凄惨的结局。当莫雷诺在外征战的儿子伊莱亚斯回到家乡,曾经充斥着欢声笑语的房屋早已被洗劫,亲人命途未卜。他昏昏沉沉坐在咖啡馆,却被告知送往波兰的犹太人已被毒气毒死——几乎无一生还。告诉他这一消息的宪兵也许只是好心。他怀着对这个死里逃生的犹太小伙子的同情,柔和了口气轻轻告诉他其他犹太人下场是多么凄惨。可这个旁观者永远不会知道,他的话将这个可怜的男人弃于多么幻灭的泥淖中挣扎。至此,他的生活全变了——日常被颠覆,时间被撕碎,未来被改写。还有谁能代替他承受这份生命不可承受之痛?他是这场悲剧的归属者,对之而言,这场乱世中稀松常见的灾难就如晴天霹雳。死亡集合中小小的“个”,于他而言却是血脉相连、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实体,意味着绝对和全部。当他再想回家,他能回到哪里?最终也只剩记忆一种相聚形式。想起尼采曾言:“文学中,我独爱以血书者。”书写战争中的相逢与离乱,维多利亚的笔触平淡而又深沉,初读时如吹动一池静水,再读便知掩盖在静水下的暗潮汹涌是多么动人心弦,仿若字字泣血。战争堪称人类社会最丑陋的产物。所有的战争,最直接的方式与后果皆为杀人。每个踏上战场的士兵都匹配清醒的杀人意识,瞄准敌方的同时,他们无法想象这个站在对立面的人也拥有情绪,他们无法想到,这个士兵也像他们一样拥有等待他的家庭。他们都想不到,他们脑中只剩下一句话——“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同志的残忍”“碰!”人世间的温暖消失殆尽。剩下一股政治特有的冷。匕首的冷,工具的冷,地狱的冷。战争里,人命如草芥。可是谁也说不清这场轻贱人命的“收割”究竟是谁的责任,说不清战争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到底值不值得举家倾覆、妻离子散这般沉重的代价。但毫无疑问的是,战争的枪响惊飞了人类社会本应有的平静,无情地洗劫了其本应有的温暖。让70年后的我们面对书沉默。逝者已矣,战争已成为人类历史上不可遮掩的伤疤。我们在时间的单行道上不可避免地渐行渐远,但是我们不能遗忘。遗忘,即背叛。轻慢,即亵渎。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怀着沉痛而悲悯的心,向逝者的痛苦献上真诚的泪水与祭奠的鲜花。

人性小箴

看希斯洛普的书,总给我有种胡赛尼式的错入感。两人近几年的作品几乎都被摆在书店最醒目的位置,《追风筝的人》和《岛》在前几年更是在各类榜单中随处可见。二人写作最大的共同点在于:都擅长“以小博大”——以小人物的生活来反映社会背景以及当地的地域文化。前几年的《岛》在我的印象里仍未消逝,《线》又带给了我新的冲击。《岛》之所以起名为《岛》,毫无争议,显而易见。但希斯洛普将这本书起名为《线》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难道是因为“线”作为具体意象在书中出现多次(书中贯穿的纺织厂,卖布商人都是以线为原料)?抑或是如同书的封面所写,代表着经历各种劫难洗礼后在地平线上总会升起太阳?别的就不说了,就谈谈这本书里面的人性,不同于《岛》,《岛》里面的人物形象实在太鲜明,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而《线》里面的人物,好里面掺杂着坏,坏里面混合着好。大抵上主要人物中,除了迪米特里的父亲康斯坦丁诺斯之外,其他的都是正面人物。然而正面人物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阴暗面:列奥尼达斯始终爱着自己的大嫂;奥尔加对丈夫总是唯唯诺诺,不敢忤逆;莫雷诺夫妇只能曲线救国——给德国人做衣服以保证自己工厂里面的人能有一口饭吃;卡特琳娜在爱情和生活中做出了妥协,对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康斯坦丁诺斯作为整本书最大的反派,遇到火灾竟然没有意志消沉,反而镇定自如,将以后的生活规划好并一步步的实现。我不喜欢他的目标,我喜欢的,只是他为实现目标所拥有的决心与责任感。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性的不完美。世界上没有“高大全”,如果有,我更喜欢有血有肉的“李云龙”。

