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书评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睿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208120174
作者:李想
页数:264页

成长,或成长受阻——《杉》书评

《杉》是一部充满幻想情境的青春童话,但最引人注目之处并非水中火车或者吃掉一切的兔子,而恰恰是作者用放肆的想象力,绚丽的修辞重构的现实细节。故事开始不久,作者描述“我”坐在父母的自行车后座上,抬头看到的景象:“在四条电线组成的方棱柱形饮料吸管里与我保持着同样的速度向前滑动,有时碰到电线杆的小节线,稍作整顿后继续前进”。“滑动”和将电线比作吸管,是很合适且灵动的搭配。“小节线”把本该生冷的电线杆和主人公最心爱的音乐贴附在一起,全书中类似的技法还将不断出现,反复表达受“我”和作者共有的对音乐的激情和信任。从更旁观的角度来看,“父亲”不是那么一个有威胁性的形象。毕竟,“与大部分男孩不同,我小时候只挨过一次打”,读者对他除沉迷音乐权威之外的性格也毫无了解。但是“父亲”在小提琴表演上击败儿子,继而引发的对儿子音乐的否定,确实足以引发主人公极端的叛逆表达:在肺里种下一棵杉树,希望来日可将它做成小提琴,并且离家出走。从主人公肺里长出的杉树,是本书的核心意象。它的隐喻很明晰——成长的痛苦。但它看起来没有很好地承担这个责任。关于它如何给主人公造成身体痛苦和行动不便,我们得到了一些有限的描述(“睡觉的时候我需要把树干从天窗里抽出来”);除此之外,我们感觉不到这在第二节就充分成长的杉树,它应当具有的深入骨髓且普遍的存在。小说第一章独立而完整,描述主人公出发的第二章,作者似乎还没有完全进入整体考虑长篇小说的写作状态,有点随性地使用了“病娇”等流行语,和并不幽默的“建议排干净”冷笑话。类似内容在后文没有出现。后面这一句话由水中火车的列车长说出,他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尴尬的人,而这种尴尬和不适应反复地出现在配角行为中。它们并不是人物特征,而是作者人物描述技法的一个倾向。在面对幻想故事,尤其寓言的时候,我们常常面对一个难题:人物的哪一部分是可以,并且应当从现实逻辑去解释的,那一部分则不可以?如何确立这其中的标准,来判断作者是否接近了创作目标?但是无论把标准划分到哪里,本书中的配角都常常缺乏人物本质的一致性。花费笔墨最多的配角——丧夫的房东太太,正是最明显的例子。她第一次看见未来丈夫的时候,他正在和“粘在鞋底的不干胶搏斗”(又一个尴尬人物)。他俩的闪电相知相恋和结合,采用了常见的避过细节写法,而我们只能被迫相信这就是一段特别幸福,仿佛上天赐予的恋情。她经历了战乱,以及丈夫遗传心脏病身死,成为贫困的单亲母亲。这些背景赋予她悲剧色彩,但后文并没有公平地承担这种强行压在她肩膀上的厚重。无法解释地,她通常表现得像一个小孩子,把电话线拉到楼上,只为了看看它能扯多长。而在第三节中,她又像一个心灵鸡汤级别的不合格智者,做出“所有人都享受自己喜欢的,不入眼的东西都隔在一墙之外”的断言。这不能解释为患难中仍保存童心,因为很难看见患难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在很多场合下,正是通过这名主要配角,主人公那些特别不招人喜欢的特质很明显地浮现。最重要的一点是他频繁对事物进行带有偏见的判断。在第一章,他就断言父亲“作为一个人他是不完备的”,而读者看不到任何相关证明。这也是青春幼稚的关键特征,但它们在这里并非是感情反应,而是试图从道德,艺术高度来进行裁决和定论,这就进入了一种令人不快的层面。青春小说少不了描述爱情。我们看得出主人公对爱的感受非常浓烈,它们不是无病呻吟的,但却是令人疑虑的。第五章,主人公和房东母女去野餐,说到“两个美好的姑娘铺了报纸坐在树荫里给我夹菜”。与前面提到配角描述上的缺陷有关,用“美好的姑娘”去形容一个作者安排了悲惨背景的成熟单亲母亲,让人感到相当的不敬。而这其中主人公又把自己定位在男性家长身份上,则充满了自我沉溺,和绕不开的性幻想。后文中,主人公爱上了眉毛都能“摆出更俊俏的模样”的黑衣女孩,以无限的热情赞美她的美和自己的暗恋,随后紧接着描写一对男女道士:“他们就像双人床上硬摆在一块的一对不搭调的枕头,一只破败不堪,一只臃肿丑陋,但爱情有千奇百怪的模样”,这把青少年“只有我的爱情才真实”的错觉过分夸大,以至于主人公轻蔑地对他人的爱情做出正义性和合理性的判断,哪怕这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容貌。接下来,主人公给黑衣女孩写情书,让另一个叫莹莹的女孩转交。莹莹偷偷扣下了信,而寡妇的女儿豆干(另一个“美好的姑娘”)告诉主人公:“连我都知道,莹莹姐姐爱你。”在这里,自我沉溺式的人物发展到了令人不快的极点。没错,这是青春的一个状态,但是一,主人公二十岁了。二,他是作者的孩子,不是我们——读者的孩子,而我们通常都不关心别家的熊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何况这个熊孩子犯了无论哪个年龄层次都不能轻饶的错误:缺乏怜悯心。这是本书最明显的不周全之处。幸好故事有一个比较巧妙的结局,使得这自我沉溺有所收敛。在最后世界末日般的水难中,主人公化为一艘船,救起了许多人。我一边读,一边企盼千万不要读到主人公最后又救起了黑衣女孩,又是一番爱情表达的情节。幸好没有这样写,我松了一口气,虽然当主人公发觉房东母女没有逃出来之后,那一句“我要去救我家的两个姑娘”依然不太适宜。她们不是你的,你也不是英雄。(小问题:第六节,小说提到“博尔赫斯有过这样一个深沉的梦”。但是第七节,又一次提到这个博尔赫斯梦到被要被枪决,带走一本爱默生上路的故事,而且用的还像是第一次才写出的语气。不知是有意为之而是疏漏。)小说常常会进入作者视角,发表看法和观点。它们有时候是不新鲜的,比如“魔戒是个有关欲望的暗喻”,有时候是值得存疑的,比如“她将来一定能嫁个好人,成为幸福妻子和贤惠的母亲,这无疑是一个女孩对另一个女孩最美好真挚的祝愿”。它们也常常变成代替角色做出的判断,为这本不长的小说添上一些赘肉。故事最后,主人公本要征服的青春困难,以并不激烈的方式消解了。演奏小提琴的他,意识到了自己“挣扎如何稚嫩,交涉多么生硬”。我希望本书的英文标题“time to grow”,描述的正是这一时刻。主人公的成长并没有告一段落,而是刚刚开始。

