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书评

出版日期:2015-2-1
ISBN:978755023549X
作者:马伯庸
页数:208页

正是德性说埋下了王朝覆灭的根

作为一本由一篇天涯帖子扩充而成的书籍,本书保留着很多论坛味儿,有不少互动元素。既然如此,在编辑之时该选录一些天涯网友的留言评论,以扩充趣味性。朝代德性这事儿,在《罗辑思维》听罗振宇提过两嘴,不详细。马亲王有心,从秦王朝到民国初年做了一番梳理。刚开始看,觉得挺有趣,读得津津有味,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便开始觉得荒唐了。进入五代十国,大大小小的国家一个个介绍,突然感叹,封建王朝两千年,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和平稳定的年代也没多少年,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那是一个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年代。管他五行相生还是五行相盛,各朝各代为何搞『德性说』呢?秦始皇的目的很简单,要让秦朝的统治万世不灭,他是始皇帝,他的儿子是秦二世,一直传承,直到秦万世。这实际是在『造神』,是告诉百姓,我们家族是上天选中的,是无上的存在,是你们必须服从的人。他们不外乎在搞『君权神授』那一套,德性仅是实现方式和手段。可惜,他们选择了五行说,五行五行, 你五占其一,总之会被替代。有个朝代不是占了四个德吗,这不是多了,是少了,占齐了的话,就不会覆灭了。中国的统治者也是无奈,中国人虽然有道教,后来佛教传入,先秦时期各种乱七八糟的宗教也不少,但从根子上说,我们中国人对宗教、对神是不相信的,是开化之人。提起西方,我们会说他们有一个黑暗的中世纪,所谓的中世纪是欧洲宗教影响力最大时候,教皇拥有绝对权威,教会说白马非马,那白马一定不是马。教民完全相信教会,不会有丝毫怀疑。所以,西方能够用宗教统治。以权力而论,我们中国皇帝比教皇、国王、大公等牛逼很多,但是民众对他的认同则弱很多。中国的皇帝一波波地换,教皇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直是『基督朝』的。秦始皇之后的皇帝仍想通过『德性说』获得统治正当性,但根源是不自信,尤其是那些并未占据中原地区,没有一统全国的君主们。给自己定德性,是打下一针安慰剂,搞定百姓还在其次,主要是安慰自己。我是『有德之人』,老天承认了我的,我这风雨中的王朝一定能站稳脚跟,进而灭掉其他势力统一天下。既然都是牵强附会给自己定的德性,又怎么可能长久。朱老爷子就有自信,我就是农民出身,我当过和尚怎么了,老子我雄才大略,夺得天下理所应当。在皇帝任上,他励精图治,做了很多制度设计,妄图稳固朱家江山。他老人家是自信心爆棚,可惜后代子孙不争气,儿子朱棣篡位他就没防范了,由此埋下祸根,明朝历代一直维稳,防范诸侯王,耗光国力。德性说出现相生和相盛两套截然相反的理论就意味着它的荒谬,历代利用此理论的皇帝是哪个方便选哪个,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解释。如此,他们自己是知道这东西不靠谱的。明知不靠谱还要用,要出问题也是可以预料的。很奇怪的是,这套没人说得清的理论一直有市场有信徒,人愚昧起来还真说不清。当初运用这套理论的人都是那个时代的人杰,他们尚不能免俗,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何当今很多人还会被『气功』所骗了。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对德性说进行了批判和揭露,现在我们更是从科学角度对大家进行教育,可惜『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上当者一波接一波。究其原因,很多人总在幻想一套简单的方法一下子解决任何问题,哪里会存在这样的好事。大街上碰到一个陌生人,送你一部 6S,还白给你 6000 块钱,不要你任何回报,你想也不要想有这样的便宜,那人十有八九是骗子。你又没有什么本事,突然有人给你提供一份工作,你无需付出什么,工作也不累,工资还高,那多半是传销。不要做梦,天上掉馅饼的事不会发生。