线,始终连接

《线》,初看作者的这个标题,觉得不如《岛》来的直截了当,所以在阅读全书的时候,也一直在想其含义。由于阅读速度较快,以下只是个人理解并且对书中人物姓名不感冒。当一本书在大的战争背景下去描述情感细腻的人物故事时,我觉得就是成功的。又一次发生在希腊,塞萨洛尼基,拥有如线一般的美丽海岸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整个城市备受摧残。先前的穆斯林人迁徙,让我们的女主人公卡捷琳娜来到了这个城市,因为一场大火,让她认识了男主人公迪米特里。她,拥有惊人的缝纫天赋,在战乱时期,以假乱真保护了珍贵的文物。当得知迪米特里死亡的消息和自己不幸的婚姻时,更是用针和线寄托自己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爱人的无比思念。所以说,卡捷琳娜一生都在用 实物的线 生活。他,努力摆脱父亲的束缚,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支持共产主义,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不接受父亲的遗产。参与保卫国家的战争,虽然最后被逮捕,但仍然有着永不言败的韧性(虽然最还是妥协了,为了母亲,可以理解)。所以说,他的内心犹如一根不会断裂的线,为了国家的和平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同样,在男女主人公心中连接着这样一根线,支撑着他们一直走到最后,可以讲故事给自己的孙子听。故事看到最后,还是觉得很温情,男主人公真的很幸运,历经磨难最终和爱人白头到老。另,作者细致的描绘了塞萨洛尼基这座城市,对缝纫的技巧有着细致的刻画。当看到犹太人被纳粹屠杀难免心中压抑,但男主人公父亲的死(金钱至上,忽略家庭)和女主人公前夫的死(卖国贼)还是让我拍案称快。优美的文字,细腻的情感,好看的故事。小女孩烫伤的手臂上有一块撕扯下用来包扎的衣服,上面还有一颗连着线的纽扣,它的主人竟是男主人公的叔叔,多么奇妙的缘分。是线,连接着彼此,始终连接。最后,真想到塞萨洛尼基去欣赏如线一般的美丽海岸线。

线

拜读了希斯洛普的两本著作,《岛》和《线》,写作手法有些相像,都以回忆的方式向后辈叙述他们及周遭人经历的过往,讲述了在动荡社会下小人物的爱恨情仇,让我不由心生好奇,希腊在笔者手下是个别样的国家,会继续读《回归》。

线

维多利亚最有名的《岛》早有耳闻,但至今未曾拜读,在图书馆的新书架上第一次扫到这本书时,也就是刚好联想到了《岛》便决定拿起来细读。无数的丝线连接起了经营庞大的贩卖丝绸布料的商业帝国的科姆尼诺斯家族,运作裁缝工厂的莫雷诺父子公司的莫雷诺家族和因为希腊和土耳其战争而从士麦那逃亡到塞萨洛尼基却拥有无与伦比的缝纫天赋的卡捷琳娜一家。具体的“线”将这几个以丝线为生却阶级分明的家庭连接,抽象的“线”串成了迪米特里和卡捷琳娜的爱情,串成了那个动荡年代的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友谊,也串起来从土耳其报复希腊开始的战争历经一战、二战到希腊内战的那段动荡岁月。小说的开头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列奥尼达斯将小卡捷琳娜错误的送上前往塞萨洛尼基的船,从此和带着一对孪生姐妹的尤金妮亚一起生活而与她前往了雅典的生母从此再也没有相见。而在尾声前的最后一章,尽管读者早已知道利奥尼达斯就是当初那个军人,但读到卡捷琳娜看到那些信发现这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时,还是心中一阵激动。虽然小说故事是虚构的,但维多利亚也指出其历史背景是真实的,在此之前,尽管听说希腊的债务危机,国家破产,但仍是深深迷恋这个国家的古老,典雅和美如画。对于一个对历史的接收信息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历史课本,而希腊近代的历史又不作为考纲的我来说,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并不了解希腊这段黑暗,令人绝望的历史。小说中卡捷琳娜和迪米特里的爱情故事令人回味,但是合上书本,你并不会把这本书归类在情感文学或者爱情小说中,因为小说中战争对人性的挑战,土耳其和希腊的人口对换,送走了穆斯林,接受了一大批难民,幸运的卡捷琳娜一家很快融入了友好的伊里尼街,二战德国入侵希腊,“送”走了五分之一人口的犹太人,这个城市,从三种信仰的和谐共处,变成了只剩下基督徒市民,而充满活力的街道,咖啡馆变得冷清,孤寂。有钱人对底层人民的不屑,德军对犹太人的歧视,富人为财富和权力出卖自己的良心人性勾结德军出卖同胞都深深的刻画出阶级的罪恶和丑陋。