【雨枫试读】一颗树的安静成长

小时候有听过大人对小孩子说如果吃下果子的核,就会在头顶长一棵树,小小年纪的我不禁为自己吃下的樱桃核西瓜仔担心不已,以至于还在幼年的一次梦境里梦到了自己如梅花鹿般顶着头上的树摇摇曳曳地走。以一棵长在身体里的杉作为故事的连接线,似乎这不只是一颗杉,而是属于自己内心的一部分,一个重要到可以为之做出牺牲的那部分,如同成长,不可避免地会给年轻人带来疼痛,时不时地抽枝发芽意味着成熟也疼得人吱呀咧嘴。主角没有姓名,他可能是路人甲路人乙,也可能是捧着书看的你或者我。对于成长对于爱对于世界,似乎每个人都会经历那么多的大同小异,也印证了那句能在此书中找到自己,或许是曾经的现在的。“我隐约有点后悔,勇敢是害人的东西。”似乎这样的勇敢以 各种方式体现,做一些感人的或者是吓人的事,时间告诉我们回不去了,握着鲜血淋漓的现实的时候,似乎有些悔悟,有些义无反顾。其中描述了每一种人对音乐的感受似乎有同于对于理想这样东西,成群的人在现实面前岿然倒下,余下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残缓前行。对于失去的缅怀“我多希望他能从此活过来,但水来得太晚了。”“他的动作让我厌恶,但他发出的声响又令人迷醉,越是这种时候我越觉得世界带有恶意。”主角和父亲的决战或许不是简单的对决,或许是为了心中的一种叫做尊严或自负的东西抗争。对于成长的思考“械斗,电影的精神层面不被提及,只有外在形式被笨拙地模仿,还自以为酷的不行。但这就是男孩用来与世界交流的形式——在某种被滥用的情绪中感受和思考,缓慢挣扎着成长。” “他们不知道天才如何夭折,信心如何毁灭,最重要的怎样变得一文不值。”后来在遇上爱情之后,杉树变了颜色,似乎爱情的迷茫会让人失去或者是重建心中的信念。在对于爱的理解上,作者也带来了贴切的解释。“爱的热烈已经把一切烘透,只要带上生命就行。”这是在说到女老板曾经年轻的爱情里提及的。在遇见自己所爱之后对于自己的失常反应,则是用“突然觉得我们用来投身爱情的是另一条生命,与平日作息的生命如此不同:它更加感性,不冷静,晕晕乎乎,它中毒,它本身就是一种病,它是比我们真实年龄小上五岁的另一个我们。”而我最喜欢的一句莫过于母亲劝解主角化解和父亲之间的矛盾之后,对于女性温柔和豁达的解释“那一刻我真是觉得,这辈子就算读再多的书,走再多的路,也不要觉得母亲无知,女性的智慧是儿子永远不能企及的,她们能做的事男性大概永远无法做到。”或许我们就是那一刻被种下的种子,在不经意间抽芽,突然被拉扯长,需要很多时间去适应生长,以一颗树的姿态安静成长,静静疼着,慢慢看枝蔓压满心头。