五行相生 五行相克

基于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理论,梳理了历朝历代的德性。历史也很凌乱。祥瑞太多

既然和我的论文重合了,那我自然还是要写篇长评,对事不对人

偶尔翻到了这样一本书,这也是我读的马伯庸的第一本书。读到的原因,是因为平日里在网上经常搜索和我博士论文相关的资料,偶尔读到。之前读过此文的旧版,错漏甚多,最近又读到这样一个修订版。亲王自道该文成了一个布口袋,那么是真是假,还是翻阅完全书再说吧。(由于在海外,只能阅读kindle版本,只能以章节为纲目,无法用页码定位)由于作者自称“笑翻中国简史”,那么语言肯定不严谨,相关史料肯定不会有注解,学术公案也大可以“目前尚无定论”虚晃一枪,然后高挂免战牌。但是,通俗读物也必须要严谨,顾颉刚先生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不过既然作者已经说了是“笑翻”,那我也只能先挑一挑硬伤部分吧,只挑和全文主题相关的部分,其余史料硬伤不在其列:1. “花里胡哨的五行学说”一节——“据说邹衍已经彻底想通了上天的奥妙,所谓‘言尽天事’,所以当时人送他一个外号,叫‘谈天衍’”?据裴骃《史记集解》——“尽言天事,故曰‘谈天’”。意思是邹衍所说的东西都和天有关,所有叫做“谈天”,是“尽言”并非“言尽”,作者抄书都不用心抄;2. 同上节,亲王言五行学说在邹衍以前已经得到完善,并且已经和八卦和干支相对应。据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通论》等记载,五行与八卦相对应,是要到了汉朝京焦易学的兴起才开始的。邹衍之前言五行大概有《尚书》以及半个世纪前出土的子思《五行》竹简。《尚书》中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但并无相互联系;子思五行为仁义礼智圣,作者完全颠倒了时间顺序;3. “五德有始终”一节:(《孙子兵法》智信仁勇严)“阴阳家马上指出,没错没错,这就是五行所演化的五德”,该说法于理不同,未见出处,估计为作者自己臆写。五行和五德有明显区别,不能随意替换;4. 同上节,“邹老先生认为,所谓王朝的德性,就是靠这些祥瑞,祥物和谶来确定”?翻遍了相关记载,祥瑞和祥物能够在《史记》中找到支持——“符应若兹”,但是谶,却没有找到根据。汉朝以前的谶有秦谶赵谶等等,但是和五德说合流,要等到汉朝哀平年间。陈槃先生撰文将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作为谶纬的源头,我甚为赞同,但是按作者所言,邹衍所说德性要靠谶纬来建立,恐怕是极不可能的;5. “始明火德”一节,“顾颉刚认为这(刘邦斩白蛇)不是史记原文,而是刘歆为了证明汉朝属火德,特意新插进去的”?这个言论首见崔适《史记探源》,顾颉刚曾做过崔适的学生,因此最多是承续了崔适的思想;6. “链子断掉了”一节,“结果等王猛一死,苻坚就立刻追授苻彫为光禄大夫了”我孤陋寡闻,在《晋书》中只找到了王彫,没有找到苻彫,不知道作者在哪里读到的,也许苻坚曾经赐姓王彫,但是我读书少,没有读到这样的史料。其次,苻坚追授王彫为光禄大夫是因为“坚以彫言有征,追授光禄大夫”,也就是说王彫曾经的话语兑现了,苻坚这才加以追授,并非等王猛一死就追授,不知道亲王读书是不是喜欢跳着读。当然,书中的硬伤远远不止于此,限于手头资料不足与工作压力,暂且到此为止,不再继续一一找寻指正了。读完整本书,最大的发现就是前半部分硬伤多,而后面较少,到了明清部分又有些混乱了。我并不觉的是亲王对于东汉后的历史有多么了解,而是因为南北朝到宋代,学界对于五德的研究已经较为充分。如果上把书中各个油腔滑调的部分加以还原,基本上可以找寻到原来的出处。其实文中所述的所有部分,除了民国版部分暂且不论,基本都是拾人牙慧而已,不过既然作为一个文史哲极客,自然还是要列出清单,我读到的kindle版本没有参考文献一节,不知道亲王在书中有无这一部分,如果没有,我就免费帮亲王补足这一节吧。其实称为参考文献不太准确,就权且称为“改写文献”或者“底本”吧。读者若是不信,一翻便知。底本:陈学霖:《大宋“国号”与“德运”论辩述义》《欧阳修<正统论>新释》《“大金”国号之起源及其释义》刘复生:《宋朝“火运”论略》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南北朝的政治遗产与隋唐时代的正统观》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综上,该书基本上就是陈学霖,刘浦江,刘复生,杨权等几位学者代表作论文的贫嘴版,但是作者明显读的不认真,犯了这么多的硬伤。尤其是杨权对宋以后五德的叙述,本来大多数就是靠旁证以及民俗传说,作者把这些可信度较低的史料再贫嘴戏说一番,简直如同痴人说梦。阅罢此书,不可否认作者读过一些基础性的典籍,但是文辞太浅,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用这样一种和张发财类似的贫嘴文风来掩盖史料方面的薄弱。

有趣的角度

马老师说是天涯帖子改的,不知道是先入为主还是怎样,确实有一股子读帖子的感觉。作为一篇超长贴,读起来有点乏味。来来回回就讲这德性的事而,比马老师其他的书趣味性要差些,比我都过的其他历史,感觉料又少些。不过,就德性这件事本身而言,书还是蛮有料的。说一下两大收获:一是因为不断有谁继承谁的问题,梳理了历史顺序,特别是三国以后唐以前这一段,以前不是太有概念;二是从历朝历代讨论德性时的观点,也反映出了时人对自己的看法,比如大量汉化的少数民族国家,居然都对中华正统这事儿如此认真。值得一读的,不过个人对那些德性的逻辑啥的不太认真。