记忆中的永恒。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出门旅行的标配我一般是多丽丝·莱辛+希斯洛普,由于最近太变态了,需要一些小清新的情绪来调节一下。感觉语言极其苍白无力,开头还行,浓浓的基情,后来我越来越纳闷主角的年龄和他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维多利亚也挺了不起的,我回忆了一下《岛》,发现什么渣男、三角恋、婚外情等等都有了,但还是觉得很正能量很小清新。《线》写得还不如岛,虽然渣男、婚外情、三角恋什么的还是很小清新很正能量,不过丝毫没有启迪感和历史沧桑感,一个故事上帝视角从头讲到尾,后代的个人体验集中在开头和结尾,显然,米特索斯也没有阿丽克西斯的魅力。然后啊,什么颜色啊,缎带店的老板什么的完全可以写得更好,像托妮莫里森一样一针见血,”被子上的橙色补丁好像伤口一样外翻“,但是,语言极其苍白无力。然后啊,我收获的是一个新的视角,关于他国眼中的共产党,这也许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真实面貌吧。感觉维克多利亚的女权观真是十分保守的。奥尔加的不幸,卡捷琳娜的不坚定,简直是蠢!透!了!奥尔加说的对:“那群女人活该没有选举权,她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你们也活该不能主宰你们的生活,你们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甘心做爱情的奴隶,男人的猪。奥尔加表面上是婚姻的受害者,实际上却是物质的受益者,她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恐怕早就被她的礼服束腰扼死了吧。她为什么不能去当妓女?为什么?还有种种狗血的剧情就不说了。希斯洛普同志如果想让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发出追问,她完全失败了。我们这一代完全游离在历史虚无之中,所以我们的创作空间必定是私人的,甚至毫无共性。附上预防家庭暴力的文章一篇。http://www.douban.com/note/483782912/

永远的异乡人。。。。。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我没有特别仔细地去考察过这个叫维多利亚hislop的作家的身世,连这读过她几本书后,我能脚出她自己活着她祖上应该来自地中海。《岛》是地中海的希腊一带的事情,《回归》是地中海西边的事情,这本《线》又是希腊旁边的事情。她有本不错的短篇集子,全是希腊半岛一带的故事。其中一条最重要的线是卡捷琳娜。卡捷琳娜5岁的时候,战乱,一家人被迫逃往他乡,去异乡人。但在一场混乱中,她和她妈妈、妹妹失散。她找了她能找到的任何地方,街道、路口、帐篷、海岸……一个五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呢?想起了冰与火之歌里的史塔克小女儿艾丽娅,她流浪期间,依靠的却不是她的剑。卡捷琳娜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住妈妈和妹妹的样子。永远记住。时间在酸楚中流淌,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过去。卡捷琳娜还在找她的妈妈和妹妹。多年以后,终于,有一天,她得到了妈妈的信息,妈妈去世的消息,此时她已完全记不起妹妹的样子……这是victoria hislop一贯的味道。。。。卡捷琳娜也便成了一个永远的异乡人。永远。