80后与世界

读到中途时,有一句话就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躁动着,吵吵嚷嚷地要我把它宣扬出去——这是一本80后写给自己的书。80后作者并不缺乏,尤其在这个因为网络普及而井喷的网络文学“盛世”,但既不炫耀学识与见闻,也不沉溺于官能和欲望,而只是简单地,纯粹地,讲述一个故事,展示自己内心的书,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李想同学以细腻的笔锋,天马行空的想象,写就了这样一个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故事。由于作者自身丰富的爱好和阅历,书中的“我”也带有了过多的80后所熟悉的标签,看着“我”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对抗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读者会不由得的在一些小细节上获得内心的共鸣,并代入其中,不免也对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一定的回忆和反思。但这过多的标签也带来了一定的损耗,为了展示出更多的主题,导致所有的主题都在一章内起承转结,每次都在走向深度的关键结点选择了释放,平缓地走向终结。而起到前后呼应的几条主线,要征服的青春困难,以及世界的重大变更,也同样以着不激烈的方式被淡化了,令人不免有些怅然若失。但也许这才是正确的,不是所有的青春都惊天动地,也不是所有的青春都必须找到一个答案。青春代表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但不是终结,也不该是终结。人生路漫漫,这仅仅是个开始。

【雨枫试读】为了成长和青春

首先要向李想同学和须叔道歉。因为雨枫书馆活动的缘故,我可能是最早收到《杉》一书的人之一,但却迟迟没有完成书评。说起来是因为工作紧张没有适合的时间看书,但其实也是不愿在烦扰的心境下促读。现在终于把书看完,也补上迟到的书评完成给李想同学和须叔的许诺。我必须承认在拿到这本书时,我的心情是喜悦而又有些嫉妒的。喜悦是因为我本人熟悉也喜欢李想的短篇作品,他的文笔于我也十分对味,时隔几年再次读到他的作品必然是开心的。嫉妒则是因为年轻的他已经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借用Ceenima的话,同时也是十分个人化的一部作品,而虚长好多岁的我却仍在停滞不前。但这小小的嫉妒不足以压过喜悦。在阅读中,我读到了久违的流畅而又美好的文字、充满想象的美丽故事,也感受到作者那颗敏感、温柔和略带羞涩的心。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少年在父亲的影子里压抑的自我在成长之初激烈地爆发,又在遭受打击之后做出了一系列近乎自虐的举动——吸入一颗杉树的种子,离家出走。自此,他由与父亲(或者说父亲的影子)为敌,变为与自己、与世界为敌。与其说这是杉(我愿意这样称呼故事的主人公)少年得意又突遭挫折后的负气举动,不如说是他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被压抑、被忽视感受的反扑。等待大洋彼岸寄来的一颗种子、把它吸入肺里并为其供养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杉选择了长期的自我报复,并耐心等待直到播种完成才离开家,这是由于他性格中内向、忍耐、被动的特质,而这一特质也正是由于被压抑、被忽视的成长过程引起的。吸入种子并用自己的血液浇灌,是一个仪式化的行为,意味着旧的自我的毁灭与新的自我的创生,但我觉得在吸入杉树种子的时候,杉都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活下来,不确定新的创生能否达成。这种不确定感一直伴随着主人公,甚至贯穿故事的始终。杉尽管做出了种种选择,也完成了自我的成长(或许是阶段性的成长),但始终表现得沉默乖顺,这是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使然。梦想中的提琴虽然一直遥远地召唤,但今天他并不知道自己将去往何处。他的抗争是自发的而非自觉,他被压抑的、想成为的人,与他被塑造的、已成为的人之间存在强烈的矛盾,他可能还没有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因而表现出迷茫和摇摆不定。