我是一点都不喜欢嘻皮笑脸

这本书的内容之前在知乎上就看过了,但是看书名的时候绝没有想到内容会是这个,书是几天前读的,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浪费时间。我老觉得马伯庸和马未都是一个人,以至于在知乎看到马伯庸专栏的时候愣了下神:怎么这个讲古董的老头还写这些。马伯庸的才华是不容置喙的,这点不管是从他知乎的专栏还是以前那本《玛雅殷商征服史》都能看出来。可能是我性格的怪癖吧,我十分不喜欢嘻皮笑脸,或者叫脑洞大开。这也表现在我从不叫他“马亲王”,好吧,我承认我很闷。写到这儿,实在写不下去了,还是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回忆一下这本书吧。这本《中》马伯庸从读到刘备斩白蛇开始探究,罗列了各朝代王朝正色,即“五色”,和德性这种帝王学说的起源和完善。从夏商周开始,其中夏商两朝王色和德性明显为后世所杜撰,所以可以说从周始,至清止,建国之初,历朝统治者寻求统治合理化的过程中,编制了一套说得过去的理论,来解释王朝更迭。五色德性学说一出现即大受欢迎,至明清两朝方有衰败景象,明虽名义无王色,但皇族起名还是暗和五行。有清一朝,始未提王色一说。然这种学说恐怕已深入读书人心中,所以读其他史书,还是可以看到为清定德性的说法。

金木水火土,五德轮回史

哪里是中国简史,其实就是一部戏谑金木水火土五德轮回史,也没有什么捧腹的段子,读到后来不免乏味。从小就知道黄帝与皇帝是两回事,原来典故在这里。朝代更迭总要拿天理说事,说来说去都是在争中原正统,只可惜现在中原不争气了。虽然梁启超说阴阳五行说为二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但华夏民族在这种文化里浸淫久了,种种烙印是抹不去的,作为知识储备,知古知今,不妨了解一二。摘几段书抄:1.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2. 最初的四象不是后来附加上去的什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最初的四象是指少阴、少阳和老阴、老阳,还跟阴阳一样虚。四象生八卦,八卦是乾、坤、坎、离、巽、震、艮、兑,或者通俗点儿来说,是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瞧上去怎么着都不像是在说什么生成宇宙的基本要素,而是宇宙已经成型后的各种事物形态。3. 八卦配五行,乾、兑属金,震、巽属木,坤、艮属土,离属火,坎属水。4. 金代表西方,木代表东方,水代表北方,火代表南方,土代表中央,可以完美套用。再比方说,金代表白色,木代表青色,水代表黑色,火代表红色,土代表黄色。5. 东方为青帝,西方为白帝,北方为玄帝,南方为赤帝,中央为黄帝。再后来,干脆把大批远古神灵往这些空头帝号里套:青帝就是太皋氏或者伏羲氏,白帝就是少昊氏,玄帝就是颛顼氏,赤帝就是炎帝神农氏,黄帝就是轩辕氏。6. 那么“正朔”又是啥呢?一年之首就叫“正”,一月之首就叫“朔”,所谓正朔,就是说历法以哪一月、哪一天作为一年的开端。7. 汉儒跟孔子之儒、孟子之儒是不同的。孔子曾经说过“近鬼神而远之”,还说“天道遐,人道迩”,遐就是远,迩就是近,意思是上天怎么回事我不打算去研究,我光研究人事儿就得啦。8. 秦代不以德治国,而是以严刑峻法治国,所以没有资格算“德”国,只能叫“闰统”。闰就是额外多出来的,比如闰年、闰月,所以秦朝是额外多出来的,计算五德轮替,不能算到它头上。9. 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还没当上皇帝的王莽那可真是道德楷模,他好学,勤奋,节俭,谦虚,几乎集人类优良品德之大成。全天下的儒生,甚至包括大批中小地主,全都盼望着这位王大师能够掌权,琢磨着只要他一掌权,立刻就能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皇帝也不昏庸了,朝廷也不混乱了,宦官也不弄权了,外戚也不胡闹了,地方官也不鱼肉百姓了,夏天热不死狗,冬天冻不死人。一句话,地上天堂就此建成。 王莽不仅和刘歆一样都是大儒,当年一起当过黄门侍郎,是同僚兼老友,而且他还有一个特点谁都比不上,那就是极度地崇古,认为古代(主要指西周以前)一切都好,现在一切都糟,要想搞好现在的朝局,一是得尊儒,二是得崇德,三是得复古。后来他篡了汉朝的权,建立新朝,立刻开始实施自己的理想,官名要改古的,度量衡要改古的,法制要改古的,连钱币都要改古的,恨不得穿越时空把整个新朝带回古代去算了。刘氏父子的新五德理论一直上追到伏羲,足够古董,王莽见了自然喜欢。10. 契丹人占了这些地方,不大会管理,但是耶律德光思路发散,干脆搞了个全新的政权模式,把官员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管契丹、奚、蒙古、女真等游牧渔猎民族,一部分管汉地、汉人。 这种两部制,表明契丹国是蕃人和汉人的共同国家,最显著的标志是什么呢?那就是上朝的时候,皇帝、皇后同时临朝,皇帝穿汉服,皇后穿蕃服。所以很多片子里拍契丹国主在朝堂上还是皮袍、毡帽,那是错误的,他正经的打扮应该是直角幞头配圆领大衫。11.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20160316 没笑出来的野狐禅史