大环境中的小人物

作者的文字很朴实,叙述得当妥帖,给予读者思考的空间。可能每个人的读后感受不一样。一个有经历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的生活价值。也会对周遭的人和事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传导。种族和宗教的矛盾对立一直到今天尽然还没有停止。上层建筑的宣导,只不过是满足自身集团和组织的利益。平民百姓中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宗教的宣扬更应该体现真 善 美 的平等 融洽的世界。而世界的政治 媒体 家族遗留的忠告 客观环境的阻隔 像一堵厚实的墙 至始至终还存在 这真实对于文明的前进与发展 有着莫大的讽刺

橙树枝头

很喜欢这个作家的文风,残酷的战争在她清新婉约的文笔下更多了几分凄美,爱情在战乱面前显得渺小又哀伤。看得出作者野心很大,想架构出一个宽宏的背景,想描写一群小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中的悲欢离合,然而多少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有些情节,人物塑造略显苍白单薄,但总的来说,还是一部诚意之作,让人读完有种淡淡的温暖。卡捷琳娜,像一朵百合花一样的女子,聪慧坚韧,善良悲悯,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勤奋努力工作,为朋友,爱人竭尽所能。迪米特里,出生富贵,有着品行败坏,金钱至上的父亲,但他却没有沾染上这坏习气,他有思想,有追求,有坚守,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毅然决然的上了战场。他们的爱情如此美好,但也那么脆弱,明明两情相悦却又总是阴差阳错,看到卡捷琳娜被迫嫁给那个内心与外表同样肮脏丑陋的老男人,我真的很愤怒,幸好她亲手终结了他的生命,幸好她和男主角历经磨难终于走到了一起……我喜欢莫雷诺一家的品行,为他们遭遇种族残杀的结局而伤心;我喜欢尤金妮娅的善良坚强,为卡捷琳娜提供了温暖的港湾;我喜欢那些有理想有热血的年轻人,在国家危难时义无反顾的冲上前线,即使在这个一个昏暗麻木的年代,人性的美好光辉也从未熄灭。正如作者所说,尽管土地被侵占,有一样东西大家一直坚守着,那就是韧性。奥加尔说“你可以等待爱情,但很有可能,永远等不到”没错,以爱开始,相爱终生,可能根本不存在,但也无法阻挡世世代代的人去奋不顾身的追求这份美好纯净。好在,虽然有点迟,但男女主角最终相守在一起,怀念那些善良真诚的朋友们,守护在这座历经磨难沧桑却仍旧坚韧的城市。“卡捷琳娜的十指在新旧布料间穿梭,飞针走线。就这样冬去春来,橙树枝头千万朵花苞绽放,街上飘荡着馥郁的芬芳,放佛无视地上的污垢和树荫下的饿殍。望着一树树白花,卡捷琳娜知道,至少迪米特里不会挨冻了。”

一些感想

看完整本书,只记住了一个名字——卡捷琳娜,或许是因为好听,或许是因为她就像线,串起了整个故事里的每一张面孔。作者的名字很长,脑子笨,记不得,看到介绍里的“她”,恍然大悟,居然是位女作家。也是,文中的细腻处,是女性特有的温柔。从她的《岛》,到现在的《线》,都是只有一个字,却恰到好处地阐释了整本书。隔离麻风病人的岛,卡捷琳娜手中的线,都是具体化的东西,但是它们勾勒的是一个时代,希腊人民近代所遭受的血与泪的历史。一直觉得希腊是一片神圣的领域,古希腊神话以及分布在其各个岛屿上的神庙,让我现在仍是觉得他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去玷污它,只为他承载的几千年的文化以及他给我们的安宁与感动。书中作者表现出的那种对希腊深深的爱和眷恋,透过纸页,淋漓尽致。无论战争是怎样的残酷,生活还是得继续,即使提心掉胆,毕竟也是生活。故事在战争的背景墙上缓缓道来,却从头至尾都是温馨,作者似乎避开了那些真正残酷的现实,她的目的,或许就是让人们在困境中找到一束光,即使走得再艰难,也有温暖在。卡捷琳娜一生中遇到的那么多那么多温暖的人,把她举上船的叔叔,收养她并把她当成亲生女儿的妈妈,布点里赠她头绳的老爷爷,逃难后帮她找到房子并尽最大努力帮她找妈妈的漂亮的美国阿姨,为她们提供食物、衣服并抱以微笑的新邻居......故事中的好人太多太多了,真正的恶人,除了德国侵略者,也仅仅只有两个人。所有人,都是和善的微笑,善良的心。在这里,火灾几乎毁了整座城,三年,五年,十年,它又重生,战争的残酷让人濒临崩溃,敌人走了,时光,又缓缓流成了曾经的模样。只因人还在,信仰还在。