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杉在神秘国度的作为表现出一系列矛盾。一方面,他在这自我放逐之旅中谨慎、低调、不自信,默默地顺从命运和他人的安排(比如接受广告牌的工作、听从表哥安排参加游行、跟随房东太太卖花、由于妞妞父母的制止而不和妞妞说话、在钟表铺的老人要求下钻进下水道);另一方面又表现出阳光、勇敢、主动、强硬,甚至反叛(带妞妞捉兔子、制服捣蛋的尖嘴猴子、追求小依时对莹莹的漠视、参与话剧团的表演、浮木救人、反抗新国王等)。这种矛盾使杉成为一个别扭的小孩,这种别扭正如他崇拜和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又厌弃父亲光环的笼罩;正如他逃离了自己的生活,最后又重新回到生活中去。这种别扭的性格与他的迷茫摇摆一同完成了杉的角色塑造。我觉得杉的出走过程实际上并没有完成他的个人成长,在神秘国度的生活和际遇只是给了他的灵魂得以喘息的空间,在此他丰富了见闻,弥补了他几乎缺失的青少年时期。当这个喘息和梳理的过程结束,他重新回归自己的生活时,他才开始继续成长。这也许是为什么杉的实际年龄虽是二十(本应是青年时期),但仍然以少年形象示人的原因。故事在开头是比较现实化的,从杉吸入种子才开始带上一点幻想的色彩。而就当我以为故事将会以写实的方式进行下去的时候,火车突然驶入了大海。必须承认这是我阅读过程中最激动的一刻,就在这一刻淡淡晕染的昏黄与灰色调突然被打翻的调色板染上华丽绚烂的色彩。除了这一章,我最喜欢的桥段还包括在城镇上空追逐兔子、在下水道里寻得刘阿姨的先生。作者生动、流畅而又诗意化的语言给富于想象力的故事增色许多。直到杉的母亲出现,杉重新回到自己的家,绚丽的色彩又重新被淡淡的昏黄所取代。在最终章里,我开始怀疑杉所经历的一切是否只是他自己的幻想,或者用夸张和隐喻修改过的故事,但火车再次入海和音乐厅里前国王的现身否定了我的怀疑。于是幻想和现实微妙地调和在一起,这也正是本书的迷人之处。全书中用第三人称视角讲述其故事的只有三个人:房东太太、消防队员郭宇和莹莹。这说明这三个人是配角人物里非常重要的。房东太太扮演的是替代杉的母亲的角色,消防队员是沉浸于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代表,莹莹则是爱情和伤心的代言人。除此之外,配角中也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甚至有些人物比较复杂(表哥、刘阿姨、杉的父亲)。不过我个人觉得,还是有部分配角形象比较薄弱、模糊,甚至有重复之嫌,比如妞妞和豆干的相似,眼镜男孩在尖嘴猴子出现以后的削弱,蓝围裙老人、钓鱼的燕尾服男和消防队员的同质化(自我追求与现实之间不同程度的难以调和、自我坚持)。另外一个感受是,部分角色的年龄感可能存在偏差。比如房东太太有时表现为少女或童心萌发状态,豆干的发言往往带有超出年龄的成熟,尖嘴猴子所写作品的成熟和复杂程度超过他这个年龄该有的体验,消防队员以成年人的形象出场,但以莹莹的视角观看话剧时又被称作“男孩”。还有我比较迷惑的是,作为十分重要的配角,消防队员刚开始是有名字的(郭宇),相对于只有姓氏或名字的另外两个重要配角(房东太太姓陈、是马太太,莹莹——我不确定她是否也姓陈)而言这标志着他格外的重要性,但后文却完全省略了郭宇的名字,一律以“消防员”代之,仿佛将其归入“蓝围裙”、“燕尾服”之列。不知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如果作者能适当合并同质化的角色、更加丰富重要配角的形象的话,也许整个作品会更加出色。个人意见,仅供参考。第一人称作品往往是带有作者代入感的作品,从这部作品中我感受到作者的对理想的执着和对写作的真诚。正是为了回报这一份真诚,我也必须坦诚自己的感受,因此前文如有偏颇或苛责之处也请海涵。我给这部作品的评分为“四星-推荐”。之所以推荐,是因为这是一部向青春和成长致敬的作品,是一部充满梦幻、美好和伤痛的作品,最最重要的,这是一部真诚的作品。即便是被误归于“少女文学”书架中,也难以掩饰其与众不同的光芒(我想,也许会有尚未开萌的文学少女与之不期而遇,如果那样的话她将会接触到真正美好和真诚的文字,从此改变阅读的轨迹,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虚位以待的那一颗星,则是送给李想同学在文学之路上的未来。事实证明,他所拥有的成长空间是广阔的。最后的致敬,给巴赫,给博尔赫斯,给梦想。为了所有那些我们可能遭遇的惊奇和美好,前进!