我之前完全没读过马伯庸。盛名之下、我曾以为他是个写网络小说的,后来亚马逊有他的这本书,我修改了备注:可能这货是个写历史的。其实都不是。拿一个不怎么好听的词儿做总结、至少是对于这本书而言,就是哗众取宠。我当然不晓得众多同好们对马伯庸作品是为何的惊为天人,仅从这本书而言,仅从我的经验而言——我是一个二流大学、说二流可能还高看自己了、的大学生,我能一天一千字儿不带歇的,这当然有实物依据,我的一门汉语言文学双学位期末论文就是这么写出来的,无非是多从知网上下点文儿、自己挑个貌似新奇的角度(其实这个步骤也是可要可不要的)、自己再酝酿出来刻意诙谐的语言,over。从作者在这本书最前面的序上,写自己如何如何机缘巧合又机智妥帖,我觉得不足一哂。从名儿说起吧。《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马伯庸”这仨字儿让人想起了一点都不文史气的商业气息,就像《过得纲好》,就像《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题作者名儿的目的大概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本书的受众面该是此人的脑残粉,又恰巧不怎么有文化或者没多少时间没多少机会买之前先翻看这本书。后面的“笑翻中国简史”应当是这本书所应达到的效果和这本书的主题内容。从这本书看,既没达到“笑翻”的效果又没能达到“中国简史”的内容——当然了、假如简史可以被默认为是一个梗概的话,那我无话可讲。这本书,用阴阳五行说的角度,大概捋了一遍古代史,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为啥秦朝的公务员们衣服颜色普遍是黑色的这类问题。针对于阴阳五行说,并没有什么深入探讨,其深度大致在于扫盲的地步。所以你要是给这本书定性的话,这是个比较费力气的事儿。你说他是个历史科普书,然而他压根儿没跟《明朝那么些事儿》一样从史实出发大概以编年体为主干写书,事实上这本书重点不在这个。你说他是个古代思想史科普书,显而易见的是他压根儿就没说什么,稍微提了一下阴阳五行、阴阳五行里重点提了邹衍,这就是个大问题,从思想哲学史上来讲,西汉开始为雏形的阴阳五行说是儒家和阴阳家的混合,哪有不重点说儒家的道理。而且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里阴阳五行说是本根论的一个小分支,代表中国早期的唯物主义发展,不值得写一本200多页的书。那这本书的重点是啥。重点其实很简单,五行相生五行相克是我们古代每一个王朝终结上一个王朝之后、选择公务员穿啥衣服、选择国家挂啥颜色儿的旗、选择国家的属性是“金木水火土”的哪一个的标准,大部分是按相生的规则走,比方说秦朝是水属性,公务员穿黑衣服,到了汉朝,水生土嘛,就定了土属性,公务员们穿屎黄色,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属性一般都是推翻上一个之后才定下来的。这是大规律,也有些小朝代比较独辟蹊径一点,比方说用了五行相克学说推出来属性,比方说定了一个属性颜色却不用配套的,比方说一个朝代换了好几次属性,再比方说在三国或者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国这些乱世有很多小国家的时候定属性就乱一点。反正按这个主线走,假如有兴趣,列最多两张A4纸就够了,这书两百页儿,怎么实现的,说废话和说废话和说废话——各种有谱没谱的轶事一个接一个。当然了,往好点儿说,这书是用一个比较新奇的角度一个比较新奇的框架把古代史过了一遍,但是最终的效果,我个人认为就是为了让各种古装片导演们不至于选错了旗帜和衣服的颜色,其受众面大致如此。总结。这本书让人失望。是我今年来看到的第一本烂书。假如你喜欢历史,真的想研究历史,推荐钱穆的《国史大纲》,稍微好读一点的是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票友性质的就看蔡东藩的历朝通俗演义吧——即使他的标题是演义,所写的事件都是来自于正史,从这点讲,《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确实有点可笑。就此。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