游完了希腊,走了一个世纪,不想回来

游完了希腊,走了一个世纪,不想回来。虽然故事情节有点常见:战争背景下,女主角忍耐,等待男主角的归来,最终冲破种种在一起云云,但是最终大团圆结局还是很让人欣慰。翻译得很好,我总能一边看一边随着里面的描述在脑海里勾勒出故事的情节,所以总是能够感觉置身其中,总是能够体会故事里面的一颦一笑的感受。伏笔很精彩,从女主遇到男主叔叔的那一刻起到女主独自被送上船之后,我就一直很期待叔叔跟女主的相遇会是什么的景象,心里期盼着终有一天叔叔能够回来,虽然不确定叔叔跟男主妈妈是不是互相钟情,但是也很期盼他们俩终有一天会重逢,因为前一部分叔叔的怜悯,妈妈的苦闷,男女主角的煎熬实在太折磨人了,心里想着相爱的人能够重新再一起该是多好的景象。但是到最后叔叔一直没有回来,女主是在妈妈与叔叔的信件里面知道当年救自己就是男主的叔叔的真相,虽然等了很久这一幕终于出现了,但是这也成就了我心中的一点点遗憾,也许小说过于完美就过于矫情了吧,人生难免有缺陷……就这样,游历了一个世纪前的希腊,感知战争给世人带了的影响不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不同,战争,不会因人而异,只要那里有爱……

大时代背景碾压小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故事不长,花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事实上我已经很久没能耐下心读完一本书,尤其是长篇小说。对我来说,希腊原本只是一个浪漫的符号,现在却虽陌生又熟悉。二十世纪初到二战后几十年,被我们神秘膜拜的西方也承受着如此惨痛的不幸,一如那个时代的我们。动荡残酷的大时代碾压了太多普通人的生活,单独的个体随波逐流,唯一能够维持的只有善良人们心中情感的牵连,就像一根看似脆弱确韧性十足的线。