评杉

看试读部分的时候就隐约感觉这本书的格调很高,正式读后面部分时更觉如此。作者在很多细节上进行了“突然的对另一个事物的描写”,看似没关联却又前后呼应。比如在下水道时又写到迷宫和沙漠;又比如钓到历鱼时写的凯撒。事实上我并不是很习惯读这类风格的文章,总是感觉读起来很累(就像是读《我的名字叫做红》和《百年孤独》似的)。可读完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我也带上了这点我称之为“文艺”的风格——自我感觉。书中随处都有一些我觉得很经典可以用作QQ签名的句子,比如“真正费劲的不是动作,不是上蹿下跳,不是那个。费劲的是在角色中投入感情,理解他的心理,动用精神。我觉得爱情这事是一样的,投入感情,消耗精力,会很快让人疲倦。”好吧这句称不上是最好,书中有很多句子比这个精炼、深刻,但用这段来举例是因为我是随手这么一翻找到的这句,也是因为对爱情的看法让我产生共鸣。嗯,我最近对爱情是比较多愁善感,所以对她的关注超过了书中主角的调皮、逆反、意志、责任、遗憾等等其他这些成长中重要的部分。所以现在我有了点理解,或许看起来最累的不是那些相互关联的详细描写,也不是第一人称和两位女性第三人称视角的转换,也不是结尾那好长长长长的没有标点符号的激昂文字,而是读书时候用的心。

私人的树荫

第一次知道身边的人出书并不是在今年,作者也并不是李想。但是《杉》还是最让我由衷高兴想要欢呼雀跃想要拥抱所有相关联的人的那本书。作为读者,李想带给我的阅读享受一直都是比较特别的那一种。想象力和细节描绘的匹配常常让人觉得妙不可言。有时候看起来像卡尔维诺,有时候像纳博科夫,还有博尔赫斯。以前看李想的一些短篇只是偶尔惊艳于那种对人物心理和情景氛围的独特展现方式,但是在《杉》里面似乎因为篇幅和人物视角的缘故而越发丰富并且强烈起来。橘子皮上的凹陷,物理老师的报复,房东太太脉搏里的担忧,华夫饼上的格子,荆条与玫瑰。有太多让人微微笑或者想用手指抚摸的短语或者句子。写到这的时候我特意回论坛里看了下李想过去的一个短篇。因为一个和某个电影的名字极其类似的文章名字而让我格外注意的一篇。突然觉得有些东西真的持久得让人想拉住那匹不停蹄的马——爱情。这本书里我最初并未期待的部分以及我知道必然会出现而且无法避免谈论的部分。热切烧灼落在信纸上的笔尖,然后理智来过那么一下子带来懊悔和不自信,不过只来过那么一下子,就像所有奋不顾身爱情的追随者一样。在《杉》里,这段感情有一个恰当的停止,即便中途几度让人担忧是否要迎来某些高潮,最后依然像一柄扇子一样安静合拢。这本书最终的结局,大概是因为在一个上午一口气看完了那一部分的缘故吧,有些惊人的快以及喘不上气。我还未拆开新书看到最终版,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改动。戏剧化一直是一个我希望看到又不希望太多感受到的东西,在文学作品和电影里都是这样。但这不妨碍我欣赏这本书。一个少年独自面对的成长,有一个私人的树荫,然后缓慢画出年轮,也是作者自身的某种投射,充满期许当然是永不嫌多的。

成长之痛

这是一个关于长大的故事,一个带点冷酷的童话。本书主角是一个既敏感又迟钝的孩子,他恣意却不张扬地倔强生长着,他想要让你看到他,却又时刻和你保持疏远。成长之痛在这本书中被具象化了,化身为一株汲取着“我”生命力的杉树。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书中的许多角色和事物都是现实生活的映像,这也是为什么读开头的时候我会觉得有些费力的原因。但随着剧情逐渐展开,隐喻和象征也越来越多起来之后,阅读体验却反而变得越来越顺畅了。因为在刚开始时我只是作为一个读书的人,总是试图去搞清楚每个句子的意义,总是想要知道这些人和物究竟代表着什么,但到了后来这些就如同书中的杜鹃花和杜鹃鸟一样无关紧要了。仿佛我也搭上了一列非凡的火车,一个猛子就找回了少年心性,只顾着呼啸前行。这就是成长啊,作者并不打算告诉我们什么大道理,也没有一味地卖弄天真和童趣,他只是不急不缓地把我们带回当年。引用书中的一句话,“这样的故事似乎在哪见过,但绝不是读过。”这本书也是如此,书中的主角是你也是我,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青春年华。

把杉种在肺里的音乐少年的绮丽旅程

小提琴家父亲的挑战者、水下火车的旅行者、海岸小镇的异客……二十岁的男孩在青春朦胧中固执追寻着对人生的探索,一声“我要制作世界上第一把从身体里长出来的小提琴”的呐喊揭开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旅程。作者李想将绮丽的想象与别具一格的思考交织,展现了一段曲折却又饱含势不可挡力量的人生成长,正恰如落根于少年肺腑,探破于其胸膛的杉,生长即宿命。人物的异形或许是小说《杉》的瞩目之处。主人公是一位身上长着杉树的少年,作者拒绝塑造平凡的男孩形象,而刻意将杉的负担结合于少年身体的一部分,使其成了一个“小树人”,一种似托尔金小说式的幻想,有趣而新颖。杉经历了自一粒小种子至制琴的木材,少年同样也从最初的倔强转变为最终的成熟,“小树人”的形象巧妙地象征了两段交融于一体的成长经验。成长是《杉》的主题,逃离、相逢、友谊、呵护、回归,童话般奇幻的境界却不离人世的关怀:少年与父母的争执,北村南村老人们与年轻人们的纠葛,房东太太家世的惆怅,妞妞、眼镜、尖嘴猴子属于孩子们的烦恼,田间少女爱情的心痛,演出无人问津的尴尬,甚至肆虐洪水对生命的考验……少年在这段特殊的成长旅途中面临了种种矛盾和挑战,贯穿于整个故事。这些波澜往往孕育出引发共鸣的感染力。我们驻留在少年的视角里,跟随其一同参与奇特的人生体验旅程:坐在墙头目睹几代人的纷争,漂浮海上领会生存的煎熬,在黑暗的下水道里寻找生命的奇迹……这过程中有期待也有遗憾甚至心碎。《杉》中的世界虽蕴含着精彩的想象,却并无完全脱离现实之嫌,更是以耳目一新、细腻独到的世界观察、人生思考,唤醒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独特的青春成长记忆与觉悟。音乐和疼痛总是伴随着《杉》中少年的成长,也是整本小说的核心线索。少年对于音乐旋律的直觉和熟知令人惊叹,又恰好反映出其敏感而细腻的性格。对于曲调的多样变幻,无论是上行或是下降,停顿还是连续,少年皆了如指掌,即使在没有小提琴的日子里,闭上眼,脑海里依然默默能演奏出悠扬的乐曲。他始终将音乐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以炽热真诚的心去体验年轻生命的乐章。音乐是青春旅途的起点和目的地,也是少年逐渐成长的痕迹。在少年的眼里,缪斯女神的踪影无处不在,朝阳似是“拉了一首巴赫无伴奏嘉禾舞曲”,鲜花犹如旧时黄昏歌声的回忆……富有艺术灵感的语言运用令《杉》给人以与众不同的印象。这些音乐描绘在小说中的应用赋予了我们无止境的想象空间和美学体验,因为音乐“永远跟人们的情感和记忆联系在一起”。疼痛则是同时源于肉体和心灵。体内杉的种子自发芽之际就注定了一段漫长清晰的痛楚,杉的根部在少年体内无边的黑暗中逐步探索,渐渐生长,因而“这种蔓延令我痛彻心扉”,永不停歇的滋长过程甚至使少年难以入眠。但他始终将杉视为平等的生命,疼痛恰是生命活力的印证。少年愿意为杉的成长忍受煎熬,为的是保持对最初愿望的忠诚:“用血液浇灌,用生命维护”,如此坚定决心与不懈努力震撼人心,让我们为之动容。杉树生长带来的疼痛与泪水正映照着少年行走于青春旅程的力量,一种易遭折枝却又无限伸展、象征强劲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时而会遭遇阻挡,倔强、挣扎、悔悟……疼痛在少年的成长中无可避免,刻骨而铭心。《杉》是一段成长寓言,我们踏上的是一个年轻男孩的奇幻旅程,随着优美流畅的话语和思维,体会一种回忆与梦想、孤独与陪伴、固执与领悟间的徘徊,实为一部融合艺术美感和哲学思考的真挚感人之作。