线

昨天,花了大概几个小时时间,把《线》看完了,个人感觉《岛》比《线》好看。《线》的背景牵扯政治、军事、经济等大环境的背景,要比《岛》复杂许多,但看完后,对男女主人公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不过,看到犹太人遭到德国纳粹党迫害时,还是觉得很难过,卑劣的德国人哄骗着一群善良的希腊犹太人上了火车后,居然采用毒气的方式让几万人的生命就这样惨死,想想就觉得心寒。种族和信仰问题就算到了今天也是无法调节的几大国际矛盾,人人都渴望和平,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风平浪静,我们都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可是权利,却让微不足道的我们更加狼狈不堪,有时候,权利真的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它不仅仅可以粉碎人的梦想,更可以毁掉一个人的生活,战争的残忍和恐怖,我希望今生都不要去经历那样可怕的事情。我们不仅仅要好好的生存下来,还要好好的生活下去。愿天下所有善良的人,都能拥有美好的人生。------2014.11.20日石头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并不了解维多利亚.希斯洛普,是通过《线》《岛》认识了这位女作家。只能说是单层面的认识,因为我始终觉得希斯洛普这样一个人物下蕴藏着一个巨大的,深沉的,看不到尽头的时光异洞,不知道用这样一个词“洞”来描述合适不合适,只是没有一个更深刻的词来描述这位女作家的深奥了。很多人会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却很少有人体会到因我是属于这座城的,我是离不开这座城的。迪米特里,卡捷琳娜爱这座城的繁华,萧条,落败,不堪,美好,一砖一瓦,一条街道,一个转角,不是故乡却已是心和身的栖息地。我之所以把题目叫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读完最后一页,回想到刚开始小卡捷丽娜烧伤的胳膊,被贝列奥尼达斯(迪米特里的叔叔)用衬衫的袖子包扎到卡捷丽娜与母亲走失,幸运的是被尤金妮娅领养,辗转最后落脚到塞萨洛尼基,这样想来,小迪米特里刚出生时的那场火灾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所有的故事像一根线一样,牵引着卡捷丽娜和迪米特里的命运,缠绕着,盘旋着。两人所遭受的苦难与折磨,经历的离别与相聚,不知生死下的心灵残噬,到最后都汇成了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的视角和心思缜密的思维方式,用一根线链接了几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命运,然而不同时期的几个人不同的命运下却又被一根线牵扯着,环环相扣。通读全文下来发现,这世间真是神奇,有些事情是冥冥之中注定了的,我和你最终会相遇,之间可能会翻过几座山,趟过几条河,但我最终都会在你耳边温柔地对你说‘好久不见’。说实话,看完这本书,好久没哭过的我最终在结束的时候忍不住泪奔了,被坚定的爱情,战争中的挣扎,饥饿下的信念所撼动。写这篇书评是深入到两位主人公的情感生活中,没有太多地陈述历史的发展,历史下的荡气回肠的小人物生活不是更催人泪下吗!

奇妙的缘分

我们总是相信缘分的。分割在遥远地方的两个人要怎样才能在一起。和现代不一样的,没有朝发夕至的高铁,也没有各条航线上频繁来往的船只和呼啸而过的飞机,在安土重迁的人们眼中千百年来生活的地方除非有非走不可的重大变动。这个非走不可的理由就是战争。二战给每一个家庭所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大批的犹太人死亡,大量的人民流离失所。维多利亚•希斯洛普以主人公卡捷琳娜和迪米特里的一生为主线叙述了希腊塞萨洛尼基从二十世纪初至二战后的历史,生命的韧性、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善意以及一股默默的温情贯穿始终,看似平凡,却有着穿越时光的力量。希腊的塞萨洛尼基有着我喜欢的圣托里尼的蔚蓝天空和绕着海边建造的色彩鲜艳的小房子,迪米特里就出生在 这个美丽的地方的豪宅里,尽管豪宅在他还没能记事的时候就被大火烧毁了 ,但后来重建的豪宅比之前的还要气派。卡捷琳娜是外地人,在逃难的途中和妈妈妹妹失散了,被好心的奥尔加妈妈收留,跟着大船来 到了 这个地方。跟家人失散的时候她碰到了 一个人,给她包扎了伤口,这人是迪米特里的叔叔。一个平民区的小女孩和一个豪门公子亲梅竹马只有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实现。没有刻意渲染的苦难和血肉模糊,虽然生活艰难,但小镇的人在努力的活着,小镇经历了多次磨难也以强大的任性一次次 从痛苦中 活了过来和小镇的人一样努力而坚强。

《线》几次眼泪夺眶而出,看着你静静的用文字诉说,不参杂一点私人情感,以爱为线不只是爱情、而是人间大爱。当中的恐慌、绝望、期望、等待、失望在战乱的国家己是每位公民必经的内心斗争。“家”对你们来说是何其大的栖息之所。也许在伊里尼街才能感受到家的感觉,多种族的邻里相亲相爱守望相助。一个视邻居为家人作保管者的身份守护在那里,怕他们有天回来这个“家”找不到她们,也许她们再也不会回来。为了国家而经历那么多磨难还坚持心中的信仰的人何其多,不偏不倚。坚强的人让人敬佩。所以他们最后相濡以沫是必然的。