每个少年的成长背后都是迅速苍老的父母

先道个歉,这本书很早就收到了,却一直没有耐得下性子去读,翻了几页之后感觉,这书适合静静地去读,所以还是等到哪天空了再说吧。——于是,竟然就拖了这么久。【求须书不要打我!】先吐个槽,封面上的文案:“一个写给成人的童话,一段奇诡深沉的成长寓言”太文艺了,以至于感觉不够有吸引力啊,尤其是对这种把腰封印在封面上的行为相当不满,到底是谁想出来的?简直是糟蹋了一本好书!坦白说,这十本相当好的书,作者李想,之前并不熟悉,但内封上的简介写着,观星者,玩摄影,弹吉他,拉小提琴,说日语,爱写作。于这本小说中,对于作者的风格也可以窥探一二,这是本个人风格很浓厚的小说,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寓言式的故事,文字风格清新又文艺,读起来感觉十分过瘾。小说中的少年,因为年少时候碰了小提琴家爸爸的小提琴被打了一顿,他赌气之下开始学琴,很快就风头渐起,几乎有超越爸爸的趋势,在一次节目访谈中,年少气盛的少年与爸爸进行了一场决斗,落败之后的他很是愤懑,坚持认为爸爸之所以胜出,是占了名贵小提琴的光。于是他决定,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小提琴,并且,这把琴是独一无二的。他将来自加拿大的云杉种子种进了自己的肺里,然后带着那颗种子离家出走,他决心等到那棵树长出来,用自己的心血培育出来的杉木做成一把琴,重新和爸爸比试一次。从胸口长出一棵树的少年,带着那棵树,去了一个小镇生活。他遇见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他爱过一个女孩,还被另一个女孩爱过。他被人当做过广告牌,被人当做过怪物,他也被人喜欢,有小孩子们愿意和他一起玩,在发洪水的时候,他把自己当做一只独木舟,救了很多人。少年的出走,是对父权的叛逆,他想要用自己独立无二的方式去挑战父亲的权威,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天赋并不比父亲差。即使在小镇,他同样经历了年轻人对老人的反抗,他们将一条街分成两半,一半是古老的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另一半以为着新鲜与冒险。为此,少年还卷入了斗争,自己的树干也在争斗中有所损伤。可是,最后有人说,即使少年同老人争斗,但是,老人们依旧会为了少年们受了伤而哭泣。老去的成人有时候无法忍受后辈们的进攻与冒犯,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们。而这些,少年要等到许久之后才会发现。最终,少年回了家。他没有机会再同父亲再次决斗,因为父亲忧劳成疾,已经去世。少年到了最后才发现,自己一心想要摆脱父亲的桎梏,然而自己的所作所为与父亲并没有什么区别。而自己的出走,却让父母在最短的时间内苍老。少年最终回来了,他胸口里的杉树最终成为了一把和爸爸名贵小提琴放在一起的新琴。然而,爸爸,却再也回不来了。即使少年从胸口里为自己种出了一棵杉树,他依然没有办法打败自己的爸爸。因为爸爸和儿子,本来就不是敌人吖。

一部真正的20代写给20代的小说

读完了李想同学的《杉》,读完了他扎实的成长,朴素的繁花似锦。带着对姑娘的思慕,带着对博尔赫斯的爱,才华横溢的少年以汪洋恣肆的笔法写成了一部足够勇敢的小说,源于青春,归于青春。这是一部真正的,20代写给20代的小说。没有无病呻吟的矫情,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孱弱,没有病态的耽溺,也没有华丽空虚的纤秾。少年就像鸿蒙初辟的第一个男人,背负着一棵扎根在自己身上的树,路过青春,奔向一段开阖大气的结实生命史,然后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脚下的地里。故事起于一场父子怄气。同为小提琴演奏家的父子以他们独有的剑拔弩张的方式进行着男人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一次两人暗中较劲的演奏会上,少年微妙惜败,遂决意用自己的生命孕育并浇灌一棵杉树,然后用它做成举世无双的好琴,战胜父亲。当种子抵达他的胸腔,欣然萌芽,少年带着长在身体里的树离家独自远行,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人生。他负重前行,守护弱小,学会独立思考,知道飞扬而坚定地去爱与渴望。李想拥有与青春相称的,空前强烈的表达欲,幸运的是他稍稍一动就能摇落一地的才华又热烈回应了他的表达欲,令他笔意纵横,文采斐然。东坡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在这个充满博尔赫斯式隐喻和意识流的类童话小说里,作者主要是第一人称视角,然而又恰到好处地混进了几段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看起来略显任意的视角变化并未令他的叙述变得混乱有碍理解,反更添磅礴大气。当然,因为年轻,因为才盛,李想的行文一往无前,不知节制与收梢。少年燃烧正酣,怎么都停不下来,什么都想倾诉,什么都想表达,如胡兰成借李白写朱天心,对什么都欣喜,对什么都不平。于是成了宋濂,才高辞富不忍修剪。依然读得感动。感动于作者笔下的成长与青春,如此明媚健康,踏实稳重。写作的内容、风格、文采都可复制,唯情怀,是从一个人的骨子里摇曳出来,与之血肉相连。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情怀。

少年的奇幻之旅

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卡尔维诺式寓言童话。一个感人的大故事里,镶嵌着五个奇特的小故事,每个故事各有寓意。音乐贯穿整个故事,寓意梦想的力量。以“我”身上杉树的成长,来喻示少年成长中的极度痛苦。《杉》是一部写法特别的成长小说,既有一般青春小说对于自身成长经验的关注,也有非常明显的、朝向经典文学文本的对话意识,还有对于“文学”与“自我”之外整个“大宇宙”与“大世界”的关注与思考,更重要的是:小说有着极富趣味的、源于作者灵性与天赋的巧思。叙事结构:贯穿小说始终的是父子关系的经典母题——少年时期“弑父”式的叛逆起始、离家远行的历练、自我的成长、历经苦痛,最终达到父子间的“和解”:“我想我不是非得与他背道而驰,而是有太多东西我必须亲眼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而作为小说重要意象的“杉”,则来源于作者灵性十足的想象力。故事里广阔的想像空间,用一种绝对生长的方式(植物化的,它的特点在于:树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有耐心的生命,也是最革命的力量)完成了对自身及自身生存困境最彻底的超越。思想深度:《杉》虽然是由年轻人所写的,小说的内容与深度却决定了它的阅读对象可以更加广泛,它不仅仅是一部成长小说,更涉及到了我们生活在当下中国的,每一个人所最关心的重要议题(公共空间的自由、现代生活中的格式化与压抑感,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自由诉求),同时其方式又是非常新颖特别的(并非哗众取宠)。大的故事框架:“出逃”—“还乡”、火车厢中的直感、困在围城中的人(各自碎裂的小块)、困在笼中的白兔、困在下水道里的人、困在海上的人、甚至是高塔中的围困(与广场相对)……在最后的章节里,树成了船,丰富的“自我”分裂成四人,巧妙的对话揭示故事的精神特质(作者极为善于描写对话),形成全篇的收束和总结。写作视角、风格与语感:作者在虚构性的叙事中,还含有一种难得的真诚与幽默。虽然从文本内容上来看,作者有朝向经典文学的对话意识,但是其叙述视角却并非是居高临下的、启蒙式的僵硬与固执,而有着特别的冷静和开阔感。作者在对于世界的细腻感受与体验之外,还有一种间离的冷静效果,幽默感即从此中来。无间者不言,描述即有间隙,也赖有间隙。正是这种间隙,使得作品的语言风格更加成熟。“当我不去试着解释一件事时,它就有无数可能”

这个故事里面包含了“他”的世界。

因拖延癌已经拖了太久,其实这小说刚出版的时候就去买了。花了一个多月才读完,因为实在太少有心情平静的时候,又不想在烦躁的时候糟蹋了这个故事。星辰,洪水,树木甚至到污泥,每一个自然物体都被李想完美地赋予了带有作者尿性的吐槽力和生命感。从高中时候就发现,李想的每一篇文章都会赋予一种世界观进去,再以此为延伸,部分模糊化,部分清楚地赋予生命。所以我说这种感觉是不能在烦躁的心情下体会的,因为这些文字会填满大半个世界。最后就想弱弱地吐个槽,李想你丫就不能寄我一本么。

没看书的随意评论……

在仅看了墨水湾贴的坑和c大的剧透评论之后(这是什么组合……),没有阅读全文的我也想不负责任地随便说两句。我觉得值得注意的是也许这本书的优点和缺点其实都扎根于同样的土壤。作者直觉式的观察和描写有时候会显得极富灵感和充满想象力,但也有的时候显得难以置信。c大将那些难以置信的部分定义为偏见我觉得并没错,但严苛了一点。因为那些评论并非怀着什么深切的恶意,而只是过于轻率。反过来说,如果这本书真的抛弃了这种直觉的描述方式,书的优点恐怕也很难保留下来。我想c大严谨的写作态度可能并不真的适合帕恩,他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更好的发挥自己的长处。概括地说,就是如何想办法不把童言无忌变成出口伤人,如何不让天真变成无知无畏。而这其中的界限,其实很难说清楚。


 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