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荡气回肠

非常喜欢《线》这本书,那条线既是给卡捷琳娜包扎伤口的破军装,冥冥之中告诉我们男女主角在一起的必然;也是一次次宗教冲突带来的战争和人口迁徙引起的混乱,一团乱麻。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写作风格和胡塞尼的很像,后者喜欢用大事件发生前后的物是人非来撞击人心,而维多利亚主要是用不同家庭,不同社会关系的人之间的对比来扣人心扉,像文中的卡捷琳娜和妈妈的失散,那仅有的一点血缘只是靠着写信来维持的,而和邻居,和收养自己的妈妈,这种乱世里惺惺相惜的纯粹情感比轻如薄翼的血缘来的更动人。再说迪米特里家,他与母亲之间的互相理解让多少人羡慕,与父亲之间的敌视又让多少人唏嘘不已,从最开始的人生信仰不同,到最后发展到阶级态度不一样,最后甚至成了想置对方于死地的阶级敌人,父亲与他是血缘带来的灾难。看完这本书让我有些感慨我们血缘关系强大的中国家族,血缘这东西有时候真的讲不清,可能也是因为受到诸多社会环境的影响吧,才让很多本是同一屋檐下的亲人比陌生人还陌生。

“他们共存共生,就像东方毯子上纵横交织的线”

如果一部小说准备将时间的轴线拉长至近一个百年世纪,那它就会具有深沉厚重的历史质感;如果一部小说要将一些人们的人生际遇融入一国社会和政治的巨大变迁,那它就会具有发人深省的历史韵味。《线》就是一部这样的小说。不得不说,作者希斯洛普小姐是一位讲人间真情故事的老手,又是一位讲历史题材故事的好手。在旧作《岛》中能从一开始有关于人性的弱点、战争、瘟疫的这些负面因素中蜕变出来,升华至人生的意义与真相的正面因素,足以见到她对曲折故事与细腻情感的强大驾驭能力。这本《线》无论是在时间跨度,还是在社会背景下,亦或是人物间的复杂关系,都达到了她的作品中的新高度。显然,蓝色的封面下的这本《线》,主要承载的是两位老人(迪米特里和卡捷琳娜)一生的足迹;但请不要忽略了封面上那海天一色的背景——因为它还是关于希腊的一部现代简史,更是希腊名城塞萨洛尼基的地方志。看来希斯洛普小姐很明白,当下读者的阅读品味:单纯地说历史,是乏味的;单纯地说生活,是矫情的。书的一开始,就具有浓郁的地中海风情,热烈的阳光、湛蓝的大海、清澈的天空、悠闲的早晨生活,线的这一头在此展露:孙子对两位老人为什么会放弃大都市的生活(那儿不但无比繁华、非常方便,更能与孩子、孙子一起共享家庭温情)、一心一意固守在此的心存疑问。顺着老人的讲述,“线”的脉络将会逐渐显现:脉络之上,是一对老人和几个家庭、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交织着爱与恨、悲与乐、血与泪的故事。本作定名为“线”的意义应该就在于此吧,所有人的生活,“共存共生,就像东方毯子上纵横交织的线”,当我们局限于看一条条线的时候,那么将只是一个枯燥的几何存在;而当我们整体地看每一条线在空间的汇集,这就将是一副精妙绝伦的、记录生活与情感的艺术“织品”,在这里有专属于一个从王权转变至民权、从纷争转至平和、从苦难转至恬静的历史图景!故事的最后,孙子终于明白爷爷奶奶(以及和他们一样的人)的过去、现在只能存在于这座城市与这段历史的时空之中;离开这儿的一物一事,就等于断掉了他们与过去自我的联系。如果断开了这条生活之“线”,他们在精神上将只能面对一种迷失漂浮、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所有老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因此,老人和那些深爱着这片热土的人们的未来也只能循着这条生活之“线”的趋势,继续画向远方,永远不会有尽头。虽然是一部畅销小说,但《线》已经做到了最好,它在历史与虚构之间,搭建起了一座精巧的桥梁。在这座大桥之上,我们既可以了解(希腊)历史的真实一面,又能从虚构的文学世界领略生活与存在的真正要义。一本小说能有如此效果,的确值得我们仔细咀嚼、品味。


